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的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豆豉

豆豉
香蕉叶包覆接种过的大豆,经过一至两天发酵,所得到的白色饼状食 品。 3. 由大豆为主原料制成之大豆丹贝,因含有丰富之蛋白质,可作为肉类 的代用品,是素食人士摄取蛋白质的主要食品之一。 4. 根霉属真菌中的寡孢根霉菌(Rhizopus oligosporus)为制作丹贝的主 要菌种之一。
豆豉的分类
1. 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 2. 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天然制曲受 季节温度影响 不能周年生产, 制曲周期长。
• 1) 曲霉制曲
② 纯种制曲
大豆蒸煮冷却
接入纯种
装入簸箕 移入曲室 控温培养
纯种制曲制 曲周期短, 可常年发酵 生产。
2)毛霉制曲
① 天然制曲
自然毛霉制曲要求温度低,只能在冬季上产,制曲周期 长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② 纯种制曲 品温在23-27℃培养。
2、广东阳江豆豉:滋味醇香,鲜美可口,松软化渣。黑豆 原料——浸泡——蒸煮——制曲——洗霉——加盐拌和—— 后期发酵——干燥储存
3、四川的潼川、永川豆豉:皮薄的春黑豆、春黄豆 原料黄豆——浸泡——蒸煮——摊凉——制曲——发酵(加 酒、盐、酒糟等)
中国豆豉
4、湖南的浏阳豆豉:黑豆 选豆——浸泡 ——蒸煮 ——摊凉 ——上房 ——成 曲——洗霉——拌料——发酵——晒干——成品
• 3)细菌制曲
值得注意的是在干燥荒漠地区制作细菌性豆 豉,有时会伴生肉毒杆菌。新疆地区曾发生过 多起食用家庭制作的豆豉产生肉毒杆菌中毒事 件。
• 4、制醅发酵
• 1)米曲霉干豆豉:
• ① 水洗(洗霉)
水洗的目的在于部分除去菌丝、孢子、酶系,水洗后成曲水分在3335%
• ② 堆积吸水
调整水分含量45%左右。

豆豉的生产工艺课件

豆豉的生产工艺课件

豆豉产品的质量检测
理化检测
对豆豉产品的水分、蛋白质、脂 肪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产 品质量稳定。
不合格品处理
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隔离、 分析、处理,防止问题产品流入 市场。
01
感官检测
对豆豉产品的外观、色泽、气味 等进行感官检测,确保产品符合 质量标准。
02
03
04
微生物检测
对豆豉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如 细菌、霉菌等,确保产品卫生安 全。
品质和口感不断提升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豆豉的品质和口感 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功能性豆豉产品开发前景广阔
随着功能性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功能性豆豉产品的开发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功能性豆豉 的开发,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保健功能的选择,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搭配食材
豆豉可以搭配各种食材一起烹饪,如 肉类、蔬菜等,增加菜肴的风味和营 养价值。
05
豆豉生产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发酵不完全的问题
总结词
发酵不完全会导致豆豉口感和风味不佳,同时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
详细描述
发酵不完全可能是由于发酵菌种不纯或发酵温度、湿度控制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用纯 度较高的发酵菌种,并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豆豉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广泛流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豆豉也逐渐传播到了世界 各地,成为了国际知名的调味品之一。
豆豉的种类与用途
根据制作工艺和口感的差异,豆豉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 ,如黑豆豉、黄豆豉、青豆豉等。不同种类的豆豉在制作方 法和用途上也有所不同,如黑豆豉主要用于烹饪肉类和蔬菜 ,黄豆豉则可以用于炒菜、煮汤等。

