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悬架开题报告

货车悬架开题报告
货车悬架开题报告

货车悬架开题报告

沈阳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LN1090货车悬架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学生姓名:李勇

指导教师(职称):赵炬(副教授)

2009年3月27日填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要求

开题报告既是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保证。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

一、选题依据

1.设计(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2.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

论文写作大纲);

3.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

参数);

2.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四、文献查阅

学生至少阅读1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其中近期的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期刊、论文最少5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

成开题报告。必要时应在调研、实验或实习的基础上递交相关的报告。报告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或前期工作基础。

五、其他要求

1.开题报告应在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的前

四周内完成;

2.开题报告必须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

通过;

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做开题报告的学生,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设计(论文)工作,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

4.开题报告通过后,不得随意允许更换论文题目或指导教师;

一、选题依据

1. 设计(论文)题目:LN1090货车悬架系统设计

2. 研究领域:机械设计――LN1090货车悬架系统设计

3. 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汽车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的弹性联结装置的统称。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部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切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通过悬架传递到车架上,悬架的作用是弹性地连接车桥和车架(或车身),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并承受各种力和这些力所形成的力矩,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缓和、消减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和震动,以保证货物完好和人员舒适;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进的振动,使汽车行驶中保持稳定的姿势,改善操纵稳定性;同时悬架系统承担着传递垂直反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力所造成的力矩作用到车架(或车身)上,以保证汽车行驶平顺;并且当车轮相对车架跳动时,特别在转向时,车轮运动轨迹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因此悬架还起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跳动的导向作用,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

4. 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汽车悬架有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两种。目前汽车上普通采用被动悬架系统,由于该系统无外部能量输入,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系数不可调,

不能随外部路面状况改变,只能被动地承受路面对车身的作用力,减振器为速度阻尼,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阻尼力将相应增大,这样对隔离高频振动不利。主动悬架有作为直接力发生器的动作器,可以根据输入与输出进行最优的反馈控制,使悬架有最好的减震特性,以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另外,主动悬架具有控制车身运动的功能。当汽车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架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当车辆拐弯时悬架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出车身的倾斜和横向加速度,电脑根据传感器的信息,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计算,立即确定在什么位置上将多大的负载加到悬架上,使车身的倾斜减到最小。而悬架中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着相互矛盾的关系,若想改变汽车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才用软弹性元件,那么就会增加转弯时的侧倾和加速从而使操纵稳定性变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当前汽车悬架已进入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时代,汽车工业相继出现了各种性能优越的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1)完成LN1090货车前悬架系统设计

2)完成LN1090货车后悬架系统设计

3)提出前后悬架匹配方面的改进方案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论文写作大纲)

1)悬架的结构形式分析

(1)汽车悬架的分类

(2)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3)悬架的设计要求与功用

2)前悬架系统的设计

(1)悬架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2)钢板弹簧的设计

(3)前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导向机构尺寸的确定

(4)减振器的计算

选择车身相对阻尼系数确定伸缩阻尼比阻尼系数的确定筒式减振器主要尺寸的选择

3)后悬架系统的设计

(1)后悬架弹性元件的设计

钢板弹簧主要参数和尺寸的确定钢板弹簧刚

度计算钢板弹簧刚度验算钢板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的计算钢板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卷耳强度校核

(2)后悬架减振器的选择

阻尼系数的确定筒式减振器主要尺寸的选择3.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1)了解当前货车设计的发展状况

2)掌握目前常见的汽车悬架系统的特点

3)熟练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并完成前后悬架装配图各1张,零件图2~3张

4)掌握汽车悬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设计过程,完成毕业说明书1 份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设计路线或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轴数:2 ;轴距:4050mm;外形尺

寸:7205mm*2476mm*2435mm(长*宽*高);

轮距(前/后):1800mm/1740mm;前悬/后

悬:1155mm/2000mm;总质量:9290kg;

整备质量:4290kg。

2.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第1- 3 周收集资料毕业实习

第 4 周写开题报告

第4- 6 周总体方案确定

第7-8 周绘制总装图草图

第9-11 周画装配图并计算

第12-14周

画零件图写说明书

第15 周整理所有毕业设计文件

第16 周答辩

四、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

[1]常明.汽车底盘构造[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李云超.扭杆弹簧在汽车悬架系统的应用[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0

