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刘过词作鉴赏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刘过词作鉴赏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刘过词作鉴赏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刘过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这首词是刘过在四游汉沔(今武汉)时所作。这首词,主要赞扬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以及表达自己主张抗敌,批判奸佞迫害忠良的行为。

【原文】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①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②?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③。年少起河朔④,弓两石⑤,剑三尺⑥,定襄汉⑦,开虢洛⑧,洗洞庭⑨。北望帝京⑩,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⑪。过旧时营垒⑫,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⑬。

说当年事,知恨苦⑭:不奉诏,伪耶真⑮?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⑯。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⑰。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⑱。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⑲。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⑳。

【注释】

①题岳鄂王庙:即岳飞庙。岳飞,二十岁投军卫国,立过赫赫战功。高宗时为秦桧所害。

②中兴诸将二旬:宋高宗中兴时代,哪个堪当诸将之杰、万人之英?即是说,只有名将岳飞。万人英:万人之中的英豪。

③身草莽四句:意谓岳飞虽出身草野,离开人世已六十多年,但他一腔忠愤之气不灭,还像在世一样肝胆照人。身草莽:指岳飞家境贫寒,曾做过人家的庄客。气填膺:谓忠义之气,填塞胸臆。膺:胸。

④年少起河朔:指岳飞年轻时就在中原黄河以北从军抗金,报效国家。

⑤弓两石:指岳飞当时臂力过人,能开两石之弓。古代以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⑥剑三尺:手提三尺宝剑。

⑦定襄汉:指岳飞在高宗绍兴初年平定襄阳、汉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打下基础。

⑧开虢洛:指绍兴十年岳飞郾城大捷,先后收复虢州(今河南灵宝)、洛京(今河南洛阳)、东虢(今河南荥阳)一带大片国土,乘胜进军朱仙镇,离汴京(今开封)只有四十五里。

⑨洗洞庭:指岳飞镇压了以杨么为首的聚集在洞庭湖的农民起义军。

⑩望帝京:谓岳飞军队距汴京很近。帝京:即汴京。

⑪狡兔依然在二句:指权奸加害无辜忠良,致使英雄壮志

未酬身先死。狡兔:指秦桧之流。良犬:指岳飞。

⑫过旧时营垒:谓走访岳飞当年驻扎过的地方。

⑬荆鄂有遗民三句:意思说,荆鄂地区而今存活下来的百姓,每当忆及岳将军,无不泪流如倾。

⑭说当年事二句:说起当年岳飞大业被毁、蒙受奇冤之事,我知道他一定怨恨到了极点。

⑮不奉诏二句:奉桧等诬陷岳飞不奉行皇帝诏书,是真是假都不分清,就杀害忠良。不奉诏:指秦桧等诬陷岳飞“受招不救淮西罪”,赐死狱中。

⑯臣有罪四句:意思说,臣子是谋反有罪,还是一片丹心为国,只要陛下圣明,完全可鉴察清楚。

⑰万古分茅土三句:自古以来,分封诸侯,论功行赏,终究不会轮到险恶的奸臣身上。分茅土:古代皇帝分封诸侯时,用茅草包社坛某方之土授受封者,以示其为某方王侯。

⑱人世夜三句:人世间的沉沉黑夜,而今已过尽,白日高照,天地光明。比喻岳飞冤案到底得到了昭雪。

⑲衮佩冕圭百拜三句:意谓如果岳飞在冥世有灵,得知自己被谥封为鄂王的喜讯之后,定会穿着衮服,系着佩玉,戴着冠冕,持着圭璧,在九泉之下叩拜,谢君王赐封之恩。衮(gǔn):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礼帽,后专指皇冠。佩:贵族身上佩带的玉器。圭:贵族上朝手中所持的玉制礼器。

⑳看年年三月三句:谓每年三月,当春光明媚之际,遍地

花香之时,人们以隆重的仪式,在鄂王庙前祭奠英雄的神灵。卤(l ǔ)簿:本为帝王驾出时仪仗。汉以后,后妃、太子和大臣出行时皆有。此指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

【白话译文】

高宗中兴时期,谁是渚将之杰,万人之英?岳飞出身寒徽,虽然英雄已长逝,但浩气长存,虽死犹生,他年少时在黄河以北从军抗金,为国驰骋沙场。他臂力过人,能拉两石之弓。他手持三尺宝剑,平定襄阳、汉阳,收复虢州、洛阳和东虢等失地,还镇压了洞庭湖的农民起义。岳飞乘胜进军朱仙镇后时时遥望失去的汴京,但壮志未酬却惨遭杀害,而奸人当道,迟迟未被铲除。如今途经岳飞当年驻扎军营的旧址,湖北一带的军民忆及岳将军,无不泪雨倾盆。

