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顶设计精编版

合集下载

斜顶设计规范

斜顶设计规范

本文件版权及商业机密属于Haier EPG 集团﹐非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一. 概述:斜顶主要用于脱出产品倒扣及参与制品顶出,根据其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斜顶和分体式斜顶;目前我司采用的整体式斜顶为方斜顶,如图一所示;分体式斜顶主要为圆杆分体式斜顶,如图二所示。

图一 图二 二. 方斜顶设计规范:1.材料及热处理:2738(长度≥400mm 时:采用718H ),氮化HV7002.应用场所:设计不上圆斜顶杆时设计方斜顶。

当模板尺寸超过800*1000*400(高)时,超出我司线切割的能力,方斜顶处需要镶拼出来加工。

3.截面尺寸及斜顶角度:10*10、10*12、12*12、12*14、14*14、14*16、16*16、16*20、20*20;斜顶角度优选3°5°7°8°10°12°13°15° 方斜顶的截面尺寸需要经过以下公式校核截面强度(强度不够,会出现方斜顶弯曲的质量异常)。

本文件版权及商业机密属于Haier EPG集团﹐非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本文件版权及商业机密属于Haier EPG 集团﹐非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4.方斜顶建腔及导向:模具上需保证“B ”大于斜顶宽度的2倍,其余部分避空,避空优选直圆孔,其次为对接圆孔,最后才选斜圆孔如图四所示, 同时B0底面设计导滑块,如图三所示; B3,B4板要设计斜顶拆装孔,拆装孔直径要比螺钉坯头直径大2mm 以上。

而且必须保证T 型块的宽度比拆装孔的直径大于10毫米。

方斜顶不能够跨镶拼线。

图三图四5.方斜顶设计参数如图五所示:“A ”和“H ”为方斜顶基准面及定位面,要求:A ≧3mm ,H ≧15mm 。

本文件版权及商业机密属于Haier EPG 集团﹐非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图五6.方斜顶T 型块的固定螺丝大小必须为M6以上,否则需设计成图六结构形式。

图六三.圆杆分体式斜顶设计规范1.材料及热处理:圆斜顶杆采用我司标准件,设计时避免圆杆回厂二次加工螺纹,斜顶头材料根据项目需求可以采用2738或者国产P20(低成本)2.应用场所:能设计圆杆分体式斜顶的必须设计圆杆分体斜顶,且避免设计双角度的斜顶。

斜顶设计规范

斜顶设计规范

② 直身位 h 8 ~ 12mm ③ a
50 ~ 150
Hktg
要保证斜顶滑行距 s
s1
(2 5)
,Hk—顶出最大距离,注意实际顶出 距离<Hk
(b) 顶与下模板的配合孔是过孔,如图 M-M 示
当 B≤1.5A, 要钻斜圆孔;当 B>1.5A 时,要锣腰形孔。 ⑤ 斜行内出的胶位出模斜度要够大,一般单边≥ 5
表面氮化
注意事项: 1.在斜顶较长,且单薄,或倾斜角度较大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图示缩短斜 顶的方法,以提高寿命。 2.在斜顶可向胶件外侧加厚的情况下,向外加厚,以增加强度,并使B1有 足够的位置,作为回位装置。 3.加限位块,H3=H1+0.5. 4.斜顶高于胶位0.05-0.10,以免顶出时斜顶刮伤胶件. 5.斜顶及下面垫块表面应作氮化处理,以增强耐磨性. 6.斜顶底部顶针应做管位,具体数字请按图中列表.
增加挂台
增加挂台


氮化 硬针
注意事项: 1.在胶件有侧凹,而又方便斜顶顶出时,须做斜顶顶出。 2.在斜顶近胶一端,须做大于6mm之直位,并做一平台面, 以避免注塑时斜顶受压而移动。 3.斜顶顶部需高于胶位0.05-0.10mm,以免顶出时擦伤胶位。 4.斜顶表面必须氮化,以增强耐磨性。 5.斜顶底部的横针和滑套必须淬火(HRC50-52),以免磨损。
0
⑥ 斜顶用 H13 (8407)材料淬火HRC43±2,氮化至 HV1000。GM 公司已开定 12*100*210 13.5*155*200,14*155*261,19*182*303 ,4 种规格料,设计时按此规 格靠。 ⑧ 斜顶例图见附页
8.7.2 斜顶定位块
① 斜顶定位块采用青铜材料,整 块线切割斜孔配斜顶。 ② 斜顶定位块按誉铭标准系列选用有五种规格 30*30 1 12 "青铜 ), ( ( 35*35 1 34 "青铜 ),40*40 2"青铜 ), ( 20*40, 25*40.

