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述评
陈赓大将生平 开国大将陈赓简历

陈赓大将生平开国大将陈赓简历陈赓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陈赓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参加爱国运动,得到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帮助,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
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时,在华阳附近战斗失利,叛军追了过来。
到前线督战的蒋介石怕被叛军俘虏,拔枪企图自杀。
陈赓不顾个人安危,连背带拖,将蒋救了出来。
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
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
失败后,由香港转赴上海。
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
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
1932年因负重伤秘密到上海就医,曾向鲁迅详细介绍鄂豫皖红军的斗争事迹。
1933年3月被捕,由上海解往南昌。
正在南昌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蒋介石亲自用高官厚禄进行劝降。
陈赓大义凛然,严词拒绝。
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后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
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强占皎平渡渡口,使第一方面军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
到陕北后任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
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一队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率部开赴太行山区,参与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战斗的指挥,随后又转战于鲁西北、冀南、豫北。
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次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参与领导创建晋冀豫根据地。
1943年11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来改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参加上党战役。
陈赓抗美援朝的民族英雄

陈赓抗美援朝的民族英雄陈赓,中国解放军的一位将领,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
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陈赓在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一场重大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插手并侵略了朝鲜半岛,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中国坚决站起来保卫自己的边境,派遣志愿军前往朝鲜参战。
而陈赓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备受推崇和尊敬的民族英雄。
陈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指挥与战斗技巧。
他主持指挥了多次重要的战役,如平壤战役和乌市战役,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陈赓以其杰出的智谋和果断的决策,有效地组织和指挥了部队,使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战胜了敌人。
他以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为中国军队树立了榜样。
除了战术上的出色表现,陈赓还表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战争期间,他始终以保护和关心士兵为己任,注重士兵的生活和训练,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履行战斗使命。
陈赓深知士兵的重要性,他亲自走访部队,关心士兵的需求,并始终保持与士兵的密切联系,为士兵们树立了榜样。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陈赓还积极参与战斗,亲自冲在前线,鼓舞士气,激励士兵。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极高的勇气和韧性,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带领部队冲锋陷阵,为祖国争取胜利。
陈赓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深深地感染和鼓舞着志愿军战士,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和引领。
陈赓抗美援朝的英勇事迹被广大人民群众和军人广泛传颂,他被誉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民族英雄。
他的坚韧意志和出色的领导才能,不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赢得了人民的赞誉和崇敬。
他的事迹在中国的军人中被广泛学习,成为了一代代军人的楷模和力量来源。
陈赓抗美援朝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与智慧,他们以身许国,为保卫祖国的利益而英勇奋战。
奇迹一生的共和国大将陈赓

奇迹一生的共和国大将陈赓作者:任振杰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2年第4期陈赓同志是湖南省湘乡县龙洞乡人。
他不但风趣幽默,忠胆义肝,而且雄韬奇略,能征善战。
不断创造奇迹,构成了陈赓大将传奇的革命生涯。
他东征救了蒋介石的命、长征途中降了周恩来的高烧:抗日战场上成为“最好的旅长”、解放战争中灭了敌“天下第一旅”:他在越南战场上让敌军惊呼,在朝鲜战场中让友军叹服:国防科研教育中屡创奇迹,连他过早的离开也让我们遐思无限。
一、弃读从戎,南昌起义装死避难,上海特科神奇化险陈赓的祖父虽是御封的“武显将军”,却为后人留下了“不得从军,不得为官”的训示。
陈赓的父母教导陈赓要读书守业,甚至要他12岁结婚,承担持家重任。
对此,陈赓自然不能从命,于1916年底离家出走,弃读从戎。
在湘军中,年仅14岁的陈赓穿着肥大的军装,背着齐头的步枪,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24年初,在自己的努力下,陈赓有幸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
他如同虎入深山,龙归大海。
在黄埔军校初期旺盛的革命氛围中,他发起成立了血花剧社,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和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对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王柏龄等“孙文主义学会”势力,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被黄埔学生推举为“黄埔三杰”之一。
因成绩优异,陈赓毕业后被留校担任第二、三、四期入伍生连长、副队长、蒋介石侍从参谋,并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第二次东征中,声名鹊起。
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中,陈赓为了查明敌情,只身先行化装成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员工,佩上其徽章,大胆进入广东市区。
他凭借着路上捡到的一张反共反蒋传单作掩护,通过了叛军的多次拦路检查,绘制了敌军部署详图,为平定商团叛乱立了头功。
蒋介石看准了陈赓的勇敢机智,就下令调陈赓及其连队到总指挥部担任警卫任务。
在第二次东征中,蒋介石的总指挥部跟随第3师东进,于1925年10月27日在华阳附近与敌不期而遇。
第3师作战不力,竟全线溃退。
蒋介石闻讯,虽亲赴前线督战,也未能挽回败局。
陈赓大将为什么被称为“党内万金油”?陈毅元帅的总结最到位

