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总酚酸及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参三七皂苷Rb1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Ca 2+]i含量和钙稳态的影响
![参三七皂苷Rb1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Ca 2+]i含量和钙稳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3420dd0ad51f01dc281f12b.png)
B i - i2 A0 Ma -e A Yn x n tn 0 g aR
1 De a t n o p r Me ii e, a g h u n t u e f S o t c e c Gu n z o 5 0 5 C i a; . p rme t f Ca do a c l r . pr me t f S o t s d cn Gu n z o I si t o p r S i n e, a g h u 6 0, h n 2 De a t n o r iv s u a t s 1
noa lrtcri oye a t l e y ag tni I A gI n / o e w sud r n i ho yoi f o e y l en t a ad myct w ssmua d b ni es I n l)a dH R m d l a n e o ewt 2 f p xa o w db h a o s i t o n ( g h h U cri y cts H/ r p ~D: b rt a e t(. -0I oL + / u n evl g- ee dn cpo o is cn ig a o oye + Rgo ;( ( R l er t n 0 1 1 m l ) HR g pu dr oaed pn e tree t a ns ann dm u p em 0 x / o r t or rg ts
【 bt c】 beteT p r t l o p ta et f aa o gk n8 eR lo e lu (C ])i p t t g A s at O j i :o xl e h r e f r r t n op nxnt i eoi b nfe a i [ a i n r e i r cv e o eo eem or s d r c cm o cn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三七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三七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李慧;王秉林;王超;史博伦;杨修成【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三七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健康SD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0只造模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并高脂饮食法建动物模型,成模后将模型组分为4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30只、模型组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其中高、中、低三个组按预定剂量给予丹参多酚酸盐和三七总皂苷连续腹腔注射8周,模型组及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注射前后空腹血糖(FPG)、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水平;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计算各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分光光度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结果:注射后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F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FPG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三个剂量组SOD、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二个剂量组CVF均明显小于低剂量组,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三七总皂苷能够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延缓心肌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9活性有关.【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06【总页数】4页(P71-73,84)【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三七总皂苷;2型糖尿病【作者】李慧;王秉林;王超;史博伦;杨修成【作者单位】河南宏力医院,河南新乡 453400;河南宏力医院,河南新乡 453400;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宏力医院,河南新乡 453400;河南宏力医院,河南新乡45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alvianolate combined with Panax notoginsenosidum o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of type 2 diabetic model rats. Methods: A total of 50 healthy SD ra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n=10)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4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Streptozotocin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nd high fat diet to establish the diabetic models, which were then subdivided into high dose group (n=10), moderate dose group (n=10), low dose group (n=10) and model group (n=10). Further, the high dose group, moderate dose group and low dose group were given the prescribed Salvianolate combined with Panax notoginsenosidum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for 8 weeks, while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equivalent physiological saline. The levels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 peroxidase (GSH-Px),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jection were compared. The myocardial fibrosis was observed by Masson staining. The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VF) was calculated and the activities of Caspase-3, Caspase-8 and Caspase-9 were detected by commercial kit. Results: After the injection, the FPG levels of the high dose group, moderate dose group and low 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FPG level of the high dose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w dos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SOD and GSH-Px of the high dose group, moderate dose group and low 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odel group, the MDA level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odel group, the levels of SOD and GSH-Px of the high dose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ow dos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Moreover, the levels of CVF of the high dose group and moderate 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w dose group, the activities of Caspase-3 and Caspase-9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ow dos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Salvianolate combined with Panax notoginsenosidum could improve the plasma glucose levels of the type 2 diabetic model rats and delay myocardial fibrosis. The mechanism of myocardium protection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ity of Caspase-9.【Key words】 Salvianolate; Panax notoginsenosidum; Type 2 diabetesmellitus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局灶性坏死,细胞外间质纤维化,这与糖代谢异常导致的反复应激、氧化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2]。
