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工作原理
金杯发动机机油泵工作原理

金杯发动机机油泵工作原理
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工作原理如下:
1. 润滑系统: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是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将机油从油底壳中吸取出来,并提供给发动机的各个摩擦表面,以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和热量,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
2. 泵的位置: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通常位于发动机的底部,与曲轴连在一起。
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的旋转会驱动机油泵的正常工作。
3. 网罩过滤器:机油泵的入口通常有一个网罩过滤器,它的作用是过滤掉机油中的杂质和颗粒,防止它们进入发动机,造成损坏。
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通过吸取机油进入泵体之前经过网罩过滤器的过滤。
4. 隔离室: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内部有一个隔离室,它用于隔离机油泵和发动机的其他系统。
这样,即使机油泵损坏,也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的工作。
5. 压力调节阀: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还配备了一个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机油的压力。
此阀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调整机油的压力,以确保发动机在各种负载和转速下都能获得正确的润滑。
6. 分配管道:从机油泵出来的机油会通过一系列的分配管道,将机油引导到发动机的各个摩擦表面。
这些摩擦表面包括曲轴
轴瓦、连杆轴瓦、气缸壁等。
7. 回流系统: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还配备了一个回流系统,它的作用是使机油回流到机油底壳中。
这样一来,机油可以循环使用,减少浪费。
总的来说,金杯发动机的机油泵通过吸取机油,并以适当的压力将其送达到发动机的各个摩擦表面,以提供必要的润滑和冷却。
这样可以确保发动机长时间稳定运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跨骑摩托车机油泵工作原理

跨骑摩托车机油泵工作原理
摩托车的机油泵工作原理如下:
1.泵体结构:机油泵由泵体、泵轴、泵杆、泵齿轮、泵壳等部分组成。
2.运转方式:机油泵一般通过发动机的输出轴驱动,将机油从油底壳吸入泵体内,并通过泵体内部的齿轮或涡轮等结构实现机油的循环输送。
3.吸油过程:当发动机转动时,通过齿轮转动泵轴和泵杆,从而使泵腔内部产生下拉负压。
这时,泵体进油孔进入露在泵体表面的油中,然后随着泵轴的转动而被吸入泵腔内。
泵壳的密封性能可保证被吸入的机油由泵腔流入压油室。
4.压油过程:随着泵轴的转动,泵杆带动泵齿轮一起旋转。
当泵齿轮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泵壳的容积逐渐减小,从而导致泵腔内部的机油被挤压到压油室中。
同时,由于泵齿轮的一齿正好与泵壳的齿沟产生封堵,从而阻止机油由压油室倒流回吸油孔。
5.供油过程:泵体的出油孔连接到发动机的各个润滑部件,如曲轴箱、活塞等,通过排油孔将机油供给这些部件进行润滑。
当发动机的需要油量增加时,机油压力会增加,此时泵体出油孔部分被封堵,压力产生并逐渐升高。
而当发动机的需要油量减少后,出油孔的封堵会解除,机油压力降低。
以上就是摩托车机油泵工作的基本原理。
这个过程是循环进行的,保证了发动机各个部件的润滑和冷却。
油泵的工作原理

油泵的工作原理
油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可简单描述如下:
1. 引力下落:油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引力将液体由高处向低处输送。
当液体处于高于油泵的位置时,液体的重力势能会使液体自然下落,进入油泵。
2. 吸入动力:油泵通常通过转动机械或电动机的动力来产生吸入动力。
当动力源启动时,油泵内的可动部件(如叶轮)开始转动。
3. 吸入阶段:在转动过程中,油泵通过扩大吸入口的面积,降低吸入管道的压力,以实现吸入液体的目的。
吸入过程中,液体经过过滤器等装置进行初步过滤,以防止进入油泵内的固体颗粒损坏泵体。
4. 推进液体:当液体进入油泵后,由于叶轮的旋转,液体被推向离心或容积式的出口处。
具体液体的推进方式取决于油泵的类型。
5. 推出液体:液体被推向出口处后,通过管道输送至需要的位置。
在输送过程中,油泵能够根据外部控制或设计的要求调整输送速度和压力,以满足工作需求。
总结来说,油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引力下落和机械动力将液体吸入并推出,以实现输送液体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油泵可能具
有不同的具体工作原理,但基本的工作原理通常都包含了上述的吸入和推进阶段。
机油泵工作原理

