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分类研究

合集下载

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加剧,客运枢纽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运枢纽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关系着城市交通的顺畅,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因此,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客运枢纽对交通的影响分析客运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规划和运营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交通。

客运枢纽在对城市交通影响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流量的集聚客运枢纽通常会集聚大量的客流和货流,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会对周边的道路运输和公共交通起到导引作用。

同时,由于客运枢纽的周边道路和交通设施需满足大量的交通需求,因此造成了交通流量的集聚,使得枢纽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容易出现拥堵情况,进而影响到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

2、交通组织方式的改变客运枢纽的建设,常常会对城市交通组织方式造成改变。

客运枢纽为了满足大量的交通需求,需要在周边地区增设道路、交通设施等,以支撑大量的交通流量。

此外,客运枢纽的建设往往会采取集中式的运营方式,即把多种交通工具集中在客运枢纽运营,这种方式也会对周边道路和交通设施造成较大的影响。

3、交通拥堵的风险增加客运枢纽的建设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交通流量,也会增加交通拥堵的风险。

当交通拥堵发生时,不仅影响到周边的道路通行情况,还会对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客运枢纽的规划和建设需要避免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客运枢纽与周边交通衔接的顺畅。

二、客运枢纽对交通的影响对策研究客运枢纽对城市交通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保证客运枢纽建设和运营不会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1、优化交通组织方式为了减缓客运枢纽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可以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方式,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和充分利用公共交通,以减少汽车的运营量。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和公交线路,构建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大量旅客提供更为便捷的交通选择,从而降低客运枢纽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第3 9卷 第 7期 2 0 1 3年 3月
山 西 建 筑
S HA NXI ARC HI T E C 兀J RE
Vo 1 . 39 No . 7
Ma r . 2 01 3
・1 9・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0 7 . 0 0 1 9 - 0 2

型综合交 通枢纽 , 主要 建设 主站 房 、 长 途立 体停 车 楼、 地 下停 车
2 新南 站枢 纽设 计方 案简 介
入模式包括 : 地面式 、 地 下式 、 高 空式 、 复 合式 等。作为 汽车南 站
既能满 足近期 运行 要 目前 , 长沙汽车南站综合 客运枢纽正处于概念设计 阶段。根据 交通枢 纽与 长沙 市 的交通 系统 如何衔 接 , 比选方案 , 新南站规划占地面积约 1 0万 r n 2 , 建筑面积达 3 - 4 . 6 9万 r n 2 , 求, 又有利于远期方 案 的实施 , 是本 次交 通组织 的要点 之一 。2 ) 规划社会停车位 1 5 7 6 个, 始发公交线路 2 5条 , 长 途发车位 4 6个 , 枢纽 内部交通 组织 。枢 纽 内部交通 组织决 定 了枢 纽 的运行 效率 交通组 织与 枢纽 内部功 能布局 、 空 间组合 有密 切关 短途发 车位 1 6个 。新 南站方案 以 “ 融” 为设计 主题 , 考 虑枢纽 与 和服务质量 , 城际铁路 、 地铁、 用地、 城市 空 间 结构 等 周 边环 境 的融 合 ( 见 图 系 , 内部交通组织如何根据建筑 的形 式和功能布 局合理组 织交通 1 ) 。平面布置上有商业 区和站房 区两个 大型建筑 , 其 中商业区沿 流线 , 也是交通组织 的要点 。3 ) 枢纽外 部交通组织 。长沙汽车南

第11章 交通枢纽规划

第11章 交通枢纽规划

4.判断设置枢纽的节点
5.综合决策
19
交通规划理论-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ory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交通规划理论-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ory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4
城市客运枢纽规划设计
一、客运枢纽功能要求
为满足客运枢纽的客流集散和换乘的目的,客运枢纽必须满足 以下功能要求:
二、确定型枢纽选址
一般在下列地点应设置枢纽,分别为城市出入口、郊区 或卫星城镇区的区域交通重心、特定地点(如大型公园、大 剧场、市中心广场,大型体育馆场等大型公共设施)。
18
交通规划理论-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ory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三、待定型枢纽选址
1.选址算法的基础 客运枢纽的选址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转变成了选择道路 网节点问题。 2.假设 假设各节点集中了相应数量出行量和吸引量、各节点具 有同样的交通需求和计算图式代表了城市交通特征。 3.枢纽选址算法
1.按功能分类 分为储存型物流中心、流通型物流中心、加工型物流中 心、配送中心和转运中心五类。 2.按商品分类 分为综合性物流中心和专业性物流中心两类。 3.按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分类
分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城市性物流中心两类。
29
交通规划理论-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ory
13
交通规划理论-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ory
哈尔滨工业大学
3.规划方法要点
客运枢纽的定位,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即应在相应的
地点,布设客运枢纽。 交通分析为主导;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和 动态相结合;枢纽规划与远景方案相结合。

