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月相(9)
七下科学月相

七下科学月相简介月相是指地球上观测到的月亮的外观形态的变化。
月亮的外观会随着月球绕地球一周的运动而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月相变化。
月相是月亮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月相的原理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迹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之间的相对关系所导致的。
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27.3天,地球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形成一个直角时,我们看到的是半月;而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
由于这种相对关系的变化,月相也会随之不断变化。
月相的类型根据月相的不同形态,我们可以将月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新月新月是指月球在地球的背面,太阳照射到月球背面的一侧,因此我们无法看到月亮。
新月时,太阳和月球几乎在同一方向上,它们的距离也最近。
上弦月上弦月是指月球的一半被太阳的光照亮,我们看到的是月球的右半侧。
上弦月时,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夹角约为90度。
满月满月是指月球的整个表面都被太阳的光照亮,我们看到的是完整的圆盘状月亮。
满月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处于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
下弦月下弦月是指月球的一半被太阳的光照亮,我们看到的是月球的左半侧。
下弦月时,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夹角约为90度,与上弦月相反。
细弯月细弯月是指月球的一小部分被太阳的光照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细弯形状的月亮。
微弯月微弯月是指月球的一极小部分被太阳的光照亮,我们几乎看不到月亮的形状。
微弯月通常出现在新月和新月之间,即在新月和新月之间的几天内。
月相的变化过程月相的变化是一个循环过程,通常一个循环为一个月(满月到下一个满月的时间)。
在一个月的循环中,月相会从新月逐渐变为满月,然后再逐渐变为新月。
这个循环被称为月相的周期。
月相的变化过程如下:1.新月:月亮不可见。
2.细弯月:月亮的一小部分可见,形状为弧形。
第4节月相(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农历时间 初一
初七 初八
十五 十六
二十二 下一个 二十三 初一
光
月相
形状
三者位置
新月→满月→新月(下一个) 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29.53天
农历月份 朔: 农历月初一 望: 农历月十五或十六 农历相关节日:
节日
春节
端午
重阳
中秋
农历时间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清明 阳历
五一 阳历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1、下图是视察月相的一个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 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B ) A.小球应沿a → b → c…… → h方向移动 B.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 C.移动小球时,小球涂白的一面应始终对着灯光 D.记录的是视察到的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第4节月相
月球与地球一样不会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1.打开灯,视察者面朝灯,把球置于视察者 和灯之间(最好使用黑颜色的球。如果没有灯, 可用一个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球代替)。
2.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视察球被光照亮 部分的形状。
3.在图的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 部分的形状。
2、小科在学习了“月相”一节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如图
所示的月相,据此估计当天的农历日期是( C )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D.二十二、二十三
3、202X年5月7日(农历四月十五),今年第四次也是最后 一次“超级月亮”现身天空。当天的月相是(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 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 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 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 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到达最大。当大量潮水从 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 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浙教版科学七上《月相》

☆ 08中考速递
10.(2008· 检测)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的 月相过程的是
A B C D
E
F
G
H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E→C→H→D→F D.E→D→H→C→F→B→G→A→E
11.(2008· 检测)看月相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月相? 2.月相的成因?(位置关系) 3.月相变化的规律有什么特点?(全过程形状) 4.月相变化与农历有怎样的关系?(朔望月)
温顾知新
1.说出你所了解的月亮形状? 2.说说与月相有关的诗句?例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当日、地、月三球大致成一直线而地球在太 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C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7.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 答:
① ② ③ ④
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 下弦月 ②_______ 新月 ③______ 满月 ④_______ 上弦月 ①_______ (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 ②④③ ① 。 序排是________
凸月
2
3
1
凸月
4
练习:说出下面各月相的名称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残月
峨嵋月
三、月相的变化规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律 1. 课件演示月相变化规律。
初中科学月相

练习二:
地 日
月
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画出此图所示的日地月三者位置时的月相。
(2)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明亮 的月面面积将逐渐 缩小 。
(3)画出约七天后的月相。
北
东
西
东
西
南
以下月相分别在一天中什么时间可见?
东西
东西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地理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星空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为什么月球的相貌会变化呢?
太阳 返回
月亮
地球 5º
观 察 月 相 变 化 的 规 律
月相变化规律:
1、朔、望时,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 2、上弦月,下弦月时,三者成直角。 3、判断上半月、下半月看右左
月相的成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 使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在一个月中 发生规律的变化。
G、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满月)
课外练习
如果地球遮住了太阳光,使月球不 能反射太阳光,这会导致什么现象 呢?它有什么规律吗?
谢 谢!
练习1:说出下面各月相的名称
满月
凸月
上弦月
新月
下弦月
残月Βιβλιοθήκη 凸月娥眉月月相和农历
朔望月:新月――满月――新月 29.5天
朔:农历月的初一
望:农历月的十五或十六
练一练:分别画出下面农历节日的月相
春节(正月初一)
端午(五月初五)
重阳(九月初九)
中秋(八月十五)
元宵(正月十五)
七夕(七月初七)
除夕(十二月三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七年级科学月相教案

