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削减质量成本》有感

合集下载

读《削减质量成本》有感

读《削减质量成本》有感

我读《削减质量成本》《削减质量成本》这本书,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

此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企业管理者们,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控制以及相关成本的削减都是可行的。

既然是可行的,那如何实现削减质量成本呢?书中所说的质量成本就是返工、报废、保证费用、额外服务、检验、测试和质量控制等的花费累积成的成本。

我们现在都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但是如果企业的生命是依靠着大量的返工、报废、保证费用、额外服务、检验、测试和质量控制等的花费换来的,那么这个企业生命也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做无用功一样。

毕竟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

质量,我想中烟摩迪是可以达到的,但我们公司去年是亏钱的。

所以我们公司现在就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来削减这些质量成本。

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质量就是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这意味着不用返工、没有报废、不用保证费用、没有额外服务、不用反复检验测试等等都免了。

有可能做的到吗?《削减质量成本》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有可能做到。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对于我们生产部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产品的好坏一开始就是从生产部出来的,所以这个“第一次”也可以说的是我们生产部。

假想一下,如果一开始生产部就生产出很好很好的纸,那么就没有损纸回用了,也没有报废了,质检部门也不用加班去检测了,当然也没有客户的投诉了。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公司的目标。

《削减质量成本》这本书让我最深刻的是第2章:缺陷预防的态度。

都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一直都同意这种说法。

第2章里作者用自己的私事和公事做比较,个人的私事有些人做的比较好,但公事做的就没那么好。

原因是个人的私事标准要高于公司的标准。

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如果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做情况一定会好很多,这就是主人翁精神。

所以要想把事情一开始做好,一定要把事情当作家里的事一样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们员工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好我们才能好,这简单因果关系我想大家都明白,中烟摩的的将来就是我们的将来。

读《砍掉成本》有感

读《砍掉成本》有感

砍掉那些不合理的成本很有必要——读《砍掉成本》有感通过阅读《砍掉成本》一书,学习了李践老师关于削减成本的十二式刀法,本人觉得它是一本很实在,很实用,很值得我们企业和企业员工去学习成本控制的工具书。

但是否一定要使出书上所述的刀法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本人现结合工作情况和个人理解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人——企业绝对不能“养闲人”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如何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通过不断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目前,人工成本在港口企业总成本中占比例相当大,人工成本的合理控制可以说对一个企业经营效果影响是非常大的。

然而一直以来,国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制历史和现实种种原因(人员包袱、员工素质、社会责任、管理不到位等),使到大部分职工始终存在国有企业等同于“铁饭碗”的观念,部分员工工作没有压力,工作自由散漫;企业则是只要员工没有出大差错,企业经营未到困难重重时,也少有大幅裁员、砍人手的做法,所以就常常出现一种国有企业独有的“养闲人”现象。

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公司近几年通过机构改革调整,理顺现场生产操作及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部门间的扯皮、内耗现象大为减少,对提高公司整体效率及部门积极性的效果非常明显。

但在人力资源的考量上,各部门“本位”思想还是比较突出,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各岗位的独立性的原因较多,要求增加人员的要求多,主动提出减少人手的情况少。

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部门个别岗位存在三个人干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工作的现象,由于工作量不饱和,工作过于清闲,“早茶会”、“午茶会”、“读报会”,迟到、早退、串岗、脱岗等现象就大行其道、屡禁不止。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部门领导不信任下级的能力(或下级人员素质本来就不能胜任),当下级说不会、不懂的时候就一味迁就,不给员工布置“能所能及或略有挑战性的任务”,反而直接代替其工作,又或将工作任务布置给部门其他能力强的员工去完成,这样就使得部分员工工作量满负荷,个别“闲人”却有的是上网、聊天、读报的空闲,这样的工作方式既让“闲人”得逞,又让辛勤工作,“想干事、会干事”的员工感到“很受伤”。

削减质量成本

削减质量成本

削减质量成本克劳士比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点唐吉珂德式的狂想,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无法实现的追求。

