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月相(6)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十二讲:月相的变化知识梳理及练习(附答案)

第十二讲:月相的变化一、知识梳理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2、3、月相变化规律:注:①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4、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二、例题与变式【例题】1.月相是指()A月球的形状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C月球的面貌 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2)月球是一个球体(3)月球绕地球运动(4)月球位置相对于太阳的变化A1,2 B2,3 C3,4 D1,3【变式训练】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_____,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_________写出下列我国传统节日的月相:春节是____,中秋节是_______,元宵节是_________农历一个月一般为__________天三、随堂练习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 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5.(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初一科学之月相变化以及月食和日食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_李巍_ 学生:__ 时间:_2010_年_10_月_1_日____段一、授课目的1、熟悉月相变化2、了解日食3、了解月食二、授课内容:知识点梳理:一、月相:月球视面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的统称。
1、月相形成的原因:a、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面向太阳的一面为亮面)。
b、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2、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
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3、月相变化规律(1)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不断变化,就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周期性更迭。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天。
(注意:弓的弦在上为上弦月,反之,为下弦月)(2)月相和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月相名称出现的大致时间日、地月位置关系视觉形状新月和朔初一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不可见上弦月初七、初八大致成直角,月在地球的上方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或望十五、十六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通宵可见,一轮明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大致成直角,月居地球的下方半圆。
下半夜见于东部天空,月面朝东4、月相出现的时间和在天空的位置月相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月落晚见月情形新月同升同落清晨黄昏彻夜不见满月此起彼落黄昏清晨通宵可见上弦月迟升后落正午半夜上半夜西天,“脸”朝西,西半边亮下弦月早升先落半夜正午下半夜东天,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月亮出现在西侧天空,月亮的西侧半边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月亮出现在东侧天空,月亮的东侧半边亮。
5、月相变化与农历农历是中国古代利用月相变化的规律创造的计时制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月相》同步练习

《月相》同步练习A组基础训练1.月相的成因(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2.(丽水中考)201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四),天空将出现金星和木星再次紧密相连的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3.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相变化是人所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形状有规律地变化C.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那么就不会有月相变化D.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引起的4.下面哪个节日里即使在晴朗的夜空你也看不到月亮(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春节 D.中秋节5.日、月、地三者呈一条直线,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满月6.在一个阴历月中,月相有:①望、②朔、③上弦、④下弦、⑤娥眉月、⑥凸月,从初一到十六可见的月相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⑥② B.②③⑥⑤①C.②⑤③⑥① D.②④⑥⑤①7.如图所示的四种月相中,在农历下半月凌晨才能观察到的是( )8. 月球经过C点后到达D点。
有关月球在D点的这一天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8题图A.这一天的月相为上弦月B.这一天的月相东半亮,西半暗C.这一天看到月相应在上半夜D.再过七天,月相变为满月9. 从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金星的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
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第9题图A.甲 B.乙 C.丙 D.丁10.关于月相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初一到十五,月相从西到东逐渐增大光亮的面积B.从十六到三十,月相从西到东逐渐增大光亮的面积C.从初一到十五,月相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光亮的面积D.从十六到三十,月相从东到西逐渐减小光亮的面积11.傍晚时高悬在正南方天空中的半个月亮是( )A.东半部亮的上弦月 B.西半部亮的下弦月C.东半部亮的下弦月 D.西半部亮的上弦月12.根据月相知识,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浙教版科学七上《月相》

☆ 08中考速递
10.(2008· 检测)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的 月相过程的是
A B C D
E
F
G
H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E→C→H→D→F D.E→D→H→C→F→B→G→A→E
11.(2008· 检测)看月相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月相? 2.月相的成因?(位置关系) 3.月相变化的规律有什么特点?(全过程形状) 4.月相变化与农历有怎样的关系?(朔望月)
温顾知新
1.说出你所了解的月亮形状? 2.说说与月相有关的诗句?例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当日、地、月三球大致成一直线而地球在太 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C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7.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 答:
① ② ③ ④
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 下弦月 ②_______ 新月 ③______ 满月 ④_______ 上弦月 ①_______ (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 ②④③ ① 。 序排是________
凸月
2
3
1
凸月
4
练习:说出下面各月相的名称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残月
峨嵋月
三、月相的变化规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律 1. 课件演示月相变化规律。
七年级科学月相教案

