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人教版高中数学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人教版高中数学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人教版高中数学

知识图谱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概念求数列中的项判断某项是否在数列中观察法求数列通项公式由各项间关系写出数列通项公式判断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通项形如二次函数的数列的单调性已知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第01讲_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错题回顾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

知识精讲

一. 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的项叫第项(也叫通项)记作;

数列的一般形式:,,,……,,……简记作.

二. 通项公式的定义

如果数列的第项与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 数列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数列可以由列表法表示:

项数:123456

项:456789上面每一个项数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项数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

通常用来代替.

2.图像法

数列可以用图像法表示,其图象是相应函数直线(或曲线)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上面数列可以用列表法表示如下图,

3. 解析法

解析法可分为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两种:

通项公式即为数列的解析式,在函数意义下,数列是某一定义域为正整数(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即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其图像是无限个或有限个孤立的点.由通项公式可以得到数列的任意一项.

递推公式是利用数列前后项之间的关系给出数列的构成规律,由递推公式和数列某一项的值,可以依次推出数列任意一项.

有些数列,虽然它给出的是递推公式,但可以根据递推,求出它的前几项,进而归纳出它的通项公式.

四. 数列分类

1. 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2. 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和

常数列;

3. 按其他标准分类:

有界数列:存在正数,使;

摆动数列:的符号正负相间,如

周期数列:存在一个最小正数,使得对于,,为这个数列的最小正周期,

三点剖析

一. 注意事项

1. 与是不同的概念:表示数列,表示这个

数列中的第项,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2. 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概念: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

它是自变量的值;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它是一个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

3. 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同一个数

列,数列与数的集合显然有本质的区别.次序对于数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数列的有序性.

4.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已知数列的某一项和递推关系,则此数列中的

每一项都被唯一确定了.

二. 方法点拨

判断具体数是否是数列中的项,即用代替,解出,若,则即为中的第项,若解出的,则不是中的项.

题模精讲

题模一数列的概念

例1.1、

数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是()

A、一群孤立的点

B、一条线段

C、一条直线

D、一条线段或一条孤立弧

例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列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B、数列的通项公式不唯一

C、数列的项不能相等

D、数列可以用一群孤立的点表示

例1.3、

下列哪些是有穷数列?哪些是无穷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哪些是递减数列?哪些是常数列?(1)(2)(3)(4)

题模二求数列中的项

例2.1、

在数列中,等于()

A、

B、

C、

D、

例2.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

____________.

例2.3、

数列满足,则等于()

B、

A、

D、

C、

题模三判断某项是否在数列中

例3.1、

156是下列哪个数列中的一项()

A、B、

C、D、

例3.2、

已知无穷数列判断与是否为该数列中的项,若是,应为第几项?

例3.3、

若数列前8项的值各异,且,对任意都成立,则下列数列可取遍前8项值的数列为()

A、B、

C、D、

随堂练习

随练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数列与数列是相A、数列可以表示为B、

同数列

D、数列可记作

C、

数列的第项为

随练1.2、

在有一定规律的数列0,3,8,15,24,,48,63,…中,的值是()A、30B、35

C、36

D、42

随练1.3、

已知数列满足:则________;

=____________

随练1.4、

已知函数,若,,其中,则____-__________.

随练1.5、

数列{a n}中,已知a n=(n∈N*).

(1)写出a10,a;

(2)79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几项?

数列的通项公式

知识精讲

一. 通项公式的求法

如果数列的第项与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的前几项,观察其中规律,可以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称为观察法;

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或者各项之间关系,可以由推出,依次递推,直至推出.

例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三点剖析

一. 注意事项:

1. 通项公式即为数列的解析式,求通项公式即为求数列的项数与项的对应

关系的解析式.

2.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

3. 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

题模精讲

题模一观察法求数列通项公式

例1.1、

求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1);(2);(3);(4)

例1.2、

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个图形中有____个点.

例1.3、

观察下列等式:

i=n2+n,

i2=n3+n2+n,

i3=n4+n3+n2,

i4=n5+n4+n3-n,

i5=n6+n5+n4-n2,

i6=n7+n6+n5-n3+n,

i k=a k+1n k+2+a k n k+a k-1n k-1+a k-2n k-2+…+a1n+a0,

可以推测,当k≥2(k∈N*)时,a k+1=,a k=,a k-1=____a k-2=____.题模二由各项间关系写出数列通项公式

例2.1、

若数列中,,且(是正整数),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时____.例2.2、

已知数列{a n}中,a1=1,对所有的n≥2,n∈N*都有a1?a2?a3…a n=n2,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____.

