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化项目操作规程—E

检验科生化项目操作规程—E
检验科生化项目操作规程—E

文件编号:WH-DSFC-JYK-E

发布日期:2018-01-01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

生化项目操作规程目录

一血清总蛋白测定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总蛋白测定 ( 缩写 TP);组合项目申请: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急诊标本,加上急查标识。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2.2标本保存

2.2.1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普通冰箱中(2℃~8℃)稳定一个

月。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 1d 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 8℃冰箱内保存7d。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方法原理

双缩脲法。碱性溶液中的铜离子和蛋白质或多肽分子中的肽键反应,生成紫

红色络合物,络合物在波长546nm处的吸光度和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4试剂及其他用品

4.1试剂: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试剂盒,由迈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 ℃,避光保存可稳定18个月。开盖后放于仪器的

试剂仓冰箱中至少稳定28天。

4.3试剂盒准备:液态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试剂盒主要成分

R :

氢氧化钠 200mmol/L,

酒石酸钾钠 32 mmol/L

硫酸铜 12mmol/L ,

碘化钾 30 mmol/L ,

5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校准品:由迈瑞提供的多项目校准液

5.2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2个校准点。

5.3 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7 天,批内校准时间90 天。但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

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进行一次校准。

5.4校准液重建方法:用3.00ml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后即可使用。

6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质控品采用迈瑞公司提供的定值质控血清,

6.2质控液重建方法:用 5.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 后即可使用。

6.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6.4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

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7适用仪器

适用迈瑞B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 进行校准→ 进行质控→ 输入标本检测项目→ 加载标本→ 标本测定→结果复核→ 报告。

9主要分析参数

化学原理:双缩脲法;

测定原理 : 比色法;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离子生成紫蓝色复合物,显色强度和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单位: g/L ;校准模式:线性;校准周期: 14 天;校准点: 2 个;波长 : 546nm,样本量:4.0μl ;试剂: R 200μ l ;

10结果计算

总蛋白浓度( g/L )= ( A 标本 / A 标准 ) ×校准液蛋白浓度 (g/L)

A=A546nm- A660nm;

仪器根据此公式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

11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1.1 结果的报告

11.1.1 结果经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1.1.2 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

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1.1.3 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1.2 报告范围: 2~ 120g/L ,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可靠

的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

12操作性能

12.1 精密度:血清/血浆:重复性:变异系数≤3.0%,批间差:相对偏差≤4.5%。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70 g/L时吸光度≥0.09A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546nm波长条件下,吸光度0.3<A。

12.2 线性范围:2~120g/L。

12.3 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甘油三酯达 11.3mmol/L 时影响小于 2%,血红蛋白达

5g/L 时影响小于 9%,胆红素达 547umol/L 时影响小于 10%。

13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参考范

围: 66~87 g/L 。

14临床意义

14.1 血浆总蛋白包括血浆中所有的蛋白质,其中主要有白蛋白和球蛋白两大

类。血浆蛋白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 pH 值、运送多种物质的载体、参

与凝血和抗凝血、免疫作用和营养作用等。

14.2 TP -ALB=球蛋白(含量),并可由此得出A/G 比值。

14.3 血清TP增高

( 1)多数反映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①各种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

蛋白血症等。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2)多种原因引起的明显脱水使血浆浓缩,致 TP 相对增高。这种情况 A/G 比值变化不

大,为假性蛋白增多血症。

14.4血清TP降低:多反映白蛋白合成减少或蛋白质丢失。

(1)肝脏合成减少:各种慢性肝病,吸收不良综合症,蛋白质营养缺乏等。

(2)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丢失:肾病综合症、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从肾脏丢失;严重烧伤

从创面丢失;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疾病从胃肠道丢失;大量失血和浆膜腔渗液也可使蛋白

丢失。

15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15.1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审核者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

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 相关项目:审核与白蛋白、血清蛋白电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的关系,

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此项不作规定)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7.1.迈瑞BC-200 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 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 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 标本送检和接收程序。

18参考文献;

1,Weichselbaum,T.E.Amer.J.Clin.Path.16,40-48(1946)

2,Josepshon,B,Gyllensward,C,https://www.360docs.net/doc/794398936.html,b.Invest9,29(1957)

19任何一位使用本 SOP 的工作人员如提出对本 SOP 改动意见,或本测定项目的方法、试剂有变动的情况,可以对本操作规程作出改动,但必须先报专业主管和主任批准。

20.本操作规程涉及的记录和表单

20.1 试剂进购记录表

20.2 质控记录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白蛋白测定 ( 缩写 ALB);组合项目申请: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标

本采集

2.1.1 常规静脉采血约 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子真空

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肝素试管。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 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

急查标识。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

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 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 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室温( 15~25℃)下可稳定5天,普通冰箱中( 2~8℃)稳定一20

天。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 1 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

巾。

2.2.3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 2~8℃冰箱内保存 7 天。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方法原理

溴甲酚绿法。在 pH 4.2的溶液中,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物,颜色的深度在波长578nm处的吸光度与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

4试剂及其他用品

4.1 试剂: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试剂盒,由迈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4.2 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不开盖情况下至标签的失效期。开盖后放

于仪器的冰箱中至少稳定28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

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4.3 试剂盒准备:液态单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 试剂盒主要成分:溴甲酚绿 0.26mmol/L,

柠檬酸盐缓冲液 30mmol/L

表面活性剂 1.5g/L

5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 校准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多项目校准液,白蛋白浓度值可溯源至国际标准参考物质( ERM-DA470k)

5.2 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2个校准点。

5.3 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 1 天。但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进行一次校准。

5.4 校准液重建方法:用3.00ml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后即可使用。

6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 质控品采用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定值质控血清,产品号为

6.2 质控液重建方法:用 5.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 后即可使用。

6.3 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6.4 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7适用仪器

适用迈瑞B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 进行校准→ 进行质控→ 输入标本检测项目→ 加载标本

→ 标本测定→结果复核→ 报告。

10 结果计算

计算公式:白蛋白浓度( g/L )=( A 标本- A 空白)/ (A 标准-A 空白)× 校准液白蛋白浓度( g/L )

注:根据双波长测定, A = A340nm-A700nm

仪器根据此公式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

11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11.1

结果的报告

11.1.1 结果经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1.1.2 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

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1.1.3 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1.2 报告范围:3~60g/L ,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可靠的

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

12操作性能

12.1精密度:重复性:变异系数≤0.3%,批间差:相对偏差CV≤4.5%。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45时,吸光度变化≥0.42A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546nm波长条件下,吸光度<0.60A 12.2 线性范围:3~60g/L。

12.3 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甘油三酯达 11.3mmol/L 时影响小于 10%,血红蛋白达4.5g/L 时影响小于 10%,胆红素达 684μmol/L 时影响小于 2%。

13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

13.1 参考范围: 38~51g/L 。

13.2 医学决定水平

查明有无过多的蛋白丢失。

13.2.2 35g/L :此亦为参考范围下限,凡低于此值时,各种引起白蛋白降低的因素均

应列入考虑范围,如肾病、肝功不全、严重的营养不良、急、慢性炎症、恶性肿瘤等。13.2.3 57g/L :在此值以上的,应考虑脱水的可能性,并进行红细胞比积测定,以检查其是否增高。