豆豉的酿造

豆豉的酿造

(4) 发酵
成曲升温后加入18%的食盐, 立即装入坛中至八成满,装时层层 压实,盖上塑料薄膜及面盐,密封 置室内或室外常温处发酵4~6个 月即可成熟。
(5) 晾豉
将发酵成熟的豆豉分装在容器 中,放置阴凉通风处晾干至水分 在30%以下即为成品。
2. 米曲霉调味水豆豉
晾晒扬衣→加调味料→发酵
(1) 晾晒扬衣
4、拌料
将制好的豆曲倒入拌曲池内,打 散,加入一定量的食盐、水混匀后 浸渍ld ,然后加入定量的白酒,拌 匀。
5、发酵
拌料后的曲料,装入浮水罐,用浮水 罐发酵的豆豉成品质量最佳。这与浮水 罐的装量适当、后期排气、调节水分、 温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发酵周期12个 月,其间不翻罐,罐可放在室内,也可 放在室外,保持品温20℃左右。
取鲜花椒、紫苏叶、鲜姜放入适量的盐,各 自腌好备用。
将杏仁米放入锅内煮至能搓掉皮,然后取出 ,用开水浸泡,把皮搓掉。
4、原料配制
将腌制好的茄料从缸内捞出,装入布袋压干 。把加工好的黑豆放入缸内,用压出的茄水浸 泡15min 后,倒入香油、白酒、再加入压干的 茄料及加工好的 杏仁米、鲜花椒、紫苏叶、鲜 姜,全部拌匀配好。
1、原料配比
黑豆1000 kg,食盐160~180 kg,硫酸 亚铁2.5 kg,五倍子150 g,水60~100 kg ( 硫酸亚铁及五倍子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豆鼓的 乌黑程度)。
2、原料处理
将黑豆以足够水分进行浸泡,水要浸过豆 面约30 cm,浸泡时间要看季节不同浸泡时 间也不一样,豆粒要达到无皱纹,浸渍适度 的豆粒含水分在46%~50%。常压蒸料2h 左 右,当嗅到有豆香时,观察豆粒形状.松散 而不结团,用手搓豆粒则呈粉状,说明豆巳 蒸熟。用风机吹风或自然冷却,使熟料温度 降至35℃以下。移入曲室,装入竹匾制曲。

豆豉的生产工艺

豆豉的生产工艺

成曲
成曲:菌丝浅灰色,质地紧密,直立,高度0.3-0.5cm,紧 贴豆粒表面有暗绿色菌体生成。
纯种制曲:毛霉M.R.C-1;时间3d 种曲或曲精(0.5%) 冷却(30℃ ) 接种 成曲 入曲室,装曲盘3-5cm
自然培养(品温 23-27℃)3d
成曲质量: 菌丝灰白色,孢子增多。
• 细菌曲 山东及华北部分地区采用。大豆采用水 煮,捞出沥干,趁热用麻袋包裹,保温 密闭培养,3-4天即产生大量黏液,可拉 丝,有特殊豆豉香味即可。
自然培养(品 冷却(35℃ ) 翻曲 入曲室(25℃)装曲盘2cm 翻曲
温25-35℃)
通风培养 (28-30度)
通风培养(33度) 成曲
成曲质量:豆粒有皱纹,孢子成暗黄绿色, 用手搓看到孢子飞扬,掰开豆粒内部大都可 见菌丝,水分在21%左右。
纯种制曲:沪酿米曲霉3.042,米曲霉3.798;时间3天 左右。工艺流程如下;
蒸煮 制曲
米曲霉干豆豉,调味水豆豉、 毛霉豆豉、无盐发酵豆豉
制醅发酵 在酶的作用下,产生 丰富
代谢产物,具有豆豉风味
后 熟 感官指标、理化指标、 卫生指标
晒干或贮存
质量鉴定 成品
(二)原料处理
1、选料:目的;操作;标准 2、浸泡:目的;操作,程度 3、蒸煮:目的; 操作: 程度:
3、制曲
目的:使煮熟大豆在霉菌作用下产生复杂酶系。 传统采用自然接种培养;大规模生产采用人工接种。 根据使用的菌种不同,制作的豆豉曲分别有曲霉曲、 毛霉曲和细菌曲。 (1) 曲霉制曲: 天然制曲:工艺过程如下(时间6-7天)
晾 豉
成 品
(2)米曲霉调味水豆豉 成 曲 使水分较少,便于扬去孢子,避免豆豉有苦涩味。 西瓜瓤汁,食盐、香料,成曲混匀 装坛,密封,室外发酵40-50d

