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发酵豆豉含盐量及盐度对豆豉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盐度对豆豉后发酵周期的影响

盐度对豆豉后发酵周期的影响
体 发酵 食 品 。随 着科 技 的 发 展 ,大 豆 和 大 豆制 品
酵 后发 酵过 程理化 指标 变化 很少研 究 。
本研 究 主 要是 通 过 测 定 天然 发 酵 豆 豉 各项 理
化 指 标 和 感 官 品 质 ,确 定 不 同盐 度下 豆 豉 后 发酵 的 周期 ,并 动 态 分析 了后 发 酵过 程 中各 理 化指 标
o 2 ,1 % ,1 , a ur h ro fl t rf r e t to y t o t n mi ir g n. a e s r he f1 % 5 8% M ke s e t e pe i d o a e e m n a i n b he c n e ta no n to e M k u e t pe i dsa e 1 d,1 d,21 . d s t tc la s s hequ lt frpe Dou h , h 2% i heb s . ro r 2 8 d An yn he i a s e st a iy o i c i t e1 st e t
盐度 氨基 酸态 氮 后 发酵 周期
而 确 定其 后 发酵 周期 分 别 为 1 天 ,1 天 ,2 天 。并 通 过 对 成 熟产 品 质 量 综 合 评 定 ,确 定 盐度 为 1%较 为合 适 。 2 8 1 2
关 键 词 豆豉
Th n l e c fS t o t e Do c i a er e me t t n P r d e l f n e o alt h u h t r n a i e i u L F o o
1 . 剂 2试
0. o1 LN a H , 0. m o1 LN a H , 1 m / O 01 / O
神 经 ,增加 唾 液 ,促 进 食欲 ,人 体 要 维 持正 常 的

豆豉发酵过程中温度、硬度和颜色的变化

豆豉发酵过程中温度、硬度和颜色的变化

豆豉发酵过程中温度、硬度和颜色的变化
汪立君;邹磊;李里特;辰巳英三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05(031)012
【摘要】以曲霉型豆豉为原料,观察不同接种量豆豉在发酵过程中的外观变化;测定了豆豉在前发酵过程中的品温、硬度和颜色的变化;分析了后发酵过程中不同盐添加量对豆豉硬度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豉在前发酵第36 h品温达到最大值,之后温度轻微降低,并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豆豉的硬度在后发酵阶段降低显著,并且受盐含量的影响,盐含量越低,豆豉硬度越低;豆豉在发酵过程中颜色变暗,变黑.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汪立君;邹磊;李里特;辰巳英三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筑波市,305-8686,日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永川豆豉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周芳;索化夷
2.永川毛霉型豆豉在发酵过程中菌群动态变化规律 [J], 曾涛;罗沈斌;索化夷
3.淡豆豉和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 [J], 宓月光; 王伟明; 孙银
玲; 王萍; 曹阳; 陈丽艳
4.浏阳豆豉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成分及活性变化研究 [J], 陈怡;刘洋;蒋立文;李跑;廖卢艳
5.不同后发酵温度下曲霉型豆豉的氨基酸态氮生成动力学及品质变化研究 [J], 王迪;王智荣;陈湑慧;宋军;孔祥兵;陈本开;阚建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豆豉的研究进展

豆豉的研究进展

豆豉研究进展摘要:豆豉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经蒸煮、发酵、后熟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

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对豆豉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和风味等方面研究,并对我国豆豉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豆豉;活性成分;保健Abstract: Douchi 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ed food. Process of Douchi is base on soy bean.and then produced through steaming soy bean, fermenting and ripening, which using soy bean as raw material. The studies on nutritional value, active components and flavor of Douchi were summarized recently.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ouchi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Douchi; active components; health function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之一,营养丰富,药食兼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我国人民的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发挥着重大作用,其独特的酿造工艺是我国先民在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伟大成就。

本文就豆豉的营养、活性成分和保健功能进行综述,旨在为豆豉的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1 中国传统食品——豆豉豆豉古名为“幽菽”,“豆豉”之名最早见于《史记》“曲蘖盐豉千瓦”的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豆豉主要是以黑豆、黄豆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传统调味副食品,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制品。

它以豉香诱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豆豉研究进展综述

豆豉研究进展综述

豆豉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豆豉是一类我国传统发酵的大豆制品,在我国和亚洲国家饮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青睐。

