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大叔分比萨数学绘本故事

合集下载

数学绘本及阅读书目

数学绘本及阅读书目
图) 给我糕点吃,我就不吃你
(数列)
坏蛋格格巫的好点子(小
数)
文/金恩慧图/朴
卯光译/白丽娜
宽宽窄窄量量看(面积)
、李舟妮
猫画被盗事件(可能情况
个数)
11、
12、 13、
猫鼠大战抢奶酪(分数的 运算)
魔法三兄弟的探险之旅 (三角形)
请帮帮我X-man(未知数)
14、 15、
神奇的面包机(乘方)
神通部落的人气调查(统
负数表示欠外星人的机器人的个数
由羊吃草引发的争议,进而有了围 栅栏的想法。
数学家阿汤接到国王的命令,制作 九九表格,阿汤走了好多商店制作出
九九表。
有趣的童话语言,毫米,厘米,米 千米找朋友,为国王做事情量衣服的
长度,进而了解长度单位。 在巴巴和拉拉的旅行中了解图形
的全等和相似。
老鼠们的开会统计,总结出结论 让女主人给猫带上铃铛。进而了解
最聪明的小指挥官·因数 金永兰(韩)
咔嚓咔嚓爸爸是魔法师· 对称
赵尚浩(韩)
汉声数学系列
1、数是怎么来的(三年级上
敏黛儿和哈利
下 2、)奇数和偶数(二年级上 · 汤斯 普多 森摩欧布
下 3、)零不只是没有(二年级上 里 敏恩 黛儿和哈利
下 4、)大家来做乘法表(二年级 · 约斯 翰多 ·摩 屈利维
以 5、上猜)一猜,除一除(三年级 上下)
统计和图表的作用 依依和丫丫两个好朋友在游玩中, 认识射线,角、、、、、基本的
几何图形知识。 在圆与各种图形的pk赛中,了解
圆的特征。
通过寻找放屁王这个问题,一点 引出集合的概念。
通过小偷们向黑暗银行存钱,满 一袋10进位,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十
进制 在解决三个问题中,了解一天=

数学与阅读——基于学科本位对“整·合”的思考

数学与阅读——基于学科本位对“整·合”的思考

教学篇誗教学反思课程整合,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

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

“整·合”的基本理念,“整”是整理、梳理,“合”是融汇、融合,是整而合之。

“整·合”就是把多个、多种有联系的知识内容在一个版块中学习、探究,进行行动性、研究性的学习和探究,进而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基于这一思考,从数学学科的本位出发,笔者认为数学阅读就是一种纵横交互的整合,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时空,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生命力。

一、爱阅读是学生的天性2014年下半年,我接了两个班的数学课兼任阅读课。

我最初的感觉这是否“不务正业”———数学老师怎么能上好阅读课呢?数学课堂,我们该给学生些什么呢?怎样才能让更多孩子感受数学学习的好玩、刺激呢?如何让数学阅读走近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在阅读中探寻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呢?为了上好阅读课我做了不少功课,针对二年级的孩子,我尝试进行绘本课的教学,到网上搜索绘本的PPT,像《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母鸡萝丝去散步》《会爬的豆子》……和学生一起读绘本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焕发出的自由、愉悦、享受的那种光彩,阅读教学和绘本故事真的是有魔力的,绘本故事带给学生那种纯真的快乐深深感动了我,原来孩子的天性都是爱阅读的……“阅读”“语文课”“语文教师”似乎是绝妙组合,而“阅读”和“数学”好像是搭不上边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获取,依赖的只有数学教科书,小学数学的学习只有12本不同版本的教科书。

2015年的7月,我有幸成了“蒲公英”课改项目的一员,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数学阅读”,数学学习也有非常多的、优质的可利用图书资源!数学知识的奥妙如果能和趣味融合起来,将会诱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情感,进而让他们品尝到数学的“有趣”和“好玩”。

2022年中小学校双减各年级寒假特色作业方案(详细版)

