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压风系统设计

地面压风系统设计
地面压风系统设计

- - -..

九台营城矿业分公司

地面压风系统设计

一.矿井概况

1.矿井名称:XX省宇光能源股份XX九台营城矿业分公司

地址:九台市工农大街217号

企业性质:股份XX

隶属关系:XX省宇光能源股份XX

法定代表人:许树广

矿长:许树广

五证一照情况:齐全、有效。

《采矿许可证》编号:C09822,有效期: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

《煤炭生产许可证》编号:3,有效期:2010年3月23日至2020

年8月27日。

《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吉)MK安许证〔2010015〕,有效期:2010年11月15日至2013年11月15日

《矿长XX》证书编号:Mk220100073.

《矿长安全XX》证书编号:第646,有效期:2009年10月25日至2012年10月25日。

《营业执照》(分)2359,有效期:2008年5月9日至2059年12月31日。

2.矿井基本情况:

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两立两斜

瓦斯等级:低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性:有煤尘爆炸性

煤自燃倾向性: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有自燃倾向性

设计生产能力:75万吨;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

开采煤层情况:开采煤层为1、2、3号煤层。1号煤层全区发育,由二个煤分层组成,厚0.70-2.74米,平均厚1.54米,为复煤层,结构较简单。2号煤层全区发育,由二个煤分层组成,厚0.60—3.07米,平均厚1.36米,为复煤层,结构简单。3号煤层是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全区发育,由两个煤分层组成,厚0.72—11.61米,一般为3.10—6.44米,平均4.35米,最厚达10.07米。

采煤方法:走向长臂后退式

采煤(掘进)工作面个数:采煤工作面个数为2个,掘进工作面个

数为7个

矿井服务年限:15年

可采储量:2330万吨

煤种:长焰煤、气煤

救护协议单位:九台市矿山救护队

从业人数:1548人。

3. 矿井主要系统基础情况:

开拓系统:分区布置,-610m水平集中运输,-600m水平和-200m 水平之间有两个暗斜井连通。

提升运输系统:采区为胶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运输,-610m水平使用ZK10-6/550型10t架线电机车牵引14辆MDC3.3-6型3t底卸式矿车,三吨底卸式矿车运输,主立井使用6吨箕斗提升,副立井使用双层罐笼提升。。

排水系统:矿井垂深约800米,主排水系统为两段接续排水系统。第一段排水:从-610排至-200水平,排水垂高410米。在-610水泵房安装MD280-65×8型离心式水泵3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两趟Φ245mm排水管路沿-610回风副暗井筒(斜长980米∠25°)铺设至-200水仓入口,满足1趟工作,1趟备用要求。-610水平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56m3/h,设计最大涌水量118 m3/h。实际正常涌水量30 m3/h,实际最大涌水量50m3/h。矿井设甲、乙水仓,水仓总容量为540 m3。第二段接续排水:从-200水平泵房排至地面,排水高度约390m。在-200主排水泵房同样安装

了MD280-65×8型离心式水泵3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两趟Φ245mm排水管路沿-200主回风井筒(斜长950米至地面+183标高∠24°)铺设至地面,仍满足1趟工作,1趟备用要求。-200水平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56m3/h,设计最大涌水量118 m3/h。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8.3m3/h+30 m3/h)=38.3 m3/h,实际最大涌水量(15m3/h+50 m3/h)=65m3/h。矿井设甲、乙水仓,水仓总容量为540 m3。

通风系统:营城矿业分公司具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扇的工作方法为抽出式。矿井采掘工作面、各峒室和在用巷道风量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营城矿业分公司矿井采区为分区通风,全矿共分三个采区即:三采区、七采区和一个开拓区,每个采区都有独立的通风系统;采区进回风巷贯穿整个采区.本矿采掘工作面均为独立风流没有串联通风。

地面安装两台同等能力弯琼组合正交型隔爆对旋轴流式的通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风机型号为BD-11-8-NO.26,功率为2×355KW。主要通风机按规定每年进行检验。井上、下反风设施齐全,采用主扇反转反风,反风率超过规程规定符合要求。

供电系统:矿井为双回路电源供电,一路由九台一次变的九环线至矿井地面变电所,LGJ—90架空线,电压等级为66KV,长度7Km;另一路由营城变电所的东营线至矿井地面变电所,LGJ—90架空线,电压等级为66KV。地面设变电所,变电所设2台SF7—8000/60型变压器,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带电备用。满足供电的连续性要求。本矿实际用电负荷2517kW,井下最大涌水时的用电负荷

1047kW。6KV入井电缆:[沿副井井筒敷设的入井电缆共3根,分别为:①、-200水泵房甲线;②、-200水泵房乙线;③、-610中央变电所甲线]。型号均为MYJV42-8.7/10 3×70mm2煤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每路长1830m。当任一条线路有故障时可通过联络开关进行切换保证其余两条线路担负井下全部负荷。井下设有-610水平中央变电所7个分支变电所。

消防火系统:我矿建有一套永久消防火注浆系统:地面设有注浆站一座,两个容积为500m3的储水池,注浆系统为注浆站→南风井→-200水平→主暗风道→-600回风道→各采区。管路总长2328米,管径为4寸钢管。

井下安设移动注浆泵两套,注浆泵型号2YL系列矿用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一套位置在三采区设在十小川移动变电站处,采用一寸高压管路铺到3301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管路全长2565米。随时向采空区注阻化剂进行预防。

