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梳理 终版
梳理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02
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 03
04
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 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4分) 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③“信不信?那家伙!” (符 合)第 句。 (不符合)第 句。 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 (写出两点)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方法二:找线索法 找出文章的线索——梳理围绕线索发生的 故事情节——围绕线索归纳故事情节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方法三:抓场面法
小说中的场面往往是人物活动的集中表现, 抓住场面就抓住了主要故事情节。
答题模式
什么人+什么事
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6分) → → → 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母校” 01 8-12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父子的母校”看似无关,实则 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
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他对儿子的 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 的上进心。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他 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方法点拨
理清小说的结构; 寻找线索;
抓住场面。
小说故事情节:(序幕)——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的线索: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 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或事 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和时间。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 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方法一:理结构法
提炼出每 部分的主 要人物、 主要事件。
归纳时要注 意:方式为 何时何地何 境何人何事 何情的格式; 注意情节的 相互交错; 注意涉及的 对象,做到 前后一脉相 承。 将各部分 的主要信 息压缩归 纳。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 课件

20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回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
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
比生命还要重!”
21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把腰弯
了下去。
贝尔蒂勇敢赴死
教你思维
①按基本脉络梳理:
理清小说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②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或叙述主体 ③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
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
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
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殴打,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
“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5 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
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去对着 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 “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 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殴打,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 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避, 那人正是贝尔蒂。 11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曾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
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12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
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霍夫曼保护了贝尔蒂,贝尔蒂脱险
13 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 他!”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 尔。
(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03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考衔接,教材典例)-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3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考衔接,教材典例引领)教学目标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熟记小说的情节模式教学过程一小说情节的梳理与分析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展示手法、表现主题的重要载体。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人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有梳理情节结构、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三个题点。
二情节梳理必备知识梳理情节结构情节是指小说中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一般由线索贯穿,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展开,意识流小说常常以心理意识的演进为顺序展开。
情节包含:情节的构成:(二)情节结构安排常见情节线索类型单线结构单线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有一两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说,只有一条线索。
