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剖堵水机理及药剂介绍
调剖堵水(ERO)

3、钙土-水泥体系(固化体系)
在w(钙土)为0.ຫໍສະໝຸດ 8的悬浮体中加入水泥,直至w (水泥)为0.08配成。 4、水玻璃-氯化钙双液法堵剂(沉淀体系)
交替注入w (Na2O.m SiO2)为0.10的溶液和w (CaCl2)为0.08溶液,中以隔离液(如水)隔开。
5、水玻璃-盐酸双液法堵剂(增注调剖体系) 交替注入w (Na2O.m SiO2)为0.1 0溶液和w (HCl)为0.0 5的溶液,中以隔离液(如水)隔开。
第一节 调剖堵水的基本概念
地层的不均质性是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入油井。 为了提高波及系数,从而提高采收率,必须封 堵这些高渗透层。
第一节 调剖堵水的基本概念
从注水井封堵这些高渗透层时,可调整注 水层段的吸水剖面叫调剖。L 从油井封堵这些高渗透层时,可减少油 井产水叫堵水。 L 二次采油(即注水或注气)的地层需要 调剖堵水,三次采油(即注特殊流体)的地 层更需要调剖堵水。
二、堵剂的分类
若按使用条件,可分为高渗透层堵剂(如粘土-水 泥固化体系)、低渗透层堵剂(如硫酸亚铁),高 温高矿化度地层堵剂(如各种无机堵剂)。 若按配堵剂时所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可分为水 基堵剂(如铬冻胶)、油基堵剂(如油基水泥)和 醇基堵剂(如松香二聚物醇溶液)。 若按对油和水或出油层和出水层的选择性,可分 为选择性堵剂(如泡沫)和非选择性堵剂(如粘土 水泥固化体系)。但是由于地层中的高含水层是高 渗透层,因而是低注入阻力层,所以注入的非选择 性堵剂,主要进入高含水层,起选择性封堵作用。
化学堵水
第二节 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的原理
注入堵剂 12500方, 增产11900 吨原油
图3-1 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3层系的生产曲线
据曲线可计算调剖后水驱采收 率可提高3.64%。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应用于高含水油井的一种水平井工艺,旨在提高油井采收率,降低含水率,进一步延长油井使用寿命。
在高含水油井的开发过程中,由于胶体粘部分、化学反应、沉积物生长和反渗透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油井产出受限,井网压差增加,油水界面下降,使井筒中水含量日益增多,影响采油效率。
而调剖堵水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油井产出与采收率,从而提升整体油田开发效率。
调剖堵水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调剖剂、堵水剂和水泥等材料在高含水油井中形成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过滤屏障,包括分散性调剖屏障、堵塞性堵水屏障、黏度调节屏障、流量平衡屏障等,从而实现高含水油井的管柱控制、防水、深部膨胀和合理调节油井产量。
调剖剂、堵水剂和水泥等材料通过注入高含水油井,填充井筒缝隙,封锁井眼,改变井筒流动路径,开采更多油藏,提高采油矿井的采收率。
在调剖堵水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井型和井深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调剖剂和堵水剂。
在注入调剖堵水剂前,需要先进行强制水宣洗井一次,以清洗孔隙和裂隙中的沉积物和杂质。
随后在井筒中注入调剖剂和堵水剂混合液,使其均匀分布在井筒中。
在注入混合液的同时,油井产量会有所下降,但在几个小时后产出会有所恢复。
调剖堵水后,需要进行封孔固井工艺,将井筒的缝隙密封,防止堵塞材料从井筒中流失。
总体而言,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优势明显,其能够有效地控制高含水产井的水声压差,增强油井采出层和开发层之间的连通性,提高井网的整体采收率,减少油水混合物的排放,达到环保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以保证技术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储层改造技术--调剖堵水