浅议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浅议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枢 纽多功能化 和一 体化研 各种交通方 式组织不当、 对行人和旅客引导不合 理容易造成 交 研 究集 中于对火车 站 的旅客换 乘 、 究, 使乘客 在不用走 出枢纽就可以完成 不同交 通方式之间的转 通拥挤和混乱 。
对公路客运枢 纽的交通组 织研 究还很 少。 随着人们对交 通 特别是 以前 , 我 国在建设客运交通枢 纽的时候 没有考虑交 换 , 的需 求 日益旺盛 , 作 为交通 的重要 组成部分, 公路客运枢纽 呈 通 组织 的问题 , 以及管 理体制等 多方面 的原 因, 以至于 我国不 少的客运枢纽布局分 散、 停靠场地不足 、 人车混行、 流线 交叉、 与各种交通 方式协接 失调、 拥挤不 堪、 交通组 织较混乱 。 客运 现 出了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 其研究显得也越来 越重要。
. 2 国内 的意义 。 它对外代 表公路运输业 开展客运 业务经营活动 , 直接 3
为旅客服务 ; 对 内负责运输车 辆的组织喝运 用, 合 理安排人 力 国内在 枢纽规划上的研究起步相对国外较晚, 研究内容页 枢 纽规模 的预测方 法、 枢 纽 运 力。 它是客运 生产计 划 的执行 者, 即是生产单位 , 又是服 务 集中与枢纽场站的布局优化方法、 枢 纽的运营及体制建 设, 对客运站 的交通组 部 门。 担负着组织 生产、 为旅客服务、 管理 线路和传 输信息等服 布局 的评价方法、

实验研究
浅议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高洪波( 齐齐哈 尔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 6 1 0 0 5 )
摘 要 : 城市客 运 枢 纽是一个实现 交通功能转 换的场所, 是 城市对 内、 外交通 的结合 部 。 其 负担着 长途 、 短 途 和城市 内部交通 的客 流 转换 的 任 务。 本文 对客运 枢纽 的作 用和研 究意义进行 了 分析论 述, 并对 比了 我 国在此 研 究领域 与国外发 达 国家的差距 和不足 。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1.1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概念根据《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的定义,一体化交通体系由公共客运、道路运行、交通衔接和运输管理四个系统充分整合而成。

在协调运营的公共客运系统中,各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共汽车为基础和出租汽车为补充。

在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行系统中,各种功能等级的道路分层次地合理衔接,公交网络、步行网络、自行车网络和机动车网络平衡发展,停车与行车设施相互匹配。

通过多种方式协调的交通衔接系统,提供乘客方便的换乘条件,实现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有效转换,促使对外交通与室内交通紧密连接,建设统一、协调和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促使交通硬件和软件形成最佳组合,发挥交通体系的最大效益。

一体化交通系统应当具备各种不同的高效、舒适、便利的运输模式,这个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高等级的公共运输系统(飞机、铁路、地铁、轻轨、巴士、出租等)。

一体化交通系统中的公交袁术系统一日化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综合性公交运输体系,其各组成部分高度发达且相互良好融合,票价合理,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服务。

所有的公共交通服务应涵盖在一体化的公交运输系统内,其组织架构建立在以下分层结构基础上:——轨道系统用于客运量较高的交通走廊;——接驳公交服务系统(如地铁巴士)用于客运量次之的交通走廊,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补充和馈入;——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服务系统用于快速线及市中心线的高质量的巴士服务线路;——为连接市中心与周边地区,增加接驳公共客运服务如长途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出租车提供私家车式服务。

然而,由于综合交通枢纽在信息上的非共享性、管理上的非统一性,导致枢纽布局、交通衔接、客流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影响了枢纽功能的发挥,集散换乘效率低下。

客流集散地区往往人流车流混杂、彼此干扰严重,而且在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一体化的城市交通应运而生,本章就客运一体化枢纽进行详细的分析。

