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亚急症诊断标准

高血压亚急症诊断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亚急症是一种常见的病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亚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突然升高,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但尚未达到高血压急症的程度。
高血压亚急症的病情较轻,但也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压升高高血压亚急症的主要特征是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这种血压升高是突然发生的,而且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数小时内就会下降。
2. 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高血压亚急症的另一个特征是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
这些器官包括心脏、肾脏、脑部等。
具体表现为:(1)心脏:心悸、胸痛、心电图异常等。
(2)肾脏:尿量减少、蛋白尿、血尿等。
(3)脑部: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
3. 治疗后血压下降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主要是降低血压,如果治疗有效,血压应该在数小时内下降到正常水平。
如果血压下降不明显或者下降后又再次升高,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主要是降低血压,具体方法包括:1. 给予口服降压药物口服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的首选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快速降低血压,减轻器官损害。
2. 静脉注射降压药物如果口服药物不能快速降低血压,可以考虑静脉注射降压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钠、拉贝洛尔等。
这些药物可以快速降低血压,但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
3. 紧急治疗如果高血压亚急症伴随有严重的器官损害,如急性肺水肿、急性肾衰竭、脑出血等,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器官损害而定。
高血压亚急症是一种常见的病情,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诊断高血压亚急症的标准主要包括血压升高、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和治疗后血压下降。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区别和治疗PPT

高血压亚急症的定义与区别
何为高血压亚急症
01
02
03
高血压亚急症的定义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 器官损害。
高血压亚急症的表现
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 头痛、胸闷、鼻出血、烦躁不安等。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高血压亚急症患者的长期管理
对于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应提出调整 口服药物治疗的建议,并定期去门诊 治疗。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伴有 心血管疾病的,也可以住院治疗。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01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呈急性进行性,病情变化快,此类临床危急症患者应加 强监护治疗并持续观察病情变化。
区别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标准
03 区别二者的唯一标准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的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亚急症的处理方式
高血压亚急症的降压幅度与速度
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可在24~48小时 内将血压缓慢降至160/100 mmHg ,没有证据表明紧急降压治疗可以 改善预后。
高血压亚急症的初始治疗
初始治疗可以在门诊或急诊室进行, 用药后观察5~6小时,之后在门诊调 整剂量,并使用长效药物控制至最终 的靶目标血压。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可在24~48 h将血压缓慢降至 160/100 mmHg,许多患者可通 过口服降压药控制。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方式
高血压亚急症的定义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 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亚急症的症状
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 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 烦躁不安等。
高血压急症诊断及处理原则

• AHF旳治疗分为初始治疗阶段和后续治疗阶段,不同阶段所关注目旳不同。其 中后续治疗阶段根据血压旳情况决定药物旳使用原则,对收缩压不小于 l00mmHg者,选择血管扩张剂;对收缩压界于90一l00mmHg者,选择正性肌 力药或血管扩张剂;对收缩压不不小于90mmHg者,假如存在血容量旳不足 ,应补充血容量旳同步使用升压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去甲肾上腺素。 对于高血压急症引起旳AHF,血管扩张剂为明确适应征,常用血管扩张剂涉及 硝酸酯类,硝普钠等。
一般情况下,可遵照下列原则控制血压下降幅度与速 度:1h内平均动脉压降至≤治疗前旳25%,随即2-6h 内降至<160∕100mmHg。如患者耐受,且临床情况 稳定,可在24-48小时内逐渐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高血压亚急症定义
