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概括和集装箱发展史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管理

contents
目录
• 港口集装箱运输概述 • 码头管理概述 •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管理的关系 •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优化策略 • 码头管理的优化策略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港口集装箱运输概述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港口集装箱运输是一种以集装箱 为载体,通过船舶进行跨国或跨 地区的水路运输方式。
增加泊位数量
通过建设更多的泊位,提高码头的装卸能力,满足更多集装箱船 舶的停靠需求。
优化装卸工艺
采用先进的装卸设备和工艺,提高集装箱的装卸效率,缩短船舶 在港时间。
实施多渠道调度
通过建立高效的调度系统,合理安排船舶、车辆和集装箱的作业 顺序,减少等待和延误时间。
降低码头运营成本的策略
合理配置资源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设备和场地资源,避免浪费和 过度投资。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CATALOGUE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管理的关系
港口集装箱运输对码头管理的影响
提升码头作业效率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规模化和专业 化,有助于提高码头的装卸效率
,降低运输成本。
促进码头技术创新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推动码头 在装卸、堆存、调度等方面的技术 创新,提升码头的运营效率。
增加码头运营压力
随着港口集装箱运输量的增长,码 头需要应对更高的吞吐量需求,对 码头的硬件设施和运营管理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码头管理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支撑作用
提供高效装卸服务
码头通过合理配置装卸资 源,提高装卸效率,保障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顺畅进 行。
Hale Waihona Puke 保障货物安全码头管理严格遵循安全操 作规程,确保港口集装箱 在装卸、堆存和转运过程 中的安全。
集装箱运输概述

集装箱结构(二)
门锁杆 Door Loc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od
门铰链 Door Hinge
门把手 Door Locking Handle
密封垫 Seal Gasket
把手锁件 Handle Lock
集装箱结构(三)
箱顶局部图
换气口 Ventilating Hole
角件
Corner Fittings 用于装卸、堆码时
集装箱(CONTAINER):
台湾亦称“货柜”香港称“货箱”,从英文词义上解释是一种容器,指具有一定 容积,适合于在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中转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能反复使用的金属 箱。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的定义如下:
1. 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 2. 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无需中途换装。 3. 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
The end
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freight transport),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 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 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共99字)
箱高指示
集装箱结构(五)
箱主公司 徽标
检验 合格徽
该箱 出产铭牌
总重:
30,480 67,200
皮重:
2,200 4,850
净重:
28,280 62,350
容积:
33 1,174
公斤 磅
公斤 磅
公斤 磅 米3
集装箱运输发展史

5、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①硬件设施日趋完善,软件设施越来越现代化: 硬件指船、港口、内陆配套设施,运输装卸工 具制造业,金融、保险等;软件指:管理科学 化,手段现代化,法规和惯例逐步形成。 ②件杂货物集装箱化比例不断提高。 ③多式联运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④集装箱运输系统的运行支持环境日趋完善。 ⑤集装箱船队飞速发展。
集装箱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 关系:
相同:运输是核心,网络是基础,信息 是手段。 不同:现代物流是信息流、商流、物流、 资金流的集成,物流强调的是多式 联运,是运输链的衔接和最优方案 的解决,通过信息和网络达到增值 服务的目的。
现代物流=国际多式联运+信息 平台+增值服务
信息系统的构建:
中小企业:MIS+公用服务网络 大企业:MIS+专用网络系统 企业之间与政府或其他服务机构用EDI
什么是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 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 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 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 提供最好的服务。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
1、集装箱的运输量进行增长。 2、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发展。 3、集装箱码头不断现代化,港口中转作用日 益提高。 4、集装箱箱型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5、集装箱运输信息管理实现现代化。 6、集装箱多式联运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7、市场竞争激烈,各大班轮公司经营战略将 明显改变。 8、集装箱运输的绿色化。