近年来在豆豉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功能因子不断被研究发现,其抗氧化、降血糖、溶血栓、抗突变等功能被不断揭示。

同时,发酵本身对改善大豆制品的营养组成、风味、富集营养和功能因子、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意义重大,大豆制品发酵后营养成分变化可进一步提升营养价值。

本文归纳了豆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了豆豉的营养功能,总结了豆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豆豉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豆豉;研究现状;发展前景豆豉起源于我国先秦时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大豆发酵制品中较大的品类之一,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对我国人民的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发挥着重大作用。

同样豆豉也是我国人民膳食中最早的发酵调味食品之一,它和酒、酱一样,都是以微生物为动力,以农产品为原料酿制而成。

豆豉由于曲中微生物类群较多,酶系复杂,且各种酶的活力不尽相同,加上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具有浓郁的醇香和酯香,成品油润化渣,素以鲜香回甜、滋润化渣、色黑粒散、油润发亮等特点驰名于世。

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豆豉因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极高的营养价值,良好的风味,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而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佐餐佳品且深受人们的喜爱。

1. 豆豉的概况1.1 豆豉的简介豆豉是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1.2 豆豉的分类按照参与发酵的微生物来源不同,可分为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两种类型;按照参与发酵的优势微生物菌群不同,又可分为霉菌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两大类,霉菌型豆豉参与制曲的主要微生物是霉菌。

根据霉菌种类的不同,霉菌型分为毛霉型豆豉、米曲霉型豆豉、根霉型豆豉和脉孢霉型豆豉等[1]。

按发酵时是否使用食盐,可分为无盐发酵的淡豆豉及有盐发酵的咸豆豉。

3种豆豉总糖、还原糖、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3种豆豉总糖、还原糖、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粮食科技与经济2023 年6月第48卷 第3期Jun.2023V ol.48, No.3豆豉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微生物发酵豆制品,已有2 000多年历史。

按照制曲菌种的不同,豆豉可以分为曲霉型、毛霉型、根霉型和细菌型,陕西西歧豆豉和山东临沂八宝豆豉是细菌型豆豉的典型代表[1]。

毛霉型豆豉制曲工艺较为复杂,主要产地是四川、重庆,其中永川豆豉、潼川豆豉最为出名[2]。

阳江豆豉是广为人知的广东传统特产,是曲霉型豆豉的典型代表,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3]。

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较其他大豆食品的高。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酶通过一系列的反应产生一些新的营养物质、风味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在赋予产品更好的营养和风味的同时,更使大豆食品具有了特殊的保健功能[4]。

毛霉型、曲霉型和细菌型3种豆豉中均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如异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肽类和褐色色素类物质等[5]。

为了解不同类型豆豉的理化性状差异,本文拟研究比较八宝豆豉、永川豆豉和阳江豆豉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探究导致各豆豉理化性状差异的原因。

3种豆豉总糖、还原糖、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王 丽,孙 艳,汤晓娟,金泽林,刘云国,纪艳青(临沂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摘要:为明确不同类型豆豉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及影响因素,通过采集传统发酵的八宝豆豉、永川豆豉和阳江豆豉样本,对其总糖、还原糖、总酚、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阳江豆豉的总糖、还原糖和总多酚含量在3种豆豉中最高,分别为91.02 mg/kg、22.54 mg/kg 和0.66 mg/mL。

3种豆豉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差别不大,阳江豆豉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稍高,分别为5.75%和0.91(OD 值);八宝豆豉最低,分别为3.95%和0.51(OD 值)。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豆豉是一种古老的中式调味品,它是以黄豆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发酵工艺制成的。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豆豉发酵技术是制作豆豉的核心环节,它不仅影响豆豉的质量和口感,还直接影响到豆豉的保质期和保存效果。

豆豉的发酵工艺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豆豉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用优质的黄豆作为原料。

黄豆要先用水浸泡,时间一般为10-12个小时,然后再加水烧开,用火焯水,使其表面的脱皮物质去除,达到去异味的目的。

接下来,将焯水后的黄豆晾干备用。

第二步是豆豉的发酵。

将晾干的黄豆放入大盆内,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和豆曲进行混合。

食盐的加入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而豆曲则是发酵的起始剂,可以帮助黄豆的蛋白质发酵成为豆豉的主要成分。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喜好,加入一些调味料提升豆豉的风味,比如辣椒粉、五香粉等。