斜顶机构设计 ppt课件

斜顶机构设计  ppt课件
斜顶机构设计
ppt课件
1




1.斜顶机构的运用场合 2.斜顶的组成 3.斜顶各部位设计 4.斜顶的特别设计
ppt课件
2
1、斜顶机构的运用场合
斜顶机构一般是用来成型产品内部或外 部倒勾,且无法用动模侧滑块直接成型的情 况。成型产品内部或外部倒勾时,优先考 虑采用滑块,是因为滑块抽芯时,产品处 于固定状态,产品不会产生变形、移动等 不确定状态。
• 4.3.2弹顶型芯运动范围没有超出型芯高度, 复位时依靠滑块撞击复位。
ppt课件
21
4、斜顶的特别设计
• 4.2若斜顶成型机构中,有局 部的小型芯或其它需要特 别大的后退量时,可以采取 斜顶内跑滑块机构。如图 15,此类机构设计时,可能是 局部细节的作业比较多,且 斜顶有一定的强度影响。 一般 是不十分建议设计者 过分将机构零件做得特别 小巧。但若能保障在运动 和寿命方面无问题时,可以 考虑。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3、斜顶各部位设计
3.1.2斜顶的抽芯距离及斜度计算 • 抽芯距离: S =侧向凹凸尺寸 + (3~5)mm安 全距离 • 斜度: tanα= S / H (H:顶出行程) • α要取整,且一般 3°≦α≦ 15°(特殊情况α 可以加大)
ppt课件
7
3、斜顶各部位设计
• 3.1.3斜顶的基本设计 • 当斜顶的宽度在取值方面不受产品的形状限制时,可以如图A 中一样宽度方向取值,否则,当受产品形状限制时,则如B中宽度 应取保证在产品的公差范围内,这样处理以便于线割加工处理.。 (如图4)
ppt课件
3
2、斜顶的组成
1斜顶本体 2斜顶导向杆 3斜顶上下耐 磨板 4斜顶座

模具斜顶有讲究,案例讲解最详细的斜顶设计,赶紧收藏起来!

模具斜顶有讲究,案例讲解最详细的斜顶设计,赶紧收藏起来!

模具斜顶有讲究,案例讲解最详细的斜顶设计,赶紧收藏起来!一.斜顶的用途塑胶产品内部扣位的抽芯,同时也起顶出作用。

二.斜顶的- -般标准1.常用斜顶角度为1°,:3° -8°2.一般最小斜顶长宽3X3;3. 1°斜顶专门应用到深骨位的顶出;4.斜顶的顶出行程20-30mm;5.3mm或以下的斜顶底部平动模底面;6.斜顶材质: 8407热处理: HRC50-52。

三.斜顶形式1.斜顶脚全挂式斜顶脚全挂式为最常用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 3<宽度≤8。

2. T挂式斜顶T挂式斜顶为第二选择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 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 8<宽度≤无限。

3.斜顶脚半挂式斜顶脚半挂式为第三选择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宽度≤3。

4.斜顶座式斜顶座式为斜顶行程较大的斜顶使用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行程范围:行程≤5。

5.1°斜顶1°斜顶专门应用到深骨位的顶出四.斜顶分型斜顶分型线必须按照客户确认的走线,即DFM报告,如有问题可按“模具结构更改流程"提出。

斜顶一般的分型如下:五.斜顶倒扣行程计算斜顶行程=倒扣距離t縮水量+安全值(0.5~2mm)六.斜顶设计注意事项1.骨位尽量不要设计到斜顶上,会影响机械手取出产品;如果避免不了,骨位处要在斜顶水平和垂直移动方向做拔模。