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及传递与集装 箱运输有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准确地 掌握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情况,向有关管 理机构、运输企业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供 可靠的信息,为统计分析、运行组织和 管理决策等不同层次的活动提供服务。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回顾及展望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回顾及展望作者:张培锋来源:《集装箱化》2012年第06期1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1.1 起步阶段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始于1973年,较国外晚17年;1973—1979年为酝酿阶段,箱量很少;1979—1988年为起步阶段,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3.29万TEU增长到94.69万TEU (见表1)。
1.2 发展阶段1989—2006年,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处于发展阶段,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17万TEU增长到TEU。
其中,2002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以超过连续46年保持世界首位的美国(万TEU)。
在此期间,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迎来两次重大发展机遇:第一次是1989年我国港口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港口集装箱码头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第二次是2000年我国推进港口政企分开,港口下放地方管理,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发展理念成为地方政府的共识,港口建设再度掀起高潮。
1.3 成熟阶段2007年至今,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进入成熟阶段。
2011年,我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2亿TEU,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TEU,比上年增长11.3%;内河港口完成TEU,比上年增长18.3%。
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TEU的港口由2010年的18个增加到2011年的19个,其中:沿海港口15个,内河港口4个。
2011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成为世界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的港口。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4 小结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走势清晰地反映了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经济贸易发展的密切关系:2007年之前,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年增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外贸进出口受到冲击,当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从2007年的21.8%跌至12.6%;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继续深入,2009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下跌;2010年以来,在内需增长的拉动下,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止跌反弹。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集装箱运输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一种国际货物的运输方式。
由于其具有运输私密性好、包装不易破损、运输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装载密度高、码垛规范等特点,在进入七十年代后逐渐成为航运业发展的主流。
以下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于集装箱的研究:Ai das Va s i l i s Va s i l i aus kas 和 J ur gi t a Bar ys i ene(2008)讨论了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集装箱的发明和应用给交通系统带来的变化、世界集装箱船队的发展以及世界港口集装箱运输量的发展趋势,指出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增长是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政策性因素等长期作用的结果。
对于本国影响方面,Andr es Tol l i 和J ur i Lavi ng( 2007) 指出,中国集装箱运输在今后的十年里将以其占据的市场份额主导世界集装箱的运输,他希望能良好地利用爱沙尼亚的有利地理位置,在中国港口广泛的开展集装箱中转运输,以集装箱码头运作和航线的共同联盟来增加该国的集装箱运输量。
而对于未来发展方面, J akov Ka r m e l i c , B.Sc. ( 2009) 通过数据分析了世界十大港口的吞吐量、全球集装箱船船队以及这些船队能力的排名,指出对于目前以及未来的状况,认为很有必要详细分析前几个周期的态势及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以防止更多危机产生。
继于此,Gokha n Ka r a、E. Gul E m e cen 和 Evr en Es edogol u 通过描述全球集装箱运输量的增长,从开发一条新的集装箱运输路线、分析运营成本、财务分析和新集装箱航线的确定假设和可接收性分析,探究拟开发一条可行的集装箱航线,以增强航运能力和竞争力。