说起当年将军被害之事,我知道您一定怨恨到了极点。“不奉诏”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是假还是真?臣子是有谋反之罪,还是忠心为国,只要皇上明鉴,完全能够洞察真伪。千年万代.分封王侯,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到那些奸臣的头上。人世间的黑夜,因为有了白日的照耀,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岳飞身穿衮服,系着佩玉,戴着冠冕,手拿圭璧,在九泉之下叩拜,感谢君王之恩。每年三月,春光明媚,百花吐香,人们举行隆重的仪式,在鄂王庙前祭奠英雄的英灵。

【赏析】

全词热烈赞扬了岳飞为南宋王朝的中兴所作的奉功伟绩和他“精

忠报国”的爱国品质,表达了对迫害忠良的投降派的强烈鞭达;词人不光为英雄一哭,更是为了寄希望于当时的宁宗皇帝,激励和鼓舞长期受到压抑的主战派将领抗敌御侮的决心,实现社稷一统的宿愿。[4] 上片是追叙概述岳飞的生平事迹。开头两句以问代赞,点出岳飞是万人之中的英雄。下面“身草莽”四句,是说岳飞的浩气长存,精神永在,虽死犹生。从“年少起河朔”到“洗洞庭”,用洗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岳飞的英雄事迹:早年从军,武艺高强,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北望帝京”,是说岳飞时刻不忘收复中原失地。“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是写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惨命运。过去是打败了敌人之后才杀功臣,可如今敌人还在,岳飞就被杀害了,这历史的悲剧怎不令人无比气愤!“过旧时营垒”以下四句,写出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对岳飞的深挚怀念与无比热爱之情。

下片抒写对岳飞被害的感慨和岳飞冤案得到昭雪后的盛况。“说当年事”,“知恨苦”,是以与岳飞谈话的口气,表露出对英雄不幸遭遇的无比同情。紧接着“不奉诏,伪耶真”的反问,有力驳斥了秦桧一伙强加给岳飞的罪名。“臣有罪”四句,是对支持秦桧杀害岳飞的宋高宗明褒实贬,言外之意是如果皇帝能明察忠奸真伪,就不会酿成岳飞惨死的千古奇冤了。“万古茅土”三句,是对古往今来奸臣下场的概括,断定当时的奸臣也绝没有好下场,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人世夜”三句,是说茫茫黑夜必将被光明白日所代替,岳飞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下面三句就写想象中的岳飞冤案昭雪后无比荣耀的盛况,岳飞的勃勃英姿又焕然一新,重现世上。最后三句,写百姓对岳飞的

怀念与祭奠,表达出人民也是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5] 整首词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凛然,围绕凭吊的主旨,将一首长调写得气脉贯通,一气呵成,足见作者的功力。

【作者介绍】

刘过(1154 ;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属江西)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终身未进入仕途,流落江湖问,曾从辛弃疾游。是南宋词人。其抒发抗金抱负的诗词,语意峻拔,风格豪放。刘过为人轻财重义,才气纵横,甚得陆游、辛弃疾、陈亮的称许。他的诗词有辛弃疾之风。有《龙洲集》、《龙洲词》。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

情 词 锦 句

情词锦句 1、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2、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4、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5、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朱祖谋《声声慢》) 6、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7、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8、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9、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10、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11、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12、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13、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长相思》) 14、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15、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16、对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17、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鹧鸪天》) 18、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晁元礼《绿头鸭》) 19、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20、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21、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22、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吕碧城《绮罗香》) 23、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礼《雨霖铃》) 24、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2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6、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27、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28、早知恁幺。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29、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30、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 31、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32、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33、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34、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项鸿祚《水龙吟》) 35、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36、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37、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38、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元礼《雨霖铃》) 39、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40、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41、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姜夔《浣溪沙》鉴赏

