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掌握女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女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安”下边的文字,思考:女字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女”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女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安”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安、委”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女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4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女”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女字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

1. 掌握四点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四点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兼”底下的文字,思考:四点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兼”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兼、烈”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四点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四点底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然、热”等字补上四点底,进一步巩固四点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第3课木字底

教学目标:

1. 学习木字底的写法,并能很好的运用在结字当中。

2.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端正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赏析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将本课的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木字底的写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学生的作品)这是我们班***同学的作品,她在书法特长班刻苦练习,有很大的进步,只要你能专心、恒心、都会取得显著的进步,我们今天与***同学比比看谁进步最大,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他。

二、出示例字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字:“集”,你们发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回答

三、概括规律

师:边引导学生概括边板书

左右结构,这两个字的左偏旁都比较窄。

四、指导

(一)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集、梁”的书写方法。

“集”字写法提示:

1.木字底第一笔撇折,撇稍长,折后提稍短;

2.第二笔撇折起笔的位置在第一笔起笔处的右下方,折后提的收笔处在撇的起笔下方的一条直线上;

3.第三笔提画略平,有点像右夹横,宽度同上面等同。

4.右边“合”字第一笔撇画注意与左边的穿插与避让,捺画可以写得舒展一些;

5.最后的“口”字写小一些。

6.整个字右边位置比左边低一些。

“梁”字写法提示:

1.左右结构,左部窄短,右部宽长。

2.右部上方紧缩,下方宽松舒展,竖弯钩长大突出,是全字的主笔,应当全力写好。

五、练习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六、欣赏讲评

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有进步的同学。八个圈以上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书法家把作品举起来,其他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我想问你们写好这些字的秘诀是什么?

生:主笔放开,横画多的字要有长短变化、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七、课堂总结

第4课心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会心字底的写法。

2.在书写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习惯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3.在书写训练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教学重、难点:

1.写好左窄右宽的汉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2.培养认真观察、细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写字课上的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米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神韵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汉字书法艺术哺育了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他们的作品早已汇入了祖国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汉字王国,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欣赏软笔书法作品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偏旁部首,心字底

板书课题--心字底的写法

2.繁体字的心字底怎么写

心字底的繁体,其实就是我们语言的言字,

3.言字是怎么演变来的。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下面的这个表格,从甲骨文,金文,篆文,行书,楷书,行书,草书,到我们现在的标准宋体,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写法仔细观察一下。

4.单独的一个言字还是很好书写的,但是作为一个偏旁,我们就要考虑一下这个字应该怎么写才能漂亮(投影出示汉字)

5.生仔细观察,可以小声讨论。

6指导把“宪”字写的漂亮。

总结这个字的结构特点:

7.投影示范汉字,边写边让学生说出每个笔画的名字,老师讲解书写的规律和注意的要领。

8.先请一个同学上来再水写布上面给大家书写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指名上台书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练习

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学习写字。

五、缤纷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表扬写的好的同学,提高他们对书法的信心

2、小结

这节课大家写得很认真啊,一张张字都是那么漂亮!但是又得同学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水平,每一张完整的书法作品都是刻苦练习换来的,大家的进步不少啊!

二、提醒姿势【出示课件】

1、坐姿:①头正②身直③胸舒④臂开⑤足安

2、握笔姿势:(四点合一)三、学习书写“该”、“识”、“调”

1、出示课件“心字底”的演变过程。

(1)请同学看一看。请同学说说有哪些变化?

(2)老师小结:

2、(出示田字格中的心字底)怎样书写才美观呢?

学生齐读

(1)教师示范书写“心字底”(2)生试着书写两个“心字底”。(3)展评:大家共评

(4)出示课件:“宪”、“怜”。让学生说说这2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师范写“宪”、“怜”。

4、每个字让生描红一个

第5课皿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习左偏旁皿字底的写法,并能很好的运用在结字当中。

2.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端正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赏析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将本课的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皿字底的写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学生的作品)这是我们班一名同学的作品,她在书法特长班刻苦练习,有很大的进步,只要你能专心、恒心、都会取得显著的进步,我们今天与这位同学比比看谁进步最大,老师把给予奖励。

二、出示例字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字:“盈”,你们发现了他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回答

三、概括规律

师:边引导学生概括边板书。

四、指导

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盈”的书写方法。

“盈”字写法提示:

五、练习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六、欣赏讲评

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有进步的同学。八个圈以上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书法家把作品举起来,其他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我想问你们写好这些字的秘诀是什么?