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油底壳里的机油经过增压后压送到机油滤清器和各润滑油道,以润滑发动机的各主要运动机件,并使机油得到滤清。
机油泵通常采用螺旋齿轮或曲轴前端驱动。
机油泵主要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
齿轮式机油泵又分外啮合齿轮式和内啮合齿轮式。
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
进油腔处便形成低压而产生吸力,把油底壳内的机油吸进油腔。
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机油便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部位。
转子式机油泵工作原理:转子式机油泵由驱动齿轮、内转子、外转子和泵壳等组成。
内转子固定在驱动轴上,外转子在泵壳内由泵壳支承轴承支撑,并且内、外转子相对位置固定,这样内、外转子的转速就相同。
由于内外转子的转速相同,对置的外转子各齿槽就在相对的内转子各齿槽内刚好作一半周长的转动,从而保证泵的吸油及压油过程能连续不断地进行。
总的来说,这两种机油泵都是利用容积变化产生压力差将低位的机油输送至高位的机油滤清器及各润滑部位,使其得到充分润滑。
柴油机机油泵工作原理

柴油机机油泵工作原理
柴油机机油泵是保证柴油机机油供给的重要部件,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原动机带动机油泵的齿轮或者链条进行旋转,通过与曲轴的齿轮传动或链传动实现。
2. 当机油泵旋转时,机油泵的进油口与油底壳相连,机油由油底壳中流入机油泵的吸油道。
3. 机油泵内部的活塞与泵体之间形成腔室,通过活塞运动的来完成抽吸和排油的过程。
4. 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泵腔腔室容积增大,形成负压,吸油门打开,机油被吸入泵腔内。
5.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泵腔腔室容积减小,形成正压,排油门打开,机油被从泵腔中排出,并通过机油管路供给到柴油机的各个润滑部位。
6. 机油泵还会根据柴油机的转速变化来调整机油供给量,以满足各个工况下机油的需求。
总结一下,柴油机机油泵通过旋转齿轮或链条带动活塞来实现机油的吸入和排出,从而完成机油的供给工作。
摩托车机油泵工作原理

