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植物的种群生态

第五节 植物的种群生态
第五节 植物的种群生态

第五节植物的种群生态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生物很少以孤立的个体形式长期存在,而是以种群形式存在。种群(population)是指一定空间里同种个体的集合,同一种群的个体能自由授粉和繁殖。如某山地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群,某水域中的水绵(Spirogyra sp.)种群,某农田中的小麦种群等。

种群并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客观的生态生物学单位,是具有自己独立的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整体。一般来说,自然种群具有3个基本特征:① 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② 数量特征,即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是动态的;③ 遗传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了种群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研究种群数量变动和空间分布规律是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的主要任务。

种群不仅是物种存在、遗传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一)种群的分布

1.种群分布(population distribution)。是指种群在空间中的分布状况,它涉及种群传播、分布类型和格局等要素。此外,种群在特定环境下分布格局的形成,还依赖于种群对其环境的适应性。

物种的分布现状,一方面是其从散布中心或起源中心传播开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散布的限制因素或生态障碍作用的结果。这些限制因子包括诸如极端温度、积温、湿度等自然气候因子;或像海洋、山脉、陆地等自然地理因子;也有生物因子,有时会因为缺乏某种传粉昆虫而使某种植物无法在这个生境分布。

2.种群分布类型(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ype)。是指种群在空间分布的方式。此空间是指一个种群在其所有广大分布范围内的空间,称之为外分布型。种群的分布类型分为连续的(continuous)和间断的(disjunction)或不连续的(discontinuous)的极端类型。

最极端的间断分布是所谓的岛式模型(island model)或岛式分布(island distribution),岛中每一种群各具特色,界限分明,彼此隔离。这不仅是指被水体隔离的岛屿种群,而且也指生长在一系列湖泊、池塘、沼泽包围中的种群,还包括被草原包围的小块森林,或被森林包围的小块草原等生境空间的种群。一个种或种群分布在有利生境空间,而被其它不利生境空间隔离开的任何情况都称为岛式模型。

连续分布是在生境一致的广大空间的种群分布。例如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成片的大森林等。实际上这类表面看来似乎是一致的生境也可能不一致,尤其是由于距离上的隔离,连续分布种群也可能无法达到真正的随机交配。线性分布(linear distribution)是另一种连续分布类型,例如河岸、海岸等生境空间,其种群通常是呈线形连续分布。然而,就整个水系来说则可兼有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两重性质,因为通常不同支流上游地区的种群彼此间是空间隔离的。

脚踏石模型(stepping stone model)或脚踏石分布(stepping stone distribution)是含有岛式分布和线性分布的种群分布类型。

显然,大多数种群分布是连续的,造成间断分布通常是由于种群从某地向其它地区远距离散布后,在两地之间

缺乏适宜的生境,或者说间隔分布可能代表了连续分布模式的残余,即从前有过宽广的连续分布,但后来由于中间地区消失而造成间断分布。当然,要在这两种极端分布作出区分十分困难。还有一种可能是,种群独立产生于各自不同的分布空间,因而表现出演化上的并行和趋同。同时,某些种群的间断分布,可能不是真正的间断分布,而是代表了人为引种或干预的结果。种群的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种群是动态单位,在生理上和遗传上严格地适应其环境,并对环境条件的任何变化都很敏感,而在一定限度内对这些变化发生反应,种群分布类型也是这种生态反应的结果。

3.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指组成种群的各个体在水平空间中的分布方式或配置状况。分布格局(distribution pattern)是指在一个地理分布区内某一种群各个体的分布状况,也叫种群的内分布型。种群的分布格局,显然是由种群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种群内及种群间的关系、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决定的。在某种意义上它与环境条件的相关是因果关系,或者说种群分布格局是种群对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因而种群分布格局通常反映着一定环境因子对个体行为、生存和生长等的影响。

了解种群的分布格局,对选择估计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提供人工栽培和进行种群管理的某些信息。

(1)随机分布(random dispersion)。种群个体分布是偶然的,分布机会相等,个体间彼此独立,任一个体的出现与其它个体是否已经存在无关。

出现随机分布的条件:生境条件对很多种的作用差不多;某一主导因素呈随机分布;生境条件比较一致。

(2)均匀分布(uniform dispersion)。种群内的个体分布是等距离,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间距,取样时空白和密度大的样方都少,接近平均株数的样方多。

均匀分布在自然条件下极为少见,大多为人工群落,并且以植物种群为多见。人工栽培的株行距一定的种群是典型的均匀分布。

引起均匀分布的原因有:种内竞争;优势种成均匀分布而使其伴生植物也成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的均匀分布;虫害引起;自毒现象。

(3)聚群分布(aggregated dispersion)。种群个体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斑点状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同,但各群大多呈随机分布,有时各群间亦均匀分布。

聚群分布是最广泛的一种分布格局。形成聚群分布的原因有:种的繁殖特点,如植物从母株上散布种子,落在附近,种子长成植株,形成群状;有些植物果实内含有多粒种子,如松树球果,这些种子长成植株总是非常靠近,呈簇状;植物的无性繁殖,形成密集的团聚,如伐根萌芽和根蘖形成的集群。环境中局部条件的差异,如林地的光照条件呈大小不等的光斑镶嵌,郁闭林内的森林更新,多发生在光斑处;局部地形的微起伏和土壤条件的局部差异。种间相互关系,如种间信息等,有可能是直接的有利作用或间接的互为环境。聚群分布能更好地改善小气候与微气候。

种群的分布类型如图13-3所示。有时在同一群落内的某一种群,可以形成两种分布格局。如某一种群侵入某一生境,种子自然撒播可能形成随机分布,随后由于无性繁殖形成聚群分布,最后又因竞争或其它原因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有时候同一种群与不同种生长在一起时,可以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有时候同一种群在不同分布区内保持相同的分布格局。

