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

官网地址: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有很多材料和方法都可以脱色,但是符合食品法要求、物美价廉、脱色结果满意的方法不多。
一、还原漂白脱色:相关材料脱色能力差,回色严重,使用后油品中的硫污染无法清除,不可以用于油脂脱色;二、氧化漂白脱色:相关材料脱色差,使用后油品中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最高可达到200多,油脂严重氧化,不可以用于油脂脱色;三、光脱色:光可以对油脂有脱色功能,但时间长,国外有人做过试验,结论是不经济,不可以做为商品生产,没有利用价值;四、活性碳脱色:活性碳脱色效果比较好,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吸附率太大,每公斤活性碳吹干后尚吸附2公斤以上的油脂。
五、活性白土脱色:活性白土对油脂脱色和活性碳的脱色原理是一样的,都属于吸附类的脱色剂,但是它比活性碳的吸附率要小很多,干性油吸附率在25~30%,动物油和硬官网地址:脂类吸附率可达100%,和上述四种材料对比,它是最好的,价格便宜,吸附较活性碳小,所以此前在国内外的油脂行业就选择了活性白土对食用动、植物油脂进行脱色。
补充几个食品脱色法,供参考:(一)热能脱色法热能脱色是利用某些热敏性色素的热变性,通过加热而达到脱色目的的一种脱色方法。
油脂中的某些蛋白质、胶质及磷脂等物质的降解物,在热能作用下脱水变性,于凝析过程中吸附其他色素一并沉降;其他热敏性物质受热分解,这就构成了热能脱色的机制。
热能脱色可于常压或减压下进行,操作温度为140℃左右,色泽退变后即应及时冷却,以减缓油脂的热氧化。
热能脱色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油脂热氧化,往往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过氧化值增高及新色素的产生。
因此,该方法仅限于一些含热敏性色素的低碘值油脂的辅助脱色(棕榈油、椰子油等),而不列为油脂精制的正规工艺。
(二)空气脱色法空气脱色是利用发色基团对氧的不安定性,通过空气氧化色素而脱色的一种方法。
油脂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由于其结构的极不稳定,易在氧的作用下破坏而退色。
官网地址: 空气脱色的方法当然也存在油脂热氧化副反应,一般仅限用于胡萝卜素含量高的油脂(如棕榈油)的辅助脱色。
油脂脱色详细介绍

油脂脱色详细介绍纯净的甘油三酸酯在液态时呈无色,在固态时呈白色。
但常见的各种油脂都带有不同的颜色,这缘于油脂中含有数量和品种各不一样的色素。
油脂中的色素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在油料贮藏和制油过程中新生成的。
通常可把它们分成三类:第一类:有机色素主要有叶绿素(使油脂呈绿色)、类胡萝卜素(其中,胡萝卜素使油脂呈红色,叶黄素使油脂呈黄色)。
个别油脂中还有特殊色素,如棉籽油中的棉酚使油脂呈深褐色。
这些油溶性的色素大多是在油脂制取过程中进入油中的,也有一些是在油脂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如叶绿素受高温作用转变成叶绿素红色变体,游离脂肪酸与铁离子作用生成深色的铁皂等。
第二类:有机降解物即品质劣变油籽中的蛋白质、糖类、磷脂等成分的降解产物(一般呈棕褐色),这些有机降解物形成的色素很难用吸附除去。
第三类:色原体在色原体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氧化或特定试剂作用会呈现鲜明的颜色。
绝大局部色素都无毒,但会影响油脂的外观。
所以要生产较高等级的油脂产品,如高级烹调油、色拉油、人造奶油的原料油以与某些化妆品原料油等,就必须对油脂进展脱色处理。
油脂脱色介绍:油脂脱色的方法很多,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脱色法。
此外还有加热脱色,氧化脱色、化学试剂脱色法等。
事实上,在油脂精炼过程中,油中色素的脱除并不全靠脱色工段,在碱炼、酸炼、氢化、脱臭等工段都有辅助的脱色作用。
碱炼可除去酸性色素,如棉籽油中的棉酚可与烧碱作用,因而碱炼可比拟彻底地去除棉酚。
此外,碱炼生成的肥皂可以吸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但肥皂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如碱炼仅能去除约25%的叶绿素。
所以单靠碱炼脱色是不够的,碱炼后的油脂还要用活性白土进一步的进展脱色处理。
酸炼对去除油脂中黄色和红色较为有效,尤其对于质量较差的油脂效果比拟明显。
氢化能破坏可复原色素。
如类胡萝卜素分子含有大量共轭双键,易氢化,氢化后红、黄色褪去。
叶绿素中也含一定数量共轭和非共轭双键,氢化时局部叶绿素被破坏。
脱臭可去除热敏感色素。
油脂脱色方法对比