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可使小说充分展示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1)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
一条线索占主导地位,起重要作用,这条线索称为“主线”;另一条线索占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称为“次线”。
判断线索孰主孰次的标准,不是作者所花笔墨的多少,而是每条线索关涉的情节、人物、场景对于主题表现作用的大小、轻重。
如欧·亨利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描绘藤叶是文章的主线,苏艾帮助琼珊是文章的次线。
(2)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
明暗线是从落笔角度(写法)而言的。
明线是文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线索。
在明线上,故事情节从正面展开,人物活动、场面从正面描写。
暗线则是间接地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暗线上,人物活动、情节、场面等都从侧面处理。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故事情节梳理

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提问方式:1.概括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模板: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梳理故事情节。
(请根据提示(或示例)理清本文作者(人物)心理发展变化/情感变化的过程。
请根据提示(或示例)概括、补充文章的行文思路。
)方法大本营小说情节的典型特点: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出人意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三个方面揣摩: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
解题思路1.顺藤摸瓜——根据示例划分层次。
2.寻章摘句——仿照示例概括内容。
(1)在文中找关键词(2)根据文意概括内容3.审句度词——审读示例注意句式(字数)。
【实战演练1】你不能头发蓬乱地走出我的店孙道荣①刮了几阵风之后,雨说下就下了。
他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门外。
开店十几年来,这个时间段,本来就没什么生意,他已经习惯了一天中这段闲散的时光。
②忽然,一个人影匆匆忙忙地走到屋檐下,显然是躲雨的。
那人往店里瞄了几眼,犹疑了一下,终于没有推门进来。
雨借风势,斜扫,不长的屋檐,根本遮挡不住风雨。
他站起来,走过去,拉开门,对那个人说:“别站在外面了,衣服都淋湿了,进来坐会儿吧。
”躲雨的是个年轻人。
他拿了一条毛巾,递给年轻人。
年轻人感激地笑笑,接过毛巾,将脸擦干净,又擦了擦湿漉漉的头发。
他注意到,年轻人的头发长而蓬乱,一看就是有段时间没有理发了。
他问年轻人:“看样子是来找工作的吧?”年轻人点点头,茫然地看着外面的雨,告诉他:“我去年就毕业了,一直没找到固定的工作。
听说这边工厂多,就过来试试看。
已经来了两个多月了,再找不着工作,就只能先回老家了。
”他安慰年轻人:“别急,总有希望的。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故事情节梳理

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提问方式:1.概括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模板: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梳理故事情节。
(请根据提示(或示例)理清本文作者(人物)心理发展变化/情感变化的过程。
请根据提示(或示例)概括、补充文章的行文思路。
)方法大本营小说情节的典型特点: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出人意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三个方面揣摩: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
解题思路1.顺藤摸瓜——根据示例划分层次。
2.寻章摘句——仿照示例概括内容。
(1)在文中找关键词(2)根据文意概括内容3.审句度词——审读示例注意句式(字数)。
【实战演练1】你不能头发蓬乱地走出我的店孙道荣①刮了几阵风之后,雨说下就下了。
他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门外。
开店十几年来,这个时间段,本来就没什么生意,他已经习惯了一天中这段闲散的时光。
②忽然,一个人影匆匆忙忙地走到屋檐下,显然是躲雨的。
那人往店里瞄了几眼,犹疑了一下,终于没有推门进来。
雨借风势,斜扫,不长的屋檐,根本遮挡不住风雨。
他站起来,走过去,拉开门,对那个人说:“别站在外面了,衣服都淋湿了,进来坐会儿吧。
”躲雨的是个年轻人。
他拿了一条毛巾,递给年轻人。
年轻人感激地笑笑,接过毛巾,将脸擦干净,又擦了擦湿漉漉的头发。
他注意到,年轻人的头发长而蓬乱,一看就是有段时间没有理发了。
他问年轻人:“看样子是来找工作的吧?”年轻人点点头,茫然地看着外面的雨,告诉他:“我去年就毕业了,一直没找到固定的工作。
听说这边工厂多,就过来试试看。
已经来了两个多月了,再找不着工作,就只能先回老家了。
”他安慰年轻人:“别急,总有希望的。
梳理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02
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 03
04
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 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4分) 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③“信不信?那家伙!” (符 合)第 句。 (不符合)第 句。 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 (写出两点)
05
父亲对儿子夸“母校” 父亲带 儿子去看“母校” 儿子进了 “母校”
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 艰难的生活现状, 是父子对母 校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
参考答案
敬佩(羡慕)之情。他以为父亲读过书,是 个了不起的人。②感恩(感激)之情。他明 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①③不符合,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对虚拟 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②不符合,因为父亲是 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
方法一:理结构法
提炼出每 部分的主 要人物、 主要事件。
归纳时要注 意:方式为 何时何地何 境何人何事 何情的格式; 注意情节的 相互交错; 注意涉及的 对象,做到 前后一脉相 承。 将各部分 的主要信 息压缩归 纳。
寻找明显标志的 词语,如标志时 间变化、地点转 移、情感发展变 化等的词语。
情节的发展变 化时矛盾冲突 发展的体现, 分析小说的情 节必须抓住主 要矛盾冲突。
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他对儿子的 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 的上进心。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他 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方法二:找线索法 找出文章的线索——梳理围绕线索发生的 故事情节——围绕线索归纳故事情节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小说剧情总结归纳

小说剧情总结归纳《小说剧情总结归纳》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叙事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文旨在对小说的剧情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回顾小说的内容。
