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绪 ,积极配合治疗。
2.6 皮肤护理 患者长期水肿极 易引起皮肤破 溃诱 发感
2.3 用 药 护 理
染 ,应 穿宽松 的棉质 衣裤 ,适 当泡脚 轻轻擦干按 摩并抬高 双下
2.3.1 激素 和细胞毒 性药 物 长期使用激素可引起水 、蛋 肢增加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 。肌肉 、静脉注射 ,输液后需长时间
激素冲击疗 法的患者可应用洛赛克对抗 胃肠道副作用 ,并防止 出院 45例 ,症 状改善不 明显 2例 。
消 化 道 穿 孔 。
4 小 结
应 用糖皮 质激素 的注 意事项 :①严格 按时按量 服药 ,做到
肾病综合征作为肾病科常见多发病 ,起病 隐匿 ,病程长 ,易
剂量充足,宜在餐后服用 ,以减少对 胃黏膜的刺激。②绝对禁止 自 反复 ,治疗药物 副作用大 ,患者易失 去信心 ,经济压 力大 ,对治
冲动易于泛化 ,致使 神经细胞处 于过度兴 奋状态 ,神经元 群发 生过度的反复的异常放电现象 ,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 损 害『ll。医务人员应 密切 观察 病情 变化 ,及时发现 问题 ,及 时处 理 ,避免患儿发生永 久性 的脑损伤 。
人 ,相对禁忌腌制食物 。控制盐量小 于 2 ,血浆蛋 白接 近正 常
者上述变化更需 注意。
干预患者不 良情绪 ,进行 心理及疾 病健 康宣教 ,减轻压力 ,增强
使用环磷酰胺细胞毒性药物时 ,护理人员配制时需做好 自 信心 ,缩短病 程 ,提高治 疗效果 ,使 患者 积极 配合治 疗早 日康
身的防护 ,并及时巡视患者 ,注意观察有无液体外渗。以缓慢 的 复 。 滴速滴人 ,避免 胃肠道反应 发生 ;并用 20 mL的生 理盐水 冲管 ,
【关键词 】小儿惊厥 急救 护理 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32例

0 8 . 2 9 7
关 键 词 小 儿 高 热 惊 厥
护 理
要勤换尿布 , 始终 保持皮肤 整沽干燥 。保
入 院后 给 予 迅 速 止 惊 降 温 ,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和 提 供 适 当 的 水 及 营 养 物 质 并 给 予 精 心 的 护 理 和 提 供 止 确 的健 康 宣 教 , 大 大
措施 。常用药 物有 美林 、 复 方 氨基 比林 。 并 给有效 地物理 降温 , 首 先松 被散 热 , 降 低环境 温 度 。常用 温 水 擦 浴 , 有 护 士 执 行, 家属往往 因怕擦 痛患 儿 , 起 不 到降 温
CHI NES E C0M 触 t i Ni T Y D0cTO R s
护理 著
小 儿高 热 惊 厥 的 护 理 体 会 3 2例
陆 红 英
保持呼吸道 通 畅 : 发生 惊厥 后 , 即
就 地 抢 救 。置 患 儿 平 卧 位 , 松开 衣领 , 头
排 泄 。 生 活有 规 律 , 保 证充 足 的睡 眠 , 以 增强 患儿的抗病能力。 加 强基 础 护 理 : 不 受 时 间 限 制 的 治 疗
退 热 药 。一 旦 患 儿 在 家 中 发 生 惊 厥 时 要
正确的处理 , 保持 患儿 呼吸道 通畅 , 送 治
途 中不 慌 张 , 保 持 镇 定 。 小 儿 高 热 惊 厥 的 病 因 至 今 尚 未 完 全
提 高了小儿 高热惊 厥 的治愈率 。现介 绍
如 下。
高烧引发的小儿惊厥家长应知的护理措施

高烧引发的小儿惊厥家长应知的护理措施惊厥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由各种原因引发,其中高烧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之一。
当孩子发生高烧引发的惊厥时,家长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高烧引发的小儿惊厥家长应知的护理措施。
一、切勿慌乱当孩子发生惊厥时,家长首先应保持冷静,切勿慌乱。
惊厥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限性的,不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后果。
家长应该保持镇定,以便能够有效地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二、保护孩子头部在孩子惊厥时,头部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家长需要确保孩子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头部碰撞到硬物。
如果孩子在床上发生惊厥,家长可以在头下垫上柔软的枕头或毯子,以减轻头部震动对孩子的伤害。
三、保持呼吸道畅通惊厥期间,孩子的呼吸道可能会受到阻塞,家长需要确保其呼吸通畅。
首先,家长应该将孩子转移到安静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刺激物。
其次,家长需要保持孩子的头部稍微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如果孩子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家长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四、松开孩子的衣物当孩子发生惊厥时,肌肉会紧张,血压升高,身体会出现过热的情况。
家长需要迅速将孩子的衣物解开,帮助孩子散热。
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和腋下等部位来帮助散热。
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温水,以防止脱水。
