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学 生被动地 学习 , 缺乏 主动 探究思考 , 思 维停滞 、 萎缩 。 其次是 得到更全 面的发展 。 语文 课堂授 课上教师 讲授多学生 思考探讨研 究活 动少 ,死记 2 . 4 教师 的指导与学生 的 自主探 究。 学 生的 自主探 究需要教
硬 背的多鼓 励创新 的少 ,没有很 好地去鼓 励学生 进行 富有创 师的导航 , 否 则很容 易偏离学 习重点和难 点的航线 , 教 师可 以 意的表达 , 表达 独到的见解 。在 写作 的练 习上 , 拟题和指 导构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 : ①意见分歧处点拨 , 引导学生在探
2 初 中语 文课堂创新 教育的策 略
精神境 界 、 审美情趣 等方面的 熏陶感染作 用 , 教 师在教 学 中既
2 . 1 构建和谐 的师生关 系促进教 师角色转化 。良好 的师生关 要注 意教 学 内容 的价值取 向 , 又要尊重学 生的独特 体验 , 在学 系是 良好教 学氛 围关键所在 ,也是激发 学 习兴 趣所不 可缺少 生多 元化理解 的基础上 引导 学生从 正确 的价 值取 向上进 行理 的重要 条件 。我 国的新一轮 课程改革 非常重视 教师 与学生之 解 ; ③ 朗读 课文是学 生 自主探 究学 习的主要 活 动之 一 , 在 学生
思没有给学生的自由写作、 自由表达 、 自由究提供必要的条 究的过程 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 ,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
件和广 阔的 空间 , 写作题 目单 一 , 构思 内容 雷 同 ; 学 生在 阅读 裁判 的角色直接 判定谁是谁 非 , 而 要从课文 的 内容 、 情 感 等方 的过程 中 , 缺乏 自己的感悟 和探 究 , 读 出来 的是教 师分析 的 内 面对学 生进行巧 妙的点拨 , 使学 生 自己悟 出结论 ; ② 我们提 倡 容。 学生在 笔记本上所 记的也是 教师讲授 的 内容 , 没 有 自己的 阅读过程 中的多元化理解 , 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 感受和想 法 , 丧 失了话 语权 。没有给 学生充 分的读书 时间 , 导 特体验 , 而置教 学 内容本 身的价 值取 向于 不顾 , 这样 不利 于使 致学生无 法真正产 生 自己的感 受和看 法 , 以致学 习不够 深入 。 学生树 立正确 的理 想 、 信念, 必然会 削弱教学 内容在 提高 学生

怎样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怎样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如何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的创新理应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列,因为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教学。

只有对传统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的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

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建议可以从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一、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神圣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尽义务。

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想意识总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框架之内。

这样的教育谈何创新呢?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变“教师主导”为“师生合作”,激发学生兴趣;变”狭义读写”为”广义读写”,拓宽学生视野;变“注重德智”为“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拘泥于一种成型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而应经常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思考、多琢磨。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

推而广之,学生在分析任何事物时,也就都能自觉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究,以激起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一个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品学兼优”;社会对一个好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常常是“德才兼备”。

所以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侧重进行的是智育和德育。

虽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很早就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但在应试分数的压力之下,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得不侧重于“智育”。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推动学校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

一、新课改的背景二、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1.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2.强调跨学科整合新课改倡导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要求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的交叉传递和综合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鼓励多元评价新课改倡导多元评价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口头表达、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来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3.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情感交流的启发、文学创作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味和审美能力。

四、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的策略和方法1.整合资源,打造优质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打造优质课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我们需要研究新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并参与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讨论、辩论和写作等活动,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游戏等手段。

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有趣的教学视频等,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布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多种手段,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和积极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性训练。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演讲、朗读和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开展项目式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3.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多媒体和电子阅读等工具,让学生获取并整理相关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和综合运用。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成功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对问题和事物进行新的思考,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好奇心。

2.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创新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创新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

因此,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传统的语文教法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加汗水、日光加灯光,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教师要考虑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教师授课一直是得失三尺讲台间,三寸粉笔,两袖清风。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

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

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奇妙的图形、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喜欢创新、乐于创新,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引导学生创新。

不少初中生已经习惯于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的答案不完全一致,不敢说;总怕错,不敢说。

久而久之,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

其实。

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

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能理解赏析。

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否则就可能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今,教师需要通过新的教学技巧和创新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语文思维方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语文文化节、语文作文比赛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还需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教师还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阅读,通过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创意作文、口头表达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作文互评互改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修改作文,提高学生的写 作水平和批判性思维。
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互评等,全面评估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04
初中语文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效果
评估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情况分析
创新思维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实施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展现出更强 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解决 方案。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具有显著效果
通过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学习、小组合作等,可以有 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实施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的关键
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较为传统。
学生思维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 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但受限于传统教育模式, 往往缺乏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初中语文教育评价体系主要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创 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评价相对较
少。
创新思维培养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研究范围
本研究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 的策略和实践。同时,适当涉及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对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
02
初中语文教育现状及其与创新思维培
养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内容与方法
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主要侧重于语 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养 ,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原有的教育基础进行革新,就是教育创新。

在现在这个只是迅速更新的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教学考验。

教学创新已经深入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初中语文教学难以例外。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不断提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the times,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 innovation. now is the only time of the fast chang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higher test for teachers. teaching innovation has deepened in each subject teaching work,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not an exception. therefore,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of chinese language continuously should constantly develop students’interest in study and training as a good study habit while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and imparting knowledge.关键词:教育创新语文教学自主发展keywords: education innovation, chinese teaching, independent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0000--02前言: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教育创新,将教育创新有机巧妙的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这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重点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课程实施探索之路上,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已经是当今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创新教育呢?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主要应当从激发创新兴趣意识、突出创新方法、强化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创新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新课程探索之路上,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中就明确地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实现创新教育更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尤为必要,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创新教育呢?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应当从激发创新兴趣意识、突出创新方法、强化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创新教育。

一、激发创新兴趣奠定创新教育基础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教师授课一直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

学生情绪不高,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持续推广,电脑走进我们的生活,它让单调的课堂一下变得有趣。

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
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这就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
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

当然,为了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突出方法教育让创新融入语文教学当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

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

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给学生一个创新的宽松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
活动之中。

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

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
生敢于创新。

2.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

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l)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2)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

(3)还要有一定的难度。

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3.授之以道,夯实创新基础。

(l)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

(2)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只有在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了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三、强化思维训练为创新教育增添活力
初中语文课本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

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1.指导学生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

2.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
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

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

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当然,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王营初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