浏阳豆豉生产工艺

浏阳豆豉生产工艺

浏阳豆豉生产工艺
浏阳豆豉是湖南省浏阳市特产之一,以其浓郁的香味和鲜美的口感而广受欢迎。

其生产工艺是一个关键因素,下面将详细介绍浏阳豆豉的生产工艺。

豆豉的采摘是影响浏阳豆豉质量的重要因素。

采摘时要选取成熟的豆荚,将其晒干或烘干,以保证豆豉的质量。

接下来,将晒干或烘干的豆荚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吸水膨胀后取出,晾干备用。

然后,豆豉的发酵是制作浏阳豆豉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晾干的豆荚放入一个坛子里,加入适量的盐,然后用木棒或石臼捣碎,使其表面裂开,便于入味和发酵。

接下来,将捣碎的豆荚放入一个石臼中,用力搅拌,直至豆豉变为黄色透亮。

然后将搅拌好的豆豉装入坛子中,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和辣椒等调味料,然后盖上盖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持坛子的干燥和通风,以免豆豉变质;二是要适时地搅拌豆豉,使其均匀发酵;三是要掌握好时间,一般需要发酵10-15天,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豆豉的质量。

将发酵好的豆豉晾干或烘干,即可制成浏阳豆豉。

在晾干或烘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时间和温度,以免豆豉变质或过度干燥。

浏阳豆豉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严格的操作和控制,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豆豉。

只有掌握好每一个步骤,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香味浓郁的浏阳豆豉。

豆豉的生产工艺(共10张PPT)

豆豉的生产工艺(共10张PPT)

霉颗粒硬实不舒软;浸泡过度,含水量达55% 以上,曲粒过湿,容易升温酸败,发酵后的豆 豉表皮失去光泽不油润。故大豆浸泡时,一般 掌握水温35~40℃,用水量淹过原料30cm,黑 豆浸泡约5h,黄豆浸泡约1.5h.
(2)蒸料 必须控制好蒸料的程度,豆粒蒸过 心而均匀,豆肉酥松,不得过生或过熟。其标 准是闻有豆香,用手捏压豆粒,十之七八成粉 碎状,口尝无豆腥味,消化率70%以上,含水 量大56%~57%。若熟读不够,原料中蛋白质 为达到适度变性,消化率不高,发酵后的豆豉 坚硬而不酥松化渣,鲜香味差。若蒸过
,素以鲜香回甜、滋润化渣、色黑粒散、油润发亮等特点驰名于世,是各类豆豉中的佳品,深受人们喜好。
发酵期间,必须保持坛沿口不干涸,没3~4d 换水一次,保
5~7d 持清洁,装坛后 需进行清坛,开坛检查坛内外豆胚下沉情 并分前后两个木甑,换甑蒸料。
加水少,酶的活性过分被抑制,水解不够,鲜香味差,豆豉坚实,不酥松化渣。
况,若发现下沉或收缩,必须补加曲料填满充实。有常发现坛口 毛霉豆豉由于曲中微生物类群较多,酶系复杂,且各种酶的活力不尽相同加上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具有浓郁的醇香和酯香,成品油润化渣
有常发现坛口部分有白花点或白膜,称生白。 4 拌料发酵 将豆胚曲打散,过筛,按配料比加入食盐和水,拌和均匀,堆集浸润12h ,然后加入白酒、醪糟等拌匀,装入发酵坛或泡菜坛, (容量150~200kg),装满稍加压紧,坛口曲胚表面洒少量白酒,用无毒塑料膜 (2)蒸料 必须控制好蒸料的程度,豆粒蒸过心而均匀,豆肉酥松,不得过生或过熟。
3 培菌制曲 曲盘(簸箕或竹席)制曲 豆胚入曲房后,控制室温 2 ℃ 一 6 ℃,曲料品温 6 ℃ 一 12 ℃。3d 一 4d 后起白色霉 点, 8d 一 12 d 后,菌丝生长整齐,且有少量的褐色抱子 生成, 并将每粒豆胚紧密包裹,此时进行翻曲一次,是

