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正式)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质指标的探讨与应用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质指标的探讨与应用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大型水冷发电机得到了广泛应用。
发电机内冷水质指标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因水质控制不善造成定转子铜线棒腐蚀,引发发电机线棒温差大、进水压力高、内冷水流量低、出水温差大,轻则影响发电机带负荷,重则造成发电机损坏。
关键词:水冷发电机;水质指标;PH值;铜离子;溶解氧引言一般大型发电机常采用双水内冷式,即发电机定子和转子全部采用水冷却,也有的是定子用水冷却,转子和铁芯采用氢冷却的。
发电机内冷水通常选用除盐水作为冷却水质,凝结水作为备用水源。
除盐水纯度高,能够满足绝缘要求,但是pH值较低,一般在6.0~6.8之间,使得发电机定子线棒始终处于热力学不稳定区,(根据Cu—H2O体系的电位—pH平衡图)对系统有一定的侵蚀性,据介绍:铜、铁金属在水中遭受的腐蚀是随着水溶液pH值的降低而增大的,铜、铁在pH=8左右为腐蚀的钝化区。
由于内冷水的pH低,使水中含铜量及电导率均在高限,腐蚀产物还可能在线棒的通流部分沉积,引起局部过热,甚至造成局部堵死,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运行过程中水冷器的泄漏以及水冷器投运前未经冲洗或冲洗不彻底等都会使生水中的杂质进入内冷水系统,造成系统腐蚀和堵塞,因此对发电机内冷水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1.发电机内冷水水质要求及质量标准1.1 水质要求由于内冷水在高电压电场中作冷却介质,因此各项质量要求必须以保证发电机安全经济运行为前提。
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应符合如下技术要求:1.1.1.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即较低的电导率),以防止发电机线圈的短路。
1.1.2.对发电机铜导线和内冷水系统无腐蚀性。
1.1.3.不允许发电机内冷水中的杂质在空心导线内结垢,以免降低冷却效果,使发电机线圈超温,导致绝缘老化和失效。
1.2 质量标准根据GB/T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的规定,我国发电机内冷水质量标准如下:电导率(25℃)≤2.0μs/cm铜含量<200μg/LpH值(25℃)>6.81.3 常用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内冷水的处理主要是为了降低内冷水中的铜、铁等杂质含量,防止内冷水对铜导线的腐蚀,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
发电机组内冷水含铜量超标分析

发电机组内冷水含铜量超标分析作者:吕长春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7期摘要: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发电机通常采用水一氢一氢冷却方式,即定子水内冷方式,定子表面及转子采用氢气冷却。
对发电机定子内冷水水质要求较高,内冷水含铜量超标,严重威胁发电机安全运行,需对内冷水系统及水源水质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发电机内冷水铜离子超标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保证发电机组内冷水水质合格,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发电机组;内冷水含铜量;超标分析随着大容量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发电机内冷水选用除盐水或凝结水作冷却介质较多,冷却水质对发电机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内冷水中铜离子含量是衡量定冷水水质指标最重要的指标。
某热电350MW机组采用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QFSN-350-2型汽轮发电机,发电机组定子线圈空心铜导线采用除盐水做为冷却介质。
2013年1月,化验室进行水质检测发现发电机内冷水铜含量由15wg/L升涨至100wg/L,超出规程标准铜离子≤20ug/L的标准,于是对铜离子超标原因进行查找分析。
一、发电机内冷水水质要求及质量标准(一)水质要求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应符合如下技术要求:(1)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即较低的电导率),以防止发电机线圈的短路。
(2)对发电机铜导线和内冷水系统无腐蚀性。
(3)不允许发电机内冷水中的杂质在空心导线内结垢,以免降低冷却效果,使发电机线圈超温,导致绝缘老化和失效。
(二)质量标准及要求根据《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1-2002)的规定,发电机内冷水质量标准如下:内冷水土要水质指标包括pH值、电导率和含铜量。
制定pH值标准是为了阻止发电机定子铜线棒腐蚀。
内冷水pH值较低,一般在6.0~6.8之间,使发电机定子线棒处于热力学不稳定区,(根据Cu-H2O体系的电位pH平衡图)对系统有侵蚀性,铜、铁金属在水中遭受的腐蚀是随着水溶液pH值的降低而增大的[1]铜、铁在pH=8左右为腐蚀的钝化区。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研究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研究摘要:本论文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运行及检修过程的管理要求及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针对二十五项反措及国标中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要求进行了解析,得出一些防止发电及内冷水系统进异物的措施,防止因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故障导致的发电机损坏事故的发生,为提高大型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运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运行管理1.前言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是发电机运行中对定子线棒进行降温的主要技术,其对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电机的对地绝缘性能和定子线棒的铜腐蚀速率及内冷水系统异物堵塞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在发电机运行期间因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堵塞断水等原因引发了不少的安全事故。
为了避免内冷水系统的腐蚀结垢或者进入异物导致发电机损坏的重大事故发生,对发电机内冷水运行及检修中的管理及技术措施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运行中的管理措施研究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运行中的管理措施主要针对发电机定子线棒的腐蚀结垢及堵塞起到预防作用,为了预防以上事故的发生,系统运行中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的监控。