姜夔《浣溪沙》鉴赏 这是一首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情词, 全词主要描写了一个足不出户的女子的感 情心里的变化, 从而表现古代女子对感情的痴心和专一, 全词读来略带一点感伤 的情怀,但是它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确实很细腻。读来也朗朗上口。 浣溪沙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姜夔 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姜夔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情词,作于绍熙二年辛亥(1191)正月二十四日 离别合肥之际。此一别,很可能就是白石与合肥女子最后之别,至少本年之后, 即成生离死别。此后,白石陷入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的情结中,演化为白石一生的肠断 史, 生出南宋词中之一段奇情异彩白石怀人系列词。 这是白石与合肥女子分别时, 所始料不及的。 上片从女子一方写惜别。 钗燕笼云晚不忺。 钗燕者, 带有燕子形状装饰之钗。 笼云即挽结云鬟。忺,高兴、适意。晚来梳妆,钗燕笼云,然而,打扮起来,却 掩饰不住愁容惨淡。起句写女子之美丽容妆,次句写其言为心声。拟将裙带系郎 船。裙带如何系得住郎船?真是无理而妙。白石论诗有四妙,其一是理高妙,即 碍而实通,看似无理,实真有理,且自然而妙。痴语最见痴情,故妙。用女子之 物,道女子之情,又妙。别离滋味又今年。又说明别离已非一次,只有体味过别 离滋味的人, 才能在临别之前, 体会到即将来临的那种别离滋味。 语意从李煜 《相 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中化出。喃喃一语,辛酸 何限。凄凉的情味,与美丽的容妆,自成鲜明对比,无限伤情,尽在其中。 下片从自己一面写对情人的劝慰。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你看 那寒夜之杨柳,树欲静而风不止,柳枝参差飞舞,哪得片刻安宁?你看那水上之
1/5

唐宋词鉴赏13到16

十三 1. 《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从军报国的壮志和抗击敌人的坚强决心。 2. 豪放词的第一首是苏轼(填作者)的《江城子》(填词牌名)(密州出猎),把原本只有在诗中表达的题材写进了词。 3.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多选题 (1 满分) 4. 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法正确的是(ABCD_____ ) A. 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B. 下片进一步抒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C. 词人以汉文帝时冯唐自比,在此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D. 这首词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行程豪放风格,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文字填空题 (2 满分) 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_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多选题 (1 满分) 6. “把酒问青天”的“问”字关合的句子有(AB ) A. 明月几时有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文字填空题 (5 满分) 7.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_ 、_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8.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用了鼎足对。 9.“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绕”读上声。 10.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多选题 (1 满分) 11. 关于《蝶恋花》(花褪残红)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_____ ) A. 词的上片说的是一片春夏之交的光景,春天的花团锦簇渐渐的为夏天的青草葱葱所代替。 B.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C. 同样是写女性,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难能可贵。 D. 苏轼的这首词也是言志,表达了他对自己满腔抱负,忧国忧民,一心想为朝廷效力,却屡遭迫害的悲惨命运的自嘲。 单选题 (1 满分) 12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苏轼“进”与“退”之间的徘徊与矛盾A A.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文字填空题 (2 满分)

唐诗(解析版)

1、作品原文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诗歌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3、诗歌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4、诗歌赏析 $ 《春晓》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人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人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

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1、作品原文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诗歌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2)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3)寻芳:春游赏花。(4)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5)滨:水边;河边。(6)光景:风光景物(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东风:春风 3 、诗歌译文 "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 、作品原文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诗歌注释 ⑴《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⑶临:将要。⑷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⑸言:说。寸草:小草;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

有关于经典情感的诗词名句

有关于经典情感的诗词名句 【篇一】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2、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3、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4、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5、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6、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7、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8、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9、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10、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篇二】 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2、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3、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6、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7、旧相思、偏供闲昼。——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8、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王象春《书项王庙壁》 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10、此心与、东君同意。——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篇三】 1、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2、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薛道衡《昔昔盐》 3、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4、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唐宋词鉴赏-词与近体词和古体诗的区别

