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女性在学问、政治、媒体、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这背后,正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推动。
女性主义意识觉醒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
当时,女权主义者开始发声,要求平等权利和权力。
这些活动家的目标是消除男性主义观念并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
在整个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女性主义的观点,以及对女性主义事业的支持和反对。
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压迫和限制,并且要知道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对社会的影响。
例如,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标准很高,并会忽视女性的需要和理念。
同样的,女性在不同领域的工作也面临消极的性别歧视和其他形式的压力。
现代的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也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性取向歧视、身体权利、工作权利、家庭权利等等。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问题都是密切相关的。
例如,女性的贫困率和缺乏机会,面临的就是性别和种族歧视问题。
女性主义觉醒对社会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鼓励女性走向职业的高峰,使她们能够独立地生活,不再依赖男性;它也带动了女性在政治和决策领域中崭露头角,并促进了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
同时,女性主义意识也推动了诸如性教育、保护妇女权利和儿童权利等问题的发展,并引起了更大的重视和讨论。
然而,尽管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展如此迅猛,仍然有一些人持反对态度,认为女性主义者在过度激进,妨碍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这些人认为,平等权利和权力的概念往往单向度、极端化,并在实际上不可行。
总的来说,在女性解放的过程中,女性主义意识觉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女性主义者已经协助女性消除了很多障碍,提供了加强个人自由和支持平等机会的新机会。
然而,仍有许多工作还需要完成,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实践,以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开始为自己的利益和权益发声。
这种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开始为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发声。
在过去,女性往往被社会传统观念束缚,她们应该以家庭为重,顺从丈夫和社会的安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她们开始反抗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求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这种觉醒不仅是一种自我解放,更是对社会的呼唤,要求社会给予她们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还使整个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包容。
在过去,女性往往被社会传统观念束缚,她们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很多女性被忽视了她们的才华和贡献。
随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自己的职业和经济独立,她们开始投身工作和社会,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这种觉醒使整个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包容,使女性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的才华和贡献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它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开始为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发声。
这种觉醒不仅是女性的自我解放,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呼唤,要求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尊重和地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使整个社会更加平等和公正,使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地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使整个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包容,使女性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的才华和贡献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使整个社会更加进步和发展,使社会获得了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和地位,也使整个社会更加公正和进步。
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支持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是指现代女性通过自我反思、理性思考和社会实践,逐渐认识到自身权利被剥夺、遭受歧视和压迫的现实,进而开始对此展开反抗和争取平等权利的过程。
这种意识觉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出现过,但随着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更多权利和地位,这种意识也愈加普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源于对性别不平等的深刻认识。
在以往的社会中,女性受制于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低于男性。
女性经常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其工作和生活经历被忽视或低估,甚至被视为女性应有的“自然属性”。
而且女性的身体、性行为和容貌也受到严格的规范和限制,这构成了一种非常消极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这种不平等的局面引起了女性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在历史上,女性主义运动时常伴随着社会变革和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而出现。
在中国,女性开始对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产生强烈的意识,是在近代中国的改革运动中。