七年级科学月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月相的概念及分类: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 月相的变化规律:新月和满月间隔约29.5天,上弦月和下弦月间隔约14.7天。
3. 月相形成的原因: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分类和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月相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月相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相的概念和分类,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4.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并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加深对月相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绘制的月相变化图,了解学生对月相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月相及其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月相观察活动,如夜间观测月亮,记录月相变化。
3. 引导学生关注月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航海等。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月相图片、模型等教具。
2. 天文知识资料、书籍。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姓名:【重点知识复习】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远动。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月球——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地球——太阳(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月球4、①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相的形成变化图(重点,必须会画)(P105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②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上半个月的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个月的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③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满月→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④农历节日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除夕:农历腊月三十⑤古诗中的月相A、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循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新月)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眉月)E、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上弦月)F、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满月)G、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弦月)H、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钢。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残月)5、潮起潮落是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大潮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农历十五日食和月食1、日食: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科学《月相变化 》教案(两篇)

教案一:月亮的秘密——探索月相的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学生能够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月相变化的周期。
教学重点:1. 月相的变化和形成原因。
2. 月相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月相变化演示仪。
2. 月相变化图。
3. 观察月相的记录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演示:使用月相变化演示仪,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3. 讲解: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即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
4.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月亮,并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学生能够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月相变化的周期。
教案二:月球的奥秘——制作月相变化的模型1. 学生能够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
2. 学生能够制作月相变化的模型,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3. 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模型中的月相变化。
教学重点:1. 月相变化的原理和过程。
2. 月相模型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月相变化模型材料:乒乓球、牙膏、棉花等。
2. 月相变化图。
3. 观察月相的记录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讲解:讲解月相变化的原理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
3.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月相变化模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4. 实践:学生操作模型,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
2. 学生能够制作月相变化的模型,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3. 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模型中的月相变化。
六、探索月球的奥秘——深入了解月相周期1.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月相的名称和顺序。
2. 学生能够计算并解释月相周期。
3.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月相的变化。
教学重点:1. 月相的名称和顺序。
2. 月相周期的计算和解释。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月相--浙教版科学七下

不可见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圆形 十五、六
半圆 亮面朝东
廿二、三
② 月相变化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望) 十五
(朔) 初一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我国农历中,阴历月份的确定,是以月相变化 周期(朔望月)为依据。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 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月球始终以 同一个面对 着地球,在 地球上是看 不到月球背 面的。
① 月球是不发光的,不透明能反射光的球体。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地球和宇宙》
月球除了绕
从A到B所花时间即为27.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 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新月) 端午节五月初五;(蛾眉月) 中秋节八月十五;(满月) 重阳节九月初九;(凸月)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 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 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 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 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 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 前浪,层层相叠。
是背向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总是相同的。
月球公转、自转周期等于一个恒星月(约27.3天) 而月相变化的周期等于一个朔望月(29.53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月相 图
月球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h
2
你能根据前面的笑话故事提出 一个科学问题吗?
月相的变化是 怎样形成的?
h
3
可能是… …
h
4
月球是透明的吗?本身能发光吗?
月球绕着地球转
B
想
,太阳光从一侧
一
射向月球。你能 用阴影表示出A
C
、B、C、D四个
太
A
阳
光
想
位置上的月球没 有被部分?
h
7
查一查,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一个 公历年恰好能安排12个农历月吗? 说一说,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确 定的,分别在什么时间。
春节 端午 重阳 中秋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h
8
思考:你是否注意过,月面虽有圆缺变
化,但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变化,也就 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 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的。那么 月亮为什么不肯转过脸去呢?请你设计 一个实验方案来解释这一现象。
h
9
作业:
1、连续一个月 观测月相,记 录月相的变化。 记录方式可多 样化,如照片、 绘图、文字说 明等。
2、必做题 作业本第1、2、4题。 3、选做题 作业本第3、5题
h
10
h
5
A 月相
B
C
D
名称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朔)
农历 时间
初一
(望)
初七、 十五、 二十二、
初八 十六 二十三
月相变化的周期: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
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
29.53天。称为朔望月h
6
月相的变化是 如何形成的?
形成的原因:1、月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 的球体。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 地、月相对位置在有规律 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