…缺陷的预防‟很可能就是我无法达到的目标。

”然而,他们周围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必犯错的机会。

有可能制定好工作计划之后,在错误还没有造成损害时就找出来,从而避免巨额浪费。

于是他为经理们写了一本后来非常受欢迎的书———《削减质量成本》。

此书的目的是要告诉企业经理们,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控制以及相关成本的削减都是可行的。

质量是个名词,而不是形容词。

当我们用它的时候,它就意味着“符合要求”(MeetingtheRequirements)。

质量只是一种手段,衡量他们是否按他们所设想的方式行事、并做到了他们所计划要做的那些事情。

我们从克劳士比的经历中可以触摸到“零缺陷”思想形成的脉络。

克劳士比从1952年到1965年曾学习过质量管理,在他求学的那些年中,他更多地是在学习如何做可以确定质量以及如何做不能确定它。

同时,他认识到,他在那12年间总结出的规律是普遍适用而且稳定的。

后来他进入本迪克斯导弹公司工作。

他在可靠性部门中担任实验技师,他们为海军生产TALOS导弹。

他被指派到制造组装线,检查和测试后发现的缺陷由他来分类。

这一工作要求严谨、负责,并需要找出问题的原因。

分类工作之后,他负责对困扰设计、制造或问题背后的任何原因进行纠正的工作。

当时,人们刚刚开始关注可靠性,他参加了几个讨论会,但在那儿他彻底地迷惑了。

因为他发现当时的可靠性严重依赖于统计,其目的似乎是设法掩盖所有的疑点,以证明事情不可能第一次就做对。

于是,他开始怀疑这一传统的智慧,因为他们有一些供应商和个体经销商几乎从来不犯错。

而质量控制部门的人们,总把精力放在写弃权声明书上,并且相信那样做是不可避免的。

他认为要求才是关键,质量就是符合这些要求,而可靠性就是尽快地符合要求。

但当他公开这些想法时,得到的只是人们的冷眼。

1959年他成为PERSGING导弹系统的质量经理。

克劳斯比质量管理思想

克劳斯比质量管理思想

克劳斯比质量管理思想克劳士比先生至今在全球已出版 15本畅销书著作,《质量免费》(Quality is Free)由于引发一场美国以及欧洲的质量革命而备受称赞,该书的销量已超过250万册,被译成16种文字。

质量 - 思想领袖的抉择我们如何对付质量问题?质量人人都想要。

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可它似乎不会从天而降。

每个人似乎都有打算把质量装入其组织内的计划,而且世界受到那些设置唯一可行方法思潮的冲击。

政府乃至我们的客户都要求我们符合一套能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信心的规格。

然而,几乎没有客观证据表明这种努力的结果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

许多人认为一旦雇员意识到高级管理人员不那么高明时他们就没什么劲头了,因为他们相信哄小孩的故事。

难题就出在这儿。

但是思想领袖有一个选择机会。

欲知机会如何,考虑如下情况: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质量本身,即质量到底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谁负责把质量引入组织 ?第三个问题,是一旦我们回答了前两个问题之后做些什么呢 ?现有有关质量资料都有一个缺乏明确定义的特点。

质量是人人皆知的东西之一,就像“幸运”、“命运”或“阶级”一样。

当我们听到人们说“天啊”(表示惊讶的叹语)或“ 取悦顾客”的片语时每个人都明白其确切含义。

然而他们却不明白到底要做些什么。

没有共识可言。

在质量管理的现实世界中最好视质量为诚信,即:说到做到、符合要求。

产品或服务质量取决于对它的要求。

质量(诚信)就是严格按要求去做。

高级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让每个人都知道其组织的政策从而达到按要求去做的目的。