七年级科学月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月相的概念及分类: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 月相的变化规律:新月和满月间隔约29.5天,上弦月和下弦月间隔约14.7天。
3. 月相形成的原因: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分类和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月相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月相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相的概念和分类,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4.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并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加深对月相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绘制的月相变化图,了解学生对月相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月相及其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月相观察活动,如夜间观测月亮,记录月相变化。
3. 引导学生关注月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航海等。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月相图片、模型等教具。
2. 天文知识资料、书籍。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月相》精彩教案5 浙教版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月相》精彩教案5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第3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三节《月相》。
详细内容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以及月相观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变化的原因。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月相现象,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3. 增进学生对地球与月球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激发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与潮汐的关系。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月相观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月相卡片。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地球仪、月球仪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月相?(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月相与潮汐有什么关系?3. 知识讲解(1)月相的概念(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及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月相与潮汐:月相变化影响潮汐大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观察记录表,并绘制月相变化图。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与潮汐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3.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4. 月相观测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与潮汐的关系。
2. 答案:月相变化记录表、月相与潮汐关系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月相的概念、变化原因及观测方法。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月相与农业生产、航海、天文观测等方面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知识讲解中的月相变化原因4. 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使用地球仪、月球仪和手电筒等教具,形象直观地展示月相变化过程。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姓名:【重点知识复习】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远动。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月球——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地球——太阳(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月球4、①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相的形成变化图(重点,必须会画)(P105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②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上半个月的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个月的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③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满月→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④农历节日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除夕:农历腊月三十⑤古诗中的月相A、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循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新月)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眉月)E、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上弦月)F、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满月)G、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弦月)H、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钢。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残月)5、潮起潮落是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大潮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农历十五日食和月食1、日食: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七年级科学下册 4.4《月相》课件1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12/7/2021
这张照片肯定是24点以后
拍的,所以是早晨不是黄昏。 第十页,共十五页。
12/7/2021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月相 和时间的关系 (yuèxiàng)
上半月的各月相都是在白天升起,晚上 落下。而下半月的各月相在晚上升起,白天 落下。
因此上半月的月相黄昏日落后可见,下 半月的月相日出黎明前方能见到。
E.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残月)
F.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满月)
G.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满月)
H.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 12/7/2021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共潮生。
(满月)
阅读(yuèdú) 钱江潮
12/7/2021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4.4 月相。4.4 月相。2、月球(yuèqiú)绕地球运动,使日、。月相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把日 落时我们在天空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的月相及名称天如图中的空圆和方框中。Ps: 数字表示月亮升起
4.4
月相(yuèxiàng)
月相:月球(yuèqiú)的各种圆缺形
12/7/2021
态
第一页,共十五页。
D
E
F
月相(yuèxiàng)形 成
12/7/2021
C
B
A
阳 光
H G
用铅笔(qiānbǐ)涂黑看到的阴影部分
第二页,共十五页。
AB CD E F GHA
新月(xīn峨yuè嵋) 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mǎn凸yu月è) 下弦月 峨眉月 新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农历
初一(chū yī) ( 初三朔、)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8
新 月
h
9
上 弦 月
h
10
满 月
h
11
下 弦 月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月相规律
月相从初一的新月,到初七、 八的上弦月,十五、十六的满月, 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再到 初一的新月的变化过程。
h
13
农历分大月和小月,大月 为30天,小月为29天。一个公 历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除 安排完整的农历月外,还多出 11天。
h
4
讨论: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A 月球上的天气变化 B 地球上的天气变化 C 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 系的不断变化
h
5
思考:
你是否注意到,月面虽然 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本身 却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月 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 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释这一现 象吗?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猜一猜,这里隐含了 一个什么天文现象?
h
1
月相
h
2
动手做
1 在转动过程中,球的白面始终正 对黑板。 2 如P103所示,依次观察白面形状。
3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讨论纸上。
h
3
讨论: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想一想:有“日相”变化吗?为什么?
A 月球上的天气变化 B 地球上的天气变化 C 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 系的不断变化
想一想:这11天是如何安排的?
h
14
练习
1、我们观察到的月球各种圆缺的形态称为( B ) A 月形 B 月相 C 月蚀 D 月食
h
15
2 、引起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1)月球不停地绕地球运动 (2)月球自身不会发光 (3)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停变化 A(1) B (2) C (3) D 都是
h
16
3、连线题
初一 初七、八 十五 二十二、三
满月 新月 下弦月 上弦月
h
17
4、根据下面月相图形,判断农历月份
A 初一至初七 C 十五至二十二
B 初八至十五 D 二十三至三十
( D ) (C ) ( B ) (A )
h
18
h
6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自转, 旋转的两个周期完全相同,都是 27.3天,且方向相同,结果问题
一面朝向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 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看不 到他的另一面。
h
7
观察
1、 在图3—31中用铅笔画出在地 球上观察到的新月、满月、上弦月、 下弦月的月相。
2 、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3 、讨论一下从新月到上弦月、 上弦月到满月、下弦月到新月是 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