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折巧剪》教学设计(精品)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巧折巧剪》浙美版(1)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巧折巧剪》浙美版(1)一. 教材分析《巧折巧剪》是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剪纸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剪纸的历史、剪纸的基本技巧、以及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展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
但在剪纸技巧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程度不同,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和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的基本技巧。
2.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技巧。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剪纸材料:彩纸、剪刀、尺子等。
2.教学图片:剪纸作品、剪纸过程图片等。
3.教学视频:剪纸技巧演示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剪纸的历史,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剪纸过程图片,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
同时,演示剪纸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剪纸技巧,自己动手进行剪纸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学习。
同时,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创意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剪纸艺术运用到生活中。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巧折巧剪浙美版

《巧折巧剪》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与剪的方式,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漂亮的剪纸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用对折法折剪出各种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学习巧用折剪法剪纸。
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教师)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1)师:(ppt展示剪纸)剪纸,又称窗花,相传始于中国东汉年间(公元25年-220年),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在中国民间,特別是山区、农村,每逢结婚、生日庆典、农历新年、喜庆佳节之时,人们时常将书写用的红纸,绘画用的宣纸,剪刻成双喜、福字、人物、花、鸟、鱼、虫以及山水,风景等图案,在配以绘画,制作成五彩缤纷的剪纸工艺品,贴在门窗上。
以此来表达节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剪纸艺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贺卡、藏书票、书签、壁挂装饰等等。
现在我们来欣赏甘肃的剪纸《连生贵子》,剪纸风格粗朴豪放,单纯简练。
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广东佛山剪纸色彩富丽、手法多变、装饰性强。
这两幅剪纸都是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
这些都是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剪纸。
(2)揭题:《巧折巧剪》。
(板书)二、学一学。
你知道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剪纸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南北朝团花剪纸: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南北朝八用形团花。
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知道剪纸的方法:师: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表现内容形象。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3巧折巧剪》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3 巧折巧剪》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巧折巧剪》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简单的纸工技巧,通过折叠和剪切的方式,创作出有趣的纸质作品。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作品示例,以及详细的制作步骤,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对纸工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折叠和剪切技巧,对本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激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折叠和剪切技巧,创作出有趣的纸质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作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折叠和剪切技巧,创作出有趣的纸质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发挥创新意识,独立思考和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和评价激励法进行教学。
1.讲授法: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折叠和剪切技巧。
2.示范法: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作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完成作品。
4.评价激励法: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纸质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与示范:老师讲解折叠和剪切技巧,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实践与创作: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纸质作品。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总结与拓展: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巧折巧剪教学设计

《巧折巧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用基本纹样设计瓶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阳剪的组合。
难点:学习纹样的设计,抓住瓶子特征设计一幅剪纸作品。
三、教学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教师(彩色纸、剪纸范作、剪刀、课件)四、设计思路:剪纸学习在小学前几册美术教材中出现过,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本课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学习对折剪,在剪法上较前面教学趋于丰富而有变化,增加了剪纸的常见形式:阴剪、阳剪和综合法,了解剪纸的寓意,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纹样,并尝试用这些纹样构成规律来设计花瓶。
