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工艺美术与美术教育的结合

浅谈民间工艺美术与美术教育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工艺美术反映了朴素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获取的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饱含着浓郁的民族情感。本文从民间工艺美术的概述及价值,谈到民间工艺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在西方艺术不断注入影响中国的今天,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不只是丰富了学校美术教学的内容,也让学生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承载了上千年的民族艺术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前言: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强大趋势并快速蔓延,中外文化的深入交流,使我们的生活日趋西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族的文化被鄙弃为落后的,过时的。然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丢掉了代表自己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其真正的民族发展就会面临很大的精神危机。因此,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去指导学校美术教育实践,使之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拓展了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同时美术教学活动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生存、传承、发展最有利的平台,让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校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涵养,树立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态度,让历尽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土壤中逐渐壮大。

1 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要追述工艺美术起源可能只是人们在艺术殿堂里苦苦难寻的一块诱人的基石,不管源自哪里,它始终来源于历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劳作中所感受到的美,并通过手工制作保留下来。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历尽千年的历史,积淀出丰富多样的门类,如木雕,木版年画,剪纸与刻纸,皮影,民间织锦,民间印染,风筝,花灯,木偶,泥塑,民间陶瓷,脸谱,漆器,民间玩具等。中国工艺美术的制作精巧和丰富多彩更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摩尔根曾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看作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就艺术而言,它为美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我国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彩陶艺术繁荣了三千年之久,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是我国民族工艺美术宝库中第一颗璀璨的明珠。商代奴隶社会的青铜礼器作为工艺美术作品充分体现了典型的时代特点,青铜礼器上散发出神秘、怪诞、恐怖的浓厚气息正是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加强自身统治的产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民的被统治程度相对减弱,才使得工艺美术百花齐放,呈现出清新活泼、灵巧多变的式样。繁荣昌盛的唐朝,文化异常活跃,佛教文化的发展使盛唐的泥塑、彩塑工艺达到了更高的艺术领域,这种融合了传统色彩和立体线描的工艺之美在敦煌石窟中呈现出来。概述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历代艺术创造者从自然界和生活中把它提炼出来,每一种手工艺都经过几千年流传的精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应充分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风格和特点,对其既要有所继承,又要有所扬弃,并融入、应用到当代工艺美术中,使之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审美和实用的要求,使这个生动质朴的、刚健、清新的华夏文化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