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肝素酶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合集下载

乙酰肝素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调控

乙酰肝素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调控

乙酰肝素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李阳;刘浩;蒋志文【摘要】Heparanase is the only found mammalian β-glucuroni-dase to promote heparin sulfate ( HS ) cleavage within extra cellular matrix. Heparanase is implicated to possess great significance in a variety of pathologies, such as tumor growth, angio-genesis, glomerular diseases, and especially tumor metastasis. Heparanase overexpression in a variety of malignant tumors sug-gests that it could be a target for anti-cancer therapy. This paper explains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heparanase in tumor cell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using Hpa as targets for drug development.%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能切割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中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侧链的内切性糖苷酶,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肿瘤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关Hpa的研究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Hp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调控,旨在为以Hpa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3(029)005【总页数】4页(P614-617)【关键词】乙酰肝素酶;肿瘤;侵袭;转移;表达;调控【作者】李阳;刘浩;蒋志文【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药学系,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蚌埠,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345.62;R730.2;R977.3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in sulfate proglycan,HSPG)是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作为受体迅速结合生长因子、趋化因子、酶等近百个不同的蛋白质。

乙酰肝素酶在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乙酰肝素酶在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乙酰肝素酶在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宋瑞聪;戴淼
【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28)4
【摘要】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Vlodavsky等1999年克隆分离出的一种葡糖苷酸内切酶,可以裂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
细胞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中的乙酰硫酸肝素盐蛋白聚糖(heparan sulphate proteuglycan,HSPG)和乙酰硫酸肝素盐(heparan sulphate,HS),并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对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305-307)
【作者】宋瑞聪;戴淼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山东,潍坊,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山东,潍坊,261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关系 [J], 李媛;张丽;孔花青;李杨
2.肿瘤转移中血管生成的作用与抗血管生成治疗 [J], 马飞
3.乙酰肝素酶在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J], 张友磊;傅志仁;王元和
4.乙酰肝素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J], 万宏坤;于小华
5.恶性肿瘤与肿瘤转移第4讲血管生成和蛋白酶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 [J], 过邦辅;凌励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进展摘要: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近年来众多研究工作者针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分析与总结,探讨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细胞凋亡;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祖国医学;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长期反复发作,均可以导致死亡的急危重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是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1.心肌细胞凋亡早在1972年,Kerr等科学家首次指出细胞凋亡这一概念,自此细胞凋亡逐步渗透到科学研究的各个相关领域。

细胞凋亡,是指由于体内外各种因素激发细胞内自身的死亡程序,导致细胞死亡的过程,归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会造成细胞膜的破裂,也不会产生炎症反应,是一种主动有序的、精密调节的基因调控的需能过程。

在机体正常的细胞生理过程中,凋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生长与分化、结构的重建、清除细胞中的废物等,又是细胞对外界不良刺激的一种防御机制,如对抗电离辐射、营养缺乏等,同时凋亡还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大量研究证明,人类心肌细胞中有凋亡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以及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等。

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不可再生,进而细胞凋亡造成的心肌损伤是不可逆的,因此研究细胞凋亡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有关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

目前认为经典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三种:即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以及内质网介导的凋亡通路,其中涉及一些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作用,这些基因包括:Bcl-2家族、Fas/Fas-L系统、Caspase家族、抑癌基因P53等。

miR--761调控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miR--761调控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miR--761调控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miR-761调控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心血管疾病是近年来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最常见的类型是冠心病,其中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

心肌细胞在心肌梗死中的坏死和凋亡是导致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因此,阻止心血管系统中的细胞坏死和凋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来保护心脏,维持心肌细胞的生存。

以往的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可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的功能,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

近年来,miR-761被发现能够调节心肌细胞的凋亡,可作为预防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潜在治疗靶点。

但其具体的调控作用和机制仍有待研究。

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miR-761调控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采用放疗诱导A549细胞凋亡模型,在转染miR-761和miR-761 siRNA,以及其他干预因素之后,检测细胞的凋亡相关指标;同时运用下述技术手段及研究方法:1. 细胞分离培养和传代技术: 利用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健康的心肌细胞,分离和培养心肌细胞的传代数不大于3代;2. 分子生物学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miR-761转染后的发育水平及表达情况;检测RNA表达,蛋白质表达,特别是调控凋亡的相关因子的表达;3.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用于检测心肌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凋亡因子和细胞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4. 细胞生物学技术: CCK-8法、细胞背景老化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用于测定细胞的生长状态、增殖、以及查实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5.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三、预期结果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miR-761的调控机制,以明确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预计结果将有助于揭示心脏细胞凋亡的潜在治疗机制,并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具有参考性的数据。

