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气象探测系统行业高速向前发展。
本文将对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达到了258.1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90亿美元。
其中,美国、中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拥有较为成熟的气象探测系统市场,其市场占比在全球范围内较高。
同时,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主要是由于迅速发展的物联网和智能技术的推动,以及不断增长的农业、休闲旅游、交通运输和能源等行业对气象探测系统的需求增加。
二、市场驱动因素1.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多,人们对气象预警和灾害预防的需求越来越高。
同时,环境污染也对气象探测系统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推动力,例如空气污染的浓度监测和化学成分分析等。
2.物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探测系统也日益趋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据化。
通过传感器、数据处理和通讯网络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天气状况、气象灾害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
气象探测系统在航空航天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这一行业的高速发展,气象探测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三、市场发展趋势1.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据化转化。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探测系统的市场会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和数据化。
未来,气象探测系统将会实现全面实时监控和数据自动处理,并集成到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中。
2.芯片技术的创新应用。
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气象探测系统开始采取芯片技术,也会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3.增加多元化功能。
随着技术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气象探测系统将会拥有多元化的功能,例如奥运场馆内的强风预警、公共交通的路况监测等。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气象探测系统是指一类主要用于气象、环境监测以及预警领域的监测设备和系统。
随着气候、环境等愈加重要的因素加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气象探测系统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主要应用领域、行业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气象探测系统是近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逐年增加。
以国内市场为例,2020年中国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32.3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未来几年,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20%左右的增长,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249.8亿元。
二、主要应用领域气象探测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气象服务领域:用于实时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各类气象数据信息。
包括天气预报、气象预警、灾害预警等服务。
2. 环境监测领域:主要用于收集、分析和监控空气、水、土壤、噪声等各类环境数据,以判断污染物含量、监控污染源和评估环境质量。
3. 农业气象领域:用于对农作物种植、农田灌排水、农业机械操作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预测和管理,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能源领域:用于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进行监测、管理和利用。
5. 地球科学领域:用于对地球物理现象、大气成分量、气候周期等进行采集和监测。
三、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气象探测系统行业竞争格局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较高。
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和中电科技等大型国有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渗透方面拥有较大优势,而格林美、华云数据统计等民营企业则在市场细分和本地化服务方面有所突破。
此外,一些外资企业也进入了国内市场。
四、发展趋势1. 智能化、数字化:未来气象探测系统将向着更智能化方向发展,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数据准确性和预测精度,并实现数据的更多样化利用。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背景气象探测系统是以气象学和物理学为基础,通过仪器和设备对大气环境进行直接观测、测量、记录和处理的一种技术。
气象探测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可以为气象和航空领域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也广泛应用于交通、农业、建筑、环保等领域。
二、市场规模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较大,在未来几年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美元。
国内方面,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截至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亿元人民币。
未来几年,随着政府在气象领域的投入和各行业对气象数据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气象探测系统市场仍有很大潜力。
三、市场应用1、气象行业气象是气象探测系统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大气环境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等,为气象预报、气象灾害监测和气象服务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航空领域航空领域对气象数据的需求极高,特别是在航班起降、飞行过程中,气象数据对安全和舒适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为航空业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有助于飞行员制定更好的飞行计划和决策。
