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下)按语

合集下载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及文种式样的通知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及文种式样的通知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及文种式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公布日期】2007.06.05•【字号】阿署办发[2007]22号•【施行日期】2007.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及文种式样的通知(阿署办发〔2007〕22号)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委、办、局,阿拉善开发区,各大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对《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文处理实施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现将修改完善后的《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文处理细则及文种式样》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六月五日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及文种式样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文种类第三章公文格式第四章公文形式、适用范围第五章行文规则第六章公文办理第七章公文的立卷、归档和销毁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全盟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全盟行政机关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商洽、指导、部署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我盟各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为全盟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条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五条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岭南针灸名家梁慕周及其《针灸学讲义》钩玄

岭南针灸名家梁慕周及其《针灸学讲义》钩玄

岭南针灸名家梁慕周及其《针灸学讲义》钩玄黄伟萍;李乃奇【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2页(P1244-1245)【关键词】针灸学;名医经验;梁慕周;文献研究【作者】黄伟萍;李乃奇【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925;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梁慕周是民国时期岭南地区的针灸名家,他博学多才,著书立说,潜心中医教育和临证,精于内科针灸,在岭南地区享有盛誉。

笔者试就其生平和针灸著作作一钩玄。

梁慕周(1873—1935),字湘岩,广东南海西樵人,是近代岭南针灸名家。

梁慕周自幼勤奋好学,聪慧过人,少从儒,擅诗词。

在目睹家乡疫病流行,致乡中宗族十数人染病身亡后,梁慕周便决心研习岐黄之术,潜心攻读《素问》《灵枢》等,并四处拜访名医,得邻乡名医黄赤诚指导,医学造诣渐深[1]。

光绪三十二年广东地区第一个中医社团——医学求益社成立,梁慕周系该社第六期(1913年)同人。

其时梁慕周擅用华佗针灸法,精于内科、妇科诸症,在广州西关洞神坊四十三号设诊授徒,并受聘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和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教员,主讲针灸学,兼授病理学、药物学等课程,同时,梁氏还任广东中医公会执行委员兼文牍员、广东中医公会编辑主任、广东医学卫生社董事等职。

1929年,在反对“废止中医案”的全国性中医风潮中,梁慕周执笔起草《告海内外同胞书》,广为散发,影响很大。

1930年,梁慕周等7位广东中医药界代表被聘为中央国医馆发起人并代表广东出席南京中央医馆成立大会,其后梁氏还出任全国教材编委会委员[2]。

梁慕周精通医理,长于文笔,文学修养极高,有“中医秀才”之称,现存著作有《医学明辨录》《病理学讲义》《针灸学讲义》《内经病理学讲义》等。

作为岭南地区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针灸医家,《针灸学讲义》[3](以下简称《讲义》)是梁慕周结合个人经验并为教学所需而编著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材,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针灸特点,以下就概述作一钩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笔记讲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笔记讲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笔记讲义:新闻评论的特点与作用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与作用第一节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一、新闻评论的多种定义有关新闻评论的多种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变化与新闻评论实践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

二、新闻评论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主要体裁与基本样式;广播、电视及网络评论的特殊体裁与样式。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特点一、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强烈的新闻性,鲜明的政治性或思想性,广泛的公众性。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传播内容不同,传播目的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要求不同。

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功能一、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包括认识事物本质,了解事物因果,预测失误趋势,提高认识能力;教育功能,包括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规范,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社会文明;监督功能,包括监督权力机构,监督公权人士,监督利益团体,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功能,包括调节舆论温度,平衡社会心态,协调社会行为,避免传播误区。

二、新闻评论的特殊作用引导作用,包括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实际工作,引导社会生活,引导受众思想;解读作用,包括解释政策法规,解读新闻事件,分析社会现象,解除思想疑虑;表态作用,包括代表党或政府表态,代表媒介表态,代表公众表态,代表个人表态;深化作用,包括洞察事物本质,做出理性分析,把握普遍联系,指出变化规律。