[3]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潘俊斌.被动悬架可行设计区汽车悬架[J].车辆与动力设计,2003

[6]张金柱.悬架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王望予.汽车设计[M].吉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8]张洪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预测[J]汽车工程,1986

[9]陈大跃.汽车半主动悬架的设计[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2000

[10]陈辛波.独立悬架-双横臂架机构设计[J].汽车工程,2004

[11]张立军.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研究[J].汽车工程,1998

审核意见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对选题情况、研究内容、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评阅)

字:年月日系主任意见

字:年月日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签字:年月日章: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理工科类专业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__工程自卸车底盘悬架系统设计_____专题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论文)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__学院__专业__年级__班 学生姓名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 教研室(系)主任____________ 教学院长____________ 年月日____2012.2.26 ___

须知 一、本手册第1页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第2页是开题报告;第3页是答辩申请事项。答辩时学生须向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提交本手册,作为答辩评分的参考材料,没有本手册不得参加答辩。本手册可以使用电子版打印,但签署姓名和日期处必须手工填写。本手册最后装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 二、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求学生每天出勤不少于6小时,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或实习(调研)者,应遵守有关单位的作息时间,学生如事假(病假)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凡未获准请假擅自停止工作者,按旷课论处。 三、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要严格遵守纪律、服从领导、爱护仪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保持工作场所的肃静和清洁,不做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无关的事情。 四、学生要尊敬指导教师、虚心请教,并主动接受老师的随时检查。 五、学生要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朴实的工作作风,严禁抄袭和弄虚作假。 六、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按五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

磁流变式汽车减振器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副教授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 题目名称磁流变式汽车减振器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1)课题研究现状 磁流变阻尼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响应速度快、消耗功率小、抗污染能力强和输出力大、阻尼力连续可调等优点,它利用了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能在毫秒级的时间内从牛顿流体转变成具有一定屈服强度的黏塑性体的智能特性,仅需要很小的能量输入就能产生较大的阻尼力,尤其适合在土木结构的抗风抗震中应用。在汽车、机械、土木建筑等的振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有阀式、剪切式、挤压式、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已成为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研究热点。 近几年,对于磁流变阻尼器研究主要关于两个方面,对磁流变阻尼器优化方面的研究和对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对于磁流变阻尼器研究关于优化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结构参数的优化以及磁路优化等方面。现在就这两方面内容对其进行介绍。 1)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优化 为了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可调范围和可控力值,需要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使其阻尼性能达到最佳。在早期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中,主要对单一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佳的结构关键尺寸,如间隙大小,有效长度及线圈匝数等。 西北工业大学的邓长华等人对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其仅选择可调范围作为目标函数,利用MA TLAB优化出线圈匝数、阻尼通道厚度以及阻尼通道长度。 西安交通大学的吴龙等人从磁流变阻尼器设计原理入手,采用Bingham轴对称理论模型对小型单出杆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结构参数的优化研究。其选取推导出的有效长度公式为目标函数,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确定相关参数值代回原阻尼力及可调范围公式反复比对,已达到最佳效果。 对于阻尼力或可调范围的这种单目标优化,涉及到的设计参数比较少,在计算过程上仅从磁学角度考虑结构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优化的效果上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的结果优化中出现了一些针对阻尼力和可调范围等从力学和磁学双重角度考虑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比较早的是烟台大学的陈义宝等人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其选定阻尼力可调范围、粘性阻尼力和可调阻尼力作为优化目标,利用优化软件库OPB2对设计主要参数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关新春等人以阻尼力和可调信数为优化目标,以磁流变阻尼器关键结构参数为变量,;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在优化软件modeFRONTIER中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优化设计和分析。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的张莉等人,安徽科技学院的易勇等人运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和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相应的多目标优化方面的研究。 2)磁流变阻尼器磁路优化 磁流变阻尼器设计磁路的目的是将磁通量引导并集中到环形间隙中的活性磁流变液区,最大限度地降低磁芯材料及非工作磁流变液区中的能量损失,保证足够的横截面积降低磁芯材料中的磁阻。在磁路的设计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构参数结果是多样化的,而且每种结果使磁流变减振器发挥的效能

