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中框架效应的影响

合集下载

风险决策任务中时间距离对框架效应的影响_钟毅平

风险决策任务中时间距离对框架效应的影响_钟毅平

风险决策任务中时间距离对框架效应的影响Ξ钟毅平ΞΞ 申 娟 吴 坤(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摘 要 通过考察中国大学生时间距离的认知相关性,并进而探讨时间距离对风险决策任务加工方式及框架效应的影响。

实验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与发生时间相对较远的事件相比,相对较近的事件,其认知相关性更大,验证了时间距离的认知相关性假设。

在此基础上,以时间距离为自变量,设计不同的风险决策任务,考察框架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实验二、实验三)。

结果显示,时间距离近时,框架效应不明显;时间距离远时,框架效应明显。

其原因是,发生在相对不远的将来事件引起分析加工模式,导致框架效应的减弱;发生在相对远的将来事件引起整体加工模式,导致框架效应的增强。

关键词 时间距离 框架效应 分析性加工 整体性加工1 引言111 前景理论1979年K ahneman 和Tversky 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1]。

该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为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催生了许多研究成果。

其基本思想是,在风险条件下如果问题以积极正面的形式表征,人们更倾向于风险规避;而当问题以消极负面的形式表征时,人们则更倾向于风险寻求[2]。

框架以及框架效应是前景理论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所谓框架(frame )就是对问题的表征形式。

不同的框架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即是指这种相同信息的不同表征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的现象,有时也称为形式效应(formulation effect )。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框架效应,最经典的范例则是K ahneman 和Tversky 关于亚洲疾病的研究[3]。

Davis 和Bobko 发现某就业机构相对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呈现方式影响了人们对该机构绩效的评价[4]。

Levin 和G aeth 的研究表明,当牛肉描述为75%是瘦的时,被试报告了更多喜爱的感觉;而当牛肉描述为25%是肥时,报告的喜爱感觉就少得多[5]。

D-E冲突类型和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D-E冲突类型和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0, 10(9), 1363-1374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20.109160D-E冲突类型和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程塨渌1,陈世平1,2,3,王晓庄1,2,3*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收稿日期:2020年8月28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18日摘要当来自外部的描述性信息(Description Information)与来自个体内在的经验信息(Experience Informa-tion)不一致时,即D-E冲突(Description-Experience Confliction)情境,对风险决策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进一步细化D-E冲突类型,考察获益条件下D风险大于E风险(个体经验的风险收益低于外部描述的风险收益,即风险不利冲突)、D风险小于E风险(个体经验的风险收益高于外部描述的风险收益,即风险有利冲突)情境对风险选择的影响,同时,检验时间压力在决策中的作用。

采用2 (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时间压力) × 2 (D-E冲突类型:D > E风险不利、D < E风险有利)被试间设计,抽取125名被试,比较被试在不同D-E冲突类型情境中选择风险选项的比例。

结果发现:1) 在D-E冲突的风险决策中,经验信息的影响大于描述性信息的影响。

2) 在风险有利的D-E冲突情境中,时间压力会降低被试的风险偏好。

本研究深化了对D-E冲突影响风险选择的规律性的认识。

关键词风险决策,D-E冲突,时间压力The Effect of Time Pressure on ExperienceDecision Incorporating ConflictingDescriptionsGonglu Cheng1, Shiping Chen1,2,3, Xiaozhuang Wang1,2,3*1Faculty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2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Tianjin Social Science Laboratory of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ianjin*通讯作者。

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

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

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作者:赵鑫秦向东来源:《上海管理科学》2021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许多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了时间压力对于个体做出面临风险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

然而,在大多数研究中,时间压力的来源为计算机给出的时间压力,而日常生活中,时间压力常常来源于他人,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究来源于真人而不是不可抗力的时间压力的影响。

我们使用组间对照的实验方法探究压力来源对结论一致性的影响。

应用Kocher等学者的研究中使用的类似CET彩票决策问题,我们发现外生的时间压力在正负前景下都增加了风险厌恶,但当时间压力来源于真人时,相比于非交互情境,负前景下行为人更加厌恶风险,但正前景中行为人更加寻求风险。