高血压亚急症是与高血压急症相相应旳另 外一种临床常见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但 不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可有血压明显升高所 致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烦躁不安 等。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旳主要 根据不是血压升高程度,而是有无新近旳急 性进行性严重靶器官损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对于伴有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旳高血压急症患者,需要 在1h之内降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以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 耗氧量、缓解心肌缺血、预防 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此类 患者宜首选降压疗效肯定且有 利于改善心脏供血旳静脉途径 药物,如硝酸甘油、艾司洛尔、 地尔硫卓、尼卡地平等。
• 急性冠脉综合征涉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其治疗目旳在于降低 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预后,但不可影响到冠状动脉灌注压及冠脉血 流量。血压控制目旳是使其SBP下降10-15%。
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的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区别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各种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急性疾病,常常伴随着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
而亚急症则是指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出现轻度症状,如头痛、轻度眩晕等,通常并不伴随急性心、脑、肾病变等器官功能损害。
高血压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急性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如果患者兼有下列症状:头痛、头重、眼花、耳鸣、心悸、胸闷、气短、失眠、恶心、下肢水肿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尤其是当患者已经用正常的药物无法降低血压时,更是需要尽快到医院救治。
急性高血压危象的治疗急性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治疗应以安全、及时、确切为原则,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降低血压。
以硝普钠静脉滴注或肼屈嗪口服为常用方案,在应用药物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掌握药物使用的时间、剂量、频率和药物性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高血压急症的预防高血压急症的预防包括以下几点:1.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摄入,高血压患者应该更加注重均衡饮食;2.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及时纠正;3.合理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4.保持身心愉悦,积极参加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等。
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和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高血压亚急症的主要症状是头痛、轻度眩晕、视力模糊、心悸等。
这种病情并不是很紧急,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的情况下,及时就医,定期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可以尝试采用一些较为温和的降压治疗,如口服降压药物、心理疏导等。
同时,还需要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来改善病情,如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控制血压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并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严重的高血压病情容易引起急性脑、心、肾血管疾病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
因此,病患者应该重视对高血压的防范和治疗,以保障自身健康,建议患有高血压症状的人及时就医,以免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
急诊高血压的处理

高血压急诊的处理方法急诊高血压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在高血压患者中有1%~2%会发生高血压急症。
急诊高血压治疗的原则是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区分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根据病情评估进行针对性治疗。
图1 急诊高血压处理流程共识指出,可以根据三个方面评估高血压急症的危险程度:①影响短期预后的脏器受损表现,例如肺水肿、胸痛、抽搐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②基础血压值——可反映血压急性升高的程度,评估对脏器损害存在的风险;③急性血压升高的速度和持续时间。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原则没有证据表明高血压亚急症紧急降压治疗可改善预后,甚至血压的突然下降会导致脑、心脏和肾脏的缺血,并影响预后。
休息可以使血压下降,因此在初始(起始数小时内)应以动态监测为主,应在休息并观察的前提下,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24~48h将血压逐渐降至160/100 mmHg,之后门诊调整剂量,可应用长效制剂控制血压,以期在数周内血压达标。
应以口服长效降压药物为主,避免静脉用药或口服快速降压药,避免口服硝苯地平片或静推尼卡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可能会引起过度降压以及反射性心动过速。
积极寻找诱因和病因,针对诱因和病因治疗,避免反复发作。
高血压急症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控制目标基本原则在遇到血压显著升高的患者时,不要盲目降压,首先要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评估,查找引起患者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和诱因,评估患者是否有靶器官损害、损害部位及程度。
初步诊断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给予紧急有效的降压治疗,给予静脉降压药物,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单药或联合使用,以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同时去除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可逆临床情况或诱因,在短时间内使病情缓解,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降低患者病死率。