简述发酵食品——豆豉

简述发酵食品——豆豉
简述发酵食品——豆豉(chǐ )
• 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作用制作的食品, 是食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微生物不仅能 在液体食品原料中发酵,而且也能在固体 食品原料中生长繁殖。前者产生了液体发 酵食品,如酸奶、酒类、调味品类、菌类 饮料;后者产生了固体发酵食品,如面包、 干酪、意式和德式香肠、发酵蔬菜、发酵 咖啡、发酵可可等。本次将简要介绍发酵 食品之一,日常可见的食品——豆豉
• 色泽:黑褐色、油润光亮。
• 香气: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 滋味: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 体态: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 3.2、理化指标
• 水分:不低于18.54%;蛋白质:2761g/100g; 氨基酸:1.6g/100g;总酸(以乳酸计) 3.11g/100g;盐分(以氯化钠计)14g/100g; 非盐固形物:29g/100g;还原糖(以葡萄糖 计):2.09g/100g。
• ——赵德安. 《 豆豉的医疗生理作用[J]》 中国调味品. 1998(07)
• 3、豆豉的图片
• 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蒸煮→ 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 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
• 2、操作要点
• 2.1原料处理
• 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 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 鲜度的黑大豆为宜。
• 洗涤: 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 质等。
• 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 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
• 蒸煮:蒸煮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 蛋白质适度变性,易于水解,淀粉达到糊化 程度,同时可起到灭菌的作用。确定蒸煮条 件为1kgf/cm2,15分钟或常压15煮以后,经发酵

教您做豆豉

教您做豆豉

教您做豆豉一、制霉豆:取黄豆500克,用水洗净,浸泡8~15小时(夏天8小时,冬天15小时),待黄豆发涨后,换清水入锅(以淹没黄豆为度),加热煮开,改用文火煮5~6个小时至黄豆酥烂(煮豆时,若汤汁熬干,可加适量热水,切忌加冷水),然后将黄豆倒入笊篱中,沥净汁液,装入带盖沙锅中在40℃的环境中放置1~2天,制好后即可食用。

霉豆制好后稍有氨气,可打开盖,使氨气挥发。

制好的霉豆有长长的黏丝,且越拉越长,这是成功的标志。

如果拉不出丝来,可能有杂菌渗入,不可食用。

二、制豆豉:将500克霉豆倒入容器中,加15克盐拌匀,放置24小时后取出,放在阳光下摊开,晾晒1天,再装回容器内,撒入10克面粉,第二天继续摊晒,至完全干燥后装罐保存。

