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新加坡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_CAC_牛类产品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比较研究
CAC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不管你是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你的贸易伙伴都会拿食品法典的标准以及WTO的协议来要求你。
如不是WTO的成员,则在双方贸易中,对方会提出更多的要求而不管这些要求符不符合WTO的协定。
进口国有可能对你出口的食品设置很多的技术壁垒,从而使你的出口食品不被接受。
由130多个国家组成的WTO,要求每一个成员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来游戏。
在WTO有关协议中,与食品相关的主要有SPS和TBT两项。
这两项协定都要求成员国遵守透明度(对国内、国外)、不歧视和平等的原则。
此外,还明确规定CAC法典标准在根据食品贸易中具有准绳作用。
在贸易争端中,违背CAC标准的一方往往败诉。
国家食品标准只有与国际标准接轨,才能减少进出口贸易中的争端。
食品生产者需要国际标准,以使他们在全球市场上公平竞争;法规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国际标准,以改善和确保国内及进口食品的安全、卫生;消费者也需要了解所吃的食品是否安全,而采用了国际通用标准的食品会更增加消费者的信任。
自1961年第十一届粮农组织大会和1963年第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分别通过了创建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决议以来,CAC目前已有165个成员国,覆盖全球98%的人口。
CAC标准都是以科学为基础制定出来的。
CAC成员国如能参照遵循这些标准,既可避免重复性工作,又可节省大量财力。
因此,CAC标准是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通行证,也是帮助我们顺利进入WTO的桥梁。
一、CAC简介(一)CAC的组织机构与职能CAC成立于1961年,是政府间有关食品管理法规、标准问题的协调机构。
现有165个成员国,覆盖全球人口的98%,我国是CAC成员国。
CAC目前有25个分委会和5个地区委员会。
CAC下设执行委员会,负责CAC工作的全面协调。
它有一个主席、三个副主席,每两年换届一次。
CAC工作内容是制定食品法典标准、最大残留限量、操作规范和指南。
CAC 的宗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减少食源性疾病)和促进食品贸易的公平性(建立国际标准、方法、办法、消除贸易壁垒)。
国际食品标准及与我国食品标准的差异

国际食品标准及与我国食品标准的差异一、国际食品标准概况国际食品标准通常是由国际公认组织或机构制定的标准,按照WTO 的SPS 协定和TBT 协定,关于食品的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标准,WTO 的SPS 协定和TBT 协定强调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作为国际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组建于1961 年,该组织是政府间国际组织,我国于1986 年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国。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食品标准内容广泛,涉及了食品及其卫生安全的各个方面。
本课题主要研究和讨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与食品标签、食品添加剂限量等方面的相关的标准及其他文件。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作为SPS 协定指定的国际标准,与食品的国际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两项意义。
一是SPS 协定认为,如WTO 成员制定的政府标准与CAC 标准不一致,而且又不能供足够的科学依据时,该政府标准很可能对食品的国际贸易产生限制,就可能被WTO 及其相关各方指斥为贸易限制措施或贸易技术壁垒,而引发争端;另一项意义则是,当发生贸易纠纷而贸易双方的标准各不相同时,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将作为仲裁标准。
所以,了解和讨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有助于我们掌握整个食品标准的国际动态,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各国的食品标准,当出现贸易纠纷时,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1、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法规标准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公平的食品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通过食品标签认识食品的属性,生产者通过食品标签宣传产品,而食品的管理部门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规范相关行为,维护公平的食品贸易。
CAC 有关食品标签的工作是由其下属的食品标签法典委员会(简称CCFL)负责执行。
其职责是起草、审议并修改各种有关食品标签、产品声称的使用规定,并且研究CAC 提出的具体标签及广告宣传等问题。
目前CCFL 的主持国是加拿大,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代表都会汇聚一堂,出一些有关食品标签规定的制修订议案,截止2016 年2 月,CCFL 已召开了42 次会议,其工作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食品中污染物的中国国家标准及国际法典标准对比

食品中污染物的中国国家标准及国际法典标准对比民以食为天,食物中的污染物是涉及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食物中污染物的标准就尤为的重要,而中国的标准与国际的标准又有一些不同,本文将就污染物中的铅、砷、镉的不同标准进行对比。
世贸组织(WTO)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SPS协定)指出,其成员国应将本国食品安全标准与CAC制定的食品法典相协调。
CAC制定的标准、准则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保证国际食品贸易的公平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它是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争端的标尺。
由于我国已加人世贸组织,协调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CAC)标准的形势越来越紧迫。
CAC的污染物标准是由其分委员会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FAC)制定的,CCFAC在制定荇染物标准时以FAO /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提供的污染物评价资料为依据。