生:主笔放开,横画多的字要有长短变化、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1. 掌握建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

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建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延”下边的文字,思考:建字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延”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延、建”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建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课本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延”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建字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

1. 掌握走之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走之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道”底下的文字,思考:走之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道”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道、通”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走之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走之底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道、通”等字补上走之底,进一步巩固走之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第8课同字框

教学目标:

1. 学习同字框的写法,并能很好的运用在结字当中。

2.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端正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赏析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将本课的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同字框的写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学生的作品)这是我们班***同学的作品,她在书法特长班刻苦练习,有很大的进步,只要你能专心、恒心、都会取得显著的进步,我们今天与***同学比比看谁进步最大,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他。

二、出示例字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字:“同”,你们发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回答

三、概括规律

师:边引导学生概括边板书

左右结构,这两个字的左偏旁都比较窄。

四、指导

(一)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同、册”的书写方法。

“同”字写法提示:

“册”字写法提示:

五、练习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六、欣赏讲评

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有进步的同学。八个圈以上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书法家把作品举起来,其他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我想问你们写好这些字的秘诀是什么?

生:主笔放开,横画多的字要有长短变化、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七、课堂总结

第9课国字框

教学目标:

1. 掌握国字框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国字框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国”下边的文字,思考:国字框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国”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国字框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国”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国”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国字框,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4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国”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国字框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第10课门字框

教学目标:

1.学会门字框的写法。

2.在书写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习惯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3.在书写训练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教学重、难点:

1.写好左窄右宽的汉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2.培养认真观察、细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写字课上的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米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神韵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汉字书法艺术哺育了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他们的

作品早已汇入了祖国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汉字王国,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欣赏软笔书法作品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偏旁部首,门字框

板书课题--门字框的写法

2.繁体字的门字框怎么写

门字框的繁体,其实就是我们语言的言字,

3.言字是怎么演变来的。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下面的这个表格,从甲骨文,金文,篆文,行书,楷书,行书,草书,到我们现在的标准宋体,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写法仔细观察一下。

4.单独的一个言字还是很好书写的,但是作为一个偏旁,我们就要考虑一下这个字应该怎么写才能漂亮(投影出示汉字)

5.生仔细观察,可以小声讨论。

6指导把“开、关”字写的漂亮。

总结这个字的结构特点:

7.投影示范汉字,边写边让学生说出每个笔画的名字,老师讲解书写的规律和注意的要领。

8.先请一个同学上来再水写布上面给大家书写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指名上台书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练习

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学习写字。

五、缤纷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表扬写的好的同学,提高他们对书法的信心

2、小结

这节课大家写得很认真啊,一张张字都是那么漂亮!但是又得同学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水平,每一张完整的书法作品都是刻苦练习换来的,大家的进步不少啊!

二、提醒姿势【出示课件】

1、坐姿:①头正②身直③胸舒④臂开⑤足安

2、握笔姿势:(四点合一)

三、学习书写“开、关”

1、出示课件“门字框”的演变过程。

(1)请同学看一看。请同学说说有哪些变化?

(2)老师小结:

2、(出示田字格中的门字框)怎样书写才美观呢?

学生齐读

(1)教师示范书写“门字框”(2)生试着书写两个“门字框”。(3)展评:大家共评

(4)出示课件:“开、关”。让学生说说这2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师范写“开、关”。

4、每个字让生描红一个

第11课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教学内容:

学写“女”字旁

教材分析:

本课主旨是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让学生发现汉字疏密匀称的现象,同时在匀称的基础上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体会到点画之间的搭配不是平直相似、了无变化的,变化只在毫厘之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范字,使学生发现横竖笔画重复繁多时的疏密匀称和细微变化。2.使学生能准确地临习四个范字,提高其临习能力。

3.使学生充分感受颜楷结构上的特点,理解汉字的空间结构疏密匀称的布局,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乐于交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赏析范字,使学生发现横竖笔画重复繁多时的疏密匀称和细微变化。2.使学生能准确地临习四个范字,提高其临习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充分感受颜楷结构上的特点,理解汉字的空间结构疏密匀称的布局,初步感受汉

字的形体美。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乐于交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以假乱真

