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组立流程
端子冲模组立标准教程

模具組立流程一. 組立流程簡介待組立模具圖面的清點和整理模板確認清點零件確認清點模板倒角拋光零件倒角刻字分類主導柱裝置副導柱套裝置下模板組立副導柱裝置剝料板,剝料板背板組立上模板組立主導柱套裝置模板分解下模模仁裝置剝料板模仁裝置分站合模上模模仁裝置切紙合模裝置口下模彈簧最後點檢二.組立工具1. "T"型扳手一套2. "L"型扳手一套附套筒3. 8mm,10mm扭力扳手各一把4. 厚薄規一把5. 鉆石銼刀一把6. 鐵工銼刀一把7. 气動研輪筆一支,附氣化鋁研輪筆頭,海綿砂輪筆頭各一組8. 大小銅棒各一支9. 鋼球一個10. 3,4頂針各一支,窄頂杆和一支11. 牛油一筒12. 剪刀一把13. 小膠盤三個,雙面膠,白色膠紙,透明膠各一卷14. 奇異筆一支15. 5um,0.01mm,0.08mm,0.10mm石餐鋼片16. 630#潤滑油17. 680#缺氧膠18. D649#催化劑19. WD-40防銹油一瓶20. 黃色噴漆器一個21. 面巾紙一卷22. 1500ML工業酒精,500ML煤油23. 電子游標卡呎一把24. 垂直規准一個25. 45mm高度等高塊兩個26. 800#砂紙,1500#砂紙各10張27. 干凈碎布28. 紅寶石,藍寶石各一支29. 2000#,5000#,8000#,12000#鉆石膏各少許,拋光液少許30. 竹筷,牙勾各一支31. 纖油石,白色油石各一塊32. 佈輪一個,美工刀一把33. 字符一組34. 消磁器及附屬穩壓器一組三.圖面清點圖面清點依L,A,D,S,P,M.B順序按BOM表的TOTAL及模具圖面明細表進行清點,對此缺的圖面可向資料中心申請補充.圖面中的LayoutAssiy Maintenant Layout是組立時最為常用的圖面,也是組模的依據.從BOM表中的B01A,B01B,B01C中還可以查到組模所需的下模,剝料板和上模的標準件的規格.四.新模板檢查1. 模板采用板疊板的方式依D01A,D03A,D05A,S01A,S05A,P04A,P02A P01A的順序配對,檢查孔與孔,框口與框口的對應位置有無錯誤.2. 焊紋孔實配,實配時將螺釘擰到底,檢查螺紋孔是否完全攻絲.3. 檢查下模座,刀口固定板,背板落料孔,保養孔是否對正,有無漏加工或加工有誤.4. 檢查上模座,衝子固定板背板,衝子固定板,剝料板背板的吊累絲的外套與配合孔是否對正,有無錯位,套筒是否與配合孔能順利插入和拔出.5.對上模座的衝子固定板背板衝子固定板的傅力梢孔,用傳力梢試插,正常情況應能順利插進拔出沒有干涉.6. 將導料板與刀口固定板及剝料板進行實配,需刀口固定板的導料板配合的pin孔及螺絲孔是否對正,剝料板與剝料板配合是否良好.正常情況剝料板與導料板應無干涉,有合理的間隙.7. 對照圖面看模板是否有漏加或錯加工.8. 模仁P,S,D類配,看模板框口加工是否漏加工,錯加工.9. 對檢查中出現的加工造成的品質異常,填寫品質異常聯絡單;因設計而造成的異常,應知會開發課修改圖面,對加工不良的模板及時送加工返修或重工.五.模板,倒角,拋光,去磁,清洗1. 對模板四周的棱角日光用的紅色氧化鋁,砂輪筆頭,用海綿砂輪筆頭倒角R2.5,去掉毛刺,防止組立時模板刮傷手.2. 模板的螺絲孔不用倒角,對模板的圓形定位孔,配合孔可用海綿砂輪筆頭倒角R0.5,但倒角時切忌劃傷孔的內表面及模板工作面,以免損傷精度.3. 模板的模仁安裝的框口不能用砂輪筆倒角而要用鉆石銼刀倒角,對剝料板,剝料板背板,刀口固定板框口應清角的地方,可用鉆石三角挫刀輕輕將四周的90.角清除加工時殘留的鐵屑以利於安裝,防止安裝時敲崩模仁或損傷框口,保證組立精度.4. 將模仁倒角好以後,置於鉗工桌干凈碎布上,先用800#砂紙進行拋光,如果模板生銹可用纖銼油石加WD-40將跡磨掉,然後用1500#砂輪紙進行拋光,拋光時用力要均勻,方向要与模板平身的紋路方向一致.拋拋光至鏡面後再用酒清清洗,然後用消磁器去磁.六.零件的倒角,刻字,拋光1. 對衝子,成型入子,刀口,鑲件的非工作部份因倒角機倒角或鑽石銼刀倒角.2. 倒角時不能傷及工作面.3. 衝子倒角及壓板的固定為槽界,不參加工衝裁的部分均需倒角.4. 對成型入子的倒角方法是:成型工作面外的所有地方均需倒角.5. 