课题1:词与近体诗、古体诗的区别 这里根据课堂讲解、推荐书籍和个人见解,简单回答了词与诗的一些区别。我国的诗词文化的发展都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历经千年而流行不衰,下面就具体由定义、内容、题材、流行时间四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分别展开探讨。 ?定义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百度百科) ?内容 1. 语言特色 词作为诗歌的发展,来源于宴饮之时,起初只起到助兴、娱乐的作用。因此词在语言要求上是和音乐、朗朗上口的。词作为这样的文学,一方面固然没有诗那样教化人心,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更加的生活化、接地气,更流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有呈现社会百态,传递喜怒哀乐,引起人与人之间强烈的共鸣的效果。 而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这一点与词比较类似,另外,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体现普通人民感情生活和《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返璞归真的诗句。 近体诗在格律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了,《人间词话》中有言:“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在对规则的要求更加严格后,诗人创作的方向比较固化了,不能再创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就在深度上多做文章,比拼在思想感情上谁更高尚、更深远。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样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诗句。 2.思想感情 词在思想感情上以境界为上,王国维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例如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言精美,意境旷远。在语言的华丽精致方面,柳永当属大家,《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用华丽的语言,流畅的笔调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而李煜的赤子之心和才华横溢则无处不在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l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故言: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古体诗语言精练,善于从极简的文字中展现无穷的意境,风格含蓄隽永,《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笔法多变精炼,表现出强烈的忧伤。 近体诗,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还把我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题材 发展到宋代,词的类型大概可分为两种:豪放派和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的豪放派将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报国热血融入词中,语言大气,格局广阔,“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组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姜夔、陆游的词相对好学,而学南宋辛弃疾宏大壮阔的格调却十分不易。故又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参见《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诗词赏析

200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古诗文赏析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中考中不少地区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带有“情”字的成语大全(三)部编版

带有“情”字的成语大全(三) 【“情”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纸短情长]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 [一厢情愿]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一厢情原]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原”。[一相情愿] 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一相情原]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亦作“一厢情原”。 [一往情深] 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心照情交] 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同“心照神交”。 [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心甘情原] 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舐犊情深]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事过情迁] 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 [貌是情非]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貌合情离] 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两厢情愿] 两厢:双方;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都愿意;互不勉强。也作“两相情愿”。 [两相情愿] 两方面都愿意。 [两相情原] 指双方互相愿意。 [礼为情貌] 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礼轻情意重] 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伉俪情深] 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近乡情怯]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故剑情深]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甘心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姜夔词作鉴赏

》姜夔词作鉴赏 ●湘月姜夔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鬲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姜夔词作鉴赏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7月16日,酷暑方消,夜晚月光明亮,作者的好友,当时在长沙任职的长溪人杨声伯邀请他与家人一同泛舟游江。游玩中,大家畅所欲言,十分开心,尽兴,尽兴之余,作者便萌发了填一词的念头,于是,迷人的湘江月夜景色就被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上片用一问句开头。到太湖揽胜,早有所约,却一直未能成行,是什么给耽误了呢?词人为自己长年奔波劳碌,无暇亲近山川胜景而感到悔恨,反衬出这次出游的难能可贵,和作者对这次出游的重视,因而兴致勃勃。接着触景生情写出游经过和江上风物。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游伴们相互招呼着坐上一艘大船,乘兴打桨,从从容容向江心驶去。此时,劳碌了一天的渔民都收网回家歇息去了,只有归鸟不时掠过水面。月亮露出笑脸后,四周便万籁俱寂了。岸边

的沙汀和江心的小洲在烟月辉映下静静地躺着,显得格外幽冷。船到中流,但见四周水平如镜,一片空明,真是美极静极。大家情不自禁地停止划桨,让船儿慢悠悠地随水漂行,唯恐损坏这美的画面和静的氛围。画桡不点清镜一句,以虚写实,情景相生,成功地勾画出那种特有的优美环境和恬适的心境。下片从想象入手。换头三句应词序中的或弹琴。从湘江上响起的琴音联想到湘灵鼓瑟的古老传说,于是思绪象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不息:是谁唤起那烟鬟雾鬓的湘灵,在这里理弦奏曲?鸿阵即雁行。筝弦下有承弦之柱,斜列如雁字,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这就是理哀弦鸿阵。作者《解连环》词: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即此。琴、瑟、筝,同是弦乐器,湘灵亦出于想象,故无妨活用,令其弹筝了。下边收回现境,说座中游客都是当今的风流名士,也是大可令人赞叹的赏心乐事,坐客们挥动着玉柄的麈尾拂尘或高谈阔论,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场聚会呵!下边由近而远,把笔触再伸向自然界。夜色渐浓,岸边的柳树丛被凉风吹得瑟瑟作响,遥挂在蓝天上的星星曳着长长的尾巴向下坠落。这秋的信息最易引发人怀念故土的情思。结尾说自己也象晋代的张翰那样见秋风起而思吴中鲈鱼之美一样,深深地怀念着旧家乐事。隐隐约约透露出怀旧情思。这首词通篇记游写景,象是一幅长长的画图。画图上的景物,不论是山是水,是鸟是树,是月是星,是游船还是渔网,都在摇曳着融成一片,笼罩在清冷的辉光里,显得淡雅而又有些朦胧,结尾处的怀旧情思尤为朦胧。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作者通过写月夜泛舟湘江,来抒发自己的感想。王国维说姜夔写景的