油脂脱色方法对比
有很多材料和方法都可以脱色,但是符合食品法要求、物美价廉、脱色结果满意的方法不多。
一、化学脱色法,化学脱色法使用的化学脱色剂是高新技术产品,对油脂强力脱色,高效脱色,用量少,没有夹带和吸附,在油中没有任何残留,不增加油脂的过氧化值和酸价的指标,没有硫和重金属的污染,在脱色过程中RS-A油脂净还能激活油脂中的光敏因子,使成品油在存放当中时间越长、色泽越浅。
化学脱色法不给油脂残留任何气味,不需要高温脱臭处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油脂本身的清香味,一级油也可以卖好价钱。
化学脱色法是没有废、残渣排放、运行成本低、无炼耗的环保产品,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白土、活性炭不可以用于磷脂脱色,用油脂净脱色效果好于其它脱色剂若干倍,还可以用于皂基的脱色。
使用化学脱色法后,不给油品增加异味,对豆油、菜籽油等需要保留油的清香味的油品,可以免除脱臭工艺,成品油品质提升,如豆油和菜籽油,达到原国标一级油的色泽、一级油的酸价,保留三、四级油的油香,将提升巨大的卖点。
去除脱臭工艺,减少了车间80%运行成本。
更换脱色材料,没有了白土吸附和夹带对油的损耗,每吨油又增收20~200元不等,既给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二、活性白土脱色,活性白土和活性碳都属于吸附类的脱色剂,中性油吸附率在30~50%,动物油和硬脂类吸附率可达100%。
用白土脱色后油脂中残留了白土的腥臭气味。
油脱色技术

油脱色技术
油脱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油中的色素、杂质和异味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油脱色技术:
1. 酸洗:将油加入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中,酸会与油中的碱性成分反应生成油酸盐,从而去除油中的杂质和异味。
2. 碱炼:将油加入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中,碱会与油中的酸性成分反应生成肥皂,从而去除油中的杂质和异味。
3. 活性炭吸附:将活性炭添加到油中,活性炭具有大孔隙结构和强吸附性,可以吸附油中的色素、杂质和异味物质。
4. 膜分离:利用特殊的膜材料,使得油中的色素、杂质和异味物质可以通过选择性渗透的方式被分离出来。
5. 蒸汽熏蒸:将油暴露在高温蒸汽中,蒸汽可以将油中的挥发性物质挥发掉,从而去除油中的异味。
这些油脱色技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油脱色处理。
油脂精炼第四次作业-脱色

四、脱色1油脂中的色素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有叶绿素(使油脂呈绿色人类胡萝卜素(其中,胡萝卜素使油脂呈红色,叶黄素使油脂呈黄色)。
个别油脂中还有特殊色素,如棉籽油中的棉酚使油脂呈深褐色。
这些油溶性的色素大多是在油脂制取过程中进入油中的,也有一些是在油脂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如叶绿素受高温作用转变成叶绿素红色变体,游离脂肪酸与铁离子作用生成深色的铁皂等。
第二类:有机降解物即品质劣变油籽中的蛋白质、糖类、磷脂等成分的降解产物(一般呈棕褐色),这些有机降解物形成的色素很难用吸附除去。
第三类:色原体在色原体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氧化或特定试剂作用会呈现鲜明的颜色。
绝大部分色素都无毒,但会影响油脂的外观。
所以要生产较高等级的油脂产品,如高级烹调油、色拉油、人造奶油的原料油以及某些化妆品原料油等,就必须对油脂进行脱色处理。
2.吸附脱色的作用(1)改善油脂色泽同时,将有利于后续脱臭工序进行,以达到满足最终产品安全和质量要求。
(2)除去碱炼时产生皂粒,防止因吸附剂中金属离子超标或吸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导致过氧化值、二级氧化产物增加等负面影响。
(3)吸附游离脂肪酸影响:(1)尽管在一定范围内脱色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深;但过分延长时间,不但褪色幅度会缓慢下降,甚至会使油脂色度回升。
高温下与吸附剂接触油脂随时间延长有可能发生脂肪酸双键共轭化,且油脂会带来异味(漂土味)(2)脱色能脱除一些硫化物、挥发性气体分子,包括过氧化物分解产生挥发性醇、醛、酮,这对改善油脂风味有益。
(3)因吸附剂中金属离子超标或吸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产生过氧化值、二级氧化产物增加等负面影响3.常用吸附脱色剂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性质?如何选择?天然漂土天然漂土,学名膨润土。
主要组分Al4Si8O20(OH)4(nH2O),还混有少量Ca、Mg、Fe、Na、K等成分;其悬浮液pH为5~6;其结构呈微孔晶体或无定型,比表面积比其他黏土大得多,具有一定活性。
天然漂土(未活化的土)仍在使用,但对于颜色较深或较难处理的油脂,因其脱色系数较低,吸油率较高,逐渐为活性白土所代替。
去油渍的化学变化过程

