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基础及应用

博弈论基础及应用
博弈论基础及应用

博弈论(对策论、游戏论)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游戏论,是一门研究互动关系“游戏”的参与者各自选择策略的科学,博弈论把这些复杂关系理论化,以便分析其中的逻辑和规律,并对实际决策提供指导和借鉴。

游戏三要素(博弈的规则、结构):

1、博弈、游戏参加者。

博弈论分析,假定参与者都是机智而理性的。

2、行为和策略空间。

博弈参与者必须知道他自己及其对手伙伴的策略选择范围,并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

3、有可评价优劣高下的决策行为结果。

博弈论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并称之为支付。

支付矩阵

可以用支付矩阵(得益矩阵、收益矩阵、赢得矩阵)来描述一个博弈结构。

厂商B

厂商A

支配策略:

由于游戏参与者试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具有理性的决策能力,加上信息方面的假定,所以上述支付矩阵表示的博弈具有一个简单而确定的结果。从厂商A角度来说,它采取策略“下”而得到的支付总是好于“上”(2,1分别对1,0)。同样,对于厂商B来说,选择策略“左”得到的利益总是优于“右”(1,2分别对0,1)。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预期均衡选择策略是A选择“下”而B选择“左”的策略。

囚徒困境:

下面支付矩阵表示著名的“囚徒困境”游戏,从博弈论角度看,这是一个存在支配均衡的博弈;因为对囚犯A、B来说,无论对方如何选择,“坦白”都是各自的最优选择。

虽然从两名囚犯共同利益看,最好的选择是合作,即同时选择保持沉默,然而,由于猜忌,试图获得更大好处(3个月刑期)等竞争性动机阻碍了他们达到更好的互利选择,他们面临“囚徒困境”。我们将看到,寡头垄断厂商经常面临类似的困境。

囚犯B

囚犯A

纳什均衡:

支配均衡是一个特例,并非每个博弈都存在支配均衡。下面修改的支配均衡表示博弈中,厂商A、B在选择做广告问题上存在的策略关系。其中厂商A没有支配策略,因为A的最佳决策取决于B的选择。例如,当B选择做广告时,A应当选择做广告,由此得到10而不是6的支付得益,然而,当B选择不做广告时,A应当选择不做广告,从而得到20而不是15的支付得益。假定两个厂商需要同时决策,A应当如何决策?

厂商B

厂商A 解答这个问题,A 需要把自己放在B 的位臵,从B 的角度看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自己的选择。支付矩阵表明B 有一个支配策略:不论A 选择如何,B 选择做广告时利益较大(5,8对0,2),因而A 可以判断B 会选择做广告,而在B 做广告时,A 应当选择做广告,因而。均衡结果是双方都做广告。 上述均衡结果被称作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指给定一组对手行为前提下,各博弈方存在的最佳选择;在纳什均衡状态下,只要其他参与者不变换策略选择,任何单个参与者不可能单方面通过变换策略来提高它的所获支付。美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纳什(Nash )50年代提出的折椅概念,所以称作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和支配策略均衡的区别是:在纳什均衡下,“我(你)所做的是给定你(我)的选择我(你)所能做的最好的”。而支配均衡下,“我(你)所做的是不论你(我)的选择,我(你)所能做的更好的”。支配均衡必然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未必是支配均衡。

一个博弈可能有好几个纳什均衡(即几组稳定并且自我坚持的策略),有时又可能不存在纳什均衡,下面左表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右表则没有纳什均衡。

A 重复博弈:

上面讨论的“囚徒困境”暗含所几个假定是静态所一次性的博弈,

结果陷入了个体理性决策导致集体非理性结果的困境。现在我们改变条件,讨论博弈可以多次进行的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 ),这时,囚犯同时选择沉默有可能成为纳什均衡。

因为重复性博弈中,选择坦白的机会成本太高,可能成为不利的选择。例如:A 有机会对B 组成策略联盟,并对B 宣布如下方针:我将选择沉默,并要求你也如此来增进各自利益;然而,如果你半途背叛选择坦白,我从下一阶段游戏开始一直选择坦白,这一方针跟A 利益一致,因而是可信的。从B 角度来看,如和A 合作,可能每阶段得到1年监禁的较好结果;如中途变卦,固然当期可得3个月的更好结果,但此后便每次面临5年监禁的结果,显然是不利的。因而重复博弈中,“沉默”+“沉默”点可能成为双方的最佳选择,因而成为纳什均衡。——由于博弈条件由一次性变为重复性,均衡状态随之发生变化。

序列博弈

前面讨论的博弈是参与者同时选择。

在序列博弈(Sequential Game )中,各博弈方先后依次行动。

下面的支付矩阵描述了一个博弈,如果同时行动,它有两个纳什均衡(“甜,咸”或“咸,甜”)。假定A 可以先推出甜饼干(假如较快投入生产),就有了序列博弈:A 先作决策,B 随后选择。A 决策是必须考虑竞争

厂商B

厂商A

者的理性反应;A知道不论自己推出哪种饼干,B处于自身利益会推出另一种;因而A推出甜饼干,B在给定A 决策时选择咸饼干;给定B的选择,A的选择仍然最佳。结果两个纳什均衡点收敛为一个(下,左)。其中A由于具有先行者优势(First Mover’s Advantege)而得到较大利益。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价格竞争模型:

A(中国电信)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B(中国联通)刚成立不久,翅膀没有长硬,是政府为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的,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优惠,其中就有B的价格可以比A低10%。这一举动,还不会对A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A的根基实在是太牢固了。在这样的市场分配下,A、B可以达到平衡,但由于B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壮大,到了一定程度,对A造成了影响。这时候,A该怎么办?

