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
临床研究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研究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在临床研究中,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术后的成功,预防和处理排斥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相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免疫抑制治疗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主要源于宿主对移植肾的免疫反应。
因此,免疫抑制治疗是预防和处理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环孢菌素、他克莫司、口服类固醇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降低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二、监测移植肾功能与排斥反应的标志物监测移植肾功能与排斥反应的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排斥反应至关重要。
血清肌酐、尿酸氮、尿量等指标可用于评估移植肾的功能。
而C反应蛋白、血液中的抗体水平等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排斥反应。
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三、术后护理与生活方式管理术后护理与生活方式管理对于预防和处理排斥反应同样重要。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复诊。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四、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不同患者对移植肾的免疫反应程度不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例如,在高风险患者中可以选择联合用药,以增强免疫抑制的效果。
五、应对并发症的处理在排斥反应的治疗过程中,一些并发症的处理同样重要。
例如,感染是移植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
医生需要对感染进行及时干预,并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
六、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由于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同样重要。
医生和护士可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惑和担忧,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移植排斥反应类型

移植排斥反应类型(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1、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在移植后数分-24小时发生ABO血型抗体或抗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抗体引起受者反复输血,妊娠或曾做过同种移植,其体内有可能存在这类抗体(IgM)。
超急排斥一旦发生,无有效方法治疗,终将导致移植失败ABO及HLA 配型可预防超急排斥的发生。
2、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急性排斥是排斥反应中最常见,在移植后数天-2周发生。
移植物病理:大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体温度升高、移植物肿胀,疼痛,少尿(肾)、SCr增高,血小板减低,补体下降,进展迅速。
机制:CD4+Th1细胞介导迟发型反应;CTL直接杀伤表达同种异型抗原的移植物细胞;激活的巨噬细胞和NK细胞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3、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慢性排斥移植后数周-数年发生临床过程,肾移植与慢性肾炎相似(进行性肾功能丧失)主要病理特征是移植器官的毛细血管床内皮细胞增生,使动脉腔狭窄,并逐渐纤维化。
机制:免疫机制:血管慢性排斥(Chronic vascular rejection)主要形式1)CD4+T细胞通过间接途径识别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LA抗原而被活化,长期活化,Th1细胞可介导慢性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参与B细胞抗体的产生2)急性排斥反复发作,引起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持续炎症损伤非免疫机制慢性排斥与组织器官退行性变有关1)供者年龄过小或大2)并发症:高血压、高血症、糖尿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3)移植物缺血时间过长4)肾单位减少5)肾血液动力学改变6)免疫抑制剂: 药物损伤(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GVHR是由移植物中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组织抗原所致的排斥反应,发生后一般均难以逆转,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能威胁受者生命。
2.形成条件:HLA型不符;移植物中足量的免疫细胞(成熟T细胞);受者免疫无能或免疫极度低下。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试题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试题1、单选我国目前主要供体来源是()A.有心跳的脑死亡供体B.无心跳的尸体供体C.无心跳的脑死亡供体D.活体亲属供体E.活体非亲属供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尸(江南博哥)体供体分为有心跳的脑死亡供体,心脏停搏的脑死亡供体和无心跳的尸体供体,后者是我国目前主要供体来源。
2、多选排斥反应的表现有()A.皮肤苍白,温度下降B.发热、血压增高、情绪异常C.局部肿胀、疼痛D.尿少E.神经功能障碍正确答案:B, C, D3、单选下列关于游离皮片移植不正确的是()A.刃厚皮片用于肉芽创面较好B.中厚皮片是整形修复中最常使用的皮片C.全厚皮片多用于颜面、颈、手、足等部位D.刃厚皮片多用于手掌、足底和面部等部位E.点状植皮用肉芽创面上移植成功率高正确答案:D4、多选游离植皮术后护理,正确的是()A.供皮及植皮部位应制动和抬高B.术后3日换药C.注意局部保暖D.观察有无感染征象E.供皮区无特殊情况不必换药正确答案:A, C, D, E5、单选男性,33岁,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第6天,诉全身乏力,情绪低落,移植肾区胀痛。
体检:体温38.6℃,脉搏98次/分,血压165/96mmHg,尿量减少至25ml/h,血肌酐572mmol/L。
目前该病人最关键的处理措施为()A.监测体温变化B.应用利尿药C.应用抗凝药物D.MP冲击治疗E.大量补液正确答案:D6、单选不属于同基因移植的是()A.异体皮肤移植B.同卵双生异体移植C.自体皮肤移植D.自体输血E.自体骨移植正确答案:A7、单选男性,37岁,肾衰竭多年,现找到一个可移植的肾源,经组织配型检查可以移植,当日手术。
当移植手术完成后,约10分钟肾脏由红变暗,出现斑块、青紫、坏死并寒战、发热,病人出现的问题是()A.超急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加速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8、单选除低温外,保持离体器官功能的另一重要因素为()A.保存液的浓度B.保存液的成分C.保存液的酸碱度D.保存液的压力E.保存容器的材料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低温可减缓细胞新陈代谢和能量储备的消耗,保存液中的成分如乳糖盐、棉糖、羟乙基淀粉可维持渗透压,减轻冷藏状态下细胞的肿胀;谷胱甘肽和腺苷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发挥细胞保护作用,可弥补低温的缺陷,成为保存器官功能的又一重要因素。
肾移植后早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四例报道重点