陈赓大将为什么被称为“党内万金油”?陈毅元帅的总结最到位在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领导班子无疑是“史上最出色的团队”。
这个团队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有远见、有威望的灵魂人物,还有彭德怀、刘伯承、粟裕等独当一面的忠实执行者。
在赞颂这些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之时,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角色-“万金油式干部”。
陈赓大将就是典型的“党内万金油式干部”。
开国大将陈赓将军所谓“万金油式干部”,一般指那种能力比较全面、能够胜任多种工作的领导干部。
当工作需要的时候,这样的干部随时可以“拉得上、顶得起、扛得动”。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是发展一支花,哪里能开往哪插。
毛主席的这句名言收录在《毛主席语录》里,是对“党内万金油式干部”最形象的诠释。
纵观陈赓大将的革命人生,你会发现,将军一生的经历似乎都跟“万金油”有缘。
在黄埔军校,陈赓主修的是军事专业,学习成绩在黄埔一期一直名列前茅。
但是,陈赓又是“血花剧社”不可或缺的“万金油式”重要人物。
不管是在舞台上扮演好人、坏蛋,还是扮演男人、女人,只要角色需要,或者一时没有合适的扮演者,陈赓都是“最佳替补”候选人。
离开黄埔之后,陈赓没有马上领兵打仗,而是跟随周恩来干起了地下工作。
“专业不对口”,没有问题,陈赓从头开始学习,没过多久,“跨专业”的陈赓照样可以成为出色的情报工作者。
红军长征时期,不少资历比陈赓浅的红军干部都当上了师长、军长、军团长,而陈赓却只当了个团长。
不是陈赓的能力差,而是中央对他另有重用。
陈赓领导的这个团叫“干部团”,团里的普通士兵都是排级以上干部,下属“上干队”的战士甚至都是营、团级以上的干部。
“干部团”担负了为红军培养干部的重任,同时也是红军首脑机关的“警卫团”,因而被称为红军的“御林军”。
“干部团”还是一支重要的战斗部队,“土城战斗”最危急的时候,陈赓就带领“干部团”横空杀出,一举力挽狂澜。
把这样一支重要的队伍交给陈赓来带,既说明了中央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又说明了一个事实:陈赓不仅是“万金油”,更是“金刚钻”!抗战时期,陈赓又带出了八路军386旅这支最能打的部队。
开国大将陈赓

开国大将陈赓作者:春奇来源:《新长征》 2019年第2期老一辈革命家可谓各有各的风采,陈赓大将则看似随便却个性突出。
他能跑上台喝一口正在作报告的毛泽东杯子里的水,令庄严的会场顿时笑语哄堂;而他又滴酒不沾,弄得因被搭救而感激不已的蒋介石兴味索然。
他待人诚恳而又诙谐幽默,时不时开点儿无伤大雅的玩笑,使他所到之处充满笑声;他嫉恶如仇而又不加掩饰,也常弄得对方啼笑皆非……“陈赓抓陈赓”20 世纪30 年代初,陈赓在上海中央特别行动科工作期间,以各种身份出现在上海滩,因而在国民党特务机关、警察局、巡捕房及各帮会中交上了各种“ 朋友”。
儿时的陈知建并不知道父亲陈赓有这段辉煌的潜伏经历,在看电影《51 号兵站》的时候谈“感想”,还挨了父亲的骂。
“电影真能吹牛,日本人占领、白色恐怖又那么厉害的时候,这共产党员又能弄警车,又能化妆成日本宪兵,吹牛。
”陈赓听完很生气,“你懂什么!我们那时候真是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天开车跑。
”这时小知建才知道“真有这事”。
中央特别行动科的工作是武装保卫党的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周恩来是上海隐蔽战线斗争的最高领导人。
“当时中央在上海,我爸是受周恩来的指派来做的隐蔽工作。
当时周恩来的副手是后来叛变的顾顺章。
我爸实际上是给顾顺章当助手。
”中央特别行动科先后成立了四个科。
二科是情报科,陈赓曾任科长。
“陈赓抓陈赓”就发生在陈赓在中央特别行动科工作时。
为了掩饰身份,陈赓常以商人形象示人,为了工作需要,和外国巡捕交往密切。
“法租界巡捕房里的那个头儿,跟我爸是好朋友。
他那儿就闹出一个大笑话,就是让陈赓抓陈赓。
”这个巡捕房头儿对一个人称“王先生”的“好朋友”说:“哎,国民党让我帮个忙,想抓个叫陈赓的人,你认识吗?”“王先生”若有所思:“嗯,听说过。
我帮你留意着点。
”“好,那就拜托了。
你是能人,好办事!”巡捕房头儿放心地拍了拍“王先生”的肩。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跟他交情不错、常常在一起聊天吃饭的“王先生”居然就是陈赓。
陈赓军事才能如何?两位领袖为何评价天差地别?