五、记录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当孩子发生惊厥时,家长需要记录下发生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
这个信息对医生来评估孩子的情况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使用手机或纸笔等工具来记录这些信息,以备后续医疗咨询时使用。
六、寻求医疗帮助孩子发生惊厥后,家长需要尽快就医,以便了解导致惊厥的原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在就医前,家长可以给孩子用一些退烧药物,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七、家庭护理和预防一旦孩子发生了高烧引发的惊厥,家长需要加强日常的护理和预防工作,以降低再次发生惊厥的可能性。
家长应定期给孩子测量体温,当体温升高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烧。
小儿高热惊厥36例护理体会

痛 。②药 物降温 。发热 患儿在物理 降温未缓解下 ,体温超过
3 8 . 5℃时应给予 口服退热药如布洛芬 , 或对 乙酰氨基 酚栓肛塞
等。 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 , 要密切观察患儿体温下 降情况 , 测
量体 温、 脉搏 、 呼吸 1 次, 0 . 5 h , 密 切观察 患儿意识 、 面色情况 ,
1 临床 资 料
2 _ 3 吸氧
在清除呼 吸道分泌 物畅通气道后 ,应根据 医
嘱给予氧气吸入 , 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在 用氧过程 中观察患儿 呼吸、 面色等情况 , 排除吸氧 的干扰 因素。 2 . 4 及 时有 效降温 ①物理 降温。高热达 3 9℃以上时 , 用冷水浸湿的小毛 巾在前额做冷湿敷 ,夏天可用冰水湿敷 , 每 3 m i n 一 5 m i n更换 1 次 。高热达 4 0℃以上时 , 用 冰水或 5 0 %酒 精擦拭肢体 。 从头颈 、 臂外侧 至手背 , 再从腋下 、 臂内侧 至手心 , 下肢也是同样 。 在两侧颈部、 两侧腹股沟处可反 复轻轻搓擦 , 以 增加 降温 效果 , 注意不要擦胸腹部 , 以免引起心前 区不适和 腹
渗。
时出现的惊厥统称为小儿高 热惊厥【 ” , 是儿科常 见的急重症 , 发 病率为 2 %~ 8 %, 具有显著 的遗传倾 向。 其发病机制 至今 尚未完 全 明了 , 可 能主要 由于婴 幼儿 的大 脑发育 尚未完 善 , 分析鉴别 及抑制能力较差 , 一个较弱 的刺激也能 在大脑引起强烈 的兴奋 与扩散 , 导致神经 细胞 异常放 电 , 因而容易发生惊厥 。 典 型的高 热惊厥多见于 6个月 ~ 3岁小儿 , 6岁 以后罕见 。患儿一般体质 较好 , 多 于病初体 温骤升时出现惊厥 , 以上 呼吸道感染 时多见。 惊厥一般 呈全身性发作 , 次数少 、 时 间短 、 恢 复快 , 一般 持续数 秒至几分钟 , 很少超过 1 5 a r i n , 惊厥停止后意识 即可恢 复正常 。 不伴有 中枢神经 系统器质性疾 病 ,也 查不 出神经系统 异常体 征, 预后 良好 。 但 自此 以后 , 3 0 %~ 5 0 %的患儿 以后发热 时易再次 出现惊厥 , 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 。 在同一疾病过程中 , 很少发 作 2次以上。 若高热不退 , 反复惊厥或持续惊厥不止 , 应注意排 除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 的严重疾病 。
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何一芳

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何一芳摘要:通过对35例小儿惊厥病因分析,对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且针对高热惊厥的再发和发生癫痫的风险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儿惊厥高热惊厥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可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肌肉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
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兴奋容易扩散。
我们对35例惊厥患者抢救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惊厥临床资料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
年龄:出生-28天的5例,占14.3%;28天-1岁的12例,占34.3%;1-3 岁的11例,占31.4% ;3-7 岁的5例,占14.3%;7 岁以上的2例,占5.7%。
1.2 方法将35例小儿惊厥病例进行统计,列出小儿惊厥发病原因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不同年龄组患者病因构成比较发病病因及所占比例(%)从上表可见,高热引发的小儿惊厥在每一个年龄段均有发生,而且所占比例相比于其它病因而言更高。
高热惊厥14例,占40%(14/35),与其他各个病因比较P均《0.01,差异有显著意义;高热惊厥在各个年龄段分别为20%(<28天),41.7%(28天-1岁),45.5%(1-3岁),60%(3-7岁)。
综合上述因素,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发生的最常见原因。
2 急救和护理方法2.1 目标1. 维持患儿生命体征正常,不发生危险的并发症。
2. 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发生意外。