CCFAC首先根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及对贸易的影响程度列出JEcFA的优先评价名单,JECFA根据污染物的毒理学资料、人群暴露量资料和各国的污染水平等,确定名单中污染物的摄入量限量,对有蓄积毒性的污染物制定出暂定可耐受的每周摄入量(PTWI)或暂定的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PMTDI)。
CCFAC根据这些资料制定相关标准,并征求各国的意见,通过一定的程序(共8步)最终由CAC大会通过决定成为法典标准。
CAC对污染物的规定与我国类似,在《食品中污染物和毒素的通用标准》(cDdexStart 193)和一些产品标准中均涉及到有关污染物指标。
目前CAC标准CodexStan 193中设定了限量值的污染物有16种:铅、砷、镉、汞、铜、锡、铁、硒、硝酸盐、亚硝酸盐、氰乙烯单体、丙烯腈、黄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紊M.、展青霉素、棕曲霉毒素。
上述16种污染物对在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中均有限量规定,但我国棕曲霉毒隶只有检验方法,投有规定限量值。
除此之外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中还有下列指标在法典标准中未作规定:铝、铬、氟、稀土、N.亚硝基化合物、多氯联苯、3一氯.1,2.丙二醇(3-MCPD)、丙烯腈-丁二烯一苯乙烯(AB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游离棉酚、组胺。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中文名称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1 法典标准1.1 一般要求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01-1985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Codex Stan 106-1983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Codex Stan 107-1981 食品添加剂销售时的标签通用标准Codex Stan 150-1985 食用盐标准Codex Stan 192-1995 食品添加剂标准前言Codex Stan 193-1995 食品污染物和毒素标准前言Codex Stan 209-1999 加工用花生中黄曲霉素残留限量标准1.2 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值标准编号标准名称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1.3 食品中兽药残留――最大限量值标准编号标准名称食品中兽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1.4 特殊营养与膳食(包括婴幼儿食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53-1981 特殊膳食用的低盐食品Codex Stan 072-1981 婴儿配方食品Codex Stan 073-1981 罐装的幼儿食品Codex Stan 074-1981 加工的婴幼儿谷物类食品Codex Stan 118-1981 无麸质食品Codex Stan 146-1985 特殊膳食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及说明的通用标准Codex Stan 156-1987 断奶后的配方食品Codex Stan 180-1991 特殊药疗作用食品的标签及说明Codex Stan 181-1992 减轻体重用低能量配方食品Codex Stan 203-1995 控制体重用配方食品1.5 加工和速冻水果、蔬菜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13-1981 番茄罐头Codex Stan 014-1981 桃罐头Codex Stan 015-1981 葡萄柚罐头Codex Stan 016-1981 菜豆和黄刀豆罐头Codex Stan 017-1981 苹果沙司罐头Codex Stan 018-1981 甜玉米罐头Codex Stan 038-1981 食用真菌和真菌制品Codex Stan 039-1981 食用干菌Codex Stan 040-1981 鲜鸡油菌Codex Stan 041-1981 速冻豌豆Codex Stan 042-1981 菠萝罐头Codex Stan 052-1981 速冻草莓Codex Stan 055-1981 蘑菇罐头Codex Stan 056-1981 芦笋罐头Codex Stan 057-1981 加工浓缩番茄酱Codex Stan 058-1981 青豌豆罐头Codex Stan 059-1981 李罐头Codex Stan 060-1981 树莓罐头Codex Stan 061-1981 梨罐头Codex Stan 062-1981 草莓罐头Codex Stan 066-1981 食用橄榄Codex Stan 067-1981 葡萄干Codex Stan 068-1981 橘子罐头Codex Stan 069-1981 速冻树莓Codex Stan 075-1981 速冻桃Codex Stan 076-1981 速冻越橘Codex Stan 077-1981 速冻菠菜Codex Stan 078-1981 什锦水果罐头Codex Stan 079-1981 果酱和果冻标准Codex Stan 080-1981 加柑橘皮丝的果冻Codex Stan 081-1981 经加工的成熟豌豆罐头Codex Stan 099-1981 热带水果色拉罐头Codex Stan 103-1981 速冻乌饭果Codex Stan 104-1981 速冻韭菜Codex Stan 110-1981 速冻嫩茎花椰菜Codex Stan 111-1981 速冻花椰菜Codex Stan 112-1981 速冻苷蓝Codex Stan 113-1981 速冻菜豆和黄刀豆Codex Stan 114-1981 速冻法式油炸马铃薯Codex Stan 115-1981 酸黄瓜Codex Stan 116-1981 胡萝卜罐头Codex Stan 129-1981 杏罐头Codex Stan 130-1981 杏干Codex Stan 131-1981 带壳开心果Codex Stan 132-1981 速冻整玉米粒Codex Stan 133-1981 速冻带芯玉米Codex Stan 140-1983 速冻胡萝卜Codex Stan 143-1985 海枣Codex Stan 144-1985 棕榈油罐头Codex Stan 145-1985 板栗和板栗酱罐头Codex Stan 159-1987 芒果罐头Codex Stan 160-1987 芒果酱Codex Stan 177-1991 脱水椰米Codex Stan 182-1993 菠萝Codex Stan 183-1993 木瓜Codex Stan 184-1993 芒果Codex Stan 185-1993 胭脂鲜人果Codex Stan 186-1993 刺梨Codex Stan 187-1993 杨桃Codex Stan 188-1993 玉米笋Codex Stan 196-1995 荔枝Codex Stan 197-1995 鳄梨1.6 果汁及相关产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44-1981 杏蜜、桃蜜、梨蜜(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5-1981 橘子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6-1981 葡萄柚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7-1981 柠蒙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8-1981 苹果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49-1981 