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与发展第二章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与发展第一节中国新闻评论历史的简要回顾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古代论说文时期从先秦诸子,到秦汉、魏晋、唐宋、明清时期,中国的论说文历史的简要回顾及名篇介绍。

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出现与演变——报刊政论、时评时期《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中国新闻评论的出现;王韬政论的历史地位及特点;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及特色,时评的出现。

三、中国新闻评论的成熟——报刊新闻评论时期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新闻评论的变化;代表性评论家及其评论作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

第八章 档案的编研

第八章 档案的编研
大事的选材范围
立足于本地区、本系统、本机关自身的工作活动; 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任务及其主要职能活动来选择大 事、要事; 突出本地区、本单位特点,注意选择反映一定时期中 心工作和任务的大事、要事。
档案馆(室)大事记中大事的选择 机关大事记中大事的选择:P357
8.3.3.2.大事的选材范围及步骤
8.3.4. 大事记的内容结构和编写方式
(三)目录
或称目次。根据编排体例编写。
(四)正文
大事时间:是月(本月)、是年(本年)。 大事记述:一事一条。原则:内容真实,文有出处。详略得当, 简明扼要。始末因果,交代清楚。言应摘要,人分主次。观点正 确,实事求是。
(五)按语与注释
8.5.2. 统计数字汇集
8.5.2.1. 统计数字汇集的作用和种类
统计数字汇集
• 又称基础数字汇集。 • 是以数字的形式反映某一地区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的 档案参考资料。
8.5.2.1. 统计数字汇集的作用和种类
作用:
数据集中、内容简明扼要、形式灵活、利用方便。 领导决策支持、宣传教育、历史资料。
8.3.1. 大事记的作用与种类
常用种类:
机关工作大事记 国家或地区大事记 专题大事记 年谱
8.3.2. 大事记的体例
编年体
历史时期—年月日;年月日
分类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 编年纪事本末结合体
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记载,与事件始末适当结合起来写
大事记述体 纪传体
第八章 档案的编研
第八章 档案的编研
8.1. 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8.2. 档案文件汇编和档案文摘汇编 8.3. 大事记
8.4. 组织沿革
8.5. 会议简介和统计数字汇集 8.6. 创新档案编研

中医的论治

中医的论治

第八章论治论治,就是讨论对疾病的处理方法。

中医学强调辨证诊治,在辨证的基础上,再考虑论治。

论治包括治则和治法及处方用药。

治则,就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根据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制订治疗疾病的相应原则。

《内经》中主要论述了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很多包含着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在临床辩证论治中,只有确立了治疗法则,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治法。

只有首先掌握辨症,才能正确的进行论治。

【原文】圣人①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②,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词解】①圣人:此指高明的医生。

②兵:指兵器。

【语译】高明的医生,不专重于治疗已病,而是着重预防未病;正如治理国家事务一样,不单重于处理已乱,而是着重在防范未乱。

若是病已形成才去用药,已经出了乱子才去治理,好象口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发生了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已经晚了。

【原文】故邪风①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词解】①邪风:泛指六淫之邪气。

【语译】病邪侵袭人体,好象急风骤雨一样的突然而至,所以有经验的医生,总是乘病邪尚在浅表皮毛时就及时进行治疗;技术较差一些的,到邪至肌肤方才治疗;又差者,到邪至筋脉才治疗;再差都到邪至六腑方才治疗;更差者,一直等到邪至五脏才治疗。

邪至五脏才给予治疗的,其结果将是半死半生,治愈率显然很低了。

【按语】以上两条原文,强调了无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重要意义。

前节以总结性的文字,通俗的比喻说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后节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实际上也是预防疾病传变和传染的重要方法,从今天看来是符合“预防为主”精神的。

【原文】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语译】治疗疾病必探求其根本。

【按语】本条经文接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之后,所以这里“本”是指阴阳。

新闻评论考试主要内容

新闻评论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闻评论概述1 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丁法章在《新闻评论教程》中的定义)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和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发表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赵振宇在《现代新闻评论》中的定义)2 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别:反映内容方面:新闻评论反映意见性信息(主观),求异不求同,新闻报道反映事实性信息(客观),求同不求异。

