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和统计课程论文

试验设计和统计课程论文
试验设计和统计课程论文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实习论文

题目: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

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已被认为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推广小麦配方施肥,特别是研究氮、磷肥料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已刻不容缓,高产品种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施肥方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实验设计】通过研究对比不同种植模和施氮量下耕层土壤矿化氮的含量及冬小麦的产量,找出最佳栽培模式和合理的施氮量,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田间试验采取裂区设计,试验设栽培模式和施氮量2种因子。栽培模式设露地栽培(常规)、麦草覆盖(覆草)、垄上覆膜(覆膜)、垄上覆膜沟内覆草(垄沟)、冬季补灌(补灌)五种方式;施氮设不施氮、施120 kg/hm2N和240 kg/hm2N三个水平。【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五种不同栽培模式中麦草覆盖、陇上覆膜和陇上覆膜沟内覆草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0-20cm)的储水量;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不同栽培模式对耕层土壤(0-20cm)矿化氮含量及冬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施氮量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小麦产量、生物量和耕层土壤矿化氮含量影响极为显著,施氮量为120kg/hm2N和240kg/hm2N处理的生物量比不施氮均能增加50%以上,但两者生物量之间差异很小;施氮量为120kg/hm2N和240kg/hm2N处比不施氮小麦产量均增加23%以上,土壤矿化氮含量均增加55%以上,但两者生物量之间差异很小。

关键词: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施氮量;水分含量;小麦产量;硝态氮氮含量;铵态氮含量

前言:不同氮、磷营养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及其构成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氮、磷配比及用量可提高小麦干重、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百粒重,提高小麦植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氮是小麦营养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由于土壤中有效氮素含量低,而小麦的需氮量有很多,施氮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小麦吸收磷主要在拔节孕穗期,但早期的磷营养对于植株,尤其对根系极为重要。据Black的试验[1],磷肥可以显著增加分蘖与次生根数;在磷肥充足的条件下,氮肥促进分蘖与次生根数的作用

加强,磷肥可增强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加伤流量,并能提高小麦苗期的抗寒性。

一.材料方法

1、材料:2013年农作一站种植的小麦

2、时间地点: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

3、实验区概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进行。该地位于渭河三级阶地, 年

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水量约630mm , 其中79 月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60% ~ 65%, 属半湿润易旱地区。[2]

4、田间实验设计:2个试验因子分别为分为:A 因子(种植模式或栽培模式):

主因子分为5个水平,即常规、麦草覆盖、垄上覆膜、垄上覆膜沟内覆草、冬季

补灌);B因子:副因子施氮量,分为0,120,240 kg/hm2。

表1 试验的因素水平表

代号因素名称水平简称说明

常规A1常规无垄沟、不覆膜覆草

麦草覆盖A2覆草300 kg/667 m2

A 栽培模式垄上覆膜A3覆膜

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垄宽∶沟宽= 55 cm∶55

cm,沟内种3行,共播种18行,每副区5个垄。

垄上覆膜沟内覆草A4垄沟垄上覆膜,沟内覆草;垄宽∶沟宽= 55 cm∶55 cm,沟内种3行,共播种18行,每副区5个垄。

冬季补灌A5补灌冬季灌水40 mm

0 kg/hm2 B1N0

B 施N量120 kg/hm2B2N8

240 kg/hm2B3N16

在田间采用裂区设计,栽培模式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重复4次,副区面积为6 m × 9.9 m=59.4 m2,60个副区的总面积59.4×60=3564 m2,外加小区之间的垄宽(30 cm),试验地总面积约6亩。

氮肥:采用尿素(N:46.7%)

磷肥:肥底,采用某磷肥(P

2O

5

:16%),用量为P

2

O

5

100 kg/ha。

所有肥料在小区内全面撒施,用锄翻入耕层土壤(也可以用旋耕机翻入土中)。肥料用量水平副区施用量(kg/副区)副区肥料用量(kg/副区)需要份数

N00 0 0

N1200.7128 1.526 20

N240 1.4256 3.052 20

P2O5:100 0.594 3.7125 60 注:尿素总需求量91.58 kg,磷肥222.75 kg

播量:10 kg/ 667 m2(0.9 kg/小区):常规、秸秆覆盖、补灌四种栽培模式每小区30行,0.03 kg/行(30 g/行);地膜覆盖、垄沟模式每小区18行,0.05 kg/行(50 g/行)。

穴播(仅限五个小区):每穴1粒种子(千粒重45 g),穴间距2 cm,覆膜和垄沟处理18行小麦,总长约180 m(18 × 9.9),总计9000穴,种子总需求量9000粒,大约0.405 kg(播量68 kg/hm2);非覆膜处理30行小麦。总长约300 m,总计15000穴,种子总需求量15000粒,大约0.675 kg(播量113 kg/hm2)。

5、室内分析

5.1新鲜土样含水量的测定

称取20.00 g新鲜土样于铝盒中,放入烘箱于105±2℃下烘12 h,冷却称量。

5.2土壤NO

3--N、NH

4

+-N的测定

称取5.00 g新鲜土样于150mL三角瓶中,加1mol/L KCl溶液50 mL,常规振荡

1 h,过滤,所得滤液直接上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表3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副处理主处理