现今,我们看到的“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许多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传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拿着一幅唐人的真迹,扣开了米芾的大门,有意要卖给米芾。价钱有点高。米芾说,你先放这里,五天后你再来,我若要,你把钱拿走;我若不要,你把画拿走。米芾说完,商人走了。到了第七天,商人来了。米芾说,画我看了,不错,价钱太高,你又不让价,就请你把画拿走吧,说着把画打开,并说,你看好,是不是这张画。商人客气地答道:没错,是是是。商人把画拿走了。第二天,商人拿着画又回来了。一见面米芾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今天准来,有朋友请我,我都没去,在这儿等你。商人心里马上明白了,说:是我眼拙,把您的临本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米芾大笑道:你不来找我,我也一定会去找你,你拿走了临本,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好了,原本你拿走,

临本还给我。商人取走原本真迹,临本还给米芾。米芾拿此事在朋友中叙说,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

2.出示范字,引导观察。

像这样横竖笔画重复繁多的字,在书写过程中,也要把它们写得均匀分布、平行对称。3.出示课题“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二、学习颜体“金”字与皿字底对比赏析。

1.先后出示“金”字和皿字底。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金”字,仔细观察皿字底的形状特点。

3.师问:“金”字变成皿字底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4.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整体由宽变窄,高度保持不变。

三、练习指导,临写体验教师指导临写偏旁与范字

1.教师蘸墨在纸上示范写皿字底,学生书写模仿,边写边读运笔方法。2.学生尝试书写皿字底四个字,同桌之间相互点评。

3.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师生互动评析。

4.多媒体出示范字“铭”、“锡”,引导学生赏析左右两部的融洽搭配与避就,注意撇画向左伸。

5.学生尝试书写范字,每个字写两遍,小组交流互评,找出毛病。

6.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范写,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习作,找出需改进的地方。7.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每个字再临写两遍。

四、分析评价

师生互动评价,拓展赏析

1.展示八个临写范字,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类,指出还需改进的地方。2.学生巩固练习三遍。

3.赏析《颜勤礼碑》中其他带皿字底的范字;欧、柳、赵体的“铭”字。

第12课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教学内容:

学习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笔画分布规律课,主要讲的是笔画之间排列匀称、疏密相当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学习汉字笔画之间分布均匀、部件之间搭配合理这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西学习,写好多点之间、多撇之间间距匀称、有序分布的范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认识学习汉字笔画之间分布均匀、部件之间搭配合理这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西学习,写好多点之间、多撇之间间距匀称、有序分布的范字。

教具准备:

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故事。

米芾拜石:

米芾一生喜欢把玩异石砚台,有时到了痴迷之态。据《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而米芾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词: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那!

此事日后被传扬出去,由于有失官体,被人弹劾而罢了官。但米芾一向把官阶看的并不很重,因此不感到后悔,后来还作了一幅《拜石图》向他人展示内心的不满。这里可以看出米芾对玩石的投入与对傲岸不屈的刚直个性。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并以此开创了玩石的先河。

拜石这件事,留给人们一个疯疯癫癫的米芾印象,但是事实上他并不是

真疯,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二、欣赏导入引导观察

1.展示《颜勤礼碑》中的三个例字,欣赏颜体端庄大方、疏密均匀、结构均匀的特点。

馳(驰)陽(阳)醴

3.由颜体楷书的特点引出话题,给学生两分钟进行交互讨论。

3.切入本课的主题“横长竖短横短竖长”,展示本课的四个范字。無(无)爲(为)經(经)彭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由学生回答这四个字哪些笔画之间分布均匀有序。三、练习指导临写体验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或直接在水写布上用毛笔书写四个范字,边写边讲析,启发学生思维。

2.教师提问:四个范字中哪些笔画之间分布匀整排列有序?有哪些轻重、大小、角度的细微变化?

3.学生开始对临本课的范字。

4.教师巡视指导并分小组进行第二次直观示范讲析。检查时,发现毛病及时指出。

四、作业评价拓展赏析

1.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课堂作业,对比范字找出问题,提高认识,继续临习。

2.临习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多点之间多撇之间均匀排列的基础上,把握笔画的长短、轻重方向等细微变化。

3.学生课堂习作展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同评价,并评出本课的优秀团队、进步之星、优秀作业星、纪律之星??

4.出示欧阳询、柳公权和赵孟頫三家的“無(无)”字,让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

同点。说说自己喜欢哪家的风格,为什么。

5.老师小结,下课。

第13课长短参差

教学内容:

学习长短参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组结构规律课,主要解决的是结构中的疏密匀称问题,本课主要是针对对称部件匀称分布的问题进行编排设计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范字的欣赏,发现相同部件的对称现象。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对称部件的异同,准确地临摹四个范字。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范字的欣赏,发现相同部件的对称现象。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对称部件的异同,准确地临摹四个范字。

教具准备:

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笔画对称,导入课题

1.谈话:

汉字大多是左右对称的,主要表现在左右笔画上的对称,我们在前面的课中已经有所了解。其实除了笔画对称外,汉字还有另外一类对称形式。2.出示范字,引导观察。

像这些相同部件,在书写过程中,一般也把它们写得比较对称。3.出示课题“长短参差”。

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寻找异同

1.教师引导:颜体汉字中部件对称是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我们在临写的时候是不是把对称部件写得完全一样就可以了呢?

