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经济学(一)
6战略经济学:第7章

多元化战略
谢谢 欢迎讨论
战略经济学:第7章
霍国庆 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016
多元化战略
• 第7章 多样化经营
第7章 多样化战略
• 企业选择多元化的主要原因
– 提高企业效率
– 节省交易成本
– 内部资本市场
– 降低经营风险
– 杰出的通用管理理念
第7章 多样化战略
• 多元化经济的潜在成本
– 影响成本 – 高成本管理系统
– 内部资本市场失效
第7章 多样化战略
• 多元化经营的经理层因素
– 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 多元化有利于提高薪酬水平
– 多元化有利于降低职业风险
第7章 多样化战略
• 多元化企业的经营绩效
– 多元化经营折扣:与非多元化经营对手相比, 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股票价格偏低。 – 多元化经营可能会降低企业价值。
经济学如何分析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学如何分析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工具和方法来分析这些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首先,我们要明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通常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以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可能会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有的经济发展战略侧重于发展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来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一些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会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培养农业专业人才,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并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
这种战略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同时为农村地区创造就业机会。
然而,其局限性在于农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且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另一些地区则把重点放在工业发展上。
它们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基地,发展制造业。
这种战略可以快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也可能面临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容易受到技术更新换代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还有一些地区高度依赖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科技服务、旅游等领域。
这种经济发展战略能够利用较少的资源创造较高的附加值,推动经济的高效发展。
比如一些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吸引全球的资金和金融机构,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节点。
但服务业往往对人才素质和市场环境要求较高,且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和外部冲击的影响。
从贸易政策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发展战略,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有些国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通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进口所需的商品和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种战略可以使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国内产业受到外国产品的冲击。
低成本战略优势的经济学分析

低成本战略优势的经济学分析摘要: 竞争优势企业立足于市场、赢得顾客进而获取利润的基础。
实施低成本战略,即在保持产品价格和消费者剩余不变的条件下压缩企业经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利润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
低成本战略的理论基础是规经济,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不应仅仅着眼于企业内部规模的调整。
依托于产业集群,利用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可以灵活而经济地收缩纵向规模以扩张横向规模,进而最大限度地获取规模经济,赢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产业集群;低成本战略;竞争优势一、企业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含义与本质1. 产品价值的分解和竞争优势的含义。
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一项产品时, 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一定是不大于产品的可觉察价值, 即该项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真正的价值, 二者的差额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消费者者剩余。
产品的可觉察价值(V)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企业经营成本(C) ; 第二部分是企业利润(π ; 第三部分是消费者剩余( Sc) 。
其中, 经营成本与企业利润之和构成产品价格( P) , 而企业利润与消费者剩余之和构成新创造价值。
我们知道,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永远不变的最高法则,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指导准则是效用最大化。
结合对产品可察觉价值的分解, 我们可以断定, 企业之间的竞争情形基本上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保持消费者剩余和产品价格不变, 压缩企业经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利润; 二是保持产品价格不变, 通过种种措施提高可觉察价值进而增加消费者剩余。
总之,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在两方面进行较量, 一是产品成本, 二是新创造的价值。
这样, 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就取决于可察觉价值与生产成本之比, 即价值/成本(V/C) 。
我们认为, 所谓企业竞争优势, 就是企业在产业中所处的地位使其在参与竞争和吸引顾客等方面具有的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优越态势, 这种优越态势主要来源于更低的企业产品成本或者更高的产品新创造价值。
2021年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

《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801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一)一、考核目标经济学(一)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掌握和再现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范围政治经济学部分:(90分)(一)导论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局部劳动和总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与本质特征;资本的本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原因和后果,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现象;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一章重新定义战略

第一章重新定义战略之所以说移动互联网是一份信仰,还因为它具有广泛融合性,以开放融合之手段,达到重新定义战略,重新定义公司,重新定义价值,重新定义关系之目的。
PC互联网处处以颠覆面孔出现,干得却是没有社会提供增加值的勾当。
移动互联网以春风细雨滋润大地,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创造一个新世界。
从数字和信息的包裹里挣脱出来,充分释放人性的光辉,是移动互联网带给世界最重要的价值。
基于个体通讯而诞生的互联网工具,不可能和基于光缆诞生的PC互联网有基本属性的一致性。
移动互联的属性是人,PC互联网的属性是光。
所以说,再大的光芒都无法遮挡人性的光辉。
移动互联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有信誉的世界,一个可以付出真爱的世界。
信用和个人品牌构成了移动互联大厦的两根支柱。
移动互联网就是把每个人的信用联网。
移动互联把经济学人性化,深层次去解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行为动机、喜好偏向、价值取向等问题。
人在信息面前束手无策吗?被数字包围的时代,情感何所依?决策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交易的是商品还是人类的情绪?不回答这些问题,移动互联就无解。
从数字和信息的包裹里挣脱出来,充分释放人性的光辉,是移动互联网带给世界最重要的价值。
基于个体通讯而诞生的互联网工具,不可能和基于光缆诞生的PC互联网有基本属性的一致性。
移动互联的属性是人,PC互联网的属性是光。
所以说,再大的光芒都无法遮挡人性的光辉。
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有眼泪有笑容有咆哮有冷峻才是真正的人。
长期以来我们对互联网有偏见,认为那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购买便宜货的世界,一个身体出轨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三个世界理论的认知。
在这样的世界里,经验丰富者会提醒你,在互联网世界,不要玩真的,不要感情用事,不要沉醉其中。
未来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移动互联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有信誉的世界,一个可以付出真爱的世界。
信用和个人品牌构成了移动互联大厦的两根支柱。
移动互联网就是把每个人的信用联网。
1第一章战略基础