14临床意义

14.1 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很多,包括营养、维持渗透压、是血管内多种物质的运输载体等。白蛋白在肝脏中合成,是监测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14.2 肝脏疾病使白蛋白的合成减少表现为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并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比例,白蛋白是对肝功能作分级的评价指标之一。

14.3 血清白蛋白降低还见于严重的吸收不良、肠梗阻、风湿热、恶病质、以及多种全身

性疾病。

14.4 当有蛋白质丢失过多的情况,如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糖尿病、慢

性肠炎、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血清白蛋白也常降低。

14.5 血清白蛋白增高的情况较少见,高白蛋白血症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15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15.1 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 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 相关项目:审核与总蛋白、血清蛋白电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的关系,如出现与

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本项

不作规定)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7.1 迈瑞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 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 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 标本送检和接收程序。

18参考文献:1.Rodkey,F,Clin.Chem。10,606(1964)

2.Doumas.B.T.et.al.Clin Chim,Acta.31(1971)87-96

3.迈瑞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任何一位使用本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如提出对本操作规程改动意见,或本测定项目的方法、试剂有变动的情况,可以对本操作规程作出改动,但必须先报经专业主管和科主任批准。

20.本操作规程涉及的记录与表20.1

试剂装载记录表

20.2试剂质量记录表

20.3质控记录

20.4失控及失控处理记录

20.5检验结果审核记录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 缩写 TBIL) ;组合项目申请:肝功能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标

本采集

2.1.1 常规静脉采血约 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子真空

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肝素试管。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 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

急查标识。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

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 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 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血液胆红素见光易分解,标本注意避光保存。室温(15~

25℃)下可稳定 2h,普通冰箱中( 2~8℃)稳定 12h。 -15 ~- 25℃度可以稳定 3

个月~ 4 个月。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 天的标本

2.2.3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 7 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方法原理

为矾酸氧化法。总胆红素在PH3.0附近,在钒酸盐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胆红素被化学氧化剂氧化,生成胆绿素,与此同时,胆红素特有的黄色也随之消失。在一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的减少,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4试剂及其他用品

4.1 试剂:矾酸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试剂盒,由日本和光公司出品。

4.2 试剂盒保存:保存于 2~8℃,试剂未启封情况下可稳定至标签的失效期。启封试剂在

仪器的试剂仓冰箱中至少稳定28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当试剂变混浊,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或空白吸光度> 0.5 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3 试剂盒准备: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 试剂盒主要成分:

R1:

枸橼酸盐缓冲液 0.1mol/L

表面活性剂适量

R2:

磷酸盐缓冲液 10 mmol/L

偏钒酸液 4.0 mmol/L

5 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 校准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校准液

5.2 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 2个校准点。 5.3 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 :Full ,7 天; Blank ,1 天。但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 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 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进行一次校准。

5.4 校准液重建方法:用3.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 20min 后即可使用。 6 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 质控品采用由迈顼瑞公司提供的一个定值质控血清,

6.2 质控液重建方法:用 5.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 20min 后即可使用。 6.3 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6.4 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 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7 适用仪器

适用迈瑞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 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 → 进行校准 → 进行质控 → 输入标本检测项目 → 加载标本

→ 标本测定 →结果复核 → 报告。

9 主要分析参数:结果计算:

A=【(A2-A1)校准品管或样本管】-【(A2-A1)空白管】

仪器根据此公式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 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11.1 结果的报告 11.1.1 结果经审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1.1.2 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 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1.1.3 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1.2 报告线性范围:2~684μmol/L 。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可靠的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

11 操作性能

12.1 重复性:变异系数≤5.0%。

12.2

批间差:相对偏差 ≤6.0%。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12μmol/L 时,吸光度变化≥0.0035A 。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450浓度条件下,吸光度<0.10A

12.3 线性范围:2.0~684 μmol/L 。 12.4 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甘油三酯达 10.2mmol/L 时影响小于 6%,血红蛋白达 250mg/L 时影响小于 10%。

13 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参考范

围5.1~19μmol/L

14 临床意义

14.1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多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胆红素和肝脏功能密切相关,总胆红素是重要的常规肝功能指标。

14.2 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都有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如胆汁性肝硬化、胆道梗阻、阻塞性胆红素、肝细胞性胆红素,如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胆红素 或输血错误。

14.3 血清总胆红素可作为暴发型肝衰竭( FHF )和自体免疫性肝炎( AIH )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TBIL >255μmol/L 预测 FHF 预后死亡的敏感性为 77.5%,特异性为 46.8%。

15 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T l

d

T

l

d

15.1 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 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

者处签名。

15.3 相关项目:审核与直接胆红素( DBi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 ALP)、谷胺酰转移酶的关系,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16.1 > 255μmol/L为应引起临床重视的紧急值,可能有较严重的肝细胞坏死或暴发型肝

衰竭的情况。

16.2 处理程序

16.2.1 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16.2.2 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天其他已

做标本本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在正常状态中。

16.2.3 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有无异常,尤其是该患者其

他肝功能的情况。

16.2.4 对该标本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紧急值是否重现。

16.2.5 报告技术质量主管及科主任,立即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16.2.6 确认此紧急值是可报告的,由技术主管或科主任立即电话向主管临床医生报

告,并作好电话报告记录,包括电话报告时间和对方接听人员的标识。

16.2.7 及时签发正式检验结果报告。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7.1迈瑞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标本送检和接收程序。

18. 参考文献

18.1,Tokuda.and Tanimoto,k,Jpn.J.Clin,Chem,22(2)

116-122(1993)(inJapanese)

18.2 Akiyama,k.and Makino,I.Rinshoi,19(suppl)242-244(1993)(inJapanese)

19本 SOP变动程序

任何一位使用本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如提出对本操作规程改动意见,或本测定项目的方法、试剂有变动的情况,可以对本操作规程作出改动,但必须先报经专业主管和科主任批准

20. 本操作规程涉及的记录与表单

20.1试剂装载记录表

20.2质控记录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 ( 缩写 D-BIL) ;组合项目申请:肝功能测

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标

本采集

2.1.1 常规静脉采血约 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子真空

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肝素试管。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 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

急查标识。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

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 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 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血液胆红素见光易分解,标本注意避光保存。室温(15~

25℃)下可稳定 2h,普通冰箱中( 2~8℃)稳定 12h。 -15 ~-25 ℃度可以稳定 3个月~ 4 个月。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 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 8℃冰箱内保存-7 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方法原理

为矾酸氧化法。总胆红素在PH3.0附近,在钒酸盐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胆红素被化

学氧化剂氧化,生成胆绿素,与此同时,胆红素特有的黄色也随之消失。在一定波长处测定

吸光度的减少,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4试剂及其他用品

4.1-试剂:矾酸法测定结合红素试剂盒,由日本和光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 2~8℃,试剂未启封情况下可以稳定至失效期。启封试剂在仪器的