蛋白激酶B通路、乙酰肝素酶、NADPH_氧化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B通路、乙酰肝素酶、NADPH_氧化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 A T P 调控N o x 2/N o x 4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2020M S 08068)通信作者:韩轩茂,E m a i l :h a n x u a n m a o 123@163.c o m蛋白激酶B 通路㊁乙酰肝素酶㊁N A D P H 氧化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尹惠阳1,蔺雪峰2,韩轩茂2(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60;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 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 -3-k i n a s e /p r o t e i nk i n a s eB ,P I 3K /A k t )信号通路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㊂近年来,蛋白激酶B (p r o t e i nk i n a s eB ,A k t )㊁乙酰肝素酶(h e pa r a n a s e ,H P S E )及N A D P H 氧化酶(N A D P Ho x i d a s e ,N o x)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㊂已有研究表明,H P S E ㊁A k t ㊁N o x 均参与了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并且相互作用㊂H P S E 调控P I 3K /A k t 通路,而P I 3K /A k t 通路导致N o x 产生增加,N o x 又可以通过改变A k t 信号传导激活A k t 通路㊂本文通过综述H P S E ㊁A k t ㊁N o x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旨在为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㊂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乙酰肝素酶;P I 3K /A k t 通路;N o x;细胞凋亡中图分类号:R 5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2)05-0459-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2.05.014 缺血再灌注损伤(i s c h e m i a -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 ,I R I )是因血管部分或全部闭塞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血液再通后,分子氧突然向缺血组织再分布并进一步损害缺血组织及周围组织的一种独特损伤反应[1]㊂I R I 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2]㊂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a c u t e m y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M 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㊂AM I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溶栓㊁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手段使缺血心肌血运重建,但是心肌I R I 可引起诸多并发症㊂研究发现,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蛋白激酶B (pr o t e i n k i n a s e B ,A k t )㊁乙酰肝素酶(h e pa r a n a s e ,H P S E )及N A D P H 氧化酶(N A D P H o x i d a s e ,N o x )不同程度地表达,并且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细胞凋亡,导致I R I [3-5]㊂1 A k t ㊁H P S E ㊁N o x 在I R I 中的作用1.1 A k t 在I R I 中的作用 A k t 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已知3种亚型,分别为A k t 1,A k t 2及A k t 3㊂A k t 1和A k t 3广泛表达,而A k t 2在胰岛素敏感组织如棕色脂肪㊁骨骼肌和肝脏中表达,它们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多种作用[6]㊂A k t 作为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剂,主要通过组成P I 3K /A k t 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7]㊂P I 3K /A k t 信号通路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参与细胞生长㊁代谢及肿瘤增殖侵袭等过程[8]㊂既往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在I R I 中起重要作用[9]㊂P I 3K /A k t 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相关分子的表达来调节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㊁血管生成㊁血管舒张㊁新陈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0]㊂研究表明,在I R I 过程中A k t 作用于不同的下游因子来发挥不同生物学效应㊂S u l a i m a n 等[11]实验证明,激活P I 3K /A k t /G S K -3R I S K 通路可以减轻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心肌I R I ㊂缺血/再灌注时,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激活P I 3K /A k t 通路,A k t 通过激活雷帕霉素复合物1(m a mm a l i a nt a r g e t o f r a p a m y c i nC 1,m T O R C 1),引起参与细胞增殖的各种m T O R C 1底物磷酸化,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㊂m T O R C 1的活化使缺氧诱导因子-1α(h y p o x i ai n d u c i b l ef a c t o r -1α,H I F -1α)蛋白水平增加,进一步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导致血管形成和内皮细胞迁移[12]㊂同时,A k t 抑制叉头框蛋白O 3a 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 l y c o g e ns y n t h a s e k i n a s e3β,G S K 3β)等下游因子[13],使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减少,稳定缺血/再灌注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增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4-15]㊂A k t 还可以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 d o t h e l i a l n i t r i c o x i d e s yn t h a s e ,e N O S ),e N O S 在由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诱导的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中起主要作用,其产生的N O 具有血管舒张㊁保护心脏的作用[16]㊂1.2 H P S E 在I R I 中的作用 H P S E 是唯一一种具有降解硫酸乙酰肝素(h e p a r a ns u l f i d e ,H S )能力的内-β-葡萄糖醛酸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表㊃954㊃‘临床荟萃“ 2022年5月20日第37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M a y 20,2022,V o l 37,N o .