2.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细节。

是的,我们在临写带有对称部件的范字时,尽量把握这条原则--大体相同,细节差异。

比如哪部分长一点点,哪部分宽一点点,哪部分正一点点,哪部分斜一点点,等等。

三、逐字分析示范,学生试临

1.对“等”字,比较竹字头两边对称部件的大小关系。

2.教师示范,提示对称部件写法及下部分的临写要领。

3.对“慈”字,比较上部分两边对称部件的长短与宽窄关系。

4.教师示范,提示对称部件还有笔画轻重的异同与心字底的临写要领。四、学生巩固临写教师指导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作业,师生赏评学生临作。

五、学生自主观察

1.学生观察分析“觀(观)”、“撰”字,找出对称部件的异同,然后临写。2.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1.展示作业,师生评议。

2.小结。

第14课边学边用

教学内容:

学习边学边用。

教材分析:

本课主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发现左右、左中右结构的字的构件或笔画之间必须伸展避让的结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左右、左中右结构中伸展避让的形态特征。

2.使学生基本掌握这类结构字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左右、左中右结构中伸展避让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基本掌握这类结构字的书写方法。

教具准备: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欣赏图片集体操中的队员动作合影。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呢?小结:在汉字中,部件或点画也像集体操中的队员一样,它们巧妙地伸展和避让,就能使左右部分或左中右部分亲密无间,融为一体,极具艺术的美感。板书课题:边学边用

二、发展规律:师生互动,通过游戏找出关键笔画

1.部件的伸展避让

“殿”:先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个字,你觉得这样组合美观吗?

2.学生观察发现:

(1)左右各自独立,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不紧凑。

(2)左部点大右部撇画伸展,发生了拥挤碰撞。

(3)左部点大,右部撇短缩紧,感觉又各自独立,结构不紧密。

(4)、相互伸展避让,结构紧凑,浑然一体,最美观。

三、运用规律:学生自主观察,找出“敦”、“徽”两字的结构特点出示范字,学生观察“敦”、“徽”两字。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敦”左部左伸右缩,右部反之。“徽”字,中部左伸右边点画上移,右部撇尾与捺起笔伸展。

师:希望大家也能够像可爱的汉字笔画一样,懂得谦让,或者在合适的时候表现自己。四、老师示范生临写

1.师示范写,边示范边讲解要点。师示范写“殿”字。提示要点:左部点画向上紧缩,右部撇尾与捺起笔伸展。

2.“敦”、“徽”两字由学生自主临写。

3.学生临写后进行反馈。

五、赏析体验延伸拓展

师生共同探究:在我们汉字大家庭里,不同笔画和部件亲如一家,它们团结协作,互相谦让,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汉字。从《颜勤礼碑》中再找出一些有这种特点的字吧!

出示图片:尝试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找出你喜欢的一至两个字临写。六、审美体验延伸拓展

欣赏感知欧、柳、赵体不同的“徽”字,感受伸展避让在不同书体中的变化和不同形态。1.感受“徽”字在不同碑帖的结构的不同形态变化。

2.不同书体中是怎样做到结构的伸展避让的?

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这节课,同学们用自主发现的方法,一起学习了左右左中右结构的字,感受了它们的伸展避让之美,希望同学们课后再细细体会伸展避让的规律,感兴趣的同学多加勤奋练习。希望大家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受到和谐、谦让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品格高洁的人。

第十五课认识行书

教学内容:

认识行书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书法技法技能之外的书法知识的综合性学习,通过了解书法字体演变史,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书法艺术知识,提高学生书法欣赏水平和素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欣赏中了解行书演变的时代背景、历程和笔画形态,激发他们探索中华汉字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其书法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素养。

3、使学生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欣赏中了解行书演变的时代背景、历程和笔画形态,激发他们探索中华汉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其书法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素养。

教具准备: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

1.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其书法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素养。2.仓颉造字的故事。