在-600水平峒室安设制氮机一套,一旦井下发现发火预兆及时开机注氮预防。系统为-610水平制氮机硐室→三采入风巷→三采区八小川→2331工作面,管路全长2830米,管径大巷为2寸钢管。综合防尘系统:我矿水源来自井下-200水平储水池;井下-200水平两个,一个容积为200m3,另一个为60m3,地面有两个蓄水池做补给,水量远远超过防尘供水需要;矿井有一套完整的防尘洒水系统即:-200储水池→主暗风井→-600回风道分叉到三采区大巷→七小川材料上山、皮带道、33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610装煤口;-600回风道分叉到→-610运输石门至卸载站;-600回风道分叉

到→-610大巷→七采放煤口、七采区上下山→采掘工作面、开拓区801、803掘进工作面;三通阀门齐全,管路总长8284米。

安全监控系统:该矿为低瓦斯矿井,设有KJ19N型瓦斯监控系统,地面配有主机2套,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井下设监测分站32台,甲烷传感器50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7个,温度传感器13 个,风速传感器4 个,馈电传感器12个,局扇开停8 个,风门开停18 对,风筒传感器6个,二氧化碳传感器3 个,风门语音传感器18 对,风压传感器2个。

人员定位系统:已安装完毕。

紧急避险系统:一级和二级紧急避险系统齐全,三级紧急避险系统等待国家制定出标准后安设完善。

二.设计依据

1.宇光能源股份XX九台营城矿业分公司地面固定压风系统,必须

保证当井下发生紧急事故时立即投入使用,确保井下工作人员所需的压风量,保证井下人员自救和生命安全。

2.宇光能源股份XX九台营城矿业分公司最大班入井人数为392人。

3.根据规定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保证入井人员每人0.1 m3/min压风

量。

4.根据规定地面固定压风系统必须有20%~50%的备用压风量。三.压风系统设备计算

1.压风量的设

根据规定:当井下发生紧急事故状态下井下人员所需要维持生命压风量0.1m3/min。

则压风量:Q1=0.1n=0.1 m3/min×392人=39.2 m3/min

备用风量:Q2=20%~50%Q1=0.3×39.2=11.76 m3/min

总用压风量:Q=Q1+Q2=39.2+11.76=50.96 m3/min

式中:n—入井最大班人数

0.3—取备用系数30%

2. 压风机选取:根据我矿现有设备进行优先选取.

根据总压风量Q=50.96 m3/min 选取

压风机型号MLGF—20/8—132G 2台

SRC—75A 1台

其技术数据如下表:

压风机技术依据

以上表压风机是我矿现有压风机,

因此排气量:21 m3/min+21 m3/min+10.3 m3/min=52.3 m3/min 故:52.3 m3/min>50.96 m3/min

满足压风自救系统的要求。

3. 压风系统供电设备选择: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和现有供电设备选取,既能满足压风自救系统要求又能使我矿闲置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又节约了我矿设备投资。

我矿现有供电设备:

(1)变压器:型号为KBSG—500/6 容量500KVA

电压:6kv/0.69kv 1台

型号为KBSG—200/6 容量200KVA

电压:6kv/0.4kv 1台

(2)高防开关:型号为BGPgl—6AK 额定电压为6kv

电流为100A 2台

(3)低压开关:型号为KBZ—400A 额定电压660V

额定电流为400A 2台

型号为KBZ—400A 额定电压为380V

额定电流为400A 1台

4. 校核以上设备是否满足压风自救系统要求:

(1)压风机MLGF—20/8—132G 两台排气量21 m3/min×2 排气压力:0.7mpa

压风机:SRC—75A 1台排气量10.3 m3/min

总排气量:Q=21 m3/min×2+10.3 m3/min=52.3 m3/min

所以总排量52.3 m3/min>井下需要总排气量50.96 m3/min满足压风系统要求。

说明:因为我矿最大班入井人数为392人.保证每人0.1 m 3/min

实际需要39.2 m 3/min, 但我矿压风额定排气总量为52.3 m 3/min, 固此备用风量13.1 m 3/min,故备用风量为33.4%符合20%—50%。

(2)变压器校核:

S1—电压为6kv/0.69kv 变压器所带负荷

P1=132kw ×2=264kw

根据S1=7

.0264cos =?P =377KVA<500KVA 故满足需求 S2—电压为6kv/0.4kv 变压器所带负荷P2

P2=75kw

同理S2=KVA KVA P 2001.1077

.075cos 2<==?故满足要求 (3)高防开关:

根据高防开关I1所控制S1电压器负荷为两台压风机,功率为P1=264kw

则高防开关I1=

A A kw P 1006.467.0673.1264kw vecos 32<=??=? 故高防开关满足要求。

同理高防开关I2=

A A kw P 1004.107

.0673.175kw vecos 32<=??=? 故满足要求。

(4)低压开关:

固低压开关都是KBZ —400A 其中660V 两台,每台开关所负荷

为132kw负荷电流为151.8A<400A 故低压开关满足要求

低压开关另一台为KBZ—400A电压为380V所带负荷为75kw负荷电流为150A<400A 故满足要求

(5)地面压风系统供电系统图如下:

6.管径选择:

根据我矿多年实线和压风量选取

直径为114mm无缝钢管。

四.管路铺设:

1.途径地面固定式压系统管路铺设途径:

从)压风管路

600-

-

东山压风机站610

东山主风井

)回风道

相连,铺设管路直径为114mm长度为2300m

2.压风主管路联接采用符合标准的快速接头,做到连接紧密不漏

风。在管路安装的较低点安装油(气)水分离器,定期排放以保证输送压风量的质量满足紧急情况需求。

五.压风管路终点分布

1.地面压风系统管路铺设到井下和—610压风管路相连。从-610风

泵房铺设到六采区压风机房,压风管路直径φ108mm铺设长度2180m,从六采区压风机房到工作面铺设管路直径φ50mm,长度为750m沿采区避灾路线上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阀门间距不大