番茄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63-1981 浓缩苹果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64-1981 浓缩橘子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82-1981 葡萄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83-1981 浓缩葡萄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084-1981 浓缩拉布鲁斯卡甜葡萄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085-1981 菠萝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01-1981 无果肉的黑加仑果蜜(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20-1981 黑加仑汁(仅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21-1981 浓缩黑加仑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22-1981 特殊小浆果的果肉蜜(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34-1981 柑橘类水果果汁饮料(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38-1983 浓缩菠萝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39-1983 采用防腐剂加工的浓缩菠萝汁Codex Stan 148-1985 番石榴果蜜(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49-1985 液体芒果果肉汁(采用物理方法保藏)Codex Stan 161-1989 其他未涉及的果蜜标准(采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64-1989 其他未涉及的果汁标准(仅用物理方法保藏) Codex Stan 179-1991 蔬菜汁通用标准1.7 谷物、豆类及其制品和植物蛋白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151-1989 木薯Codex Stan 152-1985 小麦粉Codex Stan 153-1985 玉米Codex Stan 154-1985 粗磨全玉米粉Codex Stan 155-1989 玉米粉和玉米渣Codex Stan 163-1987 小麦面筋Codex Stan 169-1989 脱皮的整珍珠小米Codex Stan 170-1989 小米面Codex Stan 171-1989 特种豆类Codex Stan 172-1989 高粱米Codex Stan 173-1989 高粱面Codex Stan 174-1989 植物蛋白制品通用标准Codex Stan 175-1989 大豆蛋白制品通用标准Codex Stan 176-1989 食用木薯粉Codex Stan 178-1991 硬质小麦粗粉和硬质小麦粉Codex Stan 198-1995 大米Codex Stan 199-1995 小麦和硬质小麦Codex Stan 200-1995 花生Codex Stan 201-1995 燕麦Codex Stan 202-1995 古斯(蒸熟的硬质小麦餐)1.8 油脂及相关制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19-1981 不包括在专有标准之内的食用油脂通用标准Codex Stan 020-1981 食用豆油Codex Stan 021-1981 食用花生油Codex Stan 022-1981 食和棉籽油Codex Stan 023-1981 食用葵花籽油Codex Stan 024-1981 食用菜籽油Codex Stan 025-1981 食用玉米油Codex Stan 026-1981 食用芝麻油Codex Stan 027-1981 食用红花油Codex Stan 028-1981 猪油Codex Stan 029-1981 炼制猪油Codex Stan 030-1981 炼制牛油(不包括牛脂肪)Codex Stan 031-1981 食用牛脂Codex Stan 032-1981 人造奶油(脂肪含量不低于80%)Codex Stan 033-1981 初榨橄榄油、精炼橄榄油及精炼橄榄渣油Codex Stan 034-1981 食用芥籽油Codex Stan 123-1981 食用低芥酸菜籽油Codex Stan 124-1981 食用椰油Codex Stan 125-1981 食用棕榈油Codex Stan 126-1981 食用棕榈仁油Codex Stan 127-1981 食用葡萄籽油Codex Stan 128-1981 食用巴苏油(巴巴苏棕榈油)Codex Stan 135-1981 人造奶油(脂肪含量在39%~41%间) Codex Stan 194-1995 食用精炼油棕油Codex Stan 195-1995 食用棕榈硬脂酸甘油脂Codex Stan 210-1999 几种植物油标准Codex Stan 211-1999 几种动物或动植物混合油脂产品1.9 鱼和水产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03-1991 三文鱼(大马哈鱼)罐头Codex Stan 036-1981 速冻鳍鱼(去内脏和不去内脏)Codex Stan 037-1981 小虾或对虾罐头Codex Stan 070-1981 金枪鱼和中型鲭类鱼罐头Codex Stan 090-1981 蟹肉罐头Codex Stan 092-1982 速冻小虾或对虾Codex Stan 094-1981 沙丁鱼和沙丁类鱼制品罐头Codex Stan 095-1981 速冻龙虾Codex Stan 119-1981 鳍鱼罐头Codex Stan 165-1989 速冻鱼肉片、鱼肉糜和肉片肉糜混合食品Codex Stan 166-1989 速冻面包屑或面糊包裹的鱼条块和鱼片Codex Stan 167-1989 盐腌鳕鱼和盐腌鳕鱼干Codex Stan 189-1993 鱼翅干Codex Stan 190-1995 速冻鱼片Codex Stan 191-1995 速冻生鱿鱼1.10 肉和肉制品(包括浓肉汤和清肉汤)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88-1981 腌牛肉标准Codex Stan 089-1981 午餐肉标准Codex Stan 096-1981 熟制腌火腿(后腿)标准Codex Stan 097-1981 熟制的腌猪碲膀(前腿)标准Codex Stan 098-1981 熟制的腌肉肠标准Codex Stan 117-1981 肉羹和肉汤标准1.11 糖、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其他制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004-1981 白糖Codex Stan 005-1981 糖粉(冰糖)Codex Stan 006-1981 绵白糖Codex Stan 007-1981 无水葡萄糖Codex Stan 008-1981 水合葡萄糖Codex Stan 009-1981 葡萄糖浆Codex Stan 010-1981 干葡萄浆Codex Stan 011-1981 乳糖Codex Stan 012-1981 蜂蜜Codex Stan 054-1981 葡萄糖粉(结晶葡萄糖)Codex Stan 086-1981 可可脂Codex Stan 087-1981 巧克力Codex Stan 102-1981 果糖标准Codex Stan 105-1981 可可粉和加糖干可可粉Codex Stan 108-1981 天然矿泉水Codex Stan 137-1981 可食冰和冰水混合物(包括微生物导则和用于标签的成分分类) Codex Stan 141-1983 碎可可豆、可可块、可可油饼和可可细粉(用于加工可可和巧克力制品Codex Stan 