降压应遵循迅速平稳降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合理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
血压控制节奏和降压目标高血压急症的血压控制并非越快越好,也并非越低越好,需要对患者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节奏有目标地降低血压,以下是高血压急症总体的降压目标,针对不同合并症,需要细化并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区分标准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区分标准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区分标准在医学领域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则是高血压病患者需特别重视的问题。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高血压患者发生急症或亚急症情况,因此了解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区分标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血压急症的定义和特征1. 高血压急症的定义高血压急症是指在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伴随着众多并发症和症状,严重威胁生命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后果。
2. 高血压急症的特征高血压急症的特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胸痛等严重症状,同时还伴随有视网膜出血、脑出血、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
这些症状的出现都需要紧急处理,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二、高血压亚急症的定义和特征1. 高血压亚急症的定义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虽然升高,但并未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
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轻度症状,但并不伴随有严重的并发症和症状。
2. 高血压亚急症的特征高血压亚急症的特征在于症状比较轻微,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紧张、发热、出汗等症状,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以防止病情加重。
三、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区分标准1. 血压水平高血压急症的血压水平通常高于180/120mmHg,而高血压亚急症的血压水平在140-180/90-120mmHg之间。
2. 症状严重程度高血压急症的症状通常较为严重,伴随有严重的并发症和症状,而高血压亚急症的症状比较轻微,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3. 并发症风险高血压急症伴随有严重的并发症风险,如脑出血、心力衰竭等,而高血压亚急症的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
总结回顾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区分标准需要有清晰的了解。
高血压急症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健康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而高血压亚急症虽然症状较为轻微,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发生,需要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来进行。
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高血压患者中,亚急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血压水平。
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首先需要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判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高血压分为三个级别,轻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109mmHg)和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当患者的血压超过轻度高血压的范围,且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亚急症。
二、临床症状。
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胸痛、呼吸困难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急剧升高的血压导致器官功能受损所致,因此在诊断高血压亚急症时,需要重点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三、靶器官损害。
除了血压水平和临床症状外,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
靶器官包括心脏、脑血管、肾脏和视网膜等,这些器官在高血压危机时易受损。
因此,当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肾功能损害或视网膜出血等情况时,应高度怀疑高血压亚急症的可能性。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以上的临床表现外,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还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ECG)、脑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肾功能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状况,进一步确认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
综上所述,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血压水平、临床症状、靶器官损害和辅助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判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的诊断标准,及时准确地诊断高血压亚急症,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高血压急症_急救学习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和中年人