于50米。并在距采掘工作面的巷道内30m避难硐室内上下两顺各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可供18人使用。

2.从六采区变电所至七采区入风材料上山一台皮带道立眼铺设压

风管路直径为108mm,长度为750m。从立眼至七采区风泵房铺设压风管路直径为2寸长度为600m。并沿线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间距为50m。从七采区风泵房至采二工作面,上下两顺各铺设长度为300m。并且距工作面上下两顺30m处设置避难硐室,各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可救助18人。而且在采区避灾沿线上均安装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间距为50m。3.从七采区底弯道至八采区十小川铺设压风管路长度300m,直径

为108mm,从十小川至十一小川风泵房铺设压风管路长度280m 管路为2寸,从十一小川风泵房至开拓工作面铺设长度250m,管径为2寸。并且从七采区入风底弯道至八采区开拓沿线每隔50m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距开拓工作面30m处设置避难硐室,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可供救助18人。从八采区九小川至压风机房铺设管路长度为400m,管径为2寸,沿线每隔50m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从压风机房至开拓工作面铺设管路长度为

320m,管径为2寸,并且距工作面30处设置避难硐室,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可供救助18人.。

4.-610风泵房至三采区管路布置。

从-610风泵房至三采区八小川压风机房铺设管路长度1950m,管径为 108mm,沿线每隔50m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从三采区

八小川风泵经回风至采一工作面上顺铺设压风管路长度为

290m,管径为2寸。从三采区八小川风泵至三采区七小川入风材料道途径综采一皮带道采煤下顺至工作面铺设压风管路长度550m,管径为2寸。并且距工作面30m处避难硐室,安设一组压风自救保护装置,可供18人紧急救援。从三采区八小川风泵至三采区开拓压风管路铺设长度480m,管径为2寸。沿线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间距50m,并且距开拓工作面30m处设置避难硐室,安装压风自救装置,一组可救助18人。从三采区采二回风一台慢速绞车处至掘进二队205、206队铺设压风管路长度450m,管径为2寸,并且距205、206队工作面30m处设置紧急避难硐室,分别在205、206队安装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可救助18人。而且沿线设置供气阀门和三通,间距为50m,当紧急避难时可以压风救助。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卫生学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指导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用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型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表1中所述的上吸罩,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

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正压送风系统 一、正压送风的概述 1、什么是正压送风阀 就和打气筒原理一样!与止回阀是同理!假设此阀将空间分为A空间与B空间!当A 空间与B空间分别在不同时间受压,但只能有一面的气体可以进入另一面!而另一面再受压力气体是回不到原空间的!能释放压力的空间为A空间!当A受压时那么此时正压送风!当B空间气体增多,此时对A空间而言处于负压空间!不过此时由于阀的正向送风,B空间的气体始终回不到A空间! 2、什么是正压送风机? 向逃生楼道里送风的风机,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是说楼道的气压比别的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 以保证安全。 3、什么是排烟风机? 意外发生时候用来将建筑物内烟雾抽走的风机,以提高建筑物内视野,驱除烟雾,便于灭火。 4、、正压送风口的作用 当发生火灾时,其内部的电机会打开风口,温感烟感或者是手动火灾报警会开启,塔楼顶正压风机自动打开,对送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楼梯的前室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再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当温度高于280°C时人已无逃生可能性,其内部熔断器会熔断,风口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4、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哪个规范上规定的? 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按规范要求,送风口应设于楼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合用前室必须设置。 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增设一段风管,引到前室。 哪个规范上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补风机和正压送风机的区别是什么? ●补风机:尤其在多层的地下室(如:-2、-3层),越靠下层与外界连通的空气 通道就越较少,单独使用排烟机,造成较大负压,降低了排烟效率,烟排出的比 较慢。采用补风机把外面的空气送进来,减小负压,从而使烟气更容易排出。 ●加压风机:一般用在楼梯间和电梯前室,使有毒烟气不能进入。楼梯间因为是 上下联通的,所以加压送风口可以同时开启,只要送风均匀即可,所以一般隔2 或者3层做自垂百叶送风。而前室却是不联通的,所以火灾时为了利于逃生,是 考虑打开着火层和相邻层的风口,所以要做成电动风口。一般用280度防火阀代 替,280度时熔断关闭。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就是,发现火灾信号----打开加压风机 ---打开着火层及相邻层前室的风口。 二、正压送风与新风 1、正压送风与新风的区别

压风机监控系统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现场概况 本次设计的课题是平顶山煤业(集团)香山多种经营公司矿用压风机监控系统,其现况如下: 平顶山煤业(集团)香山多种经营公司,位于平顶山市郊香山脚下,是国家中二型企业, 全国100家最大煤炭采选企业之一。现有固定资产2266.3万元,流动资金1949万元,工业占地16.4万平方米,职工208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4人,高级职称的30多人,年产值4207万元。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煤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设备的正常运转,矿用压风机是为煤矿的采煤设备提供动力的主要设备之一,它的正常运转关系到煤矿生产的正常安全运行。 香山公司空压机房有四台压风机,它有异步电机、低压缸、高压缸、活塞和风包等主要部分组成,还包括水冷系统和润滑系统两大辅助设备系统,这两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压风机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压风机在工作过程中,压缩气体的过程中被压缩的气体会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过高会影响压风机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压风机。这就需要通过水冷来降低压风机的高压缸和低压缸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对机器的运行带来的不便。润滑系统是通过一个注油泵将润滑油送到压风机的机械运动部位,降低机械摩擦,延长机器寿命。此系统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压风机能否正常运行。 矿用压风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通过往复式活塞将空气压入低压缸,此时的空气还不能满足应用的要求,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压缩。 二:通过二级压缩,将低压缸的压缩气体送入高压缸,此时的气体将变成高压的气体。 三:经管道送入高压风包,高压的气体就可以直接送给矿上的风动力设备,通过气体压力来带动设备做功。 1.2:存在问题 通过我们对现场的调查,我们知道压风机在运转的过程中应注意对表1-1的一些参数进行监测: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 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将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侵入前室的效果。