试剂仓冰箱中至少稳定 30 天。

4.3-试剂盒准备: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试剂盒主要成分:

R1;酒石酸缓冲液 (pH 3.0) 0.1mmol/L ,

R2;磷酸盐缓冲液 10 mmol/L

偏钒酸盐 4.0 mmol/L

5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 校准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校准液

5.2 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2个校准点。

5.3 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 :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进行一次校准。

5.4 校准液重建方法:用3.00ml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后即可使用。

6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 质控品采用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定值质控血清,产品号为

6.2 质控液重建方法:用 5.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 后即可使用。

6.3 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质控血清。

6.4 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6.5 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

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7适用仪器

适用迈瑞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 进行校准→ 进行质控→ 输入标本检测项目→ 加载标本→ 标本测定→结果复核→ 报告。

10 结果计算

计算公式:A=[(A2-A1)校准品管或样本管]-[(A2-A1)空白管]

仪器根据此公式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

11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1.1 结果的报告

11.1.1 结果经审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1.1.2 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

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1.1.3 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1.2 报告范围:1~430μmol/L 。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

准确可靠的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

12操作性能

12.1 重复性:变异系数≤5.0%。批间差:相对偏差≤6.0%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4.5时,吸光度变化0.003A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450波长条件下,吸光0.10A

12.2线性范围: 1.0 ~430μmol/L 。

12.3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甘油三酯达到-10.2 mmol/L 时影响小于 10%,

血红蛋白达到 200mg/L 时影响小于 10%。

13 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参考范1.7~6.8μmol/L

14 临床意义

14.1 血清结合胆红素常和总胆红素一起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 ( 直接 ) 胆红素是重要的常用肝功能指标。

14.2 肝炎、肝硬化时肝细胞受损引起的肝细胞性胆红素和胆汁性肝硬化、胆道梗阻等所致的梗阻性胆红素,均有直接胆红素增高的情况。

15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15.1 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 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 相关项目:审核与总胆红素( DBi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LP)、谷胺酰转移酶( GGT)的关系,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此项不作规定)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7.1 迈瑞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标本送检和接收程序。

18参考文献

1,Tokuda.and Tanimoto,k,Jpn.J.Clin,Chem,22(2)

116-122(1993)(inJapanese)

2.Akiyama,k.and Makino,I.Rinshoi,19(suppl)242-244(1993)(inJapanese)

19本操作规程变动程序

任何一位使用本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如提出对本操作规程改动意见,或本测定项目的方法、试剂有变动的情况,可以对本-操作规程作出改动,但必须先报经专业主管和科主任批准。

20-本操作规程涉及的记录与表单-

20.1-试剂进购记录表-

20.2-质控记录-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 缩写 TBA);组合项目申请:肝功能测定加选本项目。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标本采集

2.1.1 常规静脉采血约 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

子真空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肝素试管。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 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

急查标识。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

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 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 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室温( 15~ 25℃)下可稳定一周,在冰箱中( 2~8℃)稳定一个月。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 1 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 8℃冰箱内保存 7 天。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方法原理

循环酶法。胆汁酸被 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3α- HSD)及β-硫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 Thio -NAD)氧化,生成 3 -酮类固醇及β -硫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Thio -NAD)。生成的 3 酮类固醇在 3a-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Thio - NAD)存在下,生成胆汁酸及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Thio -NAD)。如此进行循环反应,最后测定生成的β-硫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Thio -NAD)的吸光度,求得胆汁酸浓度值。

4试剂及其他用品

4.1 试剂:酶循环法测定总胆汁酸试剂盒,由迈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4.2 试剂盒保存:保存2~ 25℃,试剂未启封情况下可稳定至标签的失效期。

启封使用后在仪器的试剂仓冰箱中可以稳定28天。

4.3 试剂盒准备:液态双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20

4.4 试剂盒主要成分:

R1:

β-硫代烟酰按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 952.9mg/L,

Good's 缓冲液 50 mmol / L

R2: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6.1g/L

Good's 缓冲液 50 mmol/L

3α-羟甾醇脱氢酶 12500u/L

5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 校准品:由试剂盒配套的校准液。

5.2 校准类型和数目:线性模式,2点校准

5.3 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 7 天。但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

当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进行一次校准。

6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 1-质控品采用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定值质控血清,产品号为 616/1UN

6.2-质控液重建方法: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6.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6.4-质控规则:采用 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

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7适用仪器

适用迈瑞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 进行校准→ 进行质控→ 输入标本检测项目→ 加载标本→

标本测定→ 结果复核→ 报告。

9 主要分析参数

10 结果计算:

ΔA/min=A/min-样品管-A/min-空白管

仪器根据此公式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

11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1.1 结果的报告

11.1.1 结果经审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1.1.2 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

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1.2 报告范围: 2. ~180μmol/L 。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

结果准确可靠的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

12操作性能:

1精密度:

重复性:变异系数≤4.0%

批间差:相对偏差≤5.0%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10μmol/L时,吸光度变化率≥0.018A

试剂空白: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405nm波长条件下,吸光度<1.0A,吸光度变化率<0.004A

12.2-线性范围: 5~ 180μmol/L 。

12.3-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胆红素< 850μmol/L ,血红蛋白< 5 g/L ,抗坏血酸<

2.84mmol/L ,乳酸< 24 mmol/L ,乳酸脱氢酶< 10000 U/L 时,偏差均<5 % 。

13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

参考范围: ( 空腹 ) 1 ~10μmol/l 。

14临床意义

14.1 血清胆汁酸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餐后 TBA测定对检出轻度肝脏病变的灵敏度优于所有其他肝功能试验。对检测酒精或工业化学品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优于其它肝功能试验。

14.2 急性肝炎时血清 TBA可达参考范围上限的 10~100 倍,急性肝炎恢复时TBA 与 ALT同时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持续不降有可能转为慢性。

14.3 血清 TBA对慢性肝炎的鉴别以及预后的判断有意义。慢性肝炎患者如空腹TBA> 20μmol/L 可能处于活动期。

14.4 肝硬化患者的空腹 TBA和餐后 TBA均增高,其异常率高于所有其他肝功能试验。

14.5 TBA 测定对肝外胆管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

15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15.1 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 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 相关项目:审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胺酰转移酶及胆红素的关系,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此项不作规定)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 同前 )

18参考文献 ( 同前 )

19本操作规程变动程序 ( 同前 )

20本操作规程涉及的记录与表单 ( 同前 )

武汉都市妇产院检验科管理文件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缩写 ALT);组合项目申请:

肝功能测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标本采集

2.1.1 常规静脉采血约 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

子真空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肝素试管。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 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

急查标识。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

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 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 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接收标本后在 30min 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 15~25℃)下可稳定 48h,普通冰箱中( 2~8℃)

稳定 7 天。- 20℃保存稳定 30 天。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

时间超过 1 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 8℃冰箱内保存 7 天。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和--12h 以上禁食空腹

状态。

2.3.2-可以使用 EDTA、枸橼酸盐、草酸盐抗凝的血液标本,但肝素抗凝剂可引

起反应液混浊。

3方法原理:

在ALT催化下,在丙氨酸转移2个氨基到α-戊二酸上,生成丙氨酸和 L- 谷氨酸。后者通过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转变成乳酸,在340nm波长条件下检测NADH吸收度下降速率,与ALT的活力成比例。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ALT 丙氨酸+L-谷氨酸

丙氨酸+NADH+H+ LDH L-乳酸+NAD++H2O

4试剂及其他用品

4.1 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由迈瑞公司出品。

4.2 试剂盒保存:未启封试剂盒在2~8℃保存,可储存至失效期。启封使用的

试剂置仪器试剂仓冰箱内稳定 28 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当试剂变混浊,或者未

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3 试剂盒准备:液态双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 试剂盒主要成分:

R1:

Tris缓冲液(pH 9.0) 150 mmol/L

L-丙氨酸750mmol/L

LDH ≥1200 U/L ,

NADH 0.4mmol/L

R2:

NADH 0.9mmol/L

α - 酮戊二酸90 mmol/L。

5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校准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多项目校准液

5.2-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2个校准点。

5.3-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进行一次校准。

5.4 校准液重建方法:用3.00ml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后即可使用。

6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 质控品采用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定值质控血清,产品号为616/1UN

6.2 质控液重建方法:用 5.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 后即可使用。

6.3 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6.4 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 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

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7适用仪器

适用迈瑞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 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 进行校准→ 进行质控→ 输入标本检测项目→ 加载标本→

标本测定→结果复核→ 报告

9 主要分析参数

10-结果计算以校准品计算活性:

ALT(U/L)=标本 A(340 -405)nm ×C 标准(U/L)

校准液A(340 -405nm)

仪器根据此公式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

11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1.1 结果的报告

11.1.1 结果经审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1.1.2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审

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1.1.3 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1.2报告范围:4~1000U/L,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

可靠的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

12操作性能

12.1 精密度:变异系数≤3.5%,相对偏差≤4.5%。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30U/L时,吸光度变化率≥0.005A

试剂空白: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340nm波长条件下,吸光度0.5>A,吸光度变化率<0.0010A/min

12.2 线性范围:4~1000 U/L。

12.3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EDTA(200mg/dl),柠檬酸钠(116mmol/L)对本试验

有干扰。胆红素 1026μmol/L 、甘油三酯 11.4mmol/L 无明显干扰。磷酸吡哆醛能

使血清中 ALT显示最大活性,使用不含有磷酸吡哆醛试剂测定ALT活性,某些疾病

患者如肾脏病患者,可因血清中磷酸吡哆醛含量不足而致 ALT 活性低估。

13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范围(酶测定温度 37℃)

男:<41 U/L ;

女:<31 U/L

14临床意义

14.1 ALT 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中含量最多,正常时血清中 ALT活

性很低。

14.2 肝细胞因感染病毒而受损伤,尤其是处于急性期时,ALT 从细胞内逸出至

血液中,血清中 ALT活性可明显升高,因此是各种肝炎患者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

14.3 某些药物对肝细胞有毒性副作用,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至肝脏受损,亦可以ALT

活性升高反映。

14.4实质性脏器有非感染性炎症或损伤时,如脂肪肝、梗阻性胆红素、肝内胆汁瘀

滞、胆管炎、胆囊炎、肝癌、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

血等,均可成为血清ALT 升高的原因。

14.5ALT 与 AST联合测定并计算其比值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鉴别,正常情况下ALT/

AST比值小于 1,但在传染性肝炎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时, ALT/ AST 比值升

高;肝硬化、肝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时, AST升高的幅度高于ALT。

15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15.1 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 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

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相关项目:审核与肝功能组合中其他项目、胆汁酸的关系,ALT/AST比值是否与

疾病一致。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16.1-> 1000/L 为应引起临床重视的紧急值,可能有较严重的肝细胞坏死或受损的情况16.2-处理程序-

16.2.1-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16.2.2-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天其他已做标本本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在正常状态中

16.2.3 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有无异常,尤其是该

患者其他肝功能指标的情况。

16.2.4 对该标本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紧急值是否重现。

16.2.5 报告技术质量主管及科主任,立即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16.2.6 确认此紧急值是可报告的,由技术主管或科主任立即电话向主管临床医

生报告,并作好电话报告记录,包括电话报告时间和对方接听人员的标识。

16.2.7 及时签发正式检验结果报告。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 同前 )

18参考文献 ( 同前 )

19本操作规程变动程序 ( 同前 )

20本操作规程涉及的记录与表单 ( 同前 )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缩写 AST);组合项目申请:心肌酶谱或肝功能测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标本采集

2.1.1 常规静脉采血约 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

子真空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肝素试管。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 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急

查标识。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

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 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 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接收标本后在 30min 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3天内的活性损失:室温( 15~25℃)<10%,普通冰箱中( 2~8℃)8%--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7 天。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和-12h 以上禁食空腹-

状态。

2.3.2可以使用 EDTA、枸橼酸盐、草酸盐抗凝的血液标本,但肝素抗凝剂可引-起反应液混浊。

3 方法原理

测定反应以如下的原理进行:

AST催化 L-天门冬氨酸的氨基转移至α-酮戊二酸,生成草酰乙酸和 L-谷氨酸。草酰

乙酸通过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生成苹果酸,在340nm波长下测定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

与AST的活力成比例。

L-天门冬氨酸+α-酮戊二酸ALT 草酰乙酸+L-谷氨酸

草酰乙酸+NADH+H+ MDH L-苹果酸+NAD++H2O

4试剂及其他用品

4.1试剂: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由迈瑞公司提供。

4.2 试剂盒保存:未启封试剂盒在 2~8℃保存,可储存至失效期。启封使用的试剂置仪器试剂

仓冰箱内稳定 28 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当试剂变混浊,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3-试剂盒准备:液态双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试剂盒主要成分:

R1:

Tris 缓冲液100mmol/L-,

L-天门冬氨酸300mmol/ L,

煤炭样品的采取标准操作规程(20080828)

MTJCSOP-001 煤炭样品的采取标准操作规程 1.概述 本规程规定了煤炭样品采取的方法原理,采样器具,操作步骤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太兴公司各种煤样的采取。 2.依据 本规程依据GB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标准,结合质检中心的实际制定。 3.基本原理 本规程以数理统计学原理为理论基础。 3.1中心极限定理: n个子样平均值的方差比单个样的方差小n倍,中心极限定理可用下式表示: V(x)=V(x)/n 式中:V(x)—平均值的方差 V(x)—观测值之间的方差 n —观测值的数目 3.2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4.术语 4.1 煤样和商品煤样: 为确定某些特性而从煤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样。代表商品煤平均性质的煤样叫商品煤样。 4.2 子样: 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或截取一次煤流全断面所采取的一份样。 4.3 总样: 从一个采样单元中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样。 4.4批: 在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一个量。 4.5 采样单元: 从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的煤量,一批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采样单元。 5.采样工具 5.1 采样铲 用以从煤流中和静止煤中采样。铲的长和宽均应不小于被采样煤最大粒度到2.5~3倍,对最大