唐宋词赏析论文

浅谈李清照其人其词 通过本学期对《唐宋词赏析》课程的学习,对李清照的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每个词人的每首词通过多次学习和思考,总能体会到更多更有深意的不同以往的感觉,也就越发接近词人想要表达的真正的情绪和思想。 李清照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女词人,其词风理所应当地以婉约为主,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虽然她在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很多消极、感伤的感情基调,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她是一位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爱国女词人。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是她不慕权贵,敢于大胆发表政见。她早年不避风险,上诗救父;对公公赵挺之升为宰相,不但不表示祝贺反而写诗嘲讽他:“炙手可热心可寒。”早在青年时代,她就以唐玄宗荒淫误国、招致安史之乱的历史 教训,劝宋徽宗:“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与赵明诚结为夫妻后,两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两人经常不得已两地分居,因此此时李清照的词多以思念为主。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剪梅》:“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但是,他们互敬互爱的美满生活,很快便被金人入侵的铁蹄踏破了。李清照的高风亮节不仅表现在她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她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深切同情陷于外族入侵铁蹄下的人民。她不甘屈辱投降,和丈夫一起流亡江南,耳闻目睹南宋小朝廷只求偏安、不思抗敌的现实,忧国伤时,悲愤交加,写下了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生当作 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此歌颂项羽宁肯一死以谢江 东父老的英雄豪气,谴责赵构苟且偷安的可耻行为。 在兵慌马乱之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赴任途中不幸得病去世。李清照惊闻噩耗,悲痛欲绝。在颠沛流离中失去了丈夫,这无疑是天大的打击,这也使李清照的词开始变得凄冷悲怆。在如此巨大的悲痛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字里行间,让人深深体会到当时她内心的痛苦。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离异入狱的波折,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日益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 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 的情怀。她忍受着国破家亡、离乡背井的巨大痛苦,写下了充满伤感和悲愤的词章,并在颠沛流漓之中,带病坚持整理、编著了《金石录》,为世人留下了珍贵文物。 在七十多岁时,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一代女词人落得如此结局,不能不让人叹惋。但是李清照对宋词的巨大贡献必定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

————————————————————————————————作者: ————————————————————————————————日期:

(一)描写春景: 村居清朝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人们陶醉在大好春光里。孩子们放学回来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这首古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不愧是千古绝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景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绝句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沾在衣服上却不湿衣,杨柳风吹在脸上却不寒冷。这句诗中的“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和春风的“暖”,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和风细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ruò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河里的水缓缓地流淌,鳜鱼也正肥美。一位渔翁,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正坐在一条小船上钓鱼。春风轻轻地吹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渔翁却不一定要回去。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透露出词人淡薄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前两句赞美“好雨”下得及时,好像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后两句写春雨的特点: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万物。诗人用精炼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作用和特点,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后两句现在也用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风化雨,在不经意间滋润孩子的心田。

