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药理作用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姜黄素功效与作用

姜黄素功效与作用

姜黄素功效与作用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来自姜黄植物(Curcuma longa)根茎的天然植物化合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草药和中医实践中,具有许多医学和保健功效。

近年来,姜黄素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通过大量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黄素的健康功效与应用领域。

姜黄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这使得它在预防和治疗炎症相关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姜黄素还可以抑制多种炎症介质和炎症信号途径的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这些作用使得姜黄素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效果,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肺部疾病等。

姜黄素还被证实具有抗癌活性。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姜黄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种生物分子的活化和表达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活性使得姜黄素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具有潜在效果,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姜黄素可以通过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它还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防止血栓形成。

这些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

姜黄素还被研究发现对脑功能和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姜黄素可以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减少脑细胞损伤,并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它还可以抑制多种神经炎症反应,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姜黄素还被发现可以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对防止脑部老化和提高脑功能有积极影响。

此外,姜黄素还被研究发现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复制,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这使得姜黄素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如流感、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姜黄素还被研究发现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姜黄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肿胀

姜黄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肿胀

姜黄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肿胀姜黄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以及传统医药中。

其主要成分是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姜黄素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许多人在缓解疼痛、肿胀和炎症方面选择的自然疗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姜黄如何通过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和肿胀的作用。

一、姜黄的药理活性及其对炎症的影响姜黄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的抗炎物质,可以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

这些炎症介质是导致疼痛和肿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姜黄素通过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产生,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姜黄的活血化瘀作用在中医学中,姜黄被归类为一种活血化瘀的药物。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动,从而加速瘀血的排出。

瘀血是指在身体组织中积聚的淤血,它阻碍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得该区域的组织变得萎缩和疼痛。

姜黄中的姜黄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这些细胞产生一种叫做一氧化氮(NO)的分子。

NO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瘀血的消散。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促进红细胞的变形和聚集性降低,增强其对瘀血的清除作用。

三、姜黄的应用和剂量姜黄可以通过口服、外用或注射的方式使用。

对于一般疼痛或轻度肿胀,口服姜黄胶囊或含有姜黄素的药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严重疼痛或明显肿胀,可以考虑外用姜黄膏或由专业医生给予注射剂。

在剂量方面,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口服剂量为每日1.5-3克姜黄粉或等效姜黄素。

对于外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

四、注意事项和潜在副作用尽管姜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草药,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姜黄药物,因为其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利影响。

2. 对姜黄过敏或有胃溃疡、胆道结石等疾病的人应慎重使用姜黄药物。

3.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姜黄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或腹泻等。

姜黄素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姜黄素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姜黄素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姜黄素(Curcumin),又称为二酮二磺基甲烷(diferuloylmethane),是姜黄中的一种黄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近年来,关于姜黄素的研究逐渐增多,证实了它在多个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本文将介绍姜黄素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功能姜黄素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抗氧化作用:姜黄素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减少细胞中的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缓衰老进程,并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2.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

它通过干扰炎症信号通路的传递,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临床研究发现,姜黄素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3.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对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侵袭能力,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性停滞,并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诸多临床研究证实,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4.促进消化:姜黄素可以通过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改善胃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消化和吸收。

它对于缓解胃肠道疾病和增加食欲有一定的效果。

5.保护心血管:姜黄素具有降低血脂、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主治基于姜黄素的主要功能,它在以下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作用:1.慢性炎症性疾病:姜黄素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慢性鼻窦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肿瘤:姜黄素对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它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侵袭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一、引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SAH的发生常伴随着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对于脑组织的损伤起着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天然植物提取物姜黄素因其卓越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姜黄素在SAH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二、姜黄素及其药理特性姜黄素,一种从姜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它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而且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

在许多疾病模型中,姜黄素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中。

三、姜黄素在SAH中的抗炎症反应作用SAH后,脑部炎症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和分子的参与。