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面和细胞外基质中㊂H P S E酶促活性为催化切割H S蛋白的聚糖侧链,有助于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重塑并促进与H S连接的生长因子㊁细胞因子㊁酶等分子的释放㊂H P S E还通过与跨膜蛋白的相互作用来触发不同信号通路,发挥其非酶促作用[17]㊂病理情况下,如缺血/再灌注㊁肿瘤进展和转移㊁炎症和纤维化,H P S E过表达[18]㊂M a s o l a等[19]研究发现,肾脏I R I时,肾小管和肾小球的H P S E增加,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和巨噬细胞向M1极化,促进单核细胞活化,同时H P S E过表达触发H S降解发挥其酶促活性,并调节多配体蛋白聚糖1(s y n d e c a n-1,S D C1)表达,H P S E与S D C1相互作用,诱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P I3K/A k t通路引起部分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㊂H P S E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促炎因子表达,引起炎症反应,造成组织损伤,诱导肾小管细胞死亡,促进纤维化[20]㊂1.3N o x在I R I中的作用活性氧(r e a c t i v e o x y g e n s p e c i e s,R O S)可调节多种氧化还原依赖性信号通路㊂而N o x是R O S生成所必需的酶,是细胞分化㊁生长㊁增殖及各种机制的重要调节剂[21]㊂在哺乳动物中,目前已知有7种N o x同工型,分别为N o x1 ~5㊁D u o x1和D u o x2[22]㊂其中,N o x2和N o x4在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大量表达,是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R O S的主要来源,在心脏损伤和重塑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24]㊂N o x的主要作用是产生R O S参与氧化应激[25]㊂R O S的产生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低水平的R O S可以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功能,对心脏起保护作用[26]㊂但心血管危险因素造成R O S产生过多,超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调节,将会导致氧化应激,进一步引起内皮细胞活化和巨噬细胞浸润,抑制内皮细胞产生N O,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参与细胞增殖㊁迁移及分化,进一步加重血管疾病[27-28]㊂N o x亚型在介导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和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抑制N o x活性可有效防止R O S过度产生㊂研究表明,N o x2和N o x4在缺血/再灌注时表达上调,产生超氧阴离子,在酶作用下转化为H2O2[29]㊂超氧化物通过阴离子通道孔隙,导致N O降解㊁过氧亚硝酸盐形成和蛋白质酪氨酸硝化等㊂H2O2通过与过氧化物酶反应,使酪氨酸磷酸酶等失活,引起细胞毒性㊂N o x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均有参与,H I F-1α促进N o x的活化,而氧化应激进一步增加H I F-1α的产生,形成正反馈,加重损伤㊂此外,再灌注后细胞还释放磷脂酶A2㊁肿瘤坏死因子-α㊁白细胞介素-1β和血管紧张素I I等介质来激活N o x产生R O S[30]㊂R O S可能导致炎细胞积聚,产生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N o x过表达,从而引起心脏㊁脑㊁胃肠等多种器官的再灌注损伤[5]㊂2A k t㊁H P S E㊁N o x在I R I中的相互作用2.1 H P S E介导P I3K/A k t通路多项研究表明,H P S E可激活多种信号传导途径,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其中H P S E诱导P I3K/A k t通路并增强A k t磷酸化最为常见㊂B e n-Z a k e n等[31]研究表明,H P S E 对A k t/P K B的激活是由脂质筏介导的㊂脂质筏可能通过与整合素αVβ3和α5β1结合,并将其激活㊂黏着斑激酶(f o c a l a d h e s i o nk i n a s e,F A K)家族包括F A K和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2(p r o l i n e-r i c h 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2,P Y K2)㊂整合素招募F A K和P Y K2,诱导F A K在T y r-397处及P Y K2在T y r-402处的自我磷酸化[32]㊂活化的F A K㊁P Y K2与P I3K 的p85亚基结合,使p85亚基活化,p85亚基激活P I3K的p110α亚基,引起P I3K磷酸化,导致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4,5-b i s p h o s p h a t e,P I P2)磷酸化为3㊁4㊁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3,4,5-t r i s p h o s p h a t e, P I P3),P I3K与R a s结合结构域(R A S)相互作用促进了A k t磷酸化㊂T h r-308位点和S e r-473位点是A k t磷酸化最重要的位点㊂R i a z等[33]研究发现, H P S E介导A k t的S e r-473位点磷酸化,P I P3激活m T O R C2并结合A k t,导致A k t的T h r-308位点部分激活,m T O R C2引起A k t的S e r-473位点完全磷酸化,造成A k t磷酸化㊂2.2 A k t与N o x的相互促进作用 P I3K/A k t通路的下游因子约有100多种蛋白质,作用于不同的下游因子引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㊂N o x是产生R O S 引发氧化应激的主要物质,N o x与A k t之间相互作用,但是它们之间确切的上下游关系存在争议㊂已有多项研究表明,A k t促进N o x激活和R O S 产生[34-40]㊂N a k a n i s h i等[34]研究发现,P I3K/A k t和蛋白激酶C(p r o t e i nk i n a s eC,P K C)激活处于同一路径,位于细胞膜去极化的下游,但在N o x激活的上游㊂P K C抑制剂与P I3K抑制剂作用相当,两种抑制剂的共同作用并不强于单独使用,说明P I3K和P K C存在于相同的通路内㊂C a i等[35]研究提示, P K C-δ可能作为A k t的上游起作用,参与N o x合成的调节㊂在非吞噬细胞中,P I3K/A k t通路激活后, A k t通过磷酸化S304和S328位点上的p47-p h o x,引起p47-p h o x磷酸化,通过将p47-p h o x和R a c-1从胞质转移到细胞膜上来组装膜N o x复合物,从而激㊃064㊃‘临床荟萃“2022年5月20日第37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y20,2022,V o l37,N o.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活N o x[36-37]㊂N o x活化后,N o x通过与分子氧和N A D P H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将其还原为H2O2,N o x相关的胞质蛋白与完整的膜亚基结合形成功能性酶,从而产生R O S[38]㊂N o x组装和R O S过度产生除引起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死亡外,还会引起大量钙内流和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压[39-40]㊂2.3 N o x促进P I3K/A k t通路激活 N o x和R O S 主要通过诱导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 h o s p h a t a s e a n d t e n s i n h o m o l o g d e l e t e do nc h r o m o s o m e t e n,P T E N)降解㊁抑制蛋白磷酸酶2A(p r o t e i n p h o s p h a t a s e2A,P P2A)以及调节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 r o t e i n t y r o s i n e p h o s p h a t a s e,P T P)来激活P I3K/A k t通路㊂脂质可通过上调P T E N导致P I P3被磷酸化还原为P I P2,从而抑制P I3K/A k t信号通路,而过度的氧化应激可以抑制负调控因子P T E N的活性来激活P I3K/A k t 信号传导[34]㊂N o x导致氧化应激和H2O2产生增多,暴露于H2O2环境中的P T E N会失活,从而激活P I3K/A k t信号通路[41]㊂在缺氧H9C2细胞和原代心肌细胞中,N o x4促进A k t磷酸化;P P2A通过丝氨酸473和苏氨酸308位点对A k t进行去磷酸化[42]㊂而N o x4可导致S r c激酶激活,氧化半胱氨酸残基上的P P2A,并下调P P2A活性,抑制A k t通路的负向调控,从而导致A k t活性增强[43]㊂R O S还可通过P T P调节P I3K/A k t信号传导[36]㊂另外,还有研究表明,N o x4还可通过激活A k t/m T O R和N FκB 信号通路来诱导心肌肥大及纤维化,抑制N o x4可能是治疗心脏重塑的潜在方法[44]㊂3小结与展望综上所述,A k t作为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剂,受到多种上游因子及下游因子的调控,作用于不同因子,显现出不同的作用㊂在I R I中,A k t对损伤的调节也是多方面的㊂A k t主要通过增强m T O R C1㊁e N O S㊁G S K3β等下游因子来起到保护心脏作用㊂同时,还可以通过激活N o x引起氧化应激,造成细胞损伤㊂现有研究提示,H P S E㊁A k t㊁N o x均参与I R I,并且相互影响㊂由于H P S E与N o x拥有共同的信号通路(P I3K/A k t通路),我们推测P I3K/A k t可能是H P S E和N o x4间的中介物质,因此H P S E对N o x 的调控仍值得关注㊂H P S E与N o x之间的相互作用及A k t是否起到核心中介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㊂心肌I R I中,H P S E是否通过P I3K/A k t信号通路,调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N o x的表达,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需要进一步研究发掘㊂参考文献:[1] R a m a c h a n d r a C J A,H e r n a n d e z-R e s e n d i z S,C r e s p o-A v i l a nG E,e ta l.M i t o c h o n d r i ai n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a n dc a rd i o p r o te c t i o n[J].E B i o M e d i c i n e,2020,57:102884.