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陈共第九版)

合集下载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讲义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讲义

注:式左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由消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M组成; 式右代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人的总支出 所构成。
由上可得政府预算账户、储蓄投资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之间的恒等式 :
G-T =(S- I)+(M-X)
几点结论: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财政平衡作为局部平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税收 •公债 •政府投资 •财政补贴 •公共支出

•五、财政政策的类型
经济周期调节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总量调节政策(相机抉择政策) 扩张性政策 紧缩性政策 中性政策

•18
•5.1 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膨胀 性财政政策或“松”的财政政策 。它是指通过降低财政收入 或(和)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 会总需求的政策。 由于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结果表现为财政赤字。 在经济衰退时期,国民收入 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 总需求不足。这时,政府通 常要采取张性的财政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 ,减少政府税收。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与 财政政策讲义
2020/3/21
•主要内容
财政平衡:概念及其理解 财政赤字:相同的定义和不同的认识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影响 财政政策: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财政政策效应及其偏差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案例分析: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和转型
动用历年结余就是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收入大于 支出的结余来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动用上年结余,必须协调好与银行的关系 ,搞好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平衡。 从实践来看,这种弥补办法影响小但不现实。

•10
•3.2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

财政平衡课件PPT

财政平衡课件PPT

总量失衡
• 总需求过度低于总供给,即供给过剩,需求不足; • 总需求过度高于总供给,即需求过旺,供给短缺。
• 在统收统支体制下,国家通过强制地抑制 消费需求来保证投资需求的扩张,经济体
制改革以来,出现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
的双膨胀,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国家不得
不治理整顿,既紧缩投资需求又紧缩消费 需求。
• 我国到1992年为止,财政部公布的赤字 一直是一种小口径赤字,即只计通过向 银行借款和透支弥补的那部分赤字,通 称硬赤字,近年来我国开始按国际通用 的口径计算赤字,称为软赤字。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 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 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 实现的,而 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
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 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 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 在流通领域,各类货币收支最终形成有支 付能力的购买力,即对商品劳务的需求。
500 0
绝对数(亿元)
1.4 1.2
1 0.8 0.6 0.4 0.2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占GDP的百分比
财政平衡学说
• 我国的“三平”理论 • 我国关于财政赤字的讨论 • 西方经济学家对财政赤字的不同论点
• “三平”是指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 资供求三者之间的综合平衡。
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流通量乘以流通次数 之积(MV),就是在该时点上国民经济各 部门已实现的社会总需求。而与社会的总 供给(PQ)相对应,即形成MV=PQ的等 式。

(完整版)财政学导论(陈共第九版)

(完整版)财政学导论(陈共第九版)

MAUQ
-7-
我们身边的公共财政问题?
公共财政学有助于我们探讨我国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政府职能发挥、财政支出合理性、 税制设置安排……
我们日常消费支出中包含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 获得收入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违规、违章所必须缴纳 的罚款……
和我们联系更为密切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MAUQ
- 18 -
(二)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财政现实、寻 找解决问题方法。
(三)学习方法:
方法1:唯物辩证法——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 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 相结合等。
MAUQ
- 19 -
什么是实证分析?
MAUQ
-6-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税 收: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 使用费:电费、水费、路桥通行费……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公共(政府)预算:安排财政收支的法定文件。
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由于财 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 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2008年 12月在CCTV《新闻1+1》中披露,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 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就接近9000亿 元人民币。
MAUQ
-9-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MAUQ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文对于财政平衡及赤字,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自定义性的分析开始,作了分层次的通盘考察,涉及到赤字的口径、比重、弥补方式、财政收支安排原则等等,并展开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勾画,以及财政赤字经济影响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财政赤字本身其实无所谓好坏,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利用得当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对于财政平衡及赤字,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自定义性的分析开始,作了分层次的通盘考察,涉及到赤字的口径、比重、弥补方式、财政收支安排原则等等,并展开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勾画,以及财政赤字经济影响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财政赤字本身其实无所谓好坏,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利用得当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的概念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总量上相等。