等条件选择堵剂。
RE决策技术:通过专家系统的产生式推理方式选择堵剂。本决策系统将 常用的堵剂建成堵剂库,堵剂库中包含堵剂名称、堵剂粒径、堵剂对地 层矿化度的适应范围、堵剂对地层温度的适应范围、堵剂对地层pH值的 适应范围等堵剂的性能参数。堵剂类型选择时,系统将地层参数与堵剂
库匹配,寻求最佳的堵剂类型。
同层水
4. 其
他
原
因
窜层(槽)水 6
油 井 出 水 的 危 害 性
1.消
耗
地
层
能
量
2.油井大量出水,造成油井出砂更为严重
3.危 4.加 5.增
害 重 加
采 脱 污
油 水 水
设 泵 处
备 站 理 负 量
7
担
油井化学堵水的基本原理
将化学剂(堵剂)从 油井注入到高渗透出
使用选择性堵剂 选择性封堵同层水。 打隔板控制底水 锥进,封堵底水 。 封堵水层和高含 水层(准确确定水层和 高含水层) 。
非选择性堵剂主要分为冻胶类、颗粒类、凝胶类、树脂类和沉淀类
等五大类。该类堵剂无选择性,对油层和水层具有同样的封堵能力,应 用的先决条件是找准出水层段,并采取一定措施将油层和水层分隔开。
17
四、堵水井的选择
依据油藏及开发资料选择堵水井 1、 油பைடு நூலகம்单层厚度较大(一般要求大于5m)。
砂 岩 油 田 选 井 条 件
适用于40 ℃ ~80℃(添加 临苯二胺:80 ℃ ~ 130℃) 、矿化度 ∠5000mg/L、渗透率∠ 0.3μm2的砂岩或碳酸盐岩 油藏堵水。
适用于40 ℃ ~90℃、空气 渗透率∠ 0.3μm2的砂岩油 层堵水。
14
名称 F-HPAM堵 剂
调剖堵水

水膨体型调剖剂
颗粒分散型调剖剂 颗粒固结型调剖剂
双液法调剖 剂
3、按封堵半径分类 渗滤面调剖剂 近距离地层调剖剂 远距离地层调剖剂
二、主要调剖剂的反应机理
1、铬(锆)冻胶调剖剂 铬(锆)冻胶调剖剂是以 Cr3+ ( Zr4+ )离子为交联 剂的单液法调剖剂,通过生成铬(锆)的多核羟桥络离 子,再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中的 -COO- 基发生交联反 应,生成具有网状结构的铬(锆)冻胶。 2、硅酸凝胶调剖剂
大于5 MP 所以该区块需要调剖,且1、2和3号井为 a 调剖井;4和5号井不需要处理,6号井为增注井。
2、调剖剂的选择
注水井的调剖剂按3个标准选择: 1)地层温度; 2)地层水矿化度;
3)注水井的PI改正值。
调剖剂的选择
× ° µ ã Î Â ¶ È ò º Ð Å 1 2 3 4 5 6 7 8 9 10 ôÆ µ Ê ¼ Á ¨¡ £ æ £ © ± Í Õ Á Ð ü · ¡ Ì å Æ Í · Á /Ë ® Ä Ð ü · ¡ Ò º ® Å Ë ò Ì å Ð ü · ¡ Ì å õ ¶ · ± ½ º õ ¶ · ± ½ º Ë « Ò º « ¨ ® ° Ë £ Á § -Ñ Î Ë ® ® ° Ë £ Á § -Á ò Ë ® Ñ Ç Ì ú ® ° Ë £ Á § -È Â » ¯ · Æ ± Í Õ Á -¾ Û ª û Ï © õ £ © « ± Í Õ Á -· õ ¶ ± ½ º 30« ¡ 360 30« ¡ 120 30« ¡ 90 30« ¡ 90 30« ¡ 90 30« ¡ 150 30« ¡ 360 30« ¡ 360 30« ¡ 90 30« ¡ 90 × µ ° ã Ë ® ¿ ó » ¯ ¶ È ¨Á £ ¡ 104mg.L-1© £ 0« ¡ 30 0« ¡ 30 0« ¡ 6 0« ¡ 6 0« ¡ 6 0« ¡ 30 0« ¡ 30 0« ¡ 30 0« ¡ 30 0« ¡ 6 ¢ Ë ¬ ® ¾ ® PI µ Ö ¨ £ MPa© £ 0« ¡ 8 0« ¡ 6 0« ¡ 8 1« ¡ 18 3« ¡ 20 8« ¡ 20 3« ¡ 16 2« ¡ 14 0« ¡ 8 0« ¡ 4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讲解课件

调剖堵水剂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的研发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未来将有更多高性能、环保型的调剖堵 水剂材料被研发出来。
智能调剖堵水剂
利用智能材料和传感器技术,开发能够根据地层条件自动调节性能 的智能调剖堵水剂。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
调剖堵水剂的原理可以根据不同地层和油水特性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调 剖效果。
调剖堵水剂的技术特点