混合均匀后,将豆豉放入专用的发酵箱内进行发酵。

第三步是豆豉的压制和贮存。

一般来说,豆豉的发酵时间为5-7天,过程中需要定期搅拌和翻动,以促进发酵均匀。

当豆豉的颜色变为深黑色,并且散发出独特的香味时,表示发酵完成。

然后将发酵好的豆豉放入木制或塑料制的豆豉桶内,用重物压制,使其排出水分,同时又能保持豆豉的形状。

最后,将豆豉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晾干,以保持豆豉的质量和口感,然后可以封装贮存,以延长保质期。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掌握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

发酵时间过短,豆豉的口感较硬,发酵时间过长,会导致过度软化,影响口感。

发酵温度过低,会导致发酵时间延长;发酵温度过高,会导致豆豉内部腐败。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时间和温度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豆豉发酵工艺技术是制作豆豉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豆豉的质量和口感。

只有合理掌握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才能制作出色香味美的豆豉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发酵知识和经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够提升豆豉发酵工艺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豆豉产业的发展。

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探讨

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探讨
专论与综述
中国酿造
2006 年 第 1 期
总第 154 期

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探讨
蒋立文, 周传云, 李宗军
(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湖酵制品如豆酱、腐乳、豆豉的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生产技
发酵豆制品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黄豆,而黄豆作为 主要的粮食其最大的安全隐患可能性是是否产生黄曲 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 的一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污染农 产品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也是强致癌物。由于黄曲
霉可以在农作物生长、收获、晾干、加工和贮藏的任 何环节产生,极易污染花生、玉米、大米、大豆、食 用植物油、饼粕及饲料等农产品,并由此直接进入食 物链,造成淀粉类、动物性食品与肉、蛋、奶等的连 锁污染。甚至在油料种子、干果、调味品、发酵产 品、中药材、酒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中也发 现了黄曲霉毒素。
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土壤都存 在砷,其可引起食欲下降、胃肠障碍、末梢神经炎等 慢性中毒。铅主要来源于土壤、工器具和输送管道、 包装材料等。铅污染引起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损害 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等。因此对工器具和包装
材料的重金属指标的控制以及加强对进入食品途径分 析是有必要的。 1.3 物理性危害主要因素
酱油产品一般是大豆( 豆粕)发酵制得,但有的 酱油产品属于配制酱油,且含有氯丙醇。因此国家将 酱油标准规范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市场产品绝大 部分标注酿造酱油,这说明监管还存在比较大的漏 洞。国家对发酵豆制品企业( 目前主要为酱油生产企 业)规定必须通过 QS 认证,国家技术监督的目的是 提高企业的规范和自律,提高生产企业的水平,但有 些地方则没有严格的审批和认证,使 QS 标志产品企 业发展极不平衡。豆酱、豆豉系列制品目前还没有统 一的国家标准。 3.2 发酵工艺技术、产品风味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豆豉的发酵以及工艺

豆豉的发酵以及工艺

豆豉的发酵以及工艺——生物工程092班岑广顺一、摘要: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

一般用大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调味。

豆豉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乳酸、磷、镁、钙及多种维生素,色香味美,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是纯天然的“黑色食品”,我国南北部都有加工食用。

我国生产豆豉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分类多,加工工艺各不相同,但主要步骤没有区别,延续了豆豉的生产历史。

Abstract: fermented, is China's traditional fermented bean products. General use soy or black beans after cooking, made by fermentation, more for seasoning. Fermented rich in protein, all kinds of amino acid, lactic acid, phosphate, magnesium, calcium and vitamins, aroma beauty, has the certain health care function, it is a natural "black food", our country the risum-ge have food processing.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were a long historical二、关键词:豆豉,发酵,加工工艺。

三、引言:豆豉始创于中国,原名“幽菽”,早在汉朝的《史记》中就有记载。

豆豉是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发酵成的食品,多用于调味,也可入药。

豆豉以黑褐色或黄褐色为主,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以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我国的豆豉可分为霉菌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两大类。