對刀口的倒角方法是:根據刀口的落料斜度判定,刀口的上部孔徑小於底部孔徑,從而將孔徑大的那一面即非工作面進行倒角.6. 對鑲件的倒角方法是:除了對鑲件與框口接触的棱角倒角外,還應對鑲件內部要與衝子配合的接口過渡外用紅寶石將棱角刮平滑,使衝子能順利插入.7. 對成型的coin入子等成型零件要用鉆石進行拋光,以免試模時壓傷端子或端子表面粗糙度太大.8. 對凸點的下模入子要用紅寶石將其棱角刮的圓滑一點,以免試模時凸點易崩.9. 將倒角拋光的零件刻上料號,件號,版別,依各料號的p,s,d順序先用白色膠紙保護好刀口,再用雙面膠按序粘置於膠盤中待用.七.主導柱裝置1. 將D01A單獨平放於鉗工桌的干凈墊布上.2. 在主導柱配合孔的內壁涂上牛油,將提前冰凍24H的主導柱分別用布包上,防止結霜,取一支擦拭乾凈,注意用布,勿接觸配合區,以免導柱熱脹,先用手將主導柱壓入配合孔,再用垂直規準調整導柱與D01A模面垂直.3. 用銅棒垂直敲入至台肩距棋面約8mm,處手握抬棋螺柱,豎起S01A棋板在D01A模板底部對應主導柱孔上,安裝鎖緊墊圈及螺栓,用螺栓將主導柱拉至台肩與棋面緊密接觸螺栓與墊圈均不能离出棋面.八.安裝副導柱1. 將S01用80mm离刀口兩墊塊墊起,与S05配合面趄朝上,墊塊要置於副導柱的兩側.2. 副導柱配合孔以清洁布醼酒精擦拭乾凈後在內壁涂上牛油,取泠凍的副導柱一支並擦拭乾凈,注意以固定槽為界,長的一端向下,先用手將副導柱壓入配合孔,調整与S01垂直後用銅棒敲至後退位置,即卡槽到達是位.其余副導柱安裝方法一樣,副導柱全部安裝OK后,用相應壓塊及螺栓鎖緊.九.副導套安裝1. 副導套安裝在衝子固定板及刀口固定板上,安裝方法相同,觀以衝子定板p04為例.2. 將P04正面朝下置於m嵩墊塊上,在清潔後的BUSH配合孔內壁涂上牛油取一個經冷凍過的導柱,以清潔布拿握且擦拭乾凈.先用手輕壓入配合孔,調整與P04模面板垂直後,快速以手垂直壓入到底.3. 若BUSH因接觸模板而熱脹時,于BUSH上端放置專用鋼球,用鋼棒敲鋼球,將BUSH敲到定位,再將BUSH的壓板用螺絲鎖緊,其餘副導柱安裝方法一樣.十.下模板組立1. 將D05正面朝上,放置於墊塊上,清潔定位銷孔後,在內壁涂上牛油,用銅棒將二支12定位銷垂直敲入D05後露出下模面15mm左右,錐度導位部分向下.2. 將D05下模面翻輕向上,將D03的背板的兩個對位孔對齊,12定位後放下重疊于D05上,用M16*16的螺絲將D03与D05鎖緊.3. 將安裝於主導柱的D01上12定位孔擦拭乾凈后,在內壁涂上牛油,再將D03 D05的組合放置於D01上,在確認12定位銷進入D01銷孔后,用銅棒將定位銷敲至低于D05模面2mm位置,然後從D01底部對應孔擰入M10*75螺栓對角鎖緊.十一.剝料板及剝料板背板組立1. S05,S01的4定位孔擦拭乾凈后,將S05S01接觸面朝下置于等高塊上,將4定位PIN敲入定位孔,露出模面3mm左右.然後將S05放於鉗工桌墊布上.再將S01與S05接觸面朝上,將已裝好副導柱的S01置於高等塊上,再將S05与S01接觸面朝下,沿S01的副導柱疊入在S01上,確認定位PIN進入S01配合孔中,再用M5*96的螺絲將S01與S05緊固.十二.上下模板組立及主導套裝置1. 將P04正面朝上,放置於兩塊高45mm的墊塊上,在P04的12定位孔內壁擦拭乾凈後涂上牛油.2. 將定位銷用銅棒垂直敲至P04模板面以下2mm.3. 將S01與S05的組合体裝在D05上,並在S05的副導柱上套上彈簧襯套.4. 將P04的四個副導柱對準滾珠襯套配合放下.5. 將P02對正P04的定位孔后,放於P04上.6. 在P01的主導柱上安裝彈簧和滾珠襯套.7. 用清潔布將P01的主導柱配合孔,定位套孔擦拭乾凈后,將P01配合面朝下,對準12定位銷及主導柱配合放下.8. 緊挨D01的主導套放上對應4個標準件,高度為250.00mm.9. 將三個主導柱配合孔與主導套間插入3CM寬100MM長的0.08-0.10mm厚的鋼片,2條鋼片呈120.角均勻分布.10. 再將未定位的一個主導套外圍噴上催化劑,一邊用手提著主導套往下旋轉,一邊注入缺氧膠,轉動時盡量快速旋轉而慢速下降,以利於缺氧膠均勻粘附在主導套和配合孔間,當主導套下降至接觸到限位柱時,完成注缺氧膠過程.用力擦凈配合孔周圍殘留的缺氧膠,待缺氧膠基本凝固后,即可用同樣方法粘餘下的三個主導柱,然後用重物壓實整套模具.十三.