2022年中小学校双减各年级寒假特色作业方案(详细版)
3.实践作业:小鬼当家
参加一次新年家庭购物,算一算一家购物的价钱,体验计算小数加法及合理使用人民币。(小朋友们要将购物清单制成表格,可让爸爸,妈妈协助画表格,列出物名称、物品单价、总价)
☆英语作业
1.四下英语字帖一本
2.练习趣配音12个,作品转发班级群
3.学英语歌曲四首(①Youraisemeup②Youaremysunshine③Fivehundredmiles④Littlelove)
3.写4篇日记
4.练字(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字帖)
5.选做题:了解家乡春节民俗并完成调查报告。
☆数学作业(一)务实基础篇
1.复习:计算本、解决问题、奥数培优、寒假衔接作业、自编一本数学练习册。(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2.预习:预习数学四年级下册两个单元。
(二)综合实践篇
1.录制一个“我是小讲师”视频,可以讲解一道数学题、一个数学知识点、一个数学故事。
3.我会阅读。假期间,阅读数学绘本,并制作阅读卡(我阅读的书名、我学到的数学知识,还有生活遇到的数学问题,和解答过程)。
☆英语作业
1.写一首工整好字:买一本三年级上册的书法本练练字。
2.每天开口读一读:阅读学过的典范英语和三上书本10---15分钟。
3.学一项英语技能:学唱英语歌、表演典范英语故事,选一首喜欢的歌曲和一个表演视频分享到班群(选做:准备1至2个供班级分享的绘本ppt)
11:00—12:00 练字或读书
12:00—12:30 吃午饭
12:30—13:30 休息(不休息就自由活动)
13:30—15:00 看书或练字(过年期间有活动就参加活动)
15:00—16:00 写寒假作业(包括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16:00—18:00 自由活动(可以跳绳等活动)

小学数学戏剧剧本分披萨

小学数学戏剧剧本分披萨

小学数学戏剧剧本分披萨01.剧情简介保罗大叔有家披萨店,可是披萨的大小总是不符合顾客的要求,聪明的保罗大叔;用分数解决了这些问题,让自己的披萨店开遍全国各地!02.详细剧情(一)、第一幕:双胞胎分披萨旁白:保罗大叔有家披萨店,无论是店里美味诱人的披萨,还是保罗大叔玩魔术般娴熟的技术,都让大家惊叹不已。

保罗大叔(端着披萨出场):“瞧一瞧,看一看!美味的披萨出炉啦!”(双胞胎出场)双胞胎1、双胞胎2(异口同声):保罗大叔,我们要一块披萨。

”保罗大叔:“你们的披萨来喽!一人一半。

”双胞胎1(拿起披萨):“我的披萨看起来小!”双胞胎2(拿起披萨,仔细看了看):“不对不对,我的比较小!”双胞胎1:“我的小!”双胞胎2:“我的小!”(双胞胎争吵起来)保罗大叔(把两块披萨叠在一起):“看看,刚好重合。

这2块大小是一样的。

”双胞胎1、双胞胎2(仔细观察,异口同声):“好像真的是这样。

”(双胞胎笑嘻嘻地大口吃起披萨)小精灵(出场):“这2块刚好重合,说明一样大。

”(小精灵、双胞胎下场)(二)、第二幕:四个孩子分披萨(4个孩子出场)壮孩子1:“我们要蓝莓酱的披萨。

”保罗大叔(随意将披萨分成4块):“没问题,你们的披萨来啦!”(保罗大叔把大块披萨分给了2个壮孩子,把小块披萨分给了2个瘦孩子)瘦孩子1:“我们的披萨为什么这么小?”瘦孩子2:“保罗大叔不公平,我们的小!”壮孩子1、壮孩子2(异口同声):“我们身材比较壮,当然要吃大块的!”(4个孩子争吵不停)保罗大叔:“那只好再做一个披萨,我把它平均分成4份,再给你们。

”小精灵(出场):每块的大小要一样才公平。

”保罗大叔(正在分披萨,突然眼前一亮):“有了!为什么不把披萨分成2等份、3等份、4等份来卖呢?”4个孩子、小精灵(围到保罗大叔四周,异口同声):“什么意思?”保罗大叔:“我要重新制定菜单,分成2等份中的1块、3等份中的1块、4等份中的1块,那样刚才的问题就解决了!”小精灵:“每块的大小都不一样哦!”4个孩子(异口同声):“好办法!”(小精灵、4个孩子下场)(三)、第三幕:修改菜单旁白:第二天,保罗大叔开始叫卖他的新披萨,前来光顾的客人越来越多。

8.1.1 保罗大叔分披萨——几分之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8.1.1 保罗大叔分披萨——几分之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保罗大叔分披萨——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吃过披萨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一家有名的披萨店。