客运交通枢纽布局及与轨道交通合理接驳对策的研究

客运交通枢纽布局及与轨道交通合理接驳对策的研究
◇ 交通与路建◇
科技 暇向导布局及与轨道 交通合理接驳对策的研究
史 长青 ( 天津市宏亚工程咨询有限公 司 中国 天津
30 8 ) 0 3 4
【 要 】 市的发展依 赖于协调运行 的交通环境 , 摘 城 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 , 居民的 出 行距 离和出行 的规模在不断增加 , 出 的 目的以及 而 行 去 向又不尽相 同. 越来越 多的 出行将依赖 于多种 交通方式的组合 , 换乘则成为各种交通方式有 效转换 的关键环 节。 因此 , 规划和建设 公共客运 交通枢 纽为各种 交通方式有效转换提 供栽体和平 台是十分 重要 的. 这是近几年来城市居 民出行 变化 的主要特征 , 本文就交通枢纽布局及与轨
4客 运 交通 枢 纽模 式 .
按照不同功能与规模将 客运枢纽分为市 级大型枢纽 、 区级中型枢 纽、 一般客流集散枢纽j个等级。 在 中心城 区沿外环线的入市通道和城 市对外交通枢纽点 、 轨道交 通 的主要 枢纽点 .规划建设 公共交通客运综合 枢纽并将形成 分级体
系. 使换乘模式将 由目前的线路之间的道路换 乘向以枢纽为主的换乘 转变. 线网的服务也将 由分散服务 向分 区服 务的模式转变 : 为城乡一 体化发展进程奠定硬件基础
41 级 大 型 枢 纽 .市
23导 向功 能 .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对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点 .改善城市交 通结构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依托客运交通枢纽. 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在 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合理分工. 目的地引导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 有 客运交通枢纽从功能上包含两种方式 : 一种是服务于中心城 区内 的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 . 如完成地铁 、 公交 、 出租汽车和 自行车交通 之 间的有 机衔 的枢纽 : 另一种 是综合性城市 客运交通枢纽 . 既有服务 于中心城 区内的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功 能 . 还有与城市对外交通如 火车站 、 长途汽车站等换 乘的功 能。 客运交通枢纽布局既体现客运交通一体化 . 又是实现公共交通城 乡一体化 交通 功能转换 的中间环节 . 以客运 枢纽为 中心 . 建城市轨 构 道 系统 、 交通 枢纽 、 面公交 系统 、 对外 地 出租 车协调发展格局 . 实现公 交系统整合发展 . 充分发挥各类交 通工具 的优势 和作用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探讨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探讨
Di u so nPln igo t eCo rh n i bo b nP s e g r rfc e o j s s ino a nn fh mp e e s eHu f a a s n e afJ nGu we c v Ur T iW
Ib t t T ec mpe e sv u f ra a s n e a i i a o a ta iyo ra a i s se A smci h o rh n ieh bo b np s e g r rfc s ni u t mp  ̄ n cl f b nt fc y tm f i t u r
的科学性,满足旅客的使用要求。
中应该设置市级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以 承担对外客运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和转换。
2 1 年第1 期 鞴2 糕 2 01 2 7 9

h ensveit at i egr i n on
随着高速铁路 ( 以下简称 “ 高铁” 线和高 ) 铁客站的建设,全 国高铁沿线 的地级市兴起
了以高铁站为中心 的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城 市 客 运 交通 枢 纽 的基 本 概 念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中各种客运交
建设的高潮,把城市对外客运 交通枢纽和城 通方式相互衔接、转换的设施,是城市交通 市公共交通枢纽设施结合起来 ,形成新型的 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大致可以分为以城市 目前我国城市在交通设施建设 中存在盲 对外客运交通设施为主的城市对外客运交通 目求大、求全的倾向,一谈到 “ 交通枢纽”就 枢纽和 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 要搞 “ 综合交通枢纽” ,就连县级城市也要搞 换乘枢纽两大类。

