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政策与规划 ppt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语言规划》课件PPT

《中国当代语言规划》课件PPT
3、制定语言规范必须符合语言发展的内部规 律,否则不能促进语言正常的发展。
4、规范并不是约束和限制语言的发展,而是 促进语言在正常轨道上发展。
5、在语言问题上采取协调措施也是一种语言 规划。
四、语言规范的几个方面
在普通话推广方面。 在文字方面。 在词汇方面。 在语法方面。 此外,术语问题也是语言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课 题。
语言作为全国范围内的通用语。 其次,语言规划还要处理好国内各种语言之间
的关系。 第三,语言规划还是一种程序。 第四,国际之间或国际组织中交际语言的确定
也是政府行为的表现与结果。
2、从语言工程的组织来看,语言规划是政府行为。
3、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来看,语言规划是政府 行为。
二、语言规划中政府行为的运作模式
1、政府行为与学者见解的关系 第一,语言规划往往起始于国家执政者和行政
者的动议。
第二,在语言规划中,学者的行为往往要得到 政府的支持,才能变成一种语言规划。
第三,在语言规划中,政府的行为当然也离不 开学者的研究。
(政府的主导性、学者的引导性、民众的参与性)
2、政府行为与语言规律的关系
语言规律是第一性的,语言规划是第二性的。
二、民族语言与国家语言的关系
1、国家语言
第一,国家语言的核心是“国语”的选择与确定。
第二,“国家语言”这个概念还包括在一个国家 范围内的全国通用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各种关系问 题。
第三,“国家语言”这个概念还包括在全国范围 内各民族之间的“族际通用语”的问题。
第四,“国家语言”这个概念还包括“国际通用 语”问题,即国家之间的语言使用、由国家组成的 国际组织机构中的工作语言。
三、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主体
1、执政者(政府) 2、语言文字学界(学术权威部门) 3、个人(语言学家)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共40张ppt)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共40张ppt)

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一渗
透)。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 划、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3.落实语言文字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落实。 4.建立长效机制,使“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学校的常态化 工作。
标有书名号或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 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如: 1.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长篇 小说四大名著。 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四)加强中小学生用语用字训练
1.学校按要求开设写字课、书法课。 2.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 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 3.抓好课前10分钟(演讲、练字)。 4.定期开展词语大赛、查字典比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作业 展评等活动。
谢谢
(三)年份中“〇”的正确使用
1.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一三年一月”,则中间的
“○”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汉字“零”,而应该用圆
“○”(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 中选择)。
2.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
“2013年10月”。 3.“〇”是与“一、二、三……”简笔数字汉字配套的文字,就 像“零”与“壹、贰、叁……”配套一样。
(二)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 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 次,”等。 2.“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而应该用顿号, 即“一、”“二、”“三、”。 3. “1、”“2、”“3、”和“A、”“B、”“C、”等用顿号不 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 ” “ 2. ” “ 3. ” 或“A. ”“B. ”“C. ”。 4. 序号如加括号,如(一)(二)(三)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社会语言学》课件

《社会语言学》课件
加强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未 来,社会语言学将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实地 调查、实验等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和探究语言现 象的本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
探讨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如价值观、信仰、 习俗和传统等。
跨文化交际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理解 和使用语言。
语言与性别
性别与语言使用
01
研究不同性别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包括词汇、语调和话题选
择等。
性别与语言权利
02
探讨性别如何影响语言权利的变化
03
研究语言变化过程中性别的角色和影响,以及性别如何影响语
言的演变。
语言与年龄
年龄与语言使用
研究不同年龄段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和语用等 。
代际差异与语言传承
探讨不同代际之间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 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年龄与语言变化
研究年龄因素在语言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年龄如何影响语言的演 变和发展。
03 社会语言学理论
语言与社会结构
01
语言与社会结构相互影响
语言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反映,同时也参与构建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中的
各种因素,如阶级、性别、年龄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使用。
02 03
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
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地域会有不同的语言变体,这些变体被称为社会方言 和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主要反映社会群体的差异,地域方言则反映地理 区域的差异。
社会语言学
目录
• 社会语言学概述 •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社会语言学理论 • 社会语言学应用 • 社会语言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2024版幼儿园普通话教学PPT课件