约80%患者年龄在30岁左右,男性居多, 多数在发展成恶性高血压前有良性高血 压史,以后血压逐渐增高,发展甚快。 约20%发病一开始即为恶性型高血压
血压显著升高
脑实质受损的表现 可出现一过性 或游走性局限性精神症状和体征, 如暂时性偏瘫、局限性抽搐、四肢 肌肉痉挛、失语和刺激过敏等,严 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辅助检查
眼底检查 视网膜动脉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强烈痉 挛、硬化,可有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 肿
头部CT检查 无颅内出血及梗死灶
诊断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 征,特别是采取迅速降压、脱水、镇静 止痉治疗后上述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 内明显减轻或消失,不留任何脑损害后 遗症的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患者死亡,一周内有50%死亡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和交感 神经组织的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分泌过 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主要是去甲肾上 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以血压持续或 阵发性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
高血压常在应激时更高,如精神刺激、 过度劳累等。因体位改变或受到挤压等 原因使肿瘤突然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可达 200∼300/110∼180mmHg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高血压危象是指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在 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 血压急剧升高,病情急剧恶化,并引起心、 脑、肾等主要靶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的并发 症
舒张压(DBP)在120mmHg~130mmHg 以上
DBP高于140mmHg~150mmHg和(或) 收缩压(SBP)高于220mmHg时,无论 有无症状亦应视为高血压危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亚急症 (Hypertensive Uergency)
➢ 仅有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功能损害。 ➢ 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
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 ➢ 高血压亚急症通常不需要住院,但应立即联合使用口
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氢氯噻嗪 吲达帕胺 吲达帕胺缓释片 袢利尿剂 呋塞米 保钾利尿剂 氨苯蝶啶 醛固酮拮抗剂 螺内酯 α –β阻滞剂 卡维地洛 拉贝洛尔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每天剂量(mg) 分服次数
主要不良反应
6.25-25 0.625-2.5
1.5
20-80
25-100
20-40
12.5-50 200-600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缓释片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每天剂量(mg) 分服次数
主要不良反应
2.5-10 10-30 10-20 30-60 1.25-5 2.5-10 4-8 40-80
40-120 90-360
踝部水肿,头痛,潮红 1 2-3 2 1 1 1 1 1
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抑制
2-3 1-2
口服降压药物
2~3天后门诊调整剂量,此后可应用长效制剂控制 至最终的靶目标血压; ➢ 具有高危因素的高血压亚急症如伴有心血管疾病的 患者可以住院治疗。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 • β-受体阻滞剂 • 钙拮抗剂(CCB) • 利尿剂 • α-受体阻滞剂
1~2分钟即产生降压效果。待血压下降后,改用10~20mg酚妥 拉明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50ml内以每分钟20~30滴速度滴 注,作用持续10~30min,维持降压效果。
➢ 不良反应:由于对抗儿茶酚胺而致周围血管扩张,个别病人
可出现心动过速,还可引起容量不足,甚至严重的体位性低血 压。但因其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故禁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 注意事项
•硝普钠在体内红细胞中代谢产生氰化物,长期大剂量应用 有导致硫氰酸中毒可能,尤其肾功能损害者更易发生,一 般在血压稳定后应改口服降压药。
➢ 不良反应
•硫酸氰盐可引起神经系统中毒反应。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 特点
• 硝酸甘油扩张静脉和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与大动脉, 降低心脏负荷。能引起低血压和反射性心动过速,故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时尤为适宜。 本药静脉滴注发挥作用快,停止静脉滴注作用亦消失。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口服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贝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厄贝沙坦 替米沙坦 坎地沙坦 氯沙坦 缬沙坦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平片 美托洛尔缓释片 阿替洛尔
每天剂量(mg)
25-300 2.5-40 5-40
150-300 20-80 4-32 25-100 80-160
➢ 起始的降压目标不是使血压正常,而是渐进地将血压调控 至不太高的水平,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 器官损害。
高血压急症的降压目标
➢ 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 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
