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区教育特色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分析

我国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分析作者:李伟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2期【摘要】我国社区教育始于19世界二三十年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各级示范区建设总数达300多个。
每个国家的社区教育都会因国情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特点,我国社区教育具有政府主导性、地域性、参与主体广泛性、非正规性的特点。
我国社区教育具有满足终身学习功能、社区凝聚功能、社会化功能和文化导向功能。
【关键词】社区教育、特点、功能一、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社区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这场乡村建设运动的核心代表人物人是晏阳初、梁漱溟、李景汉等知识分子,他们的乡村建设或侧重平民教育,或侧重社会服务、乡村自治,是对当时中国恶性运行社会环境的修补。
中国现代社区教育始于上海,1986 年上海真如中学成立“真如中学社会教育委员会”,1988年上海市闸北区的新疆、彭浦两街道同时宣告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1989年这种以“社区教育”命名的组织形式开始在闸北区普及,闸北区人民政府并在同年成立了区级社区教育委员会。
这种地区性社区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带动了整个上海市的发展,而且还在全国产生影响,由此并最终推动了社区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
从2000 年开始,中国社区教育开始步入“实验期”。
2000至2013年,在全国先后确立了182 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又开展了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截止至2014年,全国共确立了90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除全国级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外,各省、市、自治区也评选了各地的社区教育实验区。
加上地方评选的实验区,全国各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总数达300多个,占全国城区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伴随着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大家对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定义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比较认同叶忠海做出的如下定义“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连,旨在以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助力青少年素质提升

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助力青少年素质提升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基础,由社区年轻人主动参与、社区群众共同组织管理的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
社区教育既有传授知识的功能,又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种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助力青少年素质提升。
一、社区教育能够满足青少年多样化发展需求社区教育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社区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如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手工制作等,让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此种教育方式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增加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区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意识社区教育通过活动的开展,让青少年在小组或班集体中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种教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对培养青少年领导力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
通过团队合作,孩子们不仅能够建立合作心智、加强交流、提高沟通能力、更易理解自己、更易理解别人并增加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建立自信、自我价值感、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和行动力的关键。
三、社区教育具有生动实践性社区教育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更注重实践的体验。
通过实践,青少年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实践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更加适应社会需要,为未来的学习和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社区教育与青少年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育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至关重要。
而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充分衔接,可谓相辅相成。
社区教育通过定期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机会,让家庭教育更加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充分培养青少年的各项能力。
同时,社区教育也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少年从不同的行业、领域多角度地了解到社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长驻社会。
五、社区教育与升学有密切关系社区教育还可以对青少年的升学产生积极影响。
浅议社区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环境 , 消除抵消学校 教育效果 的消极 因素 。
二、 为学 校提供 教育资源
各地区 、 各部 门 、 各单 位 都 有 自己的创 业 史和 辉煌 业
绩, 都有 自己的先进模 范人物 , 而这些 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
展。在这些活动 中 , 社区青少年不仅增 长了知识 , 而且在 自 然美 、 学美、 科 社会美 的氛围 中, 潜移 默化地 受到熏陶影 响 , 增强 了热爱科学 、 献践 的机会
根据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 民共 和国义 和《 务 教育法》 的规定 , 中小学生 在接 受义务 教育期 间 , 积 应该
的确 , 青少年思想 行 为 的形 成 , 受学校 教 育 的影 响 除 外, 还不可避免地要 受到与他 们生活最密切 的社 区、 的 家庭 影响 , 这是思想行 为形成 的一条最基本 的客观规律 , 必须 引
起各级政府、 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 , 区在青 少年教育工作 中, 社 具有 以下五个 方
面的作用 :
社会上 的一切不正之 风 、 一切社 会问题都 会严 重影 响 学生 , 社会上 的某些 阴暗、 丑恶现象会对青少年的心灵造成 很大 冲击 。我们可以认为 , 中小学 生不 良行为的形成 , 大量
的影响来 自社会。 各居民小 区、 街道居委会 、 村村民委员会在净化社会 农
Sp 0 8 e .2 0
【础 育 革 线】持 彩 基 教 改 在 主:云 赵
浅 议 社 区 在 青 少 年 教 育 中 的 作 用
赖 云
( 方亭中学 , 四川 什邡 6 80 ) 14 0
发挥社区教育功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基于花山区青少年教育现状的调研