3. 保持家长及年长儿情绪稳定,并掌握预防和减少惊厥发作的措施。
4.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 方法2.2.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惊厥的类型,观察抽搐的具体表现。
一般全身性发作有阵挛性抽搐和躯干、四肢对称性抽搐;而强直性抽搐,表现为全身肌肉张力增高,四肢伸直,头后仰,呈角弓反张,多半有呼吸暂停、发绀、意识丧失。
关于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关于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小儿惊厥是指婴幼儿突然发生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高热、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的。
惊厥一般并不会对婴幼儿产生持久的影响,但是却会给家长带来很大的惊吓和心理压力。
了解一些急救和护理的知识,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处理并预防惊厥的发生。
如若婴幼儿出现了惊厥的症状,首先应该保持冷静,紧急拨打120,同时尽可能将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将孩子放在高处或是在尖锐物品周围。
然后,可以将孩子垫放在柔软的物体上,如毯子、枕头等,保持头部、身体平放,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在惊厥期间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使用手帕或是毛巾托住孩子的口鼻或是将其头部稍稍向一侧倾斜,以避免呼吸不畅引起误吸或窒息。
在预防惊厥的发生方面,家长需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其每天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玩耍环境、睡眠时间等,尽可能避免病毒感染、高热、电解质紊乱等原因的发生。
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接种疫苗,增强孩子体质,提高其对病毒感染的抵御力。
另外,在孩子出现惊厥的情况下,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的诊疗和治疗。
在治疗期间,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对孩子进行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
同时,家长应该尽可能给予孩子温馨关爱和精神支持,在孩子恢复期间提供足够的休息和营养,协助孩子安心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通过以上的经验,在护理小儿惊厥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保证孩子头部的正常平躺和呼吸道通畅,同时尽快就医,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家长们还需及时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护孩子,加强其体质,以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病率。
在亲子相处中,从孩子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等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到的。
42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42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婴幼儿多见,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
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规整或暂停,伴紫绀、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多伴有大小便失禁。
应特别注意的是新生儿惊厥动作与婴幼儿有很大不同,表现很不规律且常为局灶性,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分。
检查新生儿有无惊厥,必须在保暖状态下把婴儿衣被全部松解,仔细观察自然姿势和自发动作。
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以屈肌占优势,四肢保持屈曲状态,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收。
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冷刺激,肢体即出现粗大震颤样自发动作,或徐缓的、无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徐动,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颌的颤动,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是由皮层下中枢支配,在新生儿期出现并无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
突然出现的肌张力改变,持续性的伸肌强直,反复迅速的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是具有病理意义的。