发电机定子线棒主要以内冷水作为冷却介质,但是水除了具有换热的性质外,还对定子线棒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在发电机组的运行中保证水质对发电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GBT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其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2016中第十三项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质量标准要求:空心铜导线的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质量可按表1和表2进行控制。
其中空心不锈钢导线的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应控制电导率小于1.5 uS/cm。
针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运行工况实际状态,本论文提出了一些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采取的监控手段,用以保证发电及内冷水系统水质的稳定性。
1.通过内冷水加碱装置控制发电机内冷水的PH值,尽量使其PH值控制至8.0-8.9的范围内(该范围内铜的腐蚀速率最低)。
DLT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oc

DL/T 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目次前言 (1)引言 (2)1范围 (3)2引用标准 (3)3内冷却水质及内冷却水系统运行监督 (3)4测量方法 (4)5内冷却水系统配置 (4)6内冷却水系统的水冲洗和化学清洗 (4)前言DL/F 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由四部分组成。
——水质的六项限值及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督;——限值的测量方法;-一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内冷却水系统的水冲洗和化学清洗。
本标准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1999]40号文)中第23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监督导则》下达了编制任务。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世平、阮羚、喻亚非、刘忠秀、许维宗、阮仕荣。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引言发电机内冷却水系统及水质的完好情况,是直接影响大型水内冷发电机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迄今尚无独立的发电机内冷却水的专用监督标准或规程,长期以来只有GB 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气动力设备水气质量》和DL 56l《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中仅有pH值、电导率和硬度三项限值的一个相同的表格作监督依据,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大型发电机组关于保证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纳人了六项水质监督标准,限值的取值更接近大型发电机的运行实际,规范、统一了测量方法;标准明确了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及其运行,对监督超标发现的问题提供了处理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大型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水平。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水内冷绕组汽轮发电机的内冷却水水质标准及系统的清洗处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水内冷绕组的汽轮发电机。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ICS 27.100 DL F23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801—2010代替DL/T 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Requirements for internal cooling water quality andIt’s system in large generators2010年12月30日发布 2011年05月0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 ..................................................................... ............ 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内冷却水 ..................................................................... ...... 1 4 内冷却水系统 ..................................................................... .. 2 5 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督 ............................................................. 3 6 化学测量方法 ..................................................................... .. 4 7 化学清洗 .....................................................................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与铜腐蚀有关的曲线 (5)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的安排,对DL/T 801—2002进行修订。
2024年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2024年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对于大型发电机内的冷却水质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H值:冷却水的pH值应保持在特定的范围内,以确保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或沉淀。
2. 水质硬度:水质硬度指水中钙和镁的含量。
对于大型发电机的内冷却水,通常要求较低的水质硬度,以防止水垢的形成。
3. 导电性:冷却水的电导率应适中,过高的电导率可能会对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4. 温度控制:冷却系统应能够精确控制冷却水的温度,以确保设备不会过热。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系统的技术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传热:冷却系统应具备高效的传热性能,以确保将大量的热量从发电机中有效地排除。
2. 循环水净化:冷却系统应具备循环水净化功能,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防止对发电机产生腐蚀或堵塞。