2 0 1 2 年 下半 年 以 来 , 我 走 访 了花 山 区下 辖 各 社 区 , 对青 少 年 教 育 现 状 进 行 了调 研 分 析 , 形成 了此 调 研 报 告 。 花 山 区青 少 年 社 区 教调 整 后 . 新 花 山 区总 面积 1 7 9 平 方公 里 . 下辖8 个 街 道 4 4 个社区 , 人 口近 5 O 万, 其中流动人 口超过1 O 万, 社 会 青 少 年 群体约为9 万人 。 该 区 目前 青 少 年 社 区 教 育 主要 呈 现 以下 两 个 特点 : 是 多 部 门协 调 配合 。 社 区 教育 事 业 属 于 公 共 事 业 , 具 有 公 益性 质 , 政 府 对社 区教 育 的支 持 是 必 不 可少 的 。 该 区 目前 已 将 社 区青 少 年 教 育 纳 人 社 会 综 合 治 理 体 系 , 形 成 了 区政 府 、 街 道办事处 、 社 区为 主 导 , 关工委 、 共 青 团 等 部 门积 极 参 与 的 综 合 管理 格 局 。 如原 金 家 庄 区 未 成 年人 保 护 委 员 会 , 花 山 区社 会 管 理 综 合治 理 委 员 会 下 设 的特 殊 人 群 专 项 组 、预 防青 少 年 违 法 犯 罪 专项 组和 校 园 及 周 边 治 安 综 合 治 理 专 项 组 。既 制 定 了 相 应 的规 章 制度 , 保护 、 支 持 社 区 教 育 的发 展 , 又 有 针 对 社 区 教育事业 的固定投入 , 并 广开渠道 , 多方筹集社 区教育资金 , 为 社 区 教 育 的发 展 争 取 更 多 的 支持 。 二 是青 少年 社 区活 动 场 所 实 现 全覆 盖 ,运 营管 理 坚 持 公 益性为主导。 全 区4 4 个社 区中, 均设 立 定 期 或 长 期 为 辖 区青 少 年 服 务 的 活 动 场所 , 也 有 专 门 的人 员 负 责 管 理 维 护 。 部 分社 区 青少年 活动场所独具特色 , 如新风社 区 、 南 塘 社 区创 办 的 “ 爱
社区管理中青少年教育路径探究研究综述

u i n g me t s e il h su ft e a e d c t n n t ma a e n ,e p c al t e is e o e n g r e u ai y y o
w ih i e l ce .h s p p rma ny i q i sit h e c i g h c sn g e td T i a e i l n ur n o t et a h n e meh d o e n g  ̄ i o to s fte a e n c mmu i ma a e n ,ami g t nt y n g me t i n o gv u ls o e t h p ca f c fc mmu i n g me t ie f l c p o t e s e ile e to o nt ma a e n y
发展 , 以求促进社 区青少年事务管理的健 康有序发展。对社 区青少 年进行科学有效 的教育管理 ,事关社 区青 少年的健 康 成长 , 同时也事关社会 和谐发展 。如何顺应新 时期城市结 构调整 的发展趋势 ,及时加强和改进社 区管理 中的青 少年
教育工作 , 协助政府管理社 区青少 年事务 , 是社 区管理 中面 临的重要课题 , 具有特殊的、 深远的现实意义。
康成长 。 9 5年美 国著名 的社会 学者弗兰克 ・ 11 弗兰蒂提出了 社 区发展和青少年教育的问题 ,引起 了世人对社 区管理 与 青少年教育的另类思考 。据调查 , 国青 少年一年 中有约三 我 分之一 的时间在社 区度过。社区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 对青少年在认知 、 情感 、 行为等方面 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 的
i e a e du mi n O a o o i z e n g re c to n n ten g re c o ,S s t ptmie t e a e du a in i
街道社区开展青少年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街道社区开展青少年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形成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期,开展街道社区针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工作对他们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去年,我们街道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文化教育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文艺活动。
我们定期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让青少年体验艺术魅力,拓宽眼界。
同时,我们也组织青少年进行歌舞表演和朗诵表演,培养他们表现自己的能力。
二是开设文化兴趣小组。
我们结合青少年各种兴趣喜好,建立了摄影、书法、美术等多种文化小组,每周定期进行活动互动交流。
这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和培养了良好的兴趣爱好。
三是组织文化讲座和讲座。
我们安排社区优秀人士就科学、历史、法律等各个方面主题对青少年进行宣讲,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
同时我们也组织青少年进行“我的成长点滴”等主题分享,促进思想交流。
四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组织青少年到老年院、儿童基金会等服务群体,让他们知道为社会付出的意义。
这帮助塑。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思考摘要:为了高质量推进社区教育发展,需要开发和打造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满意度高、示范性强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本文通过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出有效的策略来提高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及实践。
关键词: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课程建设引言在社区教育中,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相应的课程实现终身教育。
因此社区需要根据社区教育的目的,开展有效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从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为了开发出合理且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需要了解社区教育课程的目的及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从而更好地激发社区居民学习的兴趣[1]。
1、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1.1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居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能够让居民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能够提升其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益,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需要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并且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使居民在课程当中能够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并且能够享受知识所带来的快乐。
同时,居民能够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
1.2满足了各类社区群体的学习需求在设计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内容时,需要针对社区不同的群体的学习需求来进行设计,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提高社区教育的教育质量。
首先,在开展社区特色课程之前,需要收集居民的学习需要,并且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开展课程,从而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课程教育。
比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丰富多样的社区课程能够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到更多的专业技能。
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也能够让社区待业的青年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针对社区退休老人来说,参加社区的休闲娱乐课程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有助于社区建设和社会和谐。