常规覆草补灌垄沟覆膜

N08.35 10.10 9.17 11.10 9.71 N1209.20 10.17 8.24 10.56 10.47 N2408.25 8.67 8.31 10.45 11.37

图一

从上表和柱状图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水分含量起着综合影响作用。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覆草、补灌、垄沟、覆膜处理比常规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高,覆草、补灌、垄沟、覆膜处理中尤其以垄沟与覆膜对提高土壤含水量效果最好。5中栽培模式中,覆草与其他4种处理相比,既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又经济、环保。综上所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以根据土壤贫瘠情况合理用同栽培模式进行农业种植生产,在肥沃(施氮量很小)的土壤条件下可以优先选用覆草和垄沟种植模式;肥力一般(施氮量较大)的土壤条件下,优先选用覆草、垄沟栽培模式;在极度贫瘠(施氮量很大)的土壤条件下,优先选用覆膜的栽培模式效果会很好。

2、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矿化氮的影响

表4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矿化氮的影响副处理主处理

常规覆草补灌垄沟覆膜N0 3.366 3.349 2.103 6.242 2.846 N120 3.634 4.885 4.742 5.464 10.809 N240 4.908 5.068 4.553 6.655 6.662

由表4可以看出:当施氮量为0时,5种植模式下的矿化氮累积量是先增加后减少,垄沟模式的矿化氮累积量最高。当施氮量为120kg/hm2时,5种模式下的矿化氮累积量是先增加后减少,覆膜模式下矿化氮累积量最大,然后依次是垄沟的、覆草的、补灌的、常规的。当施氮量为240kg/hm2时,5种模式下的矿化氮累积量是先增加后减少,垄沟与覆膜模式下矿化氮累积量相差不大且为最大。

表5二因子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表

变因df SS MS F F0.05 F0.01

区组间 3 17.687 5.896 0.644 3.790 4.200 处理间14 248.840 17.774 1.941 1.900 2.460

A 4 87.932 21.983 2.401 2.560 3.720

B 2 62.731 31.366 3.425 3.180 5.060

A×B8 98.177 12.272 1.340 2.130 2.880 误差42 384.600 9.157

总变异59 651.127

从表4可以看出栽培模式和区组间对耕层土壤矿化氮含量影响不显著,施氮量、栽培模式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矿化氮的的影响不显著。

3、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物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3.1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图二

表6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方差分析表

变因SS df MS F F0.05 F0.01

主区部分

区组间15582549.02 3 5194183.01 0.79 3.49 5.95

栽培模式间27562003.90 4 6890500.98 1.04 3.26 5.41

误差e1 79195727.66 12 6599643.97

副区部分

施氮量间369222492.75 2 184611246.37 76.39 ** 3.32 5.39

栽培模式间*氮肥41654433.32 8 5206804.17 2.15 2.27 3.17

误差e2 72497607.13 30 2416586.90

总变异605714813.78 59

综合由上表和柱状图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和区组间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

响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交互作用不显著,施氮量间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3.2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子粒产量的影响

图三

表7二因子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表

变因df SS MS F F0.05 F0.01 区组间 3 313396.59 104465.53 0.11 3.79 4.20 处理间14 18034214.04 1288158.15 1.32 1.90 2.46

A 4 612853.97 153213.49 0.16 2.56 3.72

B 2 7733090.11 3866545.05 3.96 3.18 5.06 A×B8 9688269.96 1211033.74 1.24 2.13 2.88 误差42 41039546.51 977132.06

总变异59 59387157.14

根据图三和表7可以看出:在同种栽培模式下,施氮量为120kg/hm2时小麦子粒产量最高(在覆膜模式下,三种施氮量的小麦产量相差不大)。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区组间及栽培模式间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栽培模式及施氮量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四、结果讨论

由以上结果和分析可知,,除未施氮肥或磷肥的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对于旱地冬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每公顷穗数。不同的氮磷肥组合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对于冬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各个处理之间不存在差异,即不同的氮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生的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计

概率论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作者: 摘要:论文简要介绍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概率论与理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起源,发展,应用 1、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数学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又颇具特色的数学学科。它在包括控制、通信、生物、物理、力学、金融、社会科学等工程技术领域以及科学研究、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预测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与其他数学分支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微积分、高等代数、测度论等),是近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方法和理论向各个基础学科、工程学科的渗透,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之一;它与基础学科相结合产生出了许多边缘学科,如生物统计、统计物理、数学地质等;它又是许多新兴的重要学科的基础,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人工智能、信息编码理论和数据挖掘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工科大学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必修基础课。学习和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中,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起源 概率论的萌芽源于十七世纪保险业的发展,但是真正引发数学家们思考的源泉,却是赌博者的请求。 十七世纪中叶,法国贵族德·美黑在骰子赌博中,有事急于抽身,须中途停止赌博,需要根据对胜负的预测把赌资进行合理的分配,但不知用什么样的比例分配才算合理,于是就写信向当时法国的最高数学家帕斯卡请教。正是这封信使概率论在历史的舞台迈出了第一步。

