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名词解释
音响名词解释

音响名词解释
嘿,朋友!你知道音响不?音响啊,那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它就
像是音乐的魔法盒子,能把那些美妙的音符一股脑儿地放出来,让你
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
比如说,当你打开音响,放上一首你最喜欢的歌,哇塞,那声音就
像小精灵在你耳边跳舞!“动次打次”,节奏感超强,让你不由自主地
就跟着摇摆起来。
音响有好多重要的部分呢!喇叭,就好比是音响的嘴巴,它把声音
喊出来,让你能听到。
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喇叭,发出的声音可不
一样哦,有的洪亮,有的细腻。
还有功放,这可是音响的大力士呀,
给声音提供能量,让声音更响亮、更有力道!
再看看那些音响的参数,什么频率响应啦,那就是音响能表现的声
音范围,就像一个人的音域一样,宽的话就能唱出各种高低不同的调调。
还有失真度,要是失真度高了,那声音可就变味儿啦,就像好好
的一首歌被唱跑调了似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他那套音响可牛了!我们放了一首
特别嗨的歌,那声音,简直要把房顶都给掀起来了!我当时就想,哇,这才是真正的音响效果啊!
总之,音响就是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乐趣的好东西。
它能让我
们在疲惫的时候放松心情,在开心的时候更加快乐。
所以啊,还等什
么,赶紧去给自己挑一套好音响吧,让音乐时刻陪伴着你!我的观点就是,音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享受。
音频系统专业名词解释和英汉对照

回响;回声:echo
限幅器 :limiter 反馈抑制器: feedback 混合器、混频器:mixer 矩阵、矩阵编码器、矩阵变换电路:matrix 滤波器: filter 反转,翻转: inverters 电压控制: VCA 混合: summers 自动混音台: automixers 从属,子机: slave 联合: combiners 标准: standard
音响部分
音响:sound; acoustics; audio 平面波:plane wave 激励:drive 波长:wave length 谐波:harmonic 相位:phase 频率:frequency 频谱: frequency spectrum 振幅:amplitude 声场:sound field 干涉:interference 全反射:complete reflection 漫反射:diffuse reflenction 折射:refraction 声源:sound source 声压:sound pressure
限幅器 :用于排除电吉他信号在传输中出现的过载或不良瞬 变发生,当电平仍然超值时,内设的压控放大器(VCA) bo以压缩,使声音不产生严重失真。
反馈抑制器:反馈抑制器在扩声系统中,如果将话筒音量进 行较大的提升,音箱发出的声音就会传到话筒引起的啸叫, 这种现象就是声反馈。
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 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 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 一般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仅能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 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 。
幻象电源:phantom 电话会议: conferencing 分频: croxxovers 参量: parametrs 压缩比:ratio 恢复:release 增益:gain 深度:depth 电容量:capacitance 电容器:capacitor 特征;特性;性质: character 特征: characteristing 调音台: console
广播音响名词解释

广播音响名词解释
1.收音机:用于接收广播电台的设备,可以分为模拟收音机和数字收音机两种。
2. 广播电台:提供广播服务的机构,通过无线电信号将广播内容传输到收音机中。
3. 功放:放大音频信号的装置,将低音量的信号放大到适当的音量,以便人们可以听到。
4. 扩音器:用于将音频信号扩散到更广阔的范围内,通常用于大型活动或演出。
5. 音箱:用于播放音频信号的装置,可以分为立体声音箱和单声道音箱。
6. 麦克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用于录音、直播和演讲等活动中。
7. 混音器:将多个音频信号进行混合的装置,用于调整音量、音色和平衡等参数。
8. 播音室:用于录制和播放广播节目的房间,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和隔音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广播音响名词解释,它们共同构成了广播音响系统。
- 1 -。
分镜头格式脚本及名词解释

分镜头格式脚本及名词解释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说明: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某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动作音响名词解释

动作音响名词解释
动作音响(Action Sound System)是一种专门用于增强音乐、电影和游戏体验的音响系统。