3、交通领域道路交通、水运和铁路运输等行业都受气象变化的影响,气象探测系统可以为这些行业提供气象数据,帮助他们采取更好的措施对应天气变化,确保运输安全和效率。
4、农业领域气象探测系统可以为农业提供有关天气、降雨、温度等气象数据,有助于农民制定更好的作物种植和养殖计划,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建筑领域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对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气象探测系统的应用尤为重要,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气象数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市场竞争国内气象探测系统市场上主要的厂家有科陆电子、北华航天、华云数据、中联电气等。
这些公司在气象探测领域中有着先进的技术以及较强的研发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气象探测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传感器等,对天气现象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的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气象探测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行业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本文将对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显示,到2023年,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040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气象探测系统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的企业数量最多。
目前,国内气象探测系统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行业前景广阔。
二、市场特点1. 以传感器、雷达为核心的气象探测系统是主流:传感器、雷达是气象探测系统中最核心的技术手段,它们能够实时感知天气变化,为气象预测提供可靠数据。
2. 贯穿整个气象产业链: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贯穿整个气象产业链,包括观测、预报、应急等多个环节,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3. 技术升级加速:气象探测系统涉及的技术领域很广泛,包括计算机、通信、控制、传感、航空等多个领域,技术升级非常迅速,每年都有新的技术产品推出。
三、市场机遇1. 气象灾害频发:气候变化加剧,气象灾害发生率不断提高,需要更高效、更先进的气象探测系统来监测和预测天气变化,提供更快速、更有效的救援行动。
2.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气象探测系统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策的鼓励和资金的支持将会促进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发展。
3. 科技创新驱动:在传感器、雷达、无人机等技术的支持下,气象探测系统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些新技术有望推动气象探测系统市场快速发展。
四、市场挑战1. 技术壁垒高:气象探测系统行业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超的技术挑战。
因此,技术壁垒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越来越大,气象探测系统企业越来越多。
高空气象探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高空气象探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气象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航空航天以及众多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高空气象探测技术则是获取高空大气信息的关键手段,其发展对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空气象探测技术主要包括气球探测、无线电探空、卫星遥感等多种方式。
气球探测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高空气象探测方法。
通过释放携带探测仪器的气球,仪器可以在上升过程中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回地面接收站。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受天气条件和气球飞行轨迹的影响较大,探测精度和时空分辨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无线电探空技术则在气球探测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它通过无线电信号将探测仪器所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地面,能够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高空气象信息。
无线电探空仪可以测量更多的气象参数,如风速、风向等。
然而,无线电探空需要较为复杂的地面接收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而且每次探测的成本相对较高。
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为高空气象探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卫星可以大范围、长时间地对大气层进行观测,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
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和波段,卫星能够监测大气温度、湿度的分布,云层的特征以及大气环流的情况等。
但卫星遥感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局部的、小尺度的气象现象可能无法准确捕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空气象探测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探测仪器方面,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不断提高。
新型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传感器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减少误差。