其他人不能这么做。

它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行动。

靠颁发一套程序来实现质量的做法就像是把一本圣经放在旅馆房间一样。

这种做法对那些出门在外忘带圣经的人们来说是某种祝福,但却未必能使入住该房间的人们产生良好的行为。

因此,质量即符合要求,而管理者的任务是带来符合要求的质量。

任何组织一旦形成说到做到的习惯之后,所有事情都会变好,会议按时开始和结束、雇员按时上班、回函按要求发送,所有人都变得更加可靠。

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doc

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doc

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9月27日,我非常有幸地和大家一起参加了集团供应链管理学院,在桂林立白组织的两场培训课程,第一场是由集团质量总监周小龙先生为我们分享的《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培训,第二场是由桂林立白总经理周嫒娜女士为我们分享的《生产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经验分享》,感谢公司领导的付出,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良多,让我更加明白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成本以及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等相关知识。

在此就周小龙总监对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将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首先周总从浅到深关于什么是质量,质量的意义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质量成本这一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原来大家固有的思想只是对显性质量的成本进行了简单的核算,认为返工只是浪费一点时间和物品包材,根本没有从质量的隐性成本进行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它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我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保证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话,生产厂内平时一起认为很小不起眼的异常返工,其实就隐藏着将近10倍的质量成本在里面。

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

回想今年的全国质量月9月,是我们桂林立白近几年来质量最差的一个月,因新产品的试产不严谨,导致产生了大批量的不合格接粉,合液洗包装车间班长员工的大意导致内袋压码错误造成批量返工,液洗厂包装单瓶克重偏轻,造成到市场上去追回产品,再进行补货返工等,我想这些都无不是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质量成本的浪费,心得体会《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所以质量成本有效的控制还需实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根据我们公司车间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抓起:一、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

目前,产品竞争异常激励,作为我们的洗衣粉厂和液洗厂,大多产品客户考虑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砍掉成本读后感

砍掉成本读后感

砍掉成本读后感引言概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降低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一。

《砍掉成本》这本书通过深入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企业提供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总结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一、精简组织结构1.1 削减多余岗位书中提到,精简组织结构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削减多余岗位,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组织运转效率。

1.2 优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书中的案例表明,通过精简流程,企业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降低运营成本。

1.3 强化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书中的案例显示,绩效考核与成本控制密切相关。

二、优化供应链管理2.1 寻求合作火伴书中强调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火伴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2.2 采用先进技术借助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可以优化物流流程,降低库存成本。

书中的案例展示了采用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益。

2.3 控制库存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和过剩。

书中提到,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生产效率3.1 采用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书中的案例表明,采用精益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2 自动化生产引入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书中的案例展示了自动化生产带来的效益。

3.3 培训员工员工是生产的关键,通过培训员工提高技能和工作效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书中提到,员工培训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精简营销策略4.1 精准定位书中强调了精准定位的重要性。

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4.2 创新营销方式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可以创新营销方式,降低营销成本,提高品牌暴光度。

彻底削减成本读后感

彻底削减成本读后感

彻底削减成本读后感一、初印象:震撼与警醒。

刚翻开书的时候,我就被那种强调“彻底”削减成本的态度给震到了。

以前我觉得成本嘛,能省一点是一点,但是这本书就像是拿着个大喇叭在我耳边喊:“你以为的省一点点根本就不够,得大刀阔斧地干!”这就好比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在给一艘船补补小漏洞,防止漏水,结果书里告诉我,咱得直接把船重新打造得更轻便、更高效,从根本上杜绝那些会增加成本的因素。

这让我一下子意识到,在很多企业或者生活场景中,我们对成本的控制其实还处于一种很“温柔”的状态,根本没有触及到真正的核心问题。

二、成本削减的深度挖掘:从每一个角落出发。

书里详细地讲述了要从各个方面去削减成本,这就像给成本这个大怪兽来了个全方位的扫描。

比如说,从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开始,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找到价格还过得去的供应商,而是要深入挖掘市场,找到那些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把价格压到最低的宝藏供应商。

这就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不能只在经常去的那几个摊位挑挑拣拣,得把整个菜市场逛个遍,说不定哪个角落里就藏着又新鲜又便宜的好菜呢。