[2] L i b e r a l eL,G a u l D S,A k h m e d o vA,e t a l.E n d o t h e l i a l S I R T6b l u n t s s t r o k e s i z e a n dn e u r o l o g ic a ldef i c i t b yp r e s e r v i ng b l o o d-b r a i nb a r r i e r i n t e g r i t y:A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s t u d y[J].E u rH e a r t J,2020,41(16):1575-1587.[3]S i e v e I,Mün s t e r-Küh n e lA K,H i l f i k e r-K l e i n e rD.R e g u l a t i o na n d f u n c t i o n o f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l y c o c a l y x l a y e r i n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J].V a s c u l P h a r m a c o l,2018,100:26-33.[4] M e n g L,Z h a n g Y,L iD,e ta l.T I M P3a t t e n u a t e sc e r e b r a l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d u c e da p o p t o s i sa n d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i nn e u r o c y t e sb y r e g u l a t i n g t h e A K T p a t h w a y[J].E x p T h e rM e d,2021,22(3):973.[5] C a d e n a s S.R O Sa n dr e d o xs i g n a l i n g i n m y o c a r d i a l 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a n dc a r d i o p r o t e c t i o n[J].F r e e R a d i c B i o lM e d,2018,117:76-89.[6] M a n n i n g B D,T o k e rA.A K T/P K Bs i g n a l i n g:N a v i g a t i n g t h en e t w o r k[J].C e l l,2017,169(3):381-405.[7] F r u m a nD A,C h i uH,H o p k i n sB D,e t a l.T h eP I3K p a t h w a yi nh u m a nd i s e a s e[J].C e l l,2017,170(4):605-635.[8]S u g i y a m a M G,F a i r n G D,A n t o n e s c u C N.A k t-i n g u pj u s ta b o u te v e r y w h e r e:C o m p a r t m e n t-s p e c i f i c A k ta c t i v a t i o na n df u n c t i o n i nr e c e p t o r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s ig n a l i n g[J].F r o n tC e l lD e vB i o l,2019,7:70.[9] W e t z e l M D,W e n k e J C.M e c h a n i s m s b y w h i c h h y d r o g e ns u l f i d e a t t e n u a t e s m u s c l e f u n c t i o n f o l l o w i n g 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E f f e c t so n A k ts i g n a l i n g,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f u n c t i o n,a n da p o p t o s i s[J].JT r a n s lM e d,2019,17(1):33.[10]J i nX F,W a n g S,S h e n M,e ta l.E f f e c t so f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t r a i n i n g o na p o p t o s i s o f n e r v ec e l l s a n d t h e r e c o v e r y o f n e u r a la n dm o t o r f u n c t i o n s i nr a t sw i t h i s c h e m i cs t r o k et h r o u g ht h eP I3K/A k ta n d N r f2/A R Es i g n a l i n gp a t h w a y s[J].B r a i n R e sB u l l,2017,134:236-245.[11]S u l a i m a nD,L i J,D e v a r a j a nA,e t a l.P a r a o x o n a s e2p r o t e c t sa g a i n s t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b ym o d u l a t i n g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f u n c t i o na n d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v i a t h eP I3K/A k t/G S K-3βR I S K p a t h w a y[J].J M o lC e l lC a r d i o l, 2019,129:154-164.[12] Y eG,F u Q,J i a n g L,e ta l.V a s c u l a rs m o o t h m u s c l ec e l l sa c t i v a t eP I3K/A k t p a t h w a y t oa t t e n u a t em y o c a r d i a l 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d u c e d a p o p t o s i s a n d a u t o p h a g y b y s e c r e t i n gb F G F[J].B i o m e dP h a r m ac o t h e r,2018,107:1779-1785.[13]S o s t r e-C o lónJ,U e h a r a K,W h i t l o c k A E G,e ta l.H e p a t i cA K T o r c h e s t r a t e sa d i p o s et i s s u et h e r m o g e n e s i sv i a F G F21-d e p e n d e n t a n d-i n d e p e n d e n tm e c h a n i s m s[J].C e l lR e p,2021,35(7):109128.[14] H e u s c h G.M o l e c u l a r b a s i s o f c a r d i o p r o t e c t i o n:S i g n a lt r a n s d u c t i o n i n i s c h e m i c p r e-,p o s t-,a n dr e m o t ec o n d i t i o n i n g[J].C i r cR e s,2015,116(4):674-699.[15] B a s s i n oE,F o r n e r o S,G a l l o M P,e ta l.C a t e s t a t i n e x e r t sd i re c t p r o t e c t i v e ef f e c t s o n r a t c a r d i o m y o c y t e s u n d e rg o i n g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 b y s t i m u l a t i n g P I3K-A k t-G S K3βp a t h w a y a n d p r e s e r v i n g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m e m b r a n e p o t e n t i a l[J].P L o SO n e,2015,10(3):e0119790.[16] B u b bK J,B i r g i s d o t t i rA B,T a n g O,e t a l.R e d o xm o d i f i c a t i o n㊃164㊃‘临床荟萃“2022年5月20日第37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y20,2022,V o l37,N o.