这样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探究空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大胆创新组合,将折、剪、刻等技法组合,探究以剪纸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精髓的意识。
五、教学预设过程:在了解剪纸纹样时,先让学生找找图片中的纹样,然后说一说。
教师板书归纳的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叶子纹、水滴纹、云纹、圆纹这6种有代表性的纹样,当然除此之外学生还会提到一些诸如三角形、长方形等的纹样,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把它归类为几何形。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说一说,两幅画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幅绘画作品,第二幅剪纸作品2)接下去老师示范剪一剪,猜猜在剪什么?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剪出来的?剪的是瓶子,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对称的方法,先是折,再是剪(出示板书关键字折和剪)揭题《巧折巧剪》板书设计意图:教师简单的示范直观、形象,让学生在了解剪纸大致过程的同时揭示课题。
(二)、学生尝试剪瓶子大样学生动手剪一剪瓶子大样,剪完以后少量作品展示黑板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剪一剪,避免学生模仿老师,有利于瓶子外形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作业的层次递进。
巧折巧剪 教案

巧折巧剪教案教案标题:巧折巧剪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 学习和运用折纸和剪纸的基本技巧;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
教材准备:1. 多种颜色的纸张;2. 剪刀;3. 胶水;4. 彩色铅笔和蜡笔;5. 创作板或工作台。
教学步骤:引入:1. 呈现一些折纸和剪纸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折纸和剪纸的定义和基本技巧。
教学主体:1. 折纸技巧:a. 教授基本的折纸技巧,如对折、三角形折叠、方块折叠等;b. 引导学生利用折纸技巧创作一些简单的造型,如折纸飞机、纸帽等;c.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折纸作品,如动物、建筑物等。
2. 剪纸技巧:a. 教授基本的剪纸技巧,如剪直线、剪曲线、剪圆等;b. 提供一些简单的剪纸样式供学生参考,如花朵、动物等;c. 引导学生运用剪纸技巧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鼓励他们使用多种颜色的纸张来增加作品的美感。
3. 发挥创意:a.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寻找创作灵感;b.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折纸和剪纸技巧运用到创作中,设计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c.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他们的创作,鼓励他们相互分享和欣赏作品。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学到的折纸和剪纸技巧;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创作过程的感受和体会;3. 强调创作的重要性和发挥想象力的力量。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折纸和剪纸比赛,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2. 邀请专业的折纸和剪纸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鼓励学生将折纸和剪纸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制作礼品包装、装饰物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2.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细节处理能力的评价;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此教案旨在通过折纸和剪纸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美术《巧折巧剪》教学设计

美术《巧折巧剪》教学设计美术《巧折巧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了解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懂得对称剪纸的基本样式和剪纸方法。
2、学习对称式剪纸的基本方法,通过"翩翩碟舞'主题作业,让同学体会到剪纸的对称剪优势。
3、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带来的欢乐,激发同学对民间艺术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习剪纸的对折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抓住物体的特征设计制作,造型和花纹有自己的共性。
教学预备:师:剪纸范作、教学课件生:剪刀、胶水、彩色纸、铅笔教学过程:一、操作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纸,上面有两个半圆和一个圆,请同学动脑筋后快速剪出三个图形。
2、请第一个剪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
3、询问其他的方法,并介绍老师的对折法。
4、揭示课题:《巧折巧剪》二、剪纸学问1、剪纸观赏(4~5张)2、公鸡剪纸作品与绘画比较,说说剪纸的特点。
3、剪纸的用途。
师设问:这些剪纸什么时候用得到?⑴、门窗(南北风俗的简介)⑵、门签美术《巧折巧剪》教学设计⑶、喜子⑷、清明祭祖之坟签。
小组争论:坟头上的剪纸可能是为了什么?4、老师引导出剪纸的主动民俗功能。
比如:连年有余、五谷丰登、大丰收。
三、剪纸练习1、对称剪纸作品观赏,并找出"对称'的规律。
2、老师示范剪纸的制作过程。
3、以蝴蝶为例。
4、同学小结制作步骤:⑴、折,⑵、画,⑶、剪。
5、同学制作,老师说明要求,自己通过对折方法去剪,然后贴到黑板上。
6、老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相互沟通1、关注没有完成作品的同学。
2、剪小圆圈给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
3、同学个别先说、评,然后师评。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巧折巧剪》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巧折巧剪》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巧折巧剪》是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中的一课,属于浙美版教材。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折纸和剪纸技巧,通过创作简单的折纸和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详细的步骤说明,又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折纸和剪纸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巧妙地运用折纸和剪纸技巧,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纸和剪纸技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基本的折纸和剪纸技巧。
2.如何巧妙地运用技巧,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折纸和剪纸的技巧。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巧。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材料:彩色纸张、剪刀、订书机、彩笔等。