图13-3 种群的三种分布类型

(二)种群的数量及增长

种群数量是指在一定面积或容积中某一个种的个体总数。一个种群的个体数目多少,也叫种群大小(population size)。如果用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的个体数目来表示种群大小,则称为种群的密度(population density)。种群的数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对比关系。单位时间内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为增长率(growth rate)。设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单位时间后种群的数量增加到N1,则有限增长率(周期增长率)(finite rate of increase):

λ= N1/N0

1.指数式增长。如果种群的个体之间没有竞争,环境资源是无限的,种群数量将呈指数式增长,增长曲线为J型(图13-4)。图中曲线可以表示为:

N t+1=λN t或N t+1= N0λr

图13-4 种群的指数式增长

A.算术标尺

B.对数标尺

如果所研究的生物在每年的生长季节都连续不断地繁殖,并且种群是世代重叠的,其种群增长可以用

Lotka(1922)提出的方程式表示:

dN/dt=rN

其积分式为:N t = N0e rt

其中r称为种群的瞬时增长率(instantaneous growth rate),它与周期增长率λ的关系为:

r=lnλ或λ=e r

参数r值随不同种群的大小、状况及其所处的环境而变化。为了比较不同种群的r值,常把理想状态下的种群能到达的最大增长率称为内禀增长力(innate capacity of increase),用rm表示。rm也被称为生物潜能(biotic potential),其价值在于作为对野外种群研究的一个标准,以比较野外种群与其最大理论增长率之间的差异程度,而这种差异则被看作是由于“环境阻力”造成的。

2.逻辑斯蒂增长。环境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种群不可能长期连续呈指数式增长。随着种群个体数量增加,对于有限空间和其它生活必需资源的种内竞争也加剧,这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从而降低种群的实际增长率。当种群个体的数目接近于环境所能支持的最大值,即环境负荷量(carrying capacity)K值时,种群将不再增长而保持在该值左右,这时dN/dt=0,Pearl and Reed (1920)提出了描述这种种群增长过程的方程式,即逻辑斯蒂方程(Logistic equation):

dN/dt =r N(K-N)/K

逻辑斯蒂曲线图形如图13-5所示,呈一条向着环境负荷量(K)逼近的“S”形增长曲线。它反映了自然种群增长的普遍规律,但对于寿命长的、世代重叠多的种群会产生很大偏差,只有低级生物,如细菌、酵母或浮游动植物才与之比较吻合。此处,(K-N)/K表示环境阻力。当K-N>0时,种群增长;K-N<0时,种群个体数目减少;当K-N=0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状态。

图13-5种群逻辑斯蒂增长的理论曲线

(三)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目或种群生物量。密度的计数个体为个体/基株、构件、宿主等。根据计数空间不同,生态学上常区分粗密度和生态密度。粗密度(crude density)是指单位总空间的个体数,即单位面积或容积按种的分布区计算;而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是指在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上占据的有用面积或空间)的个体数。在进行密度调查与对比分析时,还需要区分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绝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种群大小的绝对数量。而相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种群大小的相对数量,有时可用时间表示,也可用各种百分比表示。

种群密度的计测方法:

(1)总数量调查法:计数某地段中某种生物个体的全部存活者数量,然后将其总个体数除以该地段总面积,即为其绝对密度。该方法多用于大型的、易被发现的或集中群居的生物。

(2)取样调查法:一般植物调查多用取样方法。具体方法是:根据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格局确定抽样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方,在选定样方中计数某种群的全部个体,然后用统计方法求出平均数,将其平均数推广用以估计种群的整体数量。

(四)年龄结构

种群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即不同年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若按年龄由小到大将其比例绘制成图,其形状类似于金字塔,故又称为年龄金字塔或年龄锥体。

归纳种群的年龄结构,可把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等三种类型(图13-6)。

图13-6 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 (Komondy,l976)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1.增长型种群(increasing population)。增长型种群以幼年个体占有最大比例,老年个体数最少。幼、中年个体除了补充死去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所以,这类种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2.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稳定型种群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分布比较均匀,每个年龄级进入上一级的个体数,与下一个年龄级进入该级的个体数大致相等,所以,种群大小趋于稳定。

3.衰退型种群(declining population)。衰退型种群与增长型种群相反,老年个体数大,幼年个体数小,大多数个体已过了生殖年龄,种群的数量趋于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种群年龄结构分析其发展趋势时,还应就环境因子对种群的作用加以考虑,因为有时幼苗的数量并不能完全说明种群的发展趋势,如在亚热带松-栎混交林中,松的幼苗常比栎多,但由于栎的耐阴性比松强,所以,在郁闭林下,不利于喜阳的松苗生长,而有利于栎苗生长,尽管松的幼苗多,但最终被栎所替代。

种群的年龄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年龄个体的组配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群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结合种群的生态需求、各龄级的死亡率和产生后代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对种群未来作出估计。

(五)种群大暴发或大发生与崩溃

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大发生。具该种形式的种群常开始呈指数式增长,后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出现大批死亡而使种群崩溃(crash)。

浮游植物的赤潮与开花是一个典型例子。赤潮是指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如腰鞭毛虫、裸甲藻、梭角藻、夜光藻等)暴发性增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又称红潮。其主要成因是有机污染,氨、磷等营养物过多形成富营养化。