随堂练习

随练2.1、

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B、

C、D、

随练2.2、

已知数列的前项,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2)

(3)(4)

随练2.3、

(1)根据下面的图形及相应的点数,在空格及括号中分别填上适当的图形和数,写出点数的通项公式.

(2)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行从左向右的第个数为__________.

随练2.4、

在数列{a n}中,a1=2,a n+1=a n+ln(1+),则a n=()

A、2+lnn

B、2+(n﹣1)lnn

C、2+nlnn

D、1+n+lnn

随练2.5、

数列满足,则_______.

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

知识精讲

一. 数列的单调性

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可以分为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其中对于,递增数列每一项都大于前一项;

递减数列每一项都小于于前一项;

常数列有,即恒等于一个常数;

摆动数列符号相间,大小没有规律.

二. 形如的数列的单调性

如果数列的解析式为二次函数的形式,,,,

则;

当时,若,则数列为递增数列,第一项为数列的最小值;若,则数列为递减数列,第一项为数列的最大值;

当时,对于,当为距离最近的正整数时,即

时,若,为数列的最小值;若,则为数列的最大值.

三点剖析

一. 方法点拨

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可以通过比较数列相邻两项,根据通项公式的特征,可以选择相减或者相除:

对于,如果或者,则数列为递增数列;

对于,如果或者,则数列为递减数列.题模精讲

题模一判断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

例1.1、

在数列中,.

(1)求证:数列先递增,后递减;

(2)求数列的最大值.

例1.2、

关于问题:“函数的最大、最小值与数列:的最大、最小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函数有最大、最小值,数列有最大、最小项B、

函数无最大、最小值,数列无最大、最小项

C、

函数有最大、最小值,数列无最大、最小项D、

函数无最大、最小值,数列有最大、最小项

题模二通项形如二次函数的数列的单调性

例2.1、

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写出此数列的前五项,并求此数列的最小项的值?

例2.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这个数列的最小的一项是第

_____项.

例2.3、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A、有最大项,没有最小项B、有最小项,没有最大项

C、既有最大项又有最小项

D、既没有最大项又没有最小项

随堂练习

随练3.1、

如果为递增数列,则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B、

A、

D、

C、

已知数列,若其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为和,则的值为()

A、B、

C、D、

随练3.3、

若数列{n(n+4)()n}中的最大项是第k项,则k=____.

随练3.4、

已知是递增数列,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均有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

D、

随练3.5、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

(1)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

(2)为何值时,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数列的前n项和

知识精讲

一. 数列的前项和定义

前n项和,已知递推公式,可以求出数列前n项和;

数列的前项和构成了一个新的数列,已知前n项和,可以求出通项公式.

三点剖析

一. 注意事项

由前n项和求通项时,要注意首项要单独计算,从开始,可以求通项公式.

二. 方法点拨

对于周期数列,即存在一个最小正数,使得对于任意有的数列,其任意连续项的和都相等,且等于;对于一个很大

的数,可以把分解成若干组,每组包含连续项,每组的和都等于,再计算其余项之和.

题模精讲

题模一已知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和

例1.1、

数列满足,,,前n项和为,则的值为()

B、

A、2

例1.2、

数列的通项公式,设其前n项和为,则等于()

A、100

B、-100

C、85

D、120

例1.3、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设其前项和为,则使成立的最小自然数等于()

A、83

B、82

C、81

D、80

题模二已知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

例2.1、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A、4

B、2

C、1

D、-2

例2.2、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第项满足,则

________.

例2.3、

各项全不为零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其中求数列.

随堂练习

随练4.1、

若数列的通项为(),则

___________.

随练4.2、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A、B、

C、D、

随练4.3、

若数列满足则其前项和是()A、200B、150

C、100

D、50

随练4.4、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_________,

___________.

随练4.5、

已知下列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求的通项公式

(1)

(2)

自我总结

课后作业

作业1、

若某数列的前4项为1,0,1,0,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不可能是()

A、B、

C、D、

作业2、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那么满足的整数()

A、有3个

B、有2个

C、有1个

D、不存在

作业3、

数列中,,,则___________.

作业4、

已知数列满足,,则().

A、0B、

C、D、

作业5、

已知整数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则第个数对是()

A、B、

C、D、

作业6、

请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2)(3)

(4)(5)(6)

(7)(8)(9)

作业7、

无穷数列同时满足条件:

①对于任意自然数,都有;

②当为正偶数时,,且;

③当时,.

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8、

(1)已知数列适合:,,写出前五项并写出其通项公式;(2)用上面的数列,通过等式构造新数列,写出,并写出的前5项.

作业9、

如图,一粒子在区域上运动,在第一秒内它从原点运动到点,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在轴,轴及其平行方向上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长度.