定位PIN套粘置(見第10頁)十四.模仁安裝1. 裝好下模的模仁后,再裝好鑲件,將S01與S05放於下模上用衝子試插合模.2. 合模OK后,再裝好上模模仁,然後下模不裝彈簧,但要鎖上導料板,並在導料間工站上鋪好白紙.3. 上模不裝傳力梢,鎖上D05,D03,D01与S01,S05,但不能鎖死,要留下S05與 P04有2.2mm的間隙.4. 上下模切紙合模,然後觀察切出的紙下料是否有毛邊,毛頭間隙是否均勻.十五.最後點檢.總栓時,確認模具的栓知塊,限位柱,上下模彈簧,傳力梢,鎖模螺絲,全部裝好.刀口墊片落料口位置是否對正.無誤後方可架模.栓將主導壁涂上牛油度導位部分油,再將D03銅棒將定位*75螺栓對高塊上,將4上,再將S05進入S01配位孔內壁擦留下S05與隙是否均勻.。
模具组立流程及各步骤的注意事项

模具组立流程及各步骤的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模具组装流程。
1. 检查并清洁。
检查模具各零件是否有损坏、缺失或变形。
冲压模具流程

冲压模具流程冲压模具的流程是什么,冲压模具有哪些具体的步骤。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冲压模具流程,希望你们喜欢!冲压模具流程1 工艺设计(1)根据冲压件产品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并结合可供选用的冲压设备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
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占用设备数量少、模具结构简单而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2)确定工艺方案,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在冲压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
有时同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通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寿命高低、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
此外,了解零件的作用及使用要求对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有帮助的。
工艺参数指制定工艺方案所依据的数据,如各种成形系数(拉深系数、胀形系数等)、零件展开尺寸以及冲裁力、成形力等。
计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工艺参数可以计算得比较准确,如零件排样的材料利用率、冲裁压力中心、工件面积等;第二种是工艺参数只能作近似计算,如一般弯曲或拉深成形力、复杂零件坯料展开尺寸等,确定这类工艺参数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或图表进行粗略计算,有些需通过试验调整;有时甚至没有经验公式可以应用,或者因计算太繁杂以致于无法进行,如复杂模具零件的刚性或强度校核、复杂冲压零件成形力计算等,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凭经验进行估计。
(3)选择冲压设备根据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和各种冲压设备的力能特点,考虑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及模具闭合高度和轮廓尺寸的大小等主要因素,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情况来合理选定设备类型和吨位。
常用冲压设备有曲柄压力机、液压机等,其中曲柄压力机应用最广。
冲压模具组模程序

冲压模具组模程序一依图纸清理零件1.清查零件,防止零件与图纸不符合。