它通常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音频接收器、扬声器、低音炮和其他附加设备。
音频接收器
音频接收器是动作音响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接收来自音源(例如电视、音乐播放器或游戏机)的信号,并将其解码成音频信号。
音频接收器通常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端口,以兼容各种音源和扬声器设置。
扬声器
扬声器是动作音响系统的输出设备,负责将解码后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动作音响系统通常采用多声道的配置,包括左前、右前、中央、左后、右后等多个扬声器。
这种配置能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音效,让用户沉浸在音乐、电影或游戏的世界中。
低音炮
低音炮是动作音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增强低频音效的表现。
它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低音扬声器,能够产生更深沉、更强烈的低音效果。
低音炮可以使爆炸声、雷鸣声等低频音效更加震撼,让用户获得更真实的听觉体验。
其他附加设备
动作音响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附加设备,例如音频解码器、音频处理器和无线传输器。
音频解码器能够解码高保真音频格式,提供更纯净的音质;音频处理器则可以通过调整音频参数来优化音效效果;无线传输器则可以实现无线连接,消除布线的限制。
音响知识名词解释

音响知识名词解释输出功率(output power):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在一定负载下输出功率的大小,一般在功放说明书上标明在8欧姆负载,4欧姆负载或2欧姆负载状态下的输出功率,同时也会表明功放在桥接状态下,8欧姆负载时或4欧姆负载时的输出功率。
这个输出功率表示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而不是最大或者峰值输出功率。
负载阻抗(load impedance):表明功放的负载能力,负载的阻抗越小,表明功放能通过的电流能力就越强,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功放最低负载阻抗为4欧姆,品质好的功放最低负载一般为2欧姆。
双通道时能够负载4欧姆的功放,在桥接状态下可以负载最低为8欧姆,双通道时能够负载2欧姆的功放,桥接状态下可以负载4欧姆。
桥接状态下只能负载8欧姆的功放,不可以负载更低的阻抗,否则会造成功放因为电流过大而烧毁。
立体声(两路)模式(stereo mode or dual mode):一般的功放内部具有两个独立的放大电路,可以分别接受两路不同的信号分别进行放大并输出,这种工作状态称为立体声(两路)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 mode):桥接模式是利用功放内部的两个放大电路相互推挽,从而产生更大输出电压的方式,功放设定为桥接模式后,成为一台单声道放大器,只可以接受一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输出端为两路功放输出的正端之间。
并联输入模式(parallel mode):此方式将功放的两路输入信号通道进行并联,只输入一路信号来同时驱动两个放大电路,两个输出端输出信号相同。
频响范围(frequency range):表明功放可以进行放大的工作频段,一般为20-20000赫兹,一般在此数据后面有一个后缀,比如-1/+1dB,这代表这个频率范围的误差或浮动范围,这个数值约小,表明频率范围内的频响曲线更平直。
如果功放的频响范围以-3分贝为测试条件,这个功放出来的声音可能就没有那么平直了。
总谐波失真(THD):表明功放工作时,由于电路不可避免的振荡或其他谐振产生的二次,三次谐波与实际输入信号叠加,在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就不单纯是与输入信号完全相同的成分,而是包括了谐波成分的信号,这些多余出来的谐波成分与实际输入信号的对比,用百分比来表示就称为总谐波失真。
音响名词解释

音箱设计首先是你的定位既你的设计意图,象这类产品在你主型定下来后几乎全部靠细节来说话的。
设计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结构产品线控一定要和主体相协调。
2.应该在手经常可以把玩的地方花更多的时间,以提升产品之灵性。
3.如果在和主体呼应的基础上增加一点别致的细节可能会提升整个组合的文件次,这里应该比主体更加讲究,也是产品灵魂所在。
4.首先是箱体壁厚的问题,整个箱体的壁厚设计一定要与喇叭的功率相匹配;5.音箱箱体的容积问题,音箱箱体的容积一定要和音响师交流后确定;6.箱体的密封问题;7.通声率问题;8.导音管的位置及长度和内径。
1.按照音箱的功能选择扬声器的大小、功率及材质、数量、如低音、球顶高音2.按照音箱效果选择音箱的形式:密闭的、倒相、迷宫的.3.着手音箱设计看是2.1的还是5.1,6.14.注意音箱密封性,壁厚,还有倒相管的设计对音质影响很大5.当然,音箱容积也是,它需要多少由扬声器的特性指来定6.分频器的设计,注意电元器件的选择音箱的面版部分,也就是大家讨论的开孔大小问题对声音的品质来说都是一个「干扰」也就是说,没有面版是最好的,最不影响音质的但顾虑到「美观」问题,多半会加一个面版结论就是:前方面板开孔越大越好,干扰越少2.而腔体部分,会产生所谓的「共鸣效果」,加强低音的部分至于体积的大小,就要配合单体的功率来设计了3.功率大一点的音箱,也会有所谓的「逃气孔」参考下图,逃气孔的原理是:孔越大:容易表现高音部分,但低音会衰减孔越小:高音会表现不出来,但会加强低音部分所以孔的大小对高,低音部分是会互相冲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单价」的音箱,会有好几个单体的原因了基础知识: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K Hz ,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对同伴的声音敏感,因此对频率为1k~3k 的范围最敏感。