写作目的方面:新闻评论宣传主张、观点,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

表达方式方面:新闻评论议论为主,讲究判断、推理的逻辑性,新闻报道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

3.评论的特点:(一)论题的新闻性。

第一层含义,先有新闻再有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第二层含义,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

(二)论理的思想性。

包含三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 、怎样说“理” 。

(三)论说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

首先,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

其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第三,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第四,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选择题)徐铸成《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新闻这一行,如果也要从历史上找开山祖师爷,那么“司马迁和司马光应是我们的祖师爷,而王船山则是新闻评论家杰出的代表。

第八章题库2答案

第八章题库2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立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是1956年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D选项正确。

2.【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C选项正确。

3.【答案】B【解析】参见上面第2题的解析。

4.【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没收官僚资本。

D选项正确。

5.【答案】B【解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任务。

“三反”、“五反”运动是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运动。

B选项正确。

6.【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D选项正确。

7.【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而三大改造是两翼。

B选项正确。

8.【答案】B【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

9.【答案】D【解析】1953年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一五”计划的建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选项正确。

10.【答案】A【解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是高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公社是“大跃进”时期出现的。

A选项正确。

11.【答案】C【解析】中共中央在1953年12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公文写作概论》第八章——事务类公文

《公文写作概论》第八章——事务类公文

总结
8.3.1 总结的定义
总结是对之前工作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概括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一种事务性公文文种。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文种,总结是对计划的检验,同时又是制定计划的基础。
8.3.2 总结的特点
普遍性(广泛性):总结是一种适用范围十分普遍的文种。就其使用主体来说,既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和个人。就总结的范围而言,可以覆盖到各个领域,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包括教育、科技、环境等方面;既包括对具体工作的总结,也包括对思想方面的总结。借鉴性(经验性):总结的目的是把工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归纳出来,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性的借鉴意义。客观性(真实性):总结是人们自身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应当完全忠实于客观事实。总结中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内容要实事求是;观点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不允许有任何主观臆断。理论性:总结要写事实,但是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和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本体性(自我性):总结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因此都用第一人称,总结中的材料是自身工作的情况。指导性:总结的目的就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指导以后的工作。