2.线割件与标准件须研磨加工,用零件盒区分。
3.细小工件与大型工件分开装,防止损坏。
4.将清点好的零件进行合理倒角二依图纸清理模板1.测量模板厚度是否在图纸尺寸范围之内。
2.测量模板平行度,分别测量各板前后左右6个点是否在±0.002以内。
3.模板垂直度检验,千分表测量其上下偏听偏差是否在±0.002内。
4. 将模板上(定位销孔.过孔.导料板让位处.副导套孔.弹簧过孔.零件敲击孔)进行圆滑倒角(先用砂轮打磨头倒角.再用牛皮打磨头抛光)5. 模板表面用800-1000号砂纸推平(将号砂包在指丁的模板推块上)6. 模板表面推平后再用纤维油石将框口内线割氧化层去除.7. 用去污油把模板清洗干净(最好用纸将清洗过的模板表面轻轻抹一遍.再用气枪吹去纸屑或布屑).试配合销间隙.三导柱,导套组装1.清洁导柱,导套,加油试配,如较紧,则检查是否偏心。
2.清洁模板导套,将外沿涂上润滑油(或机油),对准孔沿,轻轻装入。
3.导套装好后,用辅助导柱插入导套是否滑配。
4.夹板反转,正面向上,清洁干净内孔,导柱螺牙端涂上机,轻轻装入夹板。
5.用千分表检查导柱的垂直度。
6.将夹板,脱料板,下模板脱磁后三块叠合在一起,拉动导柱,是否顺畅。
四零件组装(一)下模1.研磨后的工件用分厘卡检查,将入块外围分别试配,可以插入则把入块外沿用600#以上油石倒圆滑。
2.清理干净入块内孔,将模板反转,底面朝上,入块脱磁后,刀口方向朝下,对应装入模板。
3.用细红铜棒轻轻敲入,发现较紧,退出检查原因。
4.入块两端或一端高出模板时,应检查入块,还是模板孔的垂直度是否偏差。
5.成型入块应抛光后装入。
6.没有防呆方向的入块应对照图纸进行确认检查。
7.浮升梢在模板内是否顺畅,如太紧,则检查浮升梢,还是浮升梢孔的尺寸不符。
(二)夹板1.依下模板类似方法,入块可以正,反面装入。
模具基本组立资料

分为两种,一为机台本身的空压缸,此时模具需配备2~4之顶升杆
,一为弹簧,但需用套筒螺栓将下扥料块锁紧,此时下扥料块需比
下模体高1~2mm‧
5、若为A、B、C Line的冲孔下料模时,下模体与下承板组立后需注
意,消屑孔是否正常,冲压后的铁屑是否能顺利排出,还需注意下
M8---15mm至110mm长M10---20mm至150mm长
M12---25mm至130mm长
2、套筒螺丝
套筒螺丝有2种
M8*50 mm长M10*50mm长
(2)定位销
依外径分为2种规格
1、∮8
∮8*50mm及∮8*60mm长
2、∮10
∮10*50mm及∮10*60mm长
(3)导柱
导柱分为2大类
的下脱料块须比下料下模体高约1~2mm,才能令下料后的料片不
会卡在下料下模体上,且容易将料片取出‧
3、若为500吨折角模时,首先下模需依图面全周研磨R角,下脱料
块须与工件合模至┌松紧适中┘,最后锁上下脱料块时,锁紧后的
下脱料块也需较折角下模体高2~3mm‧
4、若为A、B、C Line的吞型模时,将下模体仕上后,再组立于下承
1、若为500吨吞型模,需将下模体先仕上抛光后,方可组立在下承板
上,并注意下扥料块与下模体是否有适当的间隙(约在0.3mm以内
的间隙)‧
模具组立基本资料
NO: 3
知识类
共5页之3页
2、若模具为500吨冲孔下料模,下模体须与吞型后的工件实际合模
至松紧度适中,使工件与冲孔下料的下模体冲断、切断处能贴面
,并能在冲压后容易将工件取出,最后再组立下脱料块,组立后
五金模具组立顺序

五金模具组立顺序五金模具組立順序一准備工作1)設計工程師切入:提供產品圖﹑Layout圖﹑模具零件圖,并提供技朮指導;2)模具零件的整理與清點:整組存放,整組清點;3)模具零件的查檢:包括模板﹑工件的形狀﹑尺寸﹑材質硬度是否與圖面一致;4)零件刻字:在各工件非工作面上刻上模號﹑件號;5)零件退磁:去除加工磁性;6)打磨并清理模板:去除模板表面以及框口內的鐵屑和雜物;7)倒角:包括入子﹑模仁﹑模板框口的倒角以及剝料板入子的衝子入口側倒角;8)試配:整組衝子與入子﹑衝子與模仁的試配,確保衝子在入子中活動自如;9)標准件領用:標准衝子﹑入子﹑模仁,主導柱整組,付導柱整組,灌膠Pin, Pilot, Lift,Stopper, Disk,等高套筒,壓板,彈簧,定位銷,剝料套,墊片,螺絲等.二模具組立1)模架組立:通過等高Stopper保証上下模座的平行度,用AB膠或快干膠進行主導柱灌膠.