帕斯卡和当时第一流的数学家费尔玛一起,研究了德·美黑提出的关于骰子赌博的问题。于是,一个新的数学分支--概率论登上了历史舞台。三年后,也就是1657年,荷兰著名的天文、物理兼数学家惠更斯企图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写成了《论机会游戏的计算》一书,这就是最早的概率论著作。 为概率论确定严密的理论基础的是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1933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公理化结构,这个结构明确定义了概率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以后的概率论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 数理统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典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三个阶段。 古典时期(19世纪以前)——这是描述性的统计学形成和发展阶段,是数理统计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瑞土数学家贝努里(1654-1795年)较早地系统论证了大数定律。1763年,英国数学家贝叶斯提出了一种归纳推理的理论,后被发展为一种统计推断方法――贝叶斯方法,开创了数理统计的先河。法国数学家棣莫佛(1667-1754)于1733年首次发现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并计算出该曲线在各种不同区间内的概率,为整个大样本理论奠定了基础。1809年,德国数学家高斯(1777-1855)和法国数学家勒让德(1752-1833)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最小二乘法,并应用于观测数据的误差分析。在数理统计的理论与应用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将数理统计应用到生物学,而且还应用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并且详细地论证了数理统计应用的广泛性,他曾预言:“统计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学科的各个部门。” 近代时期(19世纪末至1845年)——数理统计的主要分支建立,是数理统计的形成时期。上一世纪初,由于概率论的发展从理论上接近完备,加之工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推动着这门学科的蓬勃发展。1889年,英国数学家皮尔逊(1857-1936)提出了矩估计法,次年又提出了频率曲线的理论,并于1900年在德国数学家赫尔梅特在发现c2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c2检验,这是数理统计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小样本分布。1908年,英国的统计学家戈塞特(1876-1937)创立了小样本检验代替了大样本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即t分布和t检验法),这为数理统计的另一分支――多元分析奠定理论基础。1912年,英国统计学家费

食品试验设计课程论文精编版

食品试验设计课程论文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食品试验设计 与数据处理》 课程论文 姓名陈少玉 院(系)轻工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食品111 学号 指导教师王德培 职称教授 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引言 (3) 基本概念与原理 (3)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4) 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 (4) 挑因素、选水平 (4) 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4)

进行表头设计 (4) 确定试验方案,实施试验 (4) 试验结果分析(方差分析) (5) 总结: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8) 附录 (8) 参考文献 (9) 啤酒酵母的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程序与步骤 摘要 对于单因素或两因素试验,因其因素少,试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都比较简 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同时考察3个或3个以上的试验因素,若进行全 面试验,则试验的规模将很大,往往因试验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正交试验设 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本文以 啤酒酵母为例,探讨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程序与步骤。 关键字 啤酒酵母、自溶条件、酶、温度、PH、正交试验设计、基本步骤 引言 正交试验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 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本文通过以啤酒酵母试验为例,选择3 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指标为蛋白质含量,试验指标越大越好。逐步讨论出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得出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 程序与步骤可以分为六点:(1)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2)挑因素、 选水平;(3)选择合适的正交表;(4)进行表头设计;(5)确定试验方案,实 施试验;(6)试验结果分析

数理统计论文

谈数理统计的社会应用 姓名:胡强达专业班级:理科0916班学号:3090103757 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收集受到随机性影响的数据,如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为随机现象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提供检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随机现象的性质、特点和统计规律做出推断和预测,直至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19世纪时,比利时的凯特勒(L.A.Quetelet)将概率论等数学原理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研究,将概率论原理应用到了人口、人体测量和犯罪等问题的研究,并对观测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创立了数理统计学。而数理统计作为一个进一步完善的数学学科的奠基者是英国人费舍尔(R.A.Fisher)。费舍尔最终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它包括:数据信息的测量、压缩数据而不减少信息、对一个模型参数估计等。而后20世纪的瑞典数学家拉默(H. Cramer)运用测度论方法总结数理统计的成果,美籍罗马尼亚数学家瓦尔德(A. Wald)提出“序贯抽样”方法,还用博弈的观点看待数理统计的问题,他们极大地推动了数理统计向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向发展。 由于随机现象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而数理统计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军事科学、医药卫生以及工农业生产中都能用到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多种使用便捷的统计软件的面世,使得各行各业中只要粗通统计知识的人,都可以方便地运用统计分析的各