矿井防尘系统设计

矿井防尘系统设计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因此,特编制本防尘系统设计。 一、水源与供水形式的选择 (一)矿井防尘系统的水质要求 1. 井下消防、洒水及一般设备用水标准见表1。 表1 井下防尘系统水质标准 2.特殊设备用水按设备厂家提供的水质标准。 (二)供水水源选择 东部井利用水源井供水,西风井利用水厂供水。东部回风井地面建有2座200 m 3及1座200 m 3水池,西风井地面建有2座200 m 3水池。 (三)防尘供水形式的选择 防尘供水形式是开展防尘工作的基 础。供水形式的确定取决于水源。现场 采用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利用井下水为水源的静压供水 图1 矿井水源的静压供水系统 1—地面净水池;2—水泵;3—井筒; 4—供水管;5—井底水仓 4 3 2 1 5

井下水源可以是巷道的水沟水、淋帮水或含水层水。因水源不同,这种供水系统又可分为: 1)用井下排水泵将井底水仓中的水排至地面水池,通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清水经输水管网送至各用水地点。如图1 所示。 储水池设在地面,水池容量不得小于一班的耗水量。水池标高的选择,应满足用水点水压要求及考虑管材设备的耐压强度。有时地面水池距离井底高差太大,需要采取降压措施,。 这种供水形式的优点是水压稳定,便于管理。 2)收集井下淋帮水、裂源水,汇于集水池中,用专用水泵将水送至地面,然后经管网送至井下各用水点。如图2 所示。该系统取水方式与前一种情况类似,但淋帮水、裂源水比井下水仓水的水质要好得多,一般不需要沉淀或过滤。只是需要有淋水、裂隙水条件的矿井方可采用。主要优点是水压稳定,水质较好,管理方便。 3)收集上水平的巷道淋帮水或裂源水于集水池中,充分利用上图3 上水平巷帮淋水供下水平使用 1—总回风大巷;2—集水池;3—水管; 4—上山(或斜井) 1 2 3 4 3 4 下水平 上水平 图2 巷帮淋水源的静压供水系统 1—地面净水池;2—井筒;3—供水管; 4—淋水巷道;5—集水仓 3 2 5 1 4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1)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车间大小:长*宽*高=30m*10m*6m 1#,2#,3# 3个浸漆槽(散发有机溶剂) 槽面尺寸:0.5m*1m , 0.5m*0.5m ,1.0m*2.0m 槽面高:0.9m 温度:20°C 压力:1标准大气压 1.在槽上方设计外部吸气罩,罩口至槽面距离H=0.5m. 2.计算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选型 3.所需要运用公式: (1).罩口尺寸:罩长边A=槽长边+0.4*h*2 罩短边B=槽短边+0.4*h*2 (2).罩口周长:P=罩长边*2+罩短边*2 (3).排风量:L=KPH v x (4).当量直径:D=2*a*b/(a+b) (5).实际流速:v' 1 =排风量/矩形风管尺寸 (6). △P m = R m *v x (7).动压=ρ* v x *v x/2(8). Z=动压*∑ξ (9). R m l+Z=△P m +Z 根据书表3-3取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0.4m/s 分别计算各槽的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 1#:罩口尺寸:长边A=1+0.4*0.5*2=1.4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1.4*2+0.9*2=4.6m 排风量: L=KPH v x=1.4*4.6*0.5*0.4=1.288m3/s=4600m3/h 2#:罩口尺寸: 长边A=0.5+0.4*0.5*2=0.9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0.9*2+0.9*2=3.6m 排风量: L=KPH v x=1.4*3.6*0.5*0.4=1.008m3/s=3600m3/h 3#:罩口尺寸:长边A=2.0+0.4*0.5*2=2.4 m 短边B=1.0+0.4*0.5*2=1.4 m 罩口周长:P=2.4*2+1.4*2=7.6 m 排风量: L=KPH v x=1.4*7.6*0.5*0.4=2.128m3/s=7700m3/h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

目录 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 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 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 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 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 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 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 一、检测点 二、检测条件 三、检测仪器 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 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 一、控制风速限值 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