调剖堵水剂具有高强度、高粘 度、低渗透等特点,能够有效 地在地层中形成屏障,阻止油 水流动。
调剖堵水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 性、抗剪切性、耐酸碱等特点 ,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层条件和 油水特性。
调剖堵水剂的配方可以根据不 同地层和油水特性进行定制, 以达到最佳的调剖效果。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讲解课件
目 录
•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概述 •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的原理与技术 •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的制备与使用 •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的效果评估 •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油水井调剖堵水剂是一种用于调整油田油水井产液剖面的化学药剂,通过选择 性堵水技术,控制油水井的产液量,提高油田采收率。
对地层的影响
评估调剖堵水剂对地层渗透性 、岩石物性等方面的影响。
调剖堵水剂的效果评价方法
01
02
03
04
室内实验
在实验室内模拟油水井环境, 测试调剖堵水剂的性能和效果
。
现场试验
将调剖堵水剂应用于实际油水 井,通过实际生产数据来评价
其效果。
数值模拟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调剖 堵水剂在油水井中的运移和作
调剖堵水剂3

●稠化油注水井调剖—近年来得到了研究和现 场应用,关键是研究出合适的乳化剂,提高 稠化油乳状液稳定性。
37
21
◆ 生物聚合物黄孢胶的化学结构式
醋酸盐
丙酮 酸盐
甘露糖 葡萄糖
22
◆ 天然改性聚合物类高温型堵剂
●类型:木质素磺酸钠、栲胶、单宁,来源广,形成的 凝胶易解堵
项目
木质素 磺酸钠
凝胶耐温(℃) 232
改性 栲胶 290
单宁 300
抗矿化度(ppm) 15 万 可用盐水和 可用盐水和 海水配制 海水配制
●成胶反应:聚合物分子链段中的羧基与多价金 属离子 Cr3+,Al3+发生交联反应,形成耐盐抗 剪切冻胶。
●成胶液及凝胶特点:耐盐和抗机械降解,使用 温度一般限于 85 ℃,溶液易变质,胶脆抗冲 刷能力差,交联反应易受地层水矿化度和 pH 值影响。
●现成应用—加入防腐剂,防溶液变质;加入适 稳定剂,提高热稳定性。
27
(3)沉淀类堵水调剖剂 ● 铁系单液法调剖: ● 硅酸钠(水玻璃)调剖: ● 醇-盐沉淀法调剖:
28
水玻璃沉淀类堵水调剖剂
● 机理:向水玻璃中加入酸性物质,先形成单 硅酸,后缩合成多硅酸,多硅酸具有长链结构 ,最后形成一种网络结构体——硅酸凝胶。
● 单液法调剖: 2H+ + Na2SiO3 → H2SiO3↓+ 2Na+
34
(4)树脂类堵剂
● 特点 耐温性好,强度大,但成本高,多用于封
窜、封层或作封口用。永久性堵剂,误堵则 难解除 ● 以树脂为交联剂的耐温聚合物凝胶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随着石油勘探领域的不断发展,石油开采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高含水油井的开发已成为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高含水油井的开发过程中,堵水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油井的产量,并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本文将从调剖堵水技术及其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高含水油井的开采效率。
一、调剖堵水技术概述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利用调剖剂改变地层渗透率的方法,从而达到调整油水分布,提高油井产能的技术手段。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注入调剖剂,将调剖剂与地层中的水相挤出,从而改变地层渗透率分布,减小水相渗透,提高油相渗透,减小水驱升高效地采出地层残余油。