将125克酱油、25克白砂糖、5克盐、1克胡椒、1克五香粉与500克霉豆混合,放置3~5日,待料液完全渗入霉豆中,取出摊晒晾干,即成上品豆豉。

梅林<释名>上说:"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齐人谓豉声为嗜".<释名>简略地解释了豆豉的功能,那就是做调味品,必须有豆豉五味方可调和成美味,看来,豆豉在古代的烹调上功莫大焉.<释名>还谈到西汉齐地的人民把"豉"的发音念成"嗜",至今四川话里,豉也是这样发音的.古代歌谣唱道:"美豉出xx",<xx.招魂>:"大苦酸咸,辛甘行"指的就是豆豉,由此,至少在战国时期的齐,楚,豆豉已经问世了,所以我想,豆豉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调味品.西晋xx<博物志>说:"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急燥,以油麻蒸迄复暴,三过乃止,然后细捣椒屑筛下,随多少合投之."博物学家张华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了非中原某地人民的一种豆豉制作法,以醋来浸泡豆子,经过暴晒,干后再用油和芝麻反复处理,最后随意撒上花椒粉.豆豉的做法二一、原料配方:黑豆40公斤、茄子(去蒂)62.5公斤、花椒2公斤、杏仁公斤、香油17.5公斤、白酒15公斤、生姜5公斤,紫苏叶250克、盐12.5公斤、苯钾酸钠少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蒸料
• 目的:使大豆组织软化、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糊化,有 利于微生物生长及酶解,还可以把附着在原料上的杂菌杀 死,提高制曲的安全性;蒸料过程中形成含硫化合物,含 硫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风味。
• (1)黑豆蒸料:一般采用常压蒸料。并分前后两个木甑,换甑蒸料。 其目的是为了使甑内上下原料对翻,便于蒸熟一致。时间约5h左右。 • (2)黄豆蒸料:黄豆除用常压蒸料4h,不翻甑外,亦可采用旋转式加 压蒸煮锅在0.1Kpa压力下约蒸45min. • 标准:豆粒熟而不烂,内无生心,颗粒完整,有豆香味,无豆腥味, 用手指压豆粒即烂,豆粒呈粉状,含水量52%左右。 • 若蒸熟不够,蛋白质未达到适度变性,消化率不高,发酵后的豆豉坚 硬而不酥松化渣,鲜香味差;反之,蛋白质变性过度,豆粒组织硬度 降低,发酵后的豆豉易脱皮,肉质腐烂,表皮角质蜡状物被破坏,油 润光泽消失。
几种国内名优豆豉
• 1、四川三台豆豉:黑豆加工,黑色颗粒状,滋润 化渣,味醇回香,美味可口。 黑豆——浸泡——蒸煮——发酵——成品 • 2、广东阳江豆豉:滋味醇香,鲜美可口,松软化 渣。黑豆 原料——浸泡——蒸煮——制曲——洗霉——加 盐拌和——后期发酵——干燥储存 • 3、四川的潼川、永川豆豉:皮薄的春黑豆、春黄 豆 原料黄豆——浸泡——蒸煮——摊凉——制曲— —发酵(加酒、盐、酒糟等)
①簸箕(或竹席)制曲
• 曲室内平行设置簸箕搁架(多层),留有足够宽的人行操行通 道。摊料要做到四周厚,中间薄,料层随气温升高而变薄。 • 豆入曲房后,宜保持室温2~6℃,品温6~12℃,约经 3~4d后,豆坯表面生出白色霉点。 • 8~12 d后,白色菌丝生长整齐,并将每粒豆坯紧密包裹, 此时碱性翻曲一次,使上下层豆坯的菌丝生长一致。 翻曲时,务使每粒豆坯分散,不得黏结。 • 15~20d后,菌丝粗壮,紧密直立,高度约4~6㎜,呈灰白 色,有少量浅褐色孢子生成。菌丝下部紧贴豆粒表层有少 量暗绿色菌丝生成,属于绿色木霉,富含纤维素酶。有曲 香味,即可出曲。
4)摊凉
• 常压蒸料出甑后,装入箩筐,待其自然降 温至30~35℃时,进曲房分装簸箕或竹席, 装量厚度黑豆2~3㎝,黄豆4~5㎝.加压蒸料 者,利用绞龙,送入通风制曲房(箱), 装量厚度约18~20㎝,此时品温35℃左右, 摊平。
3、制曲(毛霉型、曲霉型、根霉型、细菌型)
• 1) 曲霉制曲
① 天然制曲
几种国内名优豆豉
• 4、湖南的浏阳豆豉:黑豆 选豆——浸泡——蒸煮——摊凉——上房——成 曲——洗霉——拌料——发酵——晒干——成品 • 5、四川的水豆豉 大豆原料——挑选——清洗、浸泡——煮制—— 沥干——保温发酵——豉坯——加煮豆水及辅料 调配——包装——密封——杀菌——成品