2.避免斜顶一部分和其它零件碰穿,否则回针底部需加弹簧。

3.分割斜顶不能造成附近出现薄钢4.斜顶薄钢斜顶薄钢的定义:1,a≤2mm2, a1 /3b5.斜顶倒角斜顶或镶件的边缘尽量倒R0.5与孔倒RO.47配合。

六.斜顶分割线七.电池盖模具的斜顶电池盖模具使用的斜顶需做平位加强,其他模具不用。

经典模具设计结构篇:斜顶的设计(附详细斜顶制作方法)

经典模具设计结构篇:斜顶的设计(附详细斜顶制作方法)

经典模具设计结构篇:斜顶的设计(附详细斜顶制作⽅法)
注塑模滑块⾥⾯出斜顶的产品⽐较少见,结构也是多样化的,下⾯我来给⼤家分型⼀种滑块⾥
⾯出斜顶的经典机构,希望对⼤家有新的提升。

1.设计思路:做普通滑块机构抽出,红⾊框的钢料卡住⽆法出模,必须线将红⾊框的钢料先脱离
产品再抽离倒扣
2.滑块头部设计:绿⾊为斜顶,带突出的燕尾,品红⾊为滑块,主要是抽出倒扣和驱动斜顶向下
脱扣,燕尾槽滑配。

3.滑块出斜顶机构解剖:斜顶需锁⼀个限位螺丝,限制斜顶向下运动的距离,弹簧是为了防⽌斜
顶跟着滑块往右边⾛。

.滑块出斜顶机构运作原理:斜导柱驱动滑块向右侧抽芯,品红⾊的滑块镶件驱动斜顶向下运
动,同时脱离倒扣,弹簧防⽌斜顶跟着滑块往右边⾛,⾛到⼀定距离以后限位螺丝限死,斜顶
同时跟着滑块抽芯。

我们开通微信号啦!。

斜顶设计专题汇总

斜顶设计专题汇总

斜顶(angle pin)一斜顶的一般结构和类别如下图所示,有时与死角宽度一致。

成形部分机体部分斜顶斜面角度可按公式计算>10m m 靠破面,斜顶的定位主要靠它。

图1斜顶斜顶入子斜顶斜顶入子无头螺丝圆柱销斜顶>4m m 圆柱销伸出边沿大于3mm到斜顶各边沿距离大于3mmB A 数值大于3mm 图2 组合式斜顶图3 圆柱销式斜顶图4 T 型块式斜顶斜顶一般由二个部分所构成:机体部分和成形部分。

它与滑块一样,由于机体部分与成形部分是否组合,斜顶可以分类为:整体式斜顶(如图1,也可以叫做非组合式斜顶)和非整体式斜顶(如图2,又可叫组合式斜顶)。

注意,由于斜顶相对比较小,一般我们用整体式斜顶,很少去用组合式斜顶。

整体式斜顶结构紧凑、强度较好、不容损坏。

而对于较大的斜顶,设计时可运用组合式,这样更换比较方便,也便于维修维护,加工比较简单。

此外,由于斜顶机体底端定位结构的不同,斜顶又可分类为:圆柱销式斜顶(如图3)和T 型块式斜顶(如图4)。

对于这两种斜顶来讲,圆柱销式斜顶在设计当中运用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加工方便、安装配合维修维护容易。

T 型块式斜顶主用于较大的精密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它还要与专用的T 型底座(如图5)相配合(如图6),加工配合比较难,制造成本也会加大。

C D >5m m 和D 大于3mm图5 T 型底座斜顶T 型底座上顶出板下顶出板固定螺丝这里必须有一段作为斜顶运动空间图6三斜顶的运动原理固定不动的模板原本没动的斜顶在力的作用下运动一段之后的斜顶运动的距离运动之后的位置差距给斜顶加上一个推力使其向上运动。

如左图所示,斜顶放置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模板的斜孔中,斜顶与斜孔配合。

从下向上给斜顶一个推力推动斜顶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之后发现斜顶在斜孔和推力的强迫作用下,不仅向上运动了,并且向斜顶倾斜方向运动了一定距离(如图中所示的位置差距)。

在顶出过程当中,由于产品是垂直线运动,而斜顶不仅垂直线运动,且向死角反方向运动了,从而可以处理死角了。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咱来说说自建房斜顶的规范哈。