142-1983 夹心巧克力Codex Stan 147-1985 可可脂糖果Codex Stan 162-1987 食醋Codex Stan 168-1989 蛋黄酱Codex Stan 176-1995 食用木薯粉Codex Stan 212-1999 糖标准1.12 乳及乳制品标准编号标准名称Codex Stan A-1-1971 奶油和乳清奶油Codex Stan A-2-1973 奶油、无水奶油和无水乳脂肪Codex Stan A-3-1971 淡炼乳和脱脂淡炼乳Codex Stan A-4-1971 甜炼乳和脱脂甜炼乳Codex Stan A-5-1971 全脂奶粉、部分脱脂奶粉和脱脂奶粉Codex Stan A-6-1978 干酪Codex Stan A-8a-1978 几种再制干酪和可涂沫的再制干酪Codex Stan A-8b-1978 再制干酪和可涂抹的再制干酪Codex Stan A-8c-1978 再制干酪原料Codex Stan A-9-1976 直接食用的稀奶油Codex Stan A-10-1971 奶油粉、半奶油粉和高脂奶粉Codex Stan A-11a-1975 酸奶和甜酸奶Codex Stan A-11b-1976 调味酸奶和发酵后热加工的酸奶制品Codex Stan A-15-1995 乳清粉Codex Stan A-18-1995 食用干酪制品Codex Stan C-1-1966 契达干酪Codex Stan C-2-1966 达纳不利干酪Codex Stan C-3-1966 丹伯干酪Codex Stan C-4-1966 埃达姆干酪Codex Stan C-5-1966 古达干酪Codex Stan C-6-1966 哈瓦乌特干酪Codex Stan C-7-1966 三梭干酪Codex Stan C-8-1967 柴郡干酪Codex Stan C-9-1967 埃门塔尔干酪Codex Stan C-10-1967 格鲁爱维干酪Codex Stan C-11-1968 迪尔丝特干酪Codex Stan C-12-1968 林堡格干酪Codex Stan C-13-1968 圣保林干酪Codex Stan C-14-1968 斯维西干酪Codex Stan C-15-1968 普罗沃隆干酪Codex Stan C-16-1968 (脱脂奶)农家干酪,包括稀奶油的农家干酪Codex Stan C-17-1968 布它卡斯干酪Codex Stan C-18-1969 库努米尔斯干酪Codex Stan C-19-1969 古德不诺斯达少斯特干酪Codex Stan C-20-1969 哈日卡斯干酪Codex Stan C-21-1969 赫达松斯特干酪Codex Stan C-22-1969 赫沙松斯特干酪Codex Stan C-23-1969 挪维甲干酪Codex Stan C-24-1971 玛里保干酪Codex Stan C-25-1971 法保干酪Codex Stan C-26-1972 艾思罗干酪Codex Stan C-27-1972 罗曼德干酪Codex Stan C-28-1972 阿姆斯特丹干酪Codex Stan C-29-1972 雷德斯干酪Codex Stan C-30-1972 氟雷斯干酪Codex Stan C-31-1973 稀奶油奶酪Codex Stan C-32-1973 特定蓝脉乳酪Codex Stan C-33-1973 坎伯德干酪Codex Stan C-34-1973 伯瑞干酪Codex Stan C-35-1978 揉碎硬干酪2 法典指导原则法典指导原则名称CAC/GL 001-1979 标签说明的通用导则CAC/GL 002-1985 营养标签导则CAC/GL 003-1989 食品添加剂纳入量的抽样评估导则CAC/GL 004-1989 在食品中使用植物蛋白制品的通用导则CAC/GL 005-1989 在国际贸易中核事故污染后食品放射核素的指导值CAC/GL 006-1991 食品和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单体和丙烯腈残留的推荐值CAC/GL 007-1991 鱼中甲基汞指导值CAC/GL 008-1991 较大婴儿和幼童的辅助配方食品导则CAC/GL 009-1987 食品中添加必需营养素的通则CAC/GL 010-1979 婴幼食品中使用的矿牧物和复合维生素参考清单CAC/GL 011-1991 混合果汁的导则CAC/GL 012-1991 混合果蜜的导则CAC/GL 013-1991 乳过氧化酶系保藏鲜奶的导则CAC/GL 014-1991 加工肉禽制品使用的调料和香草的微生物质量指南CAC-GL 015-1991 加工肉禽制品时非肉类蛋白制品导则CAC/GL 016-1993 关于建立食品中兽药残留管理方案的法典导则CAC/GL 017-1993 成批罐头食品视觉直观检验的程序导则CAC/GL 018-1993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应用导则CAC/GL 019-1995 食品安全控制紧急情况时信息交流的法典导则CAC/GL 020-1995 食品进出口检验和出证原则CAC/GL 021-1997 食品微生物指标设定及应用原则CAC/GL 022-1997 非洲街头食品管理措施规划导则CAC/GL 023-1997 应用营养说明的导则CAC/GL 025-1997 食品进口过程中拒收情况下两国信息交流导则CAC/GL 029-1997 自然调味品的一般要求CAC/GL 030-1999 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及导则CAC/GL 032-1999 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销售导则(除牲畜产品外)CAC/GL 033-1999 检测农药残留的推荐性抽样方法CAC/GL 034-1999 食品进出口检验与出证系统中增进等同互认性导则3 国际推荐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编号名称CAC/RCP 01-1969 食品卫生通则国际推荐规程CAC/RCP 02-1969 水果蔬菜罐头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03-1969 干果卫生规程CAC/RCP 04-1971 脱水椰子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05-1971 国际推荐的脱水水果蔬菜(包括食用菌)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06-1972 坚果卫生规程CAC/RCP 08-1976 速冻食品加工和处理的操作规程CAC/RCP 09-1976 鲜鱼卫生规程CAC/RCP 10-1976 鱼罐头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11-1976 鲜肉卫生规程CAC/RCP 13-1976 加工肉、禽制品卫生操作规程和导则CAC/RCP 14-1976 禽类加工的卫生操作规程和导则CAC/RCP 15-1976 蛋制品卫生操作规程(包括灭菌蛋制品的微生物要求)CAC/RCP 16-1978 冻鱼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17-1978 国际推荐的小虾和对虾卫生规程CAC/RCP 18-1978 国际推荐的软体鱼贝类卫生规程CAC/RCP 19-1979 国际食品辐照设备应用推荐操作规程CAC/RCP 20-1979 国际食品贸易中的道德规程CAC/RCP 21-1979 国际婴幼儿食品卫生操作规程(包括微生物属性及其分析方法)CAC/RCP 22-1979 花生卫生规程CAC/RCP 23-1979 低酸和酸化低酸罐头食品推荐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4-1979 龙虾卫生规程CAC/RCP 25-1979 国际推荐的熏鱼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6-1979 国际推荐的咸鱼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7-1983 国际推荐的机械加工鱼糜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28-1983 蟹卫生规程CAC/RCP 