3. 稳定控制:冷却系统应具备稳定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能力,以确保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4. 安全保护:冷却系统应配备安全保护装置,如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报警系统等,以及备用的冷却系统,以防止发电机过热和故障。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的信息,具体的技术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发电机型号、应用场景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如需了解更详
细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文献,或者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供应商。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是保证发电机运行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冷却水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度,防止设备过热,提高效率,延长设备寿命。
而不合格的冷却水则容易导致冷却系统故障和设备损坏,影响发电机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的质量要求以及相应的系统技术要求。
一、冷却水质量要求1.化学成分:冷却水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能影响发电机内部的金属材料和涂层。
水中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a.氯离子(Cl-)含量应低于100ppm,以防止金层腐蚀。
b.硫酸根离子(SO42-)含量应低于100ppm,以防止发生硫酸盐腐蚀。
c.硝酸根离子(NO3-)含量应低于100ppm,以防止发生硝酸盐腐蚀。
d.铜离子(Cu2+)和铁离子(Fe2+、Fe3+)含量应低于1ppm,以防止发生金属腐蚀。
e.碱金属离子(如钠、钾)含量应低于10ppm,以防止电解质沉积。
2.硬度:冷却水的硬度应控制在100-300ppm之间,以防止发生水垢的沉积。
硬度过高会导致水垢在发电机内部堆积,增加传热阻力,降低冷却效果。
3.细菌和微生物:冷却水中应无细菌和微生物的污染。
细菌和微生物会附着在冷却水管道内壁并繁殖,形成生物膜和水垢。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冷却系统堵塞、腐蚀和气味,并且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
4.溶解氧: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控制在0.2mg/L以下。
过高的溶解氧含量会导致氧化腐蚀,损坏发电机内部的金属材料。
5.颗粒物:冷却水中的颗粒物含量应控制在100ppm以下。
颗粒物会导致管道堵塞、磨损设备以及降低传热效率。
二、冷却水系统技术要求1.水处理设备:冷却水系统应配备适当的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软化器、消毒设备等。
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冷却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软化器可以降低冷却水中的硬度;消毒设备可以杀灭冷却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2.冷却塔设计:冷却塔是冷却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足够的冷却能力:冷却塔应具备足够的冷却能力,以保证冷却水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电机的温度。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范文(二篇)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范文1.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对于大型发电机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大型发电机的使用日益普及,因此保证其内冷却水的质量和系统的技术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2.对内冷却水质的要求2.1 温度控制大型发电机的内冷却水温度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控制在35-40℃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内部部件的热量累积过多,从而影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控制内冷却水的温度是确保发电机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
2.2 清洁度要求大型发电机的内冷却水应保持一定的清洁度,以免杂质堆积影响其流动性和冷却效果。
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沉积物、微生物等,其应被及时清理。
一般而言,内冷却水中不能有明显的杂质,水质特别纯净。
2.3 含气量要求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中的含气量不应过高,以免气泡的存在影响其冷却效果。
气泡容易聚集在发电机内部,降低冷却效果,同时还会增加内冷却水的波动性,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控制内冷却水中的气泡含量非常重要。
2.4 pH值和溶解氧要求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的pH值和溶解氧数量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金属部件造成腐蚀,加速其老化速度;溶解氧过多则容易引起金属部件的氧化,造成发电机的故障。
因此,要控制内冷却水中pH值和溶解氧的含量。
3.内冷却水系统技术要求3.1 循环水系统设计要求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的循环水系统设计应合理,确保水流畅通,能够迅速将产生的热量带走,并保证内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在设计循环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内冷却水的流速、管道的直径和布局等因素,确保内部能够进行高效的冷却。
3.2 冷却剂选择及循环方式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的冷却剂选择应根据其运行环境和要求进行选择,一般可选择水、乙二醇等具有良好冷却性能的物质作为冷却剂。
同时,循环方式也需要合理选择,一般可采用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方式,以保证内冷却水的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256-65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
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前言
DL/T 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由四部分组成。