此工序要確保上下模座的平行度,另外還有膠劑粘合必須牢靠,主導套低于上模座面5-10mm;2)下模灌膠:下模板通過定位銷與下模座精確定位,并由螺絲緊固后,用638膠對二者之間的灌膠Pin灌膠.此工序需確保膠劑粘合牢固;3)上模灌膠:通過Gauge或付導柱保証上模板與下模板精確定位,同時保証二者平行度后,由螺絲將上模板和上模座緊固.采用638膠對二者間的灌膠PIN 灌膠.此工序應確保上下模的平行度,位置精度,同時也需確保638膠劑粘合牢固;4)剝料板組立:將剝料板入子﹑Pilot﹑剝料板成形工件﹑剝料套(推料杆)等裝入剝料板.此時要確保剝板入子不能高于剝料板.另外,確保剝料板背板能夠阻擋入子﹑成形工件﹑Pilot﹑剝料套等的后退;5)下模板的組立:將衝裁模仁﹑成形模仁﹑Lift﹑導料板等裝到模仁固定板上.此工序應確保衝裁模仁不能高于模面,衝裁模仁刀口朝上,Lift和其他活動模仁運\動自如等.另外, Check廢料是否暢通無阻,Check剝料板與下模板是否能貼死,并通過衝裁衝子透過剝料板伸入衝裁模仁切紙法Check衝裁間隙和位置是否OK;6)上模板組立:將衝子固定板入子,衝子裝入上模板,并用壓板將衝子固定,同樣確保入子不能高于模面.Check剝料板背板(S02A)與衝子固定板(P01A)是否能貼死.7)合模:在上﹑下模不裝彈簧狀況下,讓八塊板貼死,看衝子與剝料板相對位置是否正確,下模板是否和成形衝子干涉,主導柱是否高出上模座等;8)裝上Stopper﹑Disk﹑等高套筒﹑彈簧﹑Sensor﹑吸氣裝置等,并在模座正面印上模號﹑料號﹑Pitch﹑原材料號等模具參數.三模具全面審查1)Check彈簧:成形活動衝子用綠色或咖啡色彈簧,并考慮彈簧行程;壓料彈簧用矩形彈簧,浮料用線簧;2)模具各部分之間的連接和緊固是否牢靠;3)安全檢測裝置是否齊全,性能是否可靠;4)模具內部氣路是否順暢;5)各部件相對運\動是否自如;……最后,根据組立修改工件情況修正模具圖面.。
冲压模具设计全套步骤和流程总算是弄明白了

冲压模具设计全套步骤和流程总算是弄明白了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大家的每一次点赞,每一次评论,每一次转发。
都是我创作的动力,期待你的加入一、取得必要的资料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共建的冲压工艺性,对工件进行工艺审核及标准化审核。
1)取得注明具体技术要求的产品零件图样。
了解工件的形状、尺寸与精度要求。
关键孔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关键表面,分析并确定工件的基准面。
其实,冲压件的各项工艺性要求并不是绝对的。
尤其在当前冲压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和可能,综合应用各种冲压技术,合理选择冲压方法,正确进行冲压工艺的制定和模具结构的选择,使之既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又符合冲压工艺的条件。
2)收集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卡片。
由此可研究其前后工序间的相互关系和在各工序间必须相互保证的加工工艺要求及装配关系等。
3)了解工件的生产批量。
零件的生产对冲压加工的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必须根据零件的生产批量和零件的质量要求,来决定模具的型式、结构、材料等有关事项,并由此分析模具加工工艺的经济性及公建生产的合理性,描绘冲压工步的轮廓。
4)确定工件原材料的规格及毛料情况(如板料、条料、卷料、废料等),了解材料的性质和厚度,根据零件的工艺性确定是否采用少无废料拍样吗,并初步确定材料的规格和精度等级。
在满足使用性能和冲压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廉价的材料。
5)分析设计和工艺上对材料纤维方向的要求、毛刺的方向。
6)分析工(模)具车间制造模具的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以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件的情况。