我们使用后悔理论与自利偏差建立模型解释并讨论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时间压力;风险厌恶;风险寻求;后悔理论;自利偏差中图分类号: F 069文献标志码: ADon’t Rush me : Time Pressure and Risk Preference InconsistencyZHAO Xin QIN Xiangdong(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 Recent literatures have documented various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significant effect of time pressure on individuals’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However, in most of those studies, the effect of time pressure is measured where the time pressures are randomly assigned by computers. We conduct the current study to identify the magnitude of the impact of time pressure when it is imposed by a real person rather than by nature. We use a between-subject design to study wheth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source of pressure matters. Applying a similar binary choice lottery (CET) design as Kocher, we find that time pressure increases risk aversion for both the pure gain prospect and the pure loss prospect when it is exogenously trigged. And when the pressure is imposed by a real person for potential personal benefit, it would lead to consistent risk seeking in gains and consistent risk aversion in losses.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decision making under time pressure. We integrate the psychological tendency of self-serving bias with the model in regret theory to shed lights on the inconsistency.Key words: time pressure; risk aversion; risk seeking; regret theory; self-serving bias人們在社会、经济环境中面临不同的决策,而权衡利弊的时间往往有限:英式拍卖中,竞标者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对竞拍策略进行调整,否则将遗憾地与拍品失之交臂;在外汇交易市场,汇率价格瞬息万变,于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才有机会获得可观的收益。

时间压力与调节聚焦对促销框架效应的影响研究

时间压力与调节聚焦对促销框架效应的影响研究

效 ,现 有 研 究还 存 在一 些 相 互矛 盾 的 结论 。如 国外 学者 L o we [ l  ̄S h e n [ ] 认 为促 销 被 描 述 为 获 得 比描 述 为 减 少 损 失 更
有利,而国 内学者金立 印【 5 J 丌 J 0 认为人们对损失造成 的负面影
响更加 敏感 ,因而认 为价格 促销 ( 减少损 失型 ) 比赠 品促 销 ( 获 得收 益型 )对 消费者 更加有 效 。因此究竟促 销方式 被描述 为获得 型还是 减少损 失型更有 利于 消费者 决策 ,这
关于促销被描述为获得还是减少损失 ,哪种描述更加有
本文 主要考 察促销 描述框 架 ,即对 比研 究获得 收益 型促 销
和 减 少 损 失 型 促 销 对 消 费 者 的差 异 影 响 。 国 内 外 针 对 这 两 种 类 型 的促 销 框 架 研 究 较 多 ,如 a m e r 和 Ki mE 7 】 研 究 发 现 优
【 2 】

究 ,本文将 系统考 察时 间压力和 消费者 调节聚焦 对促销 框
架 效 应 的影 响 ,从 而 丰 富 学 术 上 相 关 研 究 ,并 为 企 业 在 促
销设计上提供理论依据 ,以指导促销 的实践运用 。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 . 1 促销框架
框 架 效应 理 论 ( F r a mi n g E f f e c t T h e o r y )认 为 , 同样 的 内容 信 息 以不 同 的方 式 表 述 会 使 决 策 者 产 生 不 同 的 理解 【 2 ] o
时间压力与调节聚焦对促销框架效应的影响研究
郝辽钢 , 曾 慧
( 西 南 交 通 大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四 川 成 都 6 1 0 0 3 1 )

工作记忆负荷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工作记忆负荷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 96-103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7 in Hans. /journal/ap /10.12677/ap.2017.71013文章引用: 严欣静, 游旭群(2017). 工作记忆负荷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 7(1), 96-103.Working Memory Load Affecting the Framing Effect of Risk Decision-MakingXinjing Yan 1,2, Xuqun You 1,2*1School of Psycholog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2Key Laboratory for Behavior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ShaanxiReceived: Jan. 5th , 2017; accepted: Jan. 21st , 2017; published: Jan. 24th , 2017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Tversky and Kahneman (1981) introduced the term framing effect for a decision maker’s repre-sentation of a decision problem including acts outcomes and contingenci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alternatives. Framing effect is made up on the basis of prospect theory, which is a typical case of the descriptive decision theory, but violates the formal decision theory.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the framing effect is fruitful, but the research of the inner cogni-tive mechanism of framing effect is relatively poor. In order to further reveal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effect of framework in risk decision,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working memory load on framing effec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dual-process, using 2 (positive framing, nega-tive framing) × 2 (working memory load, no working memory load) among subjects experimental design. In the experiment, 32 boys and 48 girl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four groups, 20 subjects in each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main effect of frame type is significant; 2) the main effect of working memory load is not significant; 3) the interaction of frame type and working memory load is significant at P = 0.05 level. Research shows that framing effect needs more cognitive resources; it tends to be an analyt-ical processing procedure. KeywordsRisk Decision, Framing Effect, Working Memory Load, Dual-Process*通讯作者。

压力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

压力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

压力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普遍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情绪的困扰。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因素对我们的决策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压力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应对策略。

一、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1.影响决策速度压力往往会给人带来紧迫感和加快处理问题的需求。

