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平衡的调节

合集下载

血糖的调节高三高中生物教学课件课件.ppt

血糖的调节高三高中生物教学课件课件.ppt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 低血糖晚期症状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 mg/dL时: 高血糖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 糖尿病
血糖高 不一定是 高血糖 不一定是 糖尿 也不一定是 糖尿病
〔四〕糖尿病及其防治
1、诊断:
验血
高血糖
验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糖尿
糖尿病
2、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
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
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
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
变化曲线。
100
2
0
1
2
3
摄取葡萄糖溶液
血糖降低
+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
1、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部分分泌的一种激 素,它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 糖含量升高;
2、生长抑素:由胰岛D细胞分泌的,可抑制胰 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
3、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作用 是调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并促使蛋 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为糖元和葡萄糖。
血糖升高
下丘脑
胰岛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另一区域
B细胞
分泌增多
〔-〕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
〔+〕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胰岛
分泌增多 肾上腺
分泌增加 A细胞
髓质
下丘脑 某一区域
血糖降低
〔三〕血糖平衡的意义: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二 血糖的调节

调节血糖的10种方法

调节血糖的10种方法

调节血糖的10种方法调节血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人体中的血糖来源于食物,而血糖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血糖过高会导致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而血糖过低则会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因此,掌握一些调节血糖的方法,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10种调节血糖的方法。

1. 控制饮食饮食控制是调节血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合理的饮食可以使血糖保持稳定,避免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

饮食控制的原则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空腹进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2.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水平。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利于血糖的调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反过来导致血糖过低。

3.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锻炼和饮食控制,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建议每周一次体重称量,观察自己的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锻炼计划。

4. 合理饮水合理的饮水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糖的积累。

建议每天喝8-10杯水,避免饮用甜味饮料和咖啡因饮料,以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波动。

5. 合理选择食品合理选择食品可以有效地避免血糖波动。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食品,少食用高糖和高脂肪的食品,例如巧克力、蛋糕和炸鸡等。

6. 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维持自身的代谢平衡,避免血糖波动。

建议每日按时起床、就寝,避免超时工作和熬夜等不规律的作息方式。

7. 控制压力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增多,这些激素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波动。

建议通过休闲、运动、娱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频繁的情绪波动。

8. 节制酒精酒精的分解过程会导致血糖的升高和下降,建议适量饮酒,不要过量饮酒。

9. 合理用药对于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

过度使用药物可能导致血糖的异常波动,进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10. 检查血糖定期检查血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节。

糖类代谢—血糖及血糖浓度调节(生物化学课件)

糖类代谢—血糖及血糖浓度调节(生物化学课件)
失。 2.症状性低血糖: 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 3.无症状性低血糖:
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此外,部分患者出现低 血糖症状,但诊断为可疑症状性低血糖。
(二)产生低血糖的原因
胰岛素过量 反应性低血糖: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餐 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大多在餐后 2~4h,尤其以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的时候比较明显。 摄入不足:饥饿、重度营养不良 消耗过多:剧烈运动、发热、腹泻 肝病变:严重的肝病/肝糖储存不足及肝糖异生的酶系异 常等,导致糖代谢障碍。
当人体处于较长时间饥饿、或强体力劳动时,肝糖原在12 小时内已耗尽,此后就要动用糖异生作用了,可维持血糖浓 度恒定24-——48——72小时。
三、血糖的去路
有氧氧化:是血糖的主要代谢去路。 合成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 转换成非糖物质或其他糖类衍生物如:PRO、TRIG、AA 磷酸戊糖旁路,生成NADPH。 尿排出:
3.血糖的分类
空腹血糖: 进食后8—10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一 般是指早晨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
餐后血糖: 是指进餐2小时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是反应胰岛B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能较好的反映进 食与降糖药的使用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 的。睡前血糖: 晚餐后21:30时血液中的糖浓度,是指导 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2.低血糖异常判断标准
(1)正常人空腹血糖: <2.8 mmol/L, 低血糖(异常) (2)糖尿病人空腹血糖: <3.9mmol/L, 低血糖(异常)
高血糖症导致的慢性并发症有时间累积的过程,往往在10年、15年或 者20年以后才逐渐出现。
低血糖的危害以分钟、秒钟计算。低血糖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和导致 心律失常,包括昏迷、死亡,所以低血糖症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症带 来的危害,对低血糖要给予更加重视。