B(中国联通)

A

A降价、B维持,则A获利15,B损失5,整体获利10;

A维持、B维持,则A获利5,B获利10,整体获利15;

A维持、B降价,则A损失10,B获利15,整体获利5;

A降价、B降价,则A损失5,B损失5,整体损失10。

从A角度看,显然降价要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B好,在概率均等的情况下,A降价的收益为15×50%-5×50%=5,维持的收益为5×50%-10×50%=-2.5,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降价。

从B角度看,降价也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5,维持收益为2.5,B也会选择降价。在这轮博弈中,A、B 都将降价作为策略,因此各损失5,整体损失10,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此博弈最终所出现的纳什均衡。电信业价格战博弈模型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是最差。

许多其他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OPEC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背叛

“囚徒困境”告诉我们,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基于个人理性的正确选择会降低大家的福利,也就是说,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帕累托改进得不到进行,帕累托最优得不到实现。

上述我们在对电信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中,只是一次性的“囚徒困境”博弈,因此得到了互相降价的纳什均衡。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信任与合作很少达到如此两难的境地,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合作”都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比如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g of Petroleum Expoting Countries 简称OPEC)的成立,本身就是要限制各石油生产国的产量,以保持石油价格,以便获取利润,是合作的产物。OPEC之所以能够成立,各组织成员国之间之所以能够合作,是因为囚徒困境如果是一次性博弈(One shot game)的话,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到纳什均衡解,但如果是多次博弈,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囚徒困境就有可能破解,合作就有可能达成。连续的合作有可能成为重复的囚徒困境的均衡解,这也是博弈论上著名的“大众定理”(Folk Theorem)的含义。

但合作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博弈论的研究表明,要想使合作成为多次博弈的均衡解,博弈的一方(最好是实力更强的一方)必须主动通过可信的承诺(Credible commitment),向另一方表示合作的善意,努力把这个善意表达清楚,并传达出去。如果该困境同时涉及多个对手,则要在博弈对手中形成声誉,并用心地维护这个声誉。这里“可信的承诺”是一个很牵强的翻译,“Credibl e commitment”并不是什么空口诺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所以合作是非常困难的。所以OPEC组织经常会有成员国不遵守组织的协定,私自增加石油产量。每个成员国

都这样想,只要他们不增加产量,我增加一点点产量对价格没什么影响,结果每个国家都增加产量,造成石油价格下跌,大家的利润都受到损失。当然,一些产量增加较少的国家损失更多,于是也更加大量生产,造成价格进一步下降--结果,陷入一个困境:大家都增加产量,价格下跌,大家再增加产量,价格再下跌……。

理论上,几乎所有的卡特尔(正是串谋在一起的厂商称作Cartel)都会遭到失败,原因就在于卡特尔的协定(类似囚犯的攻守同盟)不是一个纳什均衡,没有成员有兴趣遵守。那么是不是不可能有卡特尔合作成功了?理论上,如果是无限期的合作,双方考虑长远利益,他们的合作是会成功的。但只要是有限次的合作,合作就不会成功。比如合作10次,那么在第九次博弈参与人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因为大家都想趁最后一次机会捞一把,反正以后我也不会跟你合作了。但是大家料到第九次会出现不合作,那么就很可能在第八次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第八次不合作会使大家在第七次就不合作……一直到,从第一次开始大家都不会采取合作态度。

博弈论期末习题

《博弈论》期末习题 专业:经济学学号:2 ;姓名:王兆丽 一、试写出掷硬币博弈的局中人及其策略与得益函数,并写出双变量得 益矩阵。 答:局中人:盖硬币者和猜硬币者。 策略: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可选择策略,若猜对,猜者得1盖者-1.否则猜者-1盖者1.由于每一方都不会让对方在选择之前知道自己的决策,所以可以看做是同时做决策的。 双变量得益矩阵; 猜硬币方 二、试举生活中的一例,说明囚徒困境是如何产生的?并试分析可能走 出囚徒困境的途径。 答:例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的价格战。 产生原因:囚徒困境是在个体之间存在行为和利益相互制约的博弈结构中,以个体理性和个体选择为基础的分散决策方式,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并实现整体、个体利益共同的最优。简单的说,囚徒困境问题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引起的。 可能走出的囚徒困境途径:(1)惩罚。如果政府对实行价格战以获利的企业实行惩罚,那么就会制止这种现象发生。(2)忠诚文化。有时候,建立一种相互忠诚的文化也可以帮助走出囚徒困境。在很多组织中,团体产生所面临的囚徒困境问题的轻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差异的根本来源就是各个组织有自己的文化。(3)长期关系和重复博弈。建立长期关系使得囚徒困境博弈可以多次重复,如果这个“多次”足够长,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为了长远的将来利益而牺牲眼前的一笔横财,合作也是可以达成的。