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 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 1.排风罩 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1) 排风罩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密闭罩、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罩。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如对金属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4)接受式排风罩,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本身产生或诱导的有害物的排风罩。如砂轮机的吸尘罩、高温热源上部的伞形罩等。 安全健康小贴士(2) 1.排风罩的设计要求 排风罩的设计应遵循型式适宜、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原则,并满足以下要求: (1)应将有害物予以捕集,使工作区有害物浓度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捕集效率,以较小的能耗捕集有害物。 (2)可密闭的有害物发散源,应首先采用密闭措施,尽可能将其密闭,用较小的排风量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正压送风系统 ?一、???????正压送风的概述 1、什么是正压送风阀 就和打气筒原理一样!与止回阀是同理!假设此阀将空间分为A空间与B空间!当A 空间与B空间分别在不同时间受压,但只能有一面的气体可以进入另一面!而另一面再受压力气体是回不到原空间的!能释放压力的空间为A空间!当A受压时那么此时正压送风!当B空间气体增多,此时对A空间而言处于负压空间!不过此时由于阀的正向送风,B空间的气体始终回不到A空间! ?2、什么是正压送风机? ?向逃生楼道里送风的风机,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是说楼道的气压比别的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 以保证安全。 ?3、什么是排烟风机? 意外发生时候用来将建筑物内烟雾抽走的风机,以提高建筑物内视野,驱除烟雾,便于灭火。 ?4、、正压送风口的作用 当发生火灾时,其内部的电机会打开风口,温感烟感或者是手动火灾报警会开启,塔楼顶正压风机自动打开,对送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楼梯的前室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再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当温度高于280°C时人已无逃生可能性,其内部熔断器会熔断,风口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4、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哪个规范上规定的? 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按规范要求,送风口应设于楼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合用前室必须设置。 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增设一段风管,引到前室。 哪个规范上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补风机和正压送风机的区别是什么? ?????????补风机:尤其在多层的地下室(如:-2、-3层),越靠下层与外界连通的空气通道就越较少,单独使用排烟机,造成较大负压,降低了排烟效率,烟排出的 比较慢。采用补风机把外面的空气送进来,减小负压,从而使烟气更容易排出。 ?????????加压风机:一般用在楼梯间和电梯前室,使有毒烟气不能进入。楼梯间因为是上下联通的,所以加压送风口可以同时开启,只要送风均匀即可,所以一般隔 2或者3层做自垂百叶送风。而前室却是不联通的,所以火灾时为了利于逃生, 是考虑打开着火层和相邻层的风口,所以要做成电动风口。一般用280度防火阀 代替,280度时熔断关闭。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就是,发现火灾信号----打开加压风 机---打开着火层及相邻层前室的风口。 二、???????正压送风与新风 1、正压送风与新风的区别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设计、方案、标准要求、管理、考核等等

——————公司压风自救系统 设计方案 1 前言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要求,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我矿为了全面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根据河南省煤矿工业厅下发的文件,我矿按期展开自查、自检,完善各大系统任务。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积极的响应国家目前相应的政策方针。 2 煤矿井下压风自救工程设计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监总煤装【2010】146号)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 3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1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安全矿长 --- 总工程师 ---- 生产矿长 ---- 机电矿长

分管负责人为总工程师张凯,分管部门为通风科,通风科长张贵明具体负责 成员:---- 通风科长 ---- 技术科长 ----- 机电科长 ---- 机采队长 ---- 掘进队长 ---- 调度主任 ----- 安监科长 ----- 通风队长 2职责 1、组长负责提足用好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保证建设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2、副组长负责认真执行组长布臵的一切任务,并及时向组长汇报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3、分管负责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供水施救系统建设完善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负责牵头制定供水施救系统的相关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 4、各成员在副组长的带领下,严格执行本矿有关供水

压风系统计算

压风系统能力核算 计算人: 审核: 机电科长:

压风系统能力核算 一、压风能力效验: 1、现有压风设备技术参数: 2、井上下压风系统图 970m 21轨道 巷 21皮带巷 23轨道巷23皮带巷 23轨道集运巷23 071A 上付 巷 23 071B 下 付巷 23 071A 上付巷压风机房300m 1000m 东大巷23111上付巷23111下付巷1100m 1100m 23皮带集运巷600m 40 0m 200m I 采区700m 1200m 1200m 800m 1000m 22 皮 带 巷 31皮 带巷 31轨道 巷 31 回 风巷22轨道巷11022A 上付巷 11022A 下付巷 310 01上 付巷 310 01下 付巷 21111下付巷 21111上付巷31041底 抽巷 310 61顶抽巷21052下付巷21052上付巷22流水巷 22中央下 山 500m 500m 4 00m 500m 1000m 100 0m 1000m 600m -300大巷 1300m 22062上 付巷 220 62下 付巷 1 2 1 4 3 5 6

4、计算: 由于31采区压风系统2010年改造,改造后31采区风动钻机使用井下空压机供风,压风自救系统及喷浆机仍使用平地空压机供风,因此31采区风动钻机不进行计算。

因管路全长超过2km,取a1=1.2 a2=1.15,海拔高度400m,取a3=1.04(a1:风动机具磨损后,耗气量增加的系数 a2:管网漏气系数,a3:高原修正系)。 ⑴空压站必须的排气量: Q = a 1a 2a 3∑qiniki = 1.2*1.15*1.04*(37.44+38.4+14.4+6+20.48+3.15) =172.4m3/min ⑵从压风系统图看,123456管路最长,取3100m,最大压力损失在此趟管路中。 取每km压降为0.5*105 N/m2 则压力损失为: ∑ΔPi=ΔP1-2+ΔP2-3+ΔP3-4+ΔP4-5+ΔP5-6 =0.5*105*(0.05+0.3+0.35+1+1.1) = 1.4*105 N/m2 空压机必须的出口压力为: P=Pg+∑ΔPi+0.981*105 =(4.9+1.4+0.981)*105 = 7.28*105 N/m2 由上述计算可知: 矿井各采区正常生产时,矿井总用风量172.4m3/min,空压机必须的出口压力7.28*105N/m2。我矿现平地安装4台40m3空压机,总排气量为171.2m3/min,现有空压机不能满足需求,必须进行扩容改造。同时空压机排气压力为0.8 MPa,满足需要。