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o f c a v e o l a r p r o t e i n s i n t h e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s y s t e m-r o l e i n c e l l u l a r s i g n a l l i n g a n dd i s e a s e[J].F r e eR a d i cB i o l M e d,2017,109: 61-74.[17] G h o t iH,A c k e r m a nS,R i v e l l a S,e t a l.H e p a r a n a s e l e v e l a n dp r o c o a g u l a n t a c t i v i t y a r e i n c r e a s e d i n t h a l a s s e m i a a n da t t e n u a t e db yj a n u sk i n a s e2i n h i b i t i o n[J].A m J P a t h o l,2020,190(10):2146-2154.[18] M a s o l a V,B e l l i n G,G a m b a r o G,e ta l.H e p a r a n a s e:Am u l t i t a s k i n gp r o t e i ni n v o l v e di n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m a t r i x(E C M) r e m o d e l i n g a n d i n t r a c e l l u l a re v e n t s[J].C e l l s,2018,7(12): 236.[19] M a s o l a V,Z a z a G,G a m b a r o G,e t a l.H e p a r a n a s e:Ap o t e n t i a l n e w f a c t o r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r e n a l e p i t h e l i a lm e s e n c h y m a l t r a n s i t i o n(E M T)i n d u c e d b y 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I/R)i n j u r y[J].P L o S O n e,2016,11(7): e0160074.[20] M a s o l aV,Z a z aG,B e l l i nG,e t a l.H e p a r a n a s e r e g u l a t e s t h eM1p o l a r i z a t i o no f r e n a lm a c r o p h a g e s a n d t h e i r c r o s s t a l kw i t h r e n a l e p i t h e l i a l t u b u l a rc e l l sa f t e r 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J].F A S E BJ,2018,32(2):742-756.[21] Z h a n g Y,M u r u g e s a nP,H u a n g K,e ta l.N A D P H o x i d a s e sa n d o x i d a s e c r o s s t a l k i n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N o v e lt h e r a p e u t i c t a r g e t s[J].N a tR e vC a r d i o l,2020,17(3):170-194.[22] K o n i o r A,S c h r a mm A,C z e s n i k i e w i c z-G u z i k M,e t a l.N A D P Ho x i d a s e s i nv a s c u l a r p a t h o l o g y[J].A n t i o x i d R e d o xS i g n a l,2014,20(17):2794-814.[23] M a n e aS A,C o n s t a n t i nA,M a n d aG,e t a l.R e g u l a t i o n o fN o xe n z y m e s e x p r e s s i o n i nv a s c u l a r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F o c u s i n g o n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f a c t o r sa n de p i g e n e t i c m e c h a n i s m s[J].R e d o xB i o l,2015,5:358-366.[24] K r y l a t o v A V,M a s l o v L N,V o r o n k o v N S,e ta l.R e a c t i v eo x y g e n s p e c i e s a si n t r a c e l l u l a r s i g n a l i n g m o l e c u l e s i n t h e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s y s te m[J].C u r rC a r d i o lR e v,2018,14(4):290-300.[25] Mün z e lT,C a m i c iG G,M a a c kC,e ta l.I m p a c to f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o n t h eh e a r ta n dv a s c u l a t u r e:P a r t2o f a3-p a r t s e r i e s[J].J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2017,70(2):212-229. [26] M i l k o v i cL,C i p a k G A,C i n d r i c M,e ta l.S h o r to v e r v i e w o fR O S a s c e l lf u n c t i o n r e g u l a t o r s a n d t h e i ri m p l i c a t i o n si n t h e r a p y c o n c e p t s[J].C e l l s,2019,8(8):793. [27] K i e t z m a n nT,P e t r y A,S h v e t s o v a A,e ta l.T h ee p i g e n e t i cl a n d s c a p e r e l a t e dt or e a c t i v eo x y g e ns p e c i e sf o r m a t i o ni nt h e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s y s te m[J].B rJP h a r m a c o l,2017,174(12):1533-1554.[28] För s t e r m a n n U,X i a N,L i H.R o l e so fv a s c u l a r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a n dn i t r i co x i d ei n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J].C i r cR e s,2017,120(4):713-735.[29] M a t s u s h i m aS,T s u t s u i H,S a d o s h i m aJ.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a n d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so fN A D P H o x i d a s e sd u r i n g m y o c a r d i a l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J].T r e n d sC a r d i o v a s c M e d,2014,24(5):202-205.[30] L i uH Q,L i J,L i uX L,e t a l.F o l i c a c i d a n dR A A S b l o c k e r s i n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d u c e d h e p a t i c i n j u r y:A c u r r e n tm e c h a n i s t i c c o n c e p t f o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i n c i d e n c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u t c o m e[J].C h e m B i o l I n t e r a c t,2020,327: 109187.[31] B e n-Z a k e n O,G i n g i s-V e l i t s k i S,V l o d a v s k y I,e t a l.H e p a r a n a s ei n d u c e s A k t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v i a a l i p i d r a f tr e c e p t o r[J].B i o c h e m B i o p h y sR e sC o mm u n,2007,361(4): 829-834.