—水质的六项限值及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督,
—限值的测量方法,
—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
—内冷却水系统的水冲洗和化学清洗。
本标准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1999]40号文中第23项 "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监督导则"下达了编制任务。
引言
发电机内冷却水系统及水质的完好情况,是直接影响大型水内冷发电机安全运行和经济
运行的重要环节,迄今尚无独立的发电机内冷却水的专用监督标准或规程,长期以来只有
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燕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和DL561《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中仅有pH值、电导率和硬度三项限值的一个相同的表格作监督依据,显然无法满足
当前大型发电机组关于保证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纳入了六项水质监督标准,限值的取值更接近大型发电机的运行实际,规范、统
一了测量方法,标准明确了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及其运行监督要求,对监督超标发现的问题提供了处理措施。
目的在于促进大型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水平。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1-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
上水内冷绕组汽轮发电机的内冷却水水质标准及系统的清洗处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水内冷绕组的汽轮发电机。
其他水内冷电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904.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pH的测定用于纯水的玻璃电极法GB/T6909.2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低硬度
GB/T7064-1996透平型
同步电机技术要求
GB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燕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T1214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氨的测定苯酚法
GB/T1214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纯水电导率的测定
GB/T1215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溶解氧的测定内电解法
GB/T1441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铜的测定
DL/T561-19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3内冷却水质及内冷却水系统运行监督
3.1水质要求
发电机内冷却水应采用除盐水或凝结水。
当发现汽轮机凝汽器有循环水漏人时,内冷却
水的补充水必须用除盐水。
水质要求见表1。
表1 水质要求
3.2缓蚀剂应用
非密闭式的内冷却水系统,若为控制水质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添加缓蚀剂时,应密切监视添加后的运行情况。
设置有旁路混合阴阳离子交换器的内冷却水系统,不应添加缓蚀剂。
3.3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督。
3.3.1新投运的机组,应测取运行工况下内冷却水进出口的水压、流量、温度、压差、温差等各项基础数据,录人发电机技术档案,已投运的机组,应在内冷却水系统大修清理后补测录人。
3.3.2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应在线连续测量内冷却水的电导率和pH值,定期测量含铜量及当时内冷却水的流量、含氨量、硬度。
对添加了缓蚀剂的还应测其在水中的浓度。
3.3.3运行中的监测数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作相应处理,必要时应进行反冲洗处理并观测其效果
a)相同流量下,定子进出水压力差的变化比原始数据大10%时,应作相应检查、综合分析,并作相应处理,
b)定子线棒出水温度高于80℃时,应进行检查、综合分析。
达85℃时,应立即停机处理,c)定子线棒出水水接头间温差达SK时,应及时进行检查,达到12K时,应立即停机
处理,[GB/T70645.7.2]d)定子槽部的中段,线棒层间各检温计测量值间的温差达8K时,应作综合分析,并作相应处理。
4测量方法
表1六项监测项目的取样和测量,制造厂有规定的按制造厂的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统
一按下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4.1pH测量执行GB/T6904.3。
4.2电导率测量执行GB/T12147。
4. 3硬度测量执行GB/T6909.2。
4. 4含铜量测量执行GB/T14418。
4. 5含氨量测量执行GB/T12146。
4. 6溶解氧测量执行GB/T12157
5内冷却水系统配置
新投运的机组,应采用下列配置,已投运的机组宜在大修和技改中逐步实施、完善。
5.1水箱采用全密闭充气式系统。
5.2每路进水端设置有5μm-10μm滤网,必要时应加装磁性过滤器。
5. 3内冷却水系统应设置旁路混合阴阳离子交换器。
5. 4定、转子的内冷却水安装进出水压力、流量、温度测量装置,定子还应有直接测量进、出水压
差的测量装置。
5. 5内冷却水系统安装电导率、pH值的在线测量装置。
5. 6内冷却水系统的管道法兰和所有接合面的防渗漏垫片,不得使用橡胶、石棉纸板等可
能造成堵塞和提高水质硬度的材料。
5. 7配置成套反冲洗装置。
6内冷却水系统的水冲洗和化学清洗
6.1水冲洗
6.1.1开机前水冲洗
开机运行前应使用除盐水进行运行流向的水冲洗,直至排水清澈,电导率指标达到表1要求。
6.1.2运行期间的冲洗
发电机正常运行的反冲洗及其周期,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执行,或者在累计运行时间
达两个月遇有停机或解列机会时,对定、转子内冷却水系统进行反冲洗。
6.1.3停机后的水冲洗
非连续运行累计停机时间达1个月及以上时,应进行反冲洗。
冲洗的流量、流速应大于
正常运行下的流量、流速,直到排水清澈、无可见杂质,进、排水的pH值、电导率基本一致。
6.2化学清洗
发电机在运行中出现3.3.3条所列情况之一,或内冷却水箱的内壁及监视窗上有明显可见的黑褐色粉末附着物,经综合分析确认是因内冷却水系统结垢所致,并经过反冲洗等一般处理措施后无明显效果时,应对内冷却水系统进行化学清洗。
6.2.1清洗前冲洗
清洗前应使用除盐水动态循环清洗,再开放式冲洗排放。
6.2.2清洗流程及工艺
水冲洗 ̄清洗介质清洗 ̄中和钝化、水冲洗。
清洗的方法及药品,应经模拟试验确定。
整个清洗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清洗工艺规程的要求,严密监测铜的腐蚀速率和腐蚀量。
操作规范样本|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6.2.3清洗质量要求
内冷却水系统清洗后,铜的腐蚀量应符合清洗工艺规程的要求,水箱内表面清洁无点蚀、基本无残留附着物,水冲洗后的水质达到表1的指标,内冷却水的流速、流量试验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运行数据达到3.3.1的记录值。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