录:保罗大叔有家披萨店,美味诱人的披萨,让大家惊叹不已。

录:一对双胞胎来到店里点了一些鸡翅和披萨。

保罗大叔把它们分成2份端给了兄弟俩。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样分行吗?(不行)为什么?①预设鸡翅生:鸡翅一个人有3个,另一个却只有1个。

师:公平吗?(不公平)怎样份才公平?生:每人2个鸡翅。

师:每人2个,一样多啦,一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把4个鸡翅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2个。

②披萨师:那披萨呢?是平均分的吗?(是)师: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这两块披萨一样大?生:把两块叠在一起。

师:这个办法好,保罗大叔也是这样做的,2块披萨叠在一起,刚好重合,说明一样大。

录:现在双胞胎分到了同样多的食物,笑嘻嘻的大口吃起来。

二、新课教授1、初步感知几分之一录: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了4个孩子买披萨,保罗大叔随意的把披萨分成四块,大块的给了胖孩子,小块的递给了痩孩子···师:听到这儿,你觉得大叔这样分披萨好吗?生:不好,因为保罗大叔分没有平均分。

师:那大叔又是怎么做的呢?录:4个孩子争论不停,大叔只得重新做一个披萨,把它平均分成4份。

录:保罗大叔分着分着,突然眼前一亮,为什么不把披萨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平均分成4份来卖呢?师:这是一个好主意,你们会分吗?(会)和保罗大叔一起来分一分吧。

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乐享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录与思考

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乐享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录与思考

[摘要]以富有童趣的数学绘本作为媒介进行教学时,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

利用绘本《保罗大叔分比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对绘本阅读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进行说明。

[关键词]绘本;阅读;分数[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11-0074-02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媒介就是建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因此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数学课本这单一的学习材料,绘本教学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数学绘本教学的意义】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如今,数学绘本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简短有趣的故事和形象生动的插图,让阅读成为一桩乐事。

因此,教师可以绘本为载体,通过故事情节,把相关的数学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情趣化,这不仅能让数学贴合生活实际,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学生第一次认识整数以外的数,第一次接触分数,了解几分之一。

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平均分的思想在这一课中只作简单渗透。

因此本课将结合数学绘本《保罗大叔分比萨》进行教学。

【数学绘本教学实录】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课件演示绘本故事《保罗大叔分比萨》):保罗大叔把比萨分给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一开始为什么争吵?师:对,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比萨比较小。

事实上,保罗大叔分配比萨公平吗?保罗大叔是怎么说服两兄弟的?生1:他把切好的两块比萨放在一起,它们正好重合。

师:后来又进来四个孩子买比萨。

保罗叔叔这次是怎么分的?(生答略)师:保罗大叔只好重新做了个比萨,这次公平了吗?(生答略)师:保罗大叔两次分比萨,他必须要做到每个人分得的比萨同样多,才能保证大家没有矛盾。

保罗大叔分比萨数学绘本故事

保罗大叔分比萨数学绘本故事
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注重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准 确性,同时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 ,打造出更加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数学绘本。
相信通过这些作品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孩子 爱上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
THANKS
感谢观看
寓教于乐,启发思考
融入数学概念
通过保罗大叔分比萨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融入分数、比例等 数学概念,使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学习到数学知识。
引导思考与实践
绘本中设置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实践环节,鼓励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主动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读者的数学思 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家长引导孩子阅读方法 探讨
这个问题引发了保罗大叔对数学 和公平分配的思考。
孩子们提出解决方案
孩子们建议用对折的方法来确保比萨 被均匀分割。
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实践经验为解决 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
他们还提出可以使用数学工具(如直 尺和量角器)来确保分割的准确性。
大家一起动手实践
保罗大叔和孩子们一起动手,使 用数学工具对折比萨。
通过保罗大叔分比萨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示了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习数学。
保罗大叔的形象生动有趣,故事情节紧凑,吸引了孩 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鼓励孩子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鼓励孩子们多读数学相关的书 籍和绘本,拓宽视野,增强数
年龄
中年,有着丰富的生活经 验和数学知识。
性格特点
热情好客,善于引导孩子 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乐趣 。
比萨店背景
1 2
比萨店名称
保罗大叔的比萨店。
店面描述
温馨的小店,墙上挂着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比萨模 具,还有一块黑板写着当日的特价比萨信息。

着眼整体建构-凸显概念本质——《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

着眼整体建构-凸显概念本质——《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

着眼整体建构,凸显概念本质——《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寻求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数属于“数与运算”领域的内容,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