当时中国面临着国家和社会的巨变,传统的家庭、婚姻和女性地位等方面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一些进步女性开始脱离封建思想的束缚,主张男女平等,要求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她们通过发表文章、组织活动和参加政治运动等方式来传递女性主义思想。
在当今社会,女性主义意识觉醒更为普遍,这主要得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中包括技术、传媒和教育等方面的提升。
新媒体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女性可以主动发声,以此增加社会曝光度,议题影响力也会随之提升。
同时,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受益于上学的机会,更深地认识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
1.妇女意识的覺醒:女性认识到自己身份的不平等地位,开始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议题进行思考和关注。
这种认识的产生通常源于对女性角色刻板印象和消费主义的质疑,以及對性暴力、歧视和压迫的抗议。
2.政治參與:女性开始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争取平等权利和提高女性的地位。
在现今的民主和人权环境下,女性的政治意识似乎更为激发,积极投票和参加各种政治运动,为政治环境注入新鲜血液。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指的是女性在社会和个人层面意识到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和平等的追求,并积极参与到推动这一目标的运动中。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主义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它倡导男女平等、性别正义和性别解放。
这一运动的觉醒过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当今世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仍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20世纪初,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受到男性社会规范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女性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有平等权益,开始对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进行质疑和抗争。
以爱米莉亚·皮尔克特为代表的“新女性”运动,就是当时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一种形式。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在当时还只是非常有限和局部的。
在二战期间,女性参与战争努力并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这对女性主义意识觉醒起到了推动作用。
战后,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变革,如妇女投票权的获得、禁止性别歧视的法案的颁布,为女性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保障。
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进程还是相对较慢和困难。
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战后的繁荣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引发了后工业社会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失业、人口过剩和经济不平等等。
这些问题使得一些女性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家庭和性别角色,并主张自主、平等和独立的生活方式,这推动了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发起和发展。
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女性的性自主权、平等待遇和反对性别歧视。
这一期间出现了许多女性组织和运动,如妇女解放运动、性别研究和女权主义的兴起。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也逐渐蔓延,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第三波女性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它试图修正并弥补第二波女性主义的短板。
第三波女性主义强调不同女性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同时也关注重商业、科技和争取政治权益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进程仍在继续。
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不再受到男性视角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诉求,不断追求自己的权益和平等。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和角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成为当代社会中一个热议的话题。
在过去,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发言权和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开始关注和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不仅改变了女性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女性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女性主义是一种关注女性权利和地位的思想运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国家。
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极为低下,她们缺乏教育权、财产权和选举权,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控制在男性手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先驱者开始呼吁平等权利和地位,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主义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
女性主义者们奋力倡导,争取平等权利和地位,逐渐改变了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也激发了越来越多女性的自觉和觉醒。
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女性开始自我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权利。