一、结构安全方面。

1. 基础与支撑。

首先呢,斜顶的房子基础得稳。

就像人站得稳靠脚一样,房子靠基础。

基础得根据你房子整体的重量,包括斜顶的重量来设计。

如果是在软土地基上,可能得做一些特殊处理,像打桩或者做加固地基啥的。

可不能随便挖个坑就开始盖房子哦。

斜顶的支撑结构也很重要。

那些柱子、梁啊,得用合适的材料。

木材的话得是结实的、没有虫蛀的;钢材要质量合格的。

这些支撑结构得能承受斜顶的重量,特别是在遇到大风、大雪这些极端天气的时候。

比如说在北方,雪积在斜顶上,如果支撑结构不结实,那可就危险了,搞不好房子就塌了呢。

2. 坡度与稳定性。

斜顶的坡度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不同的屋面材料适合不同的坡度。

如果是瓦片屋面,坡度太缓的话,雨水就不容易流下来,容易积水,时间长了瓦片下面就会发霉、腐烂。

但是坡度太陡也不好,不仅施工难度大,人在上面走也不安全。

通常瓦片屋面的坡度在20° 60°之间比较合适。

这就像是滑梯一样,太平了滑不动,太陡了又容易摔下去。

而且坡度要和房子的整体结构相匹配。

如果房子比较矮,坡度太大的话,看起来就很不协调,像个大头娃娃一样。

要是房子比较高,坡度太缓又会显得很笨重。

3. 连接牢固性。

斜顶和房子主体结构的连接得牢固。

就像脑袋和身体得连接好一样。

那些连接处的螺栓、钉子之类的,都得钉得死死的。

如果连接不牢固,风一吹,斜顶就可能晃悠,就像帽子要被吹掉一样。

而且在地震多发地区,更要注意这个连接,得能抵抗地震带来的晃动,不然房子很容易散架的。

二、防水排水方面。

1. 屋面材料选择。

斜顶的屋面材料要选好。

比如说,你要是用沥青瓦,这种材料比较轻便,安装也相对容易,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

但是它的使用寿命可能相对短一些,得定期检查和维护。

要是用金属瓦,像彩钢板之类的,它的防水性能好,还比较耐用,不过在太阳底下暴晒久了可能会褪色。

还有陶土瓦,看起来很有质感,但是比较重,对支撑结构要求高。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咱要是想盖个带斜顶的自建房,可得知道些规范呢。

