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摘要:1.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2.五首诗词曲的内容及作者简介3.五首诗词曲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4.五首诗词曲的文化价值及影响正文:【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诗词曲五首原文是指《九下诗词曲》中的五首经典作品,这五首作品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
这五首作品分别为《将进酒》、《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春夜喜雨》和《长恨歌》,分别出自李白、白居易、王之涣、杜牧和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之手。
【五首诗词曲的内容及作者简介】1.《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把酒临风的性格,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2.《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古原草地上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情之珍贵。
3.《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春夜降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5.《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爱情的感慨。
【五首诗词曲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这五首诗词曲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们在形式、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各具特色,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多样性。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五首作品均诞生于唐代,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首诗词曲的文化价值及影响】诗词曲五首原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诗词曲原文及翻译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词句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二十二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⑺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白话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25.《诗词曲五首》课件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点明酬谢之意,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坚定,积极乐观的思想境 界。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全曲可分三层:
第一层(前3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4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第三层(最后2句)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有什么作用?
前朝:三国时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 小乔乃周瑜之妻。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
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
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
二乔的命运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意思
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
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
机遇,相信自己的抑郁不平之情。
《赤壁》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未销蚀的铁戟
《诗词曲五首》

刘禹锡被贬到什么地方? 刘禹锡被贬到什么地方?在那里度 过了多长时间?请用《 过了多长时间?请用《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的原句回答。 初逢席上见赠》的原句回答。
巴山楚水凄凉地,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二十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弃置身。
上页 返回 下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的千古名句是: 的千古名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上页 返回 下页
“到乡翻似烂柯人”含有什么意思? 到乡翻似烂柯人”含有什么意思? • 回到故乡,只觉人事全非,自己恍 回到故乡,只觉人事全非, 若隔世的陌生人。 若隔世的陌生人。 • 暗示贬谪时间之长。 暗示贬谪时间之长。
上页
返回
下页
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前头万木春。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 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 我为你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我为你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哪怕你诗才高堪称国手也是无用, 哪怕你诗才高堪称国手也是无用, 命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命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放眼而望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 放眼而望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 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岁月蹉跎。 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岁月蹉跎。 你的才名太高遭点不幸不算什么, 你的才名太高遭点不幸不算什么, 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太多了。 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太多了。
25《诗词曲五首》

零丁洋里/叹零丁:感叹现在
“惶恐滩 ”、“零丁洋”:暗示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 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忧愤之情。
小结前三联:
叙事,为下文作铺垫,情感悲苦欲绝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 他的民族气节,情感高亢激昂 千古传诵的名句
高处不胜寒:人在高位,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译文: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尽情起舞,又 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
分析:“人间”,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 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出力。这是 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小结:
上片: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 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 矛盾。
首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 定下全诗基调:辛酸、愤懑
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怀旧空吟闻笛赋”表达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 * “到乡翻似烂柯人”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 叹 * 用典(两个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长精神”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 点睛之笔,回应题目,点明酬赠题意
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 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
杜牧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
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 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 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 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 名,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 集》。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摘要:1.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2.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内容分析3.对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评价正文:【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诗词曲五首原文是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重要课文,这篇课文包含了五首古代脍炙人口的诗词曲,它们分别是《长恨歌》、《清平调》、《卖油郎独占花魁》、《浣溪沙》和《静夜思》。
这五首诗词曲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五首诗词曲,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感受古人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内容分析】1.《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唐朝宏伟壮丽的宫殿和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
2.《清平调》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风光画卷。
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3.《卖油郎独占花魁》是元曲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散曲,讲述了一个卖油郎与花魁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示了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生活的理解。
4.《浣溪沙》是唐代著名词人柳宗元的词作,描绘了一个寂静幽美的山林景色。
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5.《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的宁静中产生的思乡之情。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对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评价】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五首诗词曲在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物性格、抒发内心情感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水调歌头(shuǐ diào gē tóu) 苏 轼
丙辰中秋(Zhōngqiū),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jīn xī)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十八页,共46页。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
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 (huàntú)失意,贬官密州,心 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 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 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 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 中写下这首词。
第十九页,共46页。
朗读课文,整体 (zhěngtǐ)感知
第二十页,共46页。
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第八页,共46页。
「山河破碎(shān hé pò suì)风 飘絮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身世(shēnshì)浮沉雨打
艰苦卓绝的斗争 坎坷不平的一生
第九页,共46页。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 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 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 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 「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 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25诗词曲五首(完整)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 ) 今江苏徐州) 唐代中期诗人、 (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 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 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 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 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 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 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 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 秋词》 竹枝》 六 、 浪淘沙》 《秋词》、《竹枝》(六)、《浪淘沙》 )、《浪淘沙》 )、《 (一)、《浪淘沙》(八)、《杨柳 )、《西塞山怀古》 枝》(一)、《西塞山怀古》、《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结 刘宾客集》 有《刘宾客集》。