种工具来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服务。数理统计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数理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可以说,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关联。因为各个领域内的活动,都得在不同的程度上与数据打交道。都有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的问题,因此也就有数理统计学用武之地。 首先,专门的统计部门会做社会统计工作,定期公布社会生活各方面数量规律的情报,例如研究CPI,GDP,基尼系数这些社会经济指数时,都必须用到数理统计进行各种分析,得出结论,供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使用,社会学工作者利用这些公布的资料,可以进行广泛的社会研究。 然后,数理统计在工业中也要非常重要的应用,例如假设我们已经生产了一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设备调整及工艺参数等条件可能的变化,而造成生产条件不正常并导致出现废品,这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收集数据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可以监测出不正常情况的出现以便随时加以纠正,避免出大的问题;然后,大批量的产品生产出来后,还有一个通过抽样检验以检验其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可以出厂或为买方所接受的问题,处理这个问题也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有一些就与这个问题有关。 还有,在农业上,数理统计被极大程度地被应用于预测预报上,正确预测预报作物(动物)的生长发育进度(苗情)、产量和病虫害的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博彩中的应用 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博彩中的应用 作者: 摘要:赌博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各种形式的赌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是我们也听过十赌九骗、十赌九输,那么赌博究竟有没有什么机制与规律呢?本文通过概率论的一些知识来揭示赌博中的规律,通过揭示其运行机制,让我们感受数学的美。关键字:赌博;概率论 1.发展历程 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的数学分支。其起源于16世纪,意大利学者吉诺拉莫·卡尔达诺(1501-1576)开始研究骰子等赌博中的一些问题,但真正刺激概率论发展的是来自17世纪的赌博者问题。数学家费马向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提出下列问题:现有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谁先赢s局就算赢了,当赌徒A先赢a局(a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的探究与应用

回归分析问题探究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问题,通过对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非线性回归原理的探究,分别运用了SPSS和MATLAB软件进行实例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学习。 首先,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诠释引出回归函数;其次,针 对回归函数,分别对一元线性回归原理上的学习,了解并会运用这三种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处理和解决实际的一元线性回归问题;接着,对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进行学习,掌握它们与一元线性回归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实际问题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分析,熟悉SPSS软件的使用步骤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数理分析;最后,用MATLAB编程来处理线性回归问题,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并输出Logistic模型拟合曲线。 关键词: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SPSS;MATLAB

一、回归概念 一般来说,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的关系来表达;另一类是非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的关系成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回归分析就是研究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它从统计数据出发,提供建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近似数学表达式——经验公式的方法,给出相关行的检验规则,并运用经验公式达到预测与控制的目的。 如随机变量Y与变量x(可能是多维变量)之间的关系,当自变量x确定后,因变量Y 的值并不跟着确定,而是按照一定的停机规律(随机变量Y的分布)取值。这是我们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是一个确定的函数,称之为回归函数,为随机项,且。回归分析 的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回归函数。当是一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一元线性回归;当 是多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多元线性回归;当是非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非线性回归。 二、回归分析 2.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设随机变量Y与x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这里x是可以控制或可以精确测量的普通变量。对于取定的一组不完全相同的值做独立实验得到n对观察值 一般地,假定x与Y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可以表示为 , 其中为随机误差且,未知,a和b都是未知参数。这个数学模型成为医院 线性回归模型,称为回归方程,它所代表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称b为回归系数。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然有。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一、名词解释 科技论文: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文字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科技管理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每开展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或建设项目,投资者都要对投资效果进行预测,要多方周密地调查研究,寻找能够获得最佳投资效果的可行方案,以便为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种调查研究叫可行性研究。 科技合同:科技合同(协议)是在科研、试制、成果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科技活动中,采用经济合同这一法律形式签订的契约,合同各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才能签订科技合同。 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试验指标:在试验设计中,根据试验的目的而选定的用来衡量或考核试验效果的质量特性试验因素:凡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 正交试验设计:正交实验设计也称正交设计,是用来科学地设计多因素试验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可把科技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 2.科技应用文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科技合同、和科技论文。 3.根据科技论文写作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后者又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4.试验设计的三原则重复原则、随机化原则、局部控制。 5.试验误差可分为三类,即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疏忽误差。 6.统计推断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 7.显著性检验方法,常用的有t检验、F检验、x2检验、μ检验等。 三、简答。 1.简述科技论文作用。 答:1.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审科技成果的重要依据。 2.科技论文是政府或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决策的依据。 3.科技论文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考核科技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科技人员申报、晋升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4.4.科技论文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标志着某个部门、单位、企业的研究水平越高,也是其科技工作成效和科学研究实力的具体体现。 2.试比较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写作格式和风格方面的异同。 答:①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程序,一般包括8个部分前置部分(题名、论文作者、关键词、摘要)主题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②风格客观朴素在学术论文里,不需要用一些华丽的或是带情感的词句;单独性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班级:14研3班姓名:漆麟学号:201420001101 直线回归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反应出被测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变量关系。例如在测定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时,由于亚硝酸盐氮不稳定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硝酸盐氮也易被还原成氨,因此,要求测定过程快速准确。而正确绘制标准曲线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必要手段。如何做到正确绘制标准,可采用数理统计中最小二乘法对每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根据回归方程式 y=a+bx,求解a、b后代入回归方程即可绘出最接近真实的标准曲线。因为在理论上每组实验数据经过最小二乘法处理后都能得到一条最佳直线,这样就可避免主观选择估计的因素,使测定结果接近真值。 采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N-1萘-乙二胺比色法。在pH2.0~2.5时,水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在54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色度深浅与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可比色测定。 向标准比色管分别加入每毫升含0.5μg的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1mL、3mL、 5mL、7mL、10mL,用水稀释至50mL。然后再分别加入1.0mL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盐溶液摇匀,放置2-8min,加入1.0mLN-1A萘-乙二胺盐酸盐溶液,10min后比色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亚硝酸(μg)x钠使用液0.5 1.5 2.5 3.5 5.0 吸光度y 0.036 0.111 0.185 0.259 0.367 线性回归设标准物浓度为x1,x2,……,x n,相应的吸光度为y1,y2,……,y n,根据回归方程y=a+bx求解方程的b和a。经计算的测定结果列于表2。 表2 用最小二乘法绘制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 n x x2 y y2 xy 1 0.5 0.25 0.036 0.001296 0.018 2 1.5 2.25 0.111 0.01231 0.1665 3 2.5 6.25 0.185 0.034225 0.4625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吉林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长春市正大光明城2#楼 室内给水、排水设计、消防设计 院(系)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101班 姓名宋天芳 学号21 起讫日期7月1 日- 7月 12日 指导教师 2013年 7 月12日