➢ 在随 后的 2 ~6h 内 将血 压降至 较 安 全 水 平, 一般为 160 / 100mmHg左右,如果可耐受这样的血压水平,临床情况稳定, 在以后24~48h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 严格控制BP<130/80mmHg或更低(如蛋白尿>1g/day)---为高血压的控制策略
EICU BP急性升高 急性肺水肿
去除诱因,不应急于药物降压,加强动脉BP监测 在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同时给予血管扩张剂,对体液量过剩合并使用利尿剂
硝普钠 (nitroprusside sodium)
• 适用于缺血性脑病,对急性血压升高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高血 压危象患者,连续静滴14天。对急性心功能不全者尤其二尖瓣关 闭不全及末梢阻力和肺动脉锲压中度升高的低心输出量病人尤其 适用,静注后使心输出量增加,肺血管阻力、肺动脉锲压和末梢 血管阻力下降。
➢ 用法用量
•起始0.5ug/kg/min,可用至6ug/kg/min,口服20~40mg,3 /d;5~10分钟起效,停药后维持1~4小时。
➢ 用法用量
•25mg50mg 加 入 10 % 250500ml 溶 液 中 静 脉 滴 注 , 亦 可 10 ~ 50mg加入10%葡萄糖2040ml溶液中缓慢静脉推注。后以0.4~ 2.0mg/min静滴维持,维持降压作用。 • 15分钟起效,停药后作用持续2~8小时(该药半衰期较长,个 别敏感者血压下降显著,可致心脑供血不足,应用慎重)。
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y)
➢ 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患者,血压短时间内严重升高 (通常BP>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 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 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 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子痫等。
乌拉地尔 (压宁定,urapidil)
➢ 特点
该药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的作用机制,在外周的舒张血管 作用主要为阻断突触后α1受体,使外周阻力显著下降,扩 张血管。同时也有中等的α2受体阻断作用,阻断儿茶酚胺 收缩血管的作用。中枢作用主要通过激活5-羟色胺-1A受体, 降低延髓内血管中枢的交感反馈调节而起降压作用。起效 迅速,使用方便,可维持心、脑、肾血供,作为血管扩张 剂改善心功能,治疗充血性心衰,使用于高血压急症、高 血压脑病以及高血压性急性左心衰竭,适用于糖尿病、肾 功能衰竭伴前列腺肥大的老年高血压病人。
➢ 用法用量
一般剂量为510mg加入5%~10%葡萄糖250~500ml溶液中, 起 始 5~10ug/min , 每 5~10 分 钟 增 加 5~10ug/min , 可 用 至 100~200ug/min静滴,5分钟起效,停药后作用持续30分钟。
➢ 副作用
副作用少,主要副作用为部分患者感头痛、心动过速、面部 潮红等。青光眼禁用,连续使用可产生耐受性。
160~180/100~1l0mmHg,给药开始1h内将DBP降低20%~25%。不能大于50%,防止脑出血
脑 缺血性脑卒中 血 脑梗死 管 意 出血性脑卒中 外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子痫 围手术期血压升高 儿茶酚胺危象
BP应>140/90mmHg,防止受损部脑血流自主调节障碍,脑灌注突然下降,造成同侧或其他部位缺血 一般不积极降压;除非BP>220/120mmHg,24h内下降临床上一般<15%,DBP<120mmHg DBP>130mmHg或SBP>200mmHg时会加剧出血,在6~12h内逐渐降压,不大于25% SBP131~158mmHg,防止出血加剧及BP过度下降,引起短暂神经功能缺陷,造成血管痉挛及继发出血 应在1h内将BP降至正常范围,或者SBP下降10~15%,但应保持≥90mmHg SBP下降10%~15%,对ST段抬高的患者溶栓前应将BP控制在160/110mmHg以下 DBP降至90~100mmHg 术前BP应控制在180/110mmHg以下 应在1h内将BP降至正常
➢ 不良反应
• 较少,应监测 特 点:为α受体阻滞剂,扩张静脉及小静脉的作用较小动脉强,
使肺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最适用于循环儿茶酚胺增高 的高血压危象者,特别是嗜铬细胞瘤患者。
➢ 用法用量:5~1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内缓慢静注,
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血压升高的程度不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 急症的标准;
区别两者的唯一标准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 性的严重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 进行详尽的病史收集、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评价靶器官功 能受累情况,尽快明确是否为高血压急症。
➢ 严密监测血压、尿量和生命体征的情况下,视临床情况的 不同使用短效静脉降压药物,降压过程中要严密观察靶器 官功能状况,如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胸痛是否加 重等。
➢ 以往高血压急症的术语有: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 重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 血压。
➢ 2010 年 《 中 国 高 血 压 指 南 》 对 高 血 压 急 症 和 亚 急 症 (hytertensive urgencies and emergencies)做了明确的定义 和分类。
➢特 点
硝普钠对动、静脉有直接扩张作用,其特点是起效快、 作用强、持续时间短,由于扩张血管作用明显,能降 低前后负荷和改善左心功能。适用于高血压脑病、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和恶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合并左心 衰竭尤为适宜。
➢用法与用量
• 2550mg 溶 于 5 % 葡 萄 糖 50ml 内 静 脉 泵 入 , 起 始 0.3ug/kg/mi n,可逐渐增至5ug/kg/min,最大10ug/kg/min。 •立即起效,停药后作用仅维持3~5分钟,停止注射后血压在 1~10min内迅速回到治疗前水平。用前配置,避光使用。24 小时更换,持续应用不超过72小时,只能用5%GS配置。 •静脉泵入时密切监测血压,防止血压下降幅度过大。
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群地平(nitrendipine)
➢ 特点
•两药为钙离子拮抗剂中强效的血管扩张剂,降压效果明显;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这 是由于硝苯地平含服降压太快,降压程度不可预见,可引 起严重的并发症。
➢ 用法用量
舌下含服10mg,5分钟后起效,以后10mg,3次/d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