粒度不大于150mm 的煤可用长3宽约300mm 3250mm 的铲。 5.2 接斗 用以在落煤流处截取子样。斗的开口尺寸应为被采样煤最大粒度的2.5~3倍。接斗的容量应能容纳输送机最大运量时煤流全断面的全部煤量。 5.3 采样桶 用以贮存所采每个子样的样品。其容量约30Kg 。 6.采样的基本原则 6.1采样单元 6.1.1本规程规定1000t 为基本采样单元。 6.1.2 运量超过1000t 或少于1000t 时,可以实际运量为一采样单元。 6.2 子样数目 6.2.1基本采样单元为1000t ,最少应采取的子样数目,按表1规定。 表1 基本采样单元最少应采取的子样数目 注:原煤、筛选煤灰分不清楚时,按灰分大于20%规定计算。 6.2.2 煤量大于1000t 的采样单元,子样数目按式(1)计算: m = n 1000 M …………(1) 式中: m — 实际应采子样数目,个; n — 基本采样单元表1所规定的子样数目,个; M — 实际发运的煤量,t 。 6.2.3煤量少于1000t 时,子样数目根据表1规定的数目按比例递减,但最少不得少于表2中规定数目。

生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112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生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生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本岗位容易发生的事故为机械伤害、液碱灼伤、甲醇中毒、火灾、电气伤害、高处坠落。 2.本岗位涉及到的危化品为烧碱、甲醇: 2.1液碱危险、有害识别 中文名:氢氧化钠、片碱 英文名: sodiun hydroxide;solution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4 UN编号:1824 危规号:82001

RTECS号: CAS号:1310-73-2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化学类别:无机碱 包装标志:腐蚀品 包装类别:II类包装 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无色液体规格:95%;20% 溶解性: 饱和蒸气压/kPa: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1):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无意义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无意义 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度/℃:无意义 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热。本品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 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 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 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

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

生化系统操作规程

生化系统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生化区的人员禁止吸烟,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无证作业。 2.外来人员一律严禁进入生产区,若有特殊任务,经公司有关领导签字同意后, 方可入内。 3.厌氧罐顶部的水封每班检查一次,当水封水柱超过20mm时,要及时排掉水 柱内的余水。 4.生化去内的盐酸罐,液碱罐,次钠罐以及输送管道每班巡检3次以上,发现 泄漏要及时汇报处理。 5.盐酸,液碱,次钠在投加之前,一定要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 6.若发现盐酸,液碱,次钠泄漏,要迅速切断泄漏源,同时及时汇报处理。不 小心溅到皮肤上上或眼睛里,要迅用大量的水清洗,然后就医。 7.厌氧发酵罐检修时,要先放空消化液,然后清洗通风,进入罐内必须戴防毒 面罩,系安全带,保险绳一端固定在罐外,安排两人以上监护,每次进罐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 8.发生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流通处,并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救护 处理。 9.在生化区严格执行下罐,下池作业制度,按有关规定填写各种作业票证,经 过主管安全领导签字后方可进入作业,严禁无票作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对全车间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使人人懂得盐酸,次氯酸钠,液碱 的性质特征,预防常识和中毒接触后的抢救措施等。 11.生化区所有污水池栏杆,发酵罐栏杆必须安全牢靠,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防腐。 12.定期对生化区的大型设备保养,检修;对所有运行设备加强巡检,防止安全 事故的发生。 13.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之前,必须首先断开电源,同时对所属部位挂警示牌; 严禁对运转设备进行检修,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 14.车间每星期要对所有运转设备进行一次大检查,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 限期及时整改。

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操作规程sop

2方法:不同项目方法学不同。参照后面具体的单项目操作规程。 3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患者样本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精密度高,即测定的重复性好;另一个方面是准确度高,即测定结果正确,接近真值。 4试剂: 迪瑞:TBIL、DBIL、TP、ALB、ALT、AST、ALP、GGT、GLU 、TG、TC、HDL-C、LDL-C、BUN、CRE、UA诊断试剂; 江苏奥迪康电解质试剂; 5仪器:迪瑞CS-600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C9000电解质分析仪; 6室内质控品的选择 理想的室内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瓶间变异小,酶类项目CV%<2%,其它分析物CV%<1%;冻干品复溶后稳定性好,多数常规生化项目2 -8℃稳定7天,-20℃稳定30天;未开封干粉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本室来用RANDOX 质控品。 7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冻干质控品的复溶确保所用溶的质量和所加溶剂的量的准确性,复溶时应轻轻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复溶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 条件下进行测定;有条件每天至少做两水平以上质控品。 8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8.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8.1.1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质控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实验室应对质控品的各个质控项目自行确定均值和质控限。均值和质控限必须根据实验室内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均值的参考; 8.1.2为了确定均值和质控限,质控品应与常規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测定,一天测3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D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淮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8.1.3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 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累积平均数和标住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的均值和标准差;8.2绘制质控图及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将设计的质控规则应用于质控数据,判断每一质控结果是否在控, 现多采用Westgard多规则即1 2S 、1 3S 、2 2S 、R 4S 、4 1S 、10x。 9.质控品的存放:干粉置2-8℃保存,溶解、分装后置-20℃冰箱冷冻保存。 10.质控结果的判定程序:质控结果全部录入迪瑞CS-600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11操作:使用迪瑞CS-600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C9000电解质分析仪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束,检查合格后即可着手进行。仪器功能试验足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确认仪器达到设计要求,也可认为是空载试验。例如气相色谱仪的程序升温设定后能否按设定程序执行,溶出仪转速能否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度与透光率的转换是否符合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泵过压保护是否起作用等,这是检查仪器安装后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对普通仪器进行的功能试验比较简单,有的除仪器校正外,没有其它特殊的功能试验要做,如酸度计,电导仪,折光仪等。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应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试验。 2.2.2校正 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抓煤上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抓煤上煤工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正式版

抓煤上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煤场 1.1 进入厂房必须将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规范。 1.2 现场作业区域必须保持良好的照明。 1.3 在厂房内工作时必须注意运行中的桥式抓斗起重机、装卸煤车以及煤坑、平台、走梯等设备设施,防止滑倒、碰伤、摔伤等。 1.4 天车工和皮带工在工作过程之中要相互进行监护。在配煤仓上清理杂物时必须将振动电机停下来。

2 行车(桥式抓斗起重机) 2.1 行车工作前要首先进行安全检查,在确认安全、发出警告信号(电铃)后,方可将控制器板到正常运转位置,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中,任何人禁止停留在桥架和小车上,检查人员需上车进行检查时,必须同司机取得联系,停车拉闸挂牌。 2.2 行车上不准堆放任何物品,如工具、材料、易燃品等,以防震动落下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 2.3 行车在工作过程中禁止进行检查、擦拭、加油、清扫。 2.4 行车在抓煤移动时,抓斗必须提起,至少要高于煤堆或障碍物1.5米以