前言 建筑给水排水是给水排水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本次设计说明书就是针对室内给水排水的设计及其计算,从而了解并掌握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的水量来满足机体的生活需要,因此建筑给水排水也成为我们现在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好室内给水排水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室内给水排水的设计要合理的安排好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消防管道的布局,计量避免交叉和错乱。 此次设计说明书也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做的一次设计。 此次设计主要依据建筑条件图和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技术措施、标准图集设计。其余参考书详见参考书目。

目录 一、设计指导书 二、设计过程说明 三、室内给水系统计算 四、室内排水系统的计算 五、建筑内部消防系统的计算 六、小结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收集资料:气象、土建、水质资料、参考资料 二、设计计算: 根据建筑性质、卫生器具及用水点位置,布置给水、排水管线,根据相应公式计算给水排水流量。并分别确定其管径、管道坡度、阻力损失等。 三、绘施工图: 1、图纸内容 各系统设计一般由设计说明、平面图、系统图组成(必要时宜带有局部详图)。 A.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上用图线表达不清楚的问题,需要用文字加以说明。主要内容有:给水所需总压力;给排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及接口方式;对管道敷设的技术要求;对施工质量及验收的要求;各系统主要材料、设备的统计等。 B.平面图 平面图是设计图纸的主要部分。本图应表明给水、排水系统管道(立管,横管、支管)的水平位置及管径、立管编号,管道坡度。 C.系统图 系统图也叫轴侧图,该图表明系统各管道的空间关系,图内除注明管径及立管编号外,还应标明管道标高及坡度。 D.详图 当某些设备的构造或管道的连接情况在以上图中表示不清楚,用文字也说明不清,可将这些部分绘成详图。 E.设备及材料明细表 为方便施工备料,应将工程涉及的管材、阀门、仪表、容器设备等列出并制成明细表。一般表中项目包括: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及备注等项目,其中备注栏内主要写明对材料设备有明确要求的生产厂家等。 2.设计图例 为使工程设计图纸,满足设计、报批、施工、存档、交流等方面的使用要求,图面中的线条粗细及符号的表示应尽量做到标准化、统一化。 A.图线、图例 各种管线、管材、阀门、仪表等所用图例均参见《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吉林省标《暖卫工程设计综合图例》。 B.文字 图纸上标注的文字均应以规范的仿宋字写出,在设计说明中列出的内容应全面、简明、扼要。 3.参考资料 A.《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王增长主编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B.《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刘文镔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试验设计与分析结课论文

试验设计与分析 结课论文 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完成日期:2015—4—22

自溶酵母提取物的试验设计与分析 自溶酵母提取物是一种多用途食品配料。为探讨啤酒酵母的最适自溶条件,安排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指标为自溶液中蛋白质含量(%)。试验因素水平如下表。 水平 试验因素 温度(℃)A pH值B 加酶量(%)C 150 6.5 2.0 2557.0 2.4 3587.5 2.8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表 处理号A B C空列试验结果yi 11(50)1(6.5)1(2.0)1 6.25 212(7.0)2(2.4)2 4.97 313(7.5)3(2.83 4.54 42(55)1237.53 52231 5.54 62312 5.5 73(58)13211.4 8321310.9 933218.95 K1j15.76 25.18 22.65 20.74 K2j18.57 21.41 21.45 21.87 K3j31.25 18.99 21.48 22.97 K1j2248.38 634.03 513.02 430.15 K2j2344.84 458.39 460.10 478.30 K3j2976.56 360.62 461.39 527.62 58 . 65 T