水生植物暴发造成危害的例子也不鲜见。槐叶萍(Salvinia molesta)原产巴西,1952年首次在澳大利亚出现,由于它每2.5d就能加倍,迅速增殖并扩散。到1978年覆盖了昆士兰一个湖泊的400公顷面积,总重达50000t,造成对交通、灌溉和渔业的严重危害。直到1980年由巴西引进专食槐叶萍的象鼻虫(Cyrtobagous sp.)才将危害控制住。具种群暴发现象的水生植物还有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和凤眼莲(Eichornia crassipes)。虽然在国外通常把这些水生植物大发生作为危害,但我国农村还常将凤眼莲等用作家畜饲料进行定期收获。此外,水葱(Scirpus validus)、凤眼莲、绿萍(Lemna minor)、金鱼藻、菱角(Trapa bicornis)等有吸收水中重金属元素的作用,有的还能对水中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等有一定净化能力。

陆生植物如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是一种有毒的多年生杂草,广布于欧亚大陆。在过度放牧的草场上,牛羊喜食的草本植物减少,贯叶金丝桃成了重要危害。当牲畜取食少量时,刺激口舌,降低食欲,大剂量则

毒害致死。据报道,1904年被带入美国加州北部,到1944年,扩展到80万公顷面积。用化学药物虽能杀死它,但耗资巨大。直到引进双金叶甲(Chrysolina quadrigemina)才得以控制。此叶甲的幼虫在冬季啃食叶基,使其次春不能长叶,于是根不能贮存营养物,3年后在干旱夏季中死亡。

(六)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植物所具有的表现型特征从根本上说都是由植物内在基因型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影响。任何一个种群,其各个个体基因型的相对稳定性是种群繁殖的基础。但是,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它们各自的表现型在很多情况下也出现差异。种群内在的生存和繁殖差异,使得那些能较好适应环境的个体产生更多后代,结果使种群更适应环境。如果环境条件随时间发生变化,优良的基因型将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并在自然选择中种群的遗传组成将发生变异,从而产生适应性更强的表现型。物种或种群的遗传组成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进化(evolution)。

大多数植物并不都生长在环境条件完全相同的地方,而是有一个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的地理分布范围。由于长期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都朝着适应各自环境条件的方向发展,导致了不同个体群之间的变异。如果这些变异能够遗传,就形成了在同一个种内分化成不同的个体群类型,即生态型。

同一物种的不同生态型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即可以相互杂交。有时所产生的杂交后代比双亲更具活力,这种现象称为杂交优势。农林畜牧业上常利用杂交方式培育新品种。

(七)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

仙人掌原产美洲,有数百种,其中有26种被引进澳大利亚作为园艺植物。1839年引进作篱笆的Opuntia stricta 由于扩展迅速,于1880年被视为“草害”。1890年危害面积已达40000平方千米,1920年为235000平方千米,1925年为243000平方千米。其中有一半面积生长茂盛;高出地面1~2m,行人难以通行。由于防治费用高昂,每公顷约25~100美元,多被废弃为荒田。直到1920年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Cactoblastis cactorum才得以有效控制。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原产墨西哥,186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夏威夷,1875年引入澳大利亚。后来发展为到处繁衍,泛滥成灾。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现已蔓延到25°33′N地区,并向东扩展到广西、贵州境内。它常连接成片,发展为单优势群落,侵入农田,危害牲畜,影响林木生长,成为“害草”。

二、种内及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一)种内关系

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有很大区别。动物具活动能力,个体间的相容或不相容关系主要表现在领域性、等级制、集群和分散等行为上,而植物除了有集群生长的特征外,更主要的是个体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

植物的生长可塑性很大。一个植株在稀疏及良好环境下,枝叶茂盛,构件数很多;相反,在植株密生和环境不良情况下,可能只有少数枝叶,构件数很少。植物的这种可塑性,使密度对于植物的影响与动物有明显区别。植物的密度效应,已发现有两个特殊规律,即“最后产量衡值法则”(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和“-3/2自疏法则”(the–3/2 thinning law)。

当种群密度很低时,植物重量的增加与密度无关,平均植物重量的增长不受密度限制。在只有一株植物存在的

极端情况下,这种关系更为明显。但疏的种群其个体大小也不是无限增长,当一个较低密度的植物种群增长到环境容纳量时,植物平均重量的增长将导致密度按比例下降,即重量增加将会导致密度下降。当植物种群密度高时,其个体平均重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种群密度则由于个体死亡而下降。植物平均重量与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图13-7)。Yoda等人(1963)认为,此时通常对数平均重量和对数植物密度之间的关系有一个-3/2的斜率,即每3个单位平均植物重量的变化,相应地只有2个单位平均植物密度的变化,基于这种关系表现出相当的恒定性,称之为-3/2法则,其表达式如下:

W=cd-a logW=logc-alogd

式中c与a为常数,a是密度和平均植物重量的对数曲线的斜率,logc为曲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通常a值变动不大,在1.5(=3/2)上下变动,但喜光树种较耐荫树种更接近3/2。

也可用林分中林木的平均单株树干材积V与最大密度Nm间的关系,即

V=KNm-a logV=logK-alogNm

这条线叫最大密度线。表示单株材积能够长成最大时的最大密度。

不但平均干材积与最大密度有此相关,单位面积产量或蓄积量与最大密度也符合这一公式类型。

即:y=cd1-a M=KNm1-a

图13-7植物重量与密度的关系

(二)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或种间相互作用(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是种群生态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自然界的大多数群落是物种的集合。在靠近生长的两个种之间,必然发生种间关系。

1.竞争(competition)。种间竞争是指两个种因需要共同的环境资源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绿色植物的竞争主要是对光、水、矿质养分和生存空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如两个种是直接竞争者,即在同一空间、相同时间内利用同一资源,那么一个种群增加,另一个种群就减少,直到后者消灭为止;另一种可能是如果两个种在要求上或者说在空间关系上不相同,那么就有可能是每个种群消长,维持平衡。种内个体间的竞争要比不同物种间的竞争更为强烈。