城 市综合 客运 交通 枢纽规 划探 讨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设计讨论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设计讨论
交通组织瓶颈 与安全 隐患 ,如 窄楼 梯 、空间受 限的通 道 、大坡道 、流线 上的断面频繁变化 、主要行人 流线冲
突等 ;第三是 标志导 向,完善 、易于辨识的标 志导 向能够提升枢纽 的运 行效率 ,枢纽设计应把枢纽 的内部空 间设计与导 向设计 、标志设计融 为一体 ,让人 以最快 的时间完成换乘 ,而非 引人逗留。要说 明的是 。这里所
讨论 的只是一般性 的城市 客运交通枢纽 的一般 性处理原则 ,并不 包括特殊性枢纽 的特殊处理 。
组织 的效率。实 际上 ,“ 大枢 纽 ”已经 成为交通 组织 的瓶 颈 。其 内部 与外部交 通组织效率 下降的 同时 ,也 累
及整个交通 系统 的运行效率。 因此 ,交通枢纽 的规 模应 适当 ,并 由内部交 通组织 的效率与外部 集散交 通组织
的范围来决定 ,要既能体 现规模效应 ,又能够进行高效 的交通组织 。枢纽 内部 交通组织应使换乘距离 和换 乘
中人的转换而非交通线 路的聚集 。
其次 是枢纽规模 问题 。枢纽 的 “ 大小之争” 目前已呈 白热化 。枢纽正有越做越大之势 。规划人 员以零换
乘 为 目标将 大量 不 同种 类 的交通 线路 聚于 一处 ,而 实际 的效 果并不 尽如 人意 。“ 枢纽 ”并 没有带 来高效 大 率 ,反而导致其 内部交通 组织 因行人 流线加 长而使换乘距 离和换乘时 间大幅度增 加 ,造成枢纽 内部交通组织 的复杂化。就其外部交通 组织而言 ,由于 “ 大枢纽”对外部 集疏 运交通组织空 间要求大大提高 。因此会导致 集散 交通组织与背景交通 之间的冲突增加 以及集散范 围的扩 大 ,枢 纽与周 围城市功 能区之间的关系也会 由于 集疏运 交通组 织的复杂化而被 割裂。而枢纽 内部 为了保证换乘组织服务水 平 ,就必须扩 大枢纽 面积 ,导致换 乘距离 和时间的进一步增加 ,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换乘距离与 时间的增加和集散交通组织范 围的扩大都有违 枢纽设立 的原 意 。即随着城市 交通 系统规模 的扩 大 ,通过枢纽实现交通组 织向轴辐式运行转换 ,以提 高交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4 技术论坛论文精选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 0 1 4 年2 月第 2 期
城 市 客运交 通枢 纽 分 类研 究
陈冬 栋 , 余朝玮 , 刘 艺
( 上 海市政 工程 设计 研究 总院 ( 集团) 有 限公 司 , 上海 市 2 o  ̄9 2 )

要: 由于 目前对城 市客运交 通枢纽 的分类研究 缺乏统一 标准 , 难以为枢 纽的规 划 、 设计 、 建设提供 理论依 据。 通 过对枢 纽交通
2 客运 交通枢 纽分 类 的意义
目前 我 国 正 处 在 城 市 化 高 速 发 展 的 重 要 时 期, 为 了 应 对 城 市 客运 交 通 压力 , 许 多 城 市纷 纷 着 手 建立 综 合 交 通体 系 。但 是 , 由于 对 客运 交 通 枢 纽
交通系统整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客 运 交 通 枢 纽 是 城 市 交 通 系 统 的重 要 节 点 , 是 多种交通 方式 的交汇处 和客流转换 的衔接处 ,
的功能分类 、客流规模分级等方面缺 乏足够的研 究, 造 成 枢 纽 空 间设 计 不 合 理 、 土地 利用欠集 约 ,
对 城 市 交通 运 转 效 率产 生 了较 大影 响 。 通 过 对 城 市 客 运 交 通 枢 纽 不 同类 型 、不 同规 模 进 行 合 理 的分 类 研 究 ,可 以从 宏 观 层 面 为 城 市 规 划和建设 新交通 枢纽时提供 一定 的理论依 据 , 既保 障客 运 交 通 枢 纽 自身 功 能 的 高效 发 挥 ,又 避
属 于一 个 相 对 狭 义 的概 念 。它 是 指 城 市 客运 交 通
布置形式 、承担客流性 质以及 枢纽使用 时间范围 等 多种 分 类 方法 , 见表 1 。 上 述 分 类 方 法 基 本 涵 盖 了 客 运 交 通 枢 纽 各 个 方面的特征 , 在学 术 研 究 中具 有 重 要 的科 研 价 值 。 但是 , 由于 各 种分 类 方 法 缺 乏统 一 的标 准 , 各 个 分 类子项相互嵌套 , 在 实 际 应 用 中不 够 简 单 明 晰 , 因 此 对 规划 、 建设 等 实 施 层 面 的指 导 性不 强 。
功能、 规模 等级 、 客流特征 、 周 边土地 开发关 系 、 衔接交 通方式等 多个方 面的分析 , 确定 多因素 的枢纽 分类方 法 , 为更集 约 、 更 高效 的枢纽规划建 设提供 理论基础 。 关 键词 : 客运 交通枢纽 ; 交通 功能 ; 规模 等级 ; 分 类
中图分 类号 : U 4 1 2 . 3 8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7 7 1 6 ( 2 0 1 4 ) 0 2 — 0 0 1 4 — 0 3
系统中不 同交通方式 的交 汇点 ,不仅 为乘客提供
集散与中转换乘场所 ,而且提供综合服 务的大型 建筑设施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 以其 自身的特点实 现 了城 市 交 通 的 网 络化 ,实 现 了不 同 交 通 方 式 的