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会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并确定小说的主题。
2. 主角介绍在这一部分,我会逐一介绍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个人特点、关系和重要性。
通过对每个角色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剧情的发展和冲突的产生。
3. 故事起承转合在这一部分,我会依次概括小说的起始阶段、发展阶段、高潮和结论。
通过描写小说的起承转合,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把握剧情的主线。
4. 次要角色介绍除了主角之外,小说中通常还存在一些次要角色。
在这一部分,我会简要介绍这些次要角色,并分析他们对剧情发展的贡献。
5. 突发事件和转折点在小说中,突发事件和转折点往往会给故事增添戏剧性和紧张感。
在这一部分,我会列举并概括小说中的关键事件,说明它们对剧情的推动和变化的影响。
6. 主题和意义每一本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义,作者通过叙事和人物塑造来传达自己的思想。
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意义,解读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7. 结尾总结在结尾总结部分,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顾并总结整个剧情。
通过读这部分,读者可以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以上是《小说剧情总结归纳》的大致写作框架,具体内容和章节划分可根据具体的小说情节进行调整。
通过精心撰写的小说剧情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回顾和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和内涵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希望该文对你有帮助!。
小说专题情节知识点总结

小说专题情节知识点总结情节:《遇见爱情的那一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女主角李婷婷坐在咖啡厅里,正在认真地备考研究生,突然,一个撞上她的男人,咖啡洒了一地。
那个男人赶紧道歉,然后主动帮她擦掉咖啡渍。
李婷婷看着这个叫张磊的男人,不禁有些心动。
张磊主动邀请她喝一杯咖啡以表歉意。
两个人坐在咖啡厅里聊了很久,李婷婷发现张磊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回到家后,李婷婷发现自己总是想起张磊的笑容,心里有些不知所措。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婷婷和张磊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两人相互关心,彼此照顾。
在一次约会中,张磊向李婷婷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两人成为了一对恋人。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在一次意外中,李婷婷被车撞伤,陷入了昏迷。
张磊守在她的床前,日夜不离,满怀担忧。
在李婷婷醒来的那一刻,张磊泣不成声,告诉她自己有多么担心她。
李婷婷感动地抱住了张磊,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然而,命运的捉弄却并未停止。
当李婷婷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告诉她需要进行一场危险的手术时,张磊决定要陪在她的身边。
手术的前一晚,张磊为了给她一个惊喜,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在浪漫的音乐中,他向李婷婷求婚,承诺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在她身边。
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李婷婷在张磊的陪伴下渐渐康复。
两人的爱情也变得更加坚定,他们决定携手共度一生。
在婚礼上,李婷婷穿着洁白的婚纱,张磊看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激动和幸福。
在那一天,他们宣誓相爱一生,互相搀扶到老。
从那天起,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传颂在人们的耳边,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他们的爱情像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堂演练
《调研》P244《腕王》
请运用找线索、理事件、明结构的方法,梳理《枪口
下的人格》的情节并填写下表。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事件
结构
人物 人物 索
三 麻豹 金三 麻 子 钱子
1~2 1.麻子三其貌不扬却天生神力 开端
3~7 2.麻子三轻松战胜黑脸汉子 发展
8~16
3.麻子三战胜金钱豹,与其 义结金兰
.
课堂小结
1.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概念: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2.情节结构梳理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 事件、明结构; 3.情节概括的要点:以主要人物为主语;使 用“人+事”的概括模式;使用恰当的词语。
课前预习: 阅读《调研》P252《马兰花》,思考下列问
题后填写表格。 1. 《马兰花》的主、次要人物分别是谁?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情节围绕什么事物展开)? 3.请对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简要概括。
.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1~5
马
6~12
兰
花
13~15
麻 婶 母
6~12 2.丈夫第一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钱 13~15 3.丈夫第二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女
16~19 4.丈夫第三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20~28 5.麻婶女儿还款给马兰花
.
理事件
理清事件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关注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干了什么; 2.关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围绕线索展开 了什么活动。
.
开端 结局
明结构 思考: 1.三次催款中,丈夫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点? 2.哪一个情节最紧张,所反映的矛盾最突出, 所表现的冲突最激烈?
.
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人物 人物 索
马兰妇 马 花兰
花 夫
麻 婶钱 母 女
事件
1.交代麻婶借钱经过,三孬提 醒马兰花催款 2.丈夫第一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3.丈夫第二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4.丈夫第三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5.麻婶女儿还款
2.确保概述简洁;
概括事件 答题模板
完整版:时、地、人、事、原因、经过、结果 简要版:人+事(从主人公角度进行概括)
3.尽可能用主要人物作为主语。
.