正压送风余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附件五、3正压送风余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1、设计依据 跟据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2015 年6 月1 号实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 GJBT-1257 里面《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与2015 年发行的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中明确指出: 8.3.1不具备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和使用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 8.3.7: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8.3.7.1:防烟楼梯间为40Pa 至50Pa。 8.3.7.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 至30Pa。 2、系统组成 正压送风系统通常有正压送风机、通风管道、旁通泄压阀、旁通管道、旁通泄压阀控制箱、压差控制器、连接线等组成,其中压差控制器、泄压阀控制箱、连接线等是本次施工围。本公司采用浩捷PTJ601压差控制系统。

3、产品特点 压差控制器的安装采用壁挂式,简单方便。采用四线制连接,安装时将每个单元中压差控制器并联在四根总线上(其中二根电源线,二根信号线)通过四根总线接入旁通泄压阀控制箱中,再通过控制箱控制旁通泄压阀打开或关闭进行泄压。在该系统中压差控制器均为独立工作,压差值正常时压差控制器亮绿色巡检灯,当压差控制器所在楼层压差超过设定值后,压差控制器红色指示灯亮同时发出蜂鸣报警声。压差控制器在整个巡检和报警过程中均为独立工作方式,任一处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设备运行。 压差控制器特点: ◆带一个绿色巡检指示灯,一个红色报警指示灯; ◆直接输出开关控制信号; ◆供电及信号输出采用总线制传输; ◆系统采用总线制连接(四线制),单机独立工作方式,任意一台故障不影

餐饮厨房抽排油烟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餐饮厨房抽排油烟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一) 餐饮厨房抽排烟及送风重点功能区的选定原则根据厨房设备的性能状况,即设备散发油烟和热量不同情况设计配置不同的抽排烟罩,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在同一区域,炉灶的布置在不影响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油烟排放量多的设备放在排风有利位置。厨房排油烟、散热的重点功能间主要有烹饪间(热加工间)、烧腊间和面点间等。排气、散热的主要区域有蒸煮间和洗碗间等。烹饪间作为餐饮厨房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炒、炸、煎、烹烤等烹饪活动的主要场所,会产生大量烹调油烟,也是厨房污染物的集中区,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品质是最差的,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最严重的。应选用带格子烟罩或运水烟罩,再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大气中。蒸煮间的蒸箱和蒸饭车及洗碗间的洗碗机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和热量,选用集气罩通过风机直接排放到室外,一般不需配置净化器。根据卫生防疫要求,冷菜间、备餐间和甜点间等除了配置更衣室,还要设置独立空调。(二)厨房排风系统划分原则系统设计和划分要与客户的投资方向、投资预算、能源效率、能源消耗、运行费用、生产流程等结合起来,最终确定最适合、科学、合理的方案。根据炉灶的使用功能和正常使用时段基本一致来划分排风系统,同一个功能间的设备排风应尽可能设计在同一个系统中,但对于过长(如12m以上)的排烟罩,考虑分设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抽油烟离心风机(风柜),并设置相应的送风(补风)系统。这样,不仅操作方便,还因根据使用情况分别运行,不会造成即使使用部分炉灶也要开启大功率油烟机或几台油烟机同时运行的不经济现象,减少运行费用。(在案例中也有使用一台大功率抽油烟离心风机同时配备相应变频器实现节能的)对于不同的功能间,如相互临近且使用时段相同的设备排风可以设计在同一系统里,以节省投资,节约能源。另外,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系统要分开设计和运行,避免炉灶没有工作而切配准备和卫生清理工作时也要运行局部通风的不经济使用情况。(三)风量的确定和风速设计原则厨房的排风量由两部分组成:局部排风量和全面排风量。局部排风量应根据选用的灶具等设备种类、数量以及抽排烟罩的型式等加以确定,即根据炉灶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烟罩种类,抽油烟离心风机的除油烟方式及设备产生风机性能的强度等因素进行确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规定: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发热功率为1.67×108J/h,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1.1㎡,大、中、小型的单个灶头基准排气量均为20003/h。但不同的菜系通风要求有所差别,如西餐的厨房油烟相对较少,而中餐相的厨房对油烟较多。特别是川菜、湘菜的厨房,因辣味严重刺激鼻子和眼睛,排风量要适当加大。还有就是现实案例中有很多共用管道的情况。另外,在采用运水烟罩时风量也要适当加大。遇到以上类似情况的时候风量应根据适当增加。送风量方面,厨房内应保持负压状态,但负压值不大于5Pa。如果正压,厨房油烟味会窜到餐厅,引起顾客不适;但负压过大,炉灶会脱火或火苗乱窜,影响炉灶燃烧效果。厨房送风系统通常指:室外新风+空调送风,按抽排风量的80%左右考虑。排烟罩口吸气速度通常取0.5m/s,喉管取5m/s,通过管道的排风速度一般不低于10m/s,通常取10m/s—16m/s,以防风速过低致使油烟附着于管道上。管道中风速越大,噪音和震动也就越大。但管道送风速度可以低些,抽风柜后的风速比抽风柜前的可以取大些。(四)厨房室内的管路布置原则要遵循“最短”原则,少用弯头,特别是大角度弯头。这种布管方式与空调的“横竖整齐”有所不同(可能兼顾不到美观整齐),目的是确保排油烟效果,还可节省投资。烟罩之上的集气管的主出口首选烟罩的中部位置。新风系统管和排风管穿越于房间隔墙处均据情况做适当消声处理。厨房的排风管应尽量避免过长的水平风道,否则不利于烟气的迅速排出,影响排风效果,通常排风管最远距离不超过15m。水平管道要有2%以上坡度,坡向排烟罩或者排油口,在管道低处设置集油盒。厨房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水平管道末端采用活法兰连接,以便清理油