3.引导思考:文字的产生绝不是个别“圣人”所能单独创造的。

二、导入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创制秦篆(小篆)以令天下的故事教师引导观察分析:小篆笔画稳健清丽,结构严谨缜密、均衡对称。

二、对比分析

三、用“程邈狱中创行书”的故事,导入秦隶的创立

1.当时社会的发展,小篆圆转烦琐较慢的书写速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此时的行书变篆书的圆转为方折,变篆书长方形结体为扁方结体,趋于简易,提高了书写速度。

四、尝试体验

教师现场书写四个有代表性的行书文字,学生先尝试描写行书的波磔,再自由地选择两个字临写,体验感受行书。

五、总结

六、东汉是行书发展的黄金时代

1.《史晨碑》就是立汉隶风范的经典之作。

2.引导学生比较汉隶的基特征:行书运笔波磔所产生的“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等。

七、总结

1.篆、隶、楷的艺术风格的对比总结。

2.我们要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综合实践我们班的书法展

教学内容:我们班的书法展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实践课,旨在利用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习俗,了解与春联相关的传统文化常识,并运用所学的书法常识与技巧,装点我们美好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春联的相关常识和形式等。

2.使学生初步掌握春联的贴法、读法、写法。

3.学生通过写一写,完成一副完整的春联。

4.使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春联的相关常识和形式等。

2.使学生初步掌握春联的贴法、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1.学生通过写一写,完成一副完整的春联。

2.使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具准备: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书写春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揭示课题。

二、学生汇报,了解学情:

学生汇报课前春联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

三、师生交流,感知春联:

1.春联的起源。

2.春联的意义。

3.春联的构成。(上联、下联、横批)

4.春联的贴法。

四、师生合作,完成活动:

1.出示教材中三副打乱顺序的春联,学生合作,寻找对联的另一半。

2.学生汇报,师生评议。

3.归纳总结春联在内容上的讲究:字数相同,音调相合,词性相同或者相对。

4.配横批。开展小组活动,寻找最合适的横批。

五、创作春联

学生按照摘抄或者创作春联的内容书写春联,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觉得写得比较满意的同学,展示你们的作业,师生评价。

2.发现自己作品有问题的同学,可以找找改进的方向。

3.已经满意的同学,不妨碍自己的作品送给敬老院或者社区。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幅式与章法 第1课幅式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课《幅式》,共有“知识介绍”,“我先试试”、“我知道了”、‘‘我来找找”四个模块。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我来找找”属于探究模块,“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找出生活中见到的书法幅式,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课程一一书法课。掌握了基本笔法和结构以后,就可以尝试进行成幅习作。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幅式和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幅式》。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书法作品常用的幅式有哪些?每种幅式的比例特点是什么? 2、学生自读第1、2页关于幅式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说一说分别属于哪种幅式,这种幅式的比例特点。 三、学习“我知道了” 1、除了上面学到的幅式,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书法常用的词语意思。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抱柱!:‘‘楹联”、“扇骨”。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在生活中随处能看到书法作品,说一说你在哪里见到过哪种幅式的作品。说一说找到的其他幅式。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小学六年级书法教案 第1课正奇相生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重点: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正奇相生?②、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 ③、书写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4、三、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 2、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主笔。 五、“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知识。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 第1课正奇相生 主笔错落 第2课虚实得宜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虚实得宜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种类型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 讲解虚实得宜的写法 2 讲解虚实得宜 (1)什么叫虚实得宜?让学生回答。

六年级上册写字课课程教案

第1 课上下结构(一)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2课上下结构(二)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二)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书法教案(六年级上册)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第1课《女字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女字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女字底的写法。 2.使学生学生临写范字“安”和“委”,并基本掌握范字的结构特征。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临写中注重对学生临摹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对书法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女字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女字底的写法。 2.教学难点:找出女字底与女字旁的异同之外,掌握运笔方法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女这旁的写法和特点。 2.出示范字。比较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形态变化。 师:通过观察比较,说说女字底和女字旁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了解女字底主要变化的笔画。) 3.出示课题,(板书:女字底) 二、新课探究。 1、出示:由单字演变成的字底,常常出现在上下结构的字中。字底往往纵向笔画缩短,横向笔画不变,位置宜居中下,以稳稳托