如大体相等,可称为基本平衡。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会计上将其用红字表示,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我国的财政年度与日历年度相同。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收支相等,也就是财政平衡;二是收大于支,即存在财政结余;三是支大于收,发生赤字。

从我国和其他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在编制预算时,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但预算执行结果收支完全相等、分毫不差的情况几乎没有,不是收大于支,就是支大于收。

因此,只要收支相差不多,就可以看作财政大体平衡。

(二)赤字与赤字预算财政赤字是一种统称,出现财政赤字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编制预算时就是支出大于收入,留有一块缺口,这是事先有计划地安排的赤字,这种预算称为赤字预算;另一种是预算安排中并没有赤字或者赤字数额很小,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收入减少或支出扩大,结果出现赤字或增加了赤字的数额,这种执行中出现的赤字也称决算赤字。

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一词常常出现在政府的财政报告和新闻媒体中。

它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现象。

相反,财政平衡意味着政府的预算收入和支出完全平衡。

财政赤字和财政平衡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对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财政赤字的原因及影响1. 原因:财政赤字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1)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期,政府税收减少,同时需要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

(2)战争和紧急情况:战争和紧急情况通常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而政府往往无法通过增加税收来满足需求。

(3)政府支出过多:政府过度支出、低效率使用公共资金也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2. 影响:财政赤字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1)债务增加: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需要借款来填补预算缺口,从而导致国家债务的增加。

(2)利率上升:财政赤字会增加政府的借款需求,从而导致国内利率的上升。

(3)通货膨胀: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弥补财政赤字,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

(4)市场不稳定:财政赤字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投资者信心下降,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平衡的意义及实施措施1. 意义:财政平衡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降低债务压力:财政平衡可以减少政府借款需求,从而降低债务压力。

(2)稳定经济增长:财政平衡有助于稳定经济,减少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的风险。

(3)增加财政空间:财政平衡使政府拥有更多的财政空间,可以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

2. 实施措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财政平衡:(1)增加税收收入: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提高财政收入,但需要注意不要对经济增长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2)控制支出:政府可以审查和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降低浪费和低效使用公共资金的现象。

(3)加强财政监管:政府可以加强对财政活动的监管,减少腐败和贪污现象。

(4)推动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提高财政收入。

三、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的权衡在实践中,政府需要权衡财政赤字和财政平衡之间的关系。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1.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指年度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支出大于收入称为赤字,支出小于收入称为盈余。

就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财政赤字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

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追求的目标和考核目标而已。

因此,在研究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之前,必须首先明确应当如何理解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财政平衡,是动态平衡,并且要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去考察财政平衡。

2. 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1)口径。

在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关于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问题,或者说是计算赤字(或结余)口径问题。

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可以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口径: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如下: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2)财政赤字的分类。

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周期性赤字:经济周期的波动导致财政赤字自动的产生和增减,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

结构性赤字: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既改变结构性赤字又改变周期性赤字。

从短期来看,改变结构性赤字的净作用是按同一方向改变现实的财政赤字,而从长期的动态来看,结构性赤字的增加最终能够消除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

(3)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比较第二节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及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运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暂不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只分析财政赤字对总量平衡的影响;二是引入货币金融市场运用IS-LM模型分析较为复杂的财政赤字影响。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PPT教学课件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PPT教学课件