GBT35077_ 2018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内容

GB/T 35077-2018 机械安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防止或避免人员接触工业环境中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的固定式工业用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目的的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 ——舒适通风; ——作为工业过程的一部分输送空气; ——不以保护人员为主要目的的油漆橱; ——节约能源; ——特殊用途、特殊净化和特殊防护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T 33579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15706—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LEV) system 排气系统exhaust system 由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系统组成,把空气传播的污染物从空间去除的机械系统: ——集气罩;

——管道系统; ——空气净化设备; ——排气机或风机; ——烟囱。 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作为一个功能整体运行,所有组成部分的性能都会受其他部分的设计和性能影响。 3.2 空气净化设备air cleaning equipment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中,将污染物从所处理的空气中分离出来的装置或装置组合。 3.3 均衡balanced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中所有支管同时实现预期空气流量的状态。 3.4 导流板baffle 凸缘flange 为改善或加强排放源和集气罩区域空气流向而在排放源或其周围设置的局部围挡。 3.5 支管branch 集气罩和干管或二级干管的连接管道。 3.6 入口系数coefficient of entry 用于反映集气罩静压力损失与该集气罩管道内速压之间关系的无量纲因子。 3.7 污染物contaminant 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危险或产生异味的有害物质。 示例:烟雾、烟尘、粉尘、蒸汽、雾汽、水汽或气体等。 3.8 捕获速度capture velocity

暖通基础知识

1.采暖: 散热器采暖,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住宅-分户计量系统,公建-传统的采暖方式, 采暖管网:一次网,二次网,采暖系统的分区。 换热站:适用面积:原则上10万~20万平米一个换热站。 2.防烟系统 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楼梯间 自然排烟的防烟方式:开窗面积, 正压送风的防烟方式:正压送风的位置, 小于100米的居住,小于50米的公共建筑:宜自然排烟的防烟方式; 大于100米的居住建筑,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应正压送风的防烟方式; 3.排烟系统 排烟设施:自然排烟,机械排烟 1)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烟设施: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 总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仪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地下室、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内走道,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 的疏散内走道。(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 中庭。 2)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设施: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内走道; 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中庭; 封闭避难层(间)。 3)采用自然排烟时,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条件: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总面积不应小于2m2,且顶层应有一定的开窗面积。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中庭、剧场舞台及生产厂房开可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建筑面积的5%。 自然排烟设施的其他场所和部位,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场所和部位建筑面积的2%。 4)自然排烟窗的要求:面积,高度,控制 4.车库 不设排烟设施的:开敞式车库,小于1000平米的车库; 排烟设施: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通风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阜康市广源煤矿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说明书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人:王涛 审核:高庆阳 审批:孙德勇 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五月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矿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矿井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开箱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安装标准及要求(如图所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保养与修………………………………………………………………..-21 第七章压风自救实………………………………………..-21

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

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 正压送风作为楼梯间及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方式,在国内外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采用。在进行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计算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如火灾疏散时开启门的层数与数量、楼梯间与前室应保持的正压度、加压送风口的形式等与设计计算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只有这些计算因素确定后,才能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 标签正压送风;正压度;最小允许门洞风速;防烟 在建筑配套设计中,经常碰到楼梯间及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方式问题的处理,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是正压送风方式。但在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计算中,应正确确定如火灾疏散时开启门的层数与数量、楼梯间与前室应保持的正压度、加压送风口的形式等与设计计算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而往往很多设计师在确定这些因素时有一定的难度。本人在这方面有一点心得,期望能为其他设计师提供帮助。 1.正压送风系统的正压度 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送风要求,即应在火灾时保证,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 所谓正压度,指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前室与走廊间的防火门两侧的压力差值。而正压度又可分为最大允许压差值与最小压差值。所谓最大允许压差值,是指所有防火门在关闭状态下防火门两侧允许的一般人力能推开的最大压差值,关于最大允许压差值,各国的取值不完全一致,多数国家均把50Pa作为最大允许压差。所谓最小压差值,是指火灾时人员进行疏散。防火门一旦打开,楼梯间及开门前室的压力将瞬时下降,为了防止烟气侵入,要保持门洞处具有一定的反吹风速应有的最小的压力差值。关于火灾时防烟要求的最小压差值(或最小门洞风速),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与要求。 我国《高规》第8.3.2及《建规》第9.3.2条中提出了开门时的门洞风速要求,即”开启门时,通过门风速不宜小于0.7m/s。”还在第《高规》第8.3.7条和《建规》第9.3.2、3中提出了防烟楼梯间与前室的余压要求,即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楼梯间为50Pa;前室、全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 2.加压送风口的形式 加压送风口的形式因其所处位置不同而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⑴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2—3层设1个,合用一个风道的剪刀楼梯间应每层设置一个,均为常开百叶风口,具体形式可为单层百叶或双层百叶,

矿井压风系统设备选型及设计

压风系统设备选型及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我矿地面海拔+1312m,设计年产量60Mt/a,达到设计产量时,共有7个采掘工作面,按照7个采掘头计算,如气动机具配置表1,通过计算选择空压机型号、台数,确定输气管路直径。 表1 .气动机具配置表 2、因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除井下风动工具使用压缩空气外,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还必须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及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设置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峒室或压风自救系统。因此本设计采用地面集中空压机站向井下风动工具和压风自救系统供风。 二、选型计算 1、计算矿井所需的供气量