在传统观念下,女性被束缚在家庭和家务中,她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空间,生活被动和受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她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反思自己的生活,寻找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她们开始为自己的权益发声,争取平等地位和权利。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从被动走向主动的转变,不再任人摆布,而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四、女性主义意识的发展和不足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虽然在当代社会中,女性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女性主义意识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是女性自己的觉醒,也需要男性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在传统观念下,男性和女性往往存在一些隔阂和误解,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调。
女性主义意识的发展也需要女性自身的努力和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一、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历史背景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并非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它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女性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受到男性的压迫和控制。
在家庭中,女性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的责任,而在社会中,女性则往往被限制在家庭和私人领域内,无法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
这种社会现象一直成为女性觉醒的动力,让她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渴望改变这种现状。
在20世纪后半叶,女性主义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在西方国家,女性开始追求职业和教育上的平等,通过参政、争取工资公平和反对家庭暴力等途径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出现也使女性对性别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性别歧视的根本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已经不再是一种特定时期或地区的现象,而是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
在当代社会,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和谐。
通过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进而争取自己的平等权益。
在家庭和职场中,女性可以得到更加公平的对待和认可,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也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和角色定位,促进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参与和合作。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可以促进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常常受到性别歧视和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随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不仅会丰富社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也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女性的参与和贡献,社会将会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也会更加关注和重视女性和儿童的权益。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还可以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性别平等和性别公平的问题,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迈向更加公正和和谐的方向。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是一场全球范围的社会革命,它改变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瓦解了社会对女性的限制,赋予了女性更多的自由和机会。
女性主义的兴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欧洲和美国,最初是为了争取女性的选举权和平等就业机会。
如今,女性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而它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也越来越被认可。
女性主义的意识觉醒源自于对传统社会的不满和抗议。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女性一直遭受着社会的歧视和压迫。
她们没有选举权,不能自由地参政议政;她们没有平等待遇,被认为只适合干家务和生孩子。
女性的地位落后,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甚至无法保障自身的基本权利。
这种不公正的现象让女性们开始反思和探讨自身的处境,并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
女性主义的胜利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它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斗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女性主义者们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阻碍,但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却终于取得了成果。
从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到毛姆的《朱丽叶的故事》,从伊夫•圣•劳伦特的《第二性》到格瑞塔•莱恩的《女权主义的第二波》,女性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女性主义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赋予了女性们更多的自由和机会。
从法律角度,女性在选举权、平等待遇、婚姻、离婚、避孕和堕胎等方面的权益获得了保障。
从文化角度,女性的写作、电影、音乐创作等开始受到文化主流的关注和尊重。
从卫生保健角度,女性开始讲究身体的保养和健康,且自我意识得以提高。
女性主义的兴起也让社会对女性的削弱地位得到了关注和改善,社会对女性的现实面貌逐渐得到了解决。
女性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女性的积极行动和支持。
要想实现女性的平等和自由,女性们必须强调自身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抗争,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和认可。