然而,过高的压力会导致决策速度过快,容易出现粗心和错误,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因素。

此外,压力还可能导致决策时的偏差,使人更倾向于寻求即时解决方案,而不是权衡利弊。

2.威胁合理决策压力会引发恐慌和焦虑,这种情绪状态下,人们的判断力和理性思考能力会受到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压力会使人更容易偏向于冒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3.干扰注意力和思维高压环境下,人们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维会变得散漫。

此外,压力还会影响工作记忆和注意选择,导致决策时容易偏离主要目标,陷入琐事。

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1.情绪倾向的决策情绪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心理状态,而不同情绪对决策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积极情绪往往会使人更加乐观和冒险,而负面情绪则容易使人保守和谨慎。

因此,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情绪对判断的潜在影响,并尽量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取得平衡。

2.影响信息加工和判断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们对信息的加工和判断也会产生差异。

例如,愉快的情绪会增加人们对刺激的注意力,提高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信息过滤和选择性忽视。

因此,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要根据情境进行合理的调控和管理。

3.情绪传染的决策情绪具有感染性,某一人的情绪状态常常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

这种情绪传染也存在于决策中,当领导者或关键决策者受到正面情绪的影响时,整个团队的决策能力可能会提高;相反,消极情绪的传播可能导致决策偏差和效率下降。

三、应对策略1.有效管理压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我认知,明确自己对压力的反应方式和极限。

其次,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例如运动、休息和调整生活方式。

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及优化方法

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及优化方法

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及优化方法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负担,它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决策能力作为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同样受到压力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并提供一些优化方法。

一、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1. 压力影响思考能力在面临高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这种情绪会对人的思考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压力会干扰人的集中注意力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导致决策时的信息处理速度减慢,思维变得混乱和不确定。

2. 压力降低判断能力压力下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化的判断容易导致决策的错误。

当压力增加时,人的情绪容易波动,这会影响到人们对问题的客观判断。

错误的判断可能导致不理性的决策,给个人和组织带来负面影响。

3. 压力导致决策偏向保守高压力环境下,人们为了规避风险往往倾向于做出保守的决策。

压力加剧了人们对失败的担忧,使得他们在做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较为保险的方案,忽视了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创新。

二、优化方法1. 建立良好的压力管理机制为了应对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个人和组织都需要建立良好的压力管理机制。

个人可以通过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来减轻压力。

组织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心理支持机制来帮助员工有效管理压力。

2. 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在高压力环境下,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提高决策能力。

例如,通过冥想和深呼吸来放松身心,帮助思考和决策。

同时,可以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拓宽思路,减少个人主观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3. 培养决策能力的自信心压力常常伴随着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的情绪,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决策能力产生怀疑。

因此,个人需要通过培养自信心来提高决策能力。

这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来实现,同时也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4. 创造积极的决策环境个人和组织在决策过程中,都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个人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来提高决策能力。

时间压力对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

时间压力对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

时间压力对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时间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经常面对的一种压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时间紧迫,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策。

然而,时间压力对决策质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时间压力对决策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时间压力的建议。

首先,时间压力可能会导致决策的质量下降。

当人们处于时间紧迫的环境中,常常会感到紧张和压力,这可能会导致思维的不清晰和决策的草率。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过于依赖直觉而忽视收集和分析更多的信息,从而做出不准确或不理智的决策。

此外,时间压力可能使人们无法充分评估各种选项的优缺点,无法全面权衡利弊,进而导致决策的质量降低。

其次,时间压力还可能导致决策的偏见。

当人们面临时间限制时,他们可能会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更倾向于采取一种已经证明有效的做法,而不是尝试新的方法或考虑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种倾向可能导致人们无法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限制了决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因此,时间压力可能使人们陷入某种程度的认知固化,不利于优秀的决策的产生。

然而,尽管时间压力对决策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时间压力,提高决策的质量。

首先,合理规划和分配时间是应对时间压力的关键。

当我们面临一个紧迫的任务或决策时,我们应该先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安排好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并坚持按计划执行。

在规划和分配时间时,我们应该合理设定优先级,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的任务上,而不是被琐碎的事务所耗费。

其次,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意见也是缓解时间压力的有效方法。

当我们面临时间紧迫的决策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考思路和解决方案,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应对时间压力的关键。

时间压力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紧张和焦虑,影响我们的决策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中框架效应的影响胡伟国 胡 瑜(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温州,325035)摘 要 时间压力是决策的重要因素。

研究引入时间压力变量(高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探索了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

