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建筑 三江风雨桥
广西名胜古迹

广西名胜古迹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
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广西名胜古迹,欢迎大家阅读。
最著名的侗族民族建筑程阳风雨桥又称“永济桥”,是广西最著名的侗族建筑,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以北20公里的林溪乡程阳村,建于1920年。
风雨桥为侗族人民来往憩息、避风雨之佳境,也是侗家青年聚会、恋爱之雅处。
它和鼓楼一样,同是侗乡的特有标志。
大圩古镇大圩古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
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
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大圩古镇在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
史载,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最。
大圩古镇曾名长安市、芦田市,通称大圩。
汉代已形成小居民点,北宋时已是商业繁华集镇,明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其商业初兴于宋,曾设税官;中兴于明,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称“水陆码头”,抗日时期有“小桂林”之称,赶圩人数高达1万余人,泊船多达二、三百艘,地方商业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
扬美古镇扬美古镇,位于南宁市的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仅36公里,公路、水路、铁路俱通过这里。
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自建镇到民国年间,一直是近百公里范围的商品集散地,繁荣一时,素有“小南宁”之称。
扬美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遍布全镇,现有二百多处,大多分布在古镇内的各街巷里,特色鲜明的明清民居有的还完好无损,因此今天又得名“扬美古镇”。
以古镇、老街、碧水、金滩、奇石、怪树著称,也是辛亥革命党人黄兴、梁烈亚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地。
现有700余栋明清建筑。
保留较为完整的景点有:清代一条街、明代民居、魁星楼、黄氏庄园、古埠码头等,扬美江滩以及周围的左江亦风景如画,其青坡怀古、剑插清泉、滩松相呼、雷峰积翠、亭对江流、金沙月夜、龙潭夕影、阁望云霞等八景尤负盛名。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发表时间:2020-09-15T08:47:53.18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0年5期作者:王旭[导读] 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桥梁建筑史,有许多世界著名桥梁,其中程阳风雨桥作为侗族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建筑技艺高超,建筑艺术内涵深刻。
广西旅发中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500摘要: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桥梁建筑史,有许多世界著名桥梁,其中程阳风雨桥作为侗族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建筑技艺高超,建筑艺术内涵深刻。
将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能够满足交通修,休息娱乐等多种要求,还能够提供宗教祭祀等公共活动,程阳风雨桥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对程阳风雨桥进行详细介绍,深入探究侗族文化的重要内涵与风俗。
关键词:程阳风雨桥;侗族建筑艺术;技术结晶引言侗族鼓楼、风雨桥、凉亭景亭等木结构建筑艺术,是侗族整体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体现,尤其是臻于建筑艺术具有比较高层次的风雨桥获得海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赏,认为程阳风雨桥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程阳风雨桥又名永济桥,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内的程阳八寨景区中,是其标志性景点之一,更是广西众多风雨桥中很有名的一座,于 1982 年 2 月 23 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建筑史的瑰宝,更是世界的瑰宝,所以在分析程阳风雨桥建筑技巧时,同样需要对其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够挖掘其隐含的审美品格。
程阳风雨桥的建筑技巧程阳风雨桥在 1912 年至 1924 年修建完成,横跨在河面,由桥墩、桥跨、桥面和屋顶四个部分组成,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整个桥梁全长 64.4m,宽 3.4m,桥亭高 10.6m,2 台 3 墩 4 孔,墩台上建有 5 座塔式桥亭,墩、台之间为桥廊,亭廊相连。
桥亭飞檐高翘,屋顶采用青瓦白栈的设计风格,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
利用黑白相间的横线进行分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整个桥身的装饰不多,非常淡雅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合,体现出侗族人民的民风淳朴。
风雨桥的卯榫结构特征浅析

风雨桥的卯榫结构特征浅析摘要:古人云:逢山必有路,逢水必有桥。
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实地考察对象,发现侗寨随处可见大小不一,古朴精巧的廊亭式木桥——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是一种由桥、廊、亭组合而成的,别具建筑特色,与鼓楼、侗歌并称侗寨三宝。
风雨桥除了基座外,其余全部用杉木穿斗式的处理,不用一铆一钉的卯榫结构贯穿而成,这是三江侗族风雨桥的特色也彰显了桥文化的宏厚。
关键词:风雨桥;卯榫结构;文化内涵1、引言风雨桥的特别之处除了独具侗族特色的廊亭式设计外,全桥的屋顶木构架基本采用穿斗式处理,疏檩与密檩的穿斗式构架形式针对具体情况而灵活的运用,堪称我国传统木屋结构综合应用的典范。
穿斗结构可以使桥梁形成高低错落、凹凸进退、变化丰富的形体,适应于侗族山多溪多的地理环境。
因此,风雨桥的柱、梁、枋、檩构件的接头均用卯榫结构,即不用一钉一铆,靠的是木工精确的嵌槽技艺。
2、风雨桥的整体建筑结构实地考察的风雨桥一般桥长为10—100米,同时也有新建的风雨桥长达150米的。
桥身的长短不一视地理环境和经济有关,但桥的外部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基座、桥跨与亭廊。
基座也就是风雨桥的桥墩,桥的基础设施,由清条石垒砌而成的桥墩,坚固防洪。
若在溪流较小的风雨桥,桥墩的位置往往是堆砌在溪流的两端,只有跨度大的风雨桥在河中会垒砌多个桥墩。
著名的三江程阳风雨桥河中央就有三座桥墩。
风雨桥的桥跨为木结构,在桥墩上放置的两排杉木是作为托架梁用的,基座上采用悬臂托架来支撑主体桥跨结构。
托臂式的桥跨结构在遇到洪水泛滥时既能排洪又能在天气炎热时透风。
杉木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盛产的木材,既美观又防潮,大大地减少了风雨桥的建造成本。
亭廊,风雨桥的桥廊和亭阁结构。
也是最直接感知风雨桥特色的外部构筑。
桥廊是风雨桥最实用的部分,一般规模的廊面会设一层廊屋,为当地人们遮风挡雨,乘凉休憩提供便捷。
又能保护整个桥面免受风雨的腐蚀,更重要的是后来还发明了人畜两用的风雨桥。
侗族建筑艺术大成─程阳风雨桥