在生产环节也是,不能光想着提高产量就好,还得关注那些浪费的地方。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书里提到的关于生产线上的一些小动作,可能每个小步骤里有一点点材料或者时间的浪费,单独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积少成多就像小蚂蚁也能搬走大象一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成本负担。

这就像是我在家里做手工,每次剪布料的时候觉得多剪那么一小点没什么关系,但是最后发现做了几个东西之后,浪费的布料都能再做一个小物件了。

所以,要像拿着放大镜一样去审视生产的每个流程,把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浪费都揪出来。

三、创新与成本削减的巧妙结合:脑洞大开的省钱之道。

这本书最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是,它不仅仅强调传统的节省方法,还特别提到了创新在成本削减中的作用。

这就像是在告诉我们,省钱也可以很有创意,不是只能抠抠搜搜地过日子。

比如说,通过技术创新改变生产工艺,可能就会一下子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彻底削减成本读后感

彻底削减成本读后感

Reflections on "Radical Cost Cutting"Reading "Radical Cost Cutting" was an eye-opening experience that left me with profound insights into the importance of managing costs effectively. The book/article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cost reduction, offering practical strategies and insights that can help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alike.One of the key takeaways for me was the understanding that cost cutting is not just about slashing expenses randomly. It requires a strategic approach, careful analysis, and a focus on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need to identify non-essential expenses, reevaluate processes, and eliminate waste to achieve true cost efficiency.I also found the section on lean management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The concept of eliminating waste and maximizing value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sonated strongly with me. It reminded me of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indful of our resources and constantly seeking way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Moreover, the book/article provided practical tips and tools for implementing cost-cutting measures. From negotiating better deals with suppliers to optimizing operations and leveraging technology, there were plenty of actionable insights that I could apply in my own life and work.In conclusion, "Radical Cost Cutting" is a must-read for anyone looking to improve their financial management skills or run a more efficient business. It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practical strategies, and a mindset shift that can help us achieve our financial goals more effectively.《彻底削减成本》读后感阅读《彻底削减成本》是一次令人大开眼界的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有效管理成本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削减质量成本》
《削减质量成本》这本书,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

此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企业管理者们,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控制以及相关成本的削减都是可行的。

既然是可行的,那如何实现削减质量成本呢?
书中所说的质量成本就是返工、报废、保证费用、额外服务、检验、测试和质量控制等的花费累积成的成本。

我们现在都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但是如果企业的生命是依靠着大量的返工、报废、保证费用、额外服务、检验、测试和质量控制等的花费换来的,那么这个企业生命也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做无用功一样。

毕竟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

质量,我想中烟摩迪是可以达到的,但我们公司去年是亏钱的。

所以我们公司现在就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来削减这些质量成本。

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质量就是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这意味着不用返工、没有报废、不用保证费用、没有额外服务、不用反复检验测试等等都免了。

有可能做的到吗?《削减质量成本》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有可能做到。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对于我们生产部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产品的好坏一开始就是从生产部出来的,所以这个“第一次”也可以说的是我们生产部。

假想一下,如果一开始生产部就生产出很好很好的纸,那么就没有损纸回用了,也没有报废了,
质检部门也不用加班去检测了,当然也没有客户的投诉了。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公司的目标。

《削减质量成本》这本书让我最深刻的是第2章:缺陷预防的态度。

都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一直都同意这种说法。

第2章里作者用自己的私事和公事做比较,个人的私事有些人做的比较好,但公事做的就没那么好。

原因是个人的私事标准要高于公司的标准。

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如果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做情况一定会好很多,这就是主人翁精神。

所以要想把事情一开始做好,一定要把事情当作家里的事一样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们员工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好我们才能好,这简单因果关系我想大家都明白,中烟摩的的将来就是我们的将来。

如何削减质量成本,书中还说了很多细节。

但总是围绕一个主题:做到产品零缺陷。

这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也应该有这个信心做好。

还是那句话:相信中烟摩迪天下无敌。

生产部:周国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