一、结构安全方面。

1. 斜顶的坡度。

一般来说啊,坡度不能太随意。

如果坡度太缓,像那种接近平的斜顶,遇到下雨或者下雪,水可就排不利索了。

水积在屋顶上,时间长了就会把屋顶泡坏,就像你一直让脚泡在水里,鞋子也会烂掉一样。

通常住宅的斜顶坡度在15 60度之间比较合适。

不同地区可能因为气候啥的会有小调整。

在多雨多雪的地方,坡度可以陡一点,像45 60度,这样雪和雨就像坐滑梯一样,“嗖”地就滑下去了。

2. 斜顶的结构支撑。

3. 斜顶与墙体的连接。

斜顶和墙体就像手和胳膊,得连接得稳稳当当的。

连接的地方要做好加固,不能松松垮垮的。

要是连接不好,遇到大风天气,斜顶就可能被吹跑了。

可以用专门的连接件,比如金属的连接件,把斜顶的框架牢牢地固定在墙体上。

这就好比把你的手用绳子紧紧绑在胳膊上,虽然这个比喻有点怪,但是就是这么个道理。

二、排水和防水方面。

1. 排水系统。

斜顶得有自己的排水路线。

在斜顶的最低处,也就是屋檐那里,得设置排水的装置。

像常见的有落水管。

落水管的数量要根据屋顶的面积来定。

如果屋顶面积大,就像一个大胖子出汗多,那落水管就得粗一点、多一点,这样才能把水及时排出去。

落水管的直径一般至少得75毫米,不然水多的时候就容易堵。

而且落水管周围的防水也要做好,不能让水从落水管周围渗到墙里去,那就像水从窗户缝里渗进来一样讨厌。

2. 防水处理。

斜顶的防水就像给屋顶穿了一件雨衣。

在斜顶的表面,不管是用瓦片还是其他材料,下面都得有防水层。

防水层可以是卷材防水,就像给屋顶贴了一层防水的胶布一样。

也可以是涂料防水,就像给屋顶刷了一层防水的油漆。

而且在屋顶的阴阳角(就是那些拐弯的地方),防水要做得更仔细,就像给伤口的拐角处多贴一块创可贴一样。

如果防水没做好,下雨天屋里就会像水帘洞一样,滴滴答答到处漏水。

三、建筑材料方面。

1. 瓦片的选择。

瓦片可是斜顶的“衣服”。

有很多种瓦片可以选呢,像黏土瓦、水泥瓦、琉璃瓦、彩钢瓦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斜顶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模具的不断发展不断改进,斜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兼容了镶拼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双重作用。

在以后的生产中它的数量会在模具中逐渐增加。

斜顶根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分体式斜顶和整体式斜顶。

对于斜顶和其类似的还有直顶,它们只是形状上有稍微的差异。

我们常把它们统称为顶块。

对于顶块的设计要点及加工工艺在正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

下面首先通过本公司所制造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斜顶的真彩图来认识一下斜顶的基本结构形状:二.分体式斜顶分体式斜顶指的是将斜顶头与斜顶杆分开设计加工,根据斜顶杆的截面形状分为两种:圆形斜顶杆与方形斜顶杆。

其整体结构分为几个结构部件如图所示:斜顶头、斜顶杆、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T型块滑道,耐磨板;根据每一个部件来分别制定标准规格以及设计加工规范。

适用范围:对于汽车模,应优先选用圆形斜顶杆,对于头部形状较复杂,或尺寸较大,截面尺寸大于16X16,应采用分体式结构。

斜顶T型滑道斜顶导向块斜顶头顶针板底针板底板B0板斜顶杆镶块斜顶T型块斜顶头斜顶杆B0板顶针板底针板底板镶块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耐磨板图1.分体式斜顶的结构示意图分体式斜顶的重要组成部分----斜顶头的三维示意图如下:图2.斜顶头三维示意图(11.1)A°+2°图中的A°为斜顶杆的角度1.2块通过工艺螺钉固定后NC加工顶面。

1.3)斜顶头的材料:斜顶头的材料一般用638,氮化处理,对于透明件,如GPPS等,需采用738或718,腐蚀1.4) 公差要求:对于斜顶厚度方向的尺寸T,如果斜顶在该方向上没有斜度要求,该方向的尺寸要求为净1.5(2)斜顶杆斜顶杆的结构形状设计:根据斜顶头的结构尺寸确定斜顶杆的结构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将斜顶杆的结构分为圆形及方形,针对DMG模具及汽车模具应采用圆形斜顶杆。

对于其它模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1).圆形斜顶杆此设计为圆形斜顶杆直接与斜顶头部圆孔相配合,并且根据斜顶头部的大小可采用单杆式,双杆式。

同时,对于大型斜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导滑块,以保证斜顶运动平稳。

加工工艺:此类设计要求配钻加工,斜顶头底部配合圆孔及模架上避空孔、导向孔采用枪钻NC配钻完成。

斜顶头部按零件化加工,斜顶联接部位销钉孔,要求NC在加工斜顶头时,一次加工到位(若仅为单独翻面加工销钉孔,可改为准备铣床加工)。

圆形斜顶杆上销钉孔由技师在研配完成后配钻圆形斜顶杆上销钉孔的,螺丝坯头孔由准备铣床加工。

现我司常见设计按联接方式分为以下几种方式,a、通过无头螺钉连接,斜顶头需加工出与斜顶杆头部相配的圆孔,并通过另一无头螺钉止转,(如下图)图7b、圆形斜顶杆,与斜顶杆头部以销钉连接方式:图8加工工艺:斜顶底部螺纹及底部枪钻残留平台在配钻后加工(对于无水路设计可直接配钻时避空),要求以每一个配钻孔为基准碰数,要求校表时插入基准棒校表,采用NC、铣床或电蚀加工清跟,为方便此类孔装夹加工,部分形状复杂斜顶头部加工时可根据斜顶形状留出装夹平台,最后再配入B0中整体。