29-1983 国际推荐的野味食品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0-1983 蛙腿加工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1-1983 国际乳粉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2-1983 经机械分级并用于深加工的肉、禽的生产、贮藏和组成操作规程和导则CAC/RCP 33-1985 天然矿泉水采集、加工、销售的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35-1985 国际推荐面糊和/或面包包裹的冷冻鱼制品操作规程CAC/RCP 36-1987 散装食品油脂贮存及运输操作规程CAC/RCP 37-1989 国际推荐的头足纲动物卫生规程CAC/RCP 38-1993 国际推荐的兽药使用管理规程CAC/RCP 39-1993 预烹制和烹制的集体供餐业食品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40-1993 无菌加工和低酸包装食品卫生操作规程CAC/RCP 41-1993 国际推荐的动物宰后检验及鉴定的操作规程CAC/RCP 44-1995 热带新鲜水果蔬菜包装运输的操作规程4 其他法典文件文件检索编号内容XOT 01-1972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通用原则XOT 02-1987 有关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转移的原则XOT 03-1989 加工助剂清单XOT 04-1999 食品添加剂国际编码系统XOT 05-1999 食品添加剂参考规格目录XOT 06-1989 食品和动物饲料分类XOT 07-1993 适用于法典最大残留限量值进行分析的商品农残分析的实验室操作规程导则推荐的农残分析方法XOT 11-1976 婴儿食品简述XOT 12-1985 填充介质(成分和标签)――加工水果蔬菜XOT 13-1969 FAO/WHO食品法典中有关预包装食品的采样方法XOT 14-1993 用分析与抽样法典委员会推荐的分析方法时,所需提供的信息XOT 15-1997 法典一般方法XOT 16-1999 按商品名称字母顺序排列的采样和分析方法XOT 17-1999 依条款字母顺序排列的参考分析方法XOT 食品法典名词定义XOT 天然香料基本要求XOT 杀虫剂残留测定的推荐采样方法XOT 畜禽类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推荐采样方法XOT 农残分析XOT 矿物盐清单XOT 复合维生素,包括特殊维生素类型的清单XOT 乳与乳制品法典总则XOT 分析和采样方法目录5 法典推荐分析方法推荐方法检索编号方法名称CAC/RM 01-1969 固体总含量的测定CAC/RM 02-1969 120℃16h干燥失重的测定CAC/RM 03-1969 105℃3h干燥失重的测定CAC/RM 04-1969 二氧化硫的测定CAC/RM 06-1969 颜色测定CAC/RM 07-1969 旋光度的测定CAC/RM 08-1969 电导灰分的测定CAC/RM 10-1969 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测定CAC/RM 11-1969 花生油试验CAC/RM 12-1969 芝麻油试验CAC/RM 13-1969 皂化物含量测定CAC/RM 14-1969 铁含量测定CAC/RM 15-1969 乳脂肪含量测定CAC/RM 16-1969 脂肪含量测定CAC/RM 17-1969 干燥失重的水含量测定CAC/RM 18-1969 维生素E含量测定CAC/RM 19-1969 氯化钠的测定CAC/RM 20-1970 Bellier指数测定CAC/RM 21-1970 半干性油试验CAC/RM 22-1970 橄榄油残留试验CAC/RM 23-1970 棉籽油试验CAC/RM 24-1970 茶籽油试验CAC/RM 25-1970 芝麻油试验CAC/RM 26-1970 紫外线(E1%/1cm)CAC/RM 28-1970 干重的测定(液体包装介质)CAC/RM 29-1970 净含量测定CAC/RM 30-1970 食品大小的测定CAC/RM 31-1970 容器水容量的测定CAC/RM 32-1970 速冻果蔬解冻过程标准CAC/RM 33-1970 速冻果蔬烹调过程标准CAC/RM 34-1970 速冻水果蔬菜净重的测定CAC/RM 35-1970 (速冻豌豆)乙醇不溶物含量的测定CAC/RM 36-1970 干燥失重的测定(方法一)CAC/RM 37-1970 干燥失重的测定(方法二)CAC/RM 38-1970 蔬菜罐头中钙含量测定CAC/RM 39-1970 (加工果蔬荚壳接缝处)纤维韧性试验CAC/RM 40-1971 速冻鱼类化冻和烹调过程CAC/RM 41-1971 包冰衣的速冻鱼的净含量测定CAC/RM 42-1971 预包装食品采样方案CAC/RM 43-1971 速冻水果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量测定CAC/RM 45-1972 干燥失重填充物的测定CAC/RM 47-1972 乙醇不溶物的测定CAC/RM 48-1972 豌豆种类的区分方法CAC/RM 49-1972 矿物杂质的测定CAC/RM 50-1974 葡萄干中水分的测定(AOAC电导法) CAC/RM 51-1974 葡萄干中矿物杂质的测定CAC/RM 52-1974 葡萄干中矿物油的测定CAC/RM 53-1974 葡萄干和其他食品中山梨糖醇的测定CAC/RM 54-1974 速冻果蔬中矿物性杂质的测定CAC/RM 55-1976 婴儿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Ⅰ。
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

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作者:陈晋元贺兆源卢阳谢恺舟张跟喜张涛戴国俊来源:《江苏农业学报》2021年第03期摘要:旨在對中国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并将新标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中国禽类产品中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内容上已经更为完善,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了中国标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禽类产品中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禽类产品中图分类号: S85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440(2021)03-0754-09Comparison of the standards about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of veterinary drugs in poultry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USA, Japan, European Union and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HEN Jin-yuan1,2, HE Zhao-yuan1,2, LU Yang1,2, XIE Kai-zhou1,2, ZHANG Gen-xi1,2, ZHANG Tao1,2,DAI Guo-jun1,2(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China;2.Joi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e & Agri-Product