上海市2020届高三数学试题分类汇编:数列(含解析)

高三上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数列 一、填空、选择题 1、(宝山区2019届高三)如果无穷等比数列{}n a 所有奇数项的和等于所有项和的3倍,则 公比q = 2、(崇明区2019届高三)已知数列{}n a 满足:①10a =;②对任意的n ∈*N ,都有1n n a a +>成立. 函数1()|sin ()|n n f x x a n =-,1[,]n n x a a +∈满足:对于任意的实数[0,1)m ∈,()n f x m = 总有两个不同的根,则{}n a 的通项公式是 3、(奉贤区2019届高三)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 l i m 3n n n n n S a S a →∞-<+,则q 的取值范围 是( ) A. (0,1) B. (2,)+∞ C. (0,1] (2,)+∞ D. (0,2) 4、(虹口区2019届高三)已知7个实数1、2-、4、a 、b 、c 、d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若成这7 个数中任取2个,则它们的和为正数的概率为 5、(金山区2019届高三)无穷等比数列{}n a 各项和S 的值为2,公比0q <,则首项1a 的取值范围是 6、(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 若936S =,则348a a a ++= 7、(普陀区2019届高三)某人的月工资由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2010年每月的基础工资为2100元,绩效工资为2000元,从2011年起每月基础工资比上一年增加210元,绩效工资为上一年的110%, 照此推算,此人2019年的年薪为 万元(结果精确到0.1) 8、(青浦区2019届高三)已知无穷等比数列{}n a 各项的和为4,则首项1a 的取值范围是 9、(松江区2019届高三)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10项和为30,则14710a a a a +++= 10、(徐汇区2019届高三)若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为* 2()111n n a n N n n =∈+,则 l i m n n a →∞ =___________. 11、(杨浦区2019届高三)在无穷等比数列{}n a 中,121 lim()2 n n a a a →∞ ++???+= ,则1a 的取值范围 是 12、(长宁区2019届高三)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 2 n n n a a ++= ,若数列{}n S 收敛于

数列的极限-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数列的极限 1.数列的极限 【知识点的知识】 1、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a n}的项a n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即|a n﹣a|无限地接近于 0), 那么就说数列{a n}以a 为极限,记作???a n=a.(注:a 不一定是{a n}中的项) ?→∞ 2、几个重要极限: 3、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4、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 (1)公比的绝对值小于 1 的无穷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当n 无限增大时的极限,叫做这个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记做S =???S n. ?→∞ (2) 1/ 3

【典型例题分析】 典例 1:已知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满足:对于所有n∈N*,有4??=(??+1)2,其中S n 表示数列{a n}的前n 项? 和.则??? ? ? =() ?→∞ 1 A.0 B.1 C. 2D.2 解:∵4S1=4a1=(a1+1)2, ∴a1=1.当n≥2 时,4a n=4S n﹣4S n﹣1=(a n+1)2﹣(a n﹣1+1)2, ∴2(a n+a n﹣1)=a n2﹣a n﹣12,又{a n}各项均为正数, ∴a n﹣a n﹣1=2.数列{a n}是等差数列, ∴a n=2n﹣1. ??1∴???2?―1= ???2―1 ? ? =??? ?→∞?→∞?→∞ ?= 1 2 . 故选:C. 典例 2:已知点P n(a n,b n)在直线l:y=2x+1 上,P1 为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 1(n∈N*).(1)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 (2)设 c n = 1 ?|?1??|(?≥2),求???(?2+?3+?+ ? ? )的值; ?→∞ (3)若d n=2d n﹣1+a n﹣1(n≥2),且d1=1,求证:数列{d n+n}为等比数列,并求{d n}的通项公式.解:(1)∵点P n(a n,b n)在直线l:y=2x+1 上,P1 为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 ∴b n=2a n+1,a1=0, ∵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 1(n∈N*), ∴a n=0+(n﹣1)=n﹣1. b n=2(n﹣1)+1=2n﹣1. (2)解:由(1)可得a n﹣a1=n﹣1,b n﹣b1=2n﹣1﹣1=2n﹣2,

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教案

课题: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体会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去认识,了解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引言)数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它是描绘静态下物体的量,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离不开对数的研究,在这一背景下产生数列。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数列 三角形数:1,3,6,10,… 正方形数:1,4,9,16,25,… Ⅱ.讲授新课 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 ⒊数列的一般形式:ΛΛ,,,,,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 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