应及时抢救并加强护理。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科共收治42例小儿惊厥患者,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仅3天。
高热惊厥17例,病毒性脑膜炎4例,癫痫9例,颅内出血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
2 护理体会2.1保持呼吸道畅通惊厥发作时应即刻松解衣领,取头侧平卧位,吸咽部分泌物,并托起患儿下颌防止舌后坠而引起窒息。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2.2吸氧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吸氧可减轻缺氧与脑损害。
2.3加强防护抽搐发作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上、下牙齿之间应放置牙垫,防止舌及口唇咬伤。
对抽搐频繁者应特护,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内光线宜暗,并保持安静。
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
2.4高热护理高热引起的惊厥,应立即使用退热剂。
中枢性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为预防脑水肿,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利于脑细胞恢复。
小儿惊厥50例的护理体会

小儿惊厥50例的护理体会小儿惊厥50例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方法将我院2021年――2021年收治的50例小儿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做好细致的根底护理工作,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50例小儿惊厥患者在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下,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
结论惊厥属于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必须加强抢救。
【关键词】小儿;惊厥;护理;体会惊厥属于小儿常见急症之一,系由多种疾病导致,常见于婴幼儿[1-2],具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或者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呈强直性与阵挛性的抽搐,并伴有一定的意识障碍。
总的来说,小儿惊厥发病率较高,不完全统计显示6岁以下小儿惊厥发生率约为成人惊厥的10-15倍。
小儿惊厥会而患儿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抢救与护理,基于此,本院对小儿惊厥护理展开了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21年――2021年收治的50例小儿惊厥患者,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男患31例,女患19例;年龄1-13岁,平均为6.6岁;伴有高热31例、癫痫13例、病毒性脑膜炎7例、颅内出血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
1.2方法1.2.1抢救措施由于持续性惊厥会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因此必须加强惊厥的抢救,在抢救中应抓住以下四个环节:第一,对惊厥进行有效控制;第二,加强病患吸氧;第三,及时降低病患的颅内压;第四,尽快做好病因处理。
其中,控制惊厥选用的是鲁米那,每次给予肌注5mg/kg-8mg/kg,如果惊厥没有停止,那么可以行10%水合氯醛保存灌肠;而氧气的吸入那么常采用的是鼻导管法氧流量以0.5升/分-1升/分为宜;颅内压的控制应采取每次静推0.5g/kg-1g/kg甘露醇,并给予每次静推1mg/kg速尿处理。
1.2.2护理方法1.2.2.1保障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后及时松解衣领,取病患头侧平卧位,吸咽局部泌物,并将患儿下颌托起以防止舌后坠导致窒息,当痰液比拟黏稠不易咯出,可以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的方式辅助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12-14T10:57:37.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5期供稿作者:马淑艳闫丽荣赓文颖张丽[导读] 小儿惊厥也称“抽风”,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马淑艳闫丽荣赓文颖张丽 (吉林省双辽市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吉林双辽 13640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166-02
【关键词】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小儿惊厥也称“抽风”,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小儿惊厥主要是某种因素引起大脑缺氧而至小儿抽风,最常见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是高热,其次是低钙和小儿脑实质病变,不论哪种病因导致小儿惊厥,临床上一旦发现,应给予及时抢救和护理,以免抽风时间过久,影响大脑发育,甚至造成脑水肿,加重患儿的抽搐。