陈赓军事才能如何?两位领袖为何评价天差地别?陈赓大将是我国十大将军之一,性情洒脱,不拘小节,幽默过人。
陈赓将军不仅情商高,军事才能也非常出众。
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已经展露峥嵘头角,和蒋先云、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
当时还是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千方百计的网罗人才,他发现陈赓就是个人才,便任命陈赓为自己的侍卫。
陈赓的为人和才华,很快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和器重的陈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救了日后的“蒋委员长”一命。
那是1925年广东革命军东征的时候,蒋介石正在前线督战,但所部已经溃不成军,山下四处都是叛军的旗帜,蒋介石气的直骂娘希匹,急得脑门子上都是汗也无用。
危机关头,身为护卫连连长的陈赓硬是背起想要杀身成仁的蒋介石就跑,逃离虎口救了蒋介石一命。
陈赓救蒋介石脱险回到后方,蒋介石立即任命陈赓为侍从参谋,成了总指挥身边的非同小可的重要人物,可以随便进出蒋介石官邸而不用通报。
甚至陈赓可以随意出入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对陈赓的信任可见一斑。
这种特殊待遇,就是连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没几个享受过。
陈赓任侍从期间,得以接触许多蒋介石的核心机密。
有一天,他照例光顾蒋介石的办公室,看看是否留下明早要办的事。
在办公桌上,一份摊着的名册吸引着陈赓的目光。
好奇之下,陈赓拿起来看了看,才知道这是一本黄埔军校学生和各级负责人的名册。
里面每个共产党员的名字上头都画了个红圈,在他陈赓名字旁边还有潦草的批注:“此人是共产党员,不可让他带兵。
”五雷轰顶的陈赓没有想到,一向对他信任有加的蒋介石,竟然在背地里给他这种评价。
预感到事情不妙的陈赓,急忙向当时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汇报。
周恩来听了陈赓的汇报后,阻止了陈赓想要拉出队伍,公开和蒋介石武力对抗的想法,而是建议陈赓立即离开,以免遭遇不测。
第二天,陈赓以母亲生病为由,打了个请假条给蒋介石。
蒋介石接过条子看了两眼,突然用阴沉的声音问道:“你是不是看了我什么东西?”陈赓镇定的回答道:“我早就说过,我这个人脾气坏,做不了侍从,既然不能带兵打仗,那我干脆回家算了。
传奇名将陈赓

传奇名将陈赓作者:杨涓来源:《湘潮》2019年第08期在中國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行列中,陈赓堪称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
与其他几位开国大将相比,他经历更多、入党最早、故事流传更广。
他出身将门,在旧军阀部队湘军当过兵,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有“黄埔三杰”之美誉,还救过蒋介石的命。
南昌起义后,他加入中共中央特科,深入龙潭虎穴,日夜与敌周旋,惩叛除奸、营救同志、搜集情报,为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不仅经历中国各个革命时期的战争,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在硝烟炮火中展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
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生性风趣幽默、乐观潇洒,不管是被捕入狱身陷囹圄,还是双腿伤残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都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必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党无限忠诚、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令世人敬仰叹服。
1903年,陈赓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户殷实人家。
祖父曾是一名湘军战将,父亲为人直爽、乐善好施,“乡闾间微有声望,对革命具同情”。
在这种豪放侠义、豁达开明的家风熏陶下,陈赓“时思弃读从戎”,一心想当英雄、做豪杰。
12岁时,他进入一所新式学校——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那里接触了一些新思想、新事物,开阔了眼界。
1916年,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14岁的陈赓离家出走,跑到湘军中当兵。
拖着齐头的长枪,陈赓经历了4年军阀混战的大兵生活。
旧军阀部队的黑暗使他深感厌恶和绝望,1921年,陈赓毅然离队到长沙干起了铁路职员。
此后,他利用业余时间进入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
在那里,陈赓与毛泽东、何叔衡、郭亮等有了密切接触,接受了革命思想,并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以后,无论国内外政治局势如何风云变幻,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诱惑和多么残酷的折磨,陈赓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再没有动摇过。
1923年底,陈赓受党组织派遣,考入广东陆军讲武学校,翌年又考入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第一期学员。
浅谈十大将之陈赓

