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 认识方向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 认识方向

认识方向归纳总结
1.认识方向:四个主方向:从东面开始,按右转顺序(顺时针)分别是东、南、西、北。

其他四个方向: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2.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上→北左上→西北下→南左下→西南左→西右上→东北右→东右下→东南
确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南和北相对,东和西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西南和东北相对。

左面有:西北、西、西南
右面有:东北、东、东南
上面有:西北、北、东北
下面有:西南、南、东南
3.注意:根据给定主方向判断其他方向的方法:
①确定与给定方向相对的方向;
②确定其余的两个相对的主方向;
③根据四个主方向,确定与之相关的方向。

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方法:Array方式一:()在()
的()面;
方式二:()的()面是()。

两个物体间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确定
以谁为观测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不熟练,造成计算错误。

误区点拨:用“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时,用10减去减数后,错误地用差直接当结果。

用10减去减数后,应把结果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计算十几减几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练的方法计算。

易错点2: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计算。

误区点拨:(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常常把求另一个部分量用加法解决,求两部分量的和用减法解决。

(2)如果问题给出的两个条件是总量和其中的一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就用减法计算。

如果问题给出的是两部分的量,求总量,就用加法计算。

第二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长方形和正方形不能区分。

误区点拨:全册精品 2长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是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

易错点2:数图形的个数时,经常漏数或者重复数。

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全册精品 3全册精品 4易错集锦易错点1:读数和写数。

误区点拨:(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

(2)写数时,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但它前面的某个数位有珠子,那么这个数位要用0占位。

易错点2:整十数的计算。

误区点拨:(1)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常会出现把整十数当成一位数进行计算的错误。

(2)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可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了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十,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几个十,就得几个一;几十几减几,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几个一,就得几个十。

易错点3:找规律填数。

误区点拨:(1)找规律填数时,先要找到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全册精品 5(2)经常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数。

易错点4:数的大小比较。

第四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全册精品 6全册精品7易错集锦易错点1: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错误。

误区点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一位数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是错误的。

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一位数加上一位数,然后用和加上整十数。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围绕数的认识、数学应用、加减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等方面展开。

以下将针对苏教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的认识苏教二年级下册数的认识主要包括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和数的区分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1-100的数的读写,并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比较数的大小,如使用数轴、数字排列进行比较。

还要了解数字的组成方式,如单位、十位和百位等,并能通过这些组成部分来正确辨认不同的数字。

二、数学应用在数学应用方面,苏教二年级下册主要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游戏、售货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减法运算苏教二年级下册加减法运算主要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情境来练习加减法,并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策略,如整十计算、进位、退位等。

还需通过加减法的运算来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乘法和除法运算在苏教二年级下册中,乘法和除法运算主要涉及乘法口诀、一位数乘法、一位数除法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诵读乘法口诀表来熟练掌握乘法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还要了解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根据所给的题目进行相应的计算。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数学应用、加减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练习和理解来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总字数:425字】第二篇示例: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是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第二步,是建立在一年级数学基础之上的进阶课程。

在这一学期里,孩子们将继续学习加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同时还将接触到更多抽象的概念和更复杂的问题。

(完整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一、有余数的除法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书第7页第12题)二、时、分、秒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

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三、认识方向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

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

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1)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78=56 读作:7乘8等于56。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乘数。

(1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03=3……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13)米用字母“m” 表示;分米用字母“dm” 表示;厘米用字母“cm” 表示;毫米用字母“mm” 表示;1米=10分米(1m=10dm),1分米=10厘米(1dm=10cm),1厘米=10毫米(1cm=10mm),1米=100厘米(1m=100cm),1分米=100毫米(1dm=100mm),1米=1000毫米(1m=1000mm)。

(14)1小时=60分1分=60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时针走一圈是12个小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个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15)(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为西北,左下为西南,右上为东北,右下为东南。

(现实中)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16)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一、有余数的除法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余数和被除数的单位是一样的。

二、时、分、秒1、钟面上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细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

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8:05)。

7、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8、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三、认识方向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2.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3.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如果除数就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就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就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就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书第7页第12题)6、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与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余数的单位一定与被除数的相同。

③个别情况下会出现商要加一,如书P7第10题。

第二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就是时针,长针就是分针,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就是9时(9:00)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走1大格就是1小时。

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就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就是60小格,也就就是60分。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就是60小格,就是60秒。

1时=60分1分=60秒6.时针走过几就就是几时多。

如:时针在5与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就是8时零5分。

时针指在不到8,分针指在11,表示7时55分。

7.判断钟面时间:先瞧时针,判断就是几时多,再瞧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就是多少分。

8.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 8时零5分 8时55分8:00 8:05 8:559.与时间有关的比大小时,注意:①尽量把单位名称转化成同一个之后再进行比较。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共6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共6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共6篇〕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知识点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点: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络: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

2、初步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认识四边形)(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

(印发,每人一份)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老师根据答复板书:四条直的边四边形有四个角(3)联络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外表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

(给四边形分类)(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展分类。

(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数学学习方法技巧1、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拟多,比方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屡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拟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方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

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

建议家长可以比拟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局部,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局部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那样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收集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列式:较大数-较小数=多少。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列式:一个数+几=多少。

(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列式:一个数-几=多少。

(4)把一个数平均分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列式:一个数÷几份=每份是多少。

(5)把一个数按几个一份分一分,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列式:一个数÷几=几份。

(6)求一个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用除法计算。

列式:较大数÷较小数=几个。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列式: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8)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几×几=多少。

(9)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一个数×几倍=多少。

(10)被除数÷除数=商72÷8=9 读作:72除以8等于9。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1)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7×8=56 读作:7乘8等于56。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乘数。

(1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0÷3=3……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3)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1米=10分米(1m=10dm),1分米=10厘米(1dm=10cm),1厘米=10毫米(1cm=10mm),1米=100厘米(1m=100cm),1分米=100毫米(1dm=100mm),1米=1000毫米(1m=1000mm)。

(14)1小时=60分1分=60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时针走一圈是12个小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个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15)(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为西北,左下为西南,右上为东北,右下为东南。

(现实中)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1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17)笔算多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笔算多位数的减法时,要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验算加法,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

验算减法,用结果(差)加上减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

(18)一个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边。

角的两边叉开小,角就小,角的两边叉开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用三角板的直角量角时,顶点和直角的一边分别重合,再看直角的另一边来判断;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钝角都比直角大。

用三角板的直角画角时,顶点和直角的一边分别重合,再沿直角的另一边画线。

(19)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1个“0”。

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列竖式时两个因数的数位要对齐,一般先把两位数写在上面,再对着两位数的个位,在下面写一位数。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里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对着那一位写积;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如果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都需要进位时,注意要先加上个位进上的数,再向百位进位。

●(任何数)×0=0 0×(任何数)=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