同时,仪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也使得探测设备更加轻便、易于携带和操作。
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也为高空气象探测带来了便利。
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能够确保探测数据及时、准确地传回到地面,为气象分析和预报提供更及时的支持。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对大量探测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提取出更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4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分析简介气象探测系统是指通过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对大气状态进行测量和监测的系统。
随着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频发,气象探测系统在气象预报、气象科研、环境保护等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北美地区是气象探测系统市场最大的地区,其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
在北美地区,气象探测系统主要应用于气象研究和天气预报,得到了广泛应用。
欧洲和亚太地区也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5%和20%。
市场驱动力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们对天气预报和气象监测的需求提高,从而推动了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增长。
2.政府投资增加。
各国政府在气象科研和灾害预警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为气象探测系统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
3.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创新的推动使得气象探测系统更加精确和高效,满足了用户对数据质量和实时性的要求,也促进了市场的增长。
市场前景随着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几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并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新兴市场的崛起。
亚洲和南美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人口需求将推动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增长。
2.技术创新的推进。
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气象探测系统更加精确和高效,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3.智能化和自动化趋势。
气象探测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使得市场更具竞争力。
总结气象探测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各地区都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的增长主要受气候变化、政府投资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驱动。
未来几年,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受益于新兴市场的崛起、技术创新的推进和智能化的发展。
2024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需求分析引言气象探测系统是指用于监测和分析大气环境的设备和技术集合,用于获取气象数据并提供气象预报和气象研究所需的信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对气象探测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气象探测系统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气象探测系统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因为气象数据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气象探测系统的市场规模主要受制于气象监测的需求,因此这个市场与气象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从2019年到2024年,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X%。
该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增长受许多驱动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市场驱动因素:1.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提高,使得对气象探测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从而帮助气象学家和政府机构进行天气预报和灾害管理。
2.航空业的需求:航空业对准确的气象数据有着极高的需求。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天气信息和风切变等数据,以确保飞行安全。
3.农业的需求:农业行业对气象数据有着重要的依赖性。
农民可以利用气象探测系统提供的气象数据进行农作物的合理种植计划和灌溉管理。
4.能源行业的需求:能源行业需要准确的气象数据来进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规划和运营。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风速、风向等数据,以帮助能源公司进行可靠性和效率的评估。
5.海洋业的需求:海洋业需要气象数据来进行海洋气象和海洋气候研究。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海洋气候数据,从而为海洋工程、航海和海洋保护等领域提供帮助。
市场趋势除了市场驱动因素,还存在一些市场趋势,将对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1.技术的进步:随着技术的发展,气象探测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
现代化的气象探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提供更准确和及时的气象信息。