载重车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学院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载重车悬架系统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唐云飞
11090111 11901122
赵骆伟

.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 课题的设计意义: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已经不再只是人们代步的工具, 它在社会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人们的生产效率带来了提高。特别 是在公路运输中。
作为载人的工具之一,舒适性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条件。悬架也就应允而生。 现在的小轿车的悬架系统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了,并可以使长途的驾驶者带来更 多的舒适性,减轻了驾驶者和乘客的疲劳程度。但是,载货货车却远远达不到这 样的效果。同时货车却常常在长途的路途上行走,为驾驶者带大的疲劳程度,也 不利于在行车安全。因此货车的悬架系统尽可能地设计到更好的舒适性,减轻架 驶者的行车过程中的疲劳程度。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 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 装置的总称。并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悬架的性能还影响着整车的很多 性能,包括行驶平顺性,行驶车速,燃油经济性和运营经济性等。特别是在工业 中应用较多的运输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设计,对于用车单位十分重要。悬架系统的 制造成本要低,要便于维护、保养,并且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1]。
1.2 悬架国内外研究动态:
半主动悬架的研究工作开始于 1973 年,由 D.A.Crosby 和 D.C.Karnopp 首先提出。半主动悬架以改变悬架的阻尼为主,一般较少考虑改变悬架的刚度。 工作原理是:根据簧上质量相对车轮的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 按 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弹簧的阻尼力或者刚度。半主动悬架产生力的方式与被动 悬架相似,但其阻尼或刚度系数可根据运行状态调整,这和主动悬架极为相似。 有级式半主动悬架是将阻尼分成几级,阻尼级由驾驶员根据 “路感”选择或由 传感器信号自动选择; 无级式半主动悬架根据汽车行驶的路面条件和行驶状态,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 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SUV汽车的设计---悬架部分 课题类别: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殷燕峰 学号: 200320050130 班级:交运03-01班 专业(全称):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指导教师:徐桥生 2007年4月01日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汽车悬架现状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震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称车身位置等,都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型式到作用原理一直不断的演进,但从结构功能上、它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到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一)汽车悬架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 结构特点: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车轴的两端,车轴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跳动时,将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 适用于:负荷大的客车和货车 种类:(1)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2)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1]如图1 图1.非独立悬架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缺点:汽车平顺性较差、高速行驶时操稳性差、轿车不利于发动机、行李舱的布置。 应用:货车、大客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轿车的后悬架。 2.非独立悬架型式 1.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板簧式非独立悬架主要由钢板弹簧和减振器组成[6]。如图2 :

2.螺旋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由螺旋弹簧、减振器、纵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组成。常用于轿车的后悬架[6]。如图3 : 图2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示意图 图3 螺旋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3.空气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主要由囊式空气弹簧、压气机、车身高度调节控制阀、控制杆等组成。采用空气弹簧悬架容易实现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5] [7]。如图4: 图4 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示意图

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所学专业: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日期:2015.3.30

说明 1、开题报告由毕业生本人在完成文献阅读、科研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开题报 告评议后填写。 2、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学院作为论文检查的依据;一份答辩后作为档案材 料归入学位档案。 3、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不需标注页码。报告内容字体一律使用宋体小四, 行间距为1.25倍。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生产 研究的目的: 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自动控制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悬挂运动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的工业控制、车辆运动和医疗设备等系统中,悬挂运动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系统中悬运动部件通常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因而悬挂部件的运动精确性是整个系统工作效能的决定因素,而在实际中实现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是非常困难的。靠改变悬挂被控对象的绳索长短来控制被控对象运动轨迹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控制等领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但受技术上的制约,使用也有一定限制。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单片机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集成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并且可利用单片机软件进行仿真和调试。单片机采用并行工作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常用于大规模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研究的意义: 运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基础,已取得了广泛的工程应用。运动控制集成了电子技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内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运动控制器已经开始在国外多个行业应用,尤其是在微电子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而当时运动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规模和行业面很小,国内也没有厂商开发出通用的运动控制器产品。在现代的工业控制、车辆运动和医疗设备等系统中,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系统中悬挂运动部件通常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因此悬挂部件的运动精确性是整个系统工作效能的决定因素。靠改变悬挂被控对象的绳索长短来控制被控对象运动轨迹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控制等领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