Safe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Yangzhou 225009, China)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old and new domestic standards about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of veterinary drugs in poultry products, and to compare the maximum veterinary drug residue limit in poultry products between the new standard and the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Chinese new standard about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of veterinary drugs in poultry products wa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old standard, and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new standard and foreign standards gradually narrowed. Deficiencies of the domestic standard were found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domestic standard about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of veterinary drugs in poultry products.Key words: veterinary drug;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 standard;poultry products兽药的使用会使畜禽产品中存在兽药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而食用含有残留兽药的畜禽产品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1-4],如引起体内菌群失调、胃肠道感染[5]、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等[6-8],并能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9-14]。
国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绿色食品标准、CAC标准的差异分析

国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绿色食品标准、CAC标准的差异分析孙钰洁;王磊【摘要】以常见的10种农产品为分析对象,对我国最新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2016)和绿色食品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数据找出目前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19(018)001【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作者】孙钰洁;王磊【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南京 210036;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南京 2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0.2+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是我国最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判定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是指导食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农产品、食品监管和执法的重要法定依据[1]。
绿色食品标准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标准体系,是目前我国最高的食品标准,代表了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方向[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的政府间组织,它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主要工作是制定国际食品标准。
在相关食品标准制定方面,国际食品法典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国际参考标准[3]。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目前有180个成员国,覆盖全球98%的人口,中国于1984年正式加入CAC组织。
深入研究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CAC标准之间的差距,可以为我国标准修订提供参考,尽量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有效应对农产品出口技术贸易壁垒。
1 10种我国常见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CAC标准农药残留限量值的对比分析选取了10种我国居民日常消费农产品,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等,对这10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相应绿色食品标准、CAC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表10。
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

compamblelimit8ind麟valuesirIclli眦瑚止iorlal8ta】帕耐sattainexceedtllerequirememofCAC8tandards.1【eywords:f曲dsadditiv船;codexalime删啪commission;m脚m哪level;l砺d;cont瑚t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在产品中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但其对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调整食品营养结构,提高食品质量档次,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延长食品保存期限等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食品添加剂种类多、覆盖食品面广,因此对食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本身质量不合格、超范围或者超标使用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2J。