三七总皂苷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三七总皂苷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的临床探究导言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冠脉介入术(PC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但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探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在改善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本文将就三七总皂苷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中的临床探究进行探讨。
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的机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是指在缺血状态下,经过再灌注后心肌继续受损。
缺血阶段导致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引起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和线粒体功能受损。
再灌注过程中,氧自由基和炎症介质进一步损哀伤肌细胞,导致心肌毁伤扩大和心功能下降。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三七总皂苷是从植物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肌缺血以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探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抑止氧自由基的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缩减炎症反应等途径,保卫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毁伤。
三七总皂苷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探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探究关注三七总皂苷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效果。
一项回顾性探究发现,赐予三七总皂苷治疗的患者在PCI术后短期心里肌毁伤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T)的释放量较低,心功能恢复较好。
另一项随机比较试验探究显示,在PCI术后静注三七总皂苷治疗组中,心肌舒张功能和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患者病情稳定。
这些探究结果提示三七总皂苷具有改善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的作用。
三七总皂苷的安全性除了有效性外,三七总皂苷的安全性也是临床探究关注的重点。
通过多项探究发现,三七总皂苷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时,不会增加患者的出血明显风险。
此外,三七总皂苷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一般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和过敏反应,且多数症状较轻。
结论近年来的临床探究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毁伤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三七皂苷R1及Pim-2在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七皂苷R1及Pim-2在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心脏疾病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脏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氧化应激是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的常见因素之一,其中过氧化氢(H2O2)是氧化应激损伤的重要分子。
三七皂苷R1和Pim-2是近年来发现的天然产物,它们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成为心肌保护剂研究的热点。
然而,目前对三七皂苷R1和Pim-2在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三七皂苷R1和Pim-2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防治心肌疾病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评估三七皂苷R1和Pim-2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探讨三七皂苷R1和Pim-2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中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3)分析三七皂苷R1和Pim-2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方法:(1)培养心肌细胞并诱导氧化应激。
(2)使用不同浓度的三七皂苷R1和Pim-2预处理心肌细胞。
(3)评估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如ROS和MDA)。
(4)检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情况。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本研究预计探讨了三七皂苷R1和Pim-2在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和减少凋亡率。
考虑到三七皂苷R1和Pim-2具有较强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本研究对心肌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本研究可以为深入研究三七皂苷R1和Pim-2的心血管保护机制提供参考,有助于开展其临床应用。
《2024年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范文

《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心肌纤维化,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心肌病也日益受到关注。
目前,对于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明确其作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约250-300g。
(2)药物:丹皮酚、三七总皂苷。
(3)试剂与仪器:血糖检测仪、心电图机、病理切片机等。
2. 实验方法(1)建立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2)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皮酚组、三七总皂苷组及联合用药组;(3)给药治疗8周后,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程度;(4)通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的作用机制。
三、实验结果1. 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经过8周的治疗,与模型组相比,丹皮酚组、三七总皂苷组及联合用药组的大鼠心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其中联合用药组改善最为明显。
2. 心肌纤维化程度变化实验组大鼠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其中联合用药组的心肌纤维化程度最低。
3. 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的作用机制通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我们发现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此外,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
此外,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
这一发现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证实了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引言心肌细胞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在缺氧复氧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丹皮酚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其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用H9c2心肌细胞购自ATCC细胞库,丹皮酚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实验所用药品和试剂均符合实验要求。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将H9c2心肌细胞分别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同时设置丹皮酚干预组和对照组。