货车悬架开题报告

货车悬架开题报告

沈阳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LN1090货车悬架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学生姓名:李勇 指导教师(职称):赵炬(副教授) 2009年3月27日填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要求 开题报告既是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保证。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 一、选题依据 1.设计(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2.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 论文写作大纲); 3.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 参数); 2.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四、文献查阅 学生至少阅读1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其中近期的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期刊、论文最少5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

成开题报告。必要时应在调研、实验或实习的基础上递交相关的报告。报告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或前期工作基础。 五、其他要求 1.开题报告应在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的前 四周内完成; 2.开题报告必须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 通过; 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做开题报告的学生,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设计(论文)工作,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 4.开题报告通过后,不得随意允许更换论文题目或指导教师;

FSAE悬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设计 一、课题研究意义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FSAE),在2010年开始举办,至2012年已举办三届,大赛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汽车设计与团队协作等能力,而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才组队设计赛车,现在还没有派队参加比赛,本文初步探讨SAE赛车悬架设计的方案,为日后华南农业大学参赛打下基础。 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1、根据整车的布置对FSAE赛车悬架的结构形式进行的选择。 2、对前后悬架的主要参数和导向机构进行初步的设计。 3、用Catia或Proe建立悬架三维实体模型。 4、在Adams/car中建立该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运动学性能 (包括得到车轮主要定位参数与轮距的变化情况)。 5、悬架设计方案确定后的优化改良。优化的方案一:用ADAMS/Insight进行优 化,以车轮的定位参数(前束、外倾、主销内倾、后倾)优化目标,以上下 横臂与车架的铰接点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优化的方案二:轻量化,使用 Ansys软件进行模拟悬架工作状况,进行受力分析,强度校核,优化个部件 结构,受力情况。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查阅FSAE悬架的设计。 2、运用Pro/E或者Catia进行零件设计和仿真建模,设计出悬架的雏形。 3、在Adams/car中建立该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运动学性能。 4、用ADAMS/Insight进行优化,改善操纵稳定性。 5、使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悬架工作状况,进行受力分析,优化个部件结构及 轻量化。

三、课题的技术设计路线 悬架设计流程如下: (1)首先要确定赛车主要框架参数,包括:外形尺寸、重量、发动机马力等等。(2)确定悬架系统类型,一般都会选用双横臂式,主要是决定选用拉杆还是推杆。 (3)确定赛车的偏频和赛车前后偏频比。 (4)估计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的四个车轮独立负重。 (5)根据上面几个参数推算出赛车的悬架刚度和弹簧的弹性系数。 (6)推算出赛车在没有安装防侧倾杆之前的悬架刚度初值,并计算车轮在最大负重情况下的轮胎变形。 (7)计算没安装防侧倾杆时赛车的横向负载转移分布(Lateral Load Transfer Distribution, LLTD)。 (8)根据上面计算数值,选择防侧倾杆以获得预想的侧倾刚度和LLTD。(9)最后确定减振器阻尼率。 (10)上面计算和选型完成后,再重新对初值进行校核。 (11)运用Pro/E或者Catia进行零件设计和仿真建模,设计出悬架的雏形。(12)在Adams/car中建立该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运动学性能,并用ADAMS/Insight进行优化分析。 (13)使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悬架工作状况,进行受力分析,优化个部件结构及轻量化。 四、论文提纲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FSAE赛事简介 1.2 FSAE悬架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FSAE前后悬架设计 2.1悬架概述及设计流程 2.2悬架选型 2.2.1悬架分类及优劣分析 2.2.2确定悬架类型 2.3悬架参数设计 2.3.1车轮定位参数 2.3.2悬架几何 2.3.3刚度计算 2.3.4阻尼计算

毕业设计-制动器开题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SY1046载货汽车制动系统设计 汽车工程学院(系)车辆工程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2016 年3 月14 日