7)熟悉冲压车间的设备资料或情况。
8)研究消化上述资料,初步构思模具的结构方案。
必要时可对既定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提出修改意见,使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三者之间能更好的结合,以取得更加完善的效果。
二、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型式工艺方案的确定是冲压件工艺性分析之后应进行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它包括:1)根据工件的形状特征、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要求,进行工艺分析,判断出它的主要属性,确定基本工序的性质。
冲压模具组立步骤

冲压模具组立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冲压模具组立那些事儿!这冲压模具啊,就好比是一个精密的大机器,要让它好好运转起来,组立这一步可太关键啦!首先呢,得把那些零部件都准备齐全咯,就像要给一个大拼图准备好所有的小块块一样。
少了一块,那可都不行哟!这些零部件可都得好好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啥瑕疵,可不能让一个小毛病影响了整个模具的质量呀。
然后呢,就开始组装啦!这就像是搭积木,得一块一块稳稳地放上去。
先把模座放好,这就是模具的“根基”呀,可得放牢固了。
接着把那些模板啊、导柱啊什么的都慢慢装上去,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不能马虎。
再说说那些螺丝吧,它们就像是把各个部分紧紧拉住的“小手”。
可别小看这些螺丝哟,得把它们拧得刚刚好,松了不行,紧了也不行,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呢!就好像系鞋带,不能太松会散开,也不能太紧勒得慌。
在组立的过程中,还得时刻注意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
这就跟跳舞一样,得两个人配合默契才能跳出好看的舞步呀。
要是有哪个地方配合不好,那模具运行起来可就不顺畅啦,说不定还会出问题呢。
还有啊,组立的时候得有耐心,不能着急。
就像绣花一样,得一针一线慢慢地来。
要是着急忙慌的,很可能就会出错,那可就得不偿失啦。
等模具组立得差不多了,还得再仔细检查检查。
这就像是考试完了要检查一遍试卷一样,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有没有没装好的地方。
只有经过这样认真的检查,才能保证模具能正常工作呀。
你想想,要是模具没组立好,那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合格吗?那肯定不行呀!所以说呀,冲压模具组立这事儿可太重要啦,绝对不能马虎对待哟!咱可得把这个大机器组装得稳稳当当的,让它为我们好好工作,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这就是冲压模具组立的步骤,你记住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上模組立
4-1冲子固定板背板組立:
用定位銷將墊板與上模座進行定位﹐采用 對角定位的方式固定
定位孔固定
Page:32/37
4.上模組立 (續)
4-2將副導套及灌膠PIN 表面涂上少許潤滑油 裝入孔內
4-3利用平整無倒角之鐵塊, 推滑板面,檢查有無凸出
副導套組裝
灌膠PIN組裝
用酒精徹底清洗乾淨。
2
警示:
組立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清洁
<精密的模具从清洁開始>
3
Page:14/37
6.零件之处理:
6-1在零件的非工作面進行刻字,標示 6-2对所有導向入子做引入角 6-3将每一站備品組合進行試配 6-4将冲子固定塊及模仁反面作導角 6-5对冲子,模仁,冲子固定塊,入子進行分类
垂直度量测
Page:26/37
过度配合区域
2.下模板組立(續)
2-2在裝入定位PIN时要在PIN杆,模板, PIN套相对位置刻上標記,灌胶时以 保証配合精度,别忘了垂直度﹐当下 模墊板增厚时,PIN的總長度應随之 加長,以保証模板与下模座的定位精 度
確認垂直度
Page:27/37
PIN灌膠
2.下模板組立 (續)
Page:15/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7-1 模板平行度量測:
固定千分表后归零,以标准平台为基准面量測模 板4~6點,將數據記錄下來模板最高與最低点不可超 過0.003 mm
Page:16/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續)
7-2 模板翹曲量測:
利用千分表量測,將手壓在模板另一端,運用變形支點 原 理,觀察另一端千分錶刻 度是否有變化来量测模板有否翹 曲,正反面以及四个对角点均要量測,模板的變形及翹曲量 一般不超过0.003mm
2-3.用定位銷将下模墊板和下模座定位,以对角固 定的方試将墊板鎖好,要注意下料口的位置 有无錯位或裝反。
Page:28/37
3.下模部分組立灌膠(續)
3-1 .在灌胶之前再次将敲擊的鐵銅屑清理干淨,将三塊 板叠合在一起用0.01mm之錫剛片進行再次確認可防 止另件組裝不佳,所產生之間隙,而影响組裝的精度
Page:10/37
方孔倒角及氧化層处理
精定位部份要 作特殊处理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6.利用細油石.砂紙及海棉砂輪將已 倒角過之孔位上所產生之毛刺去除 避免另件裝入時,將毛刺帶入孔內, 造成孔內壁或另件外表刮傷,避免 因毛刺外露,造成組立時,板與板之 間密合性不良,平行度差
磨床加工残留之毛刺清除
过度配合 过盈配合
第二單元
模具組立的步驟
課程特色﹕
讓我們了解組模的前后順序﹐對組模的步 驟做詳細介紹﹐籍以提升我們的工作能力
实际上模具组立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的公司 采取的方法也不一致,本课程讲的只是其中 的一种方式。
Page:21/37
目錄
1. 模架組立灌膠 2. 下模板組立 3. 下模組立灌膠 4. 上模組立 5. 剝料板組裝 6. 上模灌膠
Page:6/37
2.工具/量具及輔助用品的准備
如:氣槍,抹布,酒精,抛光 膏,L型扳手,638/680 胶 ,纖維油石,挫刀,卡尺,塊 規,千分尺,塞規等等
抛光輪
常用工具
千分尺
塞規
塊規
Page:7/37
千分表 高度規
3. 設計师交底:
了解要組立的模具,產品圖,排样圖, 模具零件圖:
4. 零件備品清点:
牙絲处理
Page:9/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續)
5-3. 用氧化鋁抛光輪把灌胶PIN孔内毛刺去除。
5-4.使用挫刀﹐帶柄砂輪 ﹐對圓 孔﹐方孔口部作導角。用纖維油 石,圓棒对圓孔及方孔進行氧化 層处理.
5-5.氧化鋁砂輪头部修成錐度,以 便作導角 將孔位前端做適當之 倒角處理,有利於另件裝入模板 *避免銳角傷及工作人員
Page:4/37
目录
1. 组立前7S的准备工作 2. 工具﹐量具的使用 3. 设计工程师交底 4. 零件的清點 5. 模板作钳工处理
6. 零件作钳工处理
7. 各部件的量测与确认
Page:5/37
1.做好7S工作:
钳工桌清洁-地面清扫-工具清洁-洗手等
要在独立的组立工作室进行﹐以减少灰尘。 (废铁屑﹐铜屑等因素影响模具组立时的精度﹐要了解我們 的模具加工精度為正負0.002mm)
注:目前在使用的胶水有两种680缺氧胶和AB胶,在使 用AB胶时要注意比例關系,其是由树脂和結合劑組成表 面固化比較快
Page:24/37
1.模架組立(續)
1-4 模架組立灌胶OK后将残留的胶清除干淨﹔ 1-5 模座組立完成以后要在12H固化后方可以進行模板灌胶. 注意:别忘了在模座上刻上:模號、 料號、 PITCH 、料厚× 料寬.