主要结构形式如图9、图10所示:斜顶头斜顶杆A °A +2°无头螺钉图9 图10斜顶杆直径标准化,统一采购规格直径的圆钢料作为库存随时可以领用。

材料选用638,表面氮化至HV700斜顶杆孔直径加工公差要求: +0.1/+0.05;角度公差要求为+0/-0.5;在模架上加工的斜顶杆孔为避空孔. 公差要求:斜顶杆直径公差为:∮D+0/-0.02;L+0.8/+0.5; 2.2) 半圆式斜顶顶杆图11加工工艺:斜顶头部NC 采用零件化加工方式,在加工斜顶头时,一并加工螺丝底孔,圆形斜顶杆上螺丝坯头孔由准备铣床加工。

镶块及圆形斜顶杆上销钉孔由技师安装上斜顶杆后配钻加工;镶块上或模架上导向孔采用零件化加工,要求工序在加工前必须严格验证工件长宽高方向尺寸是否符合零件图纸,对于不符合图纸工件,必须补正差值。

导向孔10度以内且模架或镶块高度200以内,优先线割,不能线割工件全部回厂NC 零件化加工,优先从正面钻孔。

2.3)方形斜顶杆主要结构形式 :斜顶杆与斜顶头通过螺钉及销钉固定并加工止口保证连接强度。

斜顶根据斜顶头部的大小可采用单杆式,双杆式。

同时,对于大型斜顶可按实际情况增加导滑块,以保证斜顶运动平稳。

斜顶杆及斜顶杆孔的加工工艺:镶块上的斜顶杆孔采用线切割加工,应有导向性,模板上的避空孔及导滑块槽采用NC边间隙1MM,定位销配作加工,导滑孔钻铰加工。

图14所示结构:通过斜孔与导滑套精度配合达到要求。

3.2).方形斜顶杆导滑块方形斜顶杆导滑块详细结构如图15所示。

2.建议尽可能采用II种,导滑结构形式方便加工与研配。

3. I、II种每块需两个定位销,两个螺钉加工及配合要求:斜顶导滑块与模架间的配合关系是间隙配合,导滑块与导滑块孔周边单边间隙1MM,导滑孔采用线切割加工。

公差要求:斜顶导滑块 L,W,T均为+0.1/-0.1公差。

导滑孔(A+1 )+0.2/0,B+0.02/0(4)斜顶的T型块及T型滑道:4.1). 圆形斜顶杆T型块及T型滑道:结构形状设计:斜顶T型块与T型滑道作为一个组装结构固定在顶针板上,同时与斜顶以螺钉联接,从而在顶出时提供斜顶的驱动力来源。

斜顶T型滑道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顶针;根据T型块在滑道中安装及滑道在针板中的安装,对于其三个方向的开料尺寸公差要求为:L 0/-0.05; W 0/-0.05;H +0. 1/-0;*注:此种类型斜顶机构可通过磨床加工滑道底面来完成斜顶高度方向的研配。

4.2).方形斜顶杆T型块及耐磨板:结构形状设计:斜顶T型块与斜顶杆以螺钉联接,从而在顶出时提供斜顶的驱动力来源。

斜顶T型块耐磨板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顶针板及底针板为普通材料,硬度较低,所以设计有耐磨板。

对于方形斜顶杆模具可采用耐磨板与T型滑道两种形式均可,其中,T型三.整体式斜顶整体式斜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斜顶体,导滑块,T型块整体式斜顶适用范围:(1)对于斜顶整体尺寸较小或斜顶允许空间较小,如手机模具,洗衣机控制盘座,把手等(2)对于头部形状较简单,截面尺寸小于16X16,可采用整体式斜顶结构。

其结构形式如图所示:斜顶头斜顶体B0板顶针板底针板底板镶块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图2 4整体式斜顶的结构示意图*注:对于斜顶设计是采用分体式还是整体式在设计评审阶段可以根据实际的加工及制品确定。