结果显示:(1)时间压力弱化了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2)时间压力情境下的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关键词 时间压力 积极框架 消极框架 风险决策1 引言 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是过去三十多年风险决策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它主要是指对风险决策信息的不同表征形式导致决策者产生一定的决策偏差(Kahneman ,T versky ,1984)[1]。

比如,假设美国正在准备同一场罕见的“亚洲疾病”做斗争,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将导致600人死亡。

为了更好地抗击疾病,美国政府研究出两种经过科学计算的方案A 与B ,具体阐述如下[2]:框架一如果选择A 方案,则有200人肯定存活;如果选择B 方案,则有1/3的可能全部存活,2/3概率无一人存活。

框架二如果采用A 方案,则有400人全部死亡;如果选择B 方案,则有1/3的可能全部存活,2/3概率全部死掉。

两个方案你喜欢或选择哪一个?在框架一的情景下,选取的152个被试中,72%的选择方案A ,28%的选择方案B ;而在框架二的情景下,选取的155个被试中,22%的选择方案A ,78%的选择方案B 。

而仔细分析上述两个框架:积极框架(positive frame )、消极框架(nega -tiv e frame ),其实含义是相同的,只不过是问题的表述形式不同。

也是由于对问题的表征形式不同,导致了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即,决策者在积极框架下,更多地倾向于风险规避(risk adverse ),而在消极框架下,出现了偏好反转,则更多地倾向于风险搜寻(risk seeking )。

这一选择行为违背了标准化决策的不变性原则,与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 )是一致的(K ahnenman ,T versky ,1979)[3]。

也正是这一有趣的现象引起了无数研究者对该问题的关注,他们认为上述风险决策是在时间较为充裕条件下进行的,致使前景理论认为这一决策过程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Kahnenman ,T versky ,1979)[3]。

而最近的研究指出,时间压力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变量,并且过度的时间限制导致决策质量的下降。

同时,差异与巩固理论(Differentiation and Consol -idation T heory )也认为决策制定是一个选项同其他选项逐渐产生差异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决策制定者达到一定水平差异的决策时间是充足的。

如果时间非常有限,则产生的时间压力会导致这一差异过程的强迫性的预先关闭(Svenson ,1992;M aule &Svenson ,1993)[4]。

这就是说,如果框架效应是复杂精细差异过程的结果,并且不能很快补偿缺失的时间,则时间压力会弱化框架效应;而如果框架效应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则时间压力不会弱化框架效应。

因此,我们引入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框架(积极框架、消极框架)变量,以管理、经济和情感风险决策任务作为实验材料,整个实验流程在计算机上标准化呈现,来探索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并且尝试着揭示隐藏与后的机制。

在实验正式开始前,要进行的是时间压力的设定。

基于以往对时间压力操作规程的研究(Benson &Sv enson ,1993;Z akay &Woo ler ,1984;Svenson ,Edland &Karlsson ,1985;王大伟,2007),我们进行预备性实验测定引发压力的具体时间。

结果显示:非时间压力的时间(no time pressure ,简称N T P )为908675.81ms (毫秒),而高时间压力的时间(hightime pressure ,简称HT P )则是481731.67ms (毫秒)[5]。

2 实验方法2.1 被试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80人,其中男生45人,女生35人,平均年龄为21.5岁,标准差是0.25,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此前均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2.2 实验设计采用2(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2(框假:积极、消极)的混合设计。

其中时间压力是被试间变量,而框假属于被试内变量。

因变量为风险决策两种方案的倾向程度之差。

2.3 实验材料2.3.1 风险决策程序。

程序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在积极框架(获益)下的风险决策;一种是消极框架(损失)下的风险决策。

以往的研究材料,仅仅局限于对经济决策任务的探讨,实验材料缺乏生态效度,并且风险决策的评估标准过于粗糙。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我们选取管理、经济以及情感风险决策问题作为实验材料,并将评价标准由二选一的决策改为每一个方案风险决策倾向性的选择。

比如,如果有方案A 和方案B 两个,请你选择对两个方案的风险倾向程度,主要是采用五点量表的形式。

其中1、2、3、4、5分别通讯作者:胡瑜。

E -mail :huyu @w zu .edu .cn .694 心理科学 Ps ychological S cience 2009,32(3):694-696表示的意思为:非常不愿意、比较不愿意、一般、比较愿意、非常愿意。

积极和消极框架下的风险决策题目分别为24道。

2.3.2 情绪测量问卷。

该问卷由庄锦英(2003)编制,共由10个项目组成,要求受测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自己,用以测量被试的情绪状态。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7,因此运用该问卷测量情绪状态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6]。