三、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下面的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答:1、该博弈共包括四个子博弈:(1)从博弈方1选择R 以后博弈方2的第二 阶段选择开始的三阶段动态博弈;(2)从博弈方2第二阶段选择R 以后博弈方1 的开始选择的两个阶段动态博弈;(3)第三阶段博弈方1选择A 以后博弈方2 的单人博弈;(4)第三阶段博弈方1选择B 以后博弈方2的单人博弈 2、根据逆推归纳法先讨论博弈方2在第四阶段的选择。由于选择C 、D 个中 任何一个的得益都相同,因此在这阶段随意选择一个都可以。倒退回第三阶段, 博弈方1选择AB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再推回第二阶段,博弈方2选择L将得到 3选择R得到2,因此选择L;最后回到第一阶段,博弈方1选择L得到2选择 R得到3,。所以该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为:博弈方1第一阶段选择R, 博弈方2第二阶段选择L,即(3,1)是该博弈的完美纳什均衡。 四、两个寡头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博弈,企业1的利润函数是 q c aq p ++--=21)(π,企业2的利润函数是p b q +--=22)(π,其中p 是企业1 的价格,q 是企业2的价格。求: 1.两个企业同时决策的纯战略纳什均衡; 两个企业同时定价。根据两个企业的得益函数,很容易导出它们各自的反应 函数:απ1 /αp = -2(p-aq+c)=0 ____ p=aq-c απ2/αq = -2(q-b)=0 ______ q=b

《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复习

《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1.博弈的概念: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它包括四个要素:参与者,策略,次序和得益。 2.一个博弈的构成要素: 博弈模型有下列要素:(1)博弈方。即博弈中决策并承但结果的参与者.包括个人或组织等:(2)策略。即博弈方决策、选择的内容,包括行为取舍、经济活动水平或多种行为的特定组合等。各博弈方的策略选择范围称策略空间。每个博弈方各选一个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3)进行博弈的次序:次序不同一般就是不同的博弈,即使博弈的其他方面都相同。(4)得益。各策略组合对应的各博弈方获得的数值结果,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非经济利益折算的效用等。 3.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 合作博弈: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非合作博弈:不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主要区别:人们的行为互相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假设博弈方是两个寡头企业,如果他们之间达成一个协议,联合最大化垄断利润,并且各自按这个协议生产,就是合作博弈。 如果达不成协议,或不遵守协议,每个企业都只选择自己的最优产品(价格),则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团体理性(效率高,公正,公平) 非合作博弈: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可能有效率,可能无效率) 4.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 完全理性:有完美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会犯选择行为的错误。 有限理性:博弈方的判断选择能力有缺陷。 区分两者的重要性在于如果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那么他们的策略行为和博弈结果通常与在博弈方有完全理想假设的基础上的预测有很大差距,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博弈分析可能会失效。所以不能简单地假设各博弈方都完全理性。 5.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 个体理性:以个体利益最大为目标;集体理性: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 第一章课后题:2、4、5 2.设定一个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 设定一个博弈必须确定的方面包括:(1)博弈方,即博弈中进行决策并承担结果的参与者;(2)策略(空间),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须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4)博弈次序,即博弈方行为、选择的先后次序或者重复次数等;(5)信息结构,即博弈方相互对其他博弈方行为或最终利益

博弈论基础作业及答案

博弈论基础作业及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博弈论基础作业 一、名词解释 纳什均衡占优战略均衡纯战略混合战略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共同知识 见PPT 二、问答题 1.举出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的现实例子并进行分析。 囚徒困境的例子:军备竞赛;中小学生减负;几个大企业之间的争相杀价等等; 以中小学生减负为例: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给定其他学校对学生进行减负,一个学校最好不减负,因为这样做,可以带来比其他学校更高的升学率。给定其他学校不减负,这个学校的最佳应对也是不减负。否则自己的升学率就比其他学校低。因此,不论其他学校如何选择,这个学校的最佳选择都是不减负。每个学校都这样想,所以每个学校的最佳选择都是不减负,因此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请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他例子。 智猪博弈的例子:大企业开发新产品;小企业模仿;股市中,大户搜集分析信息,散户跟随大户的操作策略 以股市为例:给定散户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大户的最佳选择是跟随。而给定散户跟随,大户的最佳选择是自己搜集资料进行分析。但是不论大户是选择分析还是跟随,散户的最佳选择都是跟随。因此如果大户和散户是聪明的,并且大户知道散户也是聪明的,那么大户就会预见到散户会跟随,而给定散户跟随,大户只有自己分析。 请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他例子。 2.请用博弈论来说明“破釜沉舟”和“穷寇勿追”的道理。 破釜沉舟是一个承诺行动。目的是要断绝自己的退路,让自己无路可退,让自己决一死战变得可以置信。也就是说与敌人对决时,只有决一死战,这样才可以取得胜利。否则,如果不破釜沉舟,那么遇到困难时,就很有可能退却,也就无法取得胜利。穷寇勿追就是要给对方一个退路,由于有退路,对方就不会殊死抵抗。否则,对方退无可退,只有坚决抵抗一条路,因而必然决一死战。自己也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博弈论在管理制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日期: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为这些事情困惑过:为什么员工技能竞赛,技能比拼很难开展,即便开展了,为什么工作效率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提高?为什么企业中总有些人拖大家的后退而不努力工作?为什么有的领导手段强硬,有的领导风格怀柔?你是否为“办公室政治”烦恼不已?你有没与遇到过和你看法不一致,总是与你针锋相对的下属?遇到强硬的下属你该怎么办?为什么酒店联盟或者企业间的联盟总是很难做?你是否在做决策之时衡量反复却不知道选择何种策略?。。。。。。。。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困惑你是否明白其中的原理?你如何提出科学而又合理解决方法? 以上种种问题,你都能从博弈理论中得到合理而科学的解释。而大家是否了解博弈论呢。我们这次分享就是和大家一起了解博弈论的一些知识,并以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博弈为例子,给大家提供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思路。 那么什么是博弈论呢?所谓博弈论,就是一套研究互动决策行为的理论。它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方式,既谋略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博弈论通俗的理解就是,关于人与人的斗争中“老谋深算”的学问。 假如你正跟恋人用手机通电话,突然信号断了。这时你是会立即拨电话过去,还是等你的恋人拨电话过来?很显然,你是否拨电话过去取决于你的恋人是否会拨过来。如果你们其中一方拨,那么另一方最好是等待;如果一方等待,那么另一方最好拨过去。如果双方都拨,那么就会出现线路忙;如果双方都等待,那么时间就会在等待中消逝。 这,就是博弈。