再次確認 精度
Page:29/37
3.下模部分組立灌膠(續)
3-2. 将下模板,墊板,下模座用定位PIN進行定位,用M8 螺絲采用对角固定方法将下模三块板進行連接固定
Page:30/37
定位銷進 行精定位
3.下模部分組立灌膠(續)
3-3.将下模座背面朝上,用酒精将PIN孔及PIN套清洗干淨 再用气槍吹干淨,将PIN套的周边涂上680胶,用卡簧鉗輕 輕放入PIN孔内, 注意要放到底,再用抹布塞入孔内以防胶水溢出 注意:680胶表面固化時間為1~3H﹐完全固化時間為12H 以上
Page:1/37
沖压模具组立 流程简介
单位 :冲压模具开发 制作 :余宇亮 日期 :2011.10.16
Page:2/37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模具组立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单元. 模具组立步骤与过程
Page:3/37
第一单元 模具组立前的准备工作
单元目标: 本单元就是让我们了解组立前应
做哪些工作﹐并且注意哪些事項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8. 利用退磁器將模座模板以及所有的零件,把磁 性去除(模板或另件經加工研磨後會產生磁性),將 模板上之磁性去除,避免吸附鐵類粉塵或雜質,影 响組模精度
Page:13/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9 模板清洁
1
使用汽槍將模板清除过的粉塵 雜質吹掉 用干淨的抹布將孔內的廢屑清理干淨﹐再
将所有的模板組合在一起用0.01mm之錫剛片量測8 块之間的距离,以確定加工精度
Page:19/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續)
7-5 主導柱量測:
•量測主導柱过盈配合之加工精度符合 圖面要求以保証組立順利進行 • 前面的工作无誤后将所有模板;零件 再次作一次清理,進入組模階段
量测方法
Page:20/37
5-4.用定位銷將兩塊板 連接固定用M6*15內
1
2
螺絲將背板固定
3
4
Page:35/37
6.上模灌膠
6-1以主付導柱為上下定位 基准﹐將上下模結合在一 起 6-2再一次用0.01mm量測組合 后的間隙﹐避免組裝后帶來的誤差
Page:36/37
依發包清单逐站清点,对照圖面檢查模板孔位及零件是 否有誤,以达到及时处理之目的,以避免延誤交期。
Page:8/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
5-1.上下模座處理:
(模座材質:45C/A7075) 清理螺纹孔内之 废屑,并确認有否爛 牙,未攻牙及孔漏加工現象。
5-2. 将上下模座外圍用平銼将毛边,棱角 去除,并用油石将模座上下平面毛头、 毛刺去除(使用油石前要将油石表面 吹干净以避免将模面划傷,影响整体 美觀)。
Page:17/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續)
7-3模板累計誤差量測:
将模板組合在一起用千分表量測 模板翹曲及平行度,并将六組以 上的数据計录下来 ,理輪上要求 變形量不超過0.016 mm
提示:量測时整个面不能低于六点
Page:18/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續)
7-4 模板實際測試:
量測確認
Page:33/37
量測確認
5.剝料板組裝
5-1.將副導柱及導柱內孔涂上少 許潤滑油
易將副導柱裝入且不傷及模板
內孔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5-1.將副導柱敲入模板內,不可硬 敲,要感覺鬆緊程度,注意將模板 敲擊部位底下支撐好,以防敲擊 變形
3
Page:34/37
5.剝料板組裝(續)
5-3.將付導柱裝入后從側 邊用M6止付螺絲作二次固定
提示:線割之圓孔,方孔内氧化 層一定要作細節性处理
磨床加工残留之毛刺
Page:11/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7.利用大塊200#之細油石,順著研磨紋路平推 模板,將毛刺去除油石使用前一定要擦乾淨, 避免因阻塞在油石上之鐵屑刮傷模板,造成 模板花臉現象油石請噴上潤滑油配合使用
保持平穩
Page:12/37
Page:22/37
1.模架組立
1-1将主導柱過渡部分放入模座孔内,将保護傘取 下,輕輕导入,确保導柱与模座的垂直度
1-2用M10螺絲从背面将導柱旋入并固定之,以次 类推将其它的導柱裝好
注意:不可以敲擊保護傘或硬将導柱敲進孔内
Page:23/37
1.模架組立(續)
1-3采用標准限位柱﹐確保上下模座平行﹐ 用錫剛片将導套三点定位﹐先取出一導套 周邊均匀塗上680缺氧胶,然后緩緩旋轉壓 入, 此時導套約深進上模座面5㎜,对角進 行
Page:25/37
2.下模板組立
2-1.将下模板平放于工作平台上,反面向上将 副導套过渡部分沾少許润滑油裝入,用等同 大小之標准鐵塊敲入,力量要适中,过程中 要用块規量測導套与模板的垂直度,以次类 推将其它導套裝入,導套不可以露出模板正 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