CS-1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教学教材

CS-1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1.1 开机前检查 ①加样系统 探针(样品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是否弯曲,堵塞;反应槽以及各清洗槽是否脏污或堵塞。如有以上情况发生,请参照“维护指南”进行。 ②清洗液 测试前先检查清洗液,不足时添加,具体位置如下: 清洗液位置清洗液种类 W1……………………………CS-碱性清洗液 ★W2……………………………CS-ISE清洗液 ★W3……………………………CS-酸性清洗液 清洗液盒………………………CS-碱性清洗液 45号位置………………………CS-抗菌无磷清洗液 ★此清洗液为选用 注:以上所有清洗液请使用迪瑞原厂清洗液 ③废液桶 应保证废液桶有足够的空间盛装废液,当桶满时,及时倒掉并清理。 ④打印机 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地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⑤仪器台面 检查仪器台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 ⑥供电电源 检查UPS电源开关应处再打开(ON)状态。 ⑦供水 打开自来水阀门,接通纯水机的电源,保证春水装置清洁,纯水机能正常给仪器供水且供水管路连接正确。 注: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耗水量最大为40L/h(CS-800为60L/h), 要求纯水导电率小于1us/cm。 ⑧连接 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间用通讯电缆正确地连接。

1.2 开机 ①打开仪器右侧下方空开(总电源开关)。 注:为保证试剂仓和样样品圈的冷藏作用,存放试剂时,总电源开关处于打球开状态。 ②打开仪器右侧上方的电源开关(分析部电源)。 ③打开电脑,进入“CS全自动生化仪”操作软件,仪器进入待机状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3 开机后试剂准备 ①在软件主界面上点击“试剂信息”键,查看各试剂的剩余量。 ②更换试剂:结合当日预计测定量及时更换试剂(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合使用),试剂位置按屏幕显示放置,注意试剂瓶内不能有气泡。 ③试剂水平扫描:仪器可进行“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和“手工扫描试剂水平”两种试剂水平扫描模式。 自动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如果“试剂信息”窗体下的“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单选框被选。那么仪器在盖好试剂盘盖后将自动进行试剂水平的扫描; 手工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点击“试剂信息”窗体下的“手工扫描试剂水平”键,此时仪器进行试剂水平扫描,扫描完成后方可进行测试。 二、常规操作程序 2.1单个样本登记 在主界面点击“样本登记”选项,输入以下相应内容: ①样本编号,盘号,位置号; ②条形码号(也可以不输入条码); ③样本类型:血清,尿液,血浆,胃液,脑脊液,胸腹水,其他; ④样本量:正常量,减量,增量,稀释; ⑤样本杯类型:试管,标准杯; ⑥选择测试项目或项目组合;输入完毕以上内容后,点击“样本登记”键登记。 ⑦登记患者信息:样本信息登记完毕后在患者信息界面登记样本号,病历号、患者类别、姓名、年龄、性别、送检医生、送检日期等患者信息。登记完毕后点击“患者登记”键,样本号自动递增为下一号,重复以上操作。 2.2批量样本登记 若多个样本测定项目相同时执行批量登记: 在“样本登记”界面点击“常规批量登记”键,输入以下内容:样本编号范围、起始样本号、样本盘号、样本位置选择、样本类型、样本量、杯类型,再选择测试的项目即可。也可按样本数量登记起始样本号和样本数进行批量登记。 注:批量登记必须先登记样本信息,再登记患者信息。 2.3常规样本测试

生化培养箱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生化培养箱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生化培养箱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化培养箱操作程序, 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化培养箱的运行操作。 3 责任者:生化培养箱的运行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 4 内容 4.1设备概况 生化培养箱是用于细菌、霉菌、微生物、组织细胞的培养保存, 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等行业实验室作稳定性实验及生物培养的重要实验设备,该设备外形为立式,容积为80升,箱体及箱内均采用优质 钢板表面喷塑,采用双层玻璃观察窗的结构,箱内装有可控制的照明灯,不开箱门就可清晰观察箱内培养物品的状况,工作室采用优质镜面不锈钢版,内有由不锈钢丝制成的可方便移动的多层隔板,隔板的间距可灵活改变。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控温仪等集中于箱体上部。 该设备采用高精度微机控温仪及控湿仪,具有响应快、超调小、精度高的特点,使用轻触按键设定参数,具有可调温差报警方式、可调定时控制方式、基本控制模式等基本功能。 4.2设备主要参数

4.4 操作前的准备 4.4.1 确认设备状态是否处于完好已清洁。 4.4.2 取下完好已清洁状态标识卡,挂上运行状态标识卡。 4.5 操作 4.5.1 设定工作温度(最高可设定到60℃) 4.5.1.1 打开电源开关,此时控温仪会进行自检并显示箱内温度。 4.5.1.2 按“SET”键设定工作温度,这时控温仪上显示的温度值会闪烁。 4.5.1.3 根据工艺要求按“▲”升高键或“▼”降低键不放设定工作温度。 4.5.1.4 到达设定温度后放开“▲”升高键或“▼”降低键,这时设定的显示值会闪烁。 4.5.1.5 按一下“SET”键确认设定温度,新温度设定后,这时控温仪就转换为显示箱内实际温度。

005二氧化钛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二氧化钛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建立了辅料二氧化钛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辅料二氧化钛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 《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编号 《二氧化钛质量标准》编号 3 职责 质量部、生产部对实施本标准负责 4操作规程 4.1试剂与试药 盐酸、硝酸、稀硫酸、无水硫酸钠、硫酸溶液(25→100)、过氧化氢试液、锌粒、硫酸铵、0.5mol/L 盐酸溶液、稀硫酸、氨试液、标准砷溶液、稀醋酸、酚酞指示液、硫酸肼、溴化钾、氯化钠、碳酸钠、浓过氧化氢溶液、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甲基红指示液、20%氢氧化钠溶液、乌托品、甲基酚橙溶液、锌滴定液(0.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4.2仪器与设备 砷盐测定装置、扁形称量瓶、铂坩锅、烧杯、试管、纳氏比色管、坩锅、干燥箱、高温电阻炉、滴定管、铁架台、三角锥形型瓶、定量滤纸、天平、铂坩锅、恒温培养箱、干燥器。 4.3检验项目 4.3.1性状 4.3.1.1 操作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闻其气味。再分别用水、盐酸、硝酸或稀硫酸溶解。 4.3.1.2记录 记录本品性状、气味和溶解情况。 4.3.1.3结果判断 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水、盐酸、硝酸或稀硫酸中不溶。判为符合规定。 4.3.2鉴别 4.3.2.1操作方法 取本品约0.5g,加无水硫酸钠5g与水10ml,混匀,加硫酸10ml,加热煮沸至澄清冷却,缓缓加硫酸溶液(25→100)30ml,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照下述方法试验。 (1)取溶液5ml,加过氧化氢试液数滴,观察现象。 (2)取溶液5ml,加锌粒数颗,放置45分钟后,观察现象。 4.3.2.2记录 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4.3.2.3结果判断 (1)显橙红色;(2)溶液显紫蓝色。判为符合规定。 4.3.3检查 4.3.3.1 酸碱度 4.3.3.1.1操作方法 取本品5.0g,加水50ml时溶解,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1ml;如显蓝色,加盐酸滴定液(0.01mol/L)1.0ml,应变为黄色,如显黄色,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1.0ml,应变为蓝色。 4.3.3.1.2记录 记录溶液颜色变化。 4.3.3.1.3结果判断 取续滤液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1ml;如显蓝色,加盐酸滴定液(0.01mol/L)1.0ml,应变为黄色,如显黄色,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1.0ml,应变为蓝色。判为符合规定。 4.3.3.2 水中溶解物 4.3.3.2.1操作方法 取本品10.0g,加硫酸铵0.5g,加水150ml,加热煮沸5分钟,冷却,用水稀释至200ml,摇匀,用双层定量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蒸干,在600℃炽灼至恒重,计算遗留的残渣。