同时,女性也要与男性携手共同推动社会的变革,让社会从性别二元主义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创建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包容的社会。
女性主义的兴起将会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
总结女性的觉醒思想

总结女性的觉醒思想女性的觉醒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女性解放运动,但真正的觉醒思想的兴起还是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解放运动中。
这一时期的女性开始对于传统的性别角色、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进行质疑,进一步推动了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
女性觉醒思想的核心是关于女性自我认知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首先,女性的觉醒思想强调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性。
在过去的社会中,女性有限的机会和受限的社会角色导致她们对自己的认知较低。
觉醒思想的出现使得女性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意识到她们应该有平等参与社会和决策的权利。
女性开始在职场上展示她们的能力,在政治和商业领域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觉醒思想为女性带来了自信和自尊,鼓励她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其次,女性的觉醒思想对于性别角色的批判促使社会对性别平等进行重要的讨论。
觉醒思想挑战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期望,认为这些刻板印象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和自由。
女性不再被限制在家庭和家务劳动中,开始追求自己的职业和教育机会。
她们寻求独立和自主,打破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也为其他女性争取了更多的选择权。
觉醒思想的强调性别平等促使社会对性别歧视和不公平进行反思和改变。
另外,女性的觉醒思想对于女性权益的争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觉醒思想强调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性。
女性追求有关堕胎权、生育控制和妇女工作权的重大改革。
她们努力争取福利和劳动保护,争取妇女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平等待遇。
觉醒思想为妇女权益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最后,女性的觉醒思想推动了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
觉醒思想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是一种暴露和制约关系的力量。
女性主义的兴起对于女性在文化、政治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和反思。
女性主义者提出了关于男权主义和性别政治的观点和分析,为女性的解放和权益争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总之,女性的觉醒思想为女性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性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作者:罗诗怡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11期【摘要】《理智与情感》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简·奥斯汀的著名小说之一。
本文将立足小说,探讨女性主义意识中理智层面及主体意识的觉醒研究发现《理智与情感》中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是与简·奥斯汀时代的女性意识觉醒是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女性意识;觉醒;《理智与情感》;理智;情感一、引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小说正在经历着一个后无继人,难以为继的时期,假浪漫主义的矫揉造作淹没了英国小说。
由诸如菲尔丁等伟大作家创造的英国现实主义艺术几乎消失了。
而简·奥斯汀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她主张写作和写作的真实性,关于她观察到的英国社会。
《理智与情感》的出版,再次为英国小说带来了现实主义的光芒。
《理性与情感》以女性细致特别的视角描述了姐妹两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姐姐埃莉诺对爱情一向是理性的,而妹妹玛丽安则是由一开始的盲目感性转变为理性面对新情感。
最后姐妹两收获爱情,得到圆满的婚姻。
简·奥斯汀的小说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关注并讲述了当时女性所遇到及关注的社会问题,如爱情,婚姻,家庭等,揭露这些问题给女性带来的不公和痛苦。
小说中不乏对当时男权社会的批判暗讽,也揭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之星,同时也促进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进一步觉醒和发展。
二、小说人物所彰显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1、贯彻理智,结局圆满——埃丽诺埃丽诺是一个有着敏锐的头脑,强烈的情感和冷静的头脑的女孩。
虽然她只有19岁,但她可以为她的母亲出谋划策。
在选择对象时,埃莉诺注重人的品质和个性,而不重外表,钟情于待人热情率直的爱德华。
埃莉诺面对感情十分理智和节制,尽管也有对爱德华赞扬过分热烈的时候,但埃丽诺迅速冷静下来,理智地去思考她与爱德华之间的情感,正如小说所说,她觉得,她对爱德华尊崇备至。
她认为这种尊崇是双方互有的。
不过,对这种尊崇,他需要更大的把握,才能让玛丽安确信他们是相互钟情的,她自己也好感到踏实些(孙致礼,1979:18)。
老庄园主的去世导致自己与爱德华身份地位悬殊以及费拉斯太太的决定——让儿子们娶门好的亲事,让埃丽诺认识到自己必须理智对待自己的情感,而不能直接向爱德华坦白自己的情感。
而小说中最精彩也是最能体现埃丽诺理智的一幕之一就是露西以知己之态告诉埃丽诺自己已经与爱德华订婚四年时,埃丽诺对自己的克制和冷静。
尽管听到心爱之人已经订婚四年,无论内心有多么的悲怆和困窘,但埃丽诺说“很奇怪,我竟然从未听见过他提起过你的名字”(孙致礼,1979:121)。
虽然之后的交谈使她失去了自信,但她依然自制,依然沉稳地应对露西,去判断对方有没有说谎话。
随着露西拿出的画像,掏出的书信,爱德华嵌有头发的戒指,逐步压垮了埃丽诺,激动,忧伤,屈辱,震惊,惶恐充满了她的内心,这其中的情感甚至令读者都为之难受和气愤,然而埃丽诺一直冷静面对露西,一直到斯蒂尔姊妹回庄园,埃丽诺才沉溺于思考,黯然流泪。
但埃丽诺却在短短两小时内稳定了情绪,尽管露西和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她很痛苦,但她又渴望与她再次交谈一次,而再一次的交谈后,埃丽诺就坚定地判断出爱德华不仅不喜欢这位未婚妻并且厌倦了这种婚约,也判断出只有自己可以给他婚后幸福。
这段情节的描写突显埃丽诺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虽有情绪崩溃却能很快稳定自己,并能够冷静分析,这是十分令人赞赏的。