如不及时救治和加强护理,不但影响患者的预后,而且易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小儿惊厥被救治后,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如何加强小儿惊厥的护理,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及时给予吸氧,取头偏一侧
发现小儿惊厥时先将患儿头偏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应给予及时吸氧,因小儿抽搐主要原因是大脑乏氧造成的,所以吸氧是抢救小儿惊厥不可缺少的步骤,在操作时,氧的流量不易过大,以免损害肺组织。
待小儿惊厥平稳后,通过临床治疗,证明不再出现抽搐时方可将氧气撤掉。
对抽搐时间比较长的患儿撤氧不要过早,以免继发脑水肿。
氧气撤掉后应及时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高热引起的惊厥,体温必须下降38℃左右时,方可撤氧,如体温不降,应采用物理降温或是药物降温,必要时给盐水灌肠,这种降温方式作用快,此种降温原理是先降肠温,体温也随之降低。
对其引起的小儿惊厥,应及时查明原因,防止小儿再度出现抽搐。
2 及时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惊厥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是非常必要,除头偏一侧外,应及时清除患儿口腔中的异物,主要是痰液和唾液,因小儿抽搐时,也增加唾液及痰液分泌过旺,易堵住呼吸道,使氧气得不到摄入,而加重抽搐的继续,只有将口腔异物全部清除,才能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才能使氧有效的被吸入,如忽视清除呼吸道异物,不但抽搐得不到及时救治,还易出现窒息,可出现生命危险,在护理时必须仔细认真的清除呼吸道异物才能确保呼吸道通畅,才能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才能确保抢救的成功。
3 及时应用镇静剂,控制抽搐再度发生
发现抽出患儿应用镇静剂是必要的,如对抽搐的患儿没法确诊时,先将惊厥控制住,所以镇静是控制抽搐的最先、最佳的治疗方法,待患儿抽搐被控制后在进行检查,所以护士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镇静治疗,应用完镇静剂后,护士们应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如再度出现抽搐,应及时报告医师们,再给补救性治疗,镇静剂应用后,再度出现惊厥,有两种原因,一是用量不足,二是患儿病情恶化,所以要求护士在执行应用镇静剂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的按量应用,不能过量,也不能缺量,否则会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或危及患儿生命。
4 及时观察病情变化,不漏掉一个细节
小儿惊厥被抢救成功后,绝不等于万事大吉,护士们应及时进行病情变化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医生们,及时给予治疗。
在观察中不漏掉每个细节,比如室内保持清净,不许大声喧哗及响动,同时还要保持通风良好和室内的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在给患儿做治疗处置时,手法越轻越好,不要强光、强声、强刺激的对患儿处置,因为这些都是可能再度诱发患儿的抽搐发作。
应用过镇静剂的惊厥患儿,如果早清醒可出现幻视或幻听的出现大声哭闹及尖叫,这主要是患儿出现兴奋及处于朦胧状态之中有一定关系。
所以护士们要安慰好患儿及家属,使患儿达到一定的睡眠时间,以上症状才不会出现。
5 及时安慰家属,达到配合治疗
小儿出现惊厥时,家属是非常着急和害怕的。
一旦患儿病情经抢救治疗后,开始稳定,可患儿的家属心里的不能安稳,所以护士们必须给予精神的安慰,使患儿的家属心里得到康复,使他们全面配合抢救与治疗,告诉家长们,在患儿安睡时,不要惊醒患儿,也不要大声谈话和过大声的响动出现,更不许家长大呼小叫的喊患儿,必须让患儿自己睡好,自己醒,才不会出现药物兴奋状态和药物没拍出之前出现的幻视和幻听症状。
家属着急护士们应该理解,必须用温暖的语言进行安慰,是患儿家长们更好的配合抢救及治疗。
6 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被褥,保持清洁舒适
抽搐的患儿有时拉尿在被褥上,有时呕吐也污染到被褥,必须给予及时更换,使患儿即达到清洁舒适,又不会因潮湿和过凉来刺激患儿,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排除各种异味。
所以更换被污染的被褥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护士们和家长做到随时清理和清洗,确保患儿有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舒适的睡眠条件。
在更换时,要注意保温,不要用过凉和过热的覆盖物刺激患儿身体,这样不利于患儿治疗。
7 及时给患儿补充营养,增强患儿体质
患儿惊厥被治疗后,开始进食,除应用液体外,应给足够得食物进行补充营养,以免患儿造成电解质紊乱。
在患儿进食时,最好给易消化,油腻小,能量大的食物,多吃水果及含热量高的食物及蔬菜。
但开始患儿不宜吃得过饱。
因抽搐的患儿刚康复,胃肠功能还没得到完全的恢复。
一旦过量易出现积食和消化不良,给患儿身体发育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在进食时,一定让患儿少食多餐,待患儿完全康复后,在正常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