住上部。 2、观察女字底,需要注意哪些笔画? 3、女字底的形态以及笔画特点是怎样的? 师生讨论:(呈略对称五边形,需要写稳。) 4、教师示范女子底。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A、先逆锋起笔写撇点的撇,短直,斜度小。 B、提笔露锋顺势由轻渐重写撇点的撇,斜长,向右下渐行渐粗,顿笔回收。 C、逆锋起笔写撇,长而微弯。 D、逆锋斜顿起笔写横,行笔轻,重顿回收。 5、学生练习4个。 三、临习范字。 1、出示“安”字卡片。 (1)你们能看出“安”字的结构特点吗?(上窄下宽) 有哪些书写要领? (2)教师摡括要点,示范“安”字。 (3)学生跟写4个。 2、出示“委”字卡片。 (1)小组讨论:“委”字的结构有哪些特点?怎样才能把“委”字写好呢? (2)指名学生上台尝试临写,师生评议。 (3)教师示范,学生跟练4个。 四、反馈矫正。 1、展示个别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你觉得这几个字写得怎样?还有哪些不足?

六年级书法上册教案

六年级楷书书法教案 第(1)课时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

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第(2)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六年级上册整册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六年级上册 书法教案 (最新版)

六年级第一学期书法教案 第一课心字底力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习心字底和力字底的写法,初步掌握书写心字底和力字底每一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两种字底的结构特点, 2、学习写以心字和力字为底的合体字,初步掌握这两种字底的合体字的结字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两种字底所涉及到的几种基本笔画、写法、合体字的结构安排。教学方法:学生观察、体会,教师补充讲解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笔画:复习点(左点、右点)、卧钩、横折钩和撇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个别学生板演教师扼要讲书写要领。 三、讲授新课 (一)心字底出示范字“心字底” ,学生观察讨论,并小结。 1、搞清笔顺:点、卧钩、点、点 2、观察三个点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写法 3、观察卧钩的形态,将起分为4 部分:斜、平、翘、提 4、观察卧钩和三个点的关系(包括位置及笔势承接关系)及整个心字底的外型特点。 5、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正。 8、出示“思”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下两部分关系,尤其是镶嵌关系。 9、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0、根据情况,重点指导。 (二)力字底出示范字“力字底” ,学生观察讨论,并小结。 1、搞清笔顺:横折钩,撇 2、仔细观察两笔的写法。 3、观察两笔间的关系。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根据书写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6、出示“务”字,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部分关系。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8、根据书写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试写其他心字底和力字底的字,体会合体字的结构安排特点。 四、课堂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请学生板演示范 2、全班同学对其进行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冕。板书:第一课心字底力字底心力思、怎、志、想务、男、劳、努课时安排:1 课时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走之旁建字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1.选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同学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将内容有条理地表达清楚,学会分点说明,练习讲的时候恰当使用图片或实物。 3.认真倾听,能抓住同学发言的要点,进行补充或者争辩。对感兴趣的话题做深入交谈。 4.交流时尊重、理解对方,引导关注书法,感受聊天乐趣。 1.练习准备策略。 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有条理地表述清楚”的能力,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在于分点说明要讲述的内容。“恰当使用图片或实物”,说明交流前要充分准备,教师要将准备的过程看作是本次活动的一部分。 2.设置情景策略。 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更能自然地发挥自己的口语能力。虽然本次活动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学生对书法的认识较为粗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放开束缚,进入“快乐聊吧”深入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3.多向互动策略。 口语交际主要强调信息的相互往来,教师要适时引导交际中的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与补充。 1.预习提纲 (1)收集有关书法方面的资料。 (2)借助查阅的资料了解书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欣赏书法,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神策军碑》局部) 课件出示: 2.导入: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这幅书法作品出自我国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他的字结构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对后世影响极大。人们将另一位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书法吧。 【设计意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书法作品的展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明确要求,准备交流 1.明确要求。 师:本次交流中,有哪些要求?

2020学年小学六年级上写字教学计划

2020学年小学六年级上写字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写字教学计划1 一、六年级写字课的教学目标: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写字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能比较热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2、练习用毛笔临摹,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掌握独体字的结体规则,写好独体字。 4、掌握上下结构合体字的结体规则和书写方法,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5、掌握笔画之间合理搭配的基本规律,把汉字写得美观大方。 6、初步掌握在横格中写字的方法。 7、培养写字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钢笔写字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 难点: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语文教师要不折不扣上好写字课,要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3、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展开竞赛。以班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小学六年级上写字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通过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并对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选用的是《写字同步教材》(硬笔)这套教材注重基础,配合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循序渐进,实用性较强,