长春迪瑞C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C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开机前检查 ①加样系统:探针(样本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是否弯曲、堵塞;恒温槽及各清洗槽是否脏污或堵塞。如有以上情况发生,请参照“保养、维护程序”进行操作。 ②清洗液:测试前先检查清洗液,不足时添加,具体位置如下: 清洗液位置清洗液种类 W1……………………………CS-碱性清洗液 ★W2……………………………CS-ISE清洗液 ▲W3……………………………CS-碱性清洗液 浓清洗液桶……………...……CS-碱性清洗液 清洗液盒…………........….….CS-抗菌无磷清洗液 ★表示此清洗液选配ISE装置时使用。 ▲用户在使用样本针交叉污染功能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迪瑞其他清洗液 注:以上所有清洗液请使用迪瑞原厂清洗液。 ③废液:请将浓废液与淡废液管路分别连接到相应下水排放管路中。 ④打印机: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地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⑤仪器台面:检查仪器台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 ⑥供电电源:检查UPS电源开关,应处在打开(ON)状态。 ⑦供水:打开自来水阀门,接通纯水机的电源,保证纯水装置清洁,纯水机能正常给仪器供水且供水管路连接正确。 ⑧连接: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间用网线正确地连接。 开机 ①打开仪器后部总电源开关。 注:为保证试剂仓的冷藏作用,存放试剂时,总电源开关应处于打开状态。 ②打开仪器右侧分析部电源开关。 ③打开电脑,进入“C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软件,仪器进入待机状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测试前准备 试剂登记 试剂通道开放模式下可使用试剂名称或者试剂条形码进行手工登记,也可以将粘贴试剂条码的试剂瓶放置在试剂盘上,使用“试剂条码扫描”功能进行试剂信息的自动登记。试剂通道封闭模式下可使用试剂条码扫描方式自动登记,或者手工输入条码信息方式手工登记。

C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精编版

C 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操作规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CS-1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1.1开机前检查 ①加样系统 探针(样品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是否弯曲,堵塞;反应槽以及各清洗槽是否脏污或堵塞。如有以上情况发生,请参照“维护指南”进行。 ②清洗液 测试前先检查清洗液,不足时添加,具体位置如下: 清洗液位置清洗液种类 W1……………………………CS-碱性清洗液 ★W2……………………………CS-ISE清洗液 ★W3……………………………CS-酸性清洗液 清洗液盒………………………CS-碱性清洗液 45号位置………………………CS-抗菌无磷清洗液 ★此清洗液为选用 注:以上所有清洗液请使用迪瑞原厂清洗液

③废液桶 应保证废液桶有足够的空间盛装废液,当桶满时,及时倒掉并清理。 ④打印机 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地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⑤仪器台面 检查仪器台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 ⑥供电电源 检查UPS电源开关应处再打开(ON)状态。 ⑦供水 打开自来水阀门,接通纯水机的电源,保证春水装置清洁,纯水机能正常给仪器供水且供水管路连接正确。 注: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耗水量最大为40L/h(CS-800为60L/h),要求纯水导电率小于1us/cm。 ⑧连接 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间用通讯电缆正确地连接。 1.2开机 ①打开仪器右侧下方空开(总电源开关)。

注:为保证试剂仓和样样品圈的冷藏作用,存放试剂时,总电源开关处于打球开状态。 ②打开仪器右侧上方的电源开关(分析部电源)。 ③打开电脑,进入“CS全自动生化仪”操作软件,仪器进入待机状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3开机后试剂准备 ①在软件主界面上点击“试剂信息”键,查看各试剂的剩余量。 ②更换试剂:结合当日预计测定量及时更换试剂(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合使用),试剂位置按屏幕显示放置,注意试剂瓶内不能有气泡。 ③试剂水平扫描:仪器可进行“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和“手工扫描试剂水平”两种试剂水平扫描模式。 自动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如果“试剂信息”窗体下的“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单选框被选。那么仪器在盖好试剂盘盖后将自动进行试剂水平的扫描; 手工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点击“试剂信息”窗体下的“手工扫描试剂水平”键,此时仪器进行试剂水平扫描,扫描完成后方可进行测试。 二、常规操作程序 2.1单个样本登记 在主界面点击“样本登记”选项,输入以下相应内容: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 1 - 检验标本的采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采集必须符合 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 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 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 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

性、检查项目、标本采 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煤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壬 口 程 GB212-91 标 准。 1. 引用标准: 2. 技术要求: 3.测定方法: 3.1外在水分:(Wwz) 3.1.1仪器: 3.1.1.1电热恒温干燥箱;内附鼓风机。 3.1.1.2 架盘药物天平:感量0.1g 3.1.1.3 瓷盘:20X 25cm 3.1.2操作步骤: 3.1.2.1先将煤样破碎至粒度小于13mm 混匀,然后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瓷盘称取粒度少 于13mmi 勺煤样100g,平摊在瓷盘中,即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C 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 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干燥1h,取出煤样在室温条件下冷却至恒重,称量。 3.13结果计算: 外在水分(Wwz)% =m1 X 100 m 式中: W WL 外在水分含量,% m 1 —煤样干燥后减少的质量,g m —煤样的质量,g 3.1.3允许差:两个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 0.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2内在水分(Wz) 3.2.1仪器、设备 3.2.1.1 321.2 321.3 3.2.1.4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粉碎机 电热恒温干燥箱。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 高25mn 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3.2.1.5 3.2.2操作步骤 3.2.2.1 先将5.1.2.1的干燥煤样粉碎,粒度应少于 0.2mm 混匀,作分析基煤样用。 3.2.2.2 用预先干燥至恒重并称量过的称量瓶称取粒度少于 0.2mm 的分析基煤样1 ± 0.1g ,