1计算 (1)计算各列各水平的K 值 计算各列各水平对应数据之和K1j 、K2j 、K3j 及其 平方K1j2、K2j2、K3j2。 (2)计算各列平方和及自由度 同理,SSB=6.49,SSC=0.31, SSe=0.83(空列) 自由度:dfA =dfB =dfC =dfe =3-1=2 (3)计算方差 ∑=-=m i ij j C K r ss 12186.477958.6522===n T C 4.4586.477)56.97684.34438.248(31 )(31231 221211=-++=-++=C K K K ss A 7.2224.452 ===A A A df SS s 155.0231.02===C C C df SS s 23 .3249.62===B B B df SS s 415 .0283.02===e e e d f SS s

数理统计论文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科目:数理统计教师:黄光辉 姓名:张振学号:20142002036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别:学术 上课时间:2014 年9 月至2014 年11 月 考生成绩: 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签名)

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 根据某商业银行多家分行业务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此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进行运算与分析,以不良贷款为因变量(y),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变量数据进行筛选,最后以各项贷款余额(χ1)与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额(χ4)为自变量,分别建立y与χ1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y与χ1、χ4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回归线性模型进行F检验、t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测量因变量(y)与自变量(χ1、χ4)的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一、问题提出与分析 重庆一家某商业银行其业务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的贷款。最近一段时间,在贷款额平稳增长的基础上,该银行的不良贷款记录也有大比例提高。为了弄清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该银行希望利用一些数据做些定量分析。 二、数据描述 表1是项目参考的变量名称;表2给出了该银行所属20家分行在2012年的相关业务数据。 表1 项目参考变量名 y:不良贷款(亿元)χ3:贷款项目个数(个) χ1:各项贷款余额(亿元)χ4: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χ2:本年累计应收贷款(亿元) 表2 相关业务数据 分行编号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余 额 本年累计应 收贷款 贷款项目个数 本年固定资产投 资额 1 0.9 2 67.5 6.78 5 51.9 2 1.1 112.5 19.8 16 91.1 3 4.81 174.2 7.9 17 74.2 4 3.18 82.1 7.3 10 14.5 5 7.8 199.7 16.4 19 63.21 6 2. 7 16.3 2.2 1 2.2 7 1.6 106.2 10.7 17 20.2

数理统计课程设计一元线性回归

二氧化碳吸附量与活性炭孔隙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 摘要:本文搜集了不同孔径下不同孔容的活性炭与CO2吸附量的实验数据。分别以同一孔径下的不同孔容作为自变量,CO2吸附量作为因变量,作出散点图。选取分布大致呈直线的一组数据为拟合的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参数确定,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利用ma tl ab 的r egress 函数进行直线拟合。结果表明:孔径在3。 0~ 3. 5 nm 之间的孔容和CO2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字:活性炭 孔容 CO2吸附量 m atla b 一、问题分析 1。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同一孔径的孔容的活性炭和co2吸附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关实验数据是借鉴张双全,罗雪岭等人的研究成果[1]。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硝酸钾为添加剂,将煤粉、添加剂和煤焦油经过充分混合后挤压成条状,在600℃下炭化15 min,然后用水蒸气分别在920℃和860℃下活化一定时间得到2组活性炭,测定了CO2吸附等温线,探讨了2组不同工艺制备的活性炭的C O2吸附量和孔容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孔分布与CO2吸附值 编号1~12是在不同添加剂量,温度,活化时间处理下的对照组。因为处理方式不同得到不同结果是互不影响的,可以看出C O2的吸附量的值是互相独立 编号 孔容/(11 10L g μ--?) CO 2吸附 量 1/()mL g -? 0。5~0。8nm 0.8~1.2nm 1。2~1。8nm 1.8~2。2nm 2.2~2。2n m 2。5~3。0nm 3.0~3。5 nm 1 7.18 16.2 24.4 75.2 70 96 115 64 2 6.59 14.4 18.4 53.7 50 85。6 91 55.1 3 4.5 4 11 18.9 71 6 5 78.3 91 53.7 4 5.13 13.4 29。9 10。3 90 7 6 122 53。 7 5 4.16 10.5 18。9 83.8 78 80。5 113 61。7 6 4。92 12。1 23.4 81.6 72 56 99 53.6 7 5.0 8 12.6 23.8 93.5 86 77.8 122 65。5 8 5.29 13 25。1 88.4 69 66.4 107 57。7 9 7.47 16.9 26.9 46。4 78 93.2 107 58.2 10 5.44 13 21.4 44.1 91 98.6 137 76。6 11 1。81 64。6 18.3 53.1 114 110 142 75 12 1.24 27.7 39。5 126 114 98。6 183 98.7

数理统计论文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 科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课时间:2017.2-2017.5 姓名:刘振学号: 20160702031专业:机械工程教师:刘朝林 工作单位或所在行业:重庆大学 考生成绩: 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回归分析在数理统计中的应用 摘要:回归分析是数理统计中重要的一种数据统计分析的思想, 是处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其目的在于根据已知自变量的变化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或者根据因变量来对自变量做一定的控制. 它可以提供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且利用概率统计知识,对经验公式及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经验公式的有效性,从众多的解释变量中,判断哪些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哪些是不显著的. 还可以利用所得经验公式,由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值去预测或控制个变量的值时的值,去预测或控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同时还可知道这种预测和控制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精度。 本文就是针对实际问题运用回归分析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来确定自变量与 另一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并确立出较为合理的回归方程,再对其的可信度进行统计检验. 关键词:回归分析;回归方程;F检验法