3 were not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ime and graft lOSS developed.Case 2 and
functionally recovered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of plasmapheresis,IVIG and bortezomib.Conclusion
severe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 21.(3)The received
haring early recipient pancreas diagnosed transplantation 1 year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Eight months after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DsA
on
1
was positive,anti A11 M咂1 was 3059,and DSA 11 was negative showed mild ischemia reperfusion
case
the postoperative day 13.Biopsy
injury
in transplanted kidney
rejection.Serum
on
creatinine was
elevated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 8;PRA testing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class工and 11 was was positive,and anti DRl6 M限1 was 15 170
78.9%。DSA工为阳性,抗A11 MFI为3
肾移植术后护理措施考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肾移植术后患者需要保护性隔离的时间通常是:A. 3-5天B. 5-7天C. 7-10天D. 10-14天2. 以下哪项不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排斥反应症状?A. 发热B. 关节痛C. 咳嗽D. 腹泻3. 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压控制的理想范围是:A. 120/80mmHg以下B. 130/90mmHg以下C. 140/90mmHg以下D. 150/100mmHg以下4. 肾移植术后患者伤口护理中,正确的换药频率是:A. 每日一次B. 每三日一次C. 每周一次D. 根据伤口情况决定5. 肾移植术后患者尿量突然增多,可能是以下哪种情况?A. 排斥反应B. 肾功能恢复C. 肾血管栓塞D. 感染6. 肾移植术后患者饮食中应避免的食物是:A.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B. 富含钾的食物C. 富含钙的食物D. 富含铁的食物7. 肾移植术后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的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适当活动B. 保持床铺整洁C.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D. 使用抗凝药物8. 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B. 帮助患者建立自信C. 对患者的担忧置之不理D. 忽视患者的情绪波动9. 肾移植术后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的时间是:A. 每1个月B. 每3个月C. 每6个月D. 每1年10. 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以下哪种药物是首选?A. 青霉素B. 红霉素C. 头孢菌素D. 大环内酯类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肾移植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要点。
2. 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护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 肾移植术后患者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
4. 肾移植术后患者饮食指导的内容。
三、论述题(10分)1. 论述肾移植术后患者预防排斥反应的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D5. B6. B7. B8. B9. B10. C二、简答题1. 肾移植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要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
肾移植术后患者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肾移植术后患者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黄雅莲;雷芬芳
【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4(032)003
【摘要】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
彩色B超的检查。
若能早期发现,及早诊断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对患者的治疗、移植肾的成活及预后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月共成功实施肾移植术36例,通过对36例患者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共有6例
患者发生排斥反应。
由于诊断及时,早期采取了治疗措施,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417-418)
【作者】黄雅莲;雷芬芳
【作者单位】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1;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
阳,42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9.2
【相关文献】
1.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J], 朱丽娟
2.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J], 周勤
3.甲基强的松龙药物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J],
周晓华
4.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J], 黄小梅
5.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J], 冯霞;闵祥花;赵学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r e mo v e a n d n e u t r a l i z e a n t i b o d i e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g e n t s t a r g e t i n g B c e l l s( r i t u x i m a b ) ,p l a s ma c e l l s
( b o r t e z o m i b ) ,a n d t h e c o mp l e me n t s y s t e m( e c u l i z u ma b )h a v e a l s o b e e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u s e d t o t r e a t
产 生 以及 补 体 系 统激 活在 排斥 反 应 中作 用 的深 入 研 究 , A MR 的 治 疗 也 出现 新 的策 略 。 除 了标 准 的A MR 治疗 包 括 血 浆 置换 、 静 脉 输 注 免 疫 球 蛋 白, 新 型 的 针 对 B细 胞 、 浆 细 胞 和 补 体 系统 的 单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h u mo r a l r e j e c t i o n a f t e r k i d n e y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Y u L i x i n .D e p a r t me n t o f
克隆抗体 , 分别如 : 利妥昔单抗 、 硼替佐米 、 依 库珠单 抗等 , 被证 明能 有效 治疗 肾移植 术后 A MR。 如何采用这 些新 型免疫抑 制剂更好 地控制体 液免疫 并延长移植 物 的生存 , 将 是未来 一段 时间 的