一个物种在群落内都占有一定范围的温度、水分、光照以及时间、空间资源,在群落内具有区别于其它种群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把种群的这一特征称为生态位(niche)。需要指出的是,生态位和生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境是许多生物共同生活的环境,而生态位则是指某一种群有可能占据的那一部分环境资源的总和以及它在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不难发现,任何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都不相同,但生态位可以是重叠的。所以,生态位重叠是引起种群间竞争的原因。

两个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不能永久共存,这一现象被称为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或高斯(Gause)假说。

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种是直接的竞争者,因为这些种在生态位要求上是不一样的,所以减少了它们之间的竞争,从而又保证了群落的稳定。群落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空间、时间、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种组成的生物群落要比单一种的生物群落更能有效利用环境资源,维持长期较高的生产力,并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2.共生(symbiosis)。1899年德国植物学家De Barry在描述地衣中某些藻类和真菌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首次提出了共生一词,其最初含义是指有益的或对共生生物没有负作用的相互作用。

(1)互惠共生(mutualism)。互惠共生是指所有有利于共生双方的相互作用,如菌根、根瘤、地衣等。在植物界,菌根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互惠共生类型,如松属、云杉属、杨属等植物都有菌根。菌根(mycorrhiza)包括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或 ectotrophic mycorrhiza)、内生菌根(endomycorrhiza或 endotrophic mycorrhiza)和内外生菌根(ectendomycorrhiza或 ectoendotrophic mycorrhiza)。

(2)附生(epiphytism),也称偏利共生(commensalism)。是指两个种之间的关系只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害的共生,在森林中,常能见到一种植物附着在另一种植物上生长的现象。藻类、地衣、苔藓、蕨类甚至种子植物都有附生现象。附生植物(epiphytic plant)的产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它们避开了生长在土壤上与其它植物的竞争,能获得更合适的生长条件,如光。但附生植物过多的繁殖生长,可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宿主死亡。使它们的关系转变成拮抗关系(antagonistic)。

3.寄生(parasitism)。寄生是指某一物种的个体依靠另一物种个体的营养而生活的现象。寄生于其它植物上并从中获得营养的植物称为寄生植物(parasitic plant),如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有些寄生植物自身含有叶绿素,可以合成一部分营养物质,称为半寄生植物,如槲寄生(Viscum);而有些寄生植物完全不含叶绿素,为全寄生植物,如大花草(Rafflesia arnoldii)。无论是那种类型,寄生植物都会使寄主植物的生长减弱,轻者引起寄主

植物的生物量降低,重者引起寄主植物的养分耗竭,并使组织破坏而死亡。

4.化感作用(allelopathy)。1937年Molish首次提出了化感作用的概念。1984年E.L. Rice形成了比较公认的概念,即生活的或腐败的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产生促进或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效应。植物一般通过地上部分茎叶挥发、淋溶和根系分泌物以及植物残株的分解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周围植物(受体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植物间光、水、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了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在森林更新、植被演替以及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能明显影响种间关系。有些物质能促进周围植物生长,如茄提取液对水稻有促进作用;小麦和麦仙翁 (Agrostemma githago)混作能使小麦增产;其他如洋葱与甜菜、马铃薯与菜豆、小麦与豌豆套种都能增产。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植物的化感物质对另一种植物的抑制作用。1928年Davis发现核桃树的树皮和果皮能产生毒性很强的物质(胡桃醌),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如果将番茄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于黑核桃(Juglans nigra)树下,一旦番茄和紫花苜蓿的根接触到黑核桃的根,前二者就将死亡;刺槐树皮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能抑制多种草本植物生长;小麦提取物能抑制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繁缕(Stellaria media)、升马唐(Digitaria ciliaris)等的生长;一些水稻品系能抑制稗(Echnochloa crusgalli)和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的生长。

植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德国,HAECKEL,186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美国Odum,1983);生态学是研究影响有机体分布与多度的科学(加拿大Krebs,1985)。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 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生态学前沿科学领域与热点问题: (1)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维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机制 (2)生态系统服务 (3)生态健康与生态修复 (4)全球变化 (5)生态环境变迁与重大疫病和人群健康效应 (6)转基因生物释放的生态效应 (7)生态入侵 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窆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 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 第二章植物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中,连接生命物资和非生命物质的枢纽正是由绿色植物所组成的植被。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的生物及其周围的物理环境所组成的总体,是生活物质及其生命活动的产物所集中的圈层。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区域环境:由于地球环境的非均一性而形成的区域环境,各个区域都是气候和地

微生物多样性对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1)(1)

安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学位)论文 姓名:王婷婷 年级: 2 0 0 7级 专业:环境科学 论文题目:微生物多样性对植物 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完成日期:2011年4月27日 指导老师:潘少兵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微生物多样性对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婷婷指导老师:潘少兵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土壤是微生物的主要存在场所,它承载了大部分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在各种生态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微生物多样性与执行生态功能能力的联系却研究的很有限。这篇文章以微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方面的作用为基础,探讨微生物群落在执行生态功能中的冗余现象。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功能冗余;植物多样性 Advancement of Effect of Microbial Diversity on Plant Diversity Autor:Wang Tingting Instructor: Pan Shaobi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Anqing Teachers’College,Anqing 246011,Anhui) Abstract: Microbes are abundant in soil and comprise a large portion of Life's genetic diversity. Soil microbes play key roles in a large number of important ecosystem process- es. But the relativity betwee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heir ecological functions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approach the functional redundances during soil microb- es influencing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based on the various roles that they play in plant diversity. Key words:microbial diversity, functional redundances, plant diversity 引言: 土壤是微生物的主要存在场所,微生物在土壤养分转化与腐殖质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生态系统是保证动植物生存、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1],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土壤中的活性组分, 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病毒和小型藻类[2],每克土壤中栖息着大约100 亿个微生物[3]。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全球生态系统功能如养分转化、有机物的分解、土壤基本结构的维持、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创新案例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创新案例 常宁市第八中学阮琴 一、实验地位和作用 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在植物的生活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这个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是一种分解过程,它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 1、实验原型: 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通过漏斗向广口瓶内倒入清水,使广口瓶内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入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2、实验不足:

(1)在通常情况下,向瓶内倒入清水,清水会溶解部分二氧化碳,导致实验时二氧化碳不足,使实验效果不明显。。 (2)实验分析时,部分学生对通过漏斗向广口瓶内倒入清水的目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3)原实验装置较为复杂,实验准备工作量较大。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 1、实验装置的创新:将复杂的装置简单化。主要器材自制,用较高的透明玻璃饮料瓶代替广口瓶,萌发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悬于中部,用塑料薄膜覆盖瓶口并盖紧瓶盖。 2、实验方法的创新:直接将澄清的石灰水注入瓶底,避免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清水中,让学生能更直观、更明显地看到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3、教材内容的创新:本实验将增加观察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水的现象。在演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瓶内壁水珠的多少,可以证明呼吸作用产生水。一套装置能完成两个实验,使实验装置功能多样化,课堂高效化。 四、实验选材与准备 较高透明玻璃饮料瓶(两个)、萌发与煮熟的种子(等量)、纱布、澄清的石灰水、注射器、细线、饮料管、烧杯、塑料薄膜、橡皮筋等。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

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

5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6*!####:=>#7;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6?@%A 5B #=B !;致谢<本文承洪德元院士C 陈家宽C 葛颂C 贺善安等教授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谨表谢忱收稿日期B #>8修订日期?8:@?A ?8: 2B C C B 2B B 6D ;U K O H I 3B K 3G H 40G S 65""R D5""7;2G S J F G S K M H S J R /O U K 3H 3R O 0U R J 3H 34O P 0H R K 3J 1+S/H J 3H U /T 3U R /F 3H S O /H F G U H /S /S L /F F /S H 3T O 0G U H /S R /S U K 33S J G S T 3H 3J 3L /0/T H L G 04H /L 3R R G S J U K 3P H /0/T H L G 0L K G H G L U 3H H R U H L R /O U 3S J 3S L K U /3S J G S T 3H 3J R U G U O R 2U K 3T 3/T H G 4K H L J H R U H H P O U H /S 2U K 3K G P H U G U L /S J H U H /S R 2U K 3 4/4O 0G U H /S J K S G F H L R 2U K 3L K G H G L U 3H H R U H L R /O R 3Q O G 0H 34H /J O L U H /SG S J G R 3Q O G 04H /4G T G U H /S/O 5#3S J G S T 3H 3J R 43L H 3RJ 3H 3H 3I H 3J 3J L /F 4H 3K 3S R H I 30K 1&K 3L /F F /S H 3T O 0G U H /S RR O L KG R4K /U /R K S U K 3R H R 2U H G S R 4H H G U H /S 2H 3R 4H H G U H /S/O U K 33S J G S T 3H 3J 40G S U R H SU K 3J H O O 3H 3S U L /S J H U H /S R J 3H 3J H R L O R R 3J 1&K 3F /J 30H S T/O U K 3)3R 0H 3 F G U H H Q 2U H F 3R 3H H 3RG S G 0K R H R O /H 4H 3J H L U H S T4/4O 0G U H /S J K S G F H L R 2O H G L U G 0U K 3/H KO /HJ 3R L H H P H S T4/4O 0G U H /S J H R U H H P O U H /S4G U U 3H S 23S O G U H /S R /O )/T H R U H L R O /H 4/4O 0G U H /ST H /J U K/O 5#3S J G S T 3H 3J 40G S U 4/4O 0G U H /S R J 3H 3 L /F 4H 3K 3S R H I 30K 3Q 40G H S 3J 1Q H /F U K 3L /F 4H 3K 3S R H I 3G S G 0K R H R 2T 3S 3H G 04/4O 0G U H /S3L /0/T H L G 0H 3T O 0G U H /S R /O U K 33S J G S T 3H 3J 40G S U R J 3H 3R O F F G H H I 3J 2G S J R /F 3/O U K 3H 3T O 0G U H /S R /H L K G H G L U 3H H R U H L R U K G U J 3H 3O S L 03G H /H J H J S /U G 443G H 3JO H /F U K 3R /0H U G H K R U O J KO /H /S 3R 43L H 3R 2J 3H 3L 03G H 165;&K 3J H R U H H P O U H /SG H 3G R /O U K 3 3S J G S T 3H 3J 40G S U R 43L H 3R P 30/S T 3J U /U K 3R K G 43/O H R 0G S J /H R U H G H U G H 3G J K H L KG 00J 3H 3L /S U H G L U H S T 86!;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3 万方数据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一节概述 随着对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发现地球上生存的植物约有50万种以上。并且新种仍不断地被被发现。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推动着物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系统演化过程,从而出现至今多种多样,数量巨大生物类型,它们与环境共同组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圈,而植物就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整个生物圈的发展、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植物的分类单位 对植物界的系统分类就是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与相似的程度进行区分与归纳,从大类群到小类群直至个体,制定出各级分类单位,使所有植物都有所从属。 植物界主要分类单位就是: 界:最多分类单位 门:相近的纲组合成“门” 纲: 相近的目组合成“纲” 目:相近的科组合成“目” 科:相近的属组合成“科” 属: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为“属” 种:基本分类单位 一般认为“种”就是指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同种的个体彼此交配能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而不同的种通常存在生殖上的隔离或杂交不育。在一个分布区内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与称种群。 *在以上各级分类单位中,如果某一单位过大或者产生了某些特征的变异时,再划分成更细的分类单位,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变种变型等。(举例蔷薇科内的四个豆科)。 二、植物的命名: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规定,以“双命”命名。“双命名”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后经多次修改。“双命法”就是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给每种植物命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应为: 属名+种名词+命名人缩写 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词:种名或种区别,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命名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如:Populus Alba L (银白杨) Populus 名词杨树之意,Alba 形容词白色的,L 定命人林奈Linnaeus的缩写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备课时间:11、30 授课时间:12、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⒈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CO 2。 ⒉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 O 2。 ⒊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能力目标: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围绕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问题,关注和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 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重点】 ⒈呼吸作用产生CO 2的实验分析。⒉呼吸作用需要O 2的实验分析。 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 2的实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独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活动——光合作用,请问:光合作 用的原料、产物分别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师(副)板书下列公式。 二氧化碳+水 【新授过程】 引入新课: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绿色植物本身对于制造的有机物的一个消耗过程——呼吸作用。师板书标题: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实质 师:我们知道人和动物也进行呼吸作用,我们在呼吸时吸进什么、放出什么?学生回答:吸氧、放出二氧化碳 师:那么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了什么物质呢? 有机物+ 氧 光 叶绿体