1.问题的提出 调查一下重庆大学学生的生活费与家庭收入的关系,看看是否家庭收入越高,学生的每月支出也越多,从而根据学生每月消费支出,进而估计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对学生的生活补助等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数据描述 根据调研的重庆大学学生家庭月收入与每月生活费的数据,确定两者关系。数据来源100多份问卷调查的抽样,取其中10份,绘制表1如下图所示序号家庭月收入每月生活费14800 500 25200 600 35420 650 45600 700 56000 750 66400 800 76800 900 87000 1000 97200 1200 108000 1500 表1-1 重庆大学学生家庭月收入与每月生活费的数据利用matlab软件画出家庭月收入与每月生活费的散点图,如图一所示

2012级数理统计课程设计题目(最终)

课设要求: 1. 用R语言编写程序. 2. 理论方法先写出来,并附上程序. 程序中用注释详细的写出每一步的产生思路. 其中题目5供4人选择、其余题目分别供3人选择。注意同一个题目的三到四个人之间可以讨论, 但是不允许抄袭. 不能完全一致, 按自己想法独立完成. 3. 利用第二周第三周搜集资料, 完成课设. 第四周课设答辩,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答辩时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即可. 4. 答辩之后需要上交学生的课设实验报告, 程序源代码, 还有答辩

2012级数理统计课程设计题目 1. 已知两样本 A:79.98 80.04 80.02 80.04 80.03 80.03 80.04 79.97 80.05 80.03 80.02 80.00 80.02 B:80.02 79.94 79.98 79.97 79.97 80.03 79.95 79.97 计算两样本的T 统计量。 2. 建立一个R 文件,在文件中输入变量)3,2,1('=x ,)6,5,4('=y ,并作以下运算 (1) 计算e y x z ++=2,其中)1,1,1('=e ; (2) 计算x 与y 的内积; (3) 计算x 与y 的外积. 3. 已知有5名学生的数据,如表1所示,用数据框的形式输入数据. 4. 编写一个R 程序(函数),输入一个整数n ,如果n<=0,则终止运算,并输出一句话:“要 求输入一个正整数”;否则,如果n 是偶数,则将n 除2,并赋给n ;否则,将3n+1赋给n 。不断循环,直到n=1,才停止计算,并输出一句话:“运算成功”。 5. 某单位对100名女生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g/L ),数据如下: 74.3 78.8 68.8 78.0 70.4 80.5 80.5 69.7 71.2 73.5 79.5 75.6 75.0 78.8 72.0 72.0 72.0 74.3 71.2 72.0 75.0 73.5 78.8 74.3 75.8 65.0 74.3 71.2 69.7 68.0 73.5 75.0 72.0 64.3 75.8 80.3 69.7 74.3 73.5 73.5 75.8 75.8 68.8 76.5 70.4 71.2 81.2 75.0 70.4 68.0 70.4 72.0 76.5 74.3 76.5 77.6 67.3 72.0 75.0 74.3 73.5 79.5 73.5 74.7 65.0 76.5 81.6 75.4 72.7 72.7 67.2 76.5 72.7 70.4 77.2 68.8 67.3 67.3 67.3 72.7 75.8 73.5 75.0 73.5 73.5 73.5 72.7 81.6 70.3 74.3 73.5 79.5 70.4 76.5 72.7 77.2 84.3 75.0 76.5 70.4 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极差、标准误差、变异系数、偏度、峰度。 6. 绘出5题数据的直方图、密度估计曲线图、经验分布图和QQ 图,并将密度估计曲线与 正态密度曲线相比较,将经验分布曲线于正态分布曲线相比较(其中正态曲线的均值和

应用数理统计课程小论文数据,结果,分析过程

1 聚类分析 我们利用Matlab6.5中的cluster 命令实现,具体程序如下 x={ {n,m}=size(x); Stdr=std(x); xx=x./stdr(ones(n,1),;); % 标准化变换 y=pdist(xx); %计算各样本间距离(这里为欧氏距离) z=linkage(y); %进行聚类(这里为最短距离法) h=dendrogram(z); %画聚类谱系图 t=cluster(z,3) % 将全部样本分为3类 find(t==2); %找出属于第2类的样品编号 执行后得到所要结果 聚类谱系图见图1 t={3,1,3,1,1,2,2} 即全部样本分为3类。结果见表1 从图 1可以看出:七条河流中, 二干河、横套河、四干河属于一类, 污染 较重, 主要是CODmn 、BOD5超标多; 华妙河、盐铁塘属于一类, 污染一般, 主要是氨氮、石油类超标; 张家港河、东横河属于一类,污染较轻, 总的来说,各河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全市应对各河流严格监督管理, 着力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 太湖流域水污染源应限期治理达标排放, 巩固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果,加大投入,新建或改、 扩建废水治理工程, 确保达标排放。 3.14 5.47 3.1 5.67 6.81 6.21 4.87 8.41 9.57 4.31 9.54 9.05 7.08 8.97 23.78 26.48 21.2 10.23 16.18 21.05 26.54 25.79 23.79 22.48 20.87 24.56 31.56 34.56 4.17 6.42 5.34 4.2 5.2 6.15 5.58 6.47 5.58 6.54 6.8 5.45 8.21 8.07 }