2、对优化社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2.1加强公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在优化社区课程建设体系之前,需要开展相应的简单的社区教育课程普及培训会来提高社会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发挥社区教育功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发挥社区教育功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摘要:社区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青少年逐渐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社区教育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形式。
作者基于花山区下辖各社区的青少年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就推进社区教育对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作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青少年发展花山岖青少年社区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是青少年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性经验的总和,是社会提供给青少年所有教育性经验的总和,是我国青少年教育格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区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社区教育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形式。
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十分密切,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而言的,教育场所具有补充性,而社区教育由于其教育场所集中于社区,因此,“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一年平均有44.4%的时间是在社区度过的。
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教育功能,对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走访了花山区下辖各社区,对青少年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花山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现状分析区划调整后,新花山区总面积179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44个社区,人口近50万,其中流动人口超过10万,社会青少年群体约为9万人。
该区目前青少年社区教育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多部门协调配合。
社区教育事业属于公共事业,具有公益性质,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该区目前已将社区青少年教育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形成了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为主导,关工委、共青团等部门积极参与的综合管理格局。
如原金家庄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花山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的特殊人群专项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
既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保护、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又有针对社区教育事业的固定投入,并广开渠道,多方筹集社区教育资金,为社区教育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课题所体现的教育理念
1、教育教学民主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摈弃“师道尊严”,从而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情感上的朋友关系。社区教育这个平台,更容易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2、开展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
3、开展内容鲜活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
4、开展生动活泼的时事形势教育活动。
2、研究内容涉及(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
1、当前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
2、青少年素质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
3、社区青少年教育特色研究
3、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措施
1、前期准备,学习关于社区教育的先进理论知识
2、问卷调查,调查青少年人群对科技文化的需求。
3、撰写论文,对青少年社区教育特色进行研究。
4、指导实践,以学校社区作为平台,给学生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与预期完成时间)
预期研究成果:探索新时期适合青少年的特色社区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
1、2011.7——2011.12准备阶段
2、2012.1——2012.5问卷调查及论文撰写
3、2012.6——2013.5实践探索
4、2013.6总结
2、学习化社会:
自1970年以后,迈向学习社会成为世界主导性的教育思潮。学习社会是指人人都能终身学习的一种社会,是指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获得学习训练和自我培养的机会。学校社区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3、课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青少年除了在学校读书和在家庭活动之外,大部分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基本上都在社区活动。组织好青少年在社区的教育,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重要一环,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论Βιβλιοθήκη 报告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制定和颁布,如何更好地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社会的持续发展、持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青少年能否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成员,而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仅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不够的,而双休日、节假日,孩子在校外的时间较多,如何引导学生在校外继续快乐活动是党务之急。尤其是在农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亲都是打工者,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家如何健康成才。所以推进农村青少年社区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势在必行。
社区教育这个概念在国际上被正式确立和广泛应用已有百年历史。而我国社区教育还只有20年的历史,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所以探索社区对青少年校外的特色教育,可以更好地指导社区教育的实践活动。
三、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打造“乡镇少年宫”,以这个阵地作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