学生猜测: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了氧,也有学生认为是二氧化碳。 师:植物在呼吸作用中到底产生了什么气体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课前老师查了资料,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越浑浊。我们请一学生到前面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哪一位愿意? 一学生主动前来,口含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大家观察。 学生看到澄清石灰水浑浊。 师:刚才放在空气中一会的石灰水几乎不浑浊,而经我们呼出时变的很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确实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植物有没有呼出二氧化碳呢?大家一起动手做一 下。 学生小组活动完成实验,师巡视。 师:大家把实验后的试管举出,看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举出试管,有些小组的液体变浑浊,而有些小组的不变浑浊 师: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解开袋口。 学生解开袋口,发现有些袋里的蔬菜是熟的,有些是生的。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只有活的细胞才进行呼吸作用。 师板书:二氧化碳活细胞 师提问:为什么用黑色塑料袋?用白色塑料袋行不行? 学生分析用黑色塑料袋可以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师: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也象我们人一样消耗氧呢? 老师查了一个资料:氧气可以帮助燃烧,缺氧气会使燃烧的火柴熄灭 现在,老师给大家这样的材料:两个大小一样的玻璃瓶、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各一份、小木棒、打火机,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吗? 学生设计实验。 师出示准备好的演示实验装置:将新鲜的植物和烫过的植物分别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 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让一学生实验,把燃烧的小棒伸入放有新鲜的植物和烫死植物的瓶中,其余学生观察现象看到新鲜植物的瓶中燃着的小木棒熄灭。 师出示问题: 思考并讨论 ⒈为什么新鲜植物的瓶中燃着小棒熄灭,而烫死植物瓶中小棒依旧燃烧? ⒉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 师生分析得出:活细胞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同时消耗氧 板书氧 师让学生比较两瓶壁上的不同,说明呼吸作用还产生水。 板书水 师:为什么要把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消耗呢?这对植物有意义吗? 呼吸作用的意义 师出示演示实验: 在上课前一天,老师用两个热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并用棉花塞住瓶口。现在请哪一位同学上来观察两支温度计 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数。装萌发种子的瓶子里温度高。 问:为什么会产生一高一低的现象呢?它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 板书:释放能量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 注:请考生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所列“852植物生态学”,包含“植物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含植物生态学)是自然保护区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自然保护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细胞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的变化。 第三章植物组织 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及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根、芽、茎、叶的类型,构造与生长发育;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及应用。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花的结构和发育;开花传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产生和发育;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传粉与受精;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注意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各基本类群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1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基础知识:茎的生长习性;单、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雌、雄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及重要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特点相近科的区别。 第二部分植物生态学部分 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 植物的环境及相关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一《观察一种自然现象》

五年级下册《习作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一种自然现象,结合例文《二八月,看巧云》,知道作者写了云的哪些特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自然现象,注意景物的特点,并能在课堂上将观察到的景色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并把观察到的情况全面、细致地记录下来,为写作时能够突出特点、有详有略打下基础,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 2、教师:准备1~2篇经典的描写自然现象的范文并制作成幻灯片。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让学生走进自然、触摸春天,感悟周围事物的变化和更新。学生有了自主体验,实际写作时就能够有的放矢,不至于为应付任务而凭空捏造,东拼西凑。让学生“有话写”) 四、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入情入境播放风声录音学生猜一种自然现象 第二板块:例文引路 (一)、启发谈话,引出例文 同学们,从刚才的接力赛中,我们分享了古人笔下盎然的春意。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景色更是生机勃勃、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和朋友、家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赏析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例文《二八月,看巧云》,自主思考: ①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 ②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 2、师生交流。 3、小结:作者详略有当,例文中写了二八月云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其中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又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充分对话,自己去发现写作方法,探究写作规律。学生明确“怎样写”)(三)、结合要点,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