•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
C+S+T+M=C+I+G+X
(1)
• 恒等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由消
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额M组成;右边代
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由消费C、投资I、
政府支出G和出口额X构成。
2020/12/09
14
• 据恒等式(1),我们可以列出描述财政赤字的 预算恒等式:
2020/12/09
2
• 3.关系1)静态不平衡,动态上可能平衡 • 2)年度内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 (三)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 1.局部平衡财政收支本身是否平衡 • 2.全局平衡把财政收支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全
局当中研究。
2020/12/09
3
• (四)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平衡
• 国家预算:中央预算
2020/12/09
15
• 当M<X,贸易经常账户有盈余;反之,则贸易经常账 户出现赤字。
• 这个预算恒等式可以理解为:财政赤字=储蓄、投资 账户结余+贸易经常账户赤字。
• (一)封闭经济下
• 若M-X=0
• 则G-T=S-I
• 政府预算赤字可以由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结余抵补。 (
• 1)政府部门需求增加,私人部门需求减少,总需求 不变。
2020/12/09
10
• 2.公式
• DEF=SD+CD
• SD=G-tYf • CD=DEF-SD=(G-tY)-(G-tYf)=t(Yf-Y) • DEF=SD+CD=(G-tYf)+t(Yf-Y) • 3.政策含义
• 1)结构性赤字是扩张的财政政策(高的G和低的t) 的结果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公式是:
C+I+G+X=C+S+T+M
C---消费;I---投资;S---储蓄;G---政府支 出; T---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X---出口;M--进口。
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 的一个组成部分
•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 C十S十T十M≡C十I十G十X 上式变形为:G—T≡ (S—I)十(M—X)
– 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收支正好相等 的情况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从实际经济运行看,几乎是不 存在的。
– 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 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只有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可能分析财政平 衡状况的后果。 – 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 财政平衡有真假之分。
财政赤字概念
• 赤字
– 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 财政赤字(决算赤字)
– 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而在 预算执行过程中决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差额。
• 预算赤字
– 政府在安排国家预算时,就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留 下赤字缺口。
• 赤字财政(赤字政策)
– 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利用预算赤字,以熨平 经济波动,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
• 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总供需的影响不同,这 是由其支出乘数不同所决定的;在运用双管齐下的
方法进行调节时,必须对税收乘数与支出乘数进行 对比,以确定财政收支对总供需的影响程度。
back
财政不平衡的原因
• 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
– 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
• 外部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种计算口径的主要差别在于,债务收入是否列入正常财政收入之中,以及
债务清偿是否列入正常的财政支出之中,按第一种计算口径,债务收入列入正 常的财政收入,同时,相应地将债务还本付息也列入正常的财政支出。 按第二种计算口径,债务收入不列入正常的财政收入,相应地债务 的还本也不列入正常的财政支出,而将债务的利息支付列入 正常的财政支出。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并非绝对的财政平衡 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
(一)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任何事物在运行中,不平衡都是绝对的,而平衡是相对的,财政平衡也是如此。
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
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 给。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一)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
(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三)关于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问题
(一)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如下: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区分
按赤字的产生原因和经济背景,可将财政赤字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
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基础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
这样,政府往往迫使央行放松银根,从而出现与债务融资法目的相悖的后果,即使财政赤字
货币化或部分货币化。不过,与货币融资法相比,在债务融资法中,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过程 较长,数量也有所不同。
货币融资法通过中央银行增发基础货币弥补赤字,无疑会产生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不过,
三种方式在创造货币的速度方面有所差别:第一种方式最直接也最快;第二种方式次之;第 三种方式最慢。 第三种方式实质上是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重要政策手段。央行的公开 市场操作,既可以买进公债以扩大货币供应量,又可以卖出公债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所以, 公开市场操作是否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主要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府目标。从这个意义来说,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直接制约着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但预算
赤字不意味着执行结果也一定赤字。
决算赤字是指在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出现赤字。决算由
赤字,可能是预算编制有赤字,也可能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出
现的减收增支因素导致赤字。
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思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
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财 政政策,刺激社会有限需求的增长。主要标志是连续多 年安排预算赤字。 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分析 1.完全“排挤”效应 2.不完全“排挤”效应 3.无“排挤”效应
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分析
1.分析财政赤字长期效应的意义
2.分析长期效应的IS-LM模型
本章小结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预算赤字 决算赤字 赤字政策 结构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 铸币税 通货膨胀税 债务化融资 货币化融资 排挤效应