一、豆豉的分类
1. 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 2. 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1)淡豆豉:发酵后的豆豉不加盐腌制,口味较淡,如传统的浏阳豆 豉。 (2)咸豆豉:发酵后的豆豉在拌料时加入盐水腌制,成品口味较重。 大部分豆豉属于这类。
3.按水分分为:干豆豉和水豆豉,干豆豉为多。
(1)干豆豉:发酵好的豆豉再进行晒干,成品含水量25%~30%。 (2)水豆豉:不经晒干的原湿态豆豉,含水量较大,如山东临沂豆豉。
三、几种国内名优豆豉的简介
• 1、广东阳江豆豉 • 滋味醇香,鲜美可口,松软化渣, 在国内外享有信誉,起源于广东阳 江。 • 工艺流程 • 原料黑豆——浸泡——蒸煮——制 曲——洗霉——加盐拌和——后期 发酵——干燥储存
2、湖南的浏阳豆豉
• 豆豉是浏阳市传统土特产名品。 • 浏阳豆豉是以泥豆或小黑豆为原料,经过发 酵精制而成,具有颗粒完整匀称,色泽浆红 或黑褐、皮皱肉干、质地柔软、汁浓味鲜、 营养丰富,且久贮不发霉变质的特点。加水 泡涨后,汁浓味鲜,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 • 浏阳豆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深受民众喜爱,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 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浏阳豆豉,历史悠 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物中的豆豉姜与浏阳豆 豉相似,距今已2000年。
自然毛霉制曲要求温度低,只能 在冬季上产,制曲周期长不利于 生产的发展。
• ② 纯种制曲 • 品温在23-27℃培养。
• 3)细菌制曲 • 值得注意的是在干燥荒漠地区制作细 菌性豆豉,有时会伴生肉毒杆菌。新疆 地区曾发生过多起食用家庭制作的豆豉 产生肉毒杆菌中毒事件。 • 4)多菌种制曲
• 4、制醅发酵
二、豆豉的一般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 大豆→浸泡→蒸熟→摊凉→接种曲霉→制 曲→洗霉→拌料(盐、青矾、白酒或香辛 料)→入坛保温发酵→后熟→晒至含水量 30%。→成品
2、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 • • • 1) 选料 2) 浸泡 3) 蒸豆 4)摊凉
• 1).原料的选择
(1)原料选用蛋白质含量丰富,颗粒饱满新鲜的黑 豆、黄豆均可,尤以春黑豆、春黄豆为佳,因其 皮较薄,蛋白质含量高,制成的豆豉色黑,颗粒 松散,滋润化渣,且不易发生破皮烂瓣。 (2)投产用大豆必须选用当年生产的无虫蛀霉变者。 贮存时间过长,大豆表皮中单宁及配糖体受酶的 水解和氧化,易使苦涩味增加,表皮上的角质蜡 状物也同样受酶的作用油润性变淡,失去光泽。
2)浸泡
(1)使大豆吸收一定的水分,以便蒸料时蛋白质迅速达到适 度变性,淀粉易于糊化,利于毛霉菌生长及酶解。 (2)大豆浸泡后90%~95%豆粒“肿皮”(膨胀无皱纹), 含水量达45%~50%为适宜。 大豆浸泡时,一般水温35~40℃,用水量以淹没原料30 ㎝,黑豆浸泡约5h,黄豆浸泡约1.5h,若水温低,时间可延 长。 (3)若浸泡不足,含水量在40%以下,对毛霉生长和产酶均 不利,发酵后的豆豉颗粒硬实不酥软; 浸泡过度,55%以上,曲料过湿,容易升温酸败,发酵 后的豆豉表皮失去光泽不油润。
5.成品
成熟的豆豉,若经加热杀菌后,便能长期保存,否则,包装的纸盒或塑 料袋,遇高温气候易生白变质。
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 黑褐色、油润光亮。 香气 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滋味 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体态 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2)理指标