目前的813喇叭,频率范围可以做到150-15k,属于全频率扬声器。
高保真音响的高音可以做到15k,在彩电中,做到10k就可以满足要求。
视听语言中的音响名词解释

视听语言中的音响名词解释音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享受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和音乐。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音响领域中的一些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常见的音响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音响技术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音响设备。
立体声(Stereo)立体声是一种音响技术,它使用两个或多个扬声器来模拟实际声音场景。
通过将不同频率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不同的扬声器中,它可以产生更为逼真的声音效果,使得听众能够感受到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与单声道相比,立体声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听觉体验。
扬声器(Speaker)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可听到的声音的装置。
它由一个或多个振膜组成,当电信号通过振膜时,振膜会产生声音。
不同类型的扬声器有不同的设计和特点,如有源扬声器和无源扬声器。
有源扬声器内部集成了功率放大器,而无源扬声器则需要外部功率放大器来驱动。
低音炮(Subwoofer)低音炮是一种专门用于播放低频声音的扬声器。
它能够产生强大的低音效果,使得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或电影中的低音部分,如爆破声和重低音乐器的震撼效果。
低音炮通常用于搭配其他扬声器一起使用,以增强整个音响系统的低音效果。
功率放大器(Amplifier)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设备,用于将低电压的音频信号放大为足够大的功率,以驱动扬声器播放声音。
它是音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音响系统的声音效果。
功率放大器通常有不同的输入输出接口,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音频设备。
声场(Soundstage)声场是指音频在听众面前形成的立体声音场景。
一个好的声场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音乐和声音来源可以准确地定位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
一个宽敞、清晰且准确的声场能够增加听众对音乐和影视作品的参与感和享受感。
失真(Distortion)失真是指音频信号在传输或放大过程中产生的任何不希望的改变或损失,使得声音的复原度下降。
失真会使声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音响系统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响名词解释1、音箱音箱是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的一种装置,还原真实性将作为评价音箱性能的重要标准。
有源音箱就是带有功率放大器(即功放)的音箱系统。
把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发声系统做成一体,可直接与一般的音源(如随身听、CD机、影碟机、录像机等)搭配,构成一套完整的音响组合。
有了有源音箱,就无需另购功率放大器,不再为合理选配功放、音箱而发愁,操作简便,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为工薪阶层所普遍接受。
按照发声原理及内部结构不同,音箱可分为倒相式、密闭式、平板式、号角式、迷宫式等几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密闭式和倒相式。
密闭式音箱就是在封闭的箱体上装上扬声器,效率比较低;而倒相式音箱与它的不同之处就是在前面或后面板上装有圆形的倒相孔。
它是按照赫姆霍兹共振器的原理工作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能承受的功率较大和动态范围广。
因为扬声器后背的声波还要从导相孔放出,所以其效率也高于密闭箱。
而且同一只扬声器装在合适的倒相箱中会比装在同体积的密闭箱中所得到的低频声压要高出3dB,也就是有益于低频部分的表现,所以这也是倒相箱得以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
有源音箱的一些特性:•防磁:音箱扬声器的磁场会严重干扰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器的屏幕,并使屏幕扭曲和大块色彩失真现象,这叫“磁化”。
为避免不防磁的音箱对显示器的损坏,就要求音箱应具有防磁效果,即使紧贴电视机和显示器也不会干扰屏幕,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使用“防磁”扬声器。