开题报告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实际意义和发展趋势 1、题目:SY1046载货汽车制动系统设计 2、题目来源:生产实践 3、意义: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汽车制动系统种类很多,形式多样。传统的制动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气-液混合式。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一样,都是利用制动装置,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来逐渐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以达到车辆制动减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伴随着节能和清洁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汽车动力系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结构型式和功能形式。新型动力系统的出现也要求制动系统结构形式和功能形式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无法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电动真空泵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1]制动系统在汽车中是非常重要的,当一辆车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制动系统突然出现问题导致汽车无法制动,这个是非常危险的,国内很多报道都报道过,某某车辆由于制动系统失灵出现了严重的事故,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2013年7月14日至2014年3月1日期间生产的2013款翼虎汽车,共计191368辆。被福特召回,原因是由于制动真空助力器密封圈缺少润滑油脂,导致密封圈过早磨损,极端情况下密封圈会与隔板分离,导致制动踏板变硬,车主会感觉到真空助力不足从而需要更用力地踩刹车,存在安全隐患。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并更换有潜在风险的制动真空助力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可想而知,汽车拥有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系统,而可以看出,制动系统是汽车四大系统之一。 本课题研究的是SY1046载货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这个制动系统对整车来言是重要部件之一,设计的要求双管路前、后鼓式制动系统,进行动力分配,同时进行相关关键部件的校核运算。本设计能充分体现大学期间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创新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4、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已经普遍应用的液压制动现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随着人们对制动性能要求的提高,防抱死制动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性控制程序、主动避撞技术等功能逐渐融人到制动系统当中,需要在制动系统上添加很多附加装置来实现这些功能,这就使得制动系统结构复杂化,增加了液压回路泄漏的可能以及装配、维修的难度,制动系统要求结

汽车主减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扬州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陈东民学号:090007303 学院、系:广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 设计题目: 汽车差速器-主减速器总成设计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晓宏 _______________ 2013年4月1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通过性有着独特的作用,是汽车设计的重点之一。 1.2国内外汽车车桥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随着目前世界汽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车桥的结构较传统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些变化主要是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汽车工业年鉴相关资料,2006年汽车销量达到722万辆,2007年中国汽车销售879.15万辆,2008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1000万,2010年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1263万辆。 我国车桥产量虽然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1335万台,但车桥行业的总体利润率不高,行业资金利税率也在不断下降。另外由于整车厂的产品扩展,使车桥企业向多品种、跨地域发展,车桥企业正面临产业上下游的大力挤压,预期未来3-5年,车桥企业将出现更激烈、更正面的竞争与整合。轻型桥市场,2010年预计轻卡、轻客、SUV、皮卡的市场需求总计将达到212.4万辆,特别是中高档轻卡、中高档皮卡、中高档SUV 等市场非常大。同时,轻型整车厂车桥采购体系相对开放,以及轻型车桥企业曙光车桥、湖南车桥、合肥车桥、江铃底盘、福建台亚等市场份额普遍不高,这些有利因素都将促进轻型桥的发展。重型桥市场竞争激烈,进入风险巨大。国内重型车桥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汽改、东风车桥、济南桥箱厂、陕西汉德车桥、重庆红岩和安凯车桥等几家企业,这些企业几乎占到国内重卡车桥90%以上的市场;大中型客车企业车桥市场自主生产较多,社会化采购主要集中在宇通与金龙等企业。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运输车辆正向大吨位、多轴化、大马力方向发展,使得汽车车桥总成也向传动效率高的单级减速方向发展。中国重汽的一位工程师 告诉记者,单级驱动桥结构简单,机械传动效率高,易损件少,可靠性高。由于单级桥传动链减少,摩擦阻力小,比双级桥省油,噪声也小。过去,单级桥因为桥包尺寸大,离地间隙小,导致通过性较差,应用范围相对较小,但是现在公路状况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汽车使用条件对通过性的要求降低。这种情况下,单级桥的劣势得以忽略,而其优势不断突出,所以在公路运输中的应用范围肯定越来越广。目前我们卡车中,双级减速桥的应用 比例还在60%左右。 不过,有专家认为,双级减速桥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传动效率相对较低,油耗高;长途运输容易导致汽车轮毂发热,散热效果差,为了防止过热发生爆胎,不得不增加喷淋 装置;结构相对复杂,产品价格高等。因此,在欧美重型汽车中采用该结构的车桥产品呈下降趋势,日本采用该结构的产品更少。我国双级桥使用比例下降也是必然的,有专家预测,今