水分 不低于18.54% 蛋白质 27.61g/100g 氨基酸 1.6g/100g 总酸 (以乳酸计) 3.11g/100g 盐分(以氯化钠计) 14g/100g 非盐固形物 29g/100g 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2.09g/100g
• ②通风制曲(与加压蒸料配用)
• 曲室以8m宽、12m长为宜,要求能方便地控制温湿度。曲 池2m宽,在曲室内平行排列。 • 豆入曲床后,宜保持室温2~7℃,利用通风将品温下降至 10~15℃。 • 1~2d后,豆表面生成白色斑点 • 第4d后,菌丝生长整齐,即行第一次翻曲,使上下豆翻转, 每粒豆坯分散 • 6d后,第二次翻曲 • 8d后第三次翻曲 • 10d后菌丝粗壮,有白色转为浅灰色,密集直立,高度约 8~10㎜,且有少量黑褐色孢子生成,有曲香味,即可出曲。 制曲全过程中,利用通风控制品温,不得超过18℃为佳。 • 无论哪种制曲,当白色菌丝转为浅灰色、有少量黑褐色孢 子出现,宜及时出曲(称嫩曲)。发酵后的豆豉,鲜香回 甜,品质上等。若曲子过老,黑褐色孢子大量出现,菌丝 粗老,制成的豆豉,带苦涩味,且不化渣,品质较差。
• 1)米曲霉干豆豉:
• ① 水洗(洗霉)——堆积吸水——升温加盐——入坛 发酵——晾豉
水洗的目的在于部分除去菌丝、孢子、酶系,水洗后成曲水分 在33-35%
• ② 堆积吸水
调整水分含量45%左右。
• ③ 升温加盐
品温上升至55℃,加入18%的食盐。
• ④入坛发酵 ⑤晾豉
曲料中加入18%的食盐、甜酒1%、白酒0.5%、硫酸亚铁 0.05% 盖上塑料薄膜及盖面盐,密封至室温或室外常温发酵4-6 个月。( 45-50 ℃发酵一周) 使水分降至30%以下
• 2)米曲霉水豆豉: • ① 晾晒扬孢
减少水分、扬去孢子、避免产品有苦涩味。
• ② 加调味料 • ③ 原料配比 • ④ 发酵
• 3)毛霉型豆豉(腊八豆) 成曲拌料——入坛发酵——产品 • 4)细菌型豆豉: 以小球菌、杆菌45℃发酵24——48hrs 后调配即成。
• 5)无盐发酵制醅 无盐发酵制醅摆脱了食盐对酶活力的 抑制作用,发酵周期可缩短到3-4天,同 时利用豆豉曲产生的呼吸热和分解热可以 达到防治发酵醅腐败的温度。 • ① 米曲霉曲无盐发酵 • ② 毛霉曲无盐发酵
• 5、入坛保温发酵
• 发酵期间,必须坛沿水不能干涸,3~4d换一次水,保持 清洁。 • 装坛后5~7d,开坛检查坛口处豆坯是否下沉、坛壁处豆 坯是否收缩裂缝、坛子是否渗漏等,以防氧化降质,此 操作称为“清坛”。 • 若发现下沉或收缩,必须加曲料填满充实,若渗漏必须 换坛另装。又常发现坛口部分有白花点或白膜,称为 “生白”,生白后的豆豉香气减少,口味不佳。 其原因属于嗜盐性产膜酵母繁殖,消耗豆豉中的营养物 质所致。产膜酵母属于好养性微生物,在减少空气、隔 绝空气条件下可预防之。发生后,取出膜层豆豉,用白 酒少量拌和,杀灭菌体,再回装坛内,严密封口。 发酵完后的豆鼓饼具有一种诱人、温和、略带坚果昧的 香味。
大豆蒸煮 移入曲室 装入簸箕
天然制曲受 季节温度影响 不能周年生产, 制曲周期长。
控温培养
• 1) 曲霉制曲
② 纯种制曲
大豆蒸煮冷却 接入纯种 装入簸箕 移入曲室
纯种制曲制 曲周期短, 可常年发酵 生产。
控温培养
• 2)毛霉制曲
• ① 天然制曲
传统豆豉生产采用自然接 种的毛霉制曲面以此介绍豆 豉的生产工艺。
4.按制曲类型分为:曲霉型、根霉型、毛霉型、 细菌型、脉孢菌型等。 5.按发酵过程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不同分为: 毛霉型、曲霉型、根霉型、细菌型。
• 毛霉型豆豉:在气温较低(5~10℃)的冬季利用 空气或环境中的毛霉菌进行豆豉的制曲。 • 曲霉型豆豉:采用接种沪酿3042米曲霉进行通凤 制曲。曲霉菌的培养温度比毛霉菌高,所以生产时 间长,可一年四季生产。一般制曲温度在26~ 35℃之间。 • 细菌型豆豉:将煮熟的黑豆或黄豆盖上稻草或南瓜 叶,使细菌在豆表面繁殖,出现粘质物时,即为制 曲结束之时。用细菌制曲的温度较低。 • 根霉型豆豉: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根霉制曲发酵的 食品。培养温度28~32℃,发酵温度为32℃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