姜黄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这一反应。

首先,姜黄素可以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如白细胞介素-1β、环氧化酶-2等。

其次,它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其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和活化。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的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这些作用都有助于减轻SAH后的脑部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四、姜黄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氧化应激是SAH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进一步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这些作用有助于减轻SAH后的脑部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的损伤。

五、姜黄素在SAH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鉴于姜黄素在抗炎和抗氧化方面的显著作用,其在SAH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SAH治疗中的最佳给药途径和剂量。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SAH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姜黄的药理作用与常见配伍

姜黄的药理作用与常见配伍

姜黄的药理作用与常见配伍姜黄,又称为芳香姜黄或者黄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在传统中医药中,姜黄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调理。

它主要的活性成分为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被广泛关注和运用。

本文将介绍姜黄的药理作用及其常见的药物配伍应用。

一、姜黄的药理作用1. 抗氧化作用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对于预防和治疗氧化损伤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 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和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动来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姜黄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3. 抗菌作用姜黄素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减轻感染引起的症状。

姜黄素还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二、常见姜黄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应用1. 姜黄与黑胡椒姜黄和黑胡椒是一对天然的搭配,它们可以增强彼此的药效。

姜黄素在黄姜中含量较低,而黑胡椒中的一种活性成分——胡椒碱,可以促进姜黄素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一般情况下,姜黄与黑胡椒一同使用,可以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强其治疗作用。

2. 姜黄与葛根姜黄与葛根的配伍常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姜黄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而葛根则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等功效。

两者结合可以协同发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3. 姜黄与当归姜黄与当归的搭配常用于调经活血、缓解痛经等妇科疾病。

姜黄具有散寒调经的作用,而当归则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

两者结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调理月经不调等问题。

4. 姜黄与白术姜黄与白术的配伍常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胀便溏等症状。

姜黄有助于消化、祛风湿,而白术则有健脾益胃、收敛止泻的作用。

两者结合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缓解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总结:姜黄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保健和美容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姜黄素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其功效和作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并列出了一些使用姜黄素时的禁忌。

一、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氧化损伤,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

2. 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肿胀和红肿等炎症症状。

姜黄素可用于治疗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

3. 免疫调节作用姜黄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感染能力。

姜黄素还可以抑制免疫过度活化,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4. 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减少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5. 促进消化作用姜黄素可以增加胃酸和胆汁分泌,促进消化液的生成和排泄,有助于消化食物,减少胃肠道问题的发生,如胃肠胀气、胃灼热、胃溃疡等。

6. 降脂作用姜黄素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7. 保护肝脏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肝脏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改善脂肪肝、肝炎等肝脏疾病。

8. 抗菌作用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9. 抗衰老作用姜黄素可以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的DNA和蛋白质,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修复能力,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10. 抗癌作用姜黄素可以干扰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基因的表达,减少肿瘤的恶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姜黄素类化合物

姜黄素类化合物

姜黄素类化合物介绍姜黄素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姜黄根茎中。

它是一种多酮类化合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姜黄素(Curcumin)。

姜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近年来,姜黄素类化合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姜黄素的结构姜黄素是一种多酮类化合物,由1,6-二芳基-1,3,5-己三酮骨架组成。

其主要成分姜黄素的分子式为C21H20O6,相对分子质量为368.38。

姜黄素的结构可分为苯环和γ-二酮环两个部分。

苯环上分别连接有两个甲氧基基团,γ-二酮环上则存在两个邻间的羟基。

姜黄素的生物活性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抗炎作用是其最为广为人知的特性之一。

它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抑制核因子κB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抑制炎症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抗氧化作用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氧化损伤。

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包括清除活性氧、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等。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

抗肿瘤作用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肿瘤治疗。

姜黄素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干扰多种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抗菌作用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对抗耐药菌株的作用更加明显。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应用药物开发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