中国大陆国际集装箱运输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自1972年天津港接卸了第一个国际集装箱和1978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开辟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运输航线——上海至澳大利亚东海岸航线起,依靠中国得天独厚的运作环境,集装箱运输开始了飞速的发展。
集装箱简介演示

结构
与干货集装箱相似,但箱内设有隔热 材料和制冷设备,以确保温度控制。
特点
具有制冷设备,能够保持箱内温度在 一定范围内,确保货物品质和安全。
开顶集装箱
定义
顶部设有开口的集装箱,方便装 卸货物。
特点
适用于装载大型货物或需要露出货 物顶部的货物,如机械设备、车辆 等。
结构
与干货集装箱相似,但顶部设有开 口,四周设有支撑结构,以确保货 物稳定。
其他特殊类型集装箱
定义
根据特定需求设计的具有特殊结 构和功能的集装,如危险品集装箱、牲畜集装
箱等。
结构
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可能包 括特殊的材料、结构或设备。
03
集装箱的制造与运输
集装箱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集装箱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最初是为了解决货物 在海运过程中的损坏和盗 窃问题。
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 ,集装箱逐渐成为了一种 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并 逐渐标准化和普及化。
现代化
现代集装箱已经采用了许 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 智能追踪、物联网等,提 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集装箱简介演示
汇报人: 2023-12-17
目录
• 集装箱概述 • 集装箱的类型与结构 • 集装箱的制造与运输 • 集装箱的安全与环保性能 • 集装箱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集装箱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集装箱是一种用于装载货物的金 属箱子,具有标准化的尺寸和形 状。
特点
集装箱具有坚固耐用、防水防潮 、防腐防锈等特点,同时具有灵 活性和可重复使用性,是一种高 效、便捷的货物运输方式。
集装箱的应用领域
集装箱运输知识

• 3 、国家增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 4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5 、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法律法规制度的健 全,为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发展环境
• 集装箱的定义
•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 • (1)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 • (2)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运送,途中 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 • (3)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 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 (4)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 • (5)具有1立方米及1立方米以上的容积。 • 集装箱这一术语,不包括车辆和一般包装。
三 应用在集装箱运输中的技术
• I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 术 •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 子数据交换 •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 定位系统 • TMS:Terminal Manage System 码头 管理系统 • IMT : 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 国际多式联运
72032.90 10.48% 67838.20 9.32% 61571.62 6.35% 45100.00 9.73% 44800.00 9.27% 43342.40 0.76% 37500.00 7.14% 33800.00 8.56% 30800.00 22.90% 29357.07 12.91%
将前四位字母对应的等效数字和后面 顺序号的数字(共计10位)采用加权系数 法进行计算求和。计算公式为:
S=∑Ci X 2 i 最后以S除以模数11,求取其余数,即得核对 号。 例题:求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集装箱 COSU800121的核对号。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沿革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沿革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
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
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到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
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四大海港。
鸦片战争后,列强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
港口长期受制于外来势力,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我国资源财富的桥头堡。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港口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全国(除台湾省)仅有万吨级泊位60个,码头岸线总长仅2万多m,年总吞吐量只有500多万吨,多数港口处于原始状态,装卸靠人抬肩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运和港口开始获得新生,先后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70年代初: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