F1赛车前悬架设计任务书与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教研 室)负责人 F1赛车前悬架设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毛有强代胜 卢剑伟 附件一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容及要求(任务及背景、工具环境、成果形式、着重培养的能力) 背景: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大国地位,但还不是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产业强国已成为中国汽车人的首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产业强国目标的基础保障之一。F1赛车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 的设计、制造能力,通过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这一平台,可以系统学习汽车产品开发流程、汽车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任务:根据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设计满足所需性能的赛车前悬架系统。具体包括调研国外F1赛车前悬架结构、原理,建立赛车前悬架模型,并进行赛车前悬架主要参数的优化设计,绘制前悬架总成图,翻译相关外文论文。 工具环境:CATIA/UG AutoCAD ADAMS ANSYS HyperWorks Office 办公软件等 成果形式:①翻译相关外文文献不少于5000字 ②优化设计说明书一份 ③赛车前悬架总成图一 能力培养:培养和锻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汽车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 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独立完成赛车前悬架优化设计及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本专业有 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理光.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规则(2015), https://www.360docs.net/doc/755727943.html,/. (2) 代胜汽车理论[M].:工业大学2011.10. (3)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四版)[M].:机械工业,2006. (4)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四版)[M].:机械工业,2005. (5) 卢剑伟.汽车构造/下[M].:工业大学2011.4. (6) 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 (7) CATIA/UG AutoCAD ADAMS ANSYS HyperWorks Office 办公软件等相关书籍 三、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FSAE赛车悬架设计与优化分析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以代步功能为主的传统汽车,于是各种各样的赛车活动应运而生。自1979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举办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简称FSAE),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开展了此赛事,如美、英、德、日等国家,赛车比赛也因此被正式引入校园中。2010 年,我国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简称 FSAE 赛车)比赛,自此,我国的大学生也有了全程参与整车设计、优化、制造、营销的全部过程的机会。 “汽车的整车总体设计、发动机设计、底盘和车身设计是汽车设计中的最为关键的四个方面,在汽车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底盘性能的设计决定了新产品的开发是否能够占有市场。而悬架作为底盘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同时也是在开发一个新车型经常重新设计的部件之一,悬架的设计汽车的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5]。悬架结构形式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拥有良好的悬架系统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整车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中国汽车业才能够在世界汽车行业中具有核心的竞争力,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能力还十分匮乏,在悬架系统的开发方面也存在着技术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面临的技术开发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汽车悬架的设计及研究技术仍是现在汽车行业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基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的基础上对悬架系统展开的研究。赛车与普通汽车的性能要求并不同,从 FSAE 赛车的实际需求性能出发,考虑悬架系统的参数对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首先运用Adams对赛车悬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与优化,然后采用有限元法对汽车悬架的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结构的应力分布、变形分布等。在保证赛车的前后悬架能够满足比赛规则要求的前提下,使赛车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为以后赛车悬架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对悬架的结构形式进行分析,选择符合FSAE赛车规则的前后悬架的结构类型 (2)根据今年既定整车参数和FSAE针对悬架的规则要求,对FSAE赛车前后悬架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以及悬架的主要零部件进行选 择和设计 (3)基于Adams/Car模块建立赛车前后悬架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悬架进行优化,以车轮定位参数为设计目标, 主要关键点为设计变量,利用Adams/Insight模块对前后悬架的 参数进行优化 (4)利用Catia建立前后悬架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简历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强度分析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悬架系统类型选择与理论计算 (2)部分零部件轻量化设计的可行性

