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什么制度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模拟试卷2(题后含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模拟试卷2(题后含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28年底,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A.张作霖B.张学良C.阎锡山D.杨虎城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奉系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标志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知识模块: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中华职业教育社B.中国民主同盟C.中国青年党D.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间党派的活动。

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成立于1930年8月。

该党在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军事上主张反蒋,发动武装起义。

该知识点连续三次在真题中出现,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知识模块:中国革命的新道路3.1927年,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赣南会议D.十二月会议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总方针,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把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同找到新的革命道路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很大进步。

知识模块: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A.田汉B.聂耳C.鲁迅D.瞿秋白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左翼文化运动。

模拟练习10

模拟练习10

第一题单选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解放区建立的过渡性临时政权形式是 ( )A. 军事管制委员会B.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C.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D. 各级人民政府★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2.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两个务必"要求的会议是 ( )A. 七届二中全会B. 七届三中全会C. 中共七大D. 七届一中全会★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3.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C.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4.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 )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共一大D. 中共二大★答题情况:【标准答案】D5.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 ( )A. 国营经济B. 合作社经济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 个体经济★答题情况:【标准答案】C6.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 )A. 经济侵略B. 文化侵略C. 军事侵略D. 宗教渗透★答题情况:【标准答案】C7. 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的是 ( )A. 梁发B. 洪秀全C. 冯云山D. 杨秀清★答题情况:【标准答案】B8.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是 ( )A. "满洲国"B. "国民政府"C. 兴亚会D. 冀东防共委员会★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9. 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 )A. 淞沪战役B. 忻口战役C. 台儿庄战役D. 武汉战役★答题情况:【标准答案】C10.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 )A. 归国家所有B. 归企业所有C. 用于工人的工资D. 四马分肥★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11.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 1971年B. 1972年C. 1949年D. 1956年★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12. 1957年整风运动的主题是 (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 加强执政党建设C. 改进党的作风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13. 1956年被毛泽东称作"新经济政策"的是 ( )A.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B.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摘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规律D.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答题情况:【标准答案】B14. 谭嗣同写的主张变法维新著作是 ( )A. 《变法通义》B. 《仁学》C. 《日本变政考》D. 《人类公理》★答题情况:【标准答案】B15. 毛泽东实际上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 《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 《反对本本主义》★答题情况:【标准答案】C16. 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 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 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C.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 没收官僚资本★答题情况:【标准答案】D17. 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并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 ( )A. 抗暴运动B. "一二.一"运动C.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D. "五?二O"运动★答题情况:【标准答案】B18.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揭开了 ( )A. 战略进攻的序幕B. 战略决战的序幕C. 战略防御的序幕D. 战略相持的序幕★答题情况:【标准答案】A19.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秘密召开紧急会议。

近代史-第05章-单选

近代史-第05章-单选

题干1929年4月,( )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标志是(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的统治是代表( )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是( )。

遵义会议后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的是( )。

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是( )。

中华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根据( )。

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的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起义是( )。

南昌起义的时间是( )。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毛泽东撰写的理论著作没有( )。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的全权负责红军军事行动的新三人团的成员没有( )。

关于1935年遵义会议的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蕴含"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思想的文献不包括( )。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

结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重要会议是( )。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 )。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是( )。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是( )。

( )确立了党的"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策略总方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 )。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1927年8月,中共在汉口秘密召开的紧急会议是 ( )。

中共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确定的方针是( )。

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一、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9-11)答: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怎样的经济影响。

(22.25-28)答:消极影响:1、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2、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许多的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3、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外国廉价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排挤中国工业品和手工业产品。

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

4、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很快形成了垄断地位;资本—帝国主义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银行,使其成为它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

积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时间是(B)。

A. 1918年11月7日B. 1917年11月7日C. 1918年7月11日D. 1917年7月11日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C)。

A. 民主与科学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 自强求富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A)。

A. 香港海员罢工B. 二七惨案C. 安源罢工D.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A)。

A. 上海B. 南京C. 广州D. 天津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C)。

A. 旧三民主义B.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C. 新三民主义D. 《孙文越飞宣言》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B)。

A. 上海印刷工会B. 上海机器工会C. 上海纺织工会D. 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B)。

A. 孙中山发表《国民党宣言》B.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C. 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D. 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召开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A)召开。

A. 上海B. 北京C. 南京D. 天津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C)。

A.发行金圆券B.发行银圆券C.发行法币D.发行军票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c)。