(四)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以往把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到一起整体考察,可以反
映财政收支的全貌,却不能反映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收 支的对比情况。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级财政主体,
在中央和地方预算分立的情况下,分别考察各自预算平 衡情况,十分的必要。
(五)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3、财政收支相等。
从经济内容上分析,收支正好相等的情况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 但从世纪经济运行来看,几乎是不存在的,世界各国预算结余的很少,
预算逆差是收支对比的常态。
财政赤字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 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编制和执行预算追求
的目标和考核的目标。Fra bibliotek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I I2 I3 I1 1 2 3
LM1 LM2
4
IS2
IS1
Y1
Y2
Y3 Y4
Y
图14-1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长期经济效应
I LM2 LM1 I3 I2 3 2
I1
1
IS2 IS1
Yn Y2
Y
图14-2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长期经济效应
政府发行的债券。3、中央银行依法不能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但可以
在公开市场上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上述三种方法都增加了中央 银行的基础货币量。
(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总量是有限的。政府公债在国民储蓄中所占分额过大,必然对非政府部
分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投资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停滞。当然,这里是假设政府 公债并不都是有效地用于投资性支出。
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出发,可以把各种赤字弥
补方式分为货币融资法和债务融资法两类。
债务化融资是指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包括商业银行)发行政府债券来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货币融资法是指用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各种方式,
包括:1、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中央银行透支;2、中央银行直接购买
经济周期)财政收支趋势的平衡。
实际上,在静态平衡中包含着动态平衡的因素
(三)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只有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可能通过分析得出财
政平衡状况的原因和后果,探寻得到改善财政状况的对策,才可 能运用财政政策有效调节经济运行。
赤字,t为税率,G为政府支出,Yf代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Y 代表实际的产出水平 。
(三)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动态
我国财政赤字的计算按照当年财政支出总额与财政收入总额的差额
计算财政赤字。公式为:
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总额 =全国公共财政支出 + 补充中央预算稳定
调节基金+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全国财政收入总额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 +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 基金+地方财政调入资金
所谓平衡不过是某个时间点上
(如一 个财政年度)的平衡。
实际中,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也视为财政基本平衡,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
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二)财政的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预算收支安排和执行结果的平衡。 动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包括月份、季度、年度间乃至一个
第一节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概述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二、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算口径和
分类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的概念
财政平衡即财政收支平衡。它是指财政收支间在量上的对比关系。也
就是通过财政预算集中的资金与通过财政预算运用的资金相平衡。
政府财政收支的对比有三种情况:
1、财政收入大于支出→财政结余; 2、财政收入小于支出→财政赤字;
表16-1 1979-2005年我国财政赤字情况 年份 1979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财政赤字(亿元) 135.4 68.9 +0.57 115.2 662.8 2596.9 2596.3 3096.9 3197.7 3192.9 2999.6 占GDP的比重(%) 3.35 1.53 0.01 0.62 1.09 2.62 2.37 2.57 2.35 2.00 1.64
补方式分为货币融资法和债务融资法两类。
债务化融资是指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包括商业银行)发行政府债券来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货币融资法是指用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各种方式,
包括:1、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中央银行透支;2、中央银行直接购买 政府发行的债券。3、中央银行依法不能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但可以 在公开市场上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上述三种方法都增加了中央 银行的基础货币量。
从上述分析可见,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是: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
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 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3、国民收入决定的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
根据上述恒等式,可以列出描述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

G—T=(S—I)+(M—X)
• 等式左边表示预算收支平衡状况,等式的右边是两个不同的帐户即
储蓄与投资帐户和对外贸易经常帐户。这个预算恒等式可以理解为:
• 财政赤字=储蓄、投资帐户结余+贸易经常帐户赤字 • 如果是个封闭型经济,即M-X=0时, • 则:财政赤字=储蓄、投资帐户结余
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
财政赤字的经济
效应
一、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的一般原理 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的分析 三、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分析 四、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分析
一、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的一般原理
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出发,可以把各种赤字弥
关于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问题 :
1.通货膨胀税
通胀税并不是真实的税收。一是物价上涨会带来档次爬升效应;二是物 价上涨会使公众的收入贬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