战略管理
第一章战略基础
第一节战略与战略管理 一、什么是战略 • 战略
战略是战争中对抗各方制胜的谋略
战略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 < 心理素质 / 行为技能 > (古希腊) •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东西;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 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研究带全局性战争指导 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毛泽东
战略管理
第一章战略基础
战略管理的过程 - 模型之一
环境分析
学院派对战略管 理过程有多种描 述,有的把环境 分析放在前面, 有的把设定目标 放在前面,有的 把战略实施与战 略控制合并为一 个步骤。
设定目标 生成战略 战略实施 战略控制
战略管理
第一章战略基础
战略管理过程模型之二
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将战略转化为行动和绩效 外部分析 战略定 位及使 命和目 标 制定战略 (增强竞 争优势的 途径和竞 争对策) 组织动员 制定政策 调整中心 设定年度 目标 实施战略 行动,推 进日常改 进行动
战略管理
第一章战略基础
环境分析的关键词 --SWOT
劣势 机会
•
优势
威胁
SWOT 与其说是一种分析工具,还不如说是 人们归纳环境分析结果的一种格式;注意, 环境分析还会产生其他许多有用的结果。
战略管理
第一章战略基础
环境分析的内容及与战略的关系
进行什么样的多元化 (相关,非相关,还是 兼而有之)
公司战略需考 虑的内容
是进行狭窄的多元化经营,即 进入少数几个行业,还是进行 广泛的多元化经营进入很多的 行业 努力将多元化同那种能够创 造强大公司认知的主题联系 起来 使多元化经营进入相关的各 项业务并抓住可获得的协同 作用,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战略

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战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为企业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企业战略的主要概念、决策过程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长期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计划。
在经济学中,企业战略通常基于资源配置和市场需求的分析,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中寻求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的核心在于确定企业如何配置其有限资源以追求长期增长和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企业经营者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因素。
主要的决策步骤包括:1. 定义企业使命和愿景: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原因和意义,愿景则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企业需要明确其使命和愿景,以指导后续的战略决策。
2. 分析内外环境:企业需要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策环境、技术变革等。
通过对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行业的机会和威胁。
3. 确定核心竞争力:基于对内外环境的分析,企业需要确定其核心竞争力,即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独特优势。
核心竞争力可以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成本领先等。
4. 制定战略目标: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以指导战略的实施和绩效的评估。
战略目标可以是市场份额增长、盈利增长、产品创新等。
5. 选择战略方向:在基于环境分析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战略方向。
常见的战略方向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6. 实施和评估策略:企业需要有效地执行所选择的战略,并对战略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控。
如果实施的策略不得当,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并重新制定战略。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估经济学视角的企业战略侧重于资源的配置和决策的效率性。
因此,在评估企业战略绩效时,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的衡量指标和方法。
经济学与战略管理