摩托车机油泵工作原理
摩托车机油泵是发动机油润滑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如下:
1. 主轴与齿轮:机油泵由一个主轴与齿轮组成。
主轴连接到发动机,驱动齿轮旋转。
2. 吸油过程:齿轮的旋转引起油泵腔体内的压力下降,使机油从油箱中通过吸油管道被吸入泵腔。
3. 排油过程:当齿轮旋转时,油泵腔体的容积变小,从而增加了内部的压力。
这使得通过油泵的出口,油液被推送到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
4. 滤网:在吸油管路中通常会安装一个滤网,用于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以保护发动机免受污染。
这样,机油泵只会将干净的机油送入发动机。
5. 压力调节阀:机油泵还配备了一个压力调节阀,可以确保机油在合适的压力下送至发动机各部分。
当油压超过设定值时,压力调节阀会打开,将多余的机油返回油箱。
总结起来,摩托车机油泵通过主轴和齿轮的协同工作,利用压力变化吸入并排出机油,以确保发动机各部分得到充分的润滑。
压力调节阀和滤网等辅助装置则进一步保证机油的质量和压力控制,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简述机油泵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机油泵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机油从油底壳或油箱中抽吸出来,并通过油管系统将机油供应到发动机各处需要润滑的部位。
机油泵的工作确保发动机内部摩擦表面得到充分的润滑和冷却,防止零部件过早磨损和损坏。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抽吸阶段:机油泵内部设有一个吸油腔,当曲轴旋转时,通过吸力将机油抽吸到泵内。
在这个阶段,泵体内部形成负压,吸入油液并进入泵腔。
2. 压送阶段:当机油被抽入泵腔后,随着曲轴的旋转,泵体内的压力逐渐增加,使机油被推送到油管系统中。
在这个阶段,机油泵通过压力差将机油推送到需要润滑的发动机部位,如曲轴、连杆、凸轮轴等。
3. 回流阶段:机油在润滑过程中起到冷却和清洁作用,一部分机油会在润滑部位流回油底壳或油箱,形成回流。
机油泵通过回流管路将回流的机油重新引导到油底壳或油箱中,实现机油的循环和再利用。
机油泵通常由泵体、泵转子、油封、泵轴等组成。
泵转子通过与发动机曲轴同步旋转,利用曲轴的动力将机油抽吸和压送出去。
油封和泵轴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机油泄漏。
机油泵的工作速度和压力通常根据发动机设计和运行要求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机油泵的正常工作对发动机的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油泵的状态和性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是确保发动机润滑系统高效运行和延长发动机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一、机油泵的概述机油泵是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取出来,并将其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二、机油泵的结构1. 泵体: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2. 泵轮:由钢材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
3. 泵盘:由钢材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
4. 滑动轴承:用于支撑泵轴,减少摩擦力。
5. 密封垫片: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
三、机油泵的工作原理1. 吸入阶段:当发动机启动时,机油泵开始工作。
首先,泵体内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这时,吸入管道中的润滑油会被吸入到低压区域中。
2. 推送阶段:随着泵轮的旋转,低压区域内的润滑油被推送到高压区域中。
在这个过程中,润滑油通过泵盘和泵轮的间隙,被推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位。
3. 压力调节阶段:为了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机油泵需要保持一定的油压。
为此,机油泵通常配有一个压力调节器。
当压力过高时,压力调节器会自动打开,将多余的润滑油排出。
四、机油泵的维护1. 更换机油:定期更换机油可以保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并且延长机油泵的寿命。
2. 检查密封垫片:如果密封垫片损坏或老化,会导致润滑油泄漏。
因此,在更换机油时应该检查密封垫片是否需要更换。
3. 检查滑动轴承:如果滑动轴承磨损过度,会导致泵轮不稳定或振动。
因此,在更换机油时应该检查滑动轴承是否需要更换。
五、结语以上是关于机油泵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发动机,并确保其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机油泵
1.机油泵的作用:
机油泵使润滑油建立起压力,并输送给各个需要压力润滑的部位。
2.机油泵的种类:
机油泵有转子式(目前,我公司的各机型采用)和齿轮式两种。
3.机油泵的构成:
a.传动齿轮
b.泵体
c.外转子
d.内转子
e.主动轴
f.泵盖
g.限压阀(弹簧座,限压阀弹簧,钢球等)
4.限压阀的构成及作用:
a.构成:
在泵体上安装有限压阀,限压阀是钢球式的,当机油泵出口油压达到一定压力值时,作用在钢球上的压力克服限压阀弹簧推力,钢球被推开,一部分润滑油经回油管直接重新流回油底壳。
b.作用:
限制油路的油压,防止发动机中出现管路及滤清器爆破;同时,也防止润滑油过多而窜入燃烧室,使润滑油耗油量增加,影响发动机性能。
5.转子式机油泵的工作特点:
它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大,泵油量大且均匀,效率高,它的泵体内装有主动的内转子和从动的外转子。
内转子固定安装在主动轴上,外转子在泵体内自由地转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6.发动机工作原理(过程):
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的正时齿轮带动机油泵旋转。
转子齿形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位置,齿轮线总能互相成点接触。
这样,内/外转子间便形成封闭的腔,当从进油口转过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度,润滑油便经进油口吸入;在吸入润滑油的腔与出油口接通时,腔内的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润滑油从出油口压出。
发动机不停地运转,机油泵也不停地运转,迫使润滑油按规定的路径循环;并且,当机油泵泵油压力过大或过小时,限压阀打开或关闭。
(见图二)
xx各位!
动力总成质保科/李金生/200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