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
在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多深水泊位,其中大多系小型泊位改造而成。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我国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了第一次建港高潮。
从1973年至1982年全国共建成深水泊位51个,新增吞吐能力1.2亿吨。
首次自行设计建设了中国大连5万/10万吨级原油出口专用码头。
这一时期锻炼和造就了中国港口建设队伍,为以后港口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经济用途分:商业港(贸易 港)、工业港、军港、渔港。
§规模与选址: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建 造枢纽港提出的八个条件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经济地理)。 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政治、经济、社 会、技术) 财政金融环境(值不值得建造、资金来源、 成本) 港口资产能力状况 人力资源。 对船舶的经验。 业绩。 附属服务水平。
16、结汇 17、退税 18、单证转国外 19、收货人付款买单 20、收货人换提货单 21、进口报关 22、进口报检 23、卸船 24、卸船理货 25、拼箱货拉货运站拆箱 26、委托重箱拖运 27、重箱出堆场交接 28、收货人拆箱 29、委托空箱回运 30、空箱回运交接
四、国际货运集装箱出口流程。 1、报价:FOB离岸价船上交货,CIF倒岸价有保险,CFR 价倒岸价。 2、订货: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包装、产地、 装运期、付款条件、结算 方式、索赔等。 3、付款方式:信用证、外汇现金支付、直接付款。 4、备货:品质、件数、时限。 5、包装:通用包装、特别要求包装、标志。 6、通关手续: 法定商检(报检、抽样、检验、签发证书) 报关(持箱单、发票、委托书、出口结汇核销单、商检 证书) 7、装船:FCL或LCL。 8、保险:基本险(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附加险。 9、提单:海关放行后,到货代换取供收货人提货和结汇用。 10、结汇:信用证交单有效期内到议付行办理结汇手续。
第一讲:港口概括和集装箱发展史
运输业含义 1、运输业属于第四物质生产部门。 2、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 等五种方式。 3、运输业根本特点是运输对象在空 间上的位移,但不生产新的产品,它 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延续。
4、资本周转公式不同: 其他产业
运输业
货币—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产品—货币
货币—生产资料—生产过程—货币
二、水路运输基本知识
1、港口:
§按地理环境分: 海港(包括海岸港、河口港)指建筑在 沿海、岛屿或海湾的港口,通常具有水 深不受潮流及海浪影响、或受影响较少 的优点。
河口港指位于入海河流河口段,或 河流下游潮区界内,一般受潮差影响。 如上海、纽约、伦敦、汉堡港。 河港指位于河流沿岸,且有河流水 文特征的港口称为河港。如南京、武汉、 重庆港。
§我国目前建设的三个中型枢纽港: 长三角地区——上海、宁波组合港。 珠三角地区——蛇口、赤湾、盐田港 口群。 环渤海经济区——天津、大连、青岛。
2、码头:
§码头布局:泊位、码头前沿、堆场、 SFC库、检查口、中控室、维修车 间、停车场、清洗场、修箱点。
3、集装箱:
§尺寸:20英尺、40英尺、45英尺三种。 §箱型:DC、HC、RF、、TK、OT、 HT、FR(框架) §可装货类:最适合货;临界货;不适合 货。 §集装箱运输过程参与者:船公司、码头、 货代、货主、银行、保险、理货公司、海 关、商检、边检、租箱公司、集卡车队。
三、有关信用证主要内容。 §价格条款: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相距 较远,成交商品经过长途运输。在运输、装卸、 储寸、转运中,要办理洽租运输工具、货物装 卸、保险,申办进出口许可证和报关手续,并 支付运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及各种杂 费。 §装运期限: 到签提单(货物装船后,应要求早于实际 装船日期签发)。 予签提单(船公司货未到而提前签发,有 风险)。 §货损货差:
§箱体标识:
三、全球集装箱运输发展概括
1、集装箱运输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 产物。 2、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3、集装箱运输发展阶段。 4、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
四、港口——国际贸易的桥梁
第二讲:国际贸易与船港之关系
一、货物品质、数量与船港之关系 1、有关品质若干问题。 §内容据称 §货主装载计数 2、有关数量有关品质若干问题。 3、有关集装箱若干问题。 §集装箱是“适货”还是“适航” 适货——箱门270度开启,不漏水漏光; 清洁干燥,无味无尘; 四柱六面八角要完好。 适航——多104标准。 §集装箱是否属于货物 属货物——SOC箱;OWC一次性箱;新箱进出口。 不属货物——COC箱。
§信用证流程图。 1、买方申请开证 2、开证行开出信用证 3、议付行通知卖方审查信用证 4、卖方在装运期内交货 5、卖方结汇 6、议付行将单证转开证行 7、买方付款买单 8、买方提货
§买卖双方责任、费用风险转移 1、出口订舱托运 2、用箱申请 3、船公司发放箱单 4、委托空箱托运 5、空箱出堆场交接 6、出口报验(危险品报海事局申领准运证) 7、出口报关 8、拼箱货送货运站 9、整箱货货主自行装箱 10、委托重箱拖运 11、重箱进堆场交接 12、装船 13、装船理货 14、凭场站收据换提单 15、CIF投保
二、外贸进出口货运事故处理 1、有关船公司、码头放货责任。 §正本提单放货 §副本提单放货 §到付运费 2、港口码头进出口装箱、拆箱交货 责任。 §装箱原则 §交货原则
3、商务处理6大原则。 §提赔人应有正当提赔权(真正提 货人) §责任方有赔偿事实(据证认定) §是否在有效期内提出(180天) §是否有全套提赔权(相关单证) §确定赔偿金额(¥700元/件) §能否向第三方追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