通常防磁的扬声器价格比普通喇叭高许多。
•全频带扬声器:这是多媒体有源音箱专用的环绕喇叭,因为X.1声道为降低成本,把分立喇叭(需要两只扬声器分频)简化成全频带扬声器,基本能表现出整个音域范围。
做得好的全频带扬声器比廉价的同轴扬声器更出色。
但说老实话扬声器很难完全覆盖人耳的可闻频率范围,需要由多只扬声器共同负担整个音域的声音重放。
并通过分频电路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还是以双分频高低音设计的有源音箱进行回放效果比较好。
•平板式音箱:最近很流行平板式喇叭的音箱设计,大概是大家看中了它的美观小巧,还可以嵌入相片,很酷啊!平板式音箱的优点是声音的均匀性和指向性好,但受结构限制,音域较窄,无法表现出低频的声音,所以一般配用低音炮使用。
建议对声音要求高的朋友不要选购平板式音箱。
•USB音箱:就是将数字音频信号从主板上的USB口直接输进音箱,再通过音箱内置的D/A转换电路将信号处理后再输出的音箱。
表面上看采用USB音箱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音质,因为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信号的纯净度好,但USB音箱的核心是D/A转换电路,其转换精度对音箱的性能影响很大,目前市场上流行的D/A转换电路有16bit和20bit两种,当然是后者为佳,这个数据比发烧级功放差了很多(因为不可能用成本过高的模块)。
USB音箱的缺点是CPU占用率高,老式主板也不支持USB。
购买USB音箱可以不买声卡,但这样就无法实现EAX、硬波表等需要硬件来完成的功能。
国外的名牌HiFi箱基本没有USB的设计,所以对音质要求很高的朋友大可不必考虑USB音箱。
2、功率音箱音质的好坏和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
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感觉上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
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与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
前者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74年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00Hz范围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其标示功率就是额定输出功率。
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标出的是瞬间(峰值)功率,一般是额定功率的8倍左右。
试想同是采用PHILIPS的TDA1521功放芯片(最大的额定功率30W,THD=10%时),而某些产品上标称360W,甚至480WP.M.P.O.,这可能吗?有意义吗?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
音箱的功率由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两者主要决定,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算出如果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100W的话,它实际能顺利带动的功放芯片的功率要在45W以下,所以通过算音箱变压器与功放的功率关系也可以验证音箱的实际额定功率是否能达到标称值。
音箱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适用就是最好的,对于普通家庭用户的20平米左右的房间来说,真正意义上的60W功率(指音箱的有效输出功率30W×2)是足够的了,但功放的储备功率越大越好,最好为实际输出功率的2倍以上。
比如音箱输出为30W,则功放的能力最好大于60W,对于HiFi系统,驱动音箱的功放功率都很大。
3、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前者是指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变化量)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音响系统的频率特性常用分贝刻度的纵坐标表示功率和用对数刻度的横坐标表示频率的频率响应曲线来描述。
当声音功率比正常功率低3dB时,这个功率点称为频率响应的高频截止点和低频截止点。
高频截止点与低频截止点之间的频率,即为该设备的频率响应;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作“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
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如:音箱频响为60Hz-18kHz +/-3dB。
这两个概念有时并不区分,就叫作频响。
从理论上讲,20-20000Hz的频率响应足够了。
低于20Hz的声音,虽听不到但人的其它感觉器官却能觉察,也就是能感觉到所谓的低音力度,因此为了完美地播放各种乐器和语言信号,放大器要实现高保真目标,才能将音调的各次谐波均重放出来。
所以应将放大器的频带扩展,下限延伸到20Hz以下,上限应提高到20000Hz以上。
对于信号源(收音头、录音座和激光唱机等)频率响应的表示方法有所不同。
例如欧洲广播联盟规定的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响应为40-15000Hz时十/-2dB,国际电工委员会对录音座规定的频率响应最低指标:40-12500Hz时十/-2.5十/-4.5dB(普通带),实际能达到的指标都明显高于此数值。