埃丽诺的理智不仅仅体现在她对待自己的情感上,为人处世上也能体现出她理性的一面。
例如对待布兰登上校,当玛丽安和威洛比肆无忌谈地说布兰登上校的缺陷时,埃丽诺说,“我只能说他是个很有理智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举止文雅,而且我认为他心地温厚”(孙致礼,1979:46)。
埃丽诺不会因为别人的评判去断定一个人,她自始至终冷静从容,理智地去判断。
一直到最后都与布莱登上校保持友好的朋友关系。
埃丽诺的理智源于家庭和生活,父亲去世,母女三人,母亲和妹妹都是十分感性的人,身为大女儿和姐姐,她必须理智,必须学会克制自己,必须淡定地为人处事。
在母亲需要的时候去帮助母亲,在妹妹被情感冲昏头,为情所伤的时候去安慰她。
而埃丽诺的理智也使自己避免了很多尴尬,情感冲突,更使得埃丽诺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使自己收获婚姻幸福。
埃丽诺这一人物的塑造,能显示出当时已有女性渴望自己能够理智,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不依靠男人,不被情感所控制,能用自己的双手抓住幸福。
这是一种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
2、先感后理,终获幸福——玛丽安相比于理智的姐姐,玛丽安则是过于感情用事,放任自己的情感。
玛丽安追求浪漫的爱情,沉迷美好幻想。
正如小说所写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气质……他必须与我情同意合;我们必须醉心于一样的书,一样的音乐(孙致礼,1979:14)。
当她得悉35岁的上校布兰登迷恋她倾心于她时,她不屑一顾,轻蔑而又嫌弃的,书里所写“布兰登上校比詹宁斯太太年轻,不过他老得都可以做我父亲了。
如果他若是曾经有兴致谈过恋爱的话,现在早没这种冲动啦”(孙致礼,1979:33)。
“可他说起了法兰绒马甲。
在我看来,法兰绒马甲总是与疼痛、痉挛、风湿病以及老年体弱者所患的种种病症联系在一起的”(孙致礼,1979:34)。
玛丽安认为上校年龄太大没有朝气,为人古板,思想老套,没有热情,缺乏天资,缺乏情趣。
当帅气又活泼的年轻绅士威洛比出现时,玛丽安心神荡漾,进一步的交往相处后,玛丽安发现她与威洛比有共同的爱好音乐与舞蹈,并且有一致的见解时,玛丽安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她认定自己遇到了爱情,遇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爱人,她毫无顾忌地纵情放任,毫不遮掩自己的情感,与威洛比弹琴,背着妹妹与威洛比亲吻,甚至给威洛比剪了一段自己头发。
她将自己的心完完全全给了威洛比。
感性完全占据了她身心。
而当威洛比得悉玛丽安并没有多少钱时,他选择离开玛丽安,娶了一位富家小姐。
威洛比的离去让玛丽安肝肠寸断,悲痛欲绝,一点点有关威洛比的事情都能使她悲痛交加,泪流满面。
后来埃丽诺和玛丽安应詹宁斯太太之邀前往伦敦。
抵达伦敦后,玛丽安写了三封信寄给威洛比。
,但不仅连回信都没收到,甚至在晚会上碰到,威洛比都假装没有看见她。
此时的玛丽安还在为威洛比寻找借口,认为威洛比有难隐之言,仍然心怀希望。
终于盼来威洛比的回信,却是一封分手信,威洛比已经和一个富家小姐订婚,并且不久就要结婚,自己被威洛比抛弃了。
之后更是得知威洛比是个道貌岸然的花花公子,更加过分的是,他让布兰登上校的养女怀了孕,但却抛弃了她。
在一系列消息的打击下以及受尽各种冷言冷语,嘲讽之后,玛丽安自我作践,感染了疾病,差點丢了性命。
病好之后,沉痛的教训让玛丽安懂得理性的重要性,她也屈服于新的情感,承担新的责任。
最终嫁给了一开始便爱上她的布兰登上校。
最终玛丽安的爱情故事也有了圆满的结局。
玛丽安这一人物的塑造更能显现理智的重要性。
正如简·奥斯汀其他小说中的人物,玛丽安经历一番风波挫折,认识到人生不能放縱情感,尤其是面对自己的爱情婚姻,只有理智冷静,看清自己所需所要,看清爱慕自己的人所为何物,再付诸自己的情感,最终才能收获幸福。
玛丽安的经历也表达出作者希望女性能够理智对待自己的情感,婚姻,人生,从而收获幸福的美好愿望。
三、简·奥斯汀时代女性意识觉醒小说中的两位女主角,姐姐埃莉诺面对感情,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人或事,一直保持理性,节制自我,最终获得幸福,妹妹玛丽安在吃了徒有情感而无理智的亏后,使自己变得理智,最终获得幸福。
姐妹两的对照,恰巧表现出女性意识中要理智做事,感情应受到理智的制约这样的一种意识的觉醒。
而《理智与情感》中不仅仅成功塑造了埃丽诺和玛丽安这两个主要人物,小说中的配角也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帕尔默太太,小说中描写到她在众人面前与自己的丈夫帕尔默先生搭话,她的丈夫却对她不理不睬,而帕尔默太太也丝毫不生气,而是边笑边说“他根本听不见。
真够滑稽的”(孙致礼,1979:99)。
而小说然后描述了夏洛特,当她认为她的丈夫无法摆脱她时,忍不住放纵地笑,然后沾沾自喜地说她不在乎丈夫对她多么粗鲁,因为他们必须得生活在一起。
帕尔默太太认为女子嫁人是为了生活,为了归宿,为了衣食住行,丈夫如何对待自己,并不重要。
这样一个人物的刻画和出现,不仅显示出那个时代的妇女在婚姻中处于劣势地位,命运十分悲惨,嫁人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生活。
与主角对比,更能突显出主角面对婚姻,更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更具有自己的意识,姐姐埃丽诺就算得知爱德华已经订婚,但通过交谈和细致的观察,相信自己与爱德华是互相爱慕的,也相信只有自己可以给爱德华婚后幸福。
虽然妹妹玛丽安最初对爱有一种浪漫而天真的幻想,但最后,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屈服于新的情感,承担新的义务,在新的房子里安顿下来,成为妻子、家庭主妇、乡村女主人。
这样的对比,正反映了女性意识中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
同时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去叙述故事的,通过女性的视角去讲述主人公是如何面对爱情,如何面对婚姻选择,她们从挣扎,痛苦,经历情感波折,到最后的理智战胜情感,抓住自己想要的结果。
此时女性不再是徒有美丽外貌的“花瓶”,而是和男性一样可以思考,拥有理智,具有智慧,有道德有尊严的存在。
这样的女性主人公是具有人格魅力,彰显了与当时女性截然不同的意识存在。
这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如《简·奥斯汀的英格兰》中所说,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变、国家处于战争之中的英格兰。
社会阶层也经历着方方面面的变化。
但好在统治者并没有遏制艺术领域的发展,所以当时的艺术,写作和音乐氛围非常流行(陆瑶,2019)。
小说,作为一种相对时尚的艺术形式,哥特小说是当时的一个主流,另一部分作家则将关注点投到年轻女性的婚姻问题上。
而“简·奥斯汀是当时第一个唤醒女性意识的人,以‘人’而非‘性别’的视角探究人性,主张男女平等”(庄冬文,2010:117-118)。
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简·奥斯汀的著作都是以女性视角展开故事叙述的。
并且女性故事的主角,不再徒有美貌,而是具有独立人格,自尊自重,情感深厚却又不乏理智。
她们都经历了从不完美到完美的转变过程。
例如《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从一开始就被情感所控制,沉溺于威洛比虚假的温柔,到最后理智冷静地选择为人诚实热忱又真心爱自己的布兰登上校。
再例如《理智与情感》的姊妹篇《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虽然外貌,举止和才华都不是最出众的,但是面对傲慢的达西,她捍卫自己的尊严,始终自尊自爱,这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达西对她情有独钟。
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女性打破女性天生愚昧迟钝的形象。
当时,强制性结婚已经司空见惯了,与我们想象中的浪漫恋爱和婚姻大相径庭。
而后者则是简·奥斯汀小说中最核心的主题。
在当时,财富是婚姻的重中之重,其次才是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