对学生而言,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既是从自然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也是数系的一次扩张,更是学生对数概念认知的一次突破,是学习后续所有分数相关内容的基础。

1.内容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感悟分数单位;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学业要求能直观描述分数,能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3.教学提示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和分数。

通过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有机结合,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了解运算的一致性。

通过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感悟分数单位;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感。

通过小数加减运算、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与整数运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运算的一致性,培养运算能力。

(1)分数作为“量”的概念加强。

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分数也和整数一样是结合具体情境,作为一种数引入,那其“量”的概念(也就是平时学生所说的分数可以带单位)必须加强,要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来源,即在整数不够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数量。

(2)“分数单位”的教学前移。

“2011年版课标”中,“分数单位”是在第二学段(4—6年级)教学的,现在提前到了第二学段(3—4年级),说明“计数单位”作为数出数的基本条件,其地位再次提升,几分之一的教学也为后面几分之几的教学提供保障。

学生只需要借助整数学习时数计数单位的经验同样可以探索出分数中数分数单位的方法,从而达到数产生的一致性。

(二)结合教材、教参分析知识脉络1.横向梳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三种教材都注重结合实际情境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入新知,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都主要以直观图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一分”“折一折”这样的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保罗大叔把两块比 萨叠在一起,让他 们仔细观察。
“刚好重合。这两 块大小原来是一样 的。”他们一下恍 然大悟。
兄弟俩笑嘻嘻地大口吃起来。
6
• 门口,又进来了4个孩 子买比萨。
• “保罗大叔,我们要 蓝莓酱的比萨。”
保罗大叔随
意地把比萨分成
4块,把大块的
给了胖孩子,小
块的给了瘦孩子。
分到小块比萨的
2个孩子不高兴
啦!
7
四个孩子争吵个不停, 保罗大叔只得重新做了一
个比萨,把它平均分
成4份,再重新分给4个 孩子。
8
保罗大叔分着分着, 突然眼前一亮。他 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我完全可以把比萨平均分成 2份、3份、4份来卖的!
9
小朋友们帮我 做一份菜单吧。
小组合作:
1、画一画,将3个圆分别分成 2、 3、 4等份。
1
保罗大叔有家比萨店。
无论是店里美味诱人的比萨,
还是保罗大叔玩魔术般娴熟的技术,都让大
家惊叹不已。
2
猜猜他们为 了什么吵了
起来?
一对双胞胎来到店里点比萨, 保罗大叔把比萨分成2块端给了他们, 可是,不一会儿他们就大声吵起来……
3
我的这块小!
不对,我的 这萨分成2块端给了他们, 可是,不一会儿他们就大声吵起来……
13
保罗大叔想啊想啊, 终于想出了一个对 策。写出了一个简 单的菜单。
14
他先写好1盘比萨可以分成的等份数, 然后在数的上面画一条横线, 最后再在横线上面写上1, 表示是几份中的1块。
15
有没有更 小点的。
还是太大 了,吃不完。
保罗大叔想 想,他还可 以把比萨分 成5等份, 6等份,7等 份…… 看来又要换 新菜单了。
平均
5 7
把1张纸Λ分 成4份,其 中一份是它 的1 。
4
14 4个7 是 7 。
七分之五 写作 7 。
5
4

在是分5母中,,54
是分子。 母
说一说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呢?
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1
(3)
10
5
1 里面有( 10
1
)个
1 10
3 里面有( 5
3
)个
1 5
2 3
里面有(
2
1 )个( 3)
( 2) 3
谁是小法官?
1.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对的画“√”,错的画“×”
1 4( × )
2 3( × )
3( 4
√)
6 8( √ )
谁是小法官?
2. 下面的说法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
2、涂一涂,涂色表示出这个圈 中的一份。
3、组内分工,3人每人操作一个 圈,说出表示的意思,1人张 贴并填写菜单。
10
11
第二天,保罗大叔开始叫卖他的新比萨, 前来光顾的客人越来越多。
12
可是,问题随即就出现了。 这不是2等份 中的1块啊! 不是我想点
的那1块啊!
有些客人因为比萨名字太长,点餐时只 说“给我来1块比萨”, 结果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比萨。
16
动手折一折
1.打开信封1,取出里面的长方形纸, 把它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2、取出信封2中的正方形纸,把它平 均了分成4份,将其中的一份涂好上颜色。
取出信封2中的正方形纸,已经把它平 均了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已经涂好上颜色。
涂色部分:14
没涂色部分:3个 14写作:43 读作:四分之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