2.数据分析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气象数据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高空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空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1-06-16T10:55:15.720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5月作者:于峰[导读] 高空气象探测可以揭示大气结构,增强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功能,是我国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大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强,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因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高层大气探测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式发展。
乌鲁木齐市地面卫星站于峰 830000摘要:高空气象探测可以揭示大气结构,增强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功能,是我国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大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强,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因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高层大气探测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式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简要概述高空气象探测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高空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给出了发展对策,以推动高空气象探测工作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空大气探测技术发展现状对策研究引言随着我国气象探测技术水平的增强和高空探测站建设数量的增加,我国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空气象探测网络。
由于我国发展高空气象探测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还不甚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空探测技术水平,应全面分析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使气象探测系统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国。
当前,我国不同类型的台站数量繁多,完善的高空气象探测网逐渐形成,是当前全球高空气象探测站密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高空气象探测网成员。
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分析天气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空气象探测是人类科学进步的重要标志,其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帮助人们对恶劣环境进行更好的应对,以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高空气象探测概述现阶段,各级气象部门在获取气象要素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气象探测,在开展气象业务的过程中,气象探测数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空气象探测工作来说,其时间和位置较为固定,因收集地点主要分布在高空,探测工作受人类活动和地形因素的干扰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大气成分的垂直结构非常重要。
而气候变化研究对于高空探测提 2 现状分析
出以下需求:
WMO将全球探空站分为3类,包
(1)一个长期(几十年)的、稳定 括GCOS探空站、全球资料交换探空
表1 业务对探测误差要求
要求
WMO对GCOS探空测 量误差最低及最高要求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测量误差要求
探测范围
项目
MRQs
气尺度观测站的重要补充。 高空气象观测在天气学的发展
历 程中占有 非 常 重要 的 一席,在 天 气学发展的4 个 阶段 里,从第1阶段 (18 2 6 ~19 2 0)世 界诞 生了第一 张天 气图开始,到第 2 阶段(19 2 6 ~19 4 0) 卑尔根学派形成,在V.皮叶克尼斯领 导下奠定了锋面天气的基础,把气团 和锋面学说引入天气学中,这些都是 以观测事实作为先导推动着气象学 科不 断 向 前发 展;然 而 到了第 3 阶 段 (1940~1960),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于世界高空观测网的大大加密,作 为天气学理论基础的动力气象学才有 了非常迅 速 的发 展,正 是在 这一 时期 把观测的天气分析从二维扩展到了三
我国早已形成气象高空探测网, 并已成为世界高空气象探测网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全球,我国是气象高空探 测站最密的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 以来,59-701系统在我国的高空气象探 测中,一直作为主力探测设备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1998年12月开始,为了提高 探测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高高空探 测精度,南京大桥机械厂研制了L波段 系统,经过中国气象局考核试验,成为 取代59-701系统的新一代高空气象探 测系统。从2002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开 始了常规高空探测设备的升级换代, 以新型的 L波段探空系统替代原来的 59-701探空系统,以电子探空仪替代原 来的59型机械探空仪,截至到目前,已 经完成了91部L波段探空系统的布设。 气象观测具有准确性、代表性与可比 较性3个特点,要为气象预报预测与气 象服务提供高质量可靠的观测数据。 通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技术 评估,L波段探空系统和59-701探空系 统保持了探空高度数据总体趋势的一 致 性,偶 然 误 差 减 小,探空 高度 数 据
(3)对流层顶的特征和平流层臭 超过了大气变率,常规的无线电探空
氧和水汽之间潜在的联系,以及作为 的湿度观测不足以满足气候需求,因
气候变化敏感指标的对流层顶高度的 此这种需求对于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
潜在特征。
的水汽观测非常重要。
(4)痕量气体和大气成分的改变
W MO对于高空气象探测 精度提
会对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 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表1所示。
INDUSTRY OBSERVER 产业观察
站与国内探空 站。目前全 球 高空 站网 为GCOS探空站161个,全球资料交换 探空站794个,国内探空站650个。中国 气 象 局 常 规 高空 探 测 站1 2 0 个(不含 港台),主要是在北京时间08:00时与 20:00时进行观测,其中87个站参加全 球资料交换,14个全球交换的气候月 报资料交换站,7个站为全球气候观测 系统探空站(GCOS站),分别为内蒙 二连浩特、海拉尔,甘肃民勤,湖北宜 昌,云南昆明,西藏那曲,新疆喀什, 此 外西 藏、新 疆 还 共 有6 个小 球 测 风 站,其他部门还有100多个探空站,主 要是在北京时间02:00时进行观测。