血糖平衡的调节.ppt.ppt

血糖平衡的调节.ppt.ppt

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
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全身的
血量大约为5L。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
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
为血糖的浓度会大幅下降吗?
4
问题探讨2: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
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
(2)你能试着解释该小鼠在两小时后血糖恢 复正常的原因吗?
2
血糖的去向(正常情况下)
血糖 0.8~1. 2
g/L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3
问题探讨2: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
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
耗300g糖类。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血糖降低
11
+
血糖升高
下丘脑一
血 区域
糖+ 平
胰岛B 细胞

+

胰岛素分泌


+

组织加速利用 和储存葡萄糖

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胰高血糖素分泌
+
胰岛A
细胞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血糖降低
+
12
反馈调节
• 概念: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元分解,并促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 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第4节-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PPT课件

第4节-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PPT课件


发生的,但升血糖,在于用血糖

。而血糖的利用必须进入细胞内

。血糖能否进入细胞内,就取决

于胰岛素了。胰岛素之所以起降
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是因为其能
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中,进一
步实现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或合成
糖元或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
因此,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势必会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18
原因在于我们一日三餐是定时吃饭,而机体时时刻刻需要能量。饭后消化吸收大量葡萄糖进入血 液,导致血糖浓度迅速升至过高,这是内环境稳态所不允许的。必须及时将大量葡萄糖迅速转化 储存,之后当血糖降低时再由肝脏缓慢分解释放补充到血液循环中,从而保证血糖水平的稳定, 这一任务主要由肝脏完成。
2、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由 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类、蛋白 质和脂肪的代谢,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 内转变为糖。(下丘脑—垂体—腺体)
.
17
(1)“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会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是
在血糖浓度本身就高的情况下发

生的,此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
岛 素 和 胰
到抑制。 (2)“胰高血糖素的 分泌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 是在血糖浓度本身就低的情况下
当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升高血糖浓度直接引起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引 起下丘脑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间接使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一方面促进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和转化成非糖物质,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 化成糖,这是我们熟知的。但是,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仅有上述调节作用不足以及时 迅速将血糖降低至正常浓度。事实上机体还有一个调节机制,即胰岛素分泌增加还会抑制胰高血 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减少导致肝糖元的分解减少,缓解降血糖的压力。这样,胰岛 素分泌一方面直接降低血糖.一方面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间接降低血糖,双管齐下从达到 迅速降血糖的效果。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2.血糖平衡的调节(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调节中枢:下丘脑的相关区域。

(3)主要激素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①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②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4)调节途径(5)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3.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6)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1)血糖平衡的调节也就是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2)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则会引起糖尿病。

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口服胰岛素制剂的方式治疗,因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成氨基酸。

1.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2.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式图(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胰岛素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来判断,波动范围在3.9~6.1 mmol/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b 曲线表示正常人,a曲线表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曲线表示低血糖患者。

(3)图3表示进食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变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2.2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7张PPT)——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2.2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7张PPT)——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一、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原
脂肪酸等非糖 物质
消化、吸收
分解 转化
血糖
摄取
(3.9~6.1 mmol/L)
氧化分解
CO2+ H2O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转化
非糖物质
血糖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能源,尤其是脑和红细胞必须 随时由血液供给葡萄糖以保障细胞代谢对能量的需要。血糖的来源与去 向保持动态平衡,人体血糖的浓度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机体 的稳定。
苏 教 版 ( 2019 ) 选 择 性 必 修 一
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学习目标
0 能用“稳态与平衡”的观点,归纳血糖调节的过程,培养
1
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体会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式
0 通过对糖尿病病因的分析及常见症状的了解,关注身体健 2 康,提高社会责任感
新课导入
我国传统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辩证冰 鉴》中对糖尿病均有记载,其症状之一就是尿糖。所以,有人看到尿常 规检查的尿糖一项出现阳性时,就会担心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那么,当 人体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是否就能断定此人患上了糖尿病呢?如何确 定一个人患上了糖尿病呢?
事实2 为便捷测量人体血液中葡萄糖 的物质的量浓度,人们发明了家用血 糖仪,它可以随时监测人体血液中的 葡萄糖浓度变化。图2-1-1为某人空 腹时利用家用血糖仪测量血液中葡萄 糖的物质的量浓度示意图。
积极思维
如何确定一个人患了糖尿病?
1.判断根据上图中血糖仪所显示的数据,判断该被测量者空腹状态下的 血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正常?
以上资料能说明什么问题?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血糖平衡的调节 课后作业