高中数学复习――数列的极限

●知识梳理 1.数列极限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a n }的项a n 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a n -a |无限地接近于0),那么就说数列{a n }以a 为极限. 注:a 不一定是{a n }中的项. 2.几个常用的极限:①∞→n lim C =C (C 为常数);②∞→n lim n 1 =0;③∞ →n lim q n =0(|q |<1). 3.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设数列{a n }、{b n }, 当∞ →n lim a n =a , ∞ →n lim b n =b 时,∞ →n lim (a n ±b n )=a ±b ; ∞ →n lim (a n ·b n )=a ·b ; ∞ →n lim n n b a =b a (b ≠0). 特别提示 (1)a n 、b n 的极限都存在时才能用四则运算法则; (2)可推广到有限多个. 1.下列极限正确的个数是 ①∞→n lim αn 1 =0(α>0) ②∞→n lim q n =0 ③∞ →n lim n n n n 3232+-=-1 ④∞ →n lim C =C (C 为常数) A.2 B.3 C.4 D.都不正确 解析:①③④正确. 答案:B 2. ∞→n lim [n (1-31)(1-41)(1-51)…(1-21 +n )]等于 A.0 B.1 C.2 D.3 解析: ∞→n lim [n (1-31)(1-41)(1-51)…(1-2 1 +n )] =∞→n lim [n ×32×43×54×…×2 1 ++n n ] =∞→n lim 22+n n =2. 答案:C 3.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n lim a n 2=A 2,则∞ →n lim a n =A B.若a n >0,∞ →n lim a n =A ,则A >0 C.若∞ →n lim a n =A ,则∞ →n lim a n 2=A 2

2018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第1章 §1-1.1 数列的概念包含解析

[A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数列a ,a ,a ,…是无穷数列 B .1,-3,45 ,-7,-8,10不是一个数列 C .数列0,-1,-2,-3,…不一定是递减数列 D .已知数列{a n },则{a n +1-a n }也是一个数列 解析:选B.A ,D 显然正确;对于B ,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是数列,所以B 不正确;对于C ,数列只给出前四项,后面的项不确定,所以不一定是递减数列.故选B.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n + 12,则该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 ) A .1,0,1,0 B .0,1,0,1 C.12,0,12,0 D .2,0,2,0 解析:选A.当n 分别等于1,2,3,4时,a 1=1,a 2=0,a 3=1,a 4=0. 3.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2-n ,那么( ) A .30是数列{a n }的一项 B .44是数列{a n }的一项 C .66是数列{a n }的一项 D .90是数列{a n }的一项 解析:选C.分别令2n 2-n 的值为30,44,66,90,可知只有2n 2-n =66时,n =6(负值舍去),为正整数,故66是数列{a n }的一项. 4.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 =? ????2,n =1,n 2-2,n ≥2,则该数列的前两项分别是( ) A .2,4 B .2,2 C .2,0 D .1,2 解析:选B.当n =1时,a 1=2;当n =2时,a 2=22-2=2. 5.如图,各图形中的点的个数构成一个数列,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 式是 ( ) A .a n =n 2-n +1 B .a n =n (n -1)2 C .a n =n (n +1)2 D .a n =n (n +2)2 解析:选C.法一:将各图形中点的个数代入四个选项便可得到正确结果.图形中,点的个数依次为1,3,6,10,代入验证可知正确答案为C. 法二:观察各个图中点的个数,寻找相邻图形中点个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一个通项公式.观察 点的个数的增加趋势可以发现,a 1=1×22,a 2=2×32,a 3=3×42,a 4=4×52,所以猜想a n =n (n +1)2 ,故选C.

上海高中数学数列的极限(完整资料)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6 数列的极限 课标解读: 1、理解数列极限的意义; 2、掌握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目标分解: 1、数列极限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 的项n a 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a a n -无限地接近于0),那么就说数列{}n a 以a 为极限。 注:a 不一定是{}n a 中的项。 2、几个常用的极限:①C C n =∞→lim (C 为常数);②01lim =∞→n n ;③ ) 1|(|0lim <=∞ →q q n n ; 3、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设数列{}n a 、{}n b , 当 a a n n =∞ →lim , b b n n =∞ →lim 时,b a b a n n n ±=±∞→)(lim ; b a b a n n n ?=?∞ →)(lim ; )0(lim ≠=∞→b b a b a n n n 4、两个重要极限: ① ?? ???<=>=∞→00100 1lim c c c n c n 不存在

②?? ???-=>=<=∞ →11||111||0 lim r r r r r n n 或不存在 问题解析: 一、求极限: 例1:求下列极限: (1) 3 21 4lim 22 +++∞→n n n n (2) 2 4323lim n n n n n -+∞→ (3) )(lim 2n n n n -+∞ → 例2:求下列极限: (1) )23741(lim 2222n n n n n n -++++∞→ ; (2) ])23()13(11181851521[lim +?-++?+?+?∞→n n n 例3:求下式的极限:

最新上海教材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精品文档 目录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二、不等式 三、函数概念与性质 四、基本初等函数 五、函数图像与方程 六、三角函数 七、数 列 八、平面向量 九、复数与推理证明 十、直线与圆 十一、曲线方程 十二、矩阵、行列式、算法初步 十三、立体几何 十四、计数原理 十五、概率与统计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 :如U=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4.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逆否命题 否命题?逆命题 5.充分必要条件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P ? p 是q 的必要条件:q P ? 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 6.复合命题的真值 ①q 真(假)?“q ?”假(真) ②p 、q 同真?“p ∧q ”真 ③p 、q 都假?“p ∨q ”假 7.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M, p(x )否定为: ?∈M, )(X p ? ?∈M, p(x )否定为: ?∈M, )(X p ?

精品文档 二、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0>a ,02 =++c bx ax 有两实根βα,)(βα<,则 02<++c bx ax 解集),(βα 02>++c bx ax 解集),(),(+∞-∞βα 注:若0a 情况 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a x a a x <<-?a x a x >或a x - 0) () (>x g x f ?0)()(>x g x f ?>)()(x g x f a a )()(x g x f >(a >1) ?>)(log )(log x g x f a a f x f x g x ()()() >--x x x f x f f(x)减函数:? 注:①判断单调性必须考虑定义域 ②f(x)单调性判断 定义法、图象法、性质法“增+增=增” ③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同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反 3.周期性 T 是()f x 周期?()()f x T f x +=恒成立(常数0≠T )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一、教材与教学分析 1.数列在教材中的地位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数列”这一章首先通过“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等大量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然后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介绍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样就把生活实际与数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数列的起始课,为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打造数列教与学的良好开端。教学中从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入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如存款利息、购房贷款等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问题). 2.教学任务分析 (1)了解数列的概念 新课标的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顺序性,感受数列是刻画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了解数列的几种分类. (2)了解数列是一类离散函数,体会数列中项与序号之间的变量依赖关系.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难点: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发现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三、教学情境设计 问题设计设计意图师生活动 问题一:根据实际例子,归纳数列的概念. (1)棋盘中的数学 (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 (3)三角形数; (4)正方形数; (5)观察树枝数目; (6)餐馆一周的营业额. 从生活实例引 入,让学生认识数 列是一种重要的数 学模型. 认识数列具有 顺序性.并总结数 列的定义. 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列数的规律,并 利用所发现的规律求出下一个数. 生:分析每一个数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求 出下一个数. 师:让学生体会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一 列数据,分析这些数据的规律,利用这些规 律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引出数列是一种 重要的数学模型.(板书课题——§2-1-1 数列的概念) 师:请分析六组数的共同特征,总结数 列的概念. 生:分析并找出规律,总结数列的概念: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问题二:思考下面两个问认识数列是有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分析

高中数学教案:极限与导数极限的概念

极 限 的 概 念(4月27日) 教学目的:理解数列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教学重点:会判断一些简单数列和函数的极限; 教学难点:数列和函数极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实例引入: 例: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就是说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每天截去一半,这样的过程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1)求第n 天剩余的木棒长度n a (尺),并分析变化趋势;(2)求前n 天截下的木棒的总长度n b (尺),并分析变化趋势。 观察以上两个数列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A a n -无限趋近于0)。n a 无限趋近于常数A ,意指“n a 可以任意地靠近A ,希望它有多近就有多近,只要n 充分大,就能达到我们所希望的那么近。”即“动点n a 到A 的距离A a n -可以任意小。 二、新课讲授 1、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 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 某个常数A (即A a n -无限趋近于0) ,那么就说数列}{n a 的极限是A ,记作 A a n n =∞ →lim 注:①上式读作“当n 趋向于无穷大时,n a 的极限等于A ”。“n →∞”表示“n 趋向于无穷大”,即n 无限增大的意思。A a n n =∞ →lim 有时也记作当n →∞时,n a →A ②引例中的两个数列的极限可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考:是否所有的无穷数列都有极限?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有极限,若有,写出极限;若没有,说明理由 (1)1, 21,31,…,n 1,… ;(2)21,32,43,…,1 +n n ,…;

