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大学语文知识点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一一、汉语基本知识1.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2.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3.表达方式(1)叙述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叙述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

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

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

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二阅读篇目:41.(泊秦淮) 杜牧 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43.《炉中煤》郭沫若 44.《再别康桥》徐志摩45.*《北方》艾青46.《门槛》屠格涅夫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 苏轼 50.《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5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3.《长亭送别》王实甫 54.*《前赤壁赋》苏轼小说55.*《宝玉挨打》曹雪芹56.*《风波》鲁迅57.*《断魂枪》老舍58.*《米龙老爹》莫泊桑59.《苦恼》契河夫60.*《麦琪的礼物》欧·亨利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三36.《行路难》(其一)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

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划分本诗层次。

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的感情的,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专转本语文知识点

专转本语文知识点

在专转本的语文复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归纳,这样才能系统复习提高效率,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专转本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专转本语文知识归纳总结一古代文学:主线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文学标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文学样式。

先秦:神话、散文神话:A不等同于封建迷信B产生背景:自然生产力极其低下,象征了人类渴望战胜自然的决心C浪漫主义,想象奇特丰富,神话在于把神人化传说把人神化散文:春秋战国时代。

A历史散文——记言记事叙事诸子散文——宣讲道理说理B《左传》《国语》《战国策》《春秋》/《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两汉:西汉、东汉——赋、乐府赋:汉大赋——西汉贾谊《吊屈原赋》,政论文《过秦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两司马”“三司马”、东汉班固《东都赋》《西都赋》、张衡《东京赋》《西京赋》“京都大赋”:开封、洛阳、枚乘《七发》,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乐府:《孔雀东南飞》“乐府双璧”,焦仲卿、刘兰芝,古体诗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文学理论、山水派、田园派笔记小说志人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志怪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文学理论:曹丕《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刘勰《文心雕龙》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钟嵘《诗品》、陆机《文赋》——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理论根基。

田园派鼻祖:东晋陶渊明山水派鼻祖:南朝谢灵运初唐: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评价初唐四杰成就。

王勃《滕王阁序》律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盛唐:王孟山水田园派、高岑边塞派、李杜两个顶峰王维:意境深远;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风古体诗;“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季雪花景象。

李白:浪漫主义的顶峰;豪放飘逸;《望天门山》七绝《秋浦歌》五绝《将进酒》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行路难》古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李白诗歌。

杜甫:现实主义的顶峰;沉郁顿挫;“三吏三别”古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风、《春夜喜雨》五律《登高》七律《望岳》五律;最能代表杜甫沉郁内敛顿挫节奏的风格的一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河北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河北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河北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河北专升本大学语文课程是为专科生提供的一种提升学历的途径,其中语文知识点的归纳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河北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的归纳:
文学基础知识
- 汉字的构造和演变
-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对比
- 诗词格律与韵律知识
- 古代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
-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等
- 汉魏六朝文学:《史记》、《三国志》等
- 唐宋文学:唐诗、宋词、散文等
- 明清文学:《红楼梦》、《水浒传》等
现代文学
- 现代诗歌: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的作品
- 现代小说:鲁迅、巴金等作家的代表作
- 现代戏剧:曹禺、老舍等剧作家的剧作
文学鉴赏与批评
-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 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
- 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分析
文言文阅读
- 常见文言文句式与结构
- 古文的翻译技巧
- 经典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 现代文的写作特点
- 现代文的文体分类与分析
写作技巧
-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 文章结构的组织与布局
-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文化常识
-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
考试技巧
- 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策略
- 作文题的写作技巧
- 客观题的答题方法
结束语:
通过对河北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课程要求,提高学习效率。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专升本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

(完整)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推荐文档

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一、议论文部分(一)《孔子论修身》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性,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2、本文属于语录体性质的散文,内容侧重与增进学业和修养人格方面。

孔子认为,增进学问,要有实事求是的为学态度和将学习与思辨结合起来;修养人格,贵在从善如流,见贤思齐,贵在以身作则,贵在经得住考验,要时刻维护仁义。

3、恶乎(怎么可能);然后(这样才能);造次(匆忙、紧迫);颠沛(挫折、磨难)。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民贵君轻》1、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是儒家学说经典;《孟子》主要记录孟子言行,由孟子及弟子编纂而成,共七篇。

孟子的文章中,论辩技巧高超,比喻形象富有说服力,排偶句对称整齐,气势恢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2、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选段中直接阐发了民本思想:第一,批判统治阶级征占无度,无视人民利益;第二,强调人民的生存权;第三,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3、胜(尽)食;洿池(深池);斑(通“斑”)白者(头发花白的老人);涂(通“途”)有饿莩(通“殍);尔也(如此而已);申(再三申明开导)之以孝悌之义。

4、“五亩之宅(房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丝织的衣服)矣”;“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王无罪(归罪于)岁(年成),斯天下之民至(到)焉(这里)”。

(三)《秋水》(节选)1、庄子,名周,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老庄”;《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的经典;庄子散文一般采用寓言的形式,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辞藻瑰丽,善用连类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极富浪漫色彩。

专插本大学语文知识点PPT文档共87页

专插本大学语文知识点PPT文档共87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完整word版,专插本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完整word版,专插本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1、《民贵君轻》(论说文)理解部分:1、出自《孟子》,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

(考出处、默写)本文6段文辞,都是直接阐发民本思想。

2、《孟子》: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孟子言行,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纂而成。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即今山东邹县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孔子后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创始人),孟子、荀子(孔孟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语录体)→《孟子》(章节体)→《荀子》5、本文艺术特点:语言流畅、文采斐然、且善于用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