其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作用使得姜黄素成为了多种疾病的治疗候选药物。

目前,已有多个姜黄素类化合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一些化合物已经获得了批准上市。

日本姜黄素功效与作用

日本姜黄素功效与作用

日本姜黄素功效与作用日本姜黄素,又称为生姜(SHOGA)中的有效成分,是一种黄色的化合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日本传统草药学中,并在近年来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日本姜黄素的功效和作用。

1.抗氧化作用日本姜黄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压力,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对于预防或减轻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炎作用日本姜黄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炎物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引起的疼痛。

它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来发挥抗炎作用。

3.抗菌作用日本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肠道致病菌、呼吸道感染菌和皮肤感染菌等。

这使得它在治疗和预防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4.抗癌作用日本姜黄素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日本姜黄素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5.促进消化日本姜黄素在日本传统草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促进消化。

它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它还可以减轻胃肠道的不适,如胃痛、胃灼热和腹胀等。

6.减轻肝脏损伤日本姜黄素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肝脏受损的风险,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并减轻肝炎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乙醇致肝损伤和药物性肝损伤等。

7.改善关节炎日本姜黄素被认为具有改善关节炎症状的作用。

研究表明,它可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并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这可能与它的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8.调节血糖日本姜黄素可以调节血糖,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潜力。

研究表明,它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并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
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都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并能降低肝胆固醇,纠正a-和B-脂蛋白比例失调,但对内源性胆固醇无影响;对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著,能使血浆中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

高蔗糖饮食能引起大鼠产生高脂血症,姜黄素能对抗此高脂血症产生。

灌胃姜黄素能降低肝重,减少肝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磷脂含量及血清总甘油三酯、VLDL+LDL 甘油三酯,HDL甘油三酯、VLDL+LDL胆固醇和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含量。

用肝匀浆体外保温法,以14C-醋酸为底物试验,初步结果表
明,姜黄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2.抗肿瘤作用:
用鼠Dalton氏淋巴腹水瘤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及在体实验,姜黄醇提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在0.4mg/ml时能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长,并对淋巴细胞和Dalton氏淋巴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能减少动物肿瘤的生长,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素。

在巴豆油促进下,7,12-二甲基苯蒽能诱发小鼠产生乳头癌,姜黄素可明显减少在此情况下乳头癌产生的机会,也能抑制由2O-甲基氯蒽诱导的肿瘤形成。

姜黄素还能减少突变原致癌的可能性。

姜黄素还能抑制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的诱癌作用。

当局部应用10μmol/L姜黄素时,对由5nmol/L TPA 诱发的鸟苷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率达91%;10μmol/L的姜黄素与2nmol/L的TPA-起局部应用,对TPA激发的3H-胸腺嘧啶嵌合入表皮DNA中的抑制率为49%,其抑制率与浓度有关。

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抗癌剂。

3.抗炎作用:
姜黄素能对抗角义菜胶诱发的大鼠脚趾肿胀,在30mg/kg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而剂量在60mg/kg 时,则抑制这种抗炎作用。

姜黄素钠可逆地抑制尼古丁、乙酰胆碱、5-羟色胺、氯化钡及组胺诱发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类似于非固醇类抗炎药。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试验,姜黄素百分之一浓度时,对细球菌(Micrococuspyogenesvar. Aureus)有抑制作用。

挥发油有强力抗真菌作用。

姜黄能延长接种病毒小鼠的生存时间。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姜黄素静脉注射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肾上腺素、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血压亦无明显影响。

用姜黄素灌胃能对抗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T波变化,灌胃还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ol/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P<0.01)。

大鼠灌胃5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天)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

其中以40mg/(kg.天)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
抑制率为34.6%(P<0.05)。

继续增加给药量,抑制作用未见进行性增强。

在低切变率(37.5秒-1)条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显著,而高切变率(150秒-1)时,无显著性差异。

6.利胆作用:
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醇等,都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促进胆囊收缩,而以姜黄素的作用为最强。