CD机的频率响应上限为20000Hz,低频端可做到很低,只有几个赫兹,这是CD机放音质量好的原因之一。
但是,构成声音的谐波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频率范围越宽声音就好听,不过这对于中低档的多媒体音箱来讲还是基本正确的。
在标注频率响应中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有“系统频响”和“放大器频响”这两个名词,要知道“系统频响”总是要比“放大器频响”的范围小,所以只标注“放大器频响”则没有任何意义,这只是用来蒙骗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的。
现在的音箱厂家对系统频响普遍标注的范围过大,高频部分差的还不是很多,但在低音端标注的极为不真实,国外的名牌HiFi(高保真)音箱也不过标注4、50Hz左右,而国内两三百的木质普通音箱居然也敢标注这个数据,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所以敬告大家低频段声音一定要耳听为真,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单上的数值。
多媒体音箱中的音乐是以播放MP3或CD的音乐、歌曲、游戏的音效、背景音乐以及影片中的人声与环境音效为主的,这些声音是以中高音为多,所以在挑选多媒体音箱时应该更看中它在中高频段声音的表现能力,而不是低频段。
若真的追求影院效果,那么一只够劲的低音炮绝对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4、响度声音的强弱称为强度,它由气压迅速变化的振幅(声压)大小决定。
但人耳对强度的主观感觉与客观的实际强度并不一致,人们把对于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其计量单位也为分贝(Db),它是根据1000Hz的声音在不同强度下的声压比值,取其常用对数值的l/10而定的。
取对数值的原因是由于强度与响度的增加不是成正比关系,而是真数与对数的关系!例如声音强度大到1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一级(10dB),强度大到10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两级(20dB)。
对于1000Hz的声音信号,人耳能感觉到的最低声压为2×10E-5Pa,把这一声压级定为0dB,当声压超过130dB时人耳将无法忍受,故人耳听觉的动态范围为0~130dB。
人对强度相等、频率不同声音感觉是不同的;声压级越高,人的听觉频率特性越平直;声压级越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越小;频率f<16~20Hz以及f>18~20KHz的声音,不论声级多高,人耳都是听不到的。
故人耳的听觉频率为20Hz~20KHz,这个频带叫音频或声频;不论声压高低,人耳对3KHz~5KHz频率的声音最为敏感。
大多数人对信号声级突变3dB以下时是感觉不出来的,因此对音响系统常以3dB作为允许的频率响应曲线变化范围。
5、失真度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和瞬态失真之分。
谐波失真是指声音回放中增加了原信号没有的高次谐波成分而导致的失真;互调失真影响到的主要是声音的音调方面;瞬态失真是因为扬声器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存在,盆体的震动无法跟上瞬间变化的电信号的震动而导致的原信号与回放音色之间存在的差异。
它在音箱与扬声器系统中则是更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音质音色的还原程度的,所以这项指标与音箱的品质密切相关。
这项常以百分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失真度越小。
普通多媒体音箱的失真度以小于0.5%为宜,而通常低音炮的失真度普遍较大,小于5%就可以接受了。
6、音箱的灵敏度(单位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以87 Db为中灵敏度,84 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 Db以上为高灵敏度。
灵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为代价的,所以作为高保真音箱来讲,要保证音色的还原程度与再现能力就必须降低一些对灵敏度的要求。
但不能反过来说,灵敏度高的音箱音质一定不好而低灵敏度的音箱一定就好。
灵敏度低的音箱功放难以推动(要求功放的贮备功率较大)。
所以灵敏度虽然是音箱的一个指标,但是它与音箱的音质音色无关。
7、阻抗它是指扬声器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音箱的输入阻抗一般分为高阻抗和低阻抗两类,高于16Ω的是高阻抗,低于8Ω的是低阻抗,音箱的标准阻抗是8Ω。
在功放与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低阻抗的音箱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会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现象。
所以这项指标虽然与音箱的性能无关,但最好还是不要购买低阻抗的音箱,推荐值是标准的8Ω。
耳机的阻抗一般是高阻抗的——32Ω很常见。
功放的阻抗一般可标为等值阻抗,比如4Ω下130W的输出,大概相当于等值的80W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