上海高二数学—数列单元测试卷

上海高二数学—数列单元测试卷 2013.10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74 lim 35 n n n →∞+-= . 2.将0.2? 化为最简分数后,分子与分母之和为 . 3.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81,341==a a 则该数列的通项=n a . 4.计算:22 342 lim (21)n n n n →∞+-+= . 5.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若169a a +=,47a =,则9a = . 6.等差数列{}n a 中,148121520a a a a a ++++=,则=15S . 7、在数列{}n a 和{}n b 中,21=a ,)(031*∈=-+N n a a n n ,n b 是n a 与1+n a 的等差中项,则=3b _________. 8.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2a =,且121n n a a +=-,则通项公式n a = . 10.设()11112612 1n S n n = ++++ +,且13 4 n n S S +?=,则=n . 10.若221log (9)log ()13 x x +-=,则2 lim(1)n n x x x →∞ +++= . 11.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n a a a b n n +++= 21(*∈N n )也为等 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n c 是等比数列,且0>n c ,则有 =n d 也是等比数列. 12.在数列{}n a 中,如果存在非零常数T ,使得m T m a a =+对于任意非零正整数m 均成立,那么就称数列{}n a 为周期数列,其中T 叫做数列{}n a 的周期.已知周期数列{}n x 满足 11n n n x x x +-=-(*2,n n N ≥∈)且11x =,2x a =(),0a R a ∈≠,当{}n x 的周期最小时, 该数列前2005项和是 .

高中数学--极限

高中数学-极 限 考试内容: 教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应用.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根限的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 考试要求: (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4)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13. 极 限 知识要点 1. ⑴第一数学归纳法:①证明当n 取第一个0n 时结论正确;②假设当k n =(0,n k N k ≥∈+)时,结论正确,证明当1+=k n 时,结论成立. ⑵第二数学归纳法: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当0n n =(+∈N n 0)时,)(n P 成立; ②假设当k n ≤(0,n k N k ≥∈+)时,)(n P 成立,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 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自然数0n n ≥时,)(n P 都成立. 2. ⑴数列极限的表示方法: ①a a n n =∞ →lim ②当∞→n 时,a a n →. ⑵几个常用极限: ①C C n =∞ →lim (C 为常数) ②),(01 lim 是常数k N k n k n ∈=∞→ ③对于任意实常数, 当1|| a 时,0lim =∞ →n n a 当1=a 时,若a = 1,则1lim =∞→n n a ;若1-=a ,则n n n n a )1(lim lim -=∞ →∞→不存在 当1 a 时,n n a ∞ →lim 不存在 ⑶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如果b b a a b n n n ==∞ →∞→lim ,lim ,那么 ①b a b a n n n ±=±∞ →)(lim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3.1 数列的概念

第三章数列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1.知识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一种数列的表示方法,并能写出数列的前n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要求:培养观察能力、化归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略指南 本章在历年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10%~12%,特别是2002年共计26分,占17%,2003年共计21分,占14%,2004年26分,占17%.考题类型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和解答题,既有容易题,也有中档题,更有难题.由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内容上是平行的,所以在复习时要应用对比去认识、理解、掌握数列知识.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发现如下规律: 1.等差(比)数列的基本知识是必考内容,这类问题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难度易、中、难三类皆有. 2.数列中a n与S n之间的互化关系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 3.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常常用到,解答试题时要注意灵活应用. 4.解答题的难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因此复习中应注意: 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 2.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比)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a1、d(或q),掌握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本章尤为突出.学习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如等比数列求和要注意q=1和q≠1两种情况等等.