去油渍的化学变化过程
- 油渍的成因
油渍是由油脂或油性物质在物品表面形成的污渍。
油脂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因此在清洗时需要用到化学方法。
- 去油渍的化学变化过程
1. 乳化作用:清洗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将油脂分子包裹成微小的颗粒,使其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液。
2. 离子交换作用:清洗剂中的离子可以与油脂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使其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3. 溶解作用:清洗剂中的溶剂可以溶解油脂分子,使其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 常用的去油渍化学品
1. 洗衣粉:洗衣粉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碱性物质,可以实现乳化和碱解作用。
2. 洗洁精:洗洁精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溶剂,可以实现乳化和溶解作用。
3. 酸洗剂:酸洗剂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以实现酸解作用,适用于去除油脂和水垢。
- 注意事项
1. 使用化学清洗剂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2. 在使用酸洗剂时,应注意保护皮肤和眼睛,避免直接接触。
3. 在清洗时应注意保持通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最全面的食用油脱色剂总结

最全面的食用油脱色剂总结从专业角度出发食用油脱色的方法有四种:吸附脱色(吸附作用),加热脱色(热敏性色素),氧化脱色(对氧不安定的色素),化学试剂脱色(氧化试剂,如H2O2、O3等)。
其中普遍用于生产的是吸附法脱色,这是一种利用某些对色素具有较强选择性吸附作用的物质(吸附剂),在一定条件下吸附油脂中色素及其他杂质的方法。
下面卓品科技工程师就为大家重点介绍下食用油生产中会用到的几类脱色剂。
首先我们来看看理想脱色剂/吸附剂应具备的条件(选择依据)(1)吸附色素的能力强--可以减少吸附剂的用量;(2)选择性吸附色素的作用显著--能大量吸附色素而吸油较少;(3)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油发生化学作用,不使油带上异味;(4)易与油脂分离--具有一定的粒度且不溶于油脂;(5)价廉且供应充足--来源广,价格便宜。
下面我们再整理下各类脱色剂:(1)天然漂土(酸性白土)学名:膨润土主要组分:蒙脱土[Al14Si8O20(OH)4·nH2O]少量Ca、Mg、Fe、Na、K等主要特点:①悬浮液呈酸性(pH5-6);②比表面积较大,具有一定活性;③脱色能力一般(脱色系数较低);④吸油率较高。
(2)活性白土活性白土是以膨润土为原料经酸活化等处理加工成的活性较高的吸附剂,在油脂工业的脱色中应用最广泛。
特点:①悬浮液呈酸性(pH2-5);②比表面积大,活性较高;③脱色能力较强(脱色系数较高);④吸油率较高;⑤会使油脂呈味(白土腥味)。
几种活性白土的规格土别项目原土活性白土德国一般活化(50%H2SO4)美国总挥发物(%)*———20游离水分(%)**13.5 5.5 6.515粒度(%)200目/325目100/9896/76100/9894/75 pH值(10%水溶液)7.1 2.7 2.5—水合二氧化硅(%)1.616.512.6—松密度(t/m3)0.870.590.63—吸油率(干基%)35.753.349.035活性指数———100脱色效率[相对标准:红3.0)]———100过滤速度(ml/min)———45 *927℃下损失量;**105℃下损失量。
食用油脱色剂