所谓“快”,就是指制发的及时性和快捷性。

简报的价值,就在于它能迅速地将各种新动态、新经验、新问题等信息汇集反馈给上级领导机关。

所谓“简”,就是指内容的简洁性。其内容要求短而精,把要点叙述清楚即可,不需要详细描述或发长篇议论。
8.5.2 简报的特点
按范围分
按内容分
专题简报是针对某项工作的动态或专项问题的解决过程与经验的简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民网 2001年9月05日编者按
▪ 《人民日报》曾为一篇题为《一套国产 大型设备流浪两年半耗资250万 与此同时 一些使用单位却不惜花大量外汇进口同类 设备》的批评性报道,撰写编者按说——
▪ 1983年5月,《人民日报》在发表新华社记 者采写的二九六号客机机组人员和旅客同
劫机暴徒进行斗争事迹的通讯《他们热爱 祖国》时,加的编者按如下。
(二)评价表态
▪ 对于一些需调动舆论的力量予以针砭或弘 扬的事物、现象或做法,编者按语可以通 过直截了当的褒贬评价,起到明辨是非、 扶正祛邪的作用。
《七百英烈铸忠魂六十余载谁人识》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至。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将目光对准这些无名的 先烈: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 囿于各种因素,他们的名字,没有写进历史书,没有放进档案馆,甚 至没能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据民政部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先烈,约有2000万人。 但有名可考、已收入到各级政府编撰的《烈士英名录》的烈士,仅有 176万余人。无数英雄的名字连同坟冢,被岁月的封尘湮没。3月31 日,在全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会议上,民政部官员 透露,民政部门正在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普查登记工作。未来4年, 这些零散烈士墓将全部迁移安置到各级烈士陵园。 青山处处埋忠骨。在定远,安葬着700多位新四军烈士,这是迄今 为止发现的全国最大的新四军无名烈士墓群;在池州,53名战士的 墓群渴望亲人的守护;在泗县,387位烈士在黄土下长眠……清明节 前夕,本报记者分赴省内部分地区探访那些安葬比较集中的无名烈士 墓群,与民政部门一道寻找无名烈士家属。 我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无名烈士找到自己的归宿。 因为,烈士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永恒记忆,他们不应被忘却。
第二节 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 依据编者按语在和新闻报道配合过程中所 处的不同的编排位置,自然形成了三种不 同的表现形式,
▪ 即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
一、文前按语
▪ 文前按语,也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 为编前话,它是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刊的编者 常用的按语形式。
▪ 通常冠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显得庄重。在 报刊上发表时,常用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字体排 出,需要时还加框或加线处理,以突出其重要的 地位。
众阅读的一种文体,值得大力提倡。本 版摘要刊发与会专家的发言,与读者共 同分享我市两位作家的创作成就,以期 倡导一种为大众写作的文风。
(二)政论性按语
▪ 政论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简短的 评介或议论性文字,可以提纲挈领地点明报道的 中心思想,可以依附于报道传达有关精神、划清 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也可以运用褒贬提示、引 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 除编排位置显著突出的特点外,文 前按语还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 一是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 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新闻材料, 也不必展开论证,只需直接提出自 己的见解和观点。
▪ 二是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 下既不署名,也不必拟标题,只需 在文前附上“编者按”三字即可。
二、文中按语
▪ 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独有的 按语形式。
(三)提醒建议
▪ 对于尚未造成影响、尚未产生后果的不良 现象或潜在问题,对尚未引起注意、尚未 形成风气的新生事物或新鲜做法,
▪ 可以通过编者按语的形式,配合报道予以 提醒建议,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形成有 利的舆论环境。
《全国两月飙出10个“地王” 楼市形成新一轮泡沫 》编者按
▪ 商品房市场的火爆将逐渐改变开发商预期, 刺激开发商土地购置热情。销售回款后, 开发商手中现金开始充裕;而资本金比例 的大幅降低,显著提高企业投资能力。投 资热情与投资能力双升,土地需求必然上 升,而商品住宅供给有限,很有可能推动 地价上涨,加剧土地资源的争夺之战。
▪ 在这种情况下,编者按语就可以起到除“导读(视、 听)”之外的解释与说明的作用。
《2011年5月中国品牌大事记发布》编者按
▪ 中国品牌大事记”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 展研究中心的常规研究项目。从2008年1月 起,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展研究中心开始 对当月发生的中国品牌大事进行观察、梳 理和总结,每月初公布上月的“中国品牌 大事记”,并授权合作媒体对外发布。 “中国品牌大事记”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 国品牌发展动态,借鉴中国品牌发展经验, 分享中国品牌发展心得,分析中国品牌发 展趋势,帮助中国品牌更好更快地发展。
者按:2011年10月12日,由中国散
文学会举办的郝炜、周颖 “轻散文丛 书”--《酿葡萄酒的心情》和《忐忑》 研讨会在中国作协五楼会议室举行。20 余名全国知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出席 了会议,对郝炜、周颖的“轻散文”创 作进行了研讨。《人民日报》《光明日 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中国 艺术报》《新浪网》《中国作家网》等 媒体派记者采访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散 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散文家周明主 持。与会专家对我市两位作家的“轻散 文”写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在当 下长篇散文创作盛行的风气下,“轻散 文”的写作无疑是一种时尚, 是贴近大
曾经的“天之骄子”,曾经的跳龙门的“金 鲤”,如今的农民工样的打工者,城市中生存艰 难的“漂”一族。背负着时代变迁、身份转换重 负的这样一个人数越来越庞大的新群体,他们的 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他们发自心底的呐喊与诉 求,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该漠视,而必须认真倾 听、严肃对待的。
这不仅关乎社会的公平,更关乎国家的未来。
▪ 三是由实入虚,善于从理论的高度、政 策的高度提炼、升华报道的主题。
▪ 四是变换角度,善于寻找与新闻报道不 同的切入点和着眼点,使按语别有新意。
二、迅速及时 轻便灵活
▪ 编者按语是新闻评论各类文体中最为轻便 灵活的一类文体,它可以针对刚刚发生的 新闻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具有很强的时效 性和操作上的灵活性。
▪ 它是一种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的编者按语, 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 文字,
▪ 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在帮助受众领会和理解其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 和力度,使报道或文稿锦上添花。
编后的特点:
▪ 一是发表形式有所不同。编后可以(也 最好)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 它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关系,又 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置于文章的字里行间, 在新闻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后 面打上括号,加上“编者按”、“编者” 或“按”字,
▪ 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材料、内 容,或诠释补正,或评点批注,便于读者 领会文意,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有时还可 以代表编者修正失误、提出希望等等。
▪ 一、按语的渊源与发展 ▪ 二、按语的性质 ▪ 三、按语的功能
一、按语的渊源与发展
▪ 中国最早的编者按语是《史记》中司马迁 在“本纪”、“列传”、‘‘世家”之后 所写的“太史公曰”
▪ 作为新闻评论体裁之 一的编者按语,是近 代报刊发展的产物。
二、按语的性质
▪ 编者按语是一种编者评论,它是编者对所 编辑、刊(播)出的报道或文稿直接进行评介、 议论的方式,也是编者在记者(或作者)和受 众间架设的一座沟通的桥梁。
▪ ▪ ▪ ▪
四三二一 、、、、 明言迅立 快简速足 犀意及依 利赅时托
讲点轻有 究到便所 分为灵超 寸止活脱
第 的三 写节 作编 要者 求按