A. 旧三民主义B.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D. 《孙文越飞宣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D)领导的。

A.梁漱溟B.黄炎培C.曾琦D.邓演达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C)秘密召开紧急会议。

A.上海B.南京C.汉口D.武汉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c)。

A.宁汉合流B.皇姑屯事件C.东北易帜D.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1929年4月,(B)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毛概3-1 2

毛概3-1 2

毛概3-2D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政治协商会议制度B、参议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单选题:>A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C、旧民主主义性质D、共产主义性质★单选题:> B 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主体是A、工人阶级B、工农联盟C、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联盟★单选题:> A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重要文章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A、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B、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单选题:>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单选题:> B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A、知识分子B、工人阶级C、工农联盟D、农民阶级★单选题:> A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是A、民主与专政的结合B、民主与集中的统一C、民主与协商的结合D、专政与镇压的结合★单选题:> A 我国政权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党的一元化领导C、多党合作制D、民族区域自治★单选题:> A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担任主席的是A、王明B、周恩来C、博古D、毛泽东★单选题:> A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A.1949年10月-1956年B.1949年10月-1952年C.1952年-1956年D.1953年-1956年★多选题:> BD 人民民主的基本内容是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建立联盟B.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D.对人民敌人实行专政E.采取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多选题:> ABDE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又联合又斗争E.以斗争求团结★多选题:> ACE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表现在A、民主与专政性质不同B、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割裂的C、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与方法D、民主与专政是可以互相代替的E、民主与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多选题:> BCD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是A、美帝国主义B、蒋介石反动派C、官僚资产阶级D、地主阶级E、民族资产阶级★多选题:> BCD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A.民主与集中的相互结合B.衔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C.扩大对敌人专政的范围D.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E.在概念表述上准确鲜明★多选题:> ABCD 毛泽东同志在下列哪些文章中提到人民民主专政A、《青年运动的方向》B、《论人民民主专政》C、《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联合政府》★多选题:> ADE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B、积极领导C、公私兼顾D、典型示范E、国家帮助★多选题:> ABCD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对资本家和帝国主义的改造★多选题:> ACD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A、个体农业B、官僚资本主义C、个体手工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E、小资产阶级★多选题:> ABCD“四马分肥”是指A、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基金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E、奖金★是非题:> 毛泽东说:“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什么制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什么制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什么制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呈现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同国民党统治区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根据地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它使身陷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首先由苏维埃共和国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乡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召开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在此基础上,逐级召开区、县、省和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县、省和全国苏维埃政府。各级苏维埃政府广பைடு நூலகம்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其他根据地也相继召开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苏维埃政府。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在许多青壮年参军参战的情况下,获得了土地的农民群众自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成立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合理调节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努力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增加农作物产量。
苏维埃政府注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根据地普遍建立了各种夜校、半日制学校、补习学校或识字班。中央根据地还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着力培养各方面的干部和专门人才。工农群众开始获得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
苏维埃政府认真加强廉洁从政的教育,坚决开展反对贪污腐化等的斗争。1933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还作出了“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等规定。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真正廉洁的政府。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练习题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一、单选题1、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的是A. 张作霖B. 冯玉祥C.张学良D. 冯国璋2、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废除议会制度的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约法》C. 《军政纲领》D.《训政纲领》3、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急剧地膨胀起来并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的是A. 外国资本B. 私营资本C. 民族资本D.官僚资本4、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A.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B. 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C. 从商业方面开始的D. 从农业方面开始的5、邓演达在1930年8月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 乡村建设派C. 中国青年党D. 中华职业教育社6、1930年8月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A. 梁漱溟B.邓演达C. 黄炎培D. 左舜生7、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组为A. 中国青年党B. 中华职业教育社C. 中国国家社会党D.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二、多选题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反对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 民族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2、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A.外国资本的压迫B.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A.民族资产阶级B.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C. 买办资产阶级D. 下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4、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乡村建设派C.中华职业教育社D.中国国家社会党三、简答题1、国民党南京政府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一是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和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将广大人民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什么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A. 国民参议院制度B. 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C. 国民参政会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B【解析】在1931年的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二条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第三条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会议的大会”。

【拓展链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简介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于瑞京(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作为当时全国苏维埃革命的中枢,对统一领导与加强全国苏区和红军部队的斗争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在革命战争中建立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职能首先是组织武装斗争。

正如毛泽东所:"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

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为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57页)因此,"苏维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武装民众,组织坚强的铁的红军,组织地方部队与游击队,组织关于进行战争的给养与运输"(《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37页)。