7.对终止妊娠的作用:
姜黄制成100%(生药1g/ml)和200%水煎剂。

小鼠在妊娠早期(6-7天)、中期(10-14天)和晚期(16-18天)分别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黄水煎剂10g/kg,每日1次,连续2天。

早、中期妊娠小鼠在给药1次后,次日清晨可见阴道出血,解剖可见子宫内有坏死、变性胚胎,晚期妊娠小鼠在给药1次后,大部分在24小时内娩出小鼠。

表明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对小鼠各期妊娠都有明显作用(口服50g/kg无效),终止妊娠率为90-100%,而对照组胚胎发育正常。

家兔于妊娠早期(8-10天)、中期(13-15天)和晚期(23-25天)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黄水煎剂8g/kg,每日1次,连续2-3天,8只早期妊娠家兔和4只中期妊娠家兔全部终止妊娠,4只晚期妊娠家兔亦全部流产。

对照组6只家兔全部正常妊娠。

以未成熟小鼠子宫增重法,测定姜黄的雌激素与抗雌激素活性,表明姜黄水煎剂10g/kg 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无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

姜黄10g/kg所致的终止动物早期妊娠作用可被黄体酮(1mg/鼠)拮抗,姜黄10g/kg还可明显抑制假孕小鼠创伤性子宫蜕膜瘤的生长,因此推测姜黄引起动物早期流产作用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它具有抗孕激素活性和宫
缩作用。

姜黄粉依次用石油醚、95%乙醇和水提取物,于妊娠第l-7天连续灌胃,三种提取物的剂量为100mg/kg时,对雌性大鼠的终止妊娠率分别为100,70和100%。

出生的幼鼠无畸形。

上述3种提取物对硫酸铜诱发的兔排卵均无影响。

8.抗氧化作用:
以NIH小鼠脑、心、肝、肾、脾等器官制成一定浓度匀浆液,以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过氧化脂质时,过氧化脂质很快又转变成丙二醛,在加热条件下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原理进行检测,结果姜黄素对五大脏器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都有明显对抗作用。

各脏器匀浆浓度分别为,脑3.39%,心1.16%,肝(1)3.97%,肝(2)3.94%,肾2.08%,脾1.67%;姜黄素剂量(mg/100ml)分别为,脑0.31-0.123,心20.4-0.8,肝(1)20.4-0.8,肝(2)0.8-0.128,肾20.4-0.8,脾0.8-0.123,与空白对照比较,除脾中剂量0.32、低剂量0.123P>0.005,脑高剂量0.32 P<0.01外,其余均为P<0.001。

亦有报道,姜黄素和4-Hydroxycinnamoyl(geruloyl)methane,
bis(4-Hydroxycinnamoyl)methane均有抗氧作用,以姜黄素最好,对亚油酸的空气氧化的50%抑制浓度为1.83×10(-2)%(硫巴比妥值)和1.15×10(-2)%(过氧化物值),
均高于维生素E。

9.光效应作用:
姜黄素在通常情况下杀菌能力较弱,但当给于光照射时,微克量的姜黄素就显示出很强的光毒性反应。

革兰氏阴性菌对于姜黄素光毒性的抵抗力比革兰氏阳性强。

姜黄素的这种光毒性只有在有氧情况下才能产生。

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光敏化药物应用于牛皮癣、癌症、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光疗。

姜黄素还能对易光解的药物起稳定的作用。

如对硝苯吡啶的光稳定作用特别强,使它半衰期延长6倍,可增强其疗效。

10.其它作用:
姜黄素可抑制PGS的生物合成。

姜黄还可杀蝇。

姜黄的氯仿和乙醚提取物体外对发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

Turmeronol A和B可抑制大豆脂氧合酶,其IC50分别为16和19μmol/L。

这二种化合物在-200ppm浓度时可防止亚油酸的自动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