悬架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麦弗逊独立悬架的运动分析和结构设计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 最近这几年,中国汽车产销不断上升,自2002 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2007 年,中国汽车需求总量为879 万辆,在全球市场占比从2001 年 4.3%上升到2007 年的12.2%。2009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后,2010 年中国再次稳坐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全年销量超过1800 万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发展态势良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量也是十分可观的。之所以自主品牌的销量不断上升,跟中国汽车品牌在乘用车领域技术不断学习进步不无关系。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逐步建立起有竞争性、不同技术层次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并积极开展节能、环保型的汽车研发,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汽车产品的结构升级。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产品。为了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一方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全面、有效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汽车强国就必须要具有完全白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制造出来的。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有许多自主品牌的汽车,不但在国内销量不错,而且有个别车型能够出口。然而,其实很多自主品牌的汽车,内部零部件或多或少也都不是中国自己的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虽然从整车角度看,是中国的自主品牌,其实不然。零部件是组成一辆汽车的基木,而在零部件制造生产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使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真正畅销巾场,经久不衰。 2、悬架概述 汽车悬架是汽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另外,悬架系统能配合汽车的运动产生适当的反应,当汽车在不同路况作加速、制动、转向等运动时,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保证操纵不失控。所以,悬架是汽车底盘中最重要、也是汽车改型设计中经常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的部件,悬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整车性能。而且汽车悬架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空间机构,车辆的运动工况也是多种多样,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外在激励及内在控制,这些都给悬架的运动学与弹性动力学的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汽车行驶中路面的不平坦、凸起和凹坑使车身在车轮的垂直作用力下起伏波动,产生振动与冲击;加减速及制动和转弯使车身产生俯仰和侧倾振动。这些振动与冲击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等重要性能。悬架作为上述各种力和力矩的传动装置,其传递特性能的好坏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只有当汽车底盘配备了性能优良的悬架,才会得到整车性能优良的汽车。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

车辆半主动悬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1: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研究进展 2:车辆半主动悬架的发展状况 3:HOLDMANN P,MICHAEL H.Possibilities to improve the ride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 of delivery trucks by modern mechatronic systerms [J].JSAE Review,1999,20:5052510. 4:刘飞,陈龙,薛念文,等。半主动悬架控制及评价方法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6):21225。 5::王世明,王孙安,李天石。半主动悬架的试验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1,22(2):2142216。 6:陈桂明,张明照,戚红雨,等。应用MATLAB建模与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MOKHTARI M,MARIE M.MATLAB与SIMULINK工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8:陈龙,陈扬,江浩斌,等。节流口可调式阻尼减振器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 9:庄继德,陈善华,张宝生。可切换半主动悬架的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J]。中国公路学报,1998,11(3):1032109。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 研究(设计)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建立了车辆半主动悬架1/4模型,设计了半主动悬架台架试验系统,对不同的路面输入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物理模型正确,试验系统稳定可靠,为半主动悬架及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如下: 2. 主要设计思路: 车辆悬架是车辆的重要组成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因其结构参数无法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大大限制了悬架性能的 改善。全主动悬架系统虽然克服了被动悬架系统的缺陷,但是由于其制造和使用成本 高昂,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半主动悬架系统介于被动悬架系统和全主动悬架 系统之间,既克服了被动悬架系统的缺陷,又降低了实现的成本,因而有着很高的研 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4悬架模型如右 图 1/4悬架试验物理模型由簧载质量、非簧 载质量、弹簧、手动可调减振器、车轮,以及 相应的连接、支承和导向等机构组成。由于此 模型与实车模型结构相同、比例相等,且多个 零件直接取自实车,在较大程度上逼近了1/4 车辆的实车模型,因此能取得较为逼真的试验 结果。 对于同样的路面输入,调节减振器节流口不同的开度对于车辆的平顺性与安全性 都有较大影响。半主动悬架阻尼可调,故与被动悬架相比有着较强的适应不同路面输 入的能力。半主动悬架1/4模型台架试验系统原理图如下图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某型轿车悬架设计 Design of A Automobile’s Suspension 课题类型:设计■实验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刘建礼 学号:09 专业班级:车辆092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肖平 开题时间:2013/3/7 2013 年3 月7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 开题报告的内容: 本课题以某款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后悬架进行研究。首先学习相关知识和国家标准,再对该汽车后悬架结构进行设计、确定其结构方案。再根据汽车悬架的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与研究,为该悬架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进行力学校核。此基础上,利用三维软件建立该汽车后悬架的三维模型,再进行运动学校核,最后将该悬架的三维模型载入ADAMS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析,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在进行设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研究的意义: 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并非汽车在行进必不可少的装备,但如果没有悬架,将极大的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悬架对整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对汽车的性能的认识更多的靠更为直接的感观感受,而非他们不太懂得的专业术语。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的提升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的共识。与此关系密切的悬架系统也被不断改进,主动半主动悬架等具有反馈的电控系统在高端车辆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无论定位高端市场,还是普通家庭的经济型轿车,没有哪个厂家敢忽视悬架系统及其在整车中的作用。这一切,都是因为悬架系统对乘员的主观感受密切联系。悬架系统的优劣,乘员在车上可以马上感受到。 虽然悬架很简单,对轿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重要。现代车辆,尤其是乘用车对此要求更高,悬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舒适性,尤其是晕车的人,因此直接关系到销量,悬架设计的好坏有着重要意义。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汽车车速有了很大的提高,被动悬架的缺陷逐渐成为提高汽车性能的瓶颈,为此人们开发了能兼顾舒适和操纵稳定的主动悬架。主动悬架的概念是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悬架设计中率先提出的。它在被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SUV汽车的设计---悬架部分 课题类别:设计口论文口 学生姓名:殷燕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200320050130 ______________ 班级:交运03-01 班 ________________ 专业(全称):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指导教师:徐桥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4月01日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汽车悬架现状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震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称车身位置等,都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型式到作用原理一直不断的演进,但从结构功能上、它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到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一)汽车悬架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 结构特点: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车轴的两端,车轴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 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跳动时,将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 适用于:负荷大的客车和货车 种类:(1)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⑵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⑴如图1 图1.非独立悬架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缺点:汽车平顺性较差、高速行驶时操稳性差、轿车不利于发动机、行李舱的布置。 应用:货车、大客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轿车的后悬架。