概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疑我们已经身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发展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大量的信息人才,信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对此我们调查了某学校信息学院的学生汇编成绩,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提供依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数学中一个重要部分,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样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国存在着许多偶然现象,但这些偶然并不是没有规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将这蕴含在其中的规律找出,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本在这门学科中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性。 本文就是利用了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来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首先对学生汇编成绩的分布进行假设,其次利用皮尔逊2 对所得的分步进行检验,结合Matlab 数据处理软件与Excel数据处理软件求出想要得到的结果,最后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判断学生汇编课设等级对学生汇编成绩的影响,从而得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跟理论结合的情况。 关键词:假设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tlab;Excel;

目录 1 设计目的 (1) 2 设计问题 (1) 3 设计原理 (2) 4 设计程序 (5) 4.1 问题一的解决 (5) 4.1.1 做出直方图 (5) 4.1.2 做假设检验 (6) 4.1.3 检验原假设 (8) 4.2 问题二的解决 (10) 4.2.1 计算平方和 (10) 4.2.2 比较F值和临界值 (11) 5 结果分析 (12) 6 设计总结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00054 学时:32 学分:2 授课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资料: 1.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袁志发,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选修课。 食品质量保持、贮藏方法、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经济特性的研究及卫生标准的制定等都离不开调查和试验,都必须通过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获得可靠的数据。 试验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试验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为食品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正确制定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高级专业人才。针对食品数据的特点,巧妙地选用恰当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可靠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数理统计小论文

研究生“数理统计”课程课外作业 姓名:罗冲学号:20131002006 学院: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动力工程 类别:学术型上课时间:2013.9—2013.12 成绩:

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与用水人口回归分析 摘要 为了分析城市居民供水问题,通过在国家统计局搜集数据,找到城市供水管道的长度和城市用水人口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运用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供水管道Y和用水人口X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讨论其在显著水平为α=0.05下,检验x和y是否具有显著线性关系。所以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供水管道的长度和用水人口成线性相关性。运用统计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的问题。说明了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增加城市的供水管道的长度。 正文 一、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统计了有关供水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供水管道Y和用水人口X 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讨论其在显著水平为α=0.05下,检验x和y是否具有显著线性关系;应用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来解决问题。 二、数据描述(用表格表达数据信息,指出数据来源或提供原始数据) 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面的相关信息,城市供水的信息。其中包括了生活、生产用水和用水人口、供水重量、管道长度等信息,选取的数据是2011年到2006年(如下表),进行相关分析。

三、模型建立: (1)提出假设条件,明确概念,引进参数; 讨论供水管道Y 和用水人口X 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 ε ε~ N(0,2σ) 回归函数:y=β0+β1x 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相应的估计值: X =6 116=∑i i x =36036.4 Y =6 1 16=∑i i Y =496943.59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 l xx =6 21 ()i i x x - =-∑=34337890.49 l yy =21 ()n i i y y - =-∑=1.510297x1010 l xy =6 1 ()i i i x x y - =-∑=701606286 ^ y = ^β0+ ^ β1x (2)模型构建;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求解,并会对其进行相关的验证。根据教材的相关公式进行求解。

聚类分析应用范例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 课程设计(论文) 专业: 题目: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农村消费状况探索作者姓名: *** 指导老师: 成绩: 年月日

摘要 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近30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科研生产的迫切需要,多元统计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已经成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是最大的消费群体,进行研究时要处理大量的复杂信息,因此运用统计方法探索农村消费状况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从我国农村消费现状入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水平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以得出各因素对农村消费状况影响程度,进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增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一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提高消费者素质;三是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四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五是统筹协调发展。 本文所研究的农村消费状况就受多种因素支配,各种因素之间也常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需要分析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片面的,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多元统计分析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因而利用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农村;消费;聚类分析

引 言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1]。”党中央正式把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作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仅体现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显著变化,更体现了整个中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的增长,借此稳定中国的经济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随着党中央对农村消费的重视,社会各界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研究成果。朱信凯、雷海章和王宏伟,采用了相对收入理论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刘建国和李锐、项海荣在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消费理论框架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进行研究。汪宏驹、张慧莲从流动性约束角度剖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一般突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也受自己历史上曾经实现的消费水平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消费的“不可逆性”。毫无疑问,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阶段,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评价指标的选取:探索农村消费状况,必须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但由于消费指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各指标的选取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选取的指标能客观地反映农村消费状况主要方面;(2) 指标之间基本上相互独立; (3) 尽量选取相对指标。本文选取了食品(1X )、衣着(2X )、居住(3X )、家庭设备及服务(4X )、交通和通讯(5X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6X )、医疗保健(7X )、其他商品及服务(8X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