精确至0.0002g ,平摊在称量瓶中。 3.2.2.3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已加热到105~110°C 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3h,取出, 加 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20-30min)称量。 3.2.3 结果计算 3.2.4 3.3 rwl 内在水分(W N Z) %= — X 100 m wz ――分析基煤样的内在水分含量, %; m ――煤样干燥后减少的质量,g; ――煤样的质量,g 。 允许差:两个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 0.2%,结果保留1位小数。 灰分 方法提要 3.3.1 称取一定量的分析基煤样,放入高温箱形电阻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 10C 灰化并灼 烧 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3.3.2仪器 3.3.2.1 3.3.2.2 3.3.2.3 分析天平:感量O.OOOIg 高温箱形电阻炉 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 45mm 宽22mm 高14mm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3.3.2.4 3.3.3操作步骤: 3.3.3.1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并称量过的灰皿,称取粒度少于0.2mm 的分析基煤样1± 0.1g , 精确至0.0002g ,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 300C 的高温箱形电阻炉中,关上 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n 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min 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约 500C ,并在此温 度下保持30min ,继续升至815± 10C ,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5h 。 3.3.3.3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的石棉网上,在空气中冷却 5mi 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 室温(20-30min )后称量。 3.3.4结果计算: m 1 .—100 m A f ——分析基煤样的灰分,% 1――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g ――煤样的质量,g 允许差:两个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 0.20%,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挥发分 3.4.1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分析基煤样,放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在 900 ± 10C 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mi n, 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 W)作为挥发分产率。 灰分(A f )% 式中: 3.3. 5

迈瑞BS自动生化仪标准操作规程

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一、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开/关机程序) 1开机 1.1依次打开分析部主电源、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 印机电源; 1.2开启操作部主机后会自动启动操作软件,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 1.2.1若只关闭分析部电源保持试剂盘制冷,则要依次打开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 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印机电源; 1.2.2若使用仪器睡眠功能,则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重新登陆;2分析前准备 2.1观察各压力表是否在绿色标线之内; 2.2检查蒸馏水、去离子水是否足够、废液管道有否堵塞,废液桶是否清空; 2.3检查高浓度清洗罐是否有足够高浓度清洗液; 2.4确认试剂盘的D1号位置已放置碱清洗液,D2号位置已放置酸清洗液,W号位 置已放置蒸馏水、去离子水。 2.5确认样本盘的U号位置已放置尿液稀释液(ISE专用稀释液),D1位置已放置ISE 清洗液(如选配有ISE模块),D2位置已放置酸清洗液,D3位置已放置碱清洗 液,W位置已放置足够的蒸馏水、去离子水。 2.6对于选配ISE模块的仪器,确认ISE试剂包已安装且试剂存量充足。 2.7检查样本注射器和试剂注射器是否漏液以及是否有气泡。 2.8检查样本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如有弯折,更换样 本针。 2.9检查试剂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如有弯折,更换样 本针。 2.10检查样本搅拌杆与试剂搅拌杆,确认搅拌杆表面无污物,杆无弯折。如有污物, 清洗搅拌杆。 3关机 3.1 行关机操作。依次关闭打印机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分析 部电源,分析部主电源。此时需要取走试剂仓内试剂冰箱保存。 3.2如保留试剂制冷功能,则不需要关闭分析部主电源。 3.3 以新用户登陆。 3.4 行休眠状态。 3.5清理取走样本盘所有标本。 二、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分析参数设置程序 1 1.1

生化企业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概要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

SH220石墨消解仪 一、设备参数 二、操作方法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 2、通过控制面板设定所需温度并按确认键。 3、当实际温度显示屏达到所需温度时,放入样品即可。 4. 实验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等待冷却。 K9840凯氏自动定氮仪 一、设备参数 二、操作方法 1、化学试剂的准备 (1)将蒸馏水加入到蒸馏水桶中,并将瓶盖拧紧。 (2)配置30%~4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碱液桶内,并将桶盖拧紧。 (3)配置2%的硼酸溶液,加入到硼酸桶内,并将瓶盖拧紧。 2、调试 将冷却水管接在水龙头上,并打开自来水,检查设备是否漏水。打开设备,换上一个空的消解管和三角瓶,关闭防护门后,选择自动,连续确认三次后,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3、检测 设备试运行正常后,关闭防护门,选择"自动",连续确认三次后,对样品进行蒸馏。 三、注意事项 1、仪器使用前首先确认蒸馏水桶、碱液桶、硼酸桶内液体是否充足,如不足需补充。 2、排废液的管路出口要比仪器安放的高度要低,以便排液通畅。 3、仪器长期不用,应将碱液管路中的碱液排除,并加入清水。 YP202N型电子天平 一、设备参数 二、操作方法 1、调水平。 2、开机,按开机键开机,预热30min。 3、样品称量。 4、关机 称量完毕,按关机键关机,拔下电源。 三、注意事项 1、将天平置于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阳光直射和气流。 2、经常使用天平时,应使天平连续通电以减少预热时间,使天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天平长期不用应关闭电源。

3、天平以保持清洁,谨防灰尘等无钻入天平。不应该放在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4、根据天平的使用程度,应作周期性的检查校准。 AL204电子分析天平 一、仪器参数 二、操作方法 1、调水平。 2、开机,按开机键开机,预热30min。 3、样品称量。 4、关机 称量完毕,按关机键关机(或一段时间不用后自动关闭显示器),拔下电源。 三、注意事项 1、将天平置于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阳光直射和气流。 2、经常使用天平时,应使天平连续通电以减少预热时间,使天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天平长期不用应关闭电源。 3、天平应保持清洁。不应该放在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4、根据天平的使用程度,应作周期性的检查校准。 JA2003N电子天平 一、仪器参数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一 生物安全制度 1、医务人员 1 每1-2年做体检一次 并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2 每1—2年检查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水平 发现乙型肝炎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3 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好工作服 不允许在实验室进食和吸烟。 4 检验人员在工作前后和被污染后 应用肥皂和流水清洗 必要时由消 毒液浸泡双手 每季度抽查检验人员的手 并做细菌培养一次。 2、环境消毒隔离 1 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 清洁区要注意保护不受污染。操作有 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 如紫外线灯 排气 扇等操作区的工作台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每周大扫除一次。 2 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 采血结束用消毒液擦拭操 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 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一次 每月空气细菌培 养一次 紫外线强度定期测定。并做记录。 3、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 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 不得外溢污染。 4、静脉及末稍采血 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 所用止血带及纸垫每日消毒 末稍采血一人一片一管 杜绝交叉污染。 5、一次性医用器具包括采血针 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微量吸血吸管 应严格做好领发登记 注射器先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一对一调换 统一处 理 其余一次性器具浸泡消毒后装入污物袋送焚烧炉焚烧。 6、检验人员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操作前必须洗手必须戴好帽子与口罩 操作台和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 必要 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 酒精、碘酒瓶每周更换消毒两次。 7、凡是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液标本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 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 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 放在规定区域内 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 污染面。 8、溢出试管外的血液 应立即用碘酒棉签擦拭干净 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 并注意试管有无破裂。 9、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用流水冲洗,挤出血水,应立即用碘酒消毒局部。 10、实验室操作时应戴上手套。吸取标本 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按操作规程 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11、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施康1号消毒液(2000mg/L)中两小时后 标本倾弃 一次性容器送焚烧 重复使用的经清洗消毒和灭菌后再使用 均 要有记录。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性试剂使用后要经无害化处理 防止污染 环境。 12、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3、三级医院必须设置清洁区 污染区 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 如紫外线灯 排气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