侗族建筑艺术大成─程阳风雨桥程阳风雨桥闻名中外、规模宏大、保存最好、形式独特而富于变化,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省相接的三江县是以侗寨族为主体(占全县人口54%)。
侗族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古朴灿烂。
侗族村寨多建于山麓、溪流河畔,所以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桥。
此地区建筑桥梁的特色是,桥上有廊和亭,能挡风遮雨、供人畜通行,故称为“风雨桥”。
桥梁对于侗族人沟通村寨之间的联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目前三江县境内10米以上的“风雨桥”有176座之多。
而其中闻名中外、规模宏大、保存最好、形式独特而富于变化的,首推位于广西省三江县林溪乡平岩村林溪河的“程阳风雨桥”。
它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风雨桥通常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上,既作交通之用,又有象征飞龙绕寨,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的宗教意含。
故“程阳风雨桥”又称为“回龙桥”、“永济桥”、“普济桥”、“赐福桥”、“盘龙桥”等。
在建筑史上“风雨桥”称之为“廊桥”、“楼桥”或“花桥”。
它是下为桥墩,上为长廊为基础结构的木桥,是侗族建筑的特色,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
“风雨桥”建筑起源于西元3世纪初。
散处于中国西南、西北、华东部分地区,其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趣。
桥的造型是侗族村寨模式的再现,桥亭和鼓楼造型相似,而桥廊则与民居的线条相吻合,整体构成完整的侗族村寨艺术的风貌。
程阳风雨桥是由程阳、马安等村镇50位侗族老人于1916年始建,用了12年时间才完成。
此桥桥面长77.76米,宽3.4米,高10.6米,桥台距离64.70米,河面至桥亭高20.25米。
5个六角形的石砌大桥墩,分为四孔,每孔净距离14·8 米。
风雨桥的结构组成分成三部分:下部为青石垒砌的桥墩,墩底用松木铺垫为底层,以油灰沾合青石砌成菱形的墩座,上面再铺置杉木。
桥墩之间跨度很大,能工巧匠们就在这桥墩之上铺了两层架四五尺直径、下短上长的六根连排大杉木做为“挑梁”(又叫挑枕),而把两层正梁架在挑梁之上,再铺设木板作为桥面。
世界最具民族特色的桥梁——风雨桥(含全套施工图设计)

世界最具民族特色的桥梁——风雨桥(含全套施工图设计)风雨桥,顾名思义是能够挡风遮雨的桥。
'是指在桥梁上加盖廊道,亭子和阁楼等其余建筑物的一种综合建筑形式。
其起源于广西桂北的丘陵地带,即湘黔交界处,此地多为崇山峻岭,地形复杂多变,山岩陡峭,溪流众多,居住于此的侗民出行极其不便。
封闭的环境使得侗族人民与外界接触匮乏,风雨桥在这种环境下顺应而生,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类型。
据李长杰在《桂北民间建筑》中阐述,1990年,在桂北仅三江县的独峒,八江,林溪三个乡就有风雨桥112座,风雨桥的造桥者与设计者均为土生土长的侗民,他们运用当地独特建筑手法,融合自然环境,风水观念和功能需求,设计建造出一座座形态各异,美观大方的风雨桥。
经过上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风雨桥在布局、构筑和建筑艺术上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是当地综合建筑技术的高度体现。
作为侗族的传统代表性建筑之一,风雨桥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着侗族人民的经济文化水平、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是研究民族建筑文化及设计手法的又一良好主体。
侗族地区偏僻的环境使得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年月中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留下了大量的风雨桥,为侗族民族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学界对传统风雨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学,桥梁学和建筑等领域,鲜少对其建筑形制进行研究,本文以广西侗族传统的风雨桥为例,对其形制和分类进行梳理分析。
2广西侗族传统风雨桥的基本建筑形制特点2.1广西侗族传统风雨桥的选址侗寨多分布在崇山峻岭,溪流纵横交错之地,桥梁是出行必不可少对的交通手段之一,基于村寨原有地理环境上对风水因素和侗族人民广西的心理因素的综合考虑,侗族传统风雨桥通常有以下几种选址方式。
大多数侗民选择将风雨桥架设在在寨子的水口处。
侗寨依山傍水而建,水流就成为了侗寨的基本要素之一,入口为村头,出口是寨尾。
寨子水口处的风雨桥是不仅能够满足村民们来来往往的交通需求,也满足风水理论中水口处应该有关卡重镇保平安的要求。
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例浅谈侗族风雨桥的美学特征