种群和生物群落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 一、教材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的基础是小学已学过《生物与环境》的有关内容及前五册的有关生物知识,未来的衔接是高中重点内容,将加深和拓展。9年级科学力求通俗、联系实际,多举实例。通过挂图、实验、校园小生境的观察,认识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专业述语较多,老师要通过图示举例、分析、讨论,使学生达到理解和见识,要抓落实,这节内容是学习第2节“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础,为以后学习各种生态系统做铺垫,应予以重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 ②学会识别种群,区别不同生物群落 ③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密度、年龄结构、性别、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④了解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⑤了解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 技能目标:①学会观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的镜观察,培养学生的生态观 ②通过实验观察的观察酵母种群,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③通过对生物群落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①体验生物群体对生命的重要性,树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②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保护环境意识 ③通过种群特征和生物适应现象的学习,渗透人口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种群、群落、种群的特征 四、教具准备:1、制作课件2、投影片3、有关VCD 五、课时安排:5+1(实验) 认识生物种群2课时;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酵母种群1课时; 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1课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课时。 六、教学方法:学生读图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引言:大约距今38亿年前,地球上诞生了原始生命,经过漫长进化历程,形成了当今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彼此关系如何呢?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又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新课:第2章生物与环境 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 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生活在群体中,彼此相互影响,而种群与群落就是两类不同的生物群体。 一、认识生物种群: 地球上生活着的许多生物,已被生物学家命名的有200多万种,其中植物50多万,动物150多万,但尚有许多生物未被命名或未被发现。 读图:2----1、2-----2问:图中的这些生物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生物创新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创新实验目的 描述植物的呼吸现象 实验仪器及用品 选用两个带瓶盖的透明塑料瓶(农夫山泉、娃哈哈矿泉水瓶等)、纱布、细线、蜡烛、火柴、细木条、萌发的黄豆种子、澄清的石灰水等 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的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该实验利用了氧气的助燃特性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萌发的种子在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2说明萌发的种子能产生热量,步骤3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氧气,步骤4说明萌发的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 我们对本实验做了以下改进,让学生看到了较好的效果

1、实验装置的改进:选用两个带瓶盖的透明塑料瓶(农夫山泉、娃哈哈矿泉水瓶等)、纱布、细线、蜡烛、火柴、细木条、萌发的黄豆种子、澄清的石灰水等 2、实验操作 (1)课前准备两个透明的塑料瓶,分别在瓶底打一个直径约为2cm的小孔,并贴上标签甲、乙,如图所示: (2)甲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 (将种子装入瓶中的纱布袋中), 乙瓶中装入煮熟的种子,并拧紧瓶盖, 如图所示: (3)用蜡密封瓶盖,防止漏气,如图所示: (4)两培养皿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同时向 塑料瓶中倒入适量石灰水,保证塑料瓶能站 立在培养皿中,同时对瓶中的液面做下标记, 如图所示: (5)将整个装置放在25℃的环境中:

(6)2小时后观察,我们会看到下列现象:甲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液面上升;乙瓶中的变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液面也没有变化。 分析其原因: ①甲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瓶中种子萌发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甲瓶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瓶中的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石灰水吸收,因此甲瓶内的气压下降,低于外界的气压,故瓶中的液面升高。(7)为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我们可以利用氧气的助燃特性加以验证,如图所示,我们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甲、乙瓶中,观察木条的燃烧的状况,如图所示: 插入甲瓶的燃烧木条迅速熄灭,而插入乙瓶的燃烧木条依然燃烧,说明甲瓶的氧气含量较乙瓶的少,究其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我们的实验器材普通,实验装置简单,容易操作,效果明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动手、动脑能力。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资料

第六章第2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结构: 1.1科学知识、技能要素: 知识要素: (1)自然界的植物根据繁殖方式被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生物。 (2)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又可将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可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及两者之间的特征、区别和代表植物。 技能要素: 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之间的区别,增强观察、分析的能力。 1.2科学过程方法要素 通过对一些常见植物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的分析能正确判断其所属类群,增强实践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 1.3态度、情感、价值观要素

通过学习各种植物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来提升保护植物的意识,促进积极参与保护植物的公益性活动,理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地球与人类发展的意义。 1.4STS关系要素 地球上生物的存在与繁衍对人类,对环境、对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巨大的贡献,它们维护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许多植物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了地球的生机盎然。 2.前后章节联系: 本课时“植物的主要类群”选自教材华师大版初一科学第六章“生物的类群”中的第二节,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阐述了动物的分类及几种代表特征。第三节则阐述了除动物与植物以外生物,细菌和真菌。第四节“生物的分类”阐述了科学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内容联系上看,第一、二、三节对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的分别阐述构成了生物的总和,第四节则是在前三节基础之上的扩充与深化,阐述了面对眼花缭乱的诸多生物将其进行科学归类的方法,达到由感性至理性的转变。知识结构上看,第一、二、三节呈并列关系,第四节呈递进关系,四节内容共同构成了生物的一个较全面的体系,本课时内容同时起到了衔接前后章节的作用。 3.教学活动结构: 为了让学生“理解”双子叶植物的单子叶植物的区别,教材安排了“与蔬菜交朋友”的活动。 为了“了解”裸子植物,教材安排了“科学技术社会:银杏”的阅读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并能分别举例。 (2)知道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概念和主要区别,并能分别举例。 2、过程方法目标 根据单、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别常见的被子植物;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学生珍稀植物,保护植物的意识增强。

一种自然现象作文400字

一种自然现象作文400字 【目标要明确】 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气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写法告诉你】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种自然现象。所谓“自然现象”,是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空间运动的天文现象和在大气中发生的风雨雷电、霜雾冰雪等气象景观。 那么,怎么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写下来呢? 一、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我们在观察描写某种自然现象时,一定要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带的自然现象的特征。以“风”为例: 风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原,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随处可见,随时都能感觉。按地区来说,有凛冽的山风、寒冷刺骨的山风,哗哗作响的山风;有凌厉的海风、掀起惊涛骇浪的飓风。按季节来说,春天有和煦的春风、拂面送暖的春风、吹绽百花的春风;夏天有热浪袭人的风、湿润的热风;秋天有萧瑟的秋风、有飒飒的金风、凉飕飕的秋风;冬天有刺骨的寒风。 二、抓住变化,展示形态