华文六年级上册书法全册教案修订版

华文六年级上册书法全 册教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小学六年级书法教案 第1课?正奇相生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 2.能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正奇相生②、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③、书写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4、三、学习“我知道了” 5、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 2、 3、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 2、 3、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主笔。 4、 五、“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知识。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第1课?正奇相生 主笔错落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小学六年级书法教案 第 1 课正奇相生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重点: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 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正奇相生宓、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③、书写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4、三、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出示。 ?教师2、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主笔。

五、“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知识。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第1 课正奇相生 主笔错落 第 2 课虚实得宜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虚实得宜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种类型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 讲解虚实得宜的写法 2 讲解虚实得宜 (1)什么叫虚实得宜?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六年级写字教学设计

篇一: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2、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和规律,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兴趣。教学内容:关于“峻”“岭”“蜿”等字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钢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峻”“对”“岭”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峻: 岭: 蜿: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 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左中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2、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确”“做”等字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 钢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确”“做”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确”

“做”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 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2、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点”“照”等字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 钢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点”“照”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点” “照”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 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左右对称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2、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泊”“外”等字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教案 第一课横 教学目标: 1、认识柳体基本笔画横的形态特点。 2、掌握柳体基本笔画横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柳体基本笔画横的书写方法临写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柳体基本笔画横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临写好以柳体基本笔画横组合的例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新课 1、学生看课本,观察交流“三”字。 2、师小结。 3、指导书写“长横、短横、凸横、凹横、右尖横、左尖横”。 长横:藏锋在上起笔,向右下斜按,转向右中锋行笔,收笔处稍停,向右上提笔,再向右下斜按笔,回锋收笔。 短横:写法与长横类似,特点是运笔有力、整体饱满。 凸横:一般出现在字的中下部,较长,中锋行笔时运笔稍轻,呈俯势。 凹横:整体饱满有力,中锋行笔时呈仰势,一般出现在字的上部。 右尖横:起笔饱满,中锋行笔时力道渐轻。 左尖横:起笔较轻,中锋行笔时力道渐重,收笔饱满。 4、指导写“三、天、長、若”四个字。 三:观察用笔的方圆变化及各笔画的位置关系。 天:两横轻生变化明显;撇低捺高。 長:前三横呈斜势,攻横呈俯势,竖提略带弧度。 若:草字头不要写得过宽;长横行笔时用笔较轻。 5、学生临写,师行间巡视辅导。 6、学生展示作业,教师评议。 三、课堂小结

1、认识柳体基本笔画竖的形态特点。 2、掌握柳体基本笔画竖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柳体基本笔画竖的书写方法临写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柳体基本笔画竖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临写好以柳体基本笔画竖组合的例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新课 1、学生看课本,观察交流“十”字。 2、师小结。 3、指导书写“垂露竖、悬针竖、左弧竖、右弧竖、上尖竖、短竖”。 垂露竖:藏锋左上起笔,转向右上稍行,向右下按笔,提笔向下,中锋行笔,收笔处稍停,回锋收笔。 悬针竖:形态饱满,挺拔有力。出锋收笔。 左弧竖:藏锋起笔,向右处方按笔;行笔带有向左的弧度。 右弧竖:行笔带有向右的弧度。 上尖竖:藏锋左上起笔,转向下中锋行笔,回笔收笔。 短竖:藏锋左上起笔,向右上稍行,向右下按笔,提笔向下中锋行笔,稍停顿,回锋收笔。 4、指导写“修、師、行、土”四个字。 修:第二竖较长。注意右面部件下方三个点的呼应与排列。 師:左面部件略靠上;右面部件第二竖为悬针竖,挺拔有力。 行:左右两部件高低错落,两竖呈向势。 土:竖粗壮有力,两横呈仰俯之势。 5、学生临写,师行间巡视辅导。 6、学生展示作业,教师评议。 三、学习知识纵览 四、课堂小结

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幅式与章法1 第1课幅式1 第2课章法3 第3课印章知识6 第4课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练习9 第二单元集字练习11 第5课横幅集字练习(一)11 第6课横幅集字练习(二)14 第7课条幅集字练习(一)16 第8课条幅集字练习(二)19 第9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一)21 第10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二)24 第11课扇面集字练习(一)27 第12课扇面集字练习(二)30 第13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一)32 第14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二)35 第15课对联集字练习(一)38 第16课对联集字练习(二)40 第三单元应用实践43 第17课匾额制作(一)43 第18课匾额制作(二)45

第一单元幅式与章法 第1课幅式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课《幅式》,共有“知识介绍”,“我先试试”、“我知道了”、‘‘我来找找”四个模块。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我来找找”属于探究模块,“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找出生活中见到的书法幅式,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六年级上书法教案