古代诗歌赏析姜夔《念奴娇毁舍后作》阅读练习及答案教学文案

古代诗歌赏析姜夔《念奴娇毁舍后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3题。(共12分) 念奴娇·毁舍后作【1】 姜夔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澧浦捐褋。因觅孤山林处士【2】,来踏梅根残雪。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一丘【3】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 节。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注释:【1】姜夔杭州的住宅因遭火灾被毁。【2】林处士:北宋诗人林 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生不仕。【3】一丘:指隐居。 11.下列对本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曾客游湘中,在湘水边听瑟,澧水边捐褋,这样的记忆仿佛还并不遥远。 B .寓居杭州时,作者曾到西湖孤山寻访林逋隐居的胜迹,足踏残雪,赏梅寄情。 C .面对丑女供花,粗仆斟酒的简单贫寒生活,作者只能无奈地卧看青门外车辙。 D .作者本想在其住所隐居终老,不料此时却意外遭火毁舍,使美好的愿望落空。 12.对本词下阕典故的运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前三句,借仙人口吻,以沧海桑田的自然规律劝慰自己不必对毁舍一事过分执着。 B .四五句,以在王谢堂前留恋的燕子期待秋风不忍离去,劝慰自己看淡眼前的苦恼。 C .六至八句,以春秋吴越争霸之地只剩青山芳草,劝慰自己要珍惜当下的平静生活。 D .最后两句,以曹操《短歌行》中乌鹊绕树、择枝而栖,劝慰自己要继续寻找明主。 13.词学宗师夏承焘先生对姜夔词的艺术特色有这样的评论:“白石在婉约和豪 放两派之外,另树‘清刚’一帜。”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1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三国英雄人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怀的对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表达了江山依旧,英雄早已不在的怅惘,杜甫《蜀相》“ , ”,抒发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借曹操这样的英雄也只是一时显赫,感叹人生短促无常。 ②高考结束,你在班级毕业留言册上写下古诗“ , ”,劝慰同窗无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 在狱咏蝉骆宾王P39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诗,属对工整,句法善变,语言精炼,音韵和美,格调深沉而不颓丧,给人以整齐活泼的美感。 首联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这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颔联从“己”着笔,从自己感受的角度写蝉的外形、蝉的悲鸣。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而自己已经白发满头,两两对照,不禁自伤年老。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把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颈联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 总之,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与人不即不离,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P66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古诗词赏析

备战2012年中考系列资料—— 古诗词赏析 【考点解说】 考标要求:“能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曲)中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2010年郴州市语文中考的诗词赏析为4分,共有一道非选择题。 【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 诗词赏析题的常见考点及题型有: 1、诗意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诗意理解,得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来完成这类题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诵读,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深入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2、意境分析(主旨把握)。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的一般步骤是:(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名句赏析。 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4、技巧分析。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比、衬托(侧面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欲扬先抑等。 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品味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各种题型的专项练习】 一、品味炼字,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大全

对待同事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大全 松原市扶余县实验 小学王海侠 天高地厚天昏地暗天经地义天崩地裂天翻地覆 天罗地网天旋地转天诛地灭天造地设天差地远 天长地久天高地厚天公地道天寒地冻天荒地老 天经地义天南地北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开天辟地 冰天雪地顶天立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 惊天动地经天纬地遮天盖地震天动地昏天暗地 有备无患有口无心有名无实有气无力有始无终 有头无尾有眼无珠有勇无谋有教无类有意无意 有恃无恐有惊无险有利无弊有益无损有增无减 无所不有东奔西走东奔西跑东拉西扯东倒西歪 东张西望东拼西凑东涂西抹声东击西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南来北往南征北战前赴后继前思后想 前街后巷前倨后恭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 前仰后合空前绝后瞻前顾后左膀右臂左邻右舍 左右为难左右逢源左支右绌左思右想左顾右盼

左推右挡左右开弓七上八下横七竖八承上启下先来后到喜新厌旧除旧布新口是心非返老还童积少成多挑肥拣瘦同甘共苦苦尽甘来生离死别生死存亡九死一生贪生怕死生死攸关舍生忘死舍生忘死醉生梦死起死回生阴晴圆缺眉来眼去来龙去脉摇头摆尾损公肥私大公无私眼高手低柳暗花明弄假成真顾此失彼求同存异无中生有严寒酷暑悲喜交加三长两短取长补短早出晚归异口同声异曲同工同床异梦反败为胜化敌为友化险为夷功败垂成进退两难轻重缓急轻重倒置举足轻重无足轻重头重脚轻始终如一是非曲直阴阳怪气阴差阳错去粗取精颠倒黑白混淆黑白黑白分明虎头蛇尾若隐若现能屈能伸哭笑不得混淆是非颠倒是非惹是生非礼尚往来大惊小怪大街小巷朝令暮改朝三暮四半信半疑乐极生悲大材小用小题大做小题大做大同小异古为今用冷嘲热讽里应外合内忧外患深入浅出返老还童死去活来你死我活争先恐后转败为胜拈轻怕重

《忆王孙》姜夔词作鉴赏

《忆王孙》姜夔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忆王孙;冷红叶叶下塘秋》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此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伤飘泊、怀远人。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将身世之感与怀人之思打并在一处,因而显得蕴藉含蓄,别绕风致。 【原文】 忆王孙①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释】 ①忆王孙:词牌名。或名《念王孙》。此调创自李重元,取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末三字为调名。 【赏析】 这首词题下有序云:“鄱阳彭氏小楼作。”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宗时彭汝砺官至宝文阁直学