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 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它的形态变化,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才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为了把某一种自然现象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下面描写"晚霞"的片段: 啊!晚霞,多么绮丽。它一会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 在怒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绽开??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成了一片晚霞。一会儿,一道霞光射来,晚霞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我把眼微微睁开,眼前顿时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的身体好像也被这七彩的晚霞裹住了。我低头一看,碧绿的鱼塘像个葫芦形的大宝石。晚霞把彩色的柔光洒在鱼塘里,就像给碧水插上了一朵朵绒花。塘里的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悠闲地流动着。有时它们挤在一起,好像在窃窃私语。有时它们凝视晚霞,好像议论看晚霞的奇异。鱼儿的游动吸引了我,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奇景:一群群金色的鲤鱼仿佛成了塘中的霞光。一抬头,看到天 空中的晚霞又好像是一群群彩鱼在游动。 三、用心感受,放飞想象 大自然的现象很多,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善于用心感受、体验,方能写出活泼有趣、带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如果你能结合看到的现象,放飞自己的梦想,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也就写出了自己的个性,写出了与众不同的精彩之处,也就能把描写的情境写活了。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一) 今天下午第一节上兴趣课的时候,原本明朗的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过了一会儿,天下起倾盆大雨——哗啦啦,哗啦啦......这场雨有时还伴着几声闷雷——轰隆隆,轰隆隆......雨时而大,时而小,下没多久,天就从乌云密布渐渐变成明朗。过了不久,大概半小时后,雨渐渐变小,然后停止。 下完雨后的学校又是一番景象。操场变得湿漉漉,清洁工阿姨忙着清理地上的积水;课室外面走廊上那一列盆栽在经过雨水的洗礼后,似乎变得更绿更美了。 下雨好处和坏处也很多,你喜欢下雨吗?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二) 早上,我走出家门外,一阵清新凉爽的空气沁人心脾,眼前的一切都被白茫茫的雾裹着,多美呀! 走到马路上,空气潮湿极了.树枝上,电线上挂满了一颗颗小水珠.它们同珍珠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一样的晶莹剔透,十分美丽!树枝上,电线上的水珠越聚越多,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仿佛是一串串断了线的珠子.雾就像一片半透明的轻纱,把我和行人隔开来了.我只能听见身旁的脚步声和清脆的铃声.我被四周白茫茫的雾气包围着,就像在云海中遨游,又如进入了仙境,不禁有些飘飘然。 雾渐渐地簿了,退了虽然界限分明了,但还朦朦胧胧的。 雾散了,天空像水洗过一般蔚蓝,湖水如明镜一样明亮,远山依然云雾迷蒙。 我喜欢雾,它虽然不像火烧云那样绚丽多彩,不像朝霞那样迷人,但是它纯洁,朴素。 我爱雾。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三) 在美丽而又奇妙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看!有云,雾,雨,彩虹,涨潮……许多自然现象而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彩虹的变化过程。 夏天宛如一个顽皮而活泼的孩子,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变成倾盆大雨。俗话说“雨后见彩虹”,我等待着下雨过后,看那美丽的彩虹。终于,大雨过后,夏天又恢复了原来的灿烂笑容,只是不同的是这次的笑容更加灿烂,更加甜蜜,那,那是彩虹! 看!那彩虹颜色是那么明艳,看着它,使人心旷神怡。它的颜色是从深到浅,具有渐变色。它的形状呈弯状型,仿佛是一座“七彩桥”,也宛如一个仙女正在空中飞舞着彩带。而我更觉得像织女在空中织着七色彩虹,种种幻想使我觉得彩虹更加美丽,颜色更加鲜艳了,形状更加完美了。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只见那彩虹渐渐变浅了,渐渐地,渐渐地消失了。虽然彩虹消失了,可我认为她的美丽形象永远生活在人们心中。永远是颜色那么鲜艳,形状那么完美,另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彩虹。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们一定也喜欢上了这个颜色鲜艳,形状完美,另人心旷神怡的彩虹了吧!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四) 世界上有一种自然现象正危害着人类,这种自然现象使人类家破人亡。是什么自然现象使人类无法抵挡呢?噢,原来是速度飞快、攻击力极大的龙卷风。龙卷风分为F1、F2、F3、F4、F5级,其中,要数F1级龙卷风强度最小,可仅仅一个F1级的龙卷风,就

生态学实习 森林群落调查样方法

实习森林群落调查——样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森林群落的调查方法,掌握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群落基本特征的理解;了解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得到群落中各成份的重要值,达到认识群落的目的。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一份完整的野外调查记录和室内计算资料。 2)每人写1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内容自己定,可以利用每小组的调查资料写,也可以结合所学的生态学知识,结合实习中观察到的,写实习的收获、感想、体会等,格式按《浙江农林大学学报》规范要求写。 实习报告参考提纲如下: (一)总实习报告 1)引言:包括实习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等 2)外业工作: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3)内业工作:资料统计的内容、方法 4)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实习的收获、体会、感想、见闻 二、仪器工具 测高器、皮尺(测绳)、钢卷尺、罗盘、样方线、记录用表、海拨仪、GPS、望远镜、照相机、植物标本夹、标签、枝剪、手铲、小刀、地形图。 三、实习内容 1、观察 结合课堂教学,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例如: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成层性),季相,森林凋落物,树种耐阴性,林下更新,群落演替等。 2)植物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 4)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干扰 2、样方调查 样方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样方面积一般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所谓最小面积,就是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最小面积通常根据种---面积曲线来确定。一般来说,亚热带地区大样方面积可取20×20m2,分成等大的4块进行调查。分乔木小样方,灌木小样方,草木小样方调查。 乔木小样方:10×10m2×4个 灌木小样方:2×4m2×4个 草本小样方:1×1m2×4个或5个 3、调查记录 (1)物候期的记录

教案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课时分配】:1课时 【教材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提前两周准备豆苗或玉米苗,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 (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植物生态学复习题最新版本

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尺度:一般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3/2自疏法则: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生态型: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 投影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频度: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生活型谱: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一个系列. 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演替系列:从生物定居开始直到形成稳定的群落为止,这样的系列过程称为演替系列.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 植被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 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