常用的调剖剂有聚合物、环烷醇类、表面活性物质等。
调剖堵水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量,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减少油田开发成本,并且对地下水资源不会造成污染。
目前,调剖堵水技术在石油开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高含水油井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高含水油井的特点高含水油井通常指含水层在产出口中含水含量超过70%,即水含量占总产出的百分比超过70%的油井。
高含水油井的产生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高含水会导致油井产出的油含量低,产油效率低,降低油井的产量,而且还会造成地层压力的不稳定,产生油轮效应。
高含水油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油井产出的油含量低,二是油井产量不稳定,三是易引起地层压力不稳定。
由于这些特点,高含水油井的开发一直是石油行业领域的难题。
对高含水油井的开发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就显得极为重要。
1. 改进调剖剂的配方针对高含水油井的特点,可以针对调剖堵水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
要改进调剖剂的配方,选择适合高含水油井地层条件的调剖剂,以提高调剖剂的适用性和效果。
在高含水油井中,通常选择相对水溶解度低的调剖剂,以避免与地层水相溶解,减少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
2. 提高调剖剂的渗透性要通过改进调剖剂的配方,提高调剖剂的渗透性,以加强调剖剂对地层的渗透能力,从而改变地层的渗透率分布。
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堵水调剖工艺技术堵水调剖工艺技术简介一、概述(一)油井出水的原因与危害1.油井出水类型由于油藏构造复杂、地层非均质性、油层物性、原油物性差异所致,油田注水后,层内、层间、平面三大矛盾突出,油井普遍见水。
出水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如下几类:(1)同层水:原油和水同存于一个层位,在采油过程中水随原油一同采出,使油井含水不断升高。
(2)窜槽水:因固井质量差,套管外水泥密封不严,油层和水层连通在一起,使油井含水率升高。
(3)底水:如果油层的下面有水层,随着油井的抽吸,当流体的压力梯度克服油水重力梯度差时即形成水锥。
底水锥进使得油井产出液中的含水迅速上升或水淹。
(4)水层水:在多层合采的油井中,水层被误射开或个别层完全水淹,在油井生产时,水层水也随同油层中的原油一同采出。
(5)边水:若油层边部存在水层,在采油过程中,边水向油层指进而流入油井中,同原油一同采出。
(6)注入水:在油田内部注水驱油或边部注水驱油的过程中,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使得注入水沿高渗透条带突进,致使油井大量出水。
这是注水开发油田油井出水的主要原因。
2.油井出水的危害性(1)消耗地层能量:注水开发油田主要靠注入水补充地层能量,由于注入水从高渗透条带或裂缝流进油井被采出,使地层压力下降,水驱效果变差。
为保持注采平衡,必须增加注入量,从而增加注水费用。
(2)油井大量出水,造成油井出砂更为严重:砂岩油层见水后,会引起粘土膨胀,降低油层的渗透率,降低产油量,而且也因胶结物被水溶解而使得油井大量出砂,严重时迫使油井停产。
(3)危害采油设备:油井大量出水不但加重深井泵的负荷,而且也使得地面管线和设备的结垢更为严重,并且使其受腐蚀的速度加快。
(4)加重脱水泵站负担:油井大量产水,产液量增加,加大了脱水泵站工作量。
这样必须扩大泵站,增加脱水设备,增加动力、破乳剂及人力等消耗,也就增加了采油成本。
(5)增加污水处理量: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符合污水排放标准或回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井调剖机理