(2)检测指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等。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丹皮酚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3. 丹皮酚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Bcl-2蛋白表达升高,而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表明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比例及Caspase-3活性来发挥其保护作用。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丹皮酚可能通过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来保护心肌细胞;其次,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比例及Caspase-3活性来发挥其保护作用。
三七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效果研究

三七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效果研究潘少霞【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2(020)007【摘要】目的探讨发生缺氧再给氧损伤( H/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功能影响并探讨三七总皂苷抗血管内皮细胞H/R损伤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ECV304,将之分为7个研究组,分别为代号A-G的对照组、H/R组、PDTC组、维拉帕米组、不同浓度(0.781mg/L,1.563mg/L,3.125mg/L)的三七总皂苷组;培养1h后通过观察细胞内Ca2+浓度,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核因子kB(NF-kB)的活性等,来确定H/R对ECV304的离子转运功能、细胞分泌功能、氧自由基清除功能、黏附功能及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通过三七总皂苷组与PDTC组、维拉帕米组进行比较,观察三七总皂苷抗血管内皮细胞H/R损伤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 H/R可激活ECV304,使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明显降低,NF-κB及ICAM-1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肌浆网Ca2+-ATP 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降低,[Ca2+]i明显升高;tPNS能有效改善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降低NF-kB、ICAM-1活性,改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轻H/R损伤,且高浓度tPNS效果优于维拉帕米、PDTC.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有效降低NF- κB活性及ICAM-1表达,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高浓度三七总皂苷与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脂相比作用较强,效果更好.【总页数】1页(P98)【作者】潘少霞【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5.2【相关文献】1.三七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血管内皮细胞NF-闎及ICAM-1表达的影响 [J], 江小萍;李海全;潘少霞;方永奇;刘桂娥;欧阳永红;沈祖泓2.缺氧、缺氧再给氧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 [J], 李俊明;井景;刘晓光;付文军;黄新阶;任静;朱志林;袁超;左爱华3.依那普利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与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尹桃;朱敏文4.三七总皂苷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陈志刚;朱陵群;王席玲;张壮;闫彦芳;牛福玲5.三七总皂苷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J], 朱陵群;范吉平;黄启福;孙塑伦;高颖;邹忆怀;张壮;何丽云;郑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引言心肌细胞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重要组成单元,缺氧复氧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丹皮酚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丹皮酚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其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细胞:H9c2心肌细胞系(2)药物:丹皮酚(3)实验仪器与试剂:细胞培养箱、显微镜、酶标仪、Western blot试剂等。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H9c2心肌细胞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皮酚处理组。
模型组和丹皮酚处理组进行缺氧复氧处理。
(2)指标检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等。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较模型组明显提高,表明丹皮酚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2.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说明丹皮酚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3.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表明丹皮酚具有抗氧化作用。
4. 丹皮酚对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丹皮酚处理组相关信号通路(如PI3K/AKT通路)的活性较模型组增强,表明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总酚酸及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目的:探索丹参总酚酸及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模型,MTT法测定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评价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后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情况;定磷法检测细胞内Na+〖KG-*3〗,K+,ATPase,Ca2+,Mg2+,ATPase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结果: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分别在0.05~0.5,5~50 mg·L-1配伍时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的协同保护作用;丹参总酚酸与三七总皂苷均能减轻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且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配伍后作用更为明显。
结论: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配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改善能量代谢对抗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标签: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H9c2;配伍;凋亡;能量代谢复方丹参方是临床确有疗效的中药验方,其制剂在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效果显著[1]。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对血管的效应强于三七,三七对缺氧心肌保护作用强于丹参,二者配伍后存在协同互补效应[2]。
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采用犬结扎冠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研究发现丹参、三七不同比例配伍在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调节微循环等方面呈现不同的作用,各自存在着最佳配伍比例[3,6]。
还研究了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不同配比对缺氧损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表明两者配伍优于单一药物[7,8]。
丹参总酚酸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