整体式斜顶的三维示意图如下:图25整体式斜顶的结构组成部分:(1)斜顶体:主要针对于截面尺寸小于16X16的斜顶,不宜采用镶拼结构,但DMG模具应采用圆斜顶杆的镶拼结构。

1.1)加工工艺:1.1.1)对于截面尺寸较小或细长,热处理后易变形的斜顶,采用标准厚度板材线切割外形。

工程师开料时需出斜顶排位图,与斜顶零件图一起下发。

截面尺寸大于20X20的斜顶采用图26方式排位,截面小于20X20的斜顶采用图27方式排位。

(2)导滑块:结构形式及设计加工要求同上 (3) T 型块:结构形式及设计加工要求同上四. 斜顶中油槽及倒角(1) 油槽加工范围: 1区(封胶区域):整体斜顶不允许加工油槽及倒角,(区域范围:整体斜顶直位以上及斜顶腿头部线切割面以上)斜顶腿不允许加工油槽但可以倒角。

2区(导向区域):要求加工油槽及倒角(一般要求倒角0.5×45°) 3区(连接区域):不用加工油槽,但必须倒角,(区域范围:长度200以上斜顶在40以内,长度200以内斜顶在20以内)区区区区区区图29(2) 油槽加工要求:斜顶上要求全部为圆形油槽,油槽深度一般为0.15~0.2,油槽离棱边距离2~4MM ,不允许铣到边沿(否则封不住油)。

长度方向上两圆不能过圆心,既“半径+2≤两圆圆心距≤直径-2”对于较宽斜顶,可以加工多排油槽,油槽加工刀具选用见下表:(油槽刀具:φ6、φ8、φ10、φ12。

原则上能铣1条的铣一条)。

(3所有斜顶及斜顶杆倒角为0.5×45°,斜顶杆全部倒角,整体斜顶1区棱不允许倒角。

倒角要求均匀。

*倒角注意事项:整体斜顶必须从头部(让出1区)向尾部倒,防止从尾向头倒过。

五.斜顶机构的设计要点:斜顶机构一般用来制品内部倒扣的抽芯,对于制品外部的抽芯应尽量选择行位抽芯。

1).斜顶机构的封胶段:斜顶滑动部分的封胶段L1原则上大于10MM,局部小的碰穿面L2应大于2MM,直边L3大于10MM。

2).斜顶的倾斜角度A不超过15º,导滑部分截面尺寸原则上应大于8X8,斜顶越长,截面尺寸应尽量加大。

同时,导滑部分应开设油槽,利于润滑。

斜顶头部端面不应高于型芯端面,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于型芯端面0.05~0.1mm。

3).斜顶的抽芯距:斜顶的抽芯距S1应为倒扣量+2~3MM,对于特别长且收缩率较大的制品,应考虑收缩量,适当加大抽芯距。

注意制品上阻碍斜顶运动的形状与斜顶距离S3> S1+1.4).斜顶的安装:为了斜顶拆卸方便,底针板和底板均加工有通孔,通孔为长圆孔,大小应比螺钉杯头直径大2~3MM.5).斜顶冷却:对于截面尺寸小于40X40的斜顶一般不加冷却,对于成型制品面较大的斜顶应考虑冷却,以保证斜顶运动的可靠,缩短成型周期.对于方斜顶杆的分体斜顶可采用图31,图32两种方式, 对于圆形斜顶杆的分体斜顶可采用图30所示方式.方形斜顶杆设计标准参数:对于截面尺寸25X25~40X40之间的方斜顶杆,由于制品形状的多样性,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对于大中型斜顶(截面尺寸大于或等于40X40)的方顶杆参数标准化如下:六. 直顶(方顶、顶块)(1)设计范围:(3)设计要点3.1)直顶设计为非标准设计,其尺寸大小应根据制品形状、制品要求、直顶周围环境来定。

3.2)直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扁顶的衍生物,对大中型塑件模具深筋塑件模具,它弥补了扁顶杆的不足,而赋予自身许多优点。

所以,我们在设计直顶时,可以参考顶杆特别是扁顶杆的设计要点,但是,直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顶块,我们设计时要注意其特殊性。

3.3)直顶一般设计在胶位薄壁处之下方,见结构形式图39,需承受较大顶出力,且结构尺寸足以抗弯的场合。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