移植排斥反应类型

移植排斥反应类型(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1、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在移植后数分-24小时发生ABO血型抗体或抗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抗体引起受者反复输血,妊娠或曾做过同种移植,其体内有可能存在这类抗体(igM)。
超急排斥一旦发生,无有效方法治疗,终将导致移植失败ABO及HLA配型可预防超急排斥的发生。
2、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iection)急性排斥是排斥反应中最常见,在移植后数天-2周发生。
移植物病理:大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体温度升高、移植物肿胀,疼痛,少尿(肾卜SCr增高,血小板减低,补体下降,进展迅速。
机制:CD4+Th1细胞介导迟发型反应;CTL直接杀伤表达同种异型抗原的移植物细胞;激活的巨噬细胞和NK细胞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3、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iection)慢性排斥移植后数周-数年发生临床过程,肾移植与慢性肾炎相似(进行性肾功能丧失)主要病理特征是移植器官的毛细血管床内皮细胞增生,使动脉腔狭窄,并逐渐纤维化。
机制:免疫机制:血管慢性排斥(Chronic vascular rejection)主要形式1)CD4+T细胞通过间接途径识别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LA抗原而被活化,长期活化,Th1细胞可介导慢性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参与B细胞抗体的产生2)急性排斥反复发作,引起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持续炎症损伤韭免疫机制一一慢性排斥与组织器官退行性变有关1)供者年龄过小或大2)并发症:高血压、高血症、糖尿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3)移植物缺血时间过长4)肾单位减少5)肾血液动力学改变6)免疫抑制剂:药物损伤(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 GVHR是由移植物中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组织抗原所致的排斥反应,发生后一般均难以逆转,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能威胁受者生命。
2. 形成条件:HLA型不符;移植物中足量的免疫细胞(成熟T细胞);受者免疫无能或免疫极度低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大部分患者因缺乏相应的医疗专业知识,对于在移植术后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不能辨别,未引起足够重视,以至于延误病情,乃至威胁生命。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以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据统计,肾移植术后第一年约有5%—8%的移植肾因不可逆的排斥反应而失功。
排斥反应的实质是一种免疫反应,是受者对移植物抗原发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它是目前导致移植肾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
根据排斥发生的时间、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进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
来势迅猛,大多数发生于吻合血管开放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少数病人会延迟发生,但也只限于移植后的24—48小时内。
由于常发生在术中关腹前,所以也称为“手术台上的排斥反应”。
临床表现为:移植的肾脏突然变软,由红变紫或花斑状,搏动消失,输尿管蠕动消失,泌尿停止。
或在术后24—48小时内突然发生血尿、少尿或无尿,移植肾区剧痛,血压升高。
血肌酐持续升高并伴高热、寒战等全身反应。
术前常规进行交叉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PRA)
可有效预防,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一经确诊应切除移植肾,以免危及生命。
2、加速性排斥反应
术后3-5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
临床表现为:术后移植肾有功能,突然出现体温升高,尿少,血压升高,移植肾肿胀压痛,病情进行性发展,血肌酐迅速上升,病人须透析治疗。
有些病人移植肾极度肿胀压力过大,可出现肾破裂,移植肾区剧烈疼痛,可因大出血诱发休克。
开始治疗时有所改善,但停药后又复发,全身反应加重,肾功能不见好转。
首选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500—1000mg/d,静脉滴注,连用3天。
如果效果不佳,尽早使用ATG(ALG)或OKT3治疗,连用10—14天。
如果仍不佳,可试用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
因为使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可引起感染、充血性心衰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故治疗无效者应及早停用免疫抑制剂,切除移植肾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3、急性排斥反应
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排斥反应。
发生于肾移植术后第6天至术后3-6个月内,特别好发于移植后3个月内,以第5周发生率最高。
临床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8℃以上,尿量减少,移植肾肿大、质硬、压痛以及血压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头痛、心动过速、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血肌酐上升。
对于急性排斥
反应的治疗,关键是早期及时正确处理。
这段时间病人要按时随访和复查。
抗排斥药物,尤其是环孢素不得轻易改动,绝对听从医生指导。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后,应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无效应尽早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专门特异性地针对排斥有关的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必要时血浆置换。
由于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应注意给予适量的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预防感染。
4、慢性排斥反应
发生在手术后6个月以后。
是一种缓慢发展和不可避免的移植肾功能减退,是移植肾功能丧失的最重要原因,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HLA配型。
2、急性排斥发生的时间、频率、程度。
3、免疫抑制剂剂量不足。
4、高血脂症。
5、反复感染。
慢性排斥发生后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表现为移植肾功能逐渐减退或丧失,血肌酐逐渐升高,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进行性贫血,尿量减少,移植肾萎缩,肾血流量减少等。
调整免疫抑制剂,抗凝,扩血管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方法有一定效果。
当然,治疗要因人而异了,最终还是要听取医生的建议。
因此,当出现以上症状和不适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
尤其是一些自行减药、停药的患者,更要重视,未严格按
医嘱服药或因为经济及其他原因,减少甚至停服环孢素,最终会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这类教训深刻,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