浅谈十大将之陈赓
1、全能将军。
在开国将帅中,陈赓大将堪称文武全才。
论资历,1922年入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大革命时期就开始驰骋疆场。
论军功,386旅和陈谢兵团均战功赫赫。
大革命时期,辅助周公建立特科功勋卓著,为龙潭三杰直接领导。
建国后,入朝作战,入越抗法,由伟人钦点主持建立哈军工,还协助聂帅搞国防建设。
凡此种种,皆因大将文武全才。
2、赤子之心。
陈大将的突出特点是幽默,机智,不拘小节。
敢问伟人为何自己只是“候补委员”,会场口渴拿起伟人的口杯解渴,解放战争时期埋怨伟人对其大材小用。
敢和严肃简朴的彭帅开玩笑。
和周公更是关系密切。
陈毅元帅以玻璃评价其透明坦荡,可谓恰如其分。
3、英年早逝。
开国元帅和大将中,陈赓最早逝世,年仅58岁。
周公,粟裕,李克农皆悲痛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赓大将述评
Xxxxxxxxx xxxxx xxxx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这是中央对陈赓大将的公开评价陈赓的一生当得起“传奇”二字。
他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对越南作战和抗美援朝。
陈赓打过军阀,打过日本人,打过法国人,也打过美国人。
他13岁参军,跟着国父孙中山闹革命;21岁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成为黄埔三杰、蒋介石的得意门生;19岁入党,始终跟随共产党拯救新中国。
陈赓当过孙中山的侍卫,救过蒋介石的命,最后跟着毛泽东。
不止在军事上大放异彩,陈赓还创办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多军种综合性的军事工程学院——哈工大,还与文艺青年鲁迅有着亲密交往,可谓文武兼修。
戏剧化的一生,传奇的一生。
陈赓是一位个人魅力十足的大将。
单从他同时受到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一对死对头的器重,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作为黄埔三杰的陈赓,有着坚实的军事素养,大小战役的洗礼下,赫然透露这大将风范。
陈赓从士兵做起,脚踏实地得一步步走上大将,一身受过多次伤,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有着大将的魄力。
一生战绩辉煌,曾打败天下第一师的胡宗南的精锐部队,赴越南作战歼法军9个营,并且开赴抗美援朝战场。
战场上的战神,霸气尽显无遗,而真正的陈赓却是好动活泼、幽默风趣的猴精。
在他的照片上,总可以看到他那张开怀的笑脸。
在电视剧《亮剑》里,陈赓旅长训李云龙那一段,总是充满笑料,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
彭德怀那个火爆脾气,在陈赓的幽默下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本来要严厉批评的训话,也在陈赓的笑话中火气消了不少了。
自古英雄都多情。
陈赓也有着一段浪漫的恋情。
在一次会议上,他向爱慕已久的王根英传起了求婚纸条(这么严肃的场合竟然传纸条,亏他想得出来),而王根英看了之后,把他的纸条贴在了墙上(显然是没戏),而陈赓认为她是想让所有人知道他向她求婚(显然自我安慰),自嘲般的幽默开始吸引了王根英,最终两人共结连理。
辉煌的战绩,浪漫的爱情,传奇的一生。
地主出身的陈赓离开家族,却走上同他祖父一样的道路,成为一代大将,不过,陈赓走的更远更高。
长戈横槊气盖世,
妙语趣闻赛齐天。
倘论传记最传奇,
当认第二谁敢一?
——以一首打油诗作为对陈赓大将述评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