有报道表明,丹参总酚酸与三七总皂苷按一定比例配伍,可使麻醉犬心肌氧摄取率显著下降,存在协同增效作用[9],然而二者配伍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本研究采用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从抗细胞凋亡以及调节能量代谢2个方面探讨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及其配伍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
1 材料1.1 细胞株H9c2 大鼠心肌细胞株,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药物与试剂丹参总酚酸(TSA)由本实验室制备,三七总皂苷(PNS)由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纯度均高于90%;高糖DMEM培养基,无糖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美国Gibco公司)。
MTT,二甲基亚砜(DMSO),Hoechst33342(美国Sigma公司)。
FITC,Annexin V/PI试剂盒(美国Calbiochem公司,批号D0*******)。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试剂盒,超微量ATP酶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分别为20120424,20120512)。
ATP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编号S0026)。
Bax,Caspase,3抗体(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Bcl,2抗体(美国Santa Cruze公司);Tublin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苯甲基磺酰氟(PMSF),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
RIPA裂解液(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ECL显色液(Milipore公司)。
1.3 仪器Bio,Tek ELX800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Infinite 200多功能酶标仪(瑞士Tecan公司);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bus公司);BD 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缺氧小室,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美国Thermo公司);DYY,6C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iBlot转膜仪(美国Invitrogen 公司)。
2 方法2.1 缺氧复氧模型的制备H9c2细胞于二氧化碳培养箱常规培养后接种至不同培养板中,用含10%FBS的DMEM培养基培养,贴壁生长24 h后弃去培养基,PBS洗2遍,换成用混合气(95%CO2+5%N2)预饱和过的无糖DMEM 培养基(不含FBS),同时将细胞转移至缺氧小室中,持续通入混合气(95%CO2+5%N2)10 min,夹紧进气管和出气管,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2 h,此过程为缺氧。
缺氧完毕后,换成完全培养液(高糖DMEM+10%FBS),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6 h。
此过程为复氧。
2.2 分组与给药将H9c2细胞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丹参总酚酸组(0.5 mg·L-1)、三七总皂苷组(50 mg·L-1)、配伍低剂量组(丹参总酚酸0.25 mg·L-1+三七总皂苷25 mg·L-1)、配伍高剂量组(丹参总酚酸0.5 mg·L-1+三七总皂苷50 mg·L-1)。
给药组按模型组方法处理,在缺氧复氧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干预。
对照组细胞继续用含10%FBS的高糖DMEM,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3 心肌细胞活力的测定将细胞种于96孔板中,经缺氧复氧及不同浓度的丹参总酚酸(0.05,0.10,0.25,0.5 mg·L-1)和三七总皂苷(5,10,25,50 mg·L-1)配伍干预后,吸去培养基并洗涤,再加入含0.5 g·L-1 MTT的培养液,培养箱内继续孵育4 h。
弃去上清,加入150 μL DMSO,振荡10 min,用酶标仪于550 nm处检测定吸光度。
按公式计算细胞存活相对保护率= (A处理组-A模型组)/(A正常组-A模型组)。
并依据Chou,Talalay中效原理,以CalcuSyn药效学分析软件计算协同作用指数(CI),评价联合作用效应(CI1时,为拮抗作用)[10]。
2.4 LDH漏出率的测定将细胞种于48孔板中,经缺氧复氧及不同浓度的丹参总酚酸(0.05,0.10,0.25,0.5 mg·L-1)和三七总皂苷(5,10,25,50 mg·L-1)配伍干预后,吸取每孔内的细胞培养上清液,按LDH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中LDH的活力。
按公式计算细胞LDH释放相对抑制率= (LDH 模型组-LDH处理组)/(LDH模型组-LDH正常组)。
并以CalcuSyn药效学分析软件计算协同作用指数(CI)。
2.5 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将细胞种于35 mm培养皿中,缺氧复氧及不同药物干预之后,吸去培养基并洗涤后,加入含5 mg·L-1 Hoechst33342的PBS,37 ℃孵育15 min,PBS洗1遍,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将细胞种于6孔板中,缺氧复氧及不同药物干预之后,采用胰酶消化收集细胞,于4 ℃,1 000×g离心5 min;去上清,细胞重悬后加入1.25 μL Annexin V,FITC荧光染料,室温避光染色15 min,再1 000×g离心5 min去除上清,细胞重悬,加入10 μL PI(避光冰上操作),充分混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
2.7 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将细胞种于6孔板中,缺氧复氧及不同药物干预之后将加入含蛋白酶抑制剂PMSF的RIPA裂解液,冰上裂解5 min。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转移至EP管中,于4 ℃,12 000 r·min-1离心10 min。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将蛋白样品与2×上样缓冲液按1:1混合后94 ℃充分变性10 min。
10%SDS,PAGE 胶进行蛋白电泳,转PVDF 膜之后,5%脱脂牛奶封闭,分别孵Caspase,3,Bax,Bcl,2和Tublin一抗(1:1 000),室温2 h,用TPBS洗涤,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1:1万)室温孵育 1 h,TPBS 洗涤后,ECL显色。
2.8 检测细胞中Na+,K+,ATPase,Ca2+,Mg2+,ATPase,ATP的含量将细胞种于6孔板中,缺氧复氧及不同药物干预之后,采用胰酶消化后离心收集细胞,采用生理盐水重悬细胞,用超声粉碎机粉碎细胞后,得到细胞匀浆液,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定磷法检测细胞内Na+,K+,ATPase,Ca2+,Mg2+,ATPase 含量。
对于ATP含量测定,需在裂解细胞后,于4 ℃,12 000×g离心10 min,取上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
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含量。
结果以每毫克蛋白中Na+,K+,ATPase,Ca2+,Mg2+,ATPase,ATP含量来表示。
2.9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One Way,ANOV 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3.1 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及其配伍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根据前期细胞毒性实验结果,选择丹参总酚酸质量浓度范围为0.05~0.5 mg·L-1,三七总皂苷质量浓度范围为5~50 mg·L-1。
结果显示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在此范围内对缺氧复氧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改善缺氧复氧导致的细胞存活力的降低和LDH的大量释放。
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两药联用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I<1,且随着浓度升高CI逐步减少,表明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具有剂量依赖的协同效应,见图1。
A.细胞存活相对保护率的量效图;B.LDH漏出相对抑制率的量效图;C.细胞存活相对保护率的协同指数图;D.LDH漏出相对抑制率的协同指数图。
图1 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n=3)Fig.1 Protective effects of salvianolic acids and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and their combination on cardiomyocytes with hypoxia,reoxygenation injury (n=3)3.2 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及其配伍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染色观察H9c2细胞核变化: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核形态正常,染色均匀,缺氧复氧损伤后H9c2细胞核皱缩变形,部分细胞呈现致密浓染,高度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