食品级活性白土脱色目的、方法、工艺性能的阐述广西田东昊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油脱色剂活性白土是用粘土(主要是膨润土)为原料,经无机酸化处理,再经水漂洗、干燥制成的吸附剂,外观为乳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吸附性能很强,能吸附有色物质、有机物质。
下面就使用食用油脱色剂-活性白土的目的、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阐述:一、食用油脱色的目的食用油脱色的目的:各种油脂都带有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其中含有不同的色素所致。
例如,叶绿素使油脂呈墨绿色;胡萝褐色;棉酚使棉籽油呈深褐色。
对于生产高档油脂——色拉油、浅,必须经过脱色处理方能如愿。
二、食用油脱色的方法食用油脱色的方法:油脂脱色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吸附法,即将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活性白土加入油脂,在加热情况下吸附除去油中的色素及其他杂质(蛋白质、黏液、树脂类及肥皂等)。
①投加比例:根据颜色的深浅度决定投加量,颜色黑的用1:10比例(1斤粉炭和2斤白土处理30斤油)颜色不深按1:20、1:30。
②使用方法:先把油加热到100度左右,然后放入食品级粉炭搅拌均匀,再放入食品级活性白土,搅拌均匀搅拌20分钟,再静置沉淀3天上,用1200目以上的滤网把粉炭和白土滤出即可。
三、食用油脱色剂活性白土脱色工艺流程活性白土脱色工艺流程:间歇脱色即油脂与吸附剂在间歇状态下通过一次吸附平衡而完成脱色过程的工艺。
脱色油经贮槽转入脱色罐,在真空下加热干燥后,与由吸附剂罐吸入的吸附剂在搅拌下充分接触,完成吸附平衡,然后3经冷却由油泵泵入压滤机分离吸附剂。
滤后脱色油入贮槽,借真空吸力或输油泵转人脱臭工序。
压滤机中的吸附剂滤饼则转入处理罐同收残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产品应朝着营养、方便的方向发展。
因此,需重视食用油脂的卫生,大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油脂加工和食用方法。
活性白土在油脂精炼过程中不仅可以优化油脂理化指标,还可以去除油脂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在油脂精炼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网地址: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
有很多材料和方法都可以脱色,但是符合食品法要求、物美价廉、脱色结果满意的方法不多。
一、还原漂白脱色:
相关材料脱色能力差,回色严重,使用后油品中的硫污染无法清除,不可以用于油脂脱色;
二、氧化漂白脱色:
相关材料脱色差,使用后油品中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最高可达到200多,油脂严重氧化,不可以用于油脂脱色;
三、光脱色:
光可以对油脂有脱色功能,但时间长,国外有人做过试验,结论是不经济,不可以做为商品生产,没有利用价值;
四、活性碳脱色:
活性碳脱色效果比较好,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吸附率太大,每公斤活性碳吹干后尚吸附2公斤以上的油脂。
五、活性白土脱色:
活性白土对油脂脱色和活性碳的脱色原理是一样的,都属于吸附类的脱色剂,但是它比活性碳的吸附率要小很多,干性油吸附率在25~30%,动物油和硬
官网地址:
脂类吸附率可达100%,和上述四种材料对比,它是最好的,价格便宜,吸附较活性碳小,所以此前在国内外的油脂行业就选择了活性白土对食用动、植物油脂进行脱色。
补充几个食品脱色法,供参考:
(一)热能脱色法
热能脱色是利用某些热敏性色素的热变性,通过加热而达到脱色目的的一种脱色方法。
油脂中的某些蛋白质、胶质及磷脂等物质的降解物,在热能作用下脱水变性,于凝析过程中吸附其他色素一并沉降;其他热敏性物质受热分解,这就构成了热能脱色的机制。
热能脱色可于常压或减压下进行,操作温度为140℃左右,色泽退变后即应及时冷却,以减缓油脂的热氧化。
热能脱色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油脂热氧化,往往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过氧化值增高及新色素的产生。
因此,该方法仅限于一些含热敏性色素的低碘值油脂的辅助脱色(棕榈油、椰子油等),而不列为油脂精制的正规工艺。
(二)空气脱色法
空气脱色是利用发色基团对氧的不安定性,通过空气氧化色素而脱色的一种方法。
油脂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由于其结构的极不稳定,易在氧的作用下破坏而退色。
官网地址: 空气脱色的方法当然也存在油脂热氧化副反应,一般仅限用于胡萝卜素含
量高的油脂(如棕榈油)的辅助脱色。
(三)其他脱色法
油脂的脱色法还有活性氧化铝吸附法、氢化脱色法、溴酸处理法、离子交
换树脂法、沸石子筛法及液—液萃取法等。
以活性氧化铝或亚硫酸处理过的氧化铝漂白油脂时,试剂添加量占油量4%
左右,在温度225℃、残压0.065—0.13KPa条件下反应30分钟,然后冷却到70℃
左右,过滤分离脱色剂。
据报导,经过处理的油脂不仅对红色素、绿色素的脱除有特效,而且脱色
油的过氧化值和活性氧稳定性也有所改善。
虽然经过处理的油脂有轻微的二稀
结合及反构化,但油脂的品质并未受多大的影响。
另外针对光能脱色,我再补充几点:
光能脱色是利用色素的光敏性,通过光能对发色基团的作用,而达到脱色
目的的一种脱色方法。
油脂中的天然色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等),其结构中的烃基高度不饱和,
大多为异戊间二烯单体的共轭烃基,能吸收可见光或近紫外光的能量,使双键
氧化,从而使发色基团的结构破坏而裉色。
光能脱色的方法及其设施较简单,一般是将待脱色油脂置于广口油槽中,
上罩透光覆盖物,或将其循环通过透光管道,利用日光或特定波长的光源辐射
脱色。
官网地址: 油脂的单位受光面积应力求大些,覆盖物可采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特种玻璃、
塑料薄膜或油纸。
为了避免油脂氧化,辐射光源的波长应控制在3000-5000A的
有效脱色范围内。
光能脱色的缺点是伴有油脂的光氧化及产生载体,从而促进油脂的氧化酸
败。
因此很少应用于食用油脂的精制,仅用作蓖麻油、亚麻仁油和漆脂等工业
油脂的辅助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