全矿供气量是变化的,一般以三班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用气量一班为依据,即最大班次确定为早班,最大同时使用气动机具台数为:风镐2台(耗气量2×1.3=2.6 m3/min),凿岩机4台(4×3=12m3/min),混凝土喷射机2台(2×8=16 m3/min),气动泵4台(4×6=24 m3/min);查《总工程师设计手册》表8-3-25得海拔高修正系数为1.15;由系统布置查得供气管路为1240m,查《总工程师设计手册》表8-3-24,取管路漏气系数a1=1.15;风镐、凿岩机、气动泵磨损后耗气量增加系数为1.13,混凝土喷射机磨损后耗气量增加系数为1.1;查《总工程师设计手册》表8-3-26得,风动设备同时工作系数为0.98. (1)2台风镐的实际耗气量为: Q1=a1 a2 y∑n qk =1.15*1.13*1.15*2*1.3*0.98 =3.80 m3/min (2)4台凿岩机的实际耗气量为: Q2=a1 a2 y∑n qk =1.15*1.13*1.15*4*3*0.98 =17.57m3/min (3)2台混凝土喷射机的实际耗气量为: Q3=a1 a2 y∑n qk =1.15*1.1*1.15*2*8*0.98 =22.81m3/min (4)4台气动泵的实际耗气量为: Q4=a1 a2 y∑n qk

压风自救安装管理规定

马场煤矿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结合我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矿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与管理规定。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2、《煤矿安全规程》(第437条、第438条、第439条)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第106 条 4、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 5、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一采区安全设施设计 二、安装要求 1、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空气压缩机在满足供气需要的同时,要至少有1台备用 2、空气压缩机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要求的压力表、安全阀,油润滑、水冷压缩机必须分别装设断油、断水、超温等安全保护装置;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空气压缩机吸气口必须设置过滤装置。 3、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空气压缩机油。

4、压风泵站内所有设备必须具有产品生产合格证,设备布置符合设计要求,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5、压风管材应使用钢管,钢管规格满足区域供风强度和风量要求,压风量满足供风区域人员紧急情况需要(每人供风量不小于0.1m3/min)。 6、安装要求 1)压风管路和阀门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紧密、不漏风;在管路安装的较低点,应安装油水分离器,定期排放。 2)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①压风自救装置(标准见附件)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和避灾路线巷道的压缩空气管道上,间距不大于100m。 ②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避难峒室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 ③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且压风自救装置的数量应能满足服务区域人员的需要。 ④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阀门安装高度距底板1.2~1.3m,便于现场人员使用压风自救装置。 3)其它矿井采掘作业地点、避难硐室及避灾路线巷道均需安装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距不大于100m。

正压送风原理

1、关于正压送风防烟系统的正压度问题 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要求,即应使在火灾时,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 所谓正压度,指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前室与走廊间的防火门两侧的压力差值。而正压度又可分为最大允许压差值与最小压差值。所谓最大允许压差值,是指所有防火门在关闭状态下防火门两侧允许的一般人力能推开的最大压差值,关于最大允许压差值,各国的取值不完全一致,多数国家均把50pa作为最大允许压差。所谓最小压差值,是指火灾时人员进行疏散。防火门一旦打开,楼梯间及开门前室的压力将瞬时下降,为了防止烟气侵入,要保持门洞处具有一定的反吹风速应有的最小的压力差值。关于火灾时防烟要求的最小压差值(或最小门洞风速),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与要求。 我国原《高规》对防烟的最小压差(或最小门洞风速)未提出明确的数值要求,仅指出“应保持正压,且楼梯间的压力应略高于前室的压力”。而新《高规》第8.3.2条中提出了开门时的门洞风速要求,即“开启门时,通过门风速不宜小于0.7m/s.”还在第8.3.7条中提出了防烟楼梯间与前室的余压要求,即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楼梯间为50pa;前室、全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 2、关于加压送风口的形式问题 2.1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2-3层设1个,均为常开百叶风口,具体形式可为单层百叶或双层百叶,双层百叶对送风量的调节与平衡更为有利些。 2.2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层设1个,而对送风口的形式,则有不同的选择与做法。2.2.1一般做法把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选为常闭式(静电接点)。当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加压送风机,同时仅打开着火层、着火层相邻层的前室之送风口。这种做法,把前室的送风量集中用于加压这3层(或4层)上,这些层的送风量基本不受其它层前室开门与否的影响,当然这对保证这3层(或4层)的防烟效果是有利的,但也存一定问题: 如果疏散人员尚未打开楼梯间、前室的防火门,则这些送风层前室内的压力将会急骤上升,出现这些层前室压力高于楼梯间压力(楼梯间压力一般不开门时可通过余压阀保持在50pa)的情况,如不采用足够的泄压措施,将影响走廊至前室门的开启,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这种做法要求每层前室均设泄压阀,若向室内泄压则还需接防火阀,以确保防火隔断。 常闭送风口一般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在阀体的土建留洞受限制的情况下较难采用,另外,电气控制上也要求较高。常闭阀动作件多,控制较为复杂,长期不用,易生锈失灵。如果日常维护管理不善,要用是反而可能无法打开,影响使用,常闭阀及其电气控制 新市场营销法则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食品餐饮营销建筑房产营销消费品营销 系统投资较高。> 2.2.2另一种做法,前室送风口与楼梯间一样也采用常开百叶风口(一般可采用双层百叶),这种做法有以下特点: 在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火门全闭的情况下,前室送风量较均匀地分配在所有层,每个前室送风量不大(一般为600-1000m3/h),一般只要设计恰当,不会出现前室(合用前室)与走廊(或室内)的压差值超过最高允许压差值的情况。 在楼梯间及前开门的情况下,开门层前室的压力将迅速下降,楼梯间的送风量将基本流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