霉菌型豆豉中有根霉型豆豉、米曲霉型豆豉及毛霉型豆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确 称 取 豆 豉 鲜 样3.000g(风 味 豆 豉 要 过 滤 除 去 汤 液 ),加 入 蒸 馏 水 27 mL,均 质 机 高 速 匀 浆 (16000r/min,1 min),离 心 (3800r/min,15 min),取 上清液待用。
1.4.2 豆 豉 样 品 的 制 备 原料 大 豆 经 挑 选 除 去 杂 质、虫 蚀 粒、不 完 整 粒,称
摘要:研究首先对我国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不同产地有代表性的商品豆豉的含盐量做了调查和分析 ,含盐 量在10.000~15.000g/100g 之 间。 其 次 采 用 两 段 式 控 温 后 发 酵 工 艺 (前 期 40~42 ℃,后 期 28~ 30 ℃),厌氧密封发酵10天,对不 同 盐 度(0%,2%,4%,6%,8%,12%,W/W)豆 豉 后 发 酵 过 程 中 优 势 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的生长变化和 pH 值、总酸、氨 基 酸 态 氮 等 成 分 的 变 化,以 及 不 同 盐 度 豆 豉 产 品 的感官品质进行了 研 究。 结 果 表 明,低 盐 度 (2%,4%,W/W)发 酵 早 期 促 进 乳 酸 菌 的 生 长,乳 酸 菌 数 106~107 cfu/g;后期利于酵母菌的繁殖,酵母菌数达 108 cfu/g,并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抑 制 了 腐 败 菌 的 生 长; 总 酸 含 量 1.3~1.6g/100g,氨 基 酸 态 氮 含 量 0.7~0.8g/100g,感 官 评 价 产 品 品 质 较 好 。 关 键 词 :豆 豉 ;乳 酸 菌 ;酵 母 菌 ;发 酵 食 品 ;盐 度 中 图 分 类 号 :TS214.9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0-9973(2011)08-0037-05
2011年第8期 中 国 调 味 品
总 第 36 卷
CHINA CONDIMENT
试验研究
对豆豉生物活性物质 的 研 究,揭 示 了 豆 豉 诸 多 的 生 理 功能活性,如 抗 氧 化 功 能、降 血 糖 功 能、降 血 压 功 能 等[1],从而提升了人们对豆豉的消费热。但是,利 用 传 统发酵方法生产的豆 豉,一 般 在 后 发 酵 时 都 要 添 加 较 高 的 食 盐 量 ,从 而 导 致 产 品 中 的 食 盐 含 量 较 高 ,并 增 加 了人们膳食中对食 盐 的 摄 入 量。 而 且,盐 度 对 豆 豉 发 酵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活性成分的形成产生影响的研究 表 明 [2],过 高 的 盐 度 能 抑 制 β-葡 萄 糖 苷 酶 的 活 力 ,从 而 阻止异黄酮糖苷形式 向 甙 元 形 式 的 转 化,降 低 了 豆 豉 的生理活性。豆豉的后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 学过程,不同盐度与 其 发 酵 过 程 中 主 要 有 益 微 生 物 的 生长及理化特性的变化和产品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豆豉在我国不同地域工 艺不同且食盐的含量 也 不 尽 相 同,因 此 我 们 对 我 国 市 场上目前销售的商品豆豉的含盐量也做了调查分析。 采用分段控温厌氧发 酵 工 艺,添 加 不 同 的 食 盐 量 进 行 豆 豉 的 后 发 酵 ,缩 短 发 酵 周 期 ,对 影 响 豆 豉 品 质 的 主 要 因素:乳酸菌、酵母菌生长以及 pH 值、总酸、氨基酸态 氮等理化特性的变化 进 行 了 研 究,以 期 为 研 究 开 发 低 盐发酵豆豉及其他低盐发酵豆制品奠定一定的理论和 实验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市售豆 豉 样 品:选 自 包 括 四 川、贵 州、云 南、广 州、
湖 南 、北 京 等 地 生 产 的 典 型 豆 豉 商 品 ,保 质 期 8 个 月 至 1年。
菌种:米 曲 霉 (Aspergillus oryzae),本 研 究 室 保 藏。
大 豆 :中 黄 十 三 ,购 于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2009 年 11 月采收。
总 第 36 卷
CHINA CONDIMENT
试验研究
具 体 操 作 方 法 :将 不 同 盐 度 豆 豉 样 品 取 出 适 量 ,放 置 于
白 色 瓷 盘 上 ,随 机 编 号 。 首 先 观 察 豆 豉 的 颜 色 ,然 后 闻
其香气;再品尝其滋 味,每 品 尝 完 一 个 样 品 后,用 凉 开
水漱口,再进行下一 个 样 品 的 品 尝;轻 压 豆 粒,观 察 其
组 织 形 态 。 具 体 评 分 标 准 见 表 1。
表 1 豆 豉 感 官 品 质 评 分 标 准
项目 色泽 香气
滋味 组织形态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ation douchi salt content and impact of salt concentration on douchi qualities