博弈论基础作业及答案

博弈论基础作业 一、名词解释 纳什均衡占优战略均衡纯战略混合战略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共同知识 见PPT 二、问答题 1.举出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的现实例子并进行分析。 囚徒困境的例子:军备竞赛;中小学生减负;几个大企业之间的争相杀价等等; 以中小学生减负为例: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给定其他学校对学生进行减负,一个学校最好不减负,因为这样做,可以带来比其他学校更高的升学率。给定其他学校不减负,这个学校的最佳应对也是不减负。否则自己的升学率就比其他学校低。因此,不论其他学校如何选择,这个学校的最佳选择都是不减负。每个学校都这样想,所以每个学校的最佳选择都是不减负,因此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请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他例子。 智猪博弈的例子:大企业开发新产品;小企业模仿;股市中,大户搜集分析信息,散户跟随大户的操作策略 以股市为例:给定散户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大户的最佳选择是跟随。而给定散户跟随,大户的最佳选择是自己搜集资料进行分析。但是不论大户是选择分析还是跟随,散户的最佳选择都是跟随。因此如果大户和散户是聪明的,并且大户知道散户也是聪明的,那么大户就会预见到散户会跟随,而给定散户跟随,大户只有自己分析。 请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他例子。 2.请用博弈论来说明“破釜沉舟”和“穷寇勿追”的道理。 破釜沉舟是一个承诺行动。目的是要断绝自己的退路,让自己无路可退,让自己决一死战变得可以置信。也就是说与敌人对决时,只有决一死战,这样才可以取得胜利。否则,如果不破釜沉舟,那么遇到困难时,就很有可能退却,也就无法取得胜利。穷寇勿追就是要给对方一个退路,由于有退路,对方就不会殊死抵抗。否则,对方退无可退,只有坚决抵抗一条路,因而必然决一死战。自己也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姓名:毕哲 学号:2013121098 班级:2013级MBA3班 课程名称:策略思维与决策 任课教师:宗计川

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指在存在利益竞争的活动中,一个人采取行动的结果。有仅与自己有关,而且与整个活动中其他人的行为有关,即一门研究博奔中局中人各自所选策略的科学。近半个世纪来,人类思想正经历着一场博弈论革命。不论是在经济学上,或是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博弈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已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是分析人们在博弈中的理性行为的理论,是讨论人们在博弈的交互作用中如何决策的理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对其具体来说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它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随着博弈理论的发展和博弈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要用博弈论解决现实经济中的决策问题,对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就必须解决博弈模型的理论抽象和假设与经济问题实际情况的差距问题,具体包括博弈规则、信息结构等的来源和变化问题,相关各方利益关系的设定问题,博弈方的行为模式,能力和理性水平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分析引出了博弈基础理论研究的许多有价值的课题,其中包括理性种类和理性层次、博弈结构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的领域。这充分保证了博弈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潜力。 二、博弈论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基准,博弈论的分类不同。 关于博弈论最基本的分类有两个:一是按照博弈各方是否同时决策,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同时决策或者同时行动的博弈属于静态博弈,先后或序贯决策或者行动的博弈属于动态博弈。另一分类,是按照大家是否都清楚各种对局情况下每个局中人的得益,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最后,博弈还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如果一个博弈允许参与人之中出现有行动约束力的联