[32] K o g a n t i R,S u r y a w a n s h i R,S h u k l a D.H e p a r a n a s e,c e l ls i g n a l i n g,a n dv i r a l i n f e c t i o n s[J].C e l lM o l L i f eS c i,2020,77(24):5059-5077.[33] R i a z A,I l a n N,V l o d a v s k y I,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h e p a r a n a s e-i n d u c e d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3-k i n a s e-A K Ta c t i v a t i o na n d i t s i n t e g r i nd e p e n d e n c e[J].JB i o l C h e m,2013,288(17):12366-12375.[34] N a k a n i s h i A,W a d a Y,K i t a g i s h i Y,e ta l.L i n k b e t w e e nP I3K/A K T/P T E N p a t h w a y a n dN O X p r o t e i n i nd i s e a s e s[J].A g i n g D i s,2014,5(3):203-211.[35] C a iL,S t e v e n s o nJ,G e n g X,e ta l.C o m b i n i n g n o r m o b a r i co x y g e n w i t he t h a n o lo rh y p o t h e r m i a p r e v e n t sb r a i n d a m a g ef r o m t h r o m b o e m b o l i cs t r o k ev i a P K C-A k t-N O X m o d u l a t i o n[J].M o lN e u r o b i o l,2017,54(2):1263-1277.[36] K o u n d o u r o s N,P o u l o g i a n n i s G.P h o s p h o i n o s i t i d e3-k i n a s e/A k ts i g n a l i n g a n d r e d o x m e t a b o l i s m i n c a n c e r[J].F r o n tO n c o l,2018,8:160.[37] X i aD,H a l d e r B,G o d o y C,e t a l.N A D P Ho x i d a s e1m e d i a t e sc a e r u l e i n-i nd u ce d p a n c r e a t i cf i b r o s i s i n c h r o n i c p a n c r e a t i t i s[J].F r e eR a d i cB i o lM e d,2020,147:139-149.[38]S a c k MN,F y h r q u i s tF Y,S a i j o n m a aO J,e t a l.B a s i cb i o l o g yo f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a n dt h e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s y s t e m:P a r t1o f a 3-p a r t s e r i e s[J].J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2017,70(2):196-211.[39] M c G e e MA,A b d e l-R a h m a n A A.E n h a n c e dv a s c u l a rP I3K/A k t-N O Xs i g n a l i n g u n d e r l i e s t h e p e r i p h e r a l NM D A R-m e d i a t e dp r e s s o r r e s p o n s e i n c o n s c i o u s r a t s[J].J C a r d i o v a s cP h a r m a c o l,2014,63(5):395-405.[40] M o c c e t t iF,B r o w n E,X i e A,e ta l.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p r o d u c e ss u s t a i n e d p r o i n f l a mm a t o r y e n d o t h e l i a la c t i v a t i o ni n r e m o t ea r t e r i e s[J].JA m C o l lC a r d i o l,2018,72(9):1015-1026.[41] M o r t e z a e eK,G o r a d e lN H,A m i n i P,e t a l.N A D P H o x i d a s ea s a t a r g e t f o rm o d u l a t i o no f r a d i a t i o nr e s p o n s e;i m p l i c a t i o n st oc a r c i n o g e n e s i sa n dr a d i o t h e r a p y[J].C u r r M o lP h a r m a c o l, 2019,12(1):50-60.[42]S h i m u r a T,S a s a t a n i M,K a m i y a K,e ta l.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r e a c t i v eo x y g e n s p e c i e s p e r t u r b A K T/c y c l i n D1c e l lc y c l e s i g n a l i n g v i a o x i d a t i v e i n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P P2A i n l o w d o s ei r r a d i a t e dh u m a nf i b r o b l a s t s[J].O n c o t a r g e t,2016,7(3):3559-70.[43]S c h n e l l eM,S a w y e r I,A n i l k u m a rN,e t a l.N A D P Ho x i d a s e-4p r o m o t e s e c c e n t r i c c a r d i a c h y p e r t r o p h y i n r e s p o n s e t ov o l u m e o v e r l o a d[J].C a r d i o v a s cR e s,2021,117(1):178-187.[44] Z h a o Q D,V i s w a n a d h a p a l l iS,W i l l i a m s P,e ta l.N A D P Ho x i d a s e4i n d u c e sc a r d i a cf i b r o s i sa n d h y p e r t r o p h y t h r o u g ha c t i v a t i n g A k t/m T O R a n d N FκB 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 s[J].C i r c u l a t i o n,2015,131(7):643-655.收稿日期:2021-10-26编辑:王晶璇㊃264㊃‘临床荟萃“2022年5月20日第37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y20,2022,V o l37,N o.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乙酰肝素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其抗体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乙酰肝素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其抗体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乙酰肝素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其抗体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目的乙酰肝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分子,广泛存在于细胞中,对于血液凝固、炎症、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乙酰肝素酶的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由于其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纯化和表达难度大,且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限制了其研究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乙酰肝素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方法,并对其进行功能及抗体的应用进行研究,为乙酰肝素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乙酰肝素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乙酰肝素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通过Western blot、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其表达情况进行监测和鉴定。