6、孟子的文章特点:1、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辩论方法,2、善用比喻3、运用排偶句说理4、富有气势7、孟子在文中表达的政治主张有:施仁政、行王道、长幼有序8、孟子的民本思想在文中主要体现在: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无视人民利益。

2、强调人民的生存权,必须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3、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并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石破天惊的观念。

4、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相当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

翻译部分: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4)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8)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0)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11)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1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专升本考试对于许多专科生来说是一个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而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必考科目,掌握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专升本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诗词唐诗宋词是古代诗词的巅峰。

要了解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等不同风格。

掌握诗词的格律,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能够赏析诗词的意境、情感、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

2、文言文熟悉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价值。

对于秦汉时期的史传文学,如《史记》,要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司马迁的写作手法。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也是重点,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学习他们的行文结构和语言艺术。

3、古代文学体裁了解诗歌的不同类型,如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等。

掌握散文的发展脉络,从先秦散文到明清小品文。

熟悉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如唐传奇、明清小说。

二、现代文学1、现代诗歌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诗,如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

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如自由的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

2、现代小说鲁迅的小说是重中之重,如《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等,理解其对国民性的批判。

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也要熟悉,如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

3、现代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等作家的散文作品,体会其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三、外国文学1、欧美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如荷马史诗。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如莎士比亚的戏剧。

19 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

2、东方文学了解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等作家的作品。

四、文学理论1、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虚构性等特征。

2、文学作品的构成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如题材、主题、结构、语言等。

3、文学的创作与欣赏了解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在专升本的考试中,语文科目里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丰富的文学常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见且重要的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

一、古代文学1、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汉乐府民歌是汉代乐府采集和创作的诗歌,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

“诗仙”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诗圣”杜甫,其诗风沉郁顿挫。

王维、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王昌龄、岑参则以边塞诗著称。

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等。

先秦散文主要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散文。

诸子百家如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等。

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等。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的散文成就颇高。

3、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唐传奇如《柳毅传》《莺莺传》等,明清时期则是小说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作品。

二、现代文学1、诗歌“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戴望舒是“雨巷诗人”,其代表作《雨巷》富有象征意味。

艾青的诗歌充满了对土地和人民的热爱,如《大堰河——我的保姆》。

2、散文鲁迅的散文作品犀利深刻,如《朝花夕拾》《野草》。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优美,《背影》《荷塘月色》等是其经典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做下文的主语。
❖ 如: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 ❖ C 用在假设分句后面或结果分句的后面,
表停顿
❖ 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二、所
❖ 1.后接动词,表示“(所)…的人”、“(所) …的事物”。
❖ 如:异乎吾所闻。《论语》
❖ 2. “所”字和动词结合组成的词组带有名词性 ,表示动作的对象。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 2.连词
❖ ——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表并列 关系。译作“又”。
夫夷以近,而游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
——表修饰,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伐虢。《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3.固定结构——是以、以是、以故、以此,译为“因此”;

❖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 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 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
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 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 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 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 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 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 史书代表作)。
❖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 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 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 如《 三国志 》《 史记 》等都是纪传体。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编年体:某年发生了某事 ❖ 国别体:某国发生了某事 ❖ 纪传体:某人做了某事
常见的文言虚词
❖ ——表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用”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余折以御。《左传·齐晋鞌之战》 ——表时间、处所,译为“在” 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表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译为“按照”“凭借”。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 ——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文学常识
❖ 一、史书体例常识
❖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 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 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 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 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 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 》(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等。
如:季氏富于周公。
❖ 4.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
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六、“之” ❖ (一)用作动词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吾欲之南海 ❖ (二)用作助词 1.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特点:去
掉“之”,句意不变) 师道之不存也久矣《师说》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一、者
❖ 1.代词“者”。
❖ A 在形容词、动词后面,表示“…的人”、“…的 事物”。
❖ 如: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
❖ B 数词后加“者”表几种人、几种事情或几样东西 ❖ 如: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厮三者何先?” ❖ 《论语·颜渊》
❖ 2.语气词“者” : ❖ A 用在判断句主语后面,表停顿。 ❖ 如: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 B 和“有”字及其宾语组成一个名词性词
“所以”“何以”等。 余是以记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五、于
❖ 1. 引进行为的处所、时间、或动作行为所涉 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译为“在、从、 到、对于”等。
如:王坐于堂上。 选于众,举皋陶。
❖ 2.引进行为涉及的人。译为“向、跟、给、 对”等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为“比”。
原因 、条件和方式等关系。可不译。 ❖ 如: 任重而道远。 ❖ 2.表转折。常译为“却”; ❖ 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 3.表并列,可不译。 ❖ 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 4. 主谓之间表假设。 ❖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四、以
❖ 1.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置,相当于“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阿房宫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 (三)用作代词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邵公谏厉王弭谤》 此数宝也,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谏逐
客书》
❖ 八、且
❖ (一)作连词 ❖ 1.表并列,一般可译为“又”。如: 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 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况且”。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
—— 表委婉,祈使,相当于“还是” 。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3.连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
❖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确实是这样呢,还是…)
❖ ——表假设,放在句首,译为“如果” ❖ 其若是,孰能御之。《秦桓晋文之事》
❖ 4.助词,补充音节,可不译。 ❖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七、“其”
1.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有蒋氏者,专其(这个)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2.副词——表测度、猜测,译为“大概” “恐怕 ”“将”
周其弊乎?《史伯对桓公问》
——表反诘,可译为“难道”。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 禅山记》
❖ 如: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 陈仲子》
❖ 3. “所”和介词“以、为、与”连用,指代介 词所介绍的对象,
❖ 如: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
❖ 4. “所”字组成的凝固结构:“有所…”、 : “何所…”、 :“无所…”,
❖ 如: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孟 子·许行》
❖ 三、而 ❖ 1.表顺承。前后的内容紧相承接或事理上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