体化 , 它是城市公共交通 网络的重要节点【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6
4 客运 交通 枢纽分 类 的确 定
类似 于城 市道路分类包括道路等级 、使 用功 能两个方面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 的分类 也主要包 括交通功能 、 规模等级两个方 面。 4 . 1 交 通 功 能 根 据 交 通 功 能 区分 , 包 括 以航 空 、 铁 路 等 大 型 交 通设 施 为 主 的 对外 枢 纽 ,主 要 承 担 城 市 对 外 交 通集散 ; 以轨 道 交 通 、 快 速公交 等为主 的枢纽 , 主 要 承 担 市 级 内部 交 通 的转 换 与 集 散 ;以常 规公 交
作者简 介 : 陈冬 栋 ( 1 9 8 5 一 ) , 男, 河南 南 阳人 , 工程师, 从事 道
路交通 规划设计 工作 。
2 0 1 4 年2 月第 2 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技术论坛论文精选 l 5
为主的枢纽 , 主要承担片区级内部交通的集散 。 4 . 2 规 模等 级 根 据 对 国 内外 枢 纽 设 计 客 流 量 ( 详见表 2 ) 的 统计 发现 : 主 要 对 外 交 通 枢 纽 日均 客 流 规 模 分 布 在 3 0 ~ 6 O万 人 次 ; 日均 客 流 6 O万 人 次 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枢 纽较 少 , 为 特 大 型 城 市 的 重 要 对 外 交 通 枢 纽 。 此 外 ,主 要 市 内交通 枢纽 的 日均 客流 规模 分 布 在 2 0 ~ 4 0万 人 次 ; 日均 客 流 4 0万 人 次 以 上 的 枢 纽 较 少, 为 特大 型城市 的重 要市级 交通枢纽 。参考 已 有研 究成 果【 4 J , 将 枢纽 规模 划分 为高 、 中、 低 3个 档次 。 4 . 3 其他 特 性
运输组织与管理 、 中转换乘及换装 、 装卸存储 、 信息 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即可称之为交
通 枢 纽[ 1 1 。根 据 该定 义 , 枢 纽 型城 市 , 城 市 内部 枢纽 等 不 同层次 、 不 同属性 的交 通枢 纽均 被涵 盖在 内。 与城市交 通密切 相关 的城市 客运交 通枢纽 ,
免 对 土 地 资源 的过 度 浪费 。
是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 、 无缝化衔接的核心 , 也是 构 建 综 合 交 通 运 输 体 系 的关 键 。客 运 交 通 枢 纽 的
分 类 研 究 作 为合 理 规 划 、设 计 枢 纽 的 理论 基 础 和 依据 , 是指导城市枢纽建设 、 提 高 城 市 交 通 运 行 效
O 前 言
目前 我 国 城 市 基 础 交 通 设 施 建 设 日益 完 善 , 城市对外 、 对 内 的交 通 系 统 也 逐 步 成 形 , 但 许 多城 市 在 综 合 客 运 交 通 枢 纽 的规 划 、设 计 以及 建 设 方 面缺乏经验 , 造 成 客 流 集 散 与 中转 不 便 , 制 约城 市
率 的重 要 一 环 。
3 客 运 交 通 枢 纽 分 类 方 法 回 顾
有 关客 运交通 枢纽分 类 的学术研 究较 多 , 包 括按 照 位 置 特 性 、 交通功能 、 交通方式 、 交通组织 、
1 客运 交通枢 纽 的定 义
交 通 枢 纽 作 为 一 个 广 义 的 概 念 , 目前 国 内外 学 者 对 其 定 义 较 为 宽 泛 。 通 常认 为 在 两 条 或 者 两 条 以上 交 通 运 输 线 路 的 交 汇 、 衔接处形成 的 , 具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