2019年上海高考数学 拓展学习2 数列

2019年高中数学·拓展学习 数列 一、单调性: 1、已知数列{}n a 是首项为1,公差为2m 的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n S ,设2n n n S b n =?* ()n N ∈,若数列{}n b 是递减数列,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2、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8n a n =-,下列四个命题.1α: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2α:数列{}n na 是递增数列;3α:数列n a n ?????? 是递增数列;4α:数列{}2 n a 是递增数列.其中真命题的是 3、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对任意实数21,x x 都有1212()1()()f x x f x f x +=++,且(1)1f =. (1)设对任意正整数n ,有1 () n b f n = .若不等式12226 log (1)35 n n n b b b x +++++> +对任意不小于2的正整数n 都成立,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二、新定义型: 1、(运算型)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11(2)(1)0n n n n a a a a ++--=*()n N ∈,且110a a =,则首项1a 所有可能取值中最大值为 2、(方法型)设1210x x x ,,,为1210,, ,的一个排列,则满足对任意正整数m n ,,且110m n ≤<≤,都有m n x m x n +≤+成立的不同排列的个数为( ) (A )512 (B )256 (C )255 (D )64 3、(运算型)已知等比数列1a 、2a 、3a 、4a 满足)1,0(1∈a ,)2,1(2∈a ,)4,2(3∈a ,则4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8) B. (2,16) C. (4,8) D. 4、(运算型)对于数列{}n a ,规定{}n a ?为数列{}n a 的一阶差分数列,其中11()n n n a a a n N *+?=-∈.对于正整数k ,规定{}k n a ?为{}n a 的k 阶差分数列,其中111k n k n k n a a a -+-?=?-?.若数列{}n a 的通项1 3 n n a -=,则 2122232n a a a a ?+?+?++?= 5、(运算型)以()m ,0间的整数()N m m ∈>,1为分子,以m 为分母组成分数集合1A ,其所有元素和为1a ;以() 2 ,0m 间的整数()N m m ∈>,1为分子,以2 m 为分母组成不属于集合1A 的分数集合2A ,其所有元素和为2a ;……,依次类推以( )n m ,0间的整数()N m m ∈>,1为分子,以n m 为分母组成不属于121,,,n A A A -???的分数集合n A ,其所有 元素和为n a ;则12n a a a ???+++=________. 6、(概念型)已知二次函数2() ()f x x ax a x R =-+∈同时满足: ① 不等式()0f x ≤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 ② 在定义域内存在120x x <<,使得不等式12()()f x f x >成立.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n S f n =.规定:各项均不为零的数列{}n b 中,所有满足10i i b b +?<的正整数i 的个数称为这个数列{}n b 的变号数.若令1n n a b a =-(*n N ∈),则数列{}n b 的变号数等于 7、(概念型)设)2(log 1+=+n a n n )(* ∈N n ,称k a a a a 321为整数的k 为“希望数”,则在)2013,1(内所有“希 望数”的个数为 8、(匹配型)设数列{}n a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6,231==a a ,若自然数,...,...,21k n n n 满足 ......321<<<<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教案(优质课)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数列极限的极限。 【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法则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如果,)(lim ,)(lim 0 B x g A x f x x x x ==→→则[]= ±→)()(lim 0 x g x f x x ___ []=→)().(lim 0 x g x f x x ____,=→) () (lim x g x f x x ____(B 0≠) 二、新授课: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类似: 如果,lim ,lim B b A a n n n n ==∞ →∞ →那么 B A b a n n n +=+∞ →)(lim B A b a n n n -=-∞ →)(lim B A b a n n n .).(lim =∞ → )0(lim ≠=∞→B B A b a n n n 推广:上面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多个数列的情况。例如,若{}n a ,{}n b ,{} n c 有极限,则:n n n n n n n n n n c b a c b a ∞ →∞ →∞ →∞ →++=++lim lim lim )(lim 特别地,如果C 是常数,那么CA a C a C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三、例题: 例1.已知,5lim =∞ →n n a 3lim =∞→n n b ,求).43(lim n n n b a -∞ →

例2.求下列极限: (1))45(lim n n +∞→; (2)2)11 (lim -∞→n n 例3.求下列有限: (1)1312lim ++∞→n n n (2)1 lim 2-∞→n n n 分析:(1)(2)当n 无限增大时,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无限增大,分子、分母都没有极限,上面的极限运算法则不能直接运用。 例4.求下列极限: (1) )1 1 2171513( lim 2222+++++++++∞ →n n n n n n (2))39312421( lim 1 1 --∞→++++++++n n n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高中数学:数列及最全总结和题型精选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4131211,,,,…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 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 二、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 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3.等差数列12,12+-=-=n b n a n n ,则n a 为 n b 为 (填“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 (三)、等差中项的概念:

最新上海数学高二知识点总结

?? ?无穷数列 有穷数列 按项数 2 221,21(1)2n n a a n a a n a n =??=+=??=-+??=-??n n n n n 常数列:递增数列:按单调性递减数列:摆动数列: 数列: 1.数列的有关概念: (1) 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是有序的。数列是定义在自然数N*或它的有限子 集{1,2,3,…,n }上的函数。 (2)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 通项公式。如: 221n a n =-。 (3) 递推公式:已知数列{a n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 n 与他的前一项a n -1(或前几项) 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 121,2,a a ==12(2)n n n a a a n --=+>。 2.数列的表示方法: (1) 列举法:如1,3,5,7,9,… (2)图象法:用(n, a n )孤立点表示。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 4.数列{a n }及前n 项和之间的关系: 123n n S a a a a =+++ + 11,(1),(2) n n n S n a S S n -=?=?-≥? 5.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对比小结:

(三)不等式 1、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 ②,a b b c a c >>? >; ③a b a c b c >?+> +; ④,0a b c ac bc >>?>,,0a b c ac bc >>?+>+; ⑥0,0a b c d ac bd >>>>?>; ⑦()0,1n n a b a b n n >>?>∈N >; ⑧)0,1a b n n >>>∈N >. 小结: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或证明通常用作差比较法:作差、化积(商)、判断、结论。 在字母比较的选择或填空题中,常采用特值法验证。 3、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1)化成标准式:2 0,(0)ax bx c a ++>>;(2)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3)画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 (4)根据不等号方向取出相应的解集。 线性规划问题: 1.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 2.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解线性规划实际问题的步骤: (1)将数据列成表格;(2)列出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3)根据求最值方法:①画:画可行域;②移:移与目标函数一致的平行直线;③求:求最值点坐标;④答;求最值; (4)验证。 两类主要的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 ①z ax by =+-----直线的截距;②22()()z x a y b =-+------两点的距离或圆的半径; 4、均值定理: 若0a >,0b >,则a b +≥2 a b +≥. ()2 0,02a b ab a b +??≤>> ??? ;

高中数学复习数列的极限

●知识梳理 1.数列极限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a n }的项a n 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a n -a |无限地接近于0),那么就说数列{a n }以a 为极限. 注:a 不一定是{a n }中的项. 2.几个常用的极限:①∞ →n lim C =C (C 为常数);②∞ →n lim n 1 =0;③∞→n lim q n =0(|q |<1). 3.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设数列{a n }、{b n }, 当∞ →n lim a n =a , ∞ →n lim b n =b 时,∞ →n lim (a n ±b n )=a ±b ; ∞ →n lim (a n ·b n )=a ·b ; ∞ →n lim n n b a =b a (b ≠0). 特别提示 (1)a n 、b n 的极限都存在时才能用四则运算法则; (2)可推广到有限多个. 1.下列极限正确的个数是 ①∞→n lim αn 1 =0(α>0) ②∞→n lim q n =0 ③∞ →n lim n n n n 3232+-=-1 ④∞ →n lim C =C (C 为常数) A.2 B.3 C.4 D.都不正确 解析:①③④正确. 答案:B 2. ∞→n lim [n (1- 31)(1-41)(1-51)…(1-21+n )]等于 A.0 B.1 C.2 D.3 解析: ∞→n lim [n (1-31)(1-41)(1-51)…(1-2 1 +n )] =∞→n lim [n ×32×43×54×…×2 1 ++n n ] =∞→n lim 22+n n =2. 答案:C 3.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n lim a n 2=A 2,则∞ →n lim a n =A B.若a n >0,∞ →n lim a n =A ,则A >0 C.若∞ →n lim a n =A ,则∞ →n lim a n 2=A 2

高中数学 第一章 数列的概念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5

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表示法,能够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项. 2.通过数列定义的归纳概括,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有关数列实际应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数列的定义的归纳与认识; 教学难点是数列与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场地上堆放了一些圆钢,最底下的一层有100根,在其上一层(称作第二层)码放了99根,第三层码放了98根,依此类推,问:最多可放多少层?第57层有多少根?从第1层到第57层一共有多少根?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层层的去数,而是要求如何去研究,找出一般规律.实际上我们要研究的是这样的一列数 (板书) 象这样排好队的数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数列. (板书)第一章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 要研究数列先要知道何为数列,即先要给数列下定义,为帮助同学概括出数列的定义,再给出几列数: ②我国1998~2002年GDP 值(亿元):78345 82067 89442 95933 102389 ③五次人口普查的数量(百万):60193 72307 103188 116002 129533 ④正弦函数x y sin =的图像在y 轴左边所有最低点从右向左,它们的横坐标依次 排成一列数:2π - 2 5π- 29π- 213π- 217π- ……

⑤正整数 的倒数排成一列数:41,31,21,1…… ⑥某人2006年1~~12月工资,按月顺序排列为:1100 1100 1100 …… 1100 ⑦函数21x y =当 依次取n ,...,3,2,1(*∈N n )时得到一列数:21,...,91,41,1n 请学生观察7列数,说明每列数就是一个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这样数列就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 (板书)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为表述方便给出几个名称:项,项数,首项(以幻灯片的形式给出).以上述七个数列为例,让学生练习指出某一个数列的首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指出某一个数列的一些项的项数. 由此可以看出,给定一个数列,应能够指明第一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每一项都是确定的,即指明项数,对应的项就确定.所以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其项数有着对应关系,这与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密切关系. 对概念的理解 数集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那么数列中的项是否具有这些属性? 教师提出问题: 1:1,2,3,4与4,3,2,1是否为同一数列? 2: -1,1,-1,1是否为一个数列? 遇到数学概念不但要下定义,还要给其数学表示,以便研究与交流,下面探讨数列的表示法. (板书)2.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首先请学生回忆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列表法表示一个函数,数列有这样的表示法: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 项,依次写 出成为 (板书)(1)列举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