2024版幼儿园普通话教学PPT课件

2024/1/29
26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9
27
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024/1/29
小组合作
分组让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 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游戏竞赛
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活动,激发幼 儿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18
05
教学评估与反馈
2024/1/29
19
教学评估
80%
教学目标评估
检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 否符合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认知 能力。
与课堂活动。
2024/1/29
音频资料
提供标准的普通话发音音频, 供幼儿模仿和学习。
视频资料
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视 频,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
忆知识点。
教学道具
使用各种教学道具,如卡片、 玩具等,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
14
04
教学步骤与设计
2024/1/29
15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骤
导入
通过故事、歌曲或游戏等方式, 引起幼儿对普通话的兴趣。
参与度。
2024/1/29
情景模拟
创设各种生活场景,让 幼儿在模拟的情景中学
习和运用普通话。
互动式教学
鼓励幼儿与老师、同伴 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语 言运用能力和社交技能。
13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课件、音频、 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 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
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PPT课件
制作生动有趣的PPT课件,展 示教学内容,引导幼儿积极参

语言文字法规常识PPT课件

语言文字法规常识PPT课件

.
33
20.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
34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 作人员应当 。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
35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 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 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 工
.
36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
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言。
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 部门批准
.
37
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
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 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 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 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例如:“笔画”和 “笔划、“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 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 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
14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
.
15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 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实施。
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
16
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语言教育政策比较与分析

语言教育政策比较与分析

应对策略
•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提高政策实施效 果,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 适应社会需求变化,调整和完善语言 教育政策,培养国际化人才
未来语言教育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展望
•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教育政策将更加多 元化、个性化和国际化 • 语言教育政策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 文化能力和创新思维 • 语言教育政策将更加强调教育公平和教 育质量
03
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与评估
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立法保障
• 通过立法明确语言教育政策 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 通过立法保障语言教育政策 的实施和资源投入 • 通过立法规范语言教育政策 的评估和监督
经费投入
• 加大对语言教育政策的经费 投入,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 • 合理分配和使用经费,提高 资金使用效益 • 建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确保政策的持续性
英语普及
• 强调英语在全球化环境中的重要 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 保护和传承英语文化,维护国家 的语言生态多样性 •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相 互了解和尊重
语言教育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挑战
• 教育资源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教师 队伍建设滞后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 政策执行不力:政策落地难、实施效 果不佳和监管不到位 • 社会需求变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 需求变化和人才需求变化
语言教育项目实施
• 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通过立法、 经费投入和评估等手段支持语言教 育项目的实施 • 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为母语非英 语的学生提供语言培训和补偿教育 • 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鼓励学校和 社区开展多元语言教育活动
语言教育政策效果
• 美国的多语言教育政策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 语言能力 • 美国的多语言教育政策有助于保 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 • 美国的多语言教育政策面临教育 资源和实施效果的挑战

应用语言学纲要第3版PPT第五章 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应用语言学纲要第3版PPT第五章 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一节 语言规划
二、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语言的本体规划主要包括: 1.推广全民共同语并使之规范化 2.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制定ຫໍສະໝຸດ 第一节 语言规划三、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是指文字体系和文字制度的局部或整体变革。文字改革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语言规划任务,它既包括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也包括语言文字的 本体规划。
第二节 语言调查
一、基本程序和方法
3)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其具体组织形式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 征分为若干层组或类型,然后从各层组或类型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
4)整群抽样。其组织形式是将总体各单位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位 从中随机抽取一些群,对所选取的群的所有成员进行调查研究。
5)阶段抽样。当总体很大时,直接抽选总体单位在技术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因而一般采用分阶段进行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被称为阶段抽样。
• 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一)五六十年代的“推普”工作 (二)新时期的“推普”工作 (三)双语制及双语区和方言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第一节 语言规划
六、汉字的整理、简化和标准化
(一)汉字的整理 汉字的整理主要是为汉字定音、定量、定形、定序,使之能够更规范
文字改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创制文字; 一是对业已存在的文字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改革,包括对字母和字符的增添 等。
文字改革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语言 文字效率;二是人口的迁移需要选择和推广通用的文字;三是新独立的国家需 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字;四是新术语和语文科技的出现与发展需要对原有 的文字体系进行改革。