注水井调剖技术是改善层间、层内及平面矛盾,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施调剖措施可有效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增加可采储量,降低自然递减速度,提高油田采收率,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水井调剖使用泵车或柱塞泵把调剖堵剂注入到水窜大通道深处或裂缝深处,封堵砂组强水洗层段水窜通道,后续注水由于惯性原因仍有一部分沿主通道注入,产生绕流增加扫油体积,增加层内动用程度,主产液井降低液量降低含水增加产油量;同时由于注入水在主水窜通道方向遇阻,加在其它方向或其它层段注水压力升高,其它方向或其它层段增加扫油体积,增加油层动用程度,表现低液井水驱能量增加,增加产液量产油量。
通过调剖有效的解决井组层间层内、平面矛盾,提高开发效果。
水井调剖分为全井段混调和分层调剖两种。
二、油井化学堵水机理
油井化学堵水是使用化学堵剂封堵油井高渗高压主产液层,减少主产液层产液,减少油井层间干扰,释放其它产层产能,油井减低液量降低含水增加油量;同时由于高产液井方向压力升高,迫使注入水转向其它方向,增加扫油体积,增加油层动用程度,有力改善井组平面矛盾,提高开发水平。
油井化学堵水是水井调剖的有力辅助措施。
水井调剖是“以面带点”,油井化学堵水是“以点促面”,保证调剖持续有效有力措施。
三、KY-Ⅱ低温膨胀凝胶调堵剂
1.调堵剂组成
该调堵剂由多种改性超高分子量抗盐聚合物与有机树脂活性中间体交联,在
稳定剂、调节剂的控制下,在20-80℃的温度条件下成胶、固化,形成本体凝胶。
主剂为几种功能聚合物的复合物,交联剂等物质为有机材料,形成的调驱剂
不对油层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该凝胶体吸水倍数可达1倍以上,具有较好的
粘弹性、柔韧性、变形性和破胶修复性,凝胶强度可在交联聚合物~粘弹体
范围内进行调节。
2. 调剖剂性能
①具高粘弹性:凝胶的粘附性强,弹性好,不易碎。
②具高变形性:无固定形状,具粘稠液体~粘弹体状态。
③吸水膨胀性:与砂岩表面吸附水结合,吸水倍数0.3-0.6倍。
④延迟交联性:30℃成胶达1~7天以上,便于实施大剂量注入。
⑤胶体强度可调:交联聚合物―流动凝胶―膨胀型弱凝胶―本体凝胶。
3. 调剖剂技术性能
①胶体颜色:灰白色、褐色
②胶体状态:弱凝胶体~粘弹体等多种强度状态
③胶体强度:1000 mPa·s~20000 mPa·s
④胶体膨胀倍数:0.3-0.6倍
⑤交联时间:1~7天(30℃)
⑥适用油藏:孔隙型及裂缝性油藏。
2006年2月吉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岩心驱替试验数据
四、 分子膜驱油剂
分子膜驱油剂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膜剂分子依靠静电相互作用为成膜动
力,有效分子沉积在呈负电性的岩石表面,形成纳米级超薄膜,改变了储层表面的性质和与原油的相互作用状态。
吸附在岩石孔隙表面,使亲油性岩石转变为弱亲油、弱亲油岩石转变为亲水,亲水性岩石转变强亲水,利用其吸附、毛细管自吸吮作用、渗透、润湿反转及分散挟带等综合作用效果,将原油从岩石表面剥离出来,提高水驱油效率。
分子膜驱油剂与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增加毛管数Nc ,增加驱油效率。
5.0
1.12
0.47
3.5
95.6%
9.4
214
30
2
5.0
2.4 1.12 5.4 95.6
%
9.1
206 30 1 堵后
堵前
流量 (ml/min )
注入结束压力(MPa)
注入压 力(MPa)
突破压力(MPa)
堵塞率%
渗透率 ×10-3μm 2
岩心长度cm
岩心编号
天然岩心/原油模型润湿指数变化表
五、GX—Ⅱ高效原油降粘剂
1.组成
GX—Ⅱ高效原油降粘剂是由单双烷基二羥基型化合物与氯磺酸合成反应后再与高活性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
分子中一般含有极性基团(或芳香核)和与石蜡烃结构相似的烷基链。
通常能显著降低含蜡原油凝固点(SP)、表观粘度和屈服值,从而达到改善原油低温流性的目的。
因此,GX—Ⅱ高效原油降粘剂是一种新型降粘剂,适用于稠油驱油或降粘以及三次采油中的驱油用剂。
2.降粘机理
稠油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是由于原油在低温下析出蜡,这些蜡大多呈板状或针状,并且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将低凝点的油分、胶质、沥青质、污泥、水等吸附并包在里面,形成蜡膏状物质,而使原油失去流动性。