第一单元幅式与章法 第1课幅式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找出生活中见到的书法幅式,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 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课程一一书法课。掌握了基本笔法和结构以后,就可以尝试进行成幅习作。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幅式和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幅式》。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书法作品常用的幅式有哪些?每种幅式的比例特点是什么? 2、学生自读第1、2页关于幅式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说一说分别属于哪种幅式,这种幅式的比例特点。 三、学习“我知道了” 1、除了上面学到的幅式,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书法常用的词语意思。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抱柱!“楹联”、“扇骨”。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在生活中随处能看到书法作品,说一说你在哪里见到过哪种幅式 的作品。说一说找到的其他幅式。 2、学生根据要求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作品。 五、“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几种幅式,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幅式, 写几张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练习的字。 六、总结:回顾一下常见的书法作品有哪些幅式。 七、布置作业: 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第1课幅式 常见幅式:斗方、条幅、横幅、中堂、对联、局面和手卷等。

六年级书法上册教案

六年级楷书书法教案第(1 )课时 课题:书法--- 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 、了 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 、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2 、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5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第(2 )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 、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 、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重点:正确书写6 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2 、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

统编版(教育部审定)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 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上下结构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二)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新授 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小下大型” (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掌握女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女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安”下边的文字,思考:女字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女”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女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安”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安、委”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女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4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女”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女字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 1. 掌握四点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四点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兼”底下的文字,思考:四点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兼”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兼、烈”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四点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四点底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横平竖直”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整体把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学会写好“横平竖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了解汉字的雏形,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横平竖直”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初步掌握“横平竖直”的写法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巩固“横平竖直”的写法要领。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2、突出主笔教学目标:

1 ?学习“突出主笔”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2?了解隶字碑帖,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突出主笔”的书写要领,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巩固“突出主笔”的写法要领。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3、中宫收紧 教学目标:

1 ?学习“中宫收紧”的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2?了解楹联文化,感受书法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艺术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中宫收紧”的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巩固“中宫收紧”的写法要领。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与运用(一)认识条幅 教学目标: 1. 知道条幅的概念、形式和使用。

2. 学习创作的方法,自己书写一则条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观察书中的作品,你觉得怎么样? 2. 小结 二、创作条幅: 1. 什么是条幅?它有哪些形式? 一般运用在哪些地方? 2. 怎样创作条幅呢? (1)先确定格式。 (2)刚学习创作的, 最好画红色界格,显得条理清晰(3)注意落款的位置和印章的使用。 3. 以单行条幅为例,学习如何折条幅纸。 4. 学生创作。先自己多练习几遍,直到满意为止。 5. 组织反馈, 互相交流。 4、重心平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横和竖的写法,注意运笔的方法。 2、练习临写含有横和竖的字。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练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横和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横、竖在字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横和竖。 二、自学指导 1、阅读书写要点,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感受颜体,并回答问题:颜体楷书横、竖与欧体楷书有哪些不同? 2、看看想象。观察“士、正、中、川”的范例说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横、竖的形态,以及其写法与运笔。 3、书法园地。了解书法家:杨凝式。 三、生自学,师巡视 四、后教 1、认识书法家:杨凝式 2、教师结合书写要点与看看想想,示范例字。 士、正、中、川 学生仔细观察、揣摩,跟着老师初步练习。 五、当堂训练 1、学生练习范字,老师巡回指导。 2、讲评: (1)投影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师作小结。并找出原因纠正错误。 (2)学生自评。 3、小结:对优秀同学及作品提出表扬;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学习撇与捺的写法,注意运笔的方法。 2、练习临写含有撇与捺的字。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练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撇与捺的写法。 教学难点:撇、捺在字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毡等。 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撇与捺。 二、自学指导 1、阅读书写要点,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感受颜体,并回答问题:例字中的捺的弧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看看想象。观察“奉天故道”的范例说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撇、捺的形态,以及其写法与运笔。 3、书法园地。认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三、生自学,师巡视 四、后教 1、认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教师结合书写要点与看看想想,示范例字。 奉天故道 学生仔细观察、揣摩,跟着老师初步练习。 五、当堂训练 1、学生练习范字,老师巡回指导。 2、讲评: (1)投影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师作小结。并找出原因纠正错误。 (2)学生自评。 3、小结:对优秀同学及作品提出表扬;布置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法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法教案 第1 课上下结构(一) 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 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上下结构 第2课上下结构(二)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二)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新授 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小下大型” (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