2.乙酰肝素酶的纯化: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对乙酰肝素酶进行纯化,并对纯化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的检测。

3.乙酰肝素酶的功能研究:通过对纯化的乙酰肝素酶的结构分析和功能研究,探讨其在炎症、免疫等方面的生理功能。

4.乙酰肝素酶抗体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将纯化得到的乙酰肝素酶作为抗原,制备乙酰肝素酶特异性抗体,探究其在血液凝固、炎症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意义1.完善乙酰肝素酶的研究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其生理、病理、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基础支持。

2.乙酰肝素酶抗体的制备和应用将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四、预期成果1.成功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乙酰肝素酶,并对其进行结构及功能分析。

2.成功制备乙酰肝素酶特异性抗体,并探索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五、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1.第一年: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

2.第二年:抗体制备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3.第三年:结论总结和论文撰写。

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乙酰肝素酶的含量极少,表达和纯化难度大,解决方法为优化表达条件并采用多种层析技术进行纯化。

2.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解决方法为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如Western blot、酶活性测定等。

心肌细胞凋亡tcc法

心肌细胞凋亡tcc法

心肌细胞凋亡tcc法心肌细胞凋亡TCC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方法,TCC(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又称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凋亡的常用方法。

心肌细胞凋亡TCC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将带有荧光标记的dUTP连接到凋亡细胞DNA链的3'-OH末端,形成多聚核苷酸尾,从而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单个凋亡细胞,并且可以在细胞悬液、组织切片等多种样本中进行检测。

在心肌细胞凋亡TCC法中,首先需要收集心肌细胞样本,并进行固定和透化处理,以便让TdT酶能够进入细胞内与DNA 链结合。

然后,将带有荧光标记的dUTP和TdT酶混合后加入到样本中,进行孵育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TdT酶会将带有荧光标记的dUTP连接到凋亡细胞DNA链的3'-OH末端,形成多聚核苷酸尾。