2.3.3时间压力测量问卷。

该问卷是由Svenson 和Edland (1993)编制,王大伟(2007)修订。

共由11个项目组成,要求受测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自己,用以测量被试是否感受到时间压力。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3,因此运用该问卷测量时间压力状态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7]。

2.4 实验程序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参加高时间压力条件下的框架测验,另一组参加非时间压力条件下的框架测验。

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指导语以及测验内容都在奔腾4计算机(带有音箱)上呈现,由被试独立在计算机上完成。

(1)情绪测验阶段:运用庄锦英(2003)编制的情绪量表测量被试的情绪状态。

(2)练习阶段启动计算机按钮进入“欢迎参加本次实验”的界面,然后输入姓名、学号、性别等变量。

下面将进入指导语呈现的界面。

在高时间压力下的指导语为:这是一项选择实验,项目很多,时间非常有限,请大家以尽快的速度做出最佳选择。

每个项目包含两个方案或措施,如果你面临这种情景,请选出你选择每种方案的倾向程度,其中1代表非常不愿意、2代表比较不愿意、3代表一般、4代表比较愿意、5代表非常愿意,请按1、2、3、4、5键进行选择。

注意不要费时地做过多的思考。

其中每个项目后面都标有完成的时间,并且以倒计时的形式出现。

比如,上述举例中的题目后面标有完成试题的时间为8秒,紧接着便以8、7、6……等倒计时,直到最后1秒时间耗尽,并且每500毫秒语音提醒一次。

接着进入下一个项目,其他的项目呈现形式与本题相同。

指导语呈现完毕后,接着给出3个练习的题目,作为缓冲项目。

而在非时间压力条件下,倒计时的时间去掉,并且在指导语的陈述上也有区别:下面要进行的是选择任务的实验,包含的项目不是很多,而且完成的时间比较宽裕,请大家选出自己感觉最佳的选项。

其他的同高时间压力条件下相同。

(3)正式测验部分练习完毕后,继续把指导语呈现一遍,进入正式测验。

两组被试分别参加高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条件下的风险决策。

其中,不管是高时间压力还是非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决策任务共包含21个项目,其中高时间压力条件下的每个项目都标有完成该项目的总共时间以及倒计时时间。

在项目倾向选择或决策过程中,如果被试选择自己感觉满意的方案后,就不能再进行其他方案的选择,接着进入下一个项目的选择。

高时间压力条件下总共时间的实验的时间为481731.67ms (毫秒)左右;非时间压力条件下完成实验的时间为908675.81ms (毫秒)左右。

被试在实验结束时都要完成测量时间压力的问卷。

3 结果 实验中没有发现无效数据,不同时间压力下被试的风险决策倾向程度的初步描述统计示于表1,图1。

表1 不同时间压力组在两种框架下的风险决策倾向程度(M ±SD )积极框架消极框架(A -B )(A -B )高时间压力1.89±0.22-2.05±0.26非时间压力2.04±0.23-2.23±0.28图1 不同时间压力组在两种框架下的风险决策倾向程度 利用SPSS11.5对上述数据进行2(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2(框假:积极、消极)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框架主效应极其显著,F (1,78)=27.92,p <.001;时间压力主效应显著,F (1,78)=4.63,p <0.01;时间压力与框架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见图2),F (1,78)=15.76,p <.01。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发现,高时间压力下,积极和消极框架的风险决策倾向差异非常显著,F (1,78)=8.79,p <.01;而在非时间压力下,积极和消极框架的风险决策倾向差异也非常显著,F (1,78)=11.52,p <.01。

图2 时间压力与框架的交互作用4 讨论4.1 时间压力弱化了框架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压力与框架效应的交互显著。

经过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发现,非时间压力条件下的框架效应显著。

即在积极框架下,同风险选项B 相比较,被试更多地倾向于选择肯定选项A ,而在消极框架下,被试的偏好出现了偏转,同肯定选择A 比较,更多地喜欢选择风险选项B ,这说明被试在非时间压力条件下,在积极框架下倾向于风险规避(risk -adverse ),而在消极框架下,则倾向于风险搜寻(risk -seeking )。

而在高时间压力下,框架效应也较为明显,但是同非时间压力条件相比,框架效应出现减弱倾向,并且下降的幅度较为明显。

即:高时间压力与非时间压力下的积极框架成绩分别为1.89和2.04,而消极框架则为则为-2.05和-胡伟国等: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中框架效应的影响6952.23。

这表明,框架效应随着时间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4.2 时间压力影响框架效应的机制对于框架效应的机制,研究者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前景理论和差异与巩固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