2.非独立悬架型式 1.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板簧式非独立悬架主要由钢板弹簧和减振器组成⑹。如图2 : 图2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示意图 2.螺旋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由螺旋弹簧、减振器、纵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组成。常用于轿车的后悬架⑹。如图3 : 3?空气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载重车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学院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载重车悬架系统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唐云飞
11090111 11901122
骆伟

一、综述本课题国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 课题的设计意义: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已经不再只是人们代步的工具, 它在社会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人们的生产效率带来了提高。特别 是在公路运输中。
作为载人的工具之一,舒适性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条件。悬架也就应允而生。 现在的小轿车的悬架系统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了,并可以使长途的驾驶者带来更 多的舒适性,减轻了驾驶者和乘客的疲劳程度。但是,载货货车却远远达不到这 样的效果。同时货车却常常在长途的路途上行走,为驾驶者带大的疲劳程度,也 不利于在行车安全。因此货车的悬架系统尽可能地设计到更好的舒适性,减轻架 驶者的行车过程中的疲劳程度。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 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 装置的总称。并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悬架的性能还影响着整车的很多 性能,包括行驶平顺性,行驶车速,燃油经济性和运营经济性等。特别是在工业 中应用较多的运输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设计,对于用车单位十分重要。悬架系统的 制造成本要低,要便于维护、保养,并且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1]。
1.2 悬架国外研究动态:
半主动悬架的研究工作开始于 1973 年,由 D.A.Crosby 和 D.C.Karnopp 首 先提出。半主动悬架以改变悬架的阻尼为主,一般较少考虑改变悬架的刚度。工 作原理是:根据簧上质量相对车轮的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 按照 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弹簧的阻尼力或者刚度。半主动悬架产生力的方式与被动悬 架相似,但其阻尼或刚度系数可根据运行状态调整,这和主动悬架极为相似。有 级式半主动悬架是将阻尼分成几级,阻尼级由驾驶员根据 “路感”选择或由传 感器信号自动选择; 无级式半主动悬架根据汽车行驶的路面条件和行驶状态, 对悬架的阻尼在几毫秒由最小到最大进行无级调节。由于半主动悬架结构较简 单,工作时不需要消耗车辆的动力,而且可取得与主动悬架相近的性能,具有广 阔的发展空间[2]。
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汽车车速有了很大的提高,被动悬架的缺陷逐渐 成为提高汽车性能的瓶颈,为此人们开发了能兼顾舒适和操纵稳定的主动悬架。 主动悬架的概念是 1954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悬架设计中率先提出的。它在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