资料: 资料: 这是一首咏史诗。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 咏史诗 虽有用世之心, 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 在这首诗歌中, 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 不以成败论英雄, 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 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 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 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 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 史家的评论, 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 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资料: 资料: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 宗宝历二年( ), ),诗人罢和州 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 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 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 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 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 天涯沦落人,惺惺惜惺惺。 天涯沦落人,惺惺惜惺惺。白居 易在席上吟诗《 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 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 示同情和不平, 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 回赠。 回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堂笔记
《赤壁》主旨:诗人借一支断戟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慨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着某种机遇,言外之意: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会有所作为,曲折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也表现出豪爽的胸襟。
《过零丁洋》主旨:本诗追忆了诗人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主旨: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广大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同情,对统治阶级的谴责。
《水调歌头》主旨:这首词写作者仕途失意,词的上片叙述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表现了词人由苦闷、矛盾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5 诗词曲五首_
(首联) 楚巴山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颈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尾联)
词句释义
泛指被贬地。刘禹锡先后被贬 *“巴山楚水”: 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夔州 (今重庆)。朗州在战国时是 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 楚地多水,巴郡多山。
词句释义
*折戟(jǐ): 指折断的戟。戟,古代的兵器。
*将(jiāng):拿起。 *前朝: 三国时期。 ◇前两句: 写兴感之由,是叙事,为后文铺垫。
词句释义
*东风: 指火烧赤壁之事。
*周郎: 即周瑜。 *铜雀: 台名,系曹操所建,上居姬妾歌女,使曹 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 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是孙策(孙 权兄)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后两句: 引发议论感慨。
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诗歌风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风格:
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
〓《赤壁》的风格:
以小见大,形象含蓄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散曲
散曲是金元时代在北方产生的新诗 体,也称北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 式。小令是独立的曲子;套数是联缀两 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而成的组曲。 表达上,散曲较为自由,接近口语;表 现风格上,较为明快泼辣,淋漓奔放, 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可考的元代散曲作 家有二百多人,成分十分复杂,形成了 各种流派和风格。
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 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 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 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 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贵们仕途得意。 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充满了哲理,表现诗人心胸豁达。
阅读理解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听君歌一曲” -点明酬赠题意:感谢 “长精神”——与友人共勉,重新振作 的乐观精神。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阅读思考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东风之便”, 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 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文天祥:宋理宗宝佑四 年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 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 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 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 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 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 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 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 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 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事以吐其怀才不遇之感。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作者简介】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洵弟辙, 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 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 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 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 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 境的哀怨。
阅读理解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以死明志的气节。 因此,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叙事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起兵抗元经历, 追忆 比喻 个人和国家命运 表达对 的 以死明志 担忧,抒发 对偶 的豪情壮志。
(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人世的聚合离散如明月的阴晴圆缺, 非人力所能左右,是自然规律。
本词的中心形象是什么?它在上、下阕各起到什 么作用? 明月
上阕:举杯问月 ——追求美好生活
喻清高
咏月
圆月 衬别离
情景交融
下阕:对月怀人 ——探求人生哲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经:经书。 干戈寥落:武器兵源不足。
四周: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风飘絮,雨打萍:风中柳絮,雨中浮萍。
同样比喻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飘摇不定。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语意双关,“惶恐”“零丁”既是地 名,也表达形势的险恶、境况的艰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 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
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 的还是百姓——苦。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认真准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抑郁。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一二句叙事:睹物兴感,浮想联翩。 三四句议论:认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若非东 风之便,则国破家亡。 小结: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 “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 并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是借史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用典
辛酸、愤懑
感慨、惆怅 豁达、进取 积极、昂扬
积 极 进 取 、 乐 观 豁 达
比喻
富有哲理
过零丁洋 阅读理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整体感知
1. 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举杯问月: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 是何年何月?——对“月”的向往与赞美。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 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矛盾心理: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犹豫,终 不忍弃绝人世——“欲”“恐”,矛盾纠结。
丹心:不投降卖国;爱国之心。
汗青:史书(借代修辞)。
阅读理解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 频繁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 仃。
阅读理解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 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 象?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 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3.“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写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 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哀伤感之情。
古代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 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 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 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 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 赠。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可以抓哪些词来赏析? 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辟,贬时之漫长。 “凄凉地”“弃置身” 痛苦、寂寞。
阅读理解
2. 颔联在写法上的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诗 人的心情?
运用典故 —— “闻笛赋”“烂柯人” 写回乡所见,世态变迁,恍如隔世。 惆怅、感慨、百感交集……
阅读理解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交代了写 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整体感知上片大意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主要 的心愿?
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这说明苏 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显现一种积极的人生 态度。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 情 ? “月圆人不圆”的怨恨和遗憾;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赏析
这首诗,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 遭遇,表示了无限感慨和不平。诗人说: 你远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 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 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 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 怨愤与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见其直 率与坦诚,亦见其与刘禹锡友情之深厚。
抒情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 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并 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 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 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 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这是一首咏史诗。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简析】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 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 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 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 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