高空探测仪器的测量范围大,所 处的环境恶劣,在探测过程中随时面 临太阳辐射、雷电干扰、降水和12级以 上的大风,并且是在运动中测量的,对 其测量的时间常数也有特殊的要求。 因此,高空气象探测仪器是一类有特 殊测量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的仪器,目 前主要是各种用途和不同工作方式的 探空仪。就目前的高空探测业务而言, 主要还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探空站, 为天气预报、气候统计及航空、航天、 军事应用提供数据和气象保障。
风速
m/s ≤2 m /s
地面~10 0 h Pa 10 0百h Pa以 上~5 h Pa 风 速≤10 m /s 风 速>10 m /s
100hPa位 势高度
80m
10m
20
中国仪器仪表 CHINA INSTRUMENTATION 2009年 第6期
□ 李 柏 李 伟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1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气象组织(WM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成员国的一个气象大国,在全国多部 门共建有40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其 中气象部门占65%。截至到2008年底, 气象部门在全国布设了146部新一代 天气雷达、120个探空站、10部风廓线 仪、241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02个 GPS/MET站、325个雷电监测站、34 个 大 气 成 分观 测 站、317个 酸 雨 观 测 站、640个生态与农业观测站。其中对 于国家 级气 象 观 测 站,又可分为国家 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与一般 气象站3类,国家基准气候站143个,每 天进行24次定时观测(人工和自动), 每小时上传一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国家基本气象站685个,每天定时进行 8次人工观测,每小时上传一次正点自 动站观测资料;一般气象站1588个, 每天 定 时 进行3 次 人 工 观 测,每 小 时 上传一次正点自动站观测资料。此外 随着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技术的快速发 展,各省市根据预报与服务的需求,自 行建设了各类多要素区域自动站,截止 2008年底,全国区域自动气象站总数 已经突破26 000个站,这是国家级天
维,才使得芝加哥学派形成,并在罗斯 贝领导下根据分析高空观测获得的天 气图的实践,提出了气象学发展里程 中最著名的罗斯贝长波理论,这是现 代气象理论中最重要和基础的理论之 一。由此可见高空观测对气象学发展 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空观测是全球天气与气候观测 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风筝是高 空气象探测的先驱,1749年,英国人 亚利山大•威尔逊把温度计捆绑在风 筝上,用以测量最低层的大气温度。 从而开始了人类向高空气象(空中)探 测的跬步。二十几年后的1783年,法国 J •A• C • 查 理制成 携 带温 度、气 压自记 装置的氢气球测定高空温度和气压。
中国仪器仪表 CHINA INSTRUMENTATION 2009年 第6期
INDUSTRY OBSERVER 产业观察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中的一个气象大国,在高空探测领域对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仪器与装备具有很大的需求,但我们国家在高空探测仪器与装备的核心技术(包 括观测方法和算法)研究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的 稳 定 性 和 精度 有 较 大 提 高;L 波 段 探空系统资料达到日本高空气象探测 系统探测水平,温度达到北美区域探 空仪的水平,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 矢量风误差好于北美区域探空仪的水 平;总体上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 界先进水平。
3 关键技术分析 常规探空系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
两个因素,传感器与测风方式。 3.1 传感器
(1)大气温度变化趋势的区域模 化或方法的选择而引入的人为误差。
式和垂直结构非常敏感,以适应于不
(2)较高的垂直分辨率,可以区
同的气候强迫,因此对于气候观测非 分温度、水汽和臭氧变化的垂直结构
常重要。
及对流层顶的变化,这是气候系统中由
(2)水汽是最重要的大气温室气 于人为和自然应力带来的重要特征。
体,但是由于缺乏在对流层上部和平
高空观测对于天气与气候分析的 重要性:
地球大气层分为(由下向上)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尽管相对 地 球半 径(6371k m)仅仅是一个薄层 (约140km厚度),但对我们人类生活
影响最直接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人 的、暂时一致性的记录,可以确定是真
类最关心的对流层具有如下特征:
实的大气变化,而不是观测系统的变
TRQs 基本要求(Ⅰ级) WMO要求(Ⅱ级)
温度
0 . 2℃
0.1℃
≤0.5℃ ≤2 . 0℃
≤0.5℃ ≤1.0℃
地面~10 0 h Pa 10 0 h Pa以 上~5 h Pa
湿度 2%R H 1%R H
≤5%R H ≤10%R H
≤5%R H
第一 个对 流 层顶 及以下 第一 个对 流 层顶以 上
与地面气 象 观 测 仪器比 较,高空 气象探测仪器的测量范围大,重点在 于大气参数的垂直分布,无论是气温、 气压、湿度、风向风速,其参数变化范 围和变化速率都比地面参数要大得 多。气温可以低于-90℃,气压可以在 1h Pa 以下,风 速可达10 0 m /s以 上,湿 度测量仪器直接面临云中水滴、冰晶 和降水。这些都给高空探测仪器的设 计制造增加了困难。对高空大气参数 进行接触式探测的仪器虽然比地面仪 器的种类少得多,但制造和探测的难 度却是地面仪器无法比拟的。
目前我国L波段探空系统温度传
感器采用GPW2型棒状热敏电阻,测 量范围在50 ~ -9 0℃之内,短波反射率 优于93%;压力传感器采用24PC型硅 阻固态压力膜盒式,但由于其测量精 度受到零点温度漂移、灵敏度温度漂 移、线 性误差、重复性误差、迟滞误 差、机 械 迟 滞、温 度 迟 滞 等 多因素 的 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全量程的温度补 偿;湿度传感器采用XGH-02型高分子 湿敏电阻,它是一种二元特性传感器, 其电阻变化除了主要受相对湿度影响 外,还有一定的温度系数,探测过程中 需要通过公式进行温度修正,才能保 证探空仪升空过程中全量程的测湿精 度。温度传感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安 装要求低,测量范围涵盖大气温度范 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传感器;气压传 感器结构比较复杂,受影响的因素也 比较多,有待于朝着结构简单、只受压 力影响的方向发展;湿度传感器安装 环境和操作要求高,探测前需要寻找 电阻参考值,在探测过程中既要求裸 露,又不能触摸、刮碰,既要通风又要 防雨、防晒,改进空间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