血糖平衡的调节 课后作业

血糖平衡的调节课后作业1.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①②表示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分别是肝脏、胰岛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激素a能够降血糖,激素b能够升血糖,二者均由甲分泌,则激素a为胰岛素,激素b为胰高血糖素,甲为胰腺;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则乙为肝脏,A错误;激素a(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即能够促进过程①和过程②,B错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均能够升高血糖,因此激素b(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C错误;血糖平衡调节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完成的,激素b(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当血糖升高到一定范围时,反过来会抑制激素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

2.人体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可以催化血糖转化为糖原,使血糖水平降低B.血糖水平降低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C.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血糖水平往往比正常状态要高答案A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素不具有催化作用,只起到调节作用,A错误。

3.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B.血糖浓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相应激素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D.图中a与c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表现为抗衡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a表示胰高血糖素、b表示胰岛素、c表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D错误;血糖浓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通过胞吐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结构①是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正确4.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 μu/mL,人体内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 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2型糖尿病肥胖者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下列是血糖代谢图解,指出哪项是不正确的 】下列是血糖代谢图解,
(
)
葡萄糖吸收入血肝脏葡萄糖合成→肝糖元①转变→脂肪氧化 →CO2+H2O+能量② 血液葡萄糖 供全身各组织 合成肌糖元 ③ 转变 能量② 供全身各组织)合成肌糖元 能量 血液葡萄糖(供全身各组织 合成肌糖元③ 乳酸④氧化CO2+H2O+能量 乳酸④氧化 能量 A② B① C③ D④ 答案】 【答案】D
糖尿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医生,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 诊断糖尿病? 诊断糖尿病?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dL) ) 才可能出现糖尿。所以诊断糖尿病时, 使,才可能出现糖尿。所以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 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 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 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 才患糖尿病。 才患糖尿病。
如何理解糖尿病人“三多一少” 如何理解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现象
------多食、多饮、多尿、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多食 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 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细胞受损, 因为胰岛 细胞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使得葡萄 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 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 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 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 高血糖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细胞内 能量供应不足,使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多食; 能量供应不足,使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当血糖含量超过160-180mg/dL(肾糖阈)时,就出现糖 - 当血糖含量超过 (肾糖阈) 在大量排糖过程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 尿。在大量排糖过程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于是会 多尿现象; 出现多尿现象 出现多尿现象; 同时由于水分的大量排出,使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升高, 同时由于水分的大量排出,使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升高,在 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多饮现象 多饮现象。 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多饮现象。 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 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 导致机体逐渐消瘦,出现体重减轻现象 体重减轻现象。 导致机体逐渐消瘦,出现体重减轻现象。
糖类代谢
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类 肝糖元 非糖物质 分解 转化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能量 肝糖元 肌糖元 脂肪,非必需氨基 脂肪 非必需氨基 酸等(肝脏 肝脏) 酸等 肝脏
血糖 80-120 mg/dL
合成 合成 转变
高于肾糖阈
(160-180mg/dL)
血糖含量升高
尿糖
血糖含量降低
主要来源: 主要来源:食物中的糖类 主要去路: 主要去路:氧化分解
提问: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糖? 提问: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糖?
利用班氏试剂,加热呈砖红色 利用班氏试剂,加热呈砖红色 班氏试剂
说明: 说明 正常人一次性口服大量的糖(相当于200g以上的 正常人一次性口服大量的糖(相当于 以上的 葡萄糖) 偶尔也会出现糖尿, 葡萄糖)时。偶尔也会出现糖尿,但都是暂时 持续性的高血糖和糖尿, 的。持续性的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患 者。
【解析】本题考查肝脏的功能。血液中的葡萄糖叫血糖,饭后由于 解析】本题考查肝脏的功能。血液中的葡萄糖叫血糖, 消化和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这时在胰岛素的调节下, 消化和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这时在胰岛素的调节下,一部分血糖 流经肝脏和肌肉时分别形成肝糖元和肌糖元; 流经肝脏和肌肉时分别形成肝糖元和肌糖元;一部分血糖进入组织 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若还有多余, 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若还有多余,则一部分血糖在细胞内 转变成脂肪。肝糖元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转变成脂肪。肝糖元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即当血糖 浓度高时,形成肝糖元,当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元又分解成葡萄糖, 浓度高时,形成肝糖元,当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元又分解成葡萄糖, 进入血液再变为血糖。一般认为,体内贮存的肝糖元不多, 进入血液再变为血糖。一般认为,体内贮存的肝糖元不多,仅够人 禁食24小时之用 小时之用。 禁食 小时之用。