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例浅谈侗族风雨桥的美学特征作者:周召群来源:《大观》2016年第08期摘要: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侗族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体现出了侗族人高超的建造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侗族风雨桥是集交通、商业、娱乐、休闲等于一身的复合功能场所,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其造型美观富有民族文化气息,集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它的美不仅表现在艺术上,还表现在技结构上,更表现在其功能上,是艺术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风雨桥;美学特征;文化价值一、引言在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处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建筑物,如鼓楼、风雨桥等,其中,风雨桥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功能成为侗乡的瑰宝,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既是侗族人民过往河溪的交通设施,又是侗民们在劳动之余休憩的场所;它不仅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而且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及美学结构设计更是令人惊奇,它是侗寨的重要标志。
笔者以风雨桥中最著名的广西程阳风雨桥为例,分别从艺术、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浅谈程阳桥的美学特征。
二、美学特征(一)艺术美一座建筑的美首先体现在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融合上,它的美是侗乡环境美的一部分。
风雨桥横亘在寨前的林溪上,与鳞次节比的民居和高耸挺拔的鼓楼于青山绿树间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图一)。
程阳桥全长七十六米,宽近四米,五墩四孔,每孔净跨近五米。
桥上建有遮雨的长廊,在每个桥墩上又建有当地侗族风格的楼亭五座。
屋面都是四层塔式重檐,上面铺有小青瓦,戗脊端部均做成弯月形,就像展翅欲飞的鸟翼。
楼亭的最上层屋面有三种形式,中间的是六角攒尖顶,其两边是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部都安置葫芦宝顶,最边上的是歇山顶,这般起伏变化的屋顶,配合整齐有序的廊柱,形成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使变化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就像一首美妙动听的的音乐,韵动人心。
侗族人民在久远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念,程阳桥整个桥面的廊楼建筑造型美观、风格别致,他们喜欢古朴淡雅,故程阳桥采用青瓦白檐,形成黑白相间的横线分割,十分协调,给人以完整的艺术美感。
广西三江侗族风雨桥和鼓楼资料讲解

广西三江侗族风雨桥
和鼓楼
广西三江侗族风雨桥和鼓楼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侗族有三大国宝——鼓楼、花桥和大歌,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
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
由桥、塔、亭组成。
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
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其中三江风雨桥为世界上最长风雨桥,该桥不论高度、长度,还是外形设计,都堪称世界之最。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
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
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 来自摄影师“左眼睛”的的作品。
三江风雨桥导游词范文

三江风雨桥导游词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祝福语、广播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host speeche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blessings, broadcast articl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stay tuned!三江风雨桥导游词范文1三江风雨桥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东自治县浔河,钢筋混凝土月牙形单桥拱与集东特色木结构建筑技术精华为一体,有7座桥亭,其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最大,可称为世界第一风雨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身,全杉木质结构 气势恢宏独特。侗族人民为表达心中美好的 愿望修建风雨桥,从此就在她的庇佑下生息 劳作,风雨桥成为侗族文化象征的同时也是 侗族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结构美 • 形式美 • 装饰美 • 整体美
•风雨桥桥梁由巨大的石墩、 木结构的桥身、集廊、亭、 桥的特点于一身设计精巧 不用一钉一铆浑然天成, 充分考虑到力学原理采用 中国古代倒塔式全杉木结 构,桥身坚固踏实。
桥亭的设计独具特色, 既体现了少数名族风情又 带有中国传统园林气质, 四面八角,屋檐向上微翘, 造型稳重不失轻盈。回廊 似的桥身将周边景色收入 眼底,通风透气。
•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 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 含宝形状。正梁顶上塑有双龙 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 楼阁观赏厅、亭、廊、柱枋、 店面门牌等对联、条幅系全国 名家书法精品,由名匠雕刻制 成。 •桥盖黑瓦白墙,形成黑白相间 的横线分割,将桥身装点得秀 丽典雅。
侗族建筑
• 程阳桥始建于1912年长 77.76米宽3.75米高 11.5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 风雨桥,全木质结构端 庄秀丽与赵州桥、 泸定 桥 、罗马尼亚诺娃沃钢 桥、一起被并为世界四 大名桥。
程阳桥始建于1912年长77.76米宽 3.75米高11.5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风雨桥, 全木质结构端庄秀丽与赵州桥、 泸定 桥 、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桥、一起被并为 世界四大名桥。
清新秀丽的风雨桥与大自然形成完美的协调与统一, 精湛的民族工艺让风雨桥气质灵动,结合美丽的三江风景, 形成一幅令人震撼的美景。
风雨桥是热心于公益事业侗族人民智慧 的结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难得的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