博弈论基础复习

《博弈论基础》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5×2=10分) 策略型博弈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局中人、策略和各种策略组合中所得到的利益。 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混合策略局中人的混合策略是其纯策略空间上的一种概率分布,表示局中人实际博弈时根据这种概率分布在纯策略中随机选择加以实施。 扩展型博弈博弈存在着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是对具有动态结构的决策形式进行研究的规范分析工具。 博弈树对于任何一种双人完备博弈,都可以用一个博弈树来描述,并通过博弈树搜索策略寻找最佳解。博弈树类似于状态图和问题求解搜索中使用的搜索树。 完美信息博弈是指一次只有一个局中人在行动,而且他在行动时知道博弈的所有以往行动历史的一类特殊博弈。 子博弈指由原扩展型博弈中的一个决策节点与它的所有后续节点组成的博弈。行为策略是指每一个参与人在每一个信息集上随机的选择行动。 逆向归纳法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最简便方法。在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时,从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上。 冷酷策略又称触发策略。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类型 :一般地,将一个参与人所拥有的所有私人信息称为他的类型。 信号博弈是研究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信号机制的一般博弈模型,其基本特征是两个博弈方,分别称为信号发出方和信号接收方。 分离均衡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概率1选择不同的信号,接收者完全可以通过信号来准确判断出发送者的类型。 混同均衡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了相同的信号,接收者无法从信号中得到新的信息,无法对先验信念进行修正。 特征函数特征函数型博弈对每一种可能联盟给出相应的联盟总和收益,也就是给出了一种集合函数,称为特征函数。 联盟

博弈论及其应用(期末学习报告)

博弈论及其应用长虹与同行家电业的价格战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博弈论及其应用 长虹与同行家电业们的价格战 一、事件背景 由军工厂转型的长虹是国内最早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1985年,军人气质十足的倪润峰执掌长虹。1994年,长虹在上海证交所上市;1995宣布自己成为“中国最大彩电基地”。 1996年,长虹的指挥官倪润峰决定拿出更大的动作。提出一个令人意外的“产业报国”计划。1996年,本土彩电企业陷入最艰难的苦战时刻,一个潜在的危机正在步步逼近。4月1日开始,彩电的进口关税将大幅下降。3月26日,长虹宣布,所有品种彩电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降价幅度从8%到18%。随后,猝不及防的其他中国厂家纷纷选择跟进。彩电业的价格大战,就在这样一种“产业报国”的氛围之中,拉开大幕。 价格战刚刚开打一个月,长虹的市场占有率就上升到19%,比降价前增加了7.9%。到年底,长虹坐稳了“彩电大王”的宝座。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有一台是外资品牌,还有一台才是其他国内品牌。倪润峰逐渐把国内同行们逼到了死角。在此战之前,国内各省市其实还有60多个地方性的彩电品牌,它们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割据一方,小富即安。然而在长虹的降价冲击下,大多数企业迅速凋零,成为行业重组中一颗颗散落的棋子,只能到长虹、康佳、TCL那里请求收购。彩电业从此步入由五六家大公司瓜分市场的时代。这一年,预算内国有企业的净销售利润率降低到历史最低点,亏损总数是1985年的28.6倍。相比之下,全国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22%,中外合资企业的所得税增长40%。 1997年,用价格战给中国企业家们好好上了一课的倪润峰被推上了事业的巅峰,1998年,在价格战中得到洗礼的国内同行开始显山露水。1999年,长虹的净利润下降74%;2000年5月,倪润峰卸下总经理职务,退隐江湖。2000年6月9日,康佳和TCL在内的九大国内彩电巨头联手组成价格联盟,准备正面迎击长虹的价格战。2005年4月16日,在这个特意挑选的休市日,长虹公布了2004年年报,抛出中国股市有史以来上市公司亏损之最:36.81亿元。价格战的发明者和坚决的拥护者,为最后的豪赌交出了最昂贵的学费。 二、各方的观点

博弈期末考试总结

博弈与决策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博弈 博弈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2、占优战略均衡 占优战略均衡是指在博弈中,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存在,博弈将在所有参与人的优策略的基础上达到均衡. 3、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是指同一个博弈在相同的环境、规则下反复多次执行的博弈问题, 4、序列博弈 序列博弈是指对局者选择策略有时问先后的顺序,某些对局者可能率先采取行动.序列博也是一种动态博弈. 5、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6、占优战略均衡--占优战略均衡是指在博弈中,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存在,博弈将在所有参与人的占优策略的基础上达到均衡. 7、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 8、得益 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是所有参与人的策略或行动的函数,这是每个参与人最关心的东西. 9,博弈论:博弈论就是系统的研究各种各样的博弈问题,寻求各博弈方合理选择策略的情况下博弈的解,并对这些解进行讨论分析的理论。 10,纳什战略均衡:纳什战略均衡指在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的策略的情况下,该参与人选择了最优策略以回应对手的策略。 11,静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占优战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1)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都是纳什均衡,而每一个纳什均衡却未必是占优战略均衡; 2)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方法,保留下的唯一的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就是纳什均衡. 3)纳什均衡,不会被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方法剔除掉(但弱劣战略剔除,可能会剔除纳什衡): 4)经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之后,有不唯一的多个哉略组合保留,其中有的战略组合不一定纳什均衡.即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方法,无法确保将所有非纳什均衡战略剔除,没有被剔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纳什均衡. 5)没有占优战略均衡的博弈,不能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方法求解的博弈,可以有纳什均衡2,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并对其进行说明。 2、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得益、结果、均衡等.