3.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折纸和剪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折纸和剪纸,讲解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步骤,尝试创作简单的折纸和剪纸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折纸或剪纸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创作更复杂的作品。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折纸和剪纸的技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培养审美意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巧折巧剪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巧折巧剪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剪纸的基本构图和造型方法。
3. 剪纸的创意和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构图方法。
2. 教学难点:剪纸的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构图方法,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3. 示范:通过示范剪纸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剪纸作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剪纸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板书设计1. 巧折巧剪2. 剪纸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剪纸的基本构图和造型方法。
4. 剪纸的创意和设计。
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剪纸作品,要求构图合理,造型美观。
2. 写一篇关于剪纸艺术的认识和体会的文章。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表现出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
2. 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巧折巧剪的教案,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共计约2000字。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折巧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剪纸艺术的美,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学习巧用折剪法进行剪纸创作。
2.通过折与剪的方式,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张好看的剪纸作品。
3.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感,激发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用对折法折剪出各种对称图形。
2.学习巧用折剪法进行剪纸创作。
一、听故事导入:
同学们,认真听一个故事,听完后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故事讲的是:有一位艺术家,他叫吕胜中,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比较喜欢剪纸。
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奇怪的图案特别喜欢,就创作成剪纸作品,并取名叫《小红人》。
他非常大胆,把《小红人》搬上当代艺术的舞台,带着它去世界各地参加艺术活动,弘扬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了更大的力量。
有人说:吕胜中的《小红人》具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能力,也有评价是追寻天地之间生命的剧烈躁动,具体来看看完整的《小红人》,回答老师:它是用什么方法剪出来的?(故事结合图片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开阔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答:
剪纸与绘画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学生答:那么,这一幅剪纸作品在剪之前先要做什么?学生答:
今天,老师要教一些折剪的巧办法,想不想学习呢?学生答:
好,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出示板书课题:《巧折巧剪》.
二、探究新课:
1.认识常用的一些剪纸纹样:锯齿纹、花朵纹、月牙纹、飞轮纹、曲线纹,云水纹。
(了解不同剪纸纹样,可以丰富剪纸作品图案。
)
2.欣赏《扣碗花》剪纸作品,回答两个问题:(1)在这幅作品中你能找到几种装饰纹样?(2)它是用什么方法剪出来的?学生答:
3.欣赏《大鸟与小鸟》它是用什么方法剪出来的?学生答:
师:用了对折的方法剪出来左右很平衡,也是特别的地方。
4.欣赏《石榴结子》作品中的图案哪些部分是对称的?找石榴几个?用什么方法剪出来的?学生答:
回顾4幅作品的共同点?用什么方法剪出来?(欣赏并提问,可以让学生观察剪纸造型的丰富,大胆的插入的不同的纹样,让作品更漂亮。
)师:对折的方法,只是《石榴结子》的五折法,用了横折、竖折、大折,小折等方法。
5.出示巧折巧剪的制作步骤图。
折、画、剪。
师:对折后就有开口与闭口,画图要在闭口的地方。
6.欣赏连续折法:注意两边的连接设计,否则会断开。
7.尝试四分折法,六分折法。
(让学生感受多种折法的剪纸创新思维。
)8.老师演示:边讲边演示,安全和卫生教育一起强调。
(演示直观感受四折法的整个过程及注意的问题,学生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
9.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10.师生共同研究:如何用折剪法创作各种好看的对称形象.
三、学生设计制作,教师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
四、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并及时评价.(课堂成果展示,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自己也会有收获,也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适当的点拨就行。
)
五、拓展延伸.(感受贵州少数民族头饰和服装创作的剪纸作品。
)
六、教学反思:
学生巧折巧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新的剪纸纹样,知道阴阳混剪的剪法,通过演示与强调,学生有效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了学生的趣味性,学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认识剪纸作品中的基本纹样;引导学生抓住动物或人物的特征,进行设计、创作剪纸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剪纸的用途,将设计创作与美化生活相联系。
我想办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产生兴趣的时候,他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接触和观察,并对其进行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创新上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断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美术课有兴趣,喜欢上美术课,从而走向自主、走向创新的道路。
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术,认识剪纸艺术,掌握现代剪纸的创作技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素质。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服务。
剪纸虽然是以剪为主,但是学生“折”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讲到折,让学生认识到折可以剪出对称的东西出来。
两课之间要做到不顾此失彼,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我主要把握好各个环节,适时引导。
在教学中,我侧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从欣赏剪纸作品和绘画作品对比入手,感受剪纸作品独特的简洁、夸张的装饰美;并通过研究剪纸范作,让学生自己探
和微课)融入美术教学会让学生兴趣更浓厚。
教育真是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样能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的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