而降粘剂的作用是影响蜡的形态和网络构造的发育过程,改变原油中蜡的尺寸和形状,阻止蜡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再经润湿、渗透、扩散等作用使原油乳化成水包油的小液滴,更易采出。
但是,GX—Ⅱ高效原油降粘剂不能抑制蜡的析出,而只能改变蜡的形态,使蜡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能力变弱,从而改善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3.性能简介
(1)GX—Ⅱ高效降粘剂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将未洗油油砂(人造)分别倒进模拟地层水和用模拟地层水配置的浓度为500mg/L的降粘剂溶液中,定时观察油砂在两种不同溶液中溶解沉降后的分布形态。
图是油砂在两种不同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的分布形态,左瓶是模拟地层水,右瓶中是模拟地层水配置的浓度为500mg/L的降粘剂溶液。
从下图可以看出,油砂在两种不同溶液中浸泡后的分布形态有很大差异,浸泡在降粘剂溶液中的油砂润湿沉降较充分,而浸泡在水溶液中的油砂润湿性未发生明显变化,有相当大一
部分油砂应呈球状漂浮在水表面或沉降后的油砂表面。
有上述现象可以看出两点,一点是油砂中有很多颗粒表面的初始润湿性是亲油的,另一点是降粘剂能使亲油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向憎油(亲水)方向改变。
(2)GX—Ⅱ高效降粘体系的乳化性能测试
用500mL烧杯称0.5g降粘剂,再称200g电脱水原油(东17井区)。
将油和降粘剂溶液分别加热至油层温度并放入胶体磨中乳化15min,如乳化后倒入50mL刻度试管内,并放入地层温度恒温水浴中定时观测其出水量,经观察5小时后其脱水量为190mL乳化效果较好。
(3)破乳性能测试
将乳化后的原油乳状液10mL分别放入100mL刻度的脱水瓶中,分别放入恒温水浴中,再加入破乳剂(50mg/L和100mg/L),用振荡机振荡30s,从新放置恒温水浴中,并观察不同时间的脱水量及污水颜色变化见表。
不同时间的脱水量及污水颜色变化表
(4)GX—Ⅱ高效降粘剂稳定性
将1%降粘剂水溶液放入到密闭的比色管中,再将其放入到装有少量水的特制铁管中,将铁管密闭后分别放入到不同温度下取出观察并测其性能指标是否有变化,(见表4)。
表4 降粘剂水溶液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稳定性试验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我公司提供的降粘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长期稳定性,符合稠油降粘需要。
(5)GX—Ⅱ高效降粘剂抗盐性
分别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降粘剂溶液(模拟东17井区地层水),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氯化钠,在不同温度范围内恒温养护,定时观察见表5。
降粘剂溶液在不同矿化度下的耐盐性
由表可知不同浓度的降粘剂溶液具有耐高矿化度水质的特性,在各自温度范围内老化后膜驱剂性能指标无变化,该体系在现场施工中可用清水或高矿化度水配制
(6)温度对原油降粘的影响
降粘剂如同表面活性剂,加
降粘剂以后,增加了原油的乳
化、润湿、扩散、渗透等性能,
(见图),最终达到降低原油黏
度洗油的目的。
降粘前与降粘后降粘前25℃图2降粘后25℃
原油状态不同,对于稠油中的石蜡、胶质、沥青质的含量不同,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压力下表现出牛顿流型、宾汉流型、假逆流型等。
沥青质和胶质在原油中的含量,对原油的流变性有明显的影响,沥青质含量增加时,原油黏度增加。
GX—Ⅱ高效原油降粘剂具有低温乳化破乳的功能,以保证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降粘效率见下表。
吉林油田东17井区降粘效率
(7)在不同温度条件与原油降粘后的关系曲线
由该曲线可以看出GX—Ⅱ高效原油降粘剂对东17井区稠油在低温条件下降粘效果好,可以满足在该地层温度条件降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