博弈论作业及答案 浙江财经大学 张老师作业答案

第1次作业 1、考虑一个工作申请的博弈。两个学生同时向两家企业申请工作,每家企业只有一个工作岗位。工作申请规则如下:每个学生只能向其中一家企业申请工作;如果一家企业只有一个学生申请,该学生获得工作;如果一家企业有两个学生申请,则每个学生获得工作的概率为1/2。现在假定每家企业的工资满足:W1/2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刘肃素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1211086) 摘要:博弈论是研究策略博弈的数学理论,亦称对策论。它的作用在于发现普遍有效的博弈原则。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充满了博弈,这就需要了解博弈的思想,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行为。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已经和正在引起现代经济学一系列的发展和突破。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发现,博弈论方法越来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随着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运用和研究的深化以及经济复杂性现象的不断涌现,博弈论的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合作化、对称化和连续化的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博弈论经济学对策论应用 Abstract:game theory is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research strategy game, which is also called game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effective principles of game. In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is full of game, this game, you need to understand in a scientific theory to guide behavior. Game theory is applied to economics, has been and is causing a series of moder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game theory in economics, found that the game theory method i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in the economics research method. With

博弈论试题及答案

诚信考试沉着应考杜绝违纪 《博弈论》试卷 课堂周四(7/8) 院系专业万方电气系通信工程 学号 余数 0 姓名

河南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博弈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考试形式:开卷,允许带___________入场 考试时间:2010年12月25日-12月25日, 所需时间:周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 评卷人 1、第一题:(10分) (1)举一个你所经历情侣博弈的情形,在实际博弈中你采取什么行动让自己收益最大; 答:作为一个男生,我想很多机会都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情侣博弈有二个“纳什均衡”,一次博弈的结局究竟落到哪一个“纳什均衡”,关键就是要看遇事时自己如何去选择了。 例如:周末和女朋友去逛商场,应该客观地按照需求去采购,在了解女朋友的爱好的前提下,想办法引导她去看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并给予一定建议。遇到她特别喜欢的衣服或饰物,只要价格合理,又能满足生活需要,在对方征求意见时应该支持购买并给予肯定答复;当遇到不合理的购买选择时,应简明扼要地说出其不适之处,并建议对方到其它她喜欢的物品处,挑选令其满意的商品。购物中间一旦遇到对方生气或者发火,可以宽容地对待对方,以显示出自己的城府,若对方为无理取闹,应该坦诚地向对方说明情况,让对方明白自己在为她考虑,说明都说清楚了事情也就简化了。另外,在购物结束前,可以给女朋友买些她喜欢的零食,或者一起去对方喜欢的餐饮店,休息的同时也可调节一下情调,让双方都能够感觉到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与甜蜜。 总结一下,在这场情侣博弈中,要想让自己获得最大收益,必须努力做到认真、善意、宽容、强硬、简单明了各种措施相结合。 2、第二题:(20分) 请举例说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构造博弈模型具体说明,阐述原因。 (1)判断分析“先下手为强” 答:“先下手为强”并不满足所有的情形。 博弈中,在有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常常是先动手的一方会占一些优势,这和课例中“囚徒困境”情形类似,有一个最佳策略,古代的很多例子也证明了此点,如:诸葛亮先下手为强,占据荆州要势;日本先下手为强,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不然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国曹操先下手为强,迎接汉献帝,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要指出的是,“动态博弈”中也是有很多后动优势的情形,一般是在方案已经制定,自身实力比较弱,需要选择决策的时候,主动放弃先发权利,变先动劣势为后动优势。如:三人参加选举,支持率分别为15%,35%,50%,这个时候,如果15%者先采取行动,可能会立刻被强敌灭掉,所以他必须保存实力,保持低调,不介入强者的争斗,由另两位先动手,争取灭掉一方后均分失败者的支持率,虽然这样扔处于劣势,但比最初情况要好很多。所以,在面对选择