士,家声颇为显赫。此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伤飘泊、怀远人是这首小词的主题。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冷红,盖指枫叶。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白石词多用“冷”字,如《扬州慢》“波心荡,冷月无声”,《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暗香》“香冷入瑶席”,而且往往以通感的形式出现,将自己凄凉的身世之感移情到几个创造的意象中。用“冷红”形容飘散的枫叶,顿觉凄冷的气氛笼罩全词。古代文人伤时悲秋,见秋风落叶,或怀念故土,或忧伤身世,并不稀见。不过,次句“长与行云共一舟”,句法颇为新颖。行云,常用来比喻飘泊江湖的游子。如曹植《王仲宣诔》:“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张协《杂诗》:“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姜夔一生未仕,四处飘泊,行踪不定,用“行云”来象征其身世,很为恰切。这里他不直说身如行云,而偏说“长与行云共一舟”,这就不落俗套。词人浪迹江湖,居无定所,乘舟走到哪里,天上的行云也仿佛跟到哪里,这难道不是与行云“共一舟”么?以上两句,泛写登楼所见所感,不仅切合当时所处的环境,其创意出奇之处,也透露出白石词“气体超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的特色。下一句承上意,具体点明所处之地。不自由,即不由自主。白石一生未仕,布衣终身,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为生计所迫,以请客身份或寄人篱下,或因人远游,辗转风尘,哪有安身立命之地?“不自由”,看似浅淡,却道出了飘泊江湖的无穷酸辛。游子在孤独落寞之际,总要想起知心体贴自己的故旧或亲人,结

《长亭怨慢》姜夔词作鉴赏

《长亭怨慢》姜夔词作鉴赏 ●长亭怨慢姜夔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词作鉴赏姜夔二十三岁时,曾游安徽合肥,与此地的歌女姊妹二人相识,时日一长,往来酬唱,情投意合。无奈客子行色匆匆,终有一别。后来,作者屡次到合肥与二女相会,情意愈浓。光宗绍熙二年,作者再次来到合肥,但不久就离去了,这首词大概作于离去之时,以寄托对二女的无尽眷念之情。题序中所谓桓大司马指桓温。而题序中所引昔年种柳以下六句,均出庾信《枯树赋》,按此词是惜别言情之作,而题序中只言柳树,一来合肥的街巷都种柳树,因此作者写的有关合肥的情词,多借柳树发感。二来作者故意为之,以掩饰其孤寂之怀。上半阕是咏柳。开头说,春已深,柳絮吹尽,柳阴浓绿。这正是合肥巷陌情况。远浦二句点出行人乘船离去。阅人数句又回到说柳。长亭(古人送别之地)边,离人黯然销魂,而柳则无动于衷,依然青青如此。暗用李长吉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以柳之无情反衬自己惜别的深情。这半阕词用笔不即不离,写合肥,写离去,写惜别,而表面上却都是以柳贯串,借做衬托。下半阕是写自己与情侣离别后的恋慕之情。日暮三句写离开合肥后依

恋不舍。唐欧阳詹在太原与一妓女相恋,别时有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之句。望高城不见即用此事,正切合思念情侣之意。韦郎二句用唐韦皋事。韦皋游江夏,与女子玉箫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定数年后来娶。后来诺言成空,玉箫绝食而死(《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这两句是说,当临别时,自己向情侣表示,不会象韦皋那样忘得玉环分付,自己必将重来的。下边第一两句是情侣叮嘱之辞。她还是不放心,要姜夔早早归来,否则怕红萼无人为主。因为歌女社会地位低下,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其情甚笃,其辞甚哀。算空有二句以离愁难剪作结。这半阕词写自己惜别之情,情侣属望之意,凄怆缠绵。陈廷焯评此词云:哀怨无端,无中生有,海枯石烂之情。(《词则。大雅集》卷三)可谓的评。姜夔少时学诗取法黄庭坚,后来弃去,自成一家,但是他将江西诗派作诗之艺术手法运用于词中生新瘦硬,自成一家。男女相悦,伤离怨别,本是唐宋词中常见的内容,但是姜夔所作的情词则与众不同。他屏除秾丽,着笔淡雅,不多写正面,而借物寄兴(如梅、柳),旁敲侧击,有迴环宕折之妙。它不同于温、韦,不同于晏、欧,也不同于小山、淮海,这是极值得玩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