3、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 意义: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 意义: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
动态平衡
血糖的去路
血糖的来路
2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升高 胰岛B细胞 胰岛 细胞 下丘脑 肝细胞 肌肉细胞 促进血糖 胰岛素 脂肪细胞 (1)合成糖元 ) 进入细胞 (2)转变为脂肪, )转变为脂肪, 某些非必须氨基酸 (3)氧化分解 ) 肝细胞 (1)肝糖元分解 ) (2)非糖物质转 ) 为糖
【例2】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多 】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 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请分析原因。 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请分析原因。
【解析】解答该题,要结合人体代谢知识。由于 解析】解答该题,要结合人体代谢知识。 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 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要 由水来溶解,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 由水来溶解,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多尿造 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 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 多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多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分 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 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 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 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导致多 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 食。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 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肾上腺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
血糖稳定有关器官: 胰岛、 血糖稳定有关器官: 胰岛、肝、肾
【 例 1】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 , 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 活动减 】 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 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 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雄性激素 答案】 【答案】D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
+
+
血糖
3 糖尿病及防治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高血糖、糖尿、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高血糖、糖尿、多食、多饮、多尿、
防治
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
血糖降低 胰岛素: 胰岛素: 唯一) (唯一)
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 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 合成肝糖元、肌糖元、氧化分解、 合成肝糖元、肌糖元、氧化分解、转变成脂肪 抑制: 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主要有三个去向: 解析】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主要有三个去向: 一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二是转变成脂肪, 一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二是转变成脂肪,三是 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 错的原因是, 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④错的原因是,无氧呼吸 除了生成乳酸还释放少量能量。 除了生成乳酸还释放少量能量。
【 例 3】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 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 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 左右的器官是( ) 在80~120mg/dL左右的器官是 ~ 左右的器官是 A大肠 B胃 C肝脏 D骨骼肌 答案】 【答案】C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促进糖原分解, 作用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 葡萄糖,从而使血另 一区域
+
胰岛B 细胞
+
胰高血 糖素分 泌增多
+
肾上腺 素分泌 增多
血 糖 平 衡 调 节
+ +
胰岛素分 泌增多
+
胰 岛 A 细胞
+
肾上腺 下丘脑 一区域
血糖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血糖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 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体内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叫 ~ 的范围时, 人体内血糖含量高于 的范围时 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糖尿。糖尿病人是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 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细胞受损, 糖尿。糖尿病人是因为胰岛 细胞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使得葡 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 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放的和由非糖物 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 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的事 项有(1)不吃糖 蜂蜜等食物, 少吃含糖高的食物 不吃糖、 少吃含糖高的食物, 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食 项有 不吃糖、蜂蜜等食物,(2)少吃含糖高的食物,(3)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食 物。
血糖的调节
思考题: 思考题: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 :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 注意力难以集中? 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 :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 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血糖降低
胰岛A细胞 胰岛 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髓质
下丘脑
肾上腺素
胰岛素 B细胞
作 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降低。 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