再加上不同国家、地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许多食品出口企业需要掌握进口国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目前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标准,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WTO/sPS协议)指出,成员国应将本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食品法典标准相协调【3qJ。
因此,为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以及保护人民健康,积极和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非常有必要对我国与CAC食品添加剂限量标准展开对比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标准来源中国国家标准:GB2760一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ODE)【STANl92—1995(REV一2008)《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旧1。
图l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对比流程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nFoodAdditives专论综述则为174种。
例如,食品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我国标准允许在蔬菜罐头、果酱、八宝粥罐头等9种食品中使用,而cAC标准则允许在发酵蔬菜、水果干、啤酒和麦芽饮料、蒸馏酒等34种食品中使用,使用范围远较我国宽泛。
新加坡食品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以保障国民的饮食安全。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检验检疫程序等方面对新加坡食品安全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1. 新加坡食品局(SFA):成立于2019年4月,整合了新加坡农业食品兽医管理局(AVA)、国家环境局(NEA)和卫生科学局(HSA)等相关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
SFA负责整个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监管,包括生产、加工、进口、分销和销售环节。
2. 新加坡农业食品兽医厅(Agri-FoodandVeterinaryAuthority,AVA):负责监管农业、食品和兽医领域,包括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植物检疫等方面。
3. 新加坡国家环境厅环境卫生局(NationalEnvironmentAuthority,NEA):负责监管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等方面。
4. 新加坡海关(SingaporeCustoms):负责监管进口食品,确保进口食品符合新加坡食品安全标准。
三、法律法规1. 《食品销售法》(SaleofFoodAct):1973年根据第12号法令制定,是新加坡食品安全主法。
该法规定了食品销售的基本要求,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进口、分销和销售等方面的要求。
2. 《食品规则》(FoodRegulation):是《食品销售法》的附属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进口、分销和销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3.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共卫生法》(PublicHealthAct)、《动物福利法》(AnimalWelfareAct)、《植物检疫法》(PlantQuarantineAct)等。
四、标准体系1.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标准:新加坡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接轨,确保进口食品符合国际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有 29 种,新加坡 有 15 种,CAC 有 44 种。 新 加 坡 相 对 于 我 国 缺 少 15 种,而我国相对于新加坡的缺少 1 种,两国都有的 有 14 种。CAC 比我国缺少 8 种,而我国比 CAC 缺少 23 种,我国和 CAC 都有的有 21 种。
肌肉的兽药残留标准中我国有 10 种和新加坡规 定的限量标准相同,有 17 种和 CAC 的规定相同。红 霉素的 规 定 中 国 比 新 加 坡 严 格,新 加 坡 限 量 值 为 0. 40 mg / kg,中国限量值为 0. 10 mg / kg; 链霉素 / 双氢 链霉素、泰乐菌素的规定中国比新加坡宽松,新加坡 对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和泰乐菌素限量值分别为 0. 50 mg / kg 和 0. 10 mg / kg,中 国 限 量 值 分 别 为 0. 60 mg / kg、0. 20 mg / kg。中国规定的肌肉兽药残留 限量标准有 3 种比 CAC 宽松,中国规定的肌肉兽药 残留马拉硫磷、磺胺类以及泰乐菌素限制标准分别为 4. 00 mg / kg、0. 10 mg / kg、0. 20 mg / kg,CAC 规定的限 制 标 准 分 别 为 0. 001 mg / kg、0. 025 mg / kg 和 0. 10 mg / kg; 有 3 种中国规定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比 CAC 严格。
统分析法和比较法分别对我国与新加坡的兽药残留 限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牛类产品进出口贸易
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资料
中国国家标准: 农业部 235 号公告《动物性食品 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新加坡国家标准; 国际食品 法典委员会标准: CAC / MRL 02—2012《食品中兽药 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Streptomycin / 脂肪 链霉素/双氢链霉素 Dihydrostreptomycin
噁喹酸/恶喹酸
Oxolinic Acid
马拉硫磷
Melengestrol Acetate
红霉素
Erythromycin
恩诺沙星
Enrofloxacin
Oxytetracycline / 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 Chlortetracycline/Tetracycline
图 1 研究方法及流程示意图
收稿日期: 2014 - 07 - 19; 修回日期: 2014 - 08 - 05 基金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苗人才计划) 项目( 2014R409004) 作者简介: 石 炜( 1994 - ) ,女,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农业标准 化,505563197@ qq. com. 通信作者: 刘 欣( 1980 - ) ,女,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 为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18899976@ qq. com.