而组织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的管理职能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辅助职能,即便是辅助职能,它也是围绕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来行使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是中共中央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性作出的重大决策。

具体来说: 一是统一领导全国各根据地和红军斗争的迫切需要。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到1931年秋短短的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10多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

然而,由于中华民国政府的严密封锁、积极围剿,加上交通阻隔,各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活动基本上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加强领导、统一步调。

二是争取政治主动,实现人民利益的迫切需要。

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上,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一种是国民党执政的国家政权。

然而,这两种政权是不对等的,前者是区域性的、零散的、没有外交话语权的,后者是国家形态的、系统的、具有外交话语权的。

随着各地苏维埃区域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以便赢得政治斗争的主动权,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只有尽快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实现苏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10]三是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形成为开基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根据地--中央根据地,这就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瑞金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成为红色国都的不二选地。

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筹备工作。

1930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通告,首次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以统一领导全国各地苏维埃区域斗争的构想。

自此,中共中央将建立全国性苏维埃政权的任务摆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了长达1年零9个月的筹备工作。

1930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

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沟通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联系,动员苏区军民投入建立苏维埃全国政权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月中旬,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简称"中准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讨论决定了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条例,以及准备提交大会的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经济政策和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等草案,决定把"一苏大"的会址放在红一方面军活动的江西苏区。

1931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小布成立,后迁瑞金叶坪。

受中共中央的委托,苏区中央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承担了选举与会代表、酝酿确定苏维埃中央政府组成人员名单、起草文件、制定法规、确定具体会址和会期等筹备工作。

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候选人,并报告共产国际,得到批准。

毛泽东、任弼时等对筹备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6月,苏区中央局决定11月7日召开"一苏大"大会,10月得到中央批准。

至此,"一苏大"筹备就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呼之欲出。

中国红色政权的组织形式,近似于苏联的苏维埃政权。

列宁、斯大林认为,苏维埃共和国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最适当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

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其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是有区别的。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隆重开幕。

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央苏区、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苏区的代表,以及红军、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工会等代表,共610人。

越南、朝鲜的来宾也应邀出席大会。

第一次苏代会毛泽东代表苏区中央局向大会作《政治问题报告》。

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等法律文件。

大会选举产生了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周恩来、朱德、张鼎丞、古大存[1] 等63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政权机关;设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从此,一个崭新的红色国家政权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为庆祝"一苏大"的召开,毛泽东提笔挥毫,欣然写下"苏维埃为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题词。

1931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未到职)任副主席。

"毛主席"之称始于此时。

同时,会议产生了中央政府的各部部长(时称人民委员)。

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江西瑞金(改名"瑞京")。

于是,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心脏和枢纽。

12月1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庄严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中华苏维埃政权体制是由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人民委员会、最高法院、审计委员会等部分组成。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

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选举主席团为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委员会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最高法院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司法机关。

这个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宣布中华民族的完全自主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在苏维埃领域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不容许驻扎"。

大会通过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妇女法等,规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

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4月26日发出对日宣战通电,宣告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

到会代表693名,候补代表83名。

第二次苏代会毛泽东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两年来工作报告,朱德作红军建设报告,林伯渠作经济建设报告,吴亮平作苏维埃建设报告。

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选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张鼎丞、古大存[1] 等175人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罗荣桓、邓子恢、张爱萍、李克农、康克清等36人为候补执行委员;董必武等35人为中央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

1934年2月3日,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等17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并以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即国家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选举张闻天为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总理),下设11个人民委员部。

又选举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

毛泽东作了《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

根据1934年2月17日公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政权机关。

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额不超过585人,其全体会议每6个月召开一次。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被迫放弃中央苏区,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

同月,组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统一领导原中央苏区留守军民的斗争。

1935年5月,以张国焘为首的中共西北特委,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

中华苏维埃国家政体由此演变为联邦制。

1935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抵达陕甘苏区,结束长征。

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变更对外名义,称"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主席博古。

同月,中华苏维埃西北联邦格勒得沙共和国成立。

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扩大会议改国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宣布迁都延安,并正式启用1934年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与国徽旗。

1936年,再度改国号为"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对外继续沿用"中央西北办事处"的名义。

5月,中华苏维埃西北联邦波巴人民共和国成立。

1936年7月,红四、红二方面军撤离西北,中华苏维埃西北联邦政府机关随军北上,西北联邦下辖之格勒得沙共和国、波巴人民共和国不久遭敌镇压,归于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