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中的荧光信号,即可检测到凋亡细胞。

心肌细胞凋亡TCC法在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可以了解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请注意,心肌细胞凋亡TCC法虽然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该方法只能检测到凋亡细胞,而不能区分坏死细胞和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此外,该方法还需要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经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SPOCK1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SPOCK1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SPOCK1的生物学研究进展毕丹丹;成秉林;葛瑞胜;张淑君【摘要】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SPOCK1(sparc/osteonectin,cWcV,and kazal-like domains proteoglycan 1,SPOCK1)是新发现的钙离子结合蛋白多糖家族的成员之一.早期因其参与调控中枢神经系统而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因其具有促进肿瘤的形成、促进侵袭和转移、抑制凋亡并调节细胞外基质重构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备受关注与研究.然而,此较新颖的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仍然有限,如果将SPOCK1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中,还需对其促肿瘤的生物学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其生物化学、促肿瘤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5【总页数】4页(P180-182,186)【关键词】SPOCK1;侵袭;转移;凋亡【作者】毕丹丹;成秉林;葛瑞胜;张淑君【作者单位】150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150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150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细胞外基质是存在于组织和器官的非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分子成分是蛋白多糖和纤维蛋白,肽酶分解细胞外基质高分子,使其持续地处于动态重塑状态,从而保持组织的分化及稳态。

肽酶的异常改变及细胞外基质分解与合成之间平衡的破坏,均能够使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平衡明显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1]。

SPOCK1属于细胞外基质的蛋白多糖,对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积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最近的研究表明SPOCK1不仅参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子宫及冠状动脉的生物学过程,而且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并促进肿瘤的形成、促进侵袭和转移,此外尚抑制凋亡并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SPOCK1蛋白首次发现于人类睾丸中,最初被命名为testican-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酰肝素酶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硫酸乙酰肝素酶(HPSE)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 瓜组)、HPSE抑制剂处理组(OGT2115组)等三组。

形态学观察细胞状态,MTT 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处理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H瓜组比较,OGT2115处理后可提高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

结论HPSE抑制剂对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拓宽HPSE阻滞剂临床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基础及临床意义。

标签: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乙酰肝素酶
硫酸乙酰肝素酶(HPSE)是一种内切性β-D-葡萄糖醛酸糖苷酶,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可以切割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侧链的酶,参加细胞外重塑。

HPSE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如胚胎植入,组织修复和炎症过程;病理致病过程主要包括肿瘤的进展和肾脏疾病。

研究表明,HPSE在多种恶性肿瘤病理发展过程中呈现高表达、高活性状态,有可能成为一个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HPSE作为一个新的靶向治疗位点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近期发现,HPSE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中有影响作用,但迄今为止,尚未见缺血过程中心肌细胞自身HPSE表达、调控及凋亡的研究报告。

本实验通过培养H9C2心肌细胞,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模拟临床上MIRI,并用HPSE抑制剂进行干预,进而探讨HPSE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的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药物
OGT2115
1.2细胞
H9C2心肌细胞(武汉普诺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1.3试剂
DMEM高糖培养基,胰酶,PBS,胎牛血清,MTT粉末,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液,DMSO。

1.4儀器
C02培养箱,荧光倒置显微镜,酶标仪。

1.5方法
1.5.1细胞培养
配置培养基:10%胎牛血清(BSA)、1%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液的DMEM培养基。

培养H9C2心肌细胞,置于常规培养箱培养,待细胞生长80%满时,进行细胞传代,2~3天传代1次,用于后续实验。

1.5.2复制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
细胞生长80%满后,将细胞的培养基换成PBS,置于缺氧装置中孵育4h(缺氧时间超过时,许多调亡细胞团漂浮于培养基中,易造成极大误差,因此本实验细胞缺氧时间定为4h),缺氧处理后更换含10%BSA的DMEM培养基,置于常规培养箱中培养3 h,模型建立完成。

1.53形态学观察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状态,可以通过观察细胞状态大致判断细胞存活情况。

1.5.4MTT法检测细胞凋亡
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以5×103/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细胞贴壁后,试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OGT2115(20、40、60、80、100μg/mL)。

每组设4个复孔。

试验组和模型组缺氧培养4 h后,换为10%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基孵育箱孵育3个小时,对照组不进行缺氧复氧操作。

操作完成后,三组细胞每孔加入20μL的MTT液体(避光),放回细胞孵箱,孵育4h,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全部培养液。

每孔加入DMS0150 μL,振荡5~10 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

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 nm波长检测每孔吸光度值。

实验重复3次。

2结果
2.1形态学
正常状态下H9C2心肌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细胞周边颜色透亮有光泽。

衰老死亡的细胞呈球形且不贴壁悬浮于细胞培养液中,通过细胞形态学对比可以看出HPSE抑制剂处理后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

2.2 MTT法检测细胞凋亡
MTT法检测结果(表1)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存活率97.00±2.34%,H/R模型组为42.91±5.33%,H/R实验组为60.24±7.61,缺氧处理后H9C2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

HPSE抑制剂处理后,H9C2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升高(P<0.05)。

3讨论
心肌细胞凋亡与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心脏疾病中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都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改变。

心肌细胞凋亡在MIRI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资料显示,I/R是急性肾衰竭和延迟移植功能的重要原因,可通过激活肾小管细胞的上皮至间质转化(EMT)而诱导慢性肾损伤,HPSE在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证实了HPSE抑制剂在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我们课题组借助乙酰肝素酶及其相关因子在白血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经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患者全身及血小板HPSE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相关性;重点研究HPSE 对心肌细胞的纤维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HPSE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今后心衰的监测、治疗及预后评估开辟新方向,拓宽在其他领域中,HPSE阻滞剂临床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基础及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