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工作总结PPT

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工作总结PPT
跨学科研究合作
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跨学科 发展。
推动规范化工作向基层延伸
基层推广计划
制定基层推广计划,明确规范化工作在基层的推广目标、任务和措 施。
培训与指导
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能力 。
监测与评估建立基层规范化工作监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基层规范化工作进行检 查和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工作总 结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规范化工作成果 • 规范化工作措施 • 规范化工作亮点 • 规范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展望
01
引言
规范化工作背景
语言文字规范化趋势
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应用 ,语言文字规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 重要趋势。
政策法规引导
推动语言文字创新发展
鼓励在规范化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创新,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进 步。
规范化工作意义
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01
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有助于展示国家形象和文化魅力,增强国际
影响力。
促进社会交流和信息传播
02
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有利于消除方言障碍,提高社会交流和信息
传播效率。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现实需求驱动
经济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 了更高要求,需要满足多领域、多层 次的需求。
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为语言文字规范 化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规范化工作目的
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通过规范化工作,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语 言文字应用能力。
维护语言文字纯洁性
加强语言文字监管,防止滥用、误用和混用现象,维护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的纯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polsky(2004): 真正意义 上的语言政策更有可能是存 在于一个言语社区中的个人 或团体的语言实践中,或者 存在于这些个人和团体对语 言的信念或意识中;它可能 是对一个特殊的语音、一种 表达方式、或是对某一种语 言的选择;做出这种选择可 能是某个人或者社会中某个 被授权或未被授权的团体; 这些选择可能会被某授权团 体以正式的语言规划的方式 使其形成明确的规定。
语言政策一般来说是政府和官 方行为,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 部门所颁布的意见、规章、条 例甚至法律,目的是为了实现 在社会或某团体、系统内针对 语言变化所做的语言规划 (Kaplan and Baldauf, 1997: xi)。
-
4
Language Policy
Spolsky (2004): language policy is about choice, the choice of a specific sound, or expression, or of a specific variety of language, which is regularly made by an individual, or a socially defined group of individuals, or a body with authority over a defined group of individuals. The real language policy of a community is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its practices than its management.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Policy: Goals and Actors – An Overview
语言政策与规划 — 目标与参与者综述
Li Minglin and Richard B. Baldauf Jr.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 Prestige and image planning (about image)
-
• 地位规划 • 本体规划 • 教育规划 • 声望与形象规划
6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Various typologies and dichotomies by a number of language planners, e.g.,
语言规划通常被认为 是通过制订语言计划 来达到解决语言问题 的目的。(自1959年 正式出现的language planning这一术语的描 述请参阅Cooper, 1989; 刘海涛, 2006。)
-
3
Language Policy
The exercise of language planning leads to, or is directed by, the promulgation of a language policy by government (or other authoritative body or person). A language policy is a body of ideas, laws, regulations, rules and practices intended to achieve the planned language change in the society, group or system (Kaplan & Baldauf, 1997: xi).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T in China and the 1st Congress of Chi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May 16th-21st, 2007 in Beijing
-
1
Abstract
• The purpose of this session is to introduc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and actors involved in the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process. The literature o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LPP) is briefly reviewed before introducing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ultilevelled actors. A Chinese example of local agency is given.
• 本文重点介绍语言政策与 规划领域中语言规划目标 的理论构架以及有关参与 语言规划过程的规划者的 研究,并辅以介绍有关中 国英语教师在语言教育政 策与规划中作用的一个案 研究结果。
-
2
Language Planning
Language planning, which has been variously defined by scholars in their literature (See, e.g., Cooper, 1989; Liu, 2006), is broadly perceived as the organized activity to study language issues for solving language problems. (For various definitions, see e.g., Cooper, 1989; Liu, 2006.)
5
Language Polegories of LPP
语言规划分类:
• Status planning (about
society)
• Corpus planning (about
language)
• Language-in-education planning (about lear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