课堂演练
《调研》P244《腕王》 题目: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一、审题 二、梳理情节结构 三、概括事件
概括事件 完整版:时、地、人、事、原因、经过、结果 答题模板 简要版:人+事(从主人公角度进行概括)
.
结构
开端 发展 发展 高潮 结局
方法归纳
归纳总结: 1.理清小说情节结构的步骤——找人物、抓线索、 理事件、明结构; 2.线索可以有多条,但真正统领全文的线索是各 线索的交叉点; 3.理事件时要关注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干了 什么;关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围绕线索展开了 什么活动。
.
小说情节的概括
高潮
17~24
4.麻子三暗中帮助红军
.
结局
课堂演练
《调研》P244《腕王》 题目: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三、形成答案
1、故事开端介绍麻子三其貌不扬却天生神力,设置悬 念; 2、故事的发展讲述麻子三轻松战胜黑脸汉子; 3、故事高潮讲述麻子三战胜金钱豹,与其义结金兰; 4、故事的结局讲述麻子三劝说金钱豹无果后暗中帮助 红军,结局出人意料。
下的人格》的情节结构并填写下表。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结构
迈霍
1~3
蒂 贝尔 夫 尔曼
人 格
4~6 7~8
、
9~12
13~21
1.贝尔蒂俘敌 2.贝尔蒂护敌 3.贝尔蒂被俘 4.贝尔蒂脱险 . 5.贝尔蒂赴死
开端 发展 发展 高潮 结局
概括小说情节的要点
1.理清中心事件,确保概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018届高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小说情节梳理
.
情节的 重要考点
情节的梳理 情节的作用
情节结构的梳理 情节的概括
重要性
基础能力 考频较高 难度大
.
不准确 不简洁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情节结构梳理和情节概括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情节结构梳理和情节概括的方法。
.
小说情节结构的梳理
理情节的注意要点一: 关注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干了什么。
.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理情节的注意要点二: 关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围绕线索展开了什么活动。
.
明方法——找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马妇 马 兰兰 花花
夫
1~5 1.交代马兰花借了钱给麻婶
事件
结构
迈霍
蒂 贝尔 夫 尔曼
人 格
、
.
概括小说情节的要点
1.理清中心事件,确保概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确保概述简洁;
概括事件 答题模板
完整版:时、地、人、事、原因、经过、结果 简要版:人+事(从主人公角度进行概括)
3.尽可能用主要人物作为主语。
.
例文讲解
《调研》P243《枪口下的人格》 请运用找线索、理事件、明结构的方法,梳理《枪口
.
例文讲解
《调研》P243《枪口下的人格》 请运用找线索、理事件、明结构的方法,梳理《枪口
下的人格》的情节并填写下表。
主要 次要 线 段 人物 人物 索 落
事件
结构
.
例文讲解
《调研》P243《枪口下的人格》 请运用找线索、理事件、明结构的方法,梳理《枪口
下的人格》的情节结构并填写下表。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
析概念
小说情节结构: 序幕:交待和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 社会背景、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开端:交代小说起因、背景 发展:矛盾产生、升级 高潮:矛盾、冲突爆发 结局:事件的结果 尾声:冲突结束后,进一步交代人物的生活状况 和归宿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
明结构
小说情节结构: 开端:交代小说起因、背景 发展:矛盾产生、升级 高潮:矛盾、冲突爆发 结局:事件的结果
.
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结构
马兰妇 马 花兰
花 夫
麻 婶钱 母 女
1.交代马兰花借了钱给麻婶 2.丈夫第一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3.丈夫第二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4.丈夫第三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5.麻婶女儿还款给马兰花
16~19
20~28
.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
找线索 旧题回顾:这篇小说有着明暗双线,它们 分别是什么? 明线:马兰花和丈夫因借钱而引发的冲突; 暗线:麻婶母女的还钱过程;
钱
明暗双线作为贯穿全文的情节线索,事实上它们都是因 钱而生,两条情节线的交叉点. 才是全文最核心的线索。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