一、立足依托 有所超脱
▪ 依托,是编者按语最 突出的特点之一,离 开了所依附的新闻报 道或文稿,编者按语 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也就失去 了其存在的依据和价 值。在写作编者按语 时,应力求做到依托 而不拘泥于报道,超 脱而不游离于报道。
第八章(下)
编者按语
编者按语
▪ 编者按语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 ▪ 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
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 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 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 明性文字, ▪ 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
的一种发言方式。
第一节 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功能
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 美协主办的本次展览集合了湖南工笔画、 油画两大画种的精英力量,推出了12名工 笔画家、12名油画家共200多幅精品力作。
《关于大学生的价值和就业在哪里》编者按
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出身农村、考 上大学、进入城市,毕业后与进城打工的父兄汇 流,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与新生 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无几,生活境遇同 样是在城乡之间漂浮。对这样一个近几年涌现的 年轻人群体,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农民工”。
三、言简意赅 点到为止
▪ 由于有现成的新闻报道或文稿同时刊出(或 播出),因而可以省却为介绍由头或论据而 花费的笔墨,直截了当地对事件或问题做 出分析、提出看法,使言简成为可能。
▪ 但言简只有与意赅相结合才有价值,也才 能体现编者按语的特点。
四、明快犀利 讲究分寸
▪ 编者按语虽然短小,但态度应鲜明正确, 手法应明快犀利,或褒扬、或针砭、或提 倡、或反对,按语中都应有明确的态度和 倾向性。
▪ 具体地说就是,编者 按语依据的主要由头 或论据,应是新闻报 道所提供的事实;
▪ 编者按语的见解或观 点,应是报道思想的 高度概括和提炼,
▪ 同时,还应是报道思 想的延伸和必要的补 :
▪ 一是由点及面,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分析 问题和认识事物。
▪ 二是由表及里,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 象揭示其实质或内在规律。
▪ 二是写作要求有所不同。编后的写法接 近随感或短评,不仅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 而且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 三是功能的侧重点略有差异。编后置于 报道或文稿末尾,其引申、生发的作用较 为普遍。
人民日报:造林就是造水(编后):
▪ 《人民日报》(2006年2月15日第十二版)中国体育该有何种品格(编后)
文中按语的几个主要特点:
▪ 一是与所依托的报道或文稿既配合又融合,直 接评点批注,议论针对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