3 结果表述 3. 1 兽药种类比较结果表述
根据牛类产品兽药的种类差异,分为我国与新加 坡相同的兽药种类、我国与 CAC 相同的兽药种类、我 国独有的兽药种类、新加坡独有的兽药种类、CAC 独 有的兽药种类五种情况。
Heilongjiang Animalicine
采用逐级对比法,从标准涉及的兽药种类、残留 具体食品种类( 靶组织) 、残留限量值三个层面逐级 对比,并得出相应结论,对比流程如图 1 所示。
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标准是全球消费者、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各国食品管 理机构和国际食品贸易重要的参照标准和仲裁依据。 文章选取中国、新加坡以及 CAC 牛类产品兽药残留 限量标准作为研究对象,以 CAC 为比较对象,采用系
0. 60 0. 50 0. 60
0. 05 0. 15 - 4. 00 - 0. 02 0. 20 0. 40 - 0. 30 0. 10 -
0. 30 0. 30 0. 60
0. 60 0. 50 0. 60 0. 20 0. 10 0. 10 10. 00 5. 00 10. 00
0. 60 0. 60 1. 20
关键词: 牛类产品; 兽药残留限量标准; 新加坡;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 对比
摘 要: 为了对我国与新加坡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兽药残留标准进行比较,系统分析差异
性,并基于标准差异性进行政策建议研究,结合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实际,在兽药残留标准方面提出
更加科学合理的实用性建议和提供依据,笔者从兽药种类、残留具体食品( 靶组织) 、残留限量值三个
《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5 年 07 月( 下) 11
我国与新加坡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牛类产品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比较研究
石 炜,王彭杰,张 静,龚轶瑾,张雪豹,张 玲,刘 欣
( 中国计量学院,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 S859. 84; S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7034( 2015) 07 - 0011 - 03
肝脏 双氢链霉素
Dihydrostreptomycin
泰乐菌素
Tylosin / Trythromycin
新霉素
Neomycin
Oxytetracycline / 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 Chlortetracycline/Tetracycline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肌肉 大观霉素
Spectinomycin
4. 3 我国、新加坡和 CAC 牛类组织兽药残留限量指 标值差异类型的数量比较( 见表 1、表 2)
表 1 我国、新加坡和 CAC 牛类组织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值
差异类型的数量比较
种
牛类产品 中国与新 中国比新 中国比新 中国与 中国比 中国比
( 靶组织) 加坡相同 加坡严格 加坡宽松 CAC 相同 CAC 严格 CAC 宽松
肾脏的兽药残留标准中有 11 种我国和新加坡规 定的残留限量标准相同,有 6 种和 CAC 兽药残留标 准规定相同。对泰乐菌素、恩诺沙星、新霉素的限量 值中 国 比 新 加 坡 宽 松,中 国 限 量 值 分 别 为 0. 20 mg / kg、0. 20 mg / kg 和 10. 00 mg / kg,新加坡限 量值分别为 0. 10 mg / kg、0. 10 mg / kg 和 5. 00 mg / kg; 对二氟沙星、红霉素的限量值中国比新加坡严格; 有 3 种中国规定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比 CAC 严格; 有 2 种我国规定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比 CAC 宽松,替 米考星、泰乐菌素中国的限量值分别为 1. 00 mg / kg 和 0. 20 mg / kg,CAC 的限量值分别为 0. 30 mg / kg 和 0. 10 mg / kg。
Streptomycin / 链霉素/双氢链霉素
Dihydrostreptomycin
泰乐菌素
Tylosin
阿莫西林
Amoxicillin
乳类 头孢噻呋
Ceftiofur
新霉素
Neomycin
泰乐菌素
Tylosin
最大残留限量 中国 新加坡 CAC 0. 20 0. 10 0. 10 0. 20 0. 40 -
肾脏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有 20 种,新加坡 有 16 种,CAC 有 39 种。 新 加 坡 相 对 于 我 国 缺 少 4 种,两国都有的有 16 种。CAC 比我国缺少 9 种,而 我国比 CAC 缺少 28 种,我国和 CAC 都有的有 11 种。
肌肉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有 57 种,新加坡 有 13 种,CAC 有 41 种。 新 加 坡 相 对 于 我 国 缺 少 44 种,两国都有有 13 种。CAC 比我国缺少 34 种,而 我国比 CAC 缺少 18 种,我国和 CAC 都有的有 23 种。
方面采用系统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与新加坡及 CAC 在牛类产品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上的异同。
结果表明: 我国牛类产品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与新加坡及 CAC 相比存在靶组织规定不够全面、一些限
量值不尽合理和不科学等问题。
DOI:10.13881/ki.hljxmsy.2015.1129
2010 年 1 月 1 日中国—东盟贸易区全面启动以
脂肪
9
2
2
20
0
2
肝脏
11
1
2
15
3
3
肾脏
11
2
3
6
3
2
肌肉
10
1
2
17
3
3
乳类
4
1
0
17
2
2
表 2 我国与新加坡及 CAC 牛类产品兽药残留限量
标准比较( 部分)
mg / kg
牛类产品 ( 靶组织)
药物中文名
药物通用名
泰乐菌素
Tylosin / Trythromycin
红霉素
Erythromycin
0. 000 75 - 0. 001 0. 05 - 0. 50
0. 60 0. 50 -
0. 20 0. 10 0. 10 0. 01 - 0. 004 0. 10 - 0. 01 0. 50 0. 50 1. 50 0. 05 0. 20 0. 10
注: 新加坡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的恩诺沙星指恩诺沙星和环丙 沙星的总和。
由表 1、表 2 可见: 脂肪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 有 9 种我国和新加坡规定的限量标准相同,有 20 种 我国和 CAC 的规定限量相同。对红霉素、噁喹酸 / 恶 喹酸的限量值中国比新加坡严格,中国限量值分别为 0. 20 mg / kg、0. 05 mg / kg,新 加 坡 限 量 值 分 别 为 0. 40 mg / kg、0. 15 mg / kg; 对泰乐菌素、链霉素 / 双氢 链霉素的限量值中国比新加坡宽松,泰乐菌素、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