(作业)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指在存在利益竞争的活动中,一个人采取行动的结果。有仅与自己有关,而且与整个活动中其他人的行为有关,即一门研究博奔中局中人各自所选策略的科学。近十年来博弈论在西方已成为最热门的学科,用博弈论去研究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现代经济学最前沿的课题。 研究对象:冲突、竞争现象的定量分析理论。参加竞争的各方为了获胜而需研究出一组对付对方的策略。 博弈论研究的意义 对于博弈论发展的贡献也许更大的是,博弈论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受到经济学真正广泛的重视,并被看作重要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方法,开始贯穿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劳动、福利、国际经济学科中也开始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有“吞噬”整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气势。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博弈论开始成为西方国家经济学专业和许多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读课,有志于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者,更是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博弈论的思想、词汇也开始在经济学专业杂志上大量出现,不懂博弈论的学者开始在阅读经济学文献方面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和限制,几乎到了不懂博弈论就意味着不懂现代经济学的地步。 上述趋势由于90年代中期的两次诺贝尔奖而进一步得到加强。首先是1994年三位致力于博弈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对非合作博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学者,纳什、海萨尼(J.Harsanyi)、塞尔顿(R.Selten),共同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使得博弈论作为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最具权威性的肯定:此后是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又由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家莫里斯(James A. Mirrless)和维克瑞(William Vickrey),因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机制问题(这种激励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博弈问题)方面的基础性研究而获得,更进一步强化了博弈论的发展趋势。 将80、90年代看作博弈论的成熟期,并不意味着此后博弈论将进入衰退阶段。事实上,至少到目前为止,博弈论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顶峰。首先,由于博弈理论本身优美深刻的本质魅力,新的博弈分析工具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发现,以及博弈分析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认识,不断吸引新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学习、应用博弈论,吸引大量学者加入研究队伍。这是博弈论继续向前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保证。 其次,随着博弈理论的发展和博弈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这种理论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它的理论基础方面还存在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要用博弈论解决现实经济中的决策问题,对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就必须解决博弈模型的理论抽象和假设与经济问题实际情况的差距问题,具体包括博弈规则、信息结构等的来源和变化问题,相关各方利益关系的设定问题,博弈方的行为模式,能力和理性水平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分析引出了博弈基础理论研究的许多有价值的课题,其中包括理性种类和理性层次、博弈结构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的领域。这充分保证了博弈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潜力。 第三,金融、贸易、法律、政治等众多领域,不断提出新的博弈论应用课题,也不断有新的应用博弈模型产生,这些应用问题和成果与博弈理论的发展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杯。这也是今后博弈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四,在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大类博弈中,目前非合作博弈理论的成熟程度大大高于合作博弈理论,非合作博弈是博弈论的主流。但事实上合作博弈理论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博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明该博弈是一个合作的正和博弈。()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纳什均衡一定是上策均衡。(×) 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在一个博弈中如果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则不存在上策均衡。(√)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上策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在博弈中存在着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所以后行动的人不一定总有利,例如: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企业就可能具有先动优势。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和存在惟一的纯战略纳什均衡,作为原博弈构成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共同特点是重复博弈本质上不过是原博弈的简单重复,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重复采用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多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路径:两阶段都采用原博弈同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轮流采用不同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两次都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者混合战略和纯战略轮流采用。(√) 如果阶段博弈G={A1, A2,…,An; u1, 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可能(但不必)存在重复博弈G(T)的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其中对于任意的t

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转) 1 基础知识 博弈论是一种独特的处于各学科之间的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与博弈论有关的学科包括数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博弈论(如同计算科学理论和许多其他的贡献一样)是由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创立的。博弈论领域第一本重要著作是诺伊曼与另一个伟大的数理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共同写成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当然,摩根斯坦把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带入了合作中,但是诺伊曼也同样意识到那些思想并对新古典经济学做出了其他的贡献。 ■一个科学的隐喻 由于诺伊曼的工作,在更广阔的人类行为互动的范围内,“博弈”成为了一个科学的隐喻。在人类的互动行为中,结局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的人们所采取的交互式的战略,这些人们具有相反的动机或者最好的组合动机(mixed motives)。在博弈论中常常讨论的问题包括:1)当结局依赖于其他人所选择的战略以及信息是完全的时候,“理性地”选择战略意味着什么? 2)在允许共同得益或者共同损失的“博弈”中,寻求合作以实现共同得益(或避免共同损失)是否“理性”?或者,采取侵略性的行动以寻求私人利益而不顾共同得益或共同损失,这是否是“理性”的? 3)如果对2)的回答是“有时候是”,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侵略是理性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合作是理性的? 4)在特定情况下,正在持续的关系与单方退出这种关系是不同的吗? 5)在理性的自我主义者的行为互动中,合作的道德规则可以自然而然地出现吗? 6)在这些情况下,真正的人类行为与“理性”行为是否相符? 7)如果不符,在那些方面不符?相对于“理性”,人们更倾向于合作?或者更倾向于侵略?抑或二者皆是? 因而,博弈论研究的“博弈”包括: 破产 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网络战(Battle of the Networks) 货物出门,概不退换(Caveat Emptor) 征召(Conscription) 协调(Coordination) 逃避(Escape and Evasion) 青蛙呼叫配偶(Frogs Call for Mates) 鹰鸽博弈(Hawk versus Dove) 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多数决定原则(Majority Rule) Market Niche 共同防卫(Mutual Defense)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补贴小商业Subsidized Small Business 公共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最后通牒Ultimatum

博弈论基础

ECON 40050 Game Theory Exam 1- Answer Key Instructions: 1) You may use a pen or pencil, a hand-held nonprogrammable calculator, and a ruler. No other materials may be at or near your desk. Books, coats, backpacks, etc... must be placed against the wall. No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s may be used. 2) As soon as the instruction to begin the test is given, please check that you have 10 numbered pages. 3) Be sure to show all of your work. Answers without supporting calculations will receive zero credit. You will receive credit only for the answers and supporting calculations that appear in this test packet. 4) All exams must be turned in by 1:45 pm. No extensions will be granted. 5) Be sure to read each question in its entirety before beginning your analysis. 6) The time estimates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question are only suggestions to help you manage your time.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estion 1 (10 minutes)_______ (15 points) Question 2 (10 minutes)_______ (15 points) Question 3 (10 minutes)_______ (15 points) Question 4 (15 minutes)_______ (15 points) Question 5 (20 minutes)_______ (20 points) Total: (65 minutes)_______ (80 points)