经济学与战略管理经济学和战略管理是两个互相关联且相辅相成的学科领域,它们在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和实现长期成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的关系,并介绍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方式的学科。
它涉及到个人、家庭、企业和国家等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并分析这些活动对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市场的运作规律。
它涉及到供求关系、价格、成本和利润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合理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政府的干预措施。
它涉及到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二、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决策。
它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在资源的分析,确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制定战略计划和目标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战略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定位、竞争优势和组织结构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同时也需要考虑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配置,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经济学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经济学提供了战略管理所需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在市场定位方面,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确定适合自身条件的目标市场。
在竞争策略方面,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成本和利润,选择合适的定价策略和产品差异化策略。
另外,在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方面,经济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经济学还可以分析市场结构和行业特点,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和风险。
四、战略管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也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1840
Most factories used century old methods of production
Use of standardized parts (prevalent in clocks and guns then) was just beginning
Factories operated on the basis of internal contracts with supervisors leasing space, hiring workers and producing the goods
Government in 1840
Government was involved in larg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such as canals and railroads
表示不管是否意识到,一致性的行为或者说在 决策序列中展示的一致性。
Pattern
Position
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定位 揭示企业所选定的经营范围、产品与市场组合
以及独特的竞争优势 案例:新东方的初始定位
Perspective
企业的人格特点 通过主导的和共享的价值体系和管理逻辑来感
知世界。 战略不是一个真实有形的物理存在,而是一种
Mintzberg,1987,THE STRATEGY CONCEPT I: FIVE Ps FOR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导言:战略与经济学
本章结构: 一、从战略的定义看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学 三、从现代企业的演进理解经济学的边际原理
Government also resolved commercial disputes and set the rules of the game for the businesses
制订标准(例如时间标准)
Doing Business in 1840
Numerous intermediaries Farmers to factors to brokers agents to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business conditions illustrates the durability of fundamental economic principles behind business strategy
Conditions of Business in 1840: life without a Modern infrastructure
2005
蓝海战 略(金 诚和莫 博涅, 2005)
专题/时间
对战略过程 的研究以及 对高层管理 团队的研究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自生战 略(明 茨伯格, 1978)
逻辑渐 进主义 (奎恩, 1980)
高层管 理团队 (汉布 里克与 梅森, 1984)
1990
1995
知识本 位企业 观(格 兰特, 1996)
邮费昂贵,且邮递的速度取决于天气,以致于重要邮 件自己传递
Telegraph was still in an early stage and was very expensive to use
Finance in 1840
Most businesses were partnerships and they found it difficult to obtain long term debt
战略、 结构和 过 程》 )
1990
资源本 位企业 观(巴 尼, 1991)
核心竞 争力 (普拉 哈拉德 和哈梅 尔, 1990)
超级竞 争(达 文尼, 1994)
1995 动态能 力(提 斯等, 1997)
竞合 (布兰 登伯格 和纳尔 巴夫, 1996)
2000
困境与 出路 (克里 斯坦森 2004)
of activities to deliver a unique mix of value.
波特,1996
一个综合的定义:5P
Plan Ploy Pattern Position Perspective
plan
战略是有意识的、有企图的行为过程,应对环 境的行动指南
事先有意识地确定
商业分析方法的问题 经济学强调解释规律,并强调适用条件 抽象力的重要性,考虑任何原则的适用条件
战略的框架
企业边界 市场与竞争分析 战略定位及其动态调整 内部组织
三、从现代企业的演进理解经济学的边际 原理
经济学的边际原则
交易成本的问题
1840, 1910 and Today
The years 1840, 1910 and 2003 represent widely disparate business conditions
Learned et al., 1965
Learned, E. P., Christensen, C. R., Andrews, K. R., & Guth, W. D. 1965/1969. Business Policy: Text and Case (rev. ed.).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Transportation in 1840
Though railroads had begun to replace horse and wagon for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national railway network had not yet arrived
ploy
行动策略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
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 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 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 其不意。 发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 我追。
Pattern
可以是理性的意图的,也可以是在一系列决策 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它作为一种事后体会和总 结成的模式而被追认和存在。
Communication in 1840
缺乏基础的通信手段致使无法设置分支机构。影响铁 路的运营时刻,从而阻碍了远距离商品传送
Postal service which was the dominant mode of long distance communication still relied on the horse
or should be in and the kind of company it is
or should be
——Andrews,1971
Competitive strategy is about being different.
It means deliberately choosing a different set
The pattern of objectives, purposes or goals,
and the major policies and plans for
achieving these goals, stated in such a way
as to define what business the company is in
概念,一种概念化的存在,作为通过某种想像 力虚构而成的记忆,储存于相关人士的脑海里。
战略定义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略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学
专题/时间 战略分析 公司层战略
业务层战略
1960
战略与 结构 (小钱 德勒, 1962)
1965 1970 1975 1980
Waterways used for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was still in initi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With poor transportation, producers were limited to local markets
战略经济学
参考教材
《战略经济学》,Besanko, Dranove, Shanley and Schaefe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章文献
Teece,Economic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84,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hares of stock were not easily traded and cost of capital was high
No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existed for handling business risk
Futures trading 第一个期货市场1858年在芝 加哥成立
基业长 青(柯 林斯和 波勒斯, 1996)
执行 (拉里 博西迪、 拉姆查 兰, 2002)
公司进 化论 (摩尔, 2007)
(1) market opportunity; (2) firm competence and resources; (3) managers’ personal values and aspirations; and (4) obligations to segments of society other than the stockholders
为什么用经济学研究战略
《追求卓越》 (彼得斯和沃特曼,1982) 采取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创业精神;以人为本;
亲身实践、价值驱动;坚持本业;组织单纯、人事精 简;宽严并济 八个特征 基业长青(柯林斯,1996) 造钟,不是报时;利润之上的追求;保存核心,刺激 进步;胆大包天的目标;教派般的文化;择强汰弱的 进化;自家长成的经理人;永远不够好;协调一致 《从优秀到卓越》, (柯林斯,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