HU Hui-ping1,2,CHENG Yong-qiang1,YUAN Na1,LI Li-te1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2.College of Food Science,Rizhao Polytechnic,Rizhao 276826,China) Abstract:Firstly the salt contents of the commercial douchi from different origi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alinities were between 10.000~15.000g/100g.Secondly,during the two-stag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pre 40~42 ℃,the late 28~30 ℃)processing,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alinity (0%, 2%,4%,6%,8% ,12%,W/W)on the microflora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yeast,pH value,con- tent of total acid,amino acid nitrogen and the last products sensory qualit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wo-stag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conducive to low-salt fermentation.It has promoted not only the growth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yeast,but also to some extent,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poilage bacteria.At last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count was 107cfu/g,yeast count was 108 cfu/g;total acid content of 1.3 ~ 1.6g/100g,amino acid nitrogen content of 0.7 ~ 0.8g/100g,sensory evalu- 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is better. Key words:douchi;lactic acid bacteria;yeast;fermented food;salt concentration
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豆豉,滋味鲜美,历史悠 久,是人们烹调或佐餐常用的调味佳品,且随着近年来
收 稿 日 期 :2011-02-26 作 者 简 介 :胡 会 萍 ,博 士 研 究 生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微 生 物 发 酵 技 术 及 功 能 食 品 的 教 学 和 研 究 。
— 37 —
食 盐 、麸 皮 、面 粉 :均 为 市 售 优 级 。 1.2 药 品 试 剂
PDA 培养基 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平 板计数培养基 北京双 旋 微 生 物 培 养 基 制 品 厂;MRS 琼脂培养基 北京陆 桥 技 术 有 限 责 任 公 司;虎 红 琼 脂 培养基 北京奥博星 生 物 技 术 责 任 有 限 公 司;那 他 霉 素 北京东方瑞德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其 他 试 剂 均 为 分析纯。 — 38 —
取 3.3kg,清 洗 后 自 来 水 浸 泡 6h,水 温 (26±2)℃ ;浸 泡 后 大 豆 吸 水 饱 满 ,表 面 没 有 皱 纹 ,即 可 沥 干 水 后 分 装 竹屉,置高压蒸汽灭 菌 器 中,121 ℃ 蒸 煮 20 min;蒸 煮 后大豆在超净 工 作 台 中 冷 却 至 35 ℃ 左 右,立 即 接 种 106 cfu/g米曲霉孢子悬浮液,接 种 量 为 1% (v/w),并 用 灭 菌 的 玻 璃 棒 搅 拌 均 匀,置 恒 温 恒 湿 培 养 箱 (28±2)℃,(90±2)% 相 对 湿 度,培 养 48h,得 到 豆 曲;用自来水 轻 轻 冲 洗 豆 曲 上 的 米 曲 霉 孢 子 10 min, 置竹屉中晾水(6±2)h,调 整 豆 曲 中 的 含 水 量 控 制 在 45% 左 右 ;称 取 适 量 的 豆 曲 拌 入 不 同 量 的 食 盐 ,使 样 品 最终的 食 盐 的 质 量 分 数 达 到 0%,2%,4%,6%,8%, 12% (W/W),分 装 于 经 消 毒 的 容 器 中 ,层 层 压 实 ,并 在 表面 覆 盖 保 鲜 膜,置 恒 温 恒 湿 培 养 箱 中,前 期 (40± 2)℃发酵5天,后期降低温度至(30±2)℃ 发酵 5 天; 分别在后发酵的第0天、第 2 天、第 4 天、第 6 天、第 8 天和第10天取样,进 行 微 生 物 及 理 化 指 标 的 测 定,并 做平行试验;发酵结束后在50 ℃烘箱中烘4h得到豆 豉 产 品 ,对 其 进 行 感 官 分 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