_博弈论在爱情中的应用

_博弈论在爱情中的应用 人文论坛 INTELLIGENCE 博弈论在爱情中的应用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马菁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黄中 摘要:博弈论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对爱情进行分析,运用 博弈论的观点探析了如何选择爱情以及恋人之间如何相处的等相关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 建议。 关键词:博弈爱情 博弈论(Game Theory)从英文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游戏理论,汉语的翻译很到位,“博”是决策的意思,“弈”是下棋之类的对决游戏,而博弈论中所说的博弈远不只是下棋,但凡有竞争对决行为的局面都是博弈,大到国家制定一项经济措施,小到我们老百姓 平日生活中买衣服杀价,都存在博弈论的思想。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当今社会人们除了追寻事业上的成功之外,婚姻家庭的幸福 也是我们人生必须要交上的一份答卷,尤其在时下“剩女”、“闪婚闪离”现象频发的情 况下,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时候了。博弈论在爱情中的应用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示的。 通常一个完整的博弈至少要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2个或2个以上的参与者、博弈信息、博弈策略、博弈方的收益。在爱情博弈中参与者是男女双方,爱人之间会发生冲突, 但也包含着合作,你的恋人既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的竞争对手。两者博弈的信息,也 就是双方需要彼此了解的问题,主要包括:外貌、喜好、性格、学历、家庭背景、脾气、 习惯、优缺点等。策略就是就是男女双方能够选择的手段和方法,但不论双方如何选择策略,两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到爱情的幸福。在爱情这场“游戏”中,双方感性的爱情 迸发固然重要,但理性的相处更为重要,熟悉爱情博弈的规则,更会让你成为爱情的赢家。 我们先说“麦穗理论”,假设有一片麦地,我们走入麦地后就只许前进不许后退,走 出去时只能选择一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麦穗,而且选择了一个以后就不能扔了再选择第 二个(这是假设现实社会不存在离婚的情况)。有的人刚一走入麦地就看见了一株大大的 麦穗,于是就摘下,但越往下走就越发现还有更大更好的麦穗,于是就只能遗憾的走完全程;而有的人看到大的麦穗也不摘,总认为越往下面还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不知不觉走 出麦地时却还是两手空空;还有的人在刚进入麦地的时候他只是认真观察,做到心中有数,走了差不多一段路了,他才按照他心中分好 的样子选择了大的麦穗而走完全程。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 大的一穗。有的人一早选择,日后遇到更好的却要后悔当初的选择而发生感情危机或者抱

博弈论试题

杭州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通识 课程期末考试 《博弈论与企业管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关于优势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优势策略均衡肯定是纳什均衡; B 纳什均衡都是优势策略均衡; C 纳什均衡是特殊的优势策略均衡;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 以下关于承诺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承诺使威胁可置信; B 承诺往往对自己构成约束; C 承诺往往不需要成本; D 承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成本,但最终结果使自己有利 3. 对于以下报酬矩阵,哪个命题是正确的( ) A 甲和乙都有占优策略; B 只有甲有占优策略; C 只有乙有占优策略; D 两人都没有占优策略 4. 对于如下报酬矩阵,乙的占优策略是( ) A 上; B 中; C 左; D 右

5. 对于题4的报酬矩阵,以下哪个是纳什均衡( ) A (上,左);B (上,右);C (下,右);D (上,中) 6. 对于题4的报酬矩阵,如果乙先走一步,并且知道甲再作决策时已经知道乙的决策,那么,乙将采取( ) A 左;B 中; C 右;D 上 7. 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比如买房不知道卖方的一些情况,是由于( ) A 卖方故意隐瞒自己的一些情况; B 买方自身的认识能力有限; C 买方掌握完全信息的成本太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 面对不对称信息,下列哪一项不能为消费者减少信息不对称( ) A 品牌;B 低价格 C 产品保证 D 长期质量保证书 9. 下列哪一项不是高质量的信号( ) A 产品保证; B 延长的质量保单; C 暂时的经营场所; D 被认可的品牌 10.在二手市场上,( ) A 买主知道商品的质量,而卖主不知道; B 买主不知道商品的质量,而卖主知道; C 卖主和买主都知道商品的质量是低的; D 卖主和买主都不知道商品的质量是低的 11.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能够( ) A 使代理人参与工作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 B 使代理人让委托人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代理人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 C 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之间的冲突; D 以上都是 12.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效率最低的激励机制是( ) A 固定工资;B 效率工资;C 利润分享; D 提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题,第1、2、3题每题4分,第4、5、6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一个博弈如果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这样的博弈一定是非合作的零和博弈吗 2.两个罪犯只打算合伙犯罪一次,所以被捕后出现了囚徒困境的情况。如果这两个罪犯准备合伙犯罪30次,那么在开始的犯罪活动中如果被捕,还会出现囚徒困境吗 3.请举例分析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博弈者采取威胁对方的策略可以奏效。 4.某博弈的报酬矩阵如下: (1)如果(上,左)是优势策略均衡,那么a